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是哪个单位的
省社科联,省社科院,省财政学会
2.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什么意思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般包括省、市政府、哲学规划办、社科联等部回门颁发的关于你在答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有突出成果的奖励。比如你正式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含专著、译著、教材、古籍整理、通俗读物、工具书),或公开发表的论文、调研报告,以及被地级以上市党委、政府或省直厅级以上单位采纳的未公开发表的调研咨询报告等研究成果,都可以申报该奖。一般情况下,优秀成果奖分著作、论文、调研咨询报告三大类,每类设一、二、三等奖。
3. 张敏的获奖情况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外语教学质量”于2003年6月获哈工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2-2003年度评为哈工大(威海)“三育人”先进工作者
2002-2003年度评为哈工大优秀教师
“性别身份与舞台表现:从《欲望号街车》到《美梦重圆》”论文获二〇〇七年“威海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创造多维语言环境,加强学生能力培养,使大学英语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于2007年10月获二〇〇七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贰等奖
4.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表怎么填
一.评奖来范围
时间限制:14年自1月1日至15年12月31日期间取得的成果
内容限制:1.在正规出版社出版的专著、编著、译著、教材、科普读物等社会科学著作
2.按照市委、市政府及上级机关和市社科联确定的软课题
3.在市级以上(含市级)刊物发表的社会科学论文
二.格式要求
《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表》一式四份
成果原件及复印件(著作及调研报告类每项成果必须报送原件4份,论文类每项成果必须报送原件1份,复印件3份)
成果如被有关部门采纳,须附上证明材料;被中央、省级报刊转载须附上复印件(同样一式四份)
三.申报时间
2016年6月10日前,欲申报此成果奖的讲师需将准备完全的申报材料(包含《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表》一式四份及根据要求准备的支撑材料四份)及所在院系科研分管领导签字盖章的初审表一起送至科研处。
四.参评成果及各项附件概不退还
具体要求请阅读群共享中的文件:关于印发《武汉市(第15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实施方案》的通知
5. 胡海青的获奖情况
1.课题“西安市能源发展规划研究”,获2012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11年度西安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课题“金融危机下陕西中小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研究”,获2012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论文“基于SVM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对资本配置绩效影响的仿真研究”《管理工程学报》,获得2011年陕西省金融学会第九次金融研究成果三等奖。4.课题“城市经营的运作模式和投融资机制研究”,获2006年度西安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著作《教育产业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获2004年西安市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6.课题“陕西上市公司壳资源研究”,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7.课题“我国证券场外交易市场规范与发展研究及其在西安的实证分析”,获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西安市第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8.论文“我国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判”获西安市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9.论文“建设西安为西北地区金融中心战略态势向量评价模型”获西安市发展奖(三等)。10.课题“内陆外向型城市—西安发展战略研究”获西安市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
6. 如何获得省部级奖励(包括科学技术进步奖、发明奖和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找个特牛的人(和你关系比较好的)让他发明个能得奖的东西 在发明着里加个你的名字就可以了
7. 省级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是指哪些
省级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只有一种,就是有省政府颁发的,一般有省社科联组织评审,其他的都不是。
8. 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什么级别
省部级奖啦。和民政部、国家民委奖等一个等级。
9. 请问: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简介
第一袭届(1995)一等奖103项、二等奖395项、三等奖(空缺)
第二届(1998)一等奖32项、二等奖143项、三等奖237项
第三届(2003)一等奖47项、二等奖124项、三等奖234项
第四届(2006)一等奖26项、二等奖106项、三等奖294项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参选学科共分24大类,包括马克思主义,管理学,哲学,逻辑学,宗教学,语言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港澳台问题研究,国际问题研究,综合研究/交叉学科等。
10. 郑传寅的获奖励及荣誉称号
1.1989年获美国王安汉学研究院颁发的“汉学研究奖助金”;2.1989年获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颁发的“湖北省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3.1992年起领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1995年获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5.1995年获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湖北省首届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6.1998年获武汉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武汉市第六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7.1999年获湖北省文联颁发的“文艺理论明星奖”;8.2001年获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湖北省第二届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9.2002年获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0.2003年获武汉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武汉市第八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1.2005年获中国文联第五届文艺评论奖(理论文章类)二等奖;12.2009年获教育部颁发的第五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类三等奖;13.2011年获武汉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武汉市第十二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与黄蓓合作完成,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