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十国集团峰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达成什么共识
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达成许多重要共识。
第一,我们决心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规划路径。面对当前世界经济的风险和挑战,我们要继续加强宏观政策沟通和协调,发扬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伙伴精神,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运用好财政、货币、结构性改革等多种有效政策工具,向国际社会传递二十国集团成员共促全球经济增长的积极信号。
第二,我们决心创新增长方式,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我们一致通过了《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支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创新,推动创新成果交流共享。我们决定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为全球增长开辟新路径,全面提升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
第三,我们决心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能力。我们同意继续推动国际金融机构份额和治理结构改革,加强落实各项金融改革举措,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我们就能源可及性、可再生能源、能效共同制定了行动计划,就继续深化反腐败合作达成多项共识。
第四,我们决心重振国际贸易和投资这两大引擎的作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我们共同制定《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和全球首个多边投资规则框架《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继续支持多边贸易体制,重申反对保护主义承诺。期待在强劲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推动下,世界经济将重新焕发活力。
第五,我们决心推动包容和联动式发展,让二十国集团合作成果惠及全球。我们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突出位置,第一次就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同意推动《巴黎协定》尽早生效,发起《二十国集团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倡议》和《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将为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为全人类共同发展贡献力量。
二十国集团有必要进一步从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从侧重短期政策向短中长期政策并重转型。我们决心合力支持二十国集团继续聚焦世界经济面临的最突出、最重要、最紧迫的挑战,加强政策协调,完善机制建设,扎实落实成果,引领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在G20各国共同努力下,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取得了丰硕成果,画上了圆满句号。相信此次会议将成为一个崭新起点,让二十国集团从杭州再出发。
❷ 如何理解g20杭州峰会的重大意义
中国举办G20峰会的意义:
一、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恢复和增长乏力。
比如美国的经济增长稍有起色,但仍然不够稳定;欧盟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比较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债务危机的问题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难民和恐怖袭击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日本经济一直在恢复增长和衰退之间挣扎,虽然日本民众对安倍经济学抱有很大的期待,但日本实际的经济增长率却令人失望,一直处于低位徘徊。
二、由于各国的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一些国家企图借用所谓公平贸易、绿色环保、保护知识产权等名目扼杀自由贸易的原则。
不断通过各种方式,保护并封闭自己的市场,打击对方国家贸易的进展。这种情况如果不遏制,新的贸易壁垒将不断以变种的形式出现,也会危害到整个世界贸易的局势,导致世界贸易总量下降。
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的经济增长,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
石油、煤炭、钢铁、天然气、粮食等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普遍下滑,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新兴工业国家也面临国内经济结构的改善和调整,对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引领能力和贡献度正在下降,后续的增长动力严重不足。
四、在这种背景下,世界对本次G20杭州峰会充满期待。世界经济面临一系列问题,需要采取对策解决,需要提振信心,而这恰恰是G20杭州峰会的优势所在。
1、分享经验,提振信心。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长期较快增长,中国本身的成功经验有利于提振人们对世界经济的信心,中国可以通过G20峰会,分享这些有益的经验,促进全世界人民提高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
2、制定务实、宏大的经济发展计划。
中方正在同各方一道,力争打造G20杭州峰会十大成果,即制定创新增长蓝图,制定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制定结构性改革优先领域、指导原则和指标体系,制定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制定全球投资政策指导原则,深化国际金融架构改革,创立三位一体的反腐败合作,发起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合作倡议,制定创业行动计划,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尽早生效。
这样的增长思路和计划,有助于得到各国的普遍理解,更有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稳定发展。其中的增长蓝图,贸易增长战略和国际金融改革,都有助于释放现有的经济能量,采取更开放的原则,促进世界经济整体的增长。
3、G20杭州峰会“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主题,抓住了当前世界经济的要害,如果能够落到实处,不仅是对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一种指导,也是促进未来5到10年间世界经济增长比较务实的路线图。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亟需创新经济的引领。这就需要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在改革创新中释放活力。联动是指首先要进行各国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包括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海运和河流运输、航空运输、油气管线、电力输送、海底电缆和通讯系统等,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体制和政策的互联互通,这样才能极大地缩减经济的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经济增长。包容是指让世界经济的增长,惠及到各种各样的国家,惠及到各个层面的人民大众,促进公平公正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❸ 杭州g20峰会主要成就有哪些
