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瓜茄类蔬菜的成果

瓜茄类蔬菜的成果

发布时间:2022-01-03 17:22:29

A. 瓜类茄科类蔬菜苗期主要有哪些病害

茄科蔬菜苗期病害 Seedling Diseases of Solanceous Fruits
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以及由低温引起的生理性病害“沤根”。
症状
猝倒病:幼苗出土前或出土后均能受害。幼苗出土后发病,茎基部初呈水渍状,后病部变黄褐色,缢缩成线状。病情发展迅速,常在子叶尚未凋萎幼苗即折倒贴伏地面,但幼苗仍呈青绿色,故称之为“猝倒”。低温高湿时,病苗及其附近的土壤上,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丝状物。
立枯病:患病幼苗茎基部产生暗褐色病斑,早期病苗中午萎蔫,早晚恢复。病部逐渐凹陷、扩大绕茎一周,最后病部缢缩,植株枯死。由于病苗大多直立而枯死,故称之为“立枯”。在湿潮的条件下,病部常有淡褐色的、稀疏的蛛丝网状霉。
沤根:幼苗期或移栽后幼苗不发新根,根部表面初呈锈褐色,后逐渐变褐色腐烂,地上部叶片变黄,萎蔫,生长停滞,幼苗极易拔起。
病原
猝倒病:由多种腐霉菌引起,以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 Fitzp.为主,属鞭毛菌亚门腐霉属。
立枯病: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侵染引起,属于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菌丝体初期无色,后期逐渐变淡褐色,分枝处往往呈直角,分枝基部微缢缩,近分枝处有一隔膜。菌丝交错纠结形成菌核,菌核无定形,大小不等,淡褐色至黑褐色,质地疏松,表面粗糙。病菌不产生无性孢子。
沤根:生理性病害。苗床土温过低,高湿、光照不足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
发病规律
猝倒病:病菌的腐生性很强,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
越冬: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菌丝体在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或腐殖质中营腐生生活,并产生孢子囊继而产生游动孢子侵入寄主。
传播:病菌主要借雨水、灌溉水、带菌的堆肥和农具传播。
立枯病:
越冬:以菌丝体和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或病残体中越冬,一般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菌丝直接侵入寄主危害。
传播:病菌可通过雨水、灌溉水、农具转移以及使用带菌堆肥等传播蔓延。
苗床低温高湿,日照不足是导致苗期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若天气长期阴雨或下雪,苗床不透光,或保温性能不好,则苗床温度过低,容易发生猝倒病和沤根病。空气湿度大,尤其是床土湿度大时,病害发生严重。若光照不足,幼苗生长衰弱,容易感病。苗床浇水过大,种植过密,通风不良等,病害极易发生。
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应以加强苗床管理为主,药剂保护为辅的措施。
1.加强苗床管理 苗床应设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且向阳的地块,要选用无病新土作床土。如使用旧床,床士应进行消毒处理。播种不宜过密,播种后盖土不要过厚,以利于出苗。苗床要做好保温、通风换气和透光工作,防止低温或冷风侵袭,促进幼苗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避免低温高湿条件出现,苗床洒水应看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阴雨天不要浇水,以晴天上午浇水最好,每次量不宜过多。
