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哪一位对物理学的贡献更大
普朗克先提出了量子理论,但爱因斯坦名气却比普朗克大,普朗克对爱因斯坦有提携之功,他是爱因斯坦的伯乐。在爱因斯坦发现狭义相对论后,大家都不认可他的新理论——因为爱因斯坦是专利局的审查员,不是大学教授,所以大家都看不起他
而爱因斯坦坚定的发展了量子论,认为光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光就是光量子,光是波粒二象性。随之玻尔也将量子概念应用到原子结构中,解释了氢光谱之谜。法国的德布罗意在爱因斯坦的波粒二象性启示下,把光量子推广到整个微观粒子,提出了物质波的概念,从而解开了量子力学的序幕。有了波,就要有波函数,薛定谔才会写出了薛定谔方程,同时海森堡等以矩阵力学形式也完成,波动力学加矩阵力学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构成了量子力学。
② 普朗克在俩次世界大战中失去了什么并有什么影响
普朗克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在战争中,他失去了一切,包括亲人和他一生的研究成果——最珍爱的手稿。遭受这样的打击,对一般人来说是难以承受的,更不要说对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普朗克仍以忘我的工作精神抑制了内心的悲痛,为科学做出了一个又一个重要的贡献。
③ 为什么人们记住了爱因斯坦却很少人记住普朗克
这是因为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普朗克发现了量子力学,而相对论相比于量子力学更容易理解。
相对论虽然复杂,但是可观、可见、可测量。就像爱因斯坦预言的黑洞、引力波等等都相继被现代科学所发现和证实,具有深远的意义。
而量子力学的客观性则大大降低,光一个测不准原理就可以让人摸不着头脑。
当然,从理论成果和对物理学的贡献来说,量子力学和相对论都是极其重要的。
④ 伟大科学家普朗克简介 普朗克有哪些研究成果
一、生平简介
普朗克,M.(Max Planck 1858~1947)近代伟大的德国物理学家,量子论的奠基人。1858年4月23日生于基尔。1867年,其父民法学教授J.W.von普朗克应慕尼黑大学的聘请任教,从而举家迁往慕尼黑。普朗克在慕尼黑度过了少年时期,1874年入慕尼黑大学。1877~1878年间,去柏林大学听过数学家K.外尔斯特拉斯和物理学家H.von亥姆霍兹和G.R.基尔霍夫的讲课。普朗克晚年回忆这段经历时说,这两位物理学家的人品和治学态度对他有深刻影响,但他们的讲课却不能吸引他。在柏林期间,普朗克认真自学了R.克劳修斯的主要著作《力学的热理论》,使他立志去寻找象热力学定律那样具有普遍性的规律。1879年普朗克在慕尼黑大学得博士学位后,先后在慕尼黑大学和基尔大学任教。1888年基尔霍夫逝世后,柏林大学任命他为基尔霍夫的继任人(先任副教授,1892年后任教授)和理论物理学研究所主任。1900年,他在黑体辐射研究中引入能量量子。由于这一发现对物理学的发展作出的贡献,他获得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普朗克成了德国科学界的中心人物,与当时德国以及国外的知名物理学家都有着密切联系。1918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30~1937年他担任威廉皇帝协会会长。在那时期,柏林、哥廷根、慕尼黑、莱比锡等大学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是同普朗克、W.能斯脱、A.索末菲等人的努力分不开的。在纳粹攫取德国政权后,以一个科学家对科学、对祖国的满腔热情与纳粹分子展开了,为捍卫科学的尊严而斗争。1947年10月4日在哥廷根逝世。
二、科学成就
1.普朗克早期的研究领域主要是热力学。他的博士论文就是《论热力学的第二定律》。此后,他从热力学的观点对物质的聚集态的变化、气体与溶液理论等进行了研究。
2.提出能量子概念
普朗克在物理学上最主要的成就是提出著名的普朗克辐射公式,创立能量子概念。