成就一,展现中国主导权。
成就二,给世界经济新希望。
成就三,中美管控住分歧版。权
成就四,中韩破镜要重圆。
成就五,展现中国义利观。
成就六,自信中国被刮目相看。
成就七,“一带一路”最高级公关。
成就八,三位一体反腐败。
成就九,推动全球气候减排。
成就十,Last but not least,展现了中国的软实力。
❹ 2016杭州G20峰会的成果是什么
2016杭州G20峰会的成果:
第一次提出综合运用货币、财政、结构性改革等政策工内具来促进全球经济容的增长;第一次构件了结构性改革的量化指标体系;第三个‘第一’是第一次对多边发展机构如何通过量化资产负债表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提出了量化目标;第四,第一次将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经济的突出位置;第五个‘第一’,推动制定了G20全球投资指导原则;最后一个‘第一’是推出了G20创新增长蓝图。”
望采纳我的回答。
❺ 2020年G20峰会是哪些国家
2020年G20峰会包括:
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欧盟、澳大利亚、中国、南非、阿根廷、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及韩国和土耳其。
2020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将于11月21日至22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这也将是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首次在阿拉伯国家举行。
(5)G20会议成果扩展阅读:
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沙特当地时间2020年09月28日凌晨发布公告,宣布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年度峰会将在今年11月21日—22日以视频方式举行。
公告显示,沙特国王萨勒曼将在线上主持此次峰会,以三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和年内100多个部长级会议及工作组会议的成果为基础,重点就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和推动经济恢复增长等议题进行讨论。
❻ G20历次峰会主要成果是什么
2008年华盛顿峰会
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第一次峰会。峰会就各国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维护世界经济稳定达成重要共识,通过了47条金融领域改革行动计划。
2009年伦敦峰会
2009年4月2日,二十国集团在英国伦敦举行第二次峰会。峰会出台总额1.1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计划,向国际社会发出了团结一致和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有力信号,提振了市场信心。
2009年匹兹堡峰会
2009年9月24日,二十国集团在美国匹兹堡举行第三次峰会。峰会确立二十国集团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的地位,确定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两大金融机构量化改革目标,启动“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框架”以及相互评估进程,并就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机制化等达成重要共识。
2010年多伦多峰会
2010年6月26日,二十国集团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第四次峰会。峰会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妥善应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挥积极作用,要求在11月首尔峰会前完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同时为发达国家削减赤字和公债设定了量化指标和时间表。
2010年首尔峰会
2010年11月12日,二十国集团在韩国首尔举行第五次峰会。峰会完成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量化改革目标,就全球经济失衡制定“参考性指南”达成原则共识,并将发展问题列为二十国集团长期议题。
2011年戛纳峰会
2011年11月3日,二十国集团在法国戛纳举行第六次峰会。峰会承诺继续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通过促进增长和就业行动计划,就建立更为稳定和抗风险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全球经济治理达成重要共识,对应对欧债危机和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会议还确定2013年、2014年、2015年峰会主办国分别为俄罗斯、澳大利亚、土耳其。
2012年洛斯卡沃斯峰会
2012年6月19日,二十国集团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举行第七次峰会。峰会承诺致力于保增长、促就业、促稳定,继续支持欧洲国家处理好主权债务问题。为确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拥有足够资源应对世界经济领域的风险,不少国家在会上宣布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增资。峰会还在加强国际金融体系、贸易、发展等方面达成积极共识。
2013年圣彼得堡峰会
2013年9月5日,二十国集团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第八次峰会。峰会决定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特别是决定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把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延长至2016年。各方关注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呼吁有关国家采取负责任的政策,调整货币政策时同各方加强沟通。
2014年布里斯班峰会
2014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第九次峰会。峰会以“增长、就业和抗风险”为主题,主要讨论世界经济形势、全面增长战略、经济改革、就业、国际贸易、能源等议题。峰会决定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反对保护主义,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完善全球能源治理,致力于实现未来5年二十国集团整体经济增长在当前政策水平上额外提高2%以上的目标。会议宣布由中国主办2016年峰会。
❼ 请分别简述三次G20峰会的内容及其意义。
[编辑本段]首次金融峰会
08.11美国华盛顿 各国领导亲自参与--论坛 升级为 峰会 主要 议题 包括 评估 国际社会 在 应对 当前 金融危机方面 取得 的 进展 讨论 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共商 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举措 探讨 加强国际金融领域监管规范 推进金融体系改革等问题