2.床土消毒处理 苗床消毒常用药剂及处理方法:①福尔马林。②五氯硝基苯等:70%五氯硝基苯与50%福美双等量混合均匀,或70%五氯硝基苯与65%代森铵等量混合均匀,每平方米用药量为8g,加10~15 kg细土拌匀成药土。播种前一次浇透底水,待水渗下后,取1/3药土撒在床面上作为垫土,另外2/3药土均匀撒在种子上作覆土,下垫上覆,使种子夹在中间,预防病害发生。
3.种子处理 可选用下列可湿性杀菌剂拌种,如40%拌种双或拌种灵,80%敌菌丹(大富丹),50%苯莱特等,用药量均为种子重量的0.2%。此外,也可用25%甲霜灵与70%代森锰锌以9:1混合,再加水1500倍液浸种,待风干后播种。
4.药剂防治 如苗床已经发现少数病苗,应及时拔除,并喷药保护,以防止病害蔓延。常用药剂有:58%瑞毒霉•锰锌、75%百菌清、70%代森锰锌。苗期病害若以猝倒病为主,可用64%杀毒矾或25%甲霜灵喷雾。苗床喷施药后,往往造成湿度过大,可撒草木灰或细干土以降低湿度。
番茄灰霉病 Tomato Gray Mould
症状
主要危害花、果实、叶片及茎。
果实:青果受害重,造成大量烂果。病菌多先从残留的柱头或花瓣侵染,后向果面或果柄扩展,呈灰白色腐烂,病部长出大量灰绿色霉层,果实失水后僵化。
叶片:多从叶缘呈“V”字形向内扩展,初水浸状,浅褐色,边缘不规则,具深浅相间轮纹,后病部产生灰霉,致叶片枯死。
茎:长椭圆形或长条形斑,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灰褐色霉层,严重时引起病部以上枯死。
病原
病原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属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孢子梗数根丛生,具隔,褐色,顶端呈1~2次分枝,分枝顶端稍膨大,呈棒头状,其上密生小柄并着生大量分生孢子。
发病规律
越冬: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块及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传播:通过气流、雨水或露珠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
侵入:从伤口或衰老的器官及枯死的组织上侵入。沾花是重要的人为传播途径。花期是侵染高峰期。该病菌为弱寄生菌,可在有机质上腐生。
发病条件:低温高湿是影响灰霉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最宜温度18~22℃。一般12月至翌年5月,如遇连续阴雨天气,不能及时放风,特别是加温温室刚停火时,棚室内气温低,相对湿度持续90%以上,气温20℃左右,病害发生严重。密度过大,管理不当,通风不良,都会加快此病的扩展。
病害控制
1.生态防治 加强通风管理实施变温管理法。即晴天上午晚放风,使棚温迅速升高,当棚温升至31~33℃,超过33℃再开始放顶风,31℃以上高温可降低病菌孢子萌发速度,推迟产孢,降低产孢量。当棚温降至25℃以上,中午继续放风,使下午棚温保持在20~25℃;棚温降至20℃关闭通风口以减缓夜间棚温下降,夜间棚温保持15~17℃;阴天中午也要打开通风口换气。
2.加强栽培管理 定植时施足底肥,促进植株发育,增强抗病能力。发病后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和侧枝,集中烧毁和深埋。
3.药剂防治 严格掌握防治适期,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有效药剂有40%施佳乐、65%万霉灵、50%速克灵、50%扑海因。7~10d一次,连喷3~4次。保护地番茄灰霉病在始发期施用下列烟剂:疫霉净、特克多、10%速克灵。
番茄晚疫病 Tomato Late Blight
番茄晚疫病是露地和保护地番茄上的重要病害之一。1847年在法国首次报道。该病发病后扩展迅速,流行性强,如遇7~8月多雨季节病害极易发生和流行。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茎和果实,以叶片和青果受害最重。