19世纪末,人们用经典物理学解释黑体辐射实验的时候,出现了著名的所谓“紫外灾难”。虽然瑞利、金斯(1877—1946)和维恩(1864—1928)分别提出了两个公式,企图弄清黑体辐射的规律,但是和实验相比,瑞利-金斯公式只在低频范围符合,而维恩公式只在高频范围符合。普朗克从1896年开始对热辐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经过几年艰苦努力,终于导出了一个和实验相符的公式。他于1900年10月下旬在《德国物理学会通报》上发表一篇只有三页纸的论文,题目是《论维恩光谱方程的完善》,第一次提出了黑体辐射公式。12月14日,在德国物理学会的例会上,普朗克作了《论正常光谱中的能量分布》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他激动地阐述了自己最惊人的发现。他说,为了从理论上得出正确的辐射公式,必须假定物质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不是连续地、而是一份一份地进行的,只能取某个最小数值的整数倍。这个最小数值就叫能量子,辐射频率是ν的能量的最小数值ε=hν。其中h,普朗克当时把它叫做基本作用量子,现在叫做普朗克常数。普朗克常数是现代物理学中最重要的物理常数,它标志着物理学从“经典幼虫”变成“现代蝴蝶”。1906年普朗克在《热辐射讲义》一书中,系统地总结了他的工作,为开辟探索微观物质运动规律新途径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三、趣闻轶事
1.启蒙老师
普朗克走上研究自然科学的道路,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一个名叫缪勒的中学老师。普朗克童年时期爱好音乐,又爱好文学。后来他听了缪勒讲的一个动人故事:一个建筑工匠花了很大的力气把砖搬到屋顶上,工匠做的功并没有消失,而是变成能量贮存下来了;一旦砖块因为风化松动掉下来,砸在别人头上或者东西上面,能量又会被释放出来,……这个能量守恒定律的故事给普朗克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不但使他的爱好转向自然科学,而且成为他以后研究工作的基础之一。
2.“普朗克行星”
普朗克进入科学殿堂以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没有动摇过他献身于科学的决心。他的家庭相继发生过许多不幸:1909年妻子去世,1916年儿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死,1917年和1919年两个女儿先后都死于难产,1944年长子被希特勒处死。但是普朗克总是用奋发忘我的工作抑制自己的感情和悲痛,为科学做出了一个又一个重要的贡献。
他一生发表了215篇研究论文和7部著作,其中包括1959年所著的《物理学中的哲学》一书。
在普朗克诞辰80周年的庆祝会上,人们“赠给”他一个小行星,并命名为“普朗克行星”。1946年他虽然体弱,但却非常高兴地出席了皇家学会的纪念牛顿的集会。
3.墓碑号刻着他的名和h的值
普朗克为人谦虚,作风严谨。在1918年4月德国物理学会庆贺他60寿辰的纪念会上,普朗克致答词说:“试想有一位矿工,他竭尽全力地进行贵重矿石的勘探,有一次他找到了天然金矿脉,而且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它是无价之宝,比先前可能设想的还要贵重无数倍。假如不是他自己碰上这个宝藏,那么无疑地,他的同事也会很快地、幸运地碰上它的。”这当然是普朗克的谦虚。洛仑兹在评论普朗克关于能量子这个大胆假设的时候所说的话,才道出了问题的本质。他说:“我们一定不要忘记,这样灵感观念的好运气,只有那些刻苦工作和深入思考的人才能得到。”
1947年10月3日,普朗克在哥廷根病逝,终年89岁。德国政府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把威廉皇家研究所改名叫普朗克研究所。
普朗克的墓在哥庭根市公墓内,其标志是一块简单的矩形石碑,上面只刻着他的名字,下角写着: h=6.62×10-27尔格·秒。
有几点不明确或者欠妥
1 Planck在客观上也是事实上最早引入了量子的概念,但其主观初衷正好相反,他是在维护经典物理,只是用量子在调和实验与理论的矛盾,这点他自己都不否认,也许这才是他值得尊敬的地方,真正在主观上刻意引入量子的是老爱,用途?解释光电效应
2 说道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常数,只说h未免少了一个c?这样才能4分物理
3 说道对抗纳粹,有2类人,1类,老爱,费米,伦敦兄弟(London,Fritz; Heinz),Born,Max,他们直接离开了当时的纳粹德国或者意大利,第2类,Sommerfeld,Planck,Hahn,von Laue,Heisenberg都反对当时Stark提出的所谓亚利安物理学,(Stark是有一定学术造诣的,也是个彻头彻尾的纳粹,赶跑了老爱,当上了威廉皇家研究所的头,二战后还被关了10个月),其实若不是Hahn和Heisenberg是反对纳粹,而消极怠工,最先造出原子弹的很可能是德国,历史恐怕也不会有现在这么简单,战后,Goettingen18著名科学家联名反对联邦德国发展核武器,所以德国至今没有核武,不得不与法国走到一起。
⑤ 普朗克一生有什么重要成就并产生了什么影响