[编辑本段]二次金融峰会
09.4.2 伦敦 各国领导人 提出雄心勃勃的 全球金融体系 改革 加强金融监管 及 摈弃 贸易保护主义 等主张---但未很好贯彻
[编辑本段]欧盟特别峰会
2009.9.17召开---为 9.24 "全球金融峰会"做"预热" 欧盟成员在布鲁塞尔以工作晚餐形式举行首脑会议,协调应对全球金融经济危机 问题的内部立场。本会被认为是欧盟在全球金融峰会前的一次预热。在目前全球金融经济复苏步伐加快的关键时刻,欧盟将以何种姿态出现在匹兹堡尤为引人关注。 欧盟是世界最大经济体,不少欧盟成员国将参加“匹兹堡全球金融峰会”,本次欧盟特别峰会是在法国总统萨科齐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倡议下召开的,会议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协调欧盟各国在匹兹堡全球金融峰会上的立场。欧盟在峰会上的代表权相当充分,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四大国以及作为一个经济体的欧盟本身都将以二十国集团成员的身份与会。 荷兰、西班牙等 欧盟成员国 也将 列席 匹兹堡第三次全球金融峰会 欧盟(27国)领导人认为: "全球峰会"已成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和气候变化的重要论坛,欧盟是全球最大经济体,并且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头羊如果各成员国在“全球金融峰会”上能用“一个声音”说话,对上述问题就有更大分量,对全球经济发展的 影响也将更大。 欧盟领导人9.17以工作晚餐的形式 举行特别峰会以统一立场,会后发表:"全球匹兹堡峰会统一口径"联合声明--形成一致声音
[编辑本段]三次金融峰会
09.9.24美国东海岸宾夕法尼亚州第2大城市匹兹堡 预期展望 全球经济协同 及 复苏走向 的方式策略 成为 各方 关注焦点 中国 与发展国 特别期待 第三次金融峰会 取得 四方面 成果 一 继续 加强 宏观经济 政策协调,推动 世界经济 迅速复苏 二 推进国际金融机构结构改革,增加 发展国的发言权代表性 三 促进共同发展,关注发展国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发展问题 四 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 多哈回合谈判 取得全面平衡成果 中日领导人 将提出 共建 东亚共同体乃至亚洲共同体 的论题 美国 将推进 金融监管体系改革 并 希望 各国政府 展开合作
❽ G20国峰会历史意义及其重要的作用
G20杭州峰会具有深刻的意义。这次会议是在以下背景中召开的:第一,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恢复和增长乏力。比如,美国的经济增长稍有起色,但仍然不够稳定;欧盟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比较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债务危机的问题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难民和恐怖袭击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日本经济一直在恢复增长和衰退之间挣扎,虽然日本民众对安倍经济学抱有很大的期待,但日本实际的经济增长率却令人失望,一直处于低位徘徊。
第二,由于各国的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一些国家企图借用所谓公平贸易、绿色环保、保护知识产权等名目扼杀自由贸易的原则,不断通过各种方式,保护并封闭自己的市场,打击对方国家贸易的进展。这种情况如果不遏制,新的贸易壁垒将不断以变种的形式出现,也会危害到整个世界贸易的局势,导致世界贸易总量下降。
第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的经济增长,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石油、煤炭、钢铁、天然气、粮食等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普遍下滑,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新兴工业国家也面临国内经济结构的改善和调整,对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引领能力和贡献度正在下降,后续的增长动力严重不足。
在这种背景下,世界对本次G20杭州峰会充满期待。世界经济面临一系列问题,需要采取对策解决,需要提振信心,而这恰恰是G20杭州峰会的优势所在。第一,分享经验,提振信心。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长期较快增长,中国本身的成功经验有利于提振人们对世界经济的信心,中国可以通过G20峰会,分享这些有益的经验,促进全世界人民提高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
第二,制定务实、宏大的经济发展计划。中方正在同各方一道,力争打造G20杭州峰会十大成果,即制定创新增长蓝图,制定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制定结构性改革优先领域、指导原则和指标体系,制定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制定全球投资政策指导原则,深化国际金融架构改革,创立三位一体的反腐败合作,发起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合作倡议,制定创业行动计划,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尽早生效。这样的增长思路和计划,有助于得到各国的普遍理解,更有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稳定发展。其中的增长蓝图,贸易增长战略和国际金融改革,都有助于释放现有的经济能量,采取更开放的原则,促进世界经济整体的增长。
第三,G20杭州峰会“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主题,抓住了当前世界经济的要害,如果能够落到实处,不仅是对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一种指导,也是促进未来5到10年间世界经济增长比较务实的路线图。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亟需创新经济的引领。这就需要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在改革创新中释放活力。联动是指首先要进行各国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包括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海运和河流运输、航空运输、油气管线、电力输送、海底电缆和通讯系统等,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体制和政策的互联互通,这样才能极大地缩减经济的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经济增长。包容是指让世界经济的增长,惠及到各种各样的国家,惠及到各个层面的人民大众,促进公平公正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❾ g20峰会主要是什么内容
20国峰会将成全球经济“成败关键”,:4月2日的会议对世界避免陷入大萧条以来最版严重经济危机来说,具权有“决定性”作用。
答案补充 会议四大看点关注引人关注,1超主权国际货币引发关注。究竟是继续延续现有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格局,还是建立多元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上长期争论的话题.2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声音成为重要看点,3如何加强金融监管,也是这次峰会讨论的议题,4最后,发展中国家发言权能否提升.
