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央巡视组是个什么样的组织
中国共产党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是根据《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成立的中共中央直属机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第五条规定: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成立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分别向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负责并报告工作。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担任,副组长一般由同级党委组织部部长担任。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组织实施巡视工作的主要责任人。
中央巡视组的主要工作就是有中央指派,去地方审查各种信访案件,检查工作,然后直接向中央汇报。说白了就是有点类似古代的钦差大臣的感觉
B. 截至2017年九月,中央巡视工作已经实现了对多少个省市自治区的覆盖
截至2017年9月,中央巡视组已经实现了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央金融单位的全覆盖。
C. 中央巡视组巡视以后多长时间出报告。
中央第五巡视组巡视浙江省工作动员会召开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中央第五巡视组近日进驻浙江省开展巡视工作。29日上午,中央第五巡视组巡视浙江省工作动员会召开,省委书记夏宝龙主持会议并作动员讲话,中央第五巡视组组长吉林就即将开展的巡视工作.
D. 十八大以来中央已完成对多少家单位巡视工作
经中央批准,2014年11月,中央对文化部、环保部、中国科协、全国工商联、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南方航空、中国船舶、中国联通、中国海运、华电集团、东风汽车、神华集团、中石化等13个单位进行专项巡视。即第三轮巡视。
至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用不到两年时间完成了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全覆盖,巡视的强度、力度和效果前所未有,形成有力震慑,赢得党心民心。中央巡视组已经向47家被巡视单位提交了巡视反馈情况报告,报告显示,几乎所有被巡视单位中,都不同程度存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的问题。新华社记者利用全数据分析技术,对这47份报告的关键词进行了自动识别梳理,结果显示:拉票、跑官要官、打招呼、拉关系、造假、一把手、任人唯亲、吃空饷、唯分唯考、小圈子等,是巡视清单中的高频词。进一步整理分析发现违规问题主要有三种:一是违反组织程序和政策违规提拔、“带病提拔”;二是买官卖官、跑官要官;三是“三超两乱”。
■ 带病提拔
中央巡视组发现陕西存在执行政策规定不够严格,“带病提拔”、说情打招呼等问题;江苏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问题依然存在,有些干部提拔几个月后即受到查处;日前公布案情的江西鹰潭团市委原书记徐楷,在8年时间里经历了8个岗位,横跨两省5地,其短暂的“仕途”涉嫌年龄造假、入团申请书造假、仿造档案等诸多问题。
■ 买官卖官
“巡视清单”表明,个别地方拉票贿选成风,一些领导干部一度热衷拉关系、架“天线”、搞“勾兑”,跑官要官;一些干部为了获得升迁,热衷于找“关系”、“拉票”;南昌航空大学原党委书记王国炎,打一个招呼,就能把主任科员变副处长、科长变处长,非正式在编的人也能聘上副总经理。每次“打招呼”,王国炎都能获得几万元的“关照金”。
■ 三超两乱
“三超”就是超编制限额进人、超职数超规格配备领导干部、超范围分设党政职务;“两乱”就是随意按年龄划线乱调整配备干部、违反规定程序乱进人。一些地方存在安排照顾干部亲属、违规进人、档案造假等问题;湖南临武县政府领导曾被曝出有28名成员,除了1正7副8名县长之外,还有1名正处、7名副处级干部,此外还有12名县政府党组成员。
E. 啥叫中央巡视组,中央巡视组是干什么的
中央巡视组,2003年(癸未年)成立。早称“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2009年更名为中央巡内视组,现赵乐际容担任组长。属于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联合办公,主要巡视稽查省部级领导干部违反党纪国法的问题。著名的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贪污腐败案件,就是中央巡视组在工作中发现和处理的。2013年,中央巡视组掀起问责风暴,密集进驻各地。
(5)中央巡视工作成果扩展阅读:
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更名为中央巡视组后,其主要职责是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大局,紧密结合被巡视地区和单位实际,完善制度,突出重点,创新方法,强化巡视成果运用,促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决定的贯彻执行提供保证。
加强对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加强对领导干部廉政勤政和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加强对执行民主集中制和选拔任用干部等情况的监督检查,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加强对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等。
F. 如何在巡视中发现线索
近日,中央巡视组密集进驻一些央企和地方展开巡视工作。 中央巡视组是怎样成立的?巡视组主要巡视什么?他们又是怎么找出“老虎”和“苍蝇”的?巡视组组长谁来当 建国以后的中央巡视制度可追溯到1996年中纪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的“选派部级干部到地方和部门巡视”。 2003年,中央巡视制度正式启动,共设立了5个巡视组,属中纪委、中组部联合办公副部级巡视工作办公室。2009年更为现名。 因为监督的是党政“一把手”等高官,所以对巡视员特别是巡视组组长的要求很高——必须具备“火眼金睛”和抗压能力。十年来,巡视组组长多由具有丰富党务、组织工作经验的干部出任,而且级别很高,一般是正部级领导。 上个月,中纪委改革了巡视组组长的任命模式。从原来的终身制,改为“一次一授权”,也就是根据每次巡视的特点,选任负责人。这就意味着中央每次确定巡视的任务后,再来选定巡视组组长,巡视结束,巡视组组长的任务随之结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岐山表示,摘掉“铁帽子”就是为了“打造一支作风过硬的巡视队伍”。 巡视组组长从已离开一线岗位、但尚未年满70岁的省部级(正职)官员中选任。巡视组组长被任命后,工作至年满70岁正式办理退休。“不影响地方工作”是原则 目前,十个巡视组都已就位,通过媒体及官方网站公布了组长、副组长、工作重点、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重要信息,有的巡视组甚至还公布了手机号码。 这遵循了《巡视条例》的要求。中央巡视组到地方后,第一件事是“打招呼”,与当地副省级以上干部、组织部和纪委领导召开见面会;第二件事就是“接地气”,通过当地主要新闻媒体,公布巡视监督范围、时间安排和联系方式。 之后,中央巡视组的具体工作进展鲜见于报端。“不张扬、不违纪、不违法、不引起社会轰动、不影响地方工作”,这是巡视组的原则。但得知中央巡视组抵达的消息后,一些地区曾出现排队等待接访的场景。 《巡视条例》赋予了巡视组九大权限,除了大范围接访外,还包括民主测评,到下属单位走访调研,与领导和群众个别谈话等。 上述权限中,“个别谈话”使用率最高。原中央第二巡视组组长祁培文说,“个别谈话”是巡视组最重要、最基本的工作方式。该巡视组曾在《巡视工作要点》一文中写到,之所以以“个别谈话”为主,缘于“大家在一起,顾虑较多,很难讲出心里话,更不愿意涉及对某位领导同志的具体评价”。 巡视期内,“个别谈话”对象少则一二百人,多则三四百人。“个别谈话”遵循“层次”,第一层是副省级以上领导,除分管工作,个人家庭情况如子女和爱人的职业、收入,都要涉及;第二层是局级干部,谈话内容侧重于“对省委和省委领导的意见”。此外,还会根据需求,找退休干部、企业领导、人大政协干部以及相关群众,个别面谈。 此外,街谈巷议也是中央巡视组的重点。《巡视工作要点》中说,群众议论的焦点,折射出“领导干部八小时工作以外的活动真相”,“这些议论提供了较有价值的信息,并在后来的巡视中得到证实”。一句话牵出个大贪官 在祁培文看来,“个别谈话”有技巧,“要说硬话,不说软话,不说错话,不说过头的话、没有根据的话、模棱两可的话”。而且还要有听话外音的本事。 他就从话外音中,发现了天津市原检察院检察长李宝金的贪腐线索。 祁培文回忆,李宝金跟巡视组说,“来天津你们想办什么事就找我,市长办不了的事,我都可以办”。这句“承诺”,在巡视员的脑子里留下了问号:市长办不了的事,检察长凭什么能办? 一位与李宝金相熟的企业老板向巡视组解释:“你不给他办,他就办你。即利用查案的职权,抓你的小辫子。” 调查随即展开,李宝金为数家企业牟取利益、挪用巨额公款等案情浮出水面。 近年来查处的很多大案,都是中央巡视组通过个别谈话等渠道,发现了线索。据中纪委通报的数据,2003年至今,中央巡视组每年都会发现大量线索。 发现问题怎么办?在巡视过程中,巡视组只带耳朵、眼睛、照相机、录音机。他们的职责是发现问题,但不办案,只负责向中央报告。 祁培文曾表示,发现一些干部有廉政问题,但还没有掉下去,对这样的人,不是一棒子打死,巡视组要与他们谈话提醒,给他们敲敲警钟。形式简单作用大 按照中央的要求,除了中央要向省一级派出巡视组外,省一级也要向地方派巡视组。省向市派巡视组的数目要根据省份的规模而定,最多的5个,最少的3个。 