叶片: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为暗绿色或灰绿色水浸状不规则病斑,边缘不明显,扩大后病斑变为褐色。湿度大时,叶背病健交界处长白霉。
茎:初呈水浸状斑点,病斑呈暗褐色或黑褐色腐败状,很快绕茎及叶柄一周呈软腐状缢缩或凹陷。潮湿时表面生有稀疏霉层,引起病部以上枝叶萎蔫。
果实:主要危害青果,病斑呈不规则形的灰绿色水浸状硬斑块,后变成暗褐色至棕褐色云纹状,边缘明显,病果一般不变软;湿度大时长少量白霉,迅速腐烂。
病原
病原为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 de Bary,属鞭毛菌亚门疫霉属。菌丝在寄主间隙生长,以少量的丝状吸器吸收寄主养分。孢囊梗无色,单根或多根成束从气孔长出,具3~4个分枝。孢囊梗膨大呈节状,顶端尖细。孢子囊单胞无色,卵圆形,顶端有乳状突起。卵孢子不多见。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0~23℃。孢子囊形成最适温度为18~22℃。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的最适温度为10~13℃。相对湿度达97%以上时易产生孢子囊,孢子囊及游动孢子都需要在水滴或水膜中才能萌发。病菌可危害番茄和马铃薯等多种茄科植物。
发病规律
越冬:主要以菌丝体在马铃薯块茎中越冬,或在冬季棚室栽培的番茄上危害,为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
传播:孢子囊借气流或雨水传播。
侵入: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
可进行多次再侵染,引起病害流行。
发病条件:低温高湿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在相对湿度95%~100%且有水滴或水膜条件下,病害易流行。因此,降雨的早晚,雨日多少,雨量大小及持续时间长短是决定病害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条件。田间地势低洼,排灌不良,过度密植,行间郁蔽,导致田间湿度大,易诱发此病。凡与马铃薯连作或邻茬地块易发病。土壤瘠薄,追肥不及时,偏施氮肥造成植株徒长,或肥力不足,植株长势衰弱,会降低寄主抗病力,均利于发病。此外,番茄品种间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
病害控制
1.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密植,氮、磷、钾配合使用,避免植株徒长,提高寄主抗病性。及时整枝打杈和绑架,适当摘除底部老叶、病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雨季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保护地番茄从苗期开始严格控制生态条件,防治棚室高湿条件出现。
2.实行轮作 重病田与非茄科作物实行2~3年以上轮作,选择土壤肥沃,排灌良好的地块种植番茄。
3.选用抗病品种
4.药剂防治 中心病株后,及时摘除、深埋或烧毁,并立即进行全田喷雾保护。保护地采用烟雾法和粉尘法防病,傍晚关闭大棚或温室,施用45%百菌清烟剂,每hm2用药1.5~1.8kg,第二天通风换气。发病初期,喷施下列杀菌剂:百得富、72.2%普力克、40%疫霜灵、25%甲霜灵、58%雷多米尔-锰锌、40%甲霜铜、72%克露等,注意保护植株中下部叶片和果实,隔7~10d喷1次,连续4~5次。保护地用药掌握在上午10点以后,喷药后通风散湿。
番茄病毒病 Tomato Virus Diseases
番茄病毒病是番茄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几乎遍布所有番茄产区。春番茄每年因此病大约减产30%左右,夏、秋番茄损失更为严重,有的年份或有的地块几乎绝收,严重影响番茄生产。
症状
