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QC指令性目标XX合格率提升10%,经可行性分析,目标设定不是10%,这样这个课题按目标自定型来做,
目标设定必须是10%,但实施后可以大于10%,可是说是“实现并超过目标值”。
也可以“从用户不满意的问题中去选题”,经可行性分析来设定目标值。
❷ 什么是QC成果
pЛqx」Α帹qoしa耄gy酢mЩx」Α帹 QC就是质量管理,通过PDCA的几y大h手6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w种课题管理或者内说是运作容方5式。 QC成果一i般作为5幻4灯片2格式,写法应该严格按照PDCA的手3法进行循环。 P-计8划,D-实施,C-检查,A-改进。
❸ 指令型qc与非指令型qc区别
在实际操作中,它们的区别在:刨新型解决的问题的经济性上表现得不是很具体,数字性不是分得很清楚,也有可能是在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效率上表现出来:
而解决性qc成果就比较清楚。
❹ 怎样把握QC成果材料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成果材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其严密的逻辑性,以把握成果材料整体的质量。 1、选题的时候就要考虑到目标的量化和目标达成问题;2、指令性的课题没有现状调查步骤,但多了目标可行性分析步骤;3、设定目标时既要考虑到目标的达成,同时还要考虑到目标的难度,这关系到QC活动的实际意义问题,如果目标非常容易达成,本次小组活动的意义显然是够的;4、现状调查一定要支持目标的设定,对目标设定没关系的没必要写,相关的一定要写透;5、目标可行性分析一定要符合逻辑,要绝对有说服力,连自己都说服不了的理由,一定也说服不了别人;6、原因分析一定要到末端,同时也要全面;末端原因一定是可以直接采取对策措施的原因;7、原因确认是对所有末端原因的确认,要逐一的分析,分析本身也要有逻辑性,要合情合理;8、对策制定是针对每一个主要原因的,每一个主要原因都要有对策和措施;9、对策比措施的概念大,所以,一条对策要有若干条措施相对应;10、 每条对策实施后要有检查,看看是否达到了目的,用不着每个措施都检查,因为只有对策是针对要因的,措施不单独针对要因,而检查还是要看问题是否得到解决;11、 在所有的对策实施完成后再检查目标是否达到,这是对整个QC活动的效果检查,与前面每一条对策实施后的效果检查是完全不同意义的;12、 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应该实事求是,要经得起推理和推敲;13、 制定巩固措施是标准化的过程,因此一定要是标准化的结果才叫做巩固措施,但要注意标准化一般不是小组能够做的事,小组只是提出建议而已;14、 总结不要太泛泛,雷达图也不要千篇一律,实事求是为好,既要说明本次活动的成效,也要为今后的活动留有余地。 这里写的不算全,按照这个思路把握住了,就可以基本理解成果的严密性和逻辑性问题了。
❺ 什么叫攻关型QC成果
QC课题的类型很多,一般有两类:
1 现场型选题。为了缩小某一质量特性值的波动幅度,专实现属均衡生产,降低消耗,保证产品或工作质量使其长期稳定在先进标准水平内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可选择这类选题。
2攻关型选题。为了满足用户新的要求,必须进一步改善质量,有所突破,或者大幅度死降低消耗,提高效益,改变环境。为此而进行的一切活动都可提供这类选题。
故此,对应的QC成果一般称为 现场型QC成果、攻关型QC成果
❻ 什么是QC成果
1、QC即英文QUALITY CONTROL的简称,中文意义是质量控制,其在ISO9000:2005的定义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评审就是评价与审核。对QC小组活动成果的评审,就是与评审标准对比,衡量小组活动达到标准的程度,审查小组活动成果是否完整、正确、真实、有效。
2、QC成果是用PPT形式书写的。
3、QC成果编写要求
(1)名称要精练、准确
成果报告名称要精练、准确、鲜明和简洁,言简意赅,让人看到名称就能一目了然看出要解决什么问题。
(2)开头、结尾布局要用心
成果报告的开头要引人入胜,结尾要令人回味。引人入胜的开头能快速打动听众,使之加深对课题的认识和理解,令人回味的结尾能增强QC小组的荣誉感和自信心,为·今后的活动增添动力。
(3)核心问题要明确
QC小组活动要把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在设定目标时要明确。尽量用事实、数据说明核心问题。
(4)结构要严谨
QC小组成果报告的结构要严格按QC活动程序进行总结。在总结过程中可能还会发现一些不足之处,此时可以进一步补充、完善。
(5)各步骤衔接要紧密,详略应得当
报告内容各步骤之间要用精巧的语言连贯自然,紧密衔接,前后呼应,内容与课题名称一致。
(6)内容应图文并茂
报告要以图、表、数据为主,配以少量的文字说明来表达,尽量做到标题化、图表化、数据化,以使成果报告清晰、醒目,图文并貌,活灵活现。
一、QC成果评审标准
1997年,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制定并颁布了QC小组活动成果的评审标准(试行),经过三年的试行,于2000年初进行了修订。评审标准分为现场评审和发表评审两种方式
(一)QC小组活动成果的现场评审
QC小组活动开展得如何,最真实的体现是活动现场。因此,对现场的评审是评审QC小组活动成果的重要方面。现场评审的项目包含:小组的组织,活动情况与活动记录,活动成果及成果的维持、巩固,QC小组教育等。
(二)发表评审
在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时,为了相互启发、学习交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以及评选优秀的QC小组,还需要对成果发表进行评审。发表评审的内容主要有:选题、原因分析、对策的制定与实施、活动效果和整个小组活动的特点等。
二、QC成果评审方法
(一)基层企业对QC小组活动成果的评审
基层企业对QC小组活动成果的评审要进行现场评审和发表评审。现场评审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小组取得成果后二个月左右为宜。相隔时间太短,不能很好地看出效果的维持和巩固情况;相隔时间太长,则不利于更好地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
现场评审时,企业主管部门要组织熟悉QC小组活动的有关人员组成评审组,评审组的成员最好不少于五人。现场评审和发表评审两项结合起来,就是对该QC小组活动成果评审的总成绩。企业评审的重心应放在审核成果的真实性及有效性上,因此现场评审的成绩占总成绩的60%为宜。
(二)各级质量管理协会对QC小组活动成果的评审
各级质量管理协会对QC小组活动成果的评审,一般都和评选各级优秀QC小组结合在一起进行。各级质量管理协会对QC小组活动成果的评审,为减轻企业的负担,一般只进行发表评审。
评审时由主办质量协会聘请懂质量管理理论、能指导小组活动、会评价小组成果的人员担任评委,组成评审组,评委一般不少于七人。评审一般应按以下的程序进行:首先由发表会的主办单位把参加发表的小组的成果材料收齐后,提前交给每一位评委审阅。评委审阅后,按照评审原则和评审标准提出评审意见。
❼ 指令性命题qc文本格式,范文
淘宝找“国优成果”,那里多了去了
❽ 那位大哥知道什么是QC什么是QC成果又没有QC成果的获奖作品可以参考下谢谢!!!
QC 是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就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围绕企业的经营策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人的素质等方面所进行的小组活动。活动的成果就是QC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