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首先,你需要一个国家级学院的毕业证书。
其次,你需要在某一方面特别突出。
再者,在多个权威杂志上发表过论文。
需要注意的是:中科院要的不是理论,而是实际。
在这之后,如果你在某一方面特别优秀,不,应该是非常优秀,你才有机会去申请加入中科院。
② 获得院士毕业证书是学业上的最高学历吗
这个应该是荣誉把。
③ 成为中科院院士需要具备的条件
评选院士只需要具有中国国籍、具有教授或者研究员相当职称,在资格上是很容易满足的。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评选院士并不像网上误传的那样,需要博士学历,需要留学背景才能评选院士,就我所知,核物理学领域的詹文龙院士就是本科学历,但是并不能影响詹院士的科学成就。
2019年新入选中科院院士合影
入选院士的流程是什么样的
我国科学院院士每两年增选一次,候选人实行推荐制,不接受个人申请,由当选的院士提名候选人,一般至少由3名院士共同提名才可以提名一名候选人,近几年为了年轻化,对于年龄偏大的科学家推荐方面做了更加严苛的规定,以下是我从《2019年院士增选公告》中找到的。
院士年轻化是趋势
公告中提到1954年以前出生的科学家需要6名以上院士提名,其中至少有4名在同一个学部,也就是说年龄越大,获选院士的难度越大。
相比之下,诺贝尔奖在年龄方面并没有限制,只注重研究成果,因此无论青年科学家还是年龄偏大的科学家,获得提名的概率是相差不大的。
学术也有圈儿,获得推荐仅仅是第一步,这也是很多刚刚归国优秀科学家没能入选院士的原因之一。
评选年份当年元旦发增选公告开始接受推荐人选,8月份公布初步候选人名单和材料。初选名单根据推荐上来的人进行初步筛选,产生400人左右的初步候选人名单,11月份前根据提交的材料,依据评选规则,选出60人左右的最终名单。
值得注意的是评选规则中不仅提到了研究内容的创新性,还提到了系统性和个人的实际贡献。
2015年入选中科院院士合影
院士评选细则和诺贝尔奖的评选细则有很大差异
诺贝尔奖的每年评选一次,是世界范围内选出最多3个人分享奖项,获得的概率比入选院士更低,评选细则和我国院士的评选标准也是不同的,在诺贝尔奖颁奖时经常会提到,为表彰某人在某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决定授予某人诺别尔奖,也就是说诺奖是侧重于某一项具体研究,注重深度,注重这一项发明或者研究带给人类的贡献。
我国院士《院士增选条例》里写明了评选院士提交的材料,主要是代表性的学术论文,著作、学术会议邀请报告,论著、获奖证书,而且提到了研究内容的“系统性”,也就是说我国院士更注重是在一个领域多年研究成果的积累,更注重广度。
2017年入选中科院院士合影
爱因斯坦如果来了我国,能够评上院士吗
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宇宙学、量子力学、统一场论等方向均
④ 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证书对小升初有用吗
小升初的时候,有证书是比较有优势的,但是也是建立在成绩比较优秀的基础上,如果成绩不好的话,很难凭借证书进入好学校或者好的班级。
⑤ 院士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院士是某些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一般为终身荣誉。在中国,院士通常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院士(Academician)源于Academy,Academy是古希腊传说中的一位拯救雅典免遭劫难而牺牲的英雄。希腊人为了纪念这位智慧勇敢的英雄,建立了一个以Academy命名的幽静园林。在建园后的916年的时间内,受到Academy智慧勇敢感动的学者,纷纷在园内讲学,进行自发的学术活动,因此,其后的许多学术团体都自称为“Academy”。1666年,法国成立了皇家科学院,到科学院工作的著名科学家首次被称为院士“Academy”。此后,英国皇家学会、普鲁士皇家科学院、彼得堡皇家科学院纷纷使用“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这一称谓来命名自己国家最杰出的科学家。“院士”成为学术界给予科学家的最高荣誉称号。
中科院院士路甬祥
院士在中国,原来称为学部委员,就是在某一领域内的资深专家[2]。院士评选需要提名,提名资格一般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自然科学二等奖以上;需要经过大概三轮评选才能成为院士。
中国最早的院士产生于1948年3月,即中央研究院院士,通过层层选拔,81人当选为第一届中国院士,包含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著名学者,此次院士选举,比较充分展示了学术成就而非政治主张的推选理念,如异议人士郭沫若先生因为在甲骨文等考古工作方面的突出成果而获得胡适举荐并获选。这次选举中,除了中央研究机构以外,获选人数最多的四所大学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
1955年,中国科学院选聘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院士)233人,华罗庚、苏步青、郭沫若、李四光、竺可桢、茅以升等46位著名科学家进入新中国第一批院士(学部委员)的行列。1955年学部委员(后称院士)包括了自然科学领域的数学物理学部30人、化学部22人、生物学部60人、地学部24人、技术科学部36人,以及人文社会领域的哲学社会科学部61人。
1957年增选了自然科学学部委员18人。
1980年,恢复学部委员增选,并取消了哲学社会科学学部。1994年,中国工程院开始选聘工程院士。截至2008年12月,中国科学院院士1100余人,健在600多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有700多名,其中有一些人身兼两院院士资格。
院士为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根据院士章程,为维护老年院士的身体健康,在院士中实行资深院士制度,年满80周岁的院士授予资深院士称号。
资深院士享有资深院士津贴,但不担任院士大会常设领导机构成员和各学部常务委员会成员等领导职务,不参加对院士候选人的推荐和选举工作,自由参加院士会议。
两院院士每人每月发放1000元津贴,资深院士津贴标准每人每年为10000元人民币,资深院士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⑥ 怎样才能成为科学院院士
正规的途径是,你首先必须在一些科学研究部门或者大学中担任科研工作,并且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获得国家级以及国际科学奖项。然后才能够申请科学院院士,通过评估,你就能够拿到院士证书了。
据我所知大概就是这样。楼主志高远大,小弟佩服。
⑦ 成为院士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标准条件:
1、在中国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品行端正,具有中国国籍的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家,可被提名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具有很高的工程科学技术水平和在国际上享有良好声誉,对中国工程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作出贡献或在促进中国工程科学技术界国际交往方面有重要作用的外国籍专家、学者,可被提名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外籍院士如取得了中国国籍,可按程序转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并享有同等义务、权利及有关待遇。