常见的症状类型有:花叶型、条斑型和蕨叶型3种,其中以条斑病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蕨叶病。
花叶型:轻型花叶和重花叶。
条斑型:可侵染茎、叶和果实。叶片发病,上部叶片呈现或不呈现深绿色或浅绿色相间的花叶症状;茎部发病,茎杆上、中部初生暗绿色下陷的短条纹,后变为深褐色下陷的油浸状坏死斑,逐渐蔓延扩大;果实发病,果面散布不规则形褐色下陷的油浸状坏死斑,病果畸形。
蕨叶型:症状多发生在植株上部,上部新叶细长呈线状,生长缓慢,叶肉组织严重退化,甚至完全退化,仅剩下主脉。
病原
此病由多种病毒引起,我国报道的主要有6种: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烟草蚀纹病毒Tobacco etch virus(TEV)、和苜蓿花叶病毒Alfalfa mosaic virus(AMV),也可能是多种病毒引起复合侵染。该病的毒源主要是TMV和CMV。
TMV性状:寄主范围很广,有30科200多种植物都能被侵染。钝化温度为92~96℃,在干燥病组织上可存活30年以上。传播方式为汁液传播,蚜虫不传毒。
CMV性状:寄主范围很广,可侵染39科117种植物。钝化温度50~60℃,在番茄上主要症状是花叶、畸形、蕨叶、丛枝与严重矮化。传毒方式为汁液传播与蚜虫传播,我国传毒蚜虫种类是桃蚜、箩卜蚜、棉蚜和甘蓝蚜等。
病害循环
由于TMV寄主范围很广,可以在多种多年生的植物和宿根性杂草上越冬。病毒还可附着于番茄种子表面果肉残屑上,少量可侵入种皮内和胚乳中越冬;此外,还可在多种植物病残体中存活相当长的时期,如番茄病株的根,在深达75~95cm的土中,22个月后还有活的TMV,甚至可在干燥的烟叶和卷烟中越冬。TMV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可接触传染,如:移栽、整枝、打杈、中耕、锄草等农事操作人为传播,蚜虫不传染。CMV由蚜虫传播,如桃蚜、棉蚜等多种蚜虫,但以桃蚜为主,种子和土壤均未发现有传病现象。CMV主要在多年生的植物和宿根性杂草上越冬,如鸭跖草、紫罗兰、反枝苋、刺儿菜等,这些植物在春季发芽后蚜虫随即发生,通过蚜虫的取食与迁飞,将病毒传播到附近的番茄地里,引起番茄发病。
发病条件
病害的发生发展受气温影响,一般平均气温达20℃,病害开始发生,25℃时进入发病盛期。高温低湿有利于蚜虫的迁飞和传毒,也有利于病毒的增殖和症状表现,因此病毒病发生严重。气候条件影响番茄寄主的生长发育,影响传毒介体蚜虫的发生与传毒及病害发生的迟早和轻重。番茄花叶病和条斑病主要是由汁液传染,农事操作导致病健植株的相互摩擦而增加传毒的机会,发病严重。蕨叶病由蚜虫传播,特别是桃蚜,田间杂草多,病重。
病害控制
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创造有利于植株生长健壮的条件。
1.选用抗(耐)病品种 是防治番茄病毒病的根本措施。目前国内先后培育出了许多抗耐TMV和CMV的品种,如强丰、丽春、中蔬4号、中蔬5号、佳红、早丰、佳粉10号、毛粉802等,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
2.种子处理 用10%的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30min,然后清水冲洗干净,催芽播种,可去除附着在种子表面的TMV。
3.加强栽培管理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育苗阶段加强管理,定植前7~10d可用矮壮素灌根。定植后适当蹲苗,促进根系发育;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实施根外追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4.早期避蚜治蚜 用银灰膜全畦或畦梗覆盖,或用银灰膜做成8~10cm的银灰条拉在大棚架上,利用银灰膜反光驱避蚜虫,以减少蚜传CMV。从苗床期开始,尤其是在蚜虫迁飞盛期,及时喷药治蚜,以减少CMV的初侵染和再侵染。防治蕨叶病应抓好苗期灭蚜和避蚜工作。同时要及时清除田边、地坎杂草,邻作蔬菜也要及时喷药灭蚜。。
