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用孵化器孵化小鸡的全部过程
所需工具:鸡的受精鸡蛋,孵化器。
1、先从网上购买受精鸡蛋,记住是受精鸡蛋,不是普通鸡蛋。
『贰』 小鸡的孵化过程 研究报告
正 面 照 蛋 图
品种 孵化天数 照蛋时的特征
鸡 1 蛋黄表面有一颗颜色稍深、四周稍亮的圆点,俗称“鱼眼珠”或“白光珠”
鸭 1-1.5
鹅 1-2
品种 孵化天数 照蛋时的特征
鸡 2 已经可以看到卵黄囊血管区,其形状很象樱桃形,故俗称为“樱桃珠”
鸭 2.5~3
鹅 3~3.5
品种 孵化天数 照蛋时的特征
鸡 3 卵黄囊血管的形状象静止的蚊子,俗称“蚊虫珠”,卵黄颜色稍深的下部似月牙,俗称“月牙”
鸭 4
鹅 4.5~5
品种 孵化天数 照蛋时的特征
鸡 4 蛋转动时,卵黄不易跟随着转动,俗称为“钉壳”,胚胎和卵黄囊血管形状象一只小的蜘蛛,故又称“小蜘蛛”
鸭 5
鹅 5.5~6
品种 孵化天数 照蛋时的特征
鸡 4.5 明显看到黑色的眼点,俗称“起珠”,“单珠”,“起眼”(若为5天整,还可见到些羊水)
鸭 5.5
鹅 6.5
品种 孵化天数 照蛋时的特征
鸡 6 胚胎形似“电话筒”,一端是头部,另一端为弯曲增大的躯干部,俗称“双珠”,可以看到羊水
鸭 7
鹅 8
品种 孵化天数 照蛋时的特征
鸡 7 白茫茫的羊水增多,胚胎活动尚不强,似沉在羊水中,俗称“沉”,正面已布满扩大的卵黄和血管。
鸭 8
鹅 9
品种 孵化天数 照蛋时的特征
鸡 8 胚胎较易看到,象在羊水中浮游一样,俗称为“浮”
鸭 9
鹅 10
背 面 照 蛋 图
品种 孵化天数 照蛋时的特征
鸡 8 卵黄已扩大到背面,蛋转动时二边卵黄不易晃动,俗称为“边口发硬”。
鸭 9
鹅 10
品种 孵化天数 照蛋时的特征
鸡 9 蛋转动时,二边卵黄容易晃动,故俗称为“晃得动”,接着背面尿囊血管迅速伸展越出卵黄,故俗称为“发边”。
鸭 10~11
鹅 11~12
品种 孵化天数 照蛋时的特征
鸡 10~10.5 尿囊血管继续伸展,在蛋的小头合拢,整个蛋除气室外都布满了血管,俗称为“合拢”,“长足”。
鸭 12~13
鹅 14~15
品种 孵化天数 照蛋时的特征
鸡 11 血管开始加粗,血管颜色开始加深。
鸭 14
鹅 16
品种 孵化天数 照蛋时的特征
鸡 12 血管加粗,颜色逐渐加深。
鸭 15
鹅 17
品种 孵化天数 照蛋时的特征
鸡 13 主要观察小头发亮的部分随着胚龄的增大而逐日缩小。
鸭 16
鹅 18
品种 孵化天数 照蛋时的特征
鸡 14~16 主要观察小头发亮的部分随着胚龄的增长而逐小,蛋内黑影部分随着胚龄增大而加大,这就是胚胎体增长的标志。
鸭 17~19
鹅 19~21
品种 孵化天数 照蛋时的特征
鸡 14~16 主要观察小头发亮的部分随着胚龄的增长而逐小,蛋内黑影部分随着胚龄增大而加大,这就是胚胎体增长的标志。
鸭 17~19
鹅 19~21
品种 孵化天数 照蛋时的特征
鸡 16~17 以小头对准光源,再看不到发亮的部分,俗称为“关门”,“封门”。
鸭 20~21
鹅 22~23
品种 孵化天数 照蛋时的特征
鸡 16~17 以小头对准光源,再看不到发亮的部分,俗称为“关门”,“封门”。
鸭 20~21
鹅 22~23
品种 孵化天数 照蛋时的特征
鸡 18 气室向一方倾斜,这是胚胎转身的缘故,俗称为“斜口”,“转身”。
鸭 22~23
鹅 24~26
品种 孵化天数 照蛋时的特征
鸡 19 气室内可以看到黑影在闪动,俗称为“闪毛”。
鸭 24~25
鹅 27~28
品种 孵化天数 照蛋时的特征
鸡 20 起初是胚胎喙部穿破壳膜,伸入气室内,称为“起嘴”,接着开始啄壳,称为“见嘌”,“啄壳”。
鸭 25~27