❿ g20杭州峰会涉及到哪些议题和看点
一、g20杭州峰会议题包括以下四大方面:
1、全球货币体系:
2106年10月,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将正式纳入人民币。中国可能会希望借峰会召开的机会,在全球货币体系中推动SDR更广泛地使用;呼吁改革IMF,并且以更好的方式监测国际资本流动。过去几年,中国开始更多地参与全球金融监管体系中,并表达对重塑未来政策的强烈兴趣,同时,中国已经开始公布以SDR计价的外汇储备。
2、绿色金融:
利用金融工具推动环境友好型投资,是今年中国在G20峰会上的一个主要倡议。随着环境保护和对产能过剩行业的重组成为中国国内政策的重要议题,绿色金融日益被视为解决方案中的一部分。
中国可能会呼提倡通过更多的政策支持,以克服可能阻碍绿色金融发展中的问题,比如外溢效应、期限错配、缺乏适当的信息披露和风险管理等。中国在绿色金融方面发展迅速,今年以来,中国已发行的绿色债券达到1200亿元,占全球同期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的45%。
3、基础设施投资:
随着从货币宽松转向财政扩张以及结构性改革成为全球共识,中国可能会倡导财政政策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比如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尤其是,中国期望“一带一路”建设、亚投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以及丝路基金等新的多边组织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4、贸易协定:
另一个潜在的议题是2008年启动的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的谈判。在英国退欧公投之后,任何关于中国与英国或者中国与欧盟之间在贸易协定上的蛛丝马迹都非常重要。
二、g20杭州峰会有以下六点看点:
1、中央总书记对“杭州时间”的安排:
G20杭州峰会,是2016年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也是近年来中国主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峰会。作为东道国领导人,中央总书记在峰会期间的重要活动将有数十场之多。
9月4日至5日的领导人峰会上,中央总书记将主持欢迎仪式、开幕式、五个阶段会议、闭幕式等十余场活动,同各方一道围绕“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主题和各项重点议题展开讨论。会后,中央总书记将出席记者会,向中外记者介绍峰会成果和会议情况。
领导人峰会前,G20工商峰会(B20峰会)将于3日至4日举行。中央总书记将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全面深入阐述对中国经济、世界经济和全球经济治理的看法和主张。
除上述两个峰会外,金砖国家领导人按惯例将在峰会期间举行非正式会晤,中央总书记将出席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央总书记还将同与会外方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见。
杭州峰会是中国“十三五”时期主办的首个大型国际峰会。中方将充分利用这一主场外交平台,向世界阐释中国理念、中国主张、中国方案。
2、杭州峰会的新意:
人口占全球三分之二,国土面积占全球60%,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85%,贸易额占全球80%——G20是公认的全球经济治理主要平台。在世界经济复苏仍然乏力、不确定性增多的大背景下,各方都期待这次G20峰会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峰会主题下,各方将围绕“加强政策协调、创新增长方式”“更高效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强劲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包容和联动式发展”“影响世界经济的其他突出问题”等重点议题展开讨论。
这些重点议题既着眼当前又旨在长远,既围绕增长动力又围绕治理体制,重点突出发展问题,可谓切中肯綮。
今年以来,G20会议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多个“首次”——首次聚焦全球增长中长期动力;首次将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突出位置;首次制定结构性改革优先领域、指导原则和指标体系;制定全球首个多边投资规则框架;首次把绿色金融议题引入G20议程;发表G20历史上第一份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主席声明,并准备在峰会前完成批准《巴黎协定》的国内法律程序……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G20峰会已经举行十次。从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是G20自身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相信杭州峰会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够扮演关键角色。