5.弱病毒的利用 近年来,国内外在番茄病毒病的生物防治方面有了新的进展,如,弱毒株系N14、CMV卫星RNA S51、S52、S514等。
6.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施1.5%植病灵、20%病毒A、抗毒剂1号等,每隔10d喷1次,连续喷3次。
番茄叶霉病 Tomato Leaf Mould
番茄叶霉病俗称“黑毛”,在我国大部分番茄种植区,如:吉林、河北、北京、湖北、湖南、浙江等地均有发生。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茎、花和果实。叶片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不规则形或椭圆形淡黄色褪绿斑,边缘不明显,叶背面出现灰紫色至黑褐色茂密的霉层,湿度大时,叶片表面病斑也可长出霉层。随病情扩展,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卷曲,病株下部叶片先发病,后逐渐向上蔓延,使整株叶片呈黄褐色干枯,发病严重时可引起全株叶片卷曲。
病原
病原为Fulvia fulva (Cooke)Cif.,属半知菌亚门褐孢霉属,异名为黄枝孢菌Cladosporium fulvum Cooke。分生孢子梗成束从气孔伸出,稍有分枝。其上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串生,孢子链通常分枝,分生孢子圆柱形或椭圆形,初无色,单孢,后变为褐色,中间长出一个隔膜,形成2个细胞。
病害循环
越冬:病菌以菌丝体或菌丝块在病残体内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菌丝潜伏于种皮越冬。
传播:气流传播引起初侵染,播种带菌的种子也可引起初侵染。
侵入:气孔侵入。病菌也可从萼片、花梗的气孔侵入,并能进入子房,潜伏在种皮上。该病有多次再侵染
发病条件
湿度是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相对湿度高于90%,有利于病菌繁殖,发病重;气温低于10℃或高于30℃,病情发展可受到抑制。过于密植通风不良,湿度过大,发病严重。阴雨天气或光照弱有利于病菌孢子的萌发和侵染。而光照充足,温室内短期增温至30~36℃,对病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病害控制
1.选用抗病品种 番茄品种间对叶霉病的抗性具有明显差异。如沈粉3号和佳红等,抗病性较强。双抗2号、佳粉3号对叶霉病菌的1、2号生理小种具有抗性。
2.选用无病种子及种子处理 从无病株上采种或进行种子处理,52℃浸种30min,晾干播种;2%武夷霉素、硫酸铜浸种,或用种子重量0.4%的50%克菌丹拌种。
3.加强栽培管理 采用双垄覆盖地膜及膜下灌水的栽培方式,除可以增强土壤湿度外,还可明显降低棚内空气湿度,抑制番茄叶霉病的发生;对于棚室番茄采用生态防治法,如控制棚内温湿度,适时通风,适当控制浇水,水后及时排湿,降低温湿度;露地番茄要注意田间的通风透光,不宜种植过密,并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雨季要及时排水,以降低田间湿度;及时整枝打杈,摘除病叶老叶,增强通风;滴灌可降低棚室的相对湿度,不要大水漫灌等。
4.温室或大棚的消毒 连年发病严重的温室或大棚,在番茄定植前应进行消毒处理。用硫磺粉熏蒸大棚和温室,每37m3空间,用硫磺0.13kg,锯末0.25kg,混合后,分装几处,点燃后密闭大棚,熏24h。如果先密闭大棚使棚温升至20℃以上处理,效果更好。
5.轮作 发病重的地区,应与其他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6.药剂防治 病害始发期,保护地番茄用45%百菌清烟剂3~3.75kg/hm2熏蒸,或喷撒7%叶霉净粉尘剂,或5%百菌清粉尘剂,隔8~10d左右1次,连续或交替轮换施用。发病初期,摘除下部病叶片后及时喷药保护,喷药要喷在叶片背面。有效药剂有:50%扑海因、2%武夷霉素、50%多•硫悬浮剂、70%甲基硫菌灵、60%防霉宝超微粉、75%百菌清、47%加瑞农、80%大生M-45等。隔7~10d喷1次,视病情连续喷施2~3次。