鹅 29~30
品种 孵化天数 照蛋时的特征
鸡 20.5~21 出壳
鸭 27.5~28
鹅 30.5~31
『叁』 孵化一只小鸡,观察它的生长过程,写出观察笔记
小鸡的资料
『肆』 鸡蛋孵化小鸡的过程是什么
鸡蛋孵化的过程为;
第一天:受精卵经过了24小时的孵育,胚盘会变大变厚,明区和暗区同时变大,在卵黄上可见到椭圆形的盾称为胚盾,是未来的胚区。
第二天:胚盘已经扩展了一倍并被红色的血管包围成椭圆形,这些血管即胚胎的卵黄囊循环的边缘血管—缘窦。胚盘中心还有一变曲的透明体—胚胎,透明体中可以看见一个搏动着的小红点,为原始心脏。
第三天:由孵化的第一天开始,蛋白中的水分通过半透性卵黄膜向卵黄中移动,使卵黄中水分含量大大增加,新进来的水分并不与卵黄液全部融合而主要存在于胚区内。胚胎与伸展的卵黄囊血管形似蚊子,白壳种蛋通过照视可见蚊状的血管区域。
第四天:卵黄的体积继续增大,颜色也会变淡,卵黄囊血管包围卵黄近三分之一,由于卵黄液化膨胀的压力,使卵黄囊血管紧紧贴于内壳膜,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照蛋时卵黄不会转动,胚与卵黄囊血管形似蜘蛛,也被称为“小蜘蛛”。
第五天:胚胎被包围在一个透明的水泡中,俗称羊膜,羊膜内充满了羊水,胚体弯曲,眼睛黑色素大量沉积。卵黄囊已包围二分之一的卵黄,照蛋时可以见到眼睛的影子,俗称“单珠”或“黑眼”。肉眼已经可以看见尿囊,直径大约6毫米左右。
第六天:尿囊增长飞快,一天之内增长了大约4倍,尿囊血管系统迅速发育,已经覆盖羊膜与部分卵黄,但比卵黄囊血管细;卵黄囊血管分布在卵黄面积达三分之二以上。胚体已初具翼和腿的外型,照蛋可以看见头部与躯干部的两个小圆团。
第七天:卵黄体积达到最大程度,以后将慢慢的缩小,卵黄囊虽然也增大,但仍有四分之一卵黄未被覆盖;尿囊比第6天增长大约两倍;胎儿的外形已经具备禽类的特点,头和眼所占的比例相当大,前后肢分化已经明显,胎儿的透明度开始降低,胚胎横卧于羊水之中。
第八天:尿囊较第7天扩大了一倍,几乎包围了卵黄囊。从第4天到第8天是尿囊发育的第一阶段,胚胎由卵黄囊呼吸转化为尿囊呼吸。胎儿外形发育趋于完善,上喙白色,破壳齿明显可见,胸腹腔尚未封闭,心、肝、胃都暴露于体腔外。
第九天:尿囊沿内膜迅速向下端发展,包围了胎儿和卵黄,并包围部分蛋分白。胎儿皮肤透明度下降,皮肤表面出现排列整齐的小点,为原始的羽毛。胸腹腔已封闭,心、肝、胃等器官已经包入体腔。
第十天:尿囊在胚胎的背面迅速向下端发展,将蛋白一点点包围起来。当孵化的第10天结束后,尿囊虽向小端逐渐包围,但尚未合拢。皮肤的羽毛原基遍及全身,翼和腿部羽毛的尖端已微露。胎儿的位置已经靠近气室。
第十一天:由于尿囊完全包围了卵黄、胚体和蛋白、尿囊血管已在小端吻合,此时为孵化后的第10天零半天,照蛋检验将这一现象称为“合拢”。从第8天到第11天是尿囊发育的第二阶段。尿囊的合拢意义重大,只有合拢完善,才能保证胎儿吞食蛋白。
第十二天:尿囊在蛋白端尚有一小孔未合拢,对于12天的胚胎发育似乎嫌慢。由于个体差异,这种情形并不罕见,鸡胚短羽已遍与爪已角质化。蛋白呈淡黄褐色,粘稠,浆羊膜道形成。
第十三天:将羊膜道是输送蛋白至浆羊膜腔的细长通道。粘稠的蛋白由于尿囊的包围和收缩,像挤牙膏一样不断进入将羊膜腔,与羊水混合,这种含有蛋白的羊水,称为蛋白羊水,胎儿开始大量吞食蛋白羊水。
胎儿在孵化的第12天至第18天,除了从卵黄囊摄取营养外,靠吞食蛋白羊水由消化道摄取营养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蛋白中各种氨基酸含量平衡,使胎儿的重量迅速增加,由第12天的5克左右增至第18天的22克左右。