普朗克一生发表了215篇研究论文和7部著作,内容涉及热力学、动力学等许多领域,这些都是人类历史上宝贵的财富。但他最大的成就还是提出了“量子假说”,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的框架,从而开辟了一个物理学研究的新纪元。
⑥ 普朗克和玻尔给我们留下了什么科学成果
普朗克和玻尔使物理学从经典力学引入到量子力学。
1900年德国科学家马克斯·普朗克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在科学界一鸣惊人。这一假说认为辐射能(即光波能)不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流的形式,而是由小微粒组成的。他把这种小微粒叫做量子。
玻尔通过引入量子化条件,提出了玻尔模型来解释氢原子光谱;提出互补原理和哥本哈根诠释来解释量子力学,他还是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对二十世纪物理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⑦ 为什么人们记住了爱因斯坦却很少有人记住普朗克
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光电效应、布朗运动、狭义相对论和质能方程均是在1905年发表,还在专利局工作期间,没有团体机构支持的情况下完成,成果属于个人成就!爱因斯坦为深层次物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小范围的理论基础和方向,打开了深层次物理学大范围研究的大门,其研究的成果属于全人类,并非属于哪个国家!
⑧ 普朗克介绍
普朗克是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以发现能量量子获得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之为名的普朗克常数于2019年被用于重新定义基本单位。并有以之为名科学奖座、机构和学会。
1885年4月,基尔大学聘请普朗克担任理论物理学教授,年薪约2000马克,普朗克继续他对熵及其应用的研究,主要解决物理化学方面的问题,为阿伦尼乌斯的电解质电离理论提供了热力学解释,但却是矛盾的。在基尔这段时间,普朗克已经开始了对原子假说的深入研究。
1887年,哥廷根大学哲学系授奖给普朗克的专著《能量守恒原理》(Das Prinzip der Erhaltung der Energie,1897年)。1889年4月,亥姆霍兹通知普朗克前往柏林,接手基尔霍夫的工作,1892年接手教职,年薪约6200马克。
1894年,普朗克被选为普鲁士科学院的院士。1907年维也纳曾邀请普朗克前去接替路德维希·玻尔兹曼的教职,但他没有接受,而是留在了柏林,受到了柏林大学学生会的火炬游行队伍的感谢。普朗克于1926年10月1日退休,他的继任者是薛定谔。
(8)普朗克和成果扩展阅读
一、普朗克的荣誉:
1915年获功勋勋章的科学和艺术勋章;
191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8年获德意志帝国雄鹰勋章(Adlerschild des Deutschen Reiches);
1929年与爱因斯坦共同获马克斯·普朗克奖章,该奖项由德国物理学会于该年创设;
获法兰克福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罗斯托克大学、柏林工业大学、格拉茨大学、雅典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1938年,第1069号小行星(1927年1月28日由德国天文学家马克斯·沃夫在海德堡发现)以普朗克的名字命名为Planckia,时年普朗克80岁;
1957年至1971年德国官方2马克硬币使用普朗克的肖像;
1983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发行一枚5马克纪念硬币,纪念普朗克诞辰125周年;
探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普朗克卫星。
如今有很多学校和大学以普朗克的名字命名。
二、普朗克的著作
Max Planck:Über den zweiten Hauptsatz der Mechanischen Wärmetheorie
Max Planck:Vorlesungen über Thermodynamik.
Max Planck:Das Weltbild der neuen Physik
Max Planck:Der Kausalbegriff in der Physik
Max Planck:Das Wesen Des Lichts
Max Planck:Religion und Naturwissenscha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