选举程序:
增选院士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总名额不超过60名。各学部每次增选名额的分配,由院士大会的常设领导机构根据学科布局和学科发展趋势确定。院士候选人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推荐,不受理本人申请。
1、院士直接推荐候选人。每次增选,每位院士推荐候选人限额不超过两名;获得3名或3名以上院士推荐有效。对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的推荐,仅适用此款。
2、国内各有关科学技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协所属一级学会,按组织系统推荐候选人。此类候选人,必须经过其主管部门、中国科协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初选。
各学部常务委员会组织院士对候选人进行评审和选举。评审必须坚持标准,遵循公正、客观的原则,对候选人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选举实行差额无记名投票,差额比例为百分之四十。各学部参加投票选举的院士人数,应超过本学部院士人数的二分之一。
获得赞同票不少于投票人数三分之二的候选人,按本学部应选名额,根据得票数依次当选,满额为止。选举结果分别由各学部常务委员会检查确认,经院士大会常设领导机构审议批准后,以书面形式向全体院士通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第三条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其公民具有双重国籍的规定,院士加入外国国籍后,即为自动放弃院士称号。
当院士的个人行为触犯国家法律,危害国家利益或丧失科学道德,违背院士标准,有不少于5名院士书面提议,要求撤销其院士称号时,由其所在学部常务委员会受理并审议后,通过本学部全体院士投票表决,可做出撤销其院士称号的决定。
做出此项决定时,参加投票表决的院士人数,不得少于本学部院士人数的三分之二,赞同撤销其院士称号的票数不得少于投票人数的三分之二。该项决定,需经院士大会常设领导机构审查批准生效,并通报全体院士。
院士义务和权利: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事业,遵守《中国工程院章程》;积极促进工程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努力创新,不断作出成绩;提倡科学精神,维护科学道德,发扬优良学风,起表率作用;积极培养人才,推动工程科学技术队伍建设;
2、参加工程院及学部的活动,承担工程院及学部组织的咨询、评议任务,促进工程科学技术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3、对国家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决策有建议权;对院士候选人和外籍院士候选人有提名权;在院士会议上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享受有关待遇。
4、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不担任院及学部的领导职务,不参加对院士候选人的提名和选举,可以参加院士会议及咨询、评议和学术交流等活动。
5、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对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和中国工程院工作有建议权;可应邀出席中国工程院及学部组织的有关会议和学术活动,可获得中国工程院赠送的出版物。外籍院士不参加选举活动。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院士
网络-中国工程院院士
⑧ 要成为院士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1,需要在国家重点扶植的重点攻关项目上有突出业绩.要迎合国家的大形式. 2,在国际专上的知名学术期属刊上有著作收录并引起一定反响.国内著作和在一类期刊发表文章也不能少. 3,成果对生产生活具有指导意义,而不是仅仅的项目攻关,技术突破.估计能达到这个境界,从事本职工作起码30年吧,不可以急功近利. 然而现在总所周知,搞应用型的很有钱,真正默默无闻钻研某一尖端领域的人很少. 相关资料: 我国的院士评选是从1955年开始的,在正常情况下每两年评选一次。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评选出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合称两院院士。 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必需具有以下资格,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含居住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澳门地区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从1994年开始出现外籍院士,也是每两年评选一次。
记得采纳啊
⑨ 大学有哪些最具含金量的证书
大学里如果说最具含金量的证书,个人觉得有这三个证书:
第一,毕业证最有含金量。
读了大学进了大学的门,那我们最初的一个目的肯定是要拿到毕业证书的,因为你只有拥有了大学的毕业证书,以后出去找工作才比较好找,大学毕业证书就相当于敲门砖。
不管你大学考的好不好,直接都能从毕业证书上得到体现像有一些人学习比较好,考上了重点大学呐。进入重点大学之后他能顺利毕业的话就会拿到重点大学的毕业证书。
一旦他拿到重点大学的毕业证书跟普通大学的毕业证书的学生站在一起找工作时很多单位会优先考虑重点大学毕业的毕业生。
第二,计算机等级证书。
计算机等级证书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代表着你计算机所具有的能力,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如果你不会使用计算机,不能对计算机精通的话,工作上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尽管计算机属于基础的操作性技能,不是一朝一夕马上就能体现出来的,也只能是等你工作之后,在工作岗位上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但是很多单位初步认可你的计算机水平,就是看你的计算机资格证书,然后才有后面表现的机会。
第三,英语等级证书。
不管你从不从事英语类工作。对于很多上了大学的人来讲英语的等级证书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像英语四级,你是必须要考过的,因为只有考过你才能拿到本科文凭,这个证书全国统考,也能证明你英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