第十四天:尿囊血管充分发育并紧贴壳膜,通过内外壳膜、蛋壳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吸进氧气;尿囊液增加,主要集中于羊膜周围,新陈代谢旺盛,胎儿增重迅速。
第十五天:尿囊所包围的蛋白减少,照视胚蛋,小端发亮部位缩小,胚体与卵黄的黑影部分增多。胎儿的羽毛生长迅速,颈部羽毛长度达12毫米,身体各部羽毛生长整齐,胫、趾鳞片开始形成。
第十六天:尿囊包围的蛋白一点点减少,尿囊液的颜色变混,有少量尿酸盐积由于吞食白、胚胎代谢产物增多,排泄的尿酸盐贮存在尿囊中。胎儿体重继续增大,羽毛加长变丰,颈部羽毛长度达15毫米。
第十七天:这是煮熟的全胚,已经剥去尿囊。孵化到17天,蛋白基本上向羊膜腔输送完毕,胎儿仍被蛋白的羊水包围。胎儿的新鲜肌胃,可见到胃内的乳凝块,本是透明的蛋白羊水,被吞食到胃中受到胃酸和消化酶的作用而变成乳凝块。
胎儿由于从蛋白和卵黄中摄取了大量的蛋白,体重增加,外形和羽毛的发育,与出壳的雏鸡差异不大。从孵化的第12天到17天是尿囊发育的第三阶段,尿囊的合拢导致胎儿可以完全吞食蛋白。
第十八天:残存的蛋白羊水被吞食完毕,尿囊液减少,气室增大,尿囊增厚并收缩,整个胚胎较易与蛋壳膜剥离,可见到两面三处尿酸盐沉淀。由于蛋白利用较好,胎儿的羽毛像缎子一样覆盖在鸡体表面。此后胎儿的营养来源只有一种----卵黄。
第十九天:气室继续扩大中,尿囊液与羊水继续减少,快活酸盐沉积增加,尿囊血管鲜红,表明尿囊仍司呼吸器官的职能。孵化第19天在气室中可见展翅,少数雏鸡的喙已穿破内壳膜而达于气室。可听到雏鸡的鸣叫声。
雏鸡的营养全靠卵黄,部分卵黄已收入腹腔,一旦雏鸡的喙的喙进入气入气室,即开始肺的呼吸,此时雏鸡尿囊和肺的呼吸并存,并逐渐由前者过渡到后者。呼吸量大,代谢热产量大增,通常在这一天“落盘”。
二十天:孵化的第20天是最为关键的一天。雏鸡由囊呼吸守渡到肺呼吸,剩余部分卵黄收入腹腔,雏鸡蓄积力量,准备破壳而出。大量啄壳应在第20天初。雏鸡的喙已穿破气室,然后用破壳齿划破外壳膜,再用喙向外顶,使蛋壳破裂。
第二十一天:蛋壳被啄破后,雏鸡可以直接在外界呼吸,此时尿囊膜开始枯萎,但仍有血管在工作。卵黄大部分收入腹腔,只有极少部分露在腹外。破壳后,经过数小时的发育,雏鸡继续移动着头部,不断破坏外壳膜,在蛋上形成一个圆形的缺口。
第二十二天:在第20天的时候,已有雏鸡破壳而出,大量出雏在第21天的上半天。由啄壳到出壳是胚胎发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生理过程,雏鸡在出壳过程中使呼吸、循环和运动系统得到了加强,加快了卵黄的吸收和脐部的收缩。
出雏:刚破壳而出的雏鸡全身被羊水浸湿,行动无力,在出雏器良好环境中羽毛干燥蓬松,行动积极,鸣叫有力,此时就可以从出雏器内移出。
小鸡孵化应注意的问题;
1、落盘时用手工将种蛋从孵化蛋盘移到出雏盘内,操作中室温要保持25℃左右,动作要快,在30~40分钟内完成每台孵化机的蛋,时间太长不利胚胎发育。
2、适当的降低温度,温度控制在37.1~37.2℃。
3、适当的提高湿度,湿度控制在70~80%。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小鸡孵化技术
『伍』 孵化小鸡技术
一、在孵化之前要选择种蛋,在一周以内的蛋为好,最好是3-4天内的。温度控制在37.1~37.2℃,湿度控制在70~80%。
1.自然孵化,有母鸡孵蛋,可以省却人工,并且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但是不适合大规模孵化鸡蛋。
2.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可直接影响到鸡蛋的孵化率。因此选择恰当的孵化技术,通过人工控制孵化环境可以提高种蛋的孵化率。
