❶ 新时代强军兴军的总目标和强军兴军之路是什么
孙子兵法有云:“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自古以来,强国之路上必有强军为傍,一个国家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是国家实力的象征,是国家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一个国家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高了,才可能成为军事大国、军事强国。国防与军队的现代化不仅有利于增强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影响力,有利于树立政治大国、政治强国的形象,还能成为维护和保障国家、人民利益的坚强后盾八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强军》观后感八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强军》观后感。
❷ 新时代 强军战略是什么
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和国家安全需求,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益,
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
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
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
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❸ 如何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建设的成就
1、军队组织形式日益现代化。
贯彻科技强军、质量建军方针,坚持走中国特色优秀部队之路,我军向“精兵、综合、效益”目标迈进了新的步伐。
长期制约军队发展的一些体制性障碍、结构性问题和政策问题得到很好解决,军队组织化建设和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2、常态化水平有新提高。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治军。坚持依法引领、爱心引领、文明引领、科学引领,巩固和发展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
以防范重大安全问题为重点,高度重视防范犯罪和事故,积极开展防务保密工作,夯实军队安全发展基础。
(3)现代强军成果扩展阅读:
国防和军队建设进入新时代
1、新时代的理论
习近平强军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当代中国军事理论的新领域。这是党实现新时代强军目标的科学指导和行动纲领。
2、新时代的使命
党的19报告指出,建立党的命令,能赢得胜利,人民军队的风格,是实现二千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持,进一步定义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地位权力,扩大和建立我们的新时代的使命。
❹ 中国强国强军大业的新成就
军事方面的成就
辽宁航母,大国霸权
东风21D,专打航母的弹道导弹
中华神盾,数量占世界第二
预警飞机,从进口到出口
四代重歼,世界第二个能造四代重型歼击机的国家
大型运输机,战略运输
自造航母002,百年梦想终成真
欧洲野牛,落户中国变中国野牛
双体穿浪导弹艇,世界上第一种双体穿浪军用船只
万吨大驱,世界只有2个国家能独自建造万吨神盾舰
战略核潜艇,和平捍卫者
和平方舟,世界唯一的专用医院舰
东风41,只有中国和俄罗斯才有的陆上机动式洲际导弹
机动登陆平台舰,世界上只有美国和中国有的半潜式运输舰。
蛟龙600,世界最大的水陆两用飞机
巨浪导弹,世界上只有五个国家能水下发射战略导弹
航天测量,航天测量船远望1-7号,海军天眼。
❺ 科技强军新成就
“十五”期间,全军军事科研取得数百项成果.这些成果在推进科技强军和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们还记得,一九四九年在开国大典的阅兵式上,海军只有两个排,空军只有十七架飞机,在受阅的官兵中,技术人员仅占总数的百分之三; 新中国成立五周年的阅兵式上,技术兵种与非技术兵种的比例为一比一; 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阅兵式上,这一比例改写为三比一; 新中国成立三十五周年阅兵式上,受阅方阵中,空中梯队五个,步兵方队五个; 到国庆五十周年阅兵式时,人们惊喜地看到,五十二个受阅方阵中,空中梯队十个,步兵方队仅有两个。 这不仅仅是一种数字上的变化。它表明,随着岁月的增长,中国军队的技术含量在不断地增加,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 时光流逝,今非昔比。当年的小米加步枪、马拉飞机、木壳老式舰船,早已成为人们的回忆;取而代之的是,装甲兵炮兵、超音速新型战机、导弹化自动化舰艇等现代化武器装备。 新中国成立后,军队武器装备跨越式向前发展,正是得益于中共三代领导核心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得益于全国人民团结一心、自强不息,得益于一次次高科技的突破。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相继研制出原子弹、氢弹,并成功发射和回收卫星。八十年代中期中国又开始实施了“八六三”科技计划,这一大型高技术研究和发展战略行动,十五年来已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这些成果的运用,加快了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自一九八五年后的短短十二年时间里,中国共裁军一百五十万。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中国军队正在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方向转变。一大批高素质的现代军事人才涌现出来;一大批科技专家成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在军事斗争准备上,也及时进行了调整,由应付一般条件下局部战争向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变。在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指导下,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建设展开了跨世纪战略研究,制定了新的发展计划。一大批具有世界级水平的成果相继问世,使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有了大的发展。 这事不能细说
❻ 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
1、一是思想政治建设不断加强
我军与西方国家军队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有党的领导、有思想政治工作这个特有优势。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光荣传统。
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坚持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确保我军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始终保持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二是现代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大幅跃升。我们十分注重适应形势的发展,依据国家安全的需要,加强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
针对战争形态的演变,军委明确提出,要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进一步转到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上来,实现了军事战略指导的与时俱进。我军遵循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要求,大力提高核心军事能力,有力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
3、三是体制编制不断调整优化。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军总员额550万,后来最多时达600多万。经过多次调整改革,我军朝着精兵、合成、高效的方向不断迈出新的步伐。我军总员额230万,军兵种部队比例趋于合理,部队编成结构得到优化。
(6)现代强军成果扩展阅读:
紧紧围绕强军目标,全力做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后勤保障工作。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听党指挥是灵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能打胜仗是核心,反映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
作风优良是保证,关系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习近平同志指出,强国强军必须强后勤。地方各级政府,就是人民军队的大后勤部。
❼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和发展的重大成果
1949年军队进行整编,由单兵种向多兵种的合成军队迈进。人民解放军向着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1955年开始我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度。为建设现代化的国防,我国把发展国防工业和国防科技作为建设重点。从1956年聂荣臻主管国防尖端武器的研究和生产以来,尖端武器的研制取得突出成就。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不断得到更新。80年代以来,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下,人民解放军进一步加强了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努力提高部队的军事素质和政治素质,已有能力构成立体防御体系,成为捍卫共和国的坚强柱石。
❽ 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主要内容: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这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
重要意义:
总体要求:必须全面贯彻党领导人民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确立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四个坚持: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
五个注重: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
(8)现代强军成果扩展阅读:
具体做法:
1、加强军队党的建设
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
2、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
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
3、继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深化军官职业化制度、文职人员制度等重大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军事管理革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
4、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
推进重大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加强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
5、全面从严治军
推动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6、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
扎实做好各战略方向军事斗争准备,统筹推进传统安全领域和新型安全领域军事斗争准备,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和保障力量,开展实战化军事训练,加强军事力量运用,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
❾ 哪些事例证明了通过加强军队建设巩固国防取得了巨大成果
哪些事例证明了?通过加强军队建设,巩固国防取得了重大的成绩,别说南海吹沙造岛的,还有航空母舰的建造等等。还有火箭军的行程等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