B. 瓜果与茄果类蔬菜的组合料理,哪些组合最有营养

培育壮苗是蔬菜育苗的基本要求,也是蔬菜优质丰产的重要前提。一般蔬菜其壮苗的外部形态是,秧苗生长健壮,高度适中,茎粗壮,节间较短,大小整齐,既不徒长也不老化,叶片大而厚,叶色正常,般夏季比较炎热了,许多果蔬在清明后春播或者秋播。

这个时节,我们周边的农村里种着的蔬菜比较常见的有玉米、茄子、番茄、辣椒之类的。这些差不多已经陆续开花挂果也快接近收获的时间了。

C. 茄科蔬菜有哪些

1、茄

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全草高30-120厘米。浆果和叶子均可食用,但叶子含有大量生物碱,须经煮熟后方可解毒。全株入药,可散瘀消肿,清热解毒。几乎全中国有分布。喜欢在田边生长,荒地及村庄附近。广泛分布在欧、亚、美洲的温带至热带地区。

D. 茄果类蔬菜有哪些

茄果类蔬菜是指茄科类的蔬菜,包括番茄、茄子、辣椒。为全国各地主要夏季蔬菜。有产量高,采收期长,营养丰富等特点。其中辣椒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每100克鲜品达100毫克,为一般蔬菜的3-4倍。番茄味鲜美,可以代替水果。茄子是一种南北各地普遍栽培的蔬菜。
茄果类原产热带,同属茄科。习性相近,喜温怕冷,遇霜冻即死。也不耐30—35℃以上高温,开花结果对光周期要求不严格,氮肥偏多茎叶徒长,青枯病、枯萎病危害较重,杂交优势显著等通性。

E. 茄瓜类蔬菜有哪些

圆茄子

别名:落苏 茄瓜
热量:21.00大卡/百克

长茄子
别名:落苏 茄瓜
热量:19.00大卡/百克

番茄
别名:蕃茄,西红柿
热量:21.00大卡/百克

樱桃番茄
别名:葡萄番茄 小西红柿 圣女果
热量:22.00大卡/百克

西葫芦
别名:搅瓜 白南瓜
热量:19.00大卡/百克

黄瓜
别名:胡瓜 王瓜 刺瓜 青瓜
热量:16.00大卡/百克

冬瓜
别名:白瓜 水芝 地芝 枕瓜 濮瓜 白冬瓜 东瓜
热量:12.00大卡/百克

丝瓜
别名:胜瓜 菜瓜
热量:21.00大卡/百克

南瓜
别名:番瓜 倭瓜 麦瓜 金冬瓜 金瓜 伏瓜 饭瓜 窝瓜 ...
热量:23大卡/百克

苦瓜
别名:凉瓜 癞瓜 锦荔枝 癞葡萄
热量:22.00大卡/百克

金瓜
别名:南瓜
热量:14.00大卡/百克

节瓜
别名:毛瓜 小冬瓜
热量:12.00大卡/百克

圣女果
别名:
热量:大卡/百克

大黄
别名:
热量:大卡/百克

紫茄子
别名:
热量:大卡/百克

南瓜条干
别名:
热量:大卡/百克

葫芦条干
别名:
热量:大卡/百克

茄子干
别名:
热量:大卡/百克

西红柿
别名:番茄 洋柿子 狼桃 番李子 番柿 六月柿 洋海椒 ...
热量:20大卡/百克

太多了写不完。

F. 瓜果类蔬菜有哪些

1、南瓜

葫芦科南瓜属的一个种,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茎常节部生根,叶柄粗壮,叶片宽卵形或卵圆形,质稍柔软,叶脉隆起,卷须稍粗壮,雌雄同株,果梗粗壮,有棱和槽。

G. 茄果类,瓜类,豆类三种蔬菜栽培的异同点

喜温性蔬菜:茄果类、瓜类、豆类、薯芋类、水生蔬菜。
一。茄果类蔬菜育苗有哪些注意事项?茄果类蔬菜包括番茄、樱桃番茄、茄子、辣椒、甜椒、酸浆、香瓜茄、树番茄、少花龙葵等茄果类蔬菜,而在茄果类蔬菜育苗的过程中,除了做好温湿度、水肥管理之外,还需要做好光照、通风等管理,
1、温度控制:茄果类蔬菜出苗后,要做好温度管理,要求夜间温度保持在14度以上,白天温度保持在30度以下。
2、水分控制:茄果类蔬菜浇水用已经在棚内放置了1-2天的清水为好,这样可以缩小苗与水的温差。同时也要节制性的浇水,当土壤干时浇透水,但可多次浇水,因为如果土壤一直处于湿润状态,则容发生猝倒病、疫病等病害。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过热过湿都会引起茎叶变黑腐烂。
二、瓜类蔬菜种类较多,主要有黄瓜、西葫芦、南瓜、节瓜、青瓜、丝瓜、云南小瓜、苦瓜、白瓜、茄瓜、毛瓜、瓠瓜、佛手瓜、蛇瓜等。其中,黄瓜为果菜兼用的大众蔬菜,南瓜、苦瓜是药食兼用的保健蔬菜,冬瓜为秋淡季的主要蔬菜,其它瓜类则风味各异,都是膳食佳品。瓜类蔬菜在栽培中具有以下通性:
1、瓜类蔬菜均为喜温耐热性作物,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光照。
2、瓜类蔬菜根系再生能力弱,栽培上除直播外,育苗移栽的要保护好根系,培育壮苗。
3、瓜类蔬菜均为蔓性作物,生产中通过设立支架可提高产品的产量与品质。
4、大部分瓜类蔬菜的采收要及时,防止产品生理成熟后降低品质。
5、瓜类蔬菜均为雌雄异花作物,虫媒异花授粉
三,
1、豆类的品种很多,主要有大豆、蚕豆、绿豆、豌豆、赤豆、黑豆等。
2、根据豆类的营养素种类和数量可将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以黄豆为代表的高蛋白质、高脂肪豆类。另一种豆类则以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为特征,如绿豆、赤豆。
3、鲜豆及豆制品,不但可做菜肴,而且还可以作为调味品的原料。