3、与会政要将开展的外交活动:
20位G20成员领导人、8位嘉宾国领导人、7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杭州峰会的外方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将密集开展双边和多边外交活动。
峰会期间举行的双多边会晤,一方面可以就峰会议题本身进行探讨,推动达成更多共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借此机会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其他热点和敏感问题充分交换意见,管控分歧和争议。
在众多会晤中,大国之间的互动尤为引人关注。中美两国已经宣布,中央总书记和奥巴马总统将在峰会期间举行会晤。在此节点举行的会晤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此外,杭州峰会外交舞台将见证多个“第一次”。这将是巴西总统特梅尔、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英国首相特雷莎·梅等就任现职后首次来华。相信这些“第一次”会为双边关系发展创造新机遇,中国将进入繁忙的“多边外交季”。
4、邀请这么多发展中国家的原因:
东盟主席国老挝、非盟主席国乍得、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主席国塞内加尔、77国集团主席国泰国以及哈萨克斯坦、埃及……这些发展中国家领导人都受邀与会。杭州峰会,成为G20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参与最多、代表性最广泛的一次峰会。
“G20最终要解决的是发展问题。制定世界经济未来发展方案,需要听取和吸收更多国家的诉求。”G20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应当拓展发展中国家的话语空间。
在中方推动下,“包容和联动式发展”成为杭州峰会重点议题之一。峰会第一次围绕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系统性行动计划。峰会还将发起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合作倡议。
“对‘发展’和‘可持续’的高度重视,不仅是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作出的独特安排,也包含了更加强化G20这一交流合作机制的深刻考虑。
据悉,峰会筹办过程中,中方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G20外围对话。联合国大会、非盟总部、77国集团,和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国和小岛国……中国的对话活动覆盖了几乎所有联合国成员,特别是其中130多个发展中国家。“这体现了中国开放、包容的办会宗旨,让G20峰会更具代表性。”陈凤英说。
5、工商“大咖”将关注的话题:
根据杭州峰会的日程安排,迄今规模最大的B20峰会将与G20领导人峰会“背靠背”举行。800多名全球工商界代表将参加9月3日至4日举行的这次B20峰会,其中既有跨国公司巨头,也有中小企业翘楚。
G20工商界活动(B20)的使命是代表工商界为G20建言献策。呼应G20峰会主题,今年B20设置了“金融促增长”“贸易投资”“基础设施”“中小企业发展”“就业”“反腐败”六大议题,成立了由全球533位工商企业、商协会、国际机构和智库代表组成的5个议题工作组,并组织举办了反腐败论坛。
经过精心准备,今年《B20政策建议报告》已经出炉,将于B20峰会上正式向领导人峰会提交。实施G20智慧创新倡议、支持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WTP)倡议……报告提出了4方面20项政策建议。
“企业家是引领世界经济复苏的排头兵,全球经济治理需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中国工商界在今年B20中可谓“史上最深度参与”——峰会代表近半数来自中国,马云、宁高宁、李彦宏等企业家分别担任5个议题工作组主席。本次B20峰会为中国企业家深入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提供了重要平台。
6、反腐败“天网”越织越牢:
推动G20制定追逃追赃高级别原则、设立追逃追赃研究中心、制定反腐败2017-2018年行动计划……在中国的推动下,反腐败议题将成为今年G20峰会的重点之一。
“只有风清气正的经济环境,才能催生健康的世界经济。”腐败是全球现象,为经济发展创造公平公正环境是各国普遍需求。
近几年来,反腐败都是G20的重要议题。作为今年G20主席国,中国高度重视推动G20反腐败合作。在工商峰会即将向领导人峰会提交的《B20政策建议报告》中,写入了加大国际反腐合作、提升商业环境透明度等内容。
杭州峰会的预期成果之一,是构建原则、机制、行动“三位一体”的反腐败格局。所谓“三位一体”,即原则上各成员应共同遵守对腐败分子的法律认定,机制上要建立互相配合的追逃追赃协商小组,行动上则要在法律结合点上提供方便快捷的主客观条件,以达成一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