『陆』 小鸡的孵化知识
鸡胚胎母体外的发育,主要依靠外界条件,即温度、湿度、通风、转蛋等。
(一)温度
温度是孵化最重要的条件,保证胚胎正常发育所需的适宜温度,才能获得高孵化率和优质雏鸡。
1.胚胎发育的适温范围和孵化最适温度 鸡胚胎发育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温度在35~40.5℃(95~105F),都有一些种蛋能出雏。但若使用电力孵化器孵化,上述温度不是胚胎发育最适温度。在环境温度得到控制的前提下,就立体孵化器而言,最适孵化温度是37.8℃即10F。出雏期间为37~37.5℃。
2.高温、低温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1)高温影响 高温下胚胎发育迅速,孵化期缩短,胚胎死亡率增加。雏鸡质量下降。死亡率的高低,随温度增加的幅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而异。孵化温度超过42℃,胚胎2~3小时死亡。孵化5天胚蛋孵化温度达47℃时,2小时内全部死亡。孵化16天的在40.6℃(104F)温度下经24小时,孵化率稍有下降;43.3℃(110F)经9小时,孵化率严重下降;在46.1℃经3小时或48.9℃(120F)经1小时,则所有胚胎全死亡。
(2)低温影响 低温下胚胎发育迟缓,孵化期延长,死亡率增加。孵化温度为35.6℃(96F)时,胚胎大多数死于壳内。较小偏离最适温度的高低限,对孵化10天后的胚胎发育的抑制作用要小些,因为此时胚蛋自温可起适当调节作用。
3. 变温孵化与恒温孵化制度 目前在我国关于鸡孵化给温有两种主张:一种提倡变温孵化,另一种则采用恒温孵化。这两种孵化给温制度,都可获得很高的孵化率。
(1)变温孵化法(阶段降温法) 变温孵化法主张根据不同的孵化器、不同的环境温度(主要是孵化室温度)和鸡的不同胚龄,给予不同孵化温度。其理由是:①自然孵化(抱窝鸡孵化)和我国传统孵化法,孵化率都很高,而它们都是变温孵化;②不同胚龄的胚胎,需要不同的发育温度。
(2)恒温孵化法 将鸡的21天孵化期的孵化温度分为:1~19天,37.8℃;19~21天,37~37.5℃(或根据孵化器制造厂推荐的孵化温度)。在一般情况下,两个阶段均采用恒温孵比,必须将孵化室温度保持在22~26℃。低于此温度,应当用废气、热风或火炉等供暖;如果无条件提高室温,则应提高孵化温度0.5~0.7℃;高于此温度则开窗或机械排风(乃至采用人工送入冷风的办法)降温,如果降温效果不理想,考虑适当降低孵化温度(降0.2~0.6℃)。
『柒』 爱迪生孵小鸡,主要贡献了什么
爱迪生孵小鸡,主要贡献了: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捌』 孵小鸡日记,要长的,最后孵成功的。(本人不是考试作弊,只是想了解孵小鸡的过程)
鸡妈妈正在孵蛋,要过20天小鸡才会孵出来。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天,有一天,鸡妈妈有点饿了,就去外面找食物。窝里的蛋突然“嘟、嘟、嘟…”地响了起来,接着一个小鸡的头从蛋壳里冒了出来,一块蛋壳还顶在头顶上呢!它穿着一身黄色的毛绒绒的衣服,两只翅膀不停地摆动,用一双亮晶晶地小眼睛往周围看来看去,尖尖的小嘴不停的“叽叽叽…”的叫。鸡妈妈听到小鸡的叫声赶紧跑回来,她看到小鸡宝宝孵出来了,高兴地把鸡宝宝抱了起来。
『玖』 小鸡孵化的过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