H. 瓜茄类食品的营养成分及其特点

“茄瓜一人参果”究竟为何物

这种人参果在我国曾一度称之为香艳茄、香瓜茄、香艳芒果、金参果、长寿果、紫香茄、甜茄、香瓜梨、香艳梨等。虽其别名甚多.但应视为一物。这可能是因我国刚引进时,各地取名不一所致。从植物分类学讲,应叫茄瓜、香瓜茄或香艳茄比较确切。但因其确有一定的营养保健和祛病益寿的作用,故又称其为人参果。自从启用“人参果”这个吉祥的名字后,即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激发了人们的好奇感,这可能是与《西游记》中所说的tt吃人参果长生不老”而联系在一起之缘故。此人参果属茄科蔬菜、水果兼观赏型草本植物。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为多年小灌木.在我国和日本则作为一年生栽培。果为多汁浆果,果肉为淡黄色,呈椭圆形、卵圆形、心形、陀螺形,成熟的果实呈奶油色或米黄色。出现紫红色条斑。

丰富的营养价值

“茄瓜一人参果”可食率达95%以上,具有低糖、高蛋白和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的特点。据化验分析,在每100克成熟鲜果中,含蛋白质1.9克,是黄瓜、番茄的2倍,鸭梨、金帅苹果的9倍;总糖3.1克,与黄瓜、番茄相近,而远低于鸭梨与金帅苹果;粗脂肪0.2克,与黄瓜、番茄相等;维生素C130毫克。是梨与苹果的32倍,黄瓜的14倍,番茄的6.8倍;维生素B10.25毫克,是番茄、黄瓜的8倍,苹果的5倍;维生素B20.27毫克.是黄瓜、番茄、鸭梨的9倍;胡萝卜素0.9毫克,是番茄的2倍.黄瓜的10倍;总氨基酸1818毫克,必需氨基酸253毫克,均远比黄瓜、番茄、梨与苹果高;特别是微量元素硒高达3.34毫克.分别是黄瓜、番茄、梨、苹果的8.8、22、12、11l倍。还有钼3.44毫克,镁11.2毫克,铁6.59毫克,锌1.14毫克,锰0.39毫克。

钴0.332毫克。从以上化验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茄瓜一人参果”所含的营养成分确实较高,也较为全面.食之能补充人体之需要,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

高蛋白质是“茄瓜一人参果”的主要特点之一。蛋白质是人体的主要“建筑材料”,是生命得以延续的主要物质基础。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而“茄瓜一人参果”所含的各种氨基酸比例与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基本相符,食之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不仅可以维持成年人的健康,而且对儿童的成长和老年人的抗衰老.均有较好的保健作用。

富含多种维生素是“茄瓜一人参果”的又一特点.其中维生素C、B1、B2以及胡萝卜素含量特别丰富。而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类营养素,如摄人不足往往引起机体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维生素对预防肿瘤的作用.已经引起医学专家的关注,并提出维生素C可预防肿瘤的论点.据对维生素C摄人量的测定,我国食管癌高发区仅为低发区的1/3。同时,维生索C还能软化血管,刺激造血功能,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用于防治坏血病、各种急性传染病、肝胆疾病以及过敏性疾病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富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茄瓜一人参果”的另一特点。微量元素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维持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元素。 “茄瓜一人参果”所富含的硒、钼、钴、铁、锌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硒元素含量之高,在我国蔬菜、水果品种中异常少见。硒元素是一种强氧化剂.能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激活人体细胞,保护心血管等脏器;硒还能刺激免疫球蛋白及抗体的产生,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硒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1986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专家在江苏省启东市肝癌高发区进行了三项营养性补硒研究,经过8年的观察,发现服硒组肝癌发生率较对照组平均低49%。硒分有机硒与无机硒.过量服用无机硒会产生不良反应,有机硒几乎不与其他药物产生拮抗作用.服之最为安全有效。 “茄瓜一人参果”。以及大蒜、芝麻、芦笋、菌类等所含的硒,均为有机硒。另据报导,硒还能降低血压.对糖尿病也有辅助疗效。

科学的食用

人参果的科学食用与深加工的方法颇多,现简介如下:①人参果炒肉片:人参果250克,猪肉100克,精盐、味精、素油、料酒、葱花、姜末、酱油各适量。先将人参果去蒂、洗净、切片,再将猪肉洗净、切薄片;油锅烧热下肉片煸炒,七八成熟时加人人参果片和佐料,再炒熟装盘即可。②当做水果鲜食。生食的人参果.一定要充分成熟,才有淡雅的清香气,果肉淡黄,爽口多汁,风味独特。③凉拌人参果:将充分成熟的人参果洗净切片入盘中.加人适量精盐腌渍片刻,倒去渗出的水分,再加入适量蒜泥、味精、米醋和芝麻油,拌匀食用。④笼蒸人参果:即将人参果洗净.纵切至2/3处.让一部分果皮与果肉相连,将果瓤挖去,再将肉馅填人其中.入笼蒸熟,取出待温,用洁净的快刀将其横切成片.然后食之。此外,作为蔬菜,还可炸、焖、炖等;深加工还可制成人参果果汁、罐头、果脯、冰淇淋、乳酪、果酱、果酒、蜜饯等。

目前.社会上对“茄瓜一人参果”还存在一些不同看法,其中最主要的是其含糖量低.口味不太好。因此,国内一些科研单位对“茄瓜一人参果”进行了选育,成功地培育出了含糖量高的新品种.其含糖量为6%-9%.味道甜,口感好。对此,又有人认为.其含糖量之高低.不应成为质量优劣之标准。甜味人参果口感好.同然受人青睐:但商品货架上的许多无糖食品,不是也颇畅销吗?而且,当前我国有许多人(如糖尿病患者等)不宜多吃甜味人参果.而应常食低糖人参果。

I. 瓜类与茄果类蔬菜,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相较好吃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人基本上五谷不分,四肢不勤。可是这也不可以责怪当代人,终究都是因为科技进步了,大家人们解决了体力活的压迫。可是基本上的一些基本常识还是要清楚的,例如大家日经常吃的蔬菜都是有分类的。什么叫瓜类,什么茄果类,还是要清楚的。因此今日我们大家来了解一下瓜类与茄果类的蔬菜种类有哪些。

瓜类与茄果类有哪些?这些小知识让我告诉你!

3.南瓜

南瓜是日常生活了十分常见的瓜类了,很多人喜欢食用南瓜,特别是老年人,因为南瓜口味软糯,香甜,常常食用南瓜可以预防肝癌呢。并且南瓜最奇妙最有特点的功效便是可以清除致癌的某些化学物质。

瓜类与茄果类的蔬菜大伙儿应该有了一个大概的掌握。说白了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关于我们日常食材的小知识也有很多呢,大伙儿可以自己做琢磨琢磨。知道了瓜类和茄果类蔬菜的差别,对于大伙儿这些农业种植技术小白是很有帮助的,最少买水果不会上当了。

阅读全文

与瓜茄类蔬菜的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