在原湖南省纪委调研法规室主任刘大放看来,省向市一级派巡视组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 刘大放介绍,湖南省的巡视组到地方巡视首先要找市里主要领导谈话。另外是找市直单位、企业、高校和下面区县的一二把手以及老干部一对一地“个别谈话”,“让他们谈对整个市领导班子的看法,重点是市委书记和市长”。 事实上,这种看起来简单的形式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让他们谈对地方领导的看法,形式虽然简单,但是非常有效果。‘个别谈话’中肯定会有人说真话。相关领导可以和关系密切的人针对巡视组的到来打招呼,但是他不可能摆平所有人,另外他还会担心,如果和自己不熟悉的人打招呼,反而会落下口实。” 刘大放表示,在巡视过程中,肯定会听到很多不同意见,“尤其是老干部,因为已经退下来了,更愿意反映真实情况”。 省里的巡视组还会针对市领导班子进行测评,把下面区县一二把手叫到一起,填写对自己上司的测评表,“测评是无记名的,大家的顾忌比较少”。
G. 十九届中央巡视都有哪些看点
2月24日,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15个巡视组,全部进驻河北、山西、辽宁、住建部、商务部等30个地方和单位,召开动员会,并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
熟悉巡视“套路”的人都知道,巡视不是巡过就完,还有“后半篇文章”。正如赵乐际书记所说:“开展巡视工作,发现问题是生命线、推动解决问题是落脚点。” 巡视发现问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不解决,比不巡视的效果还坏。要强化巡视成果综合运用,狠抓整改落实,确保条条要整改、件件有着落。
H. 中央巡视工作四个着力指什么
一、要着力发现领导干部是否存在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腐化堕落等违纪违法问题;
二、着力发现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违反八项规定的行为,紧紧盯住,防止反弹;
三、着力发现领导干部是否存在涉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政治问题上公开发表反对意见,是否存在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违反政治纪律的问题;
四、要着力发现是否存在买官卖官、拉票贿选、违规提拔干部等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
(8)中央巡视工作成果扩展阅读
四个着力发现作用
巡视是加强党内监督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巡视制度的建立和实行,意义重大,并在具体的实践中取得了积极成效。它不仅加强了对“一把手”的监督,也发现和督促解决了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的问题。新的形势下,巡视制度不仅需要健全和完善,而且要求巡视监督方向更明确更坚定。
“四个着力发现”,使巡视监督形成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巡视监督过程、突出了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弥补了巡视和监督制度的某些局限性,从而形成监督合力。 “四个着力发现”,对预防腐败和查处腐败、及时整顿党的领导干部作风等,指向性和示范性十分鲜明,使巡视监督的路线、方向更加清晰准确,使巡视监督工作更主动、更有针对性和目标性,使巡视监督紧紧围绕党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中心,集中力量和时间去了解重大情况、发现突出问题,着力克服巡视内容过多、重点不突出等问题。
“四个着力发现”,牢牢抓住了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为重点的巡视监督。在巡视过程中,突出重点对象,督促其廉洁、规范行使权力。同时,“四个着力发现”促使巡视监督工作突出监督实效,提高巡视科学化水平,要求巡视监督更具体、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被巡视地区和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因此, “四个着力发现”还是衡量巡视工作成效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四个着力发现”,是中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巡视工作作出的新部署,提出的新要求。 做到并保证 “四个着力发现”,还需要巡视组改进巡视前的准备工作,紧紧依靠被巡视地区和单位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关系并通过多种渠道和措施及时发现问题,对有关重要情况和问题线索进行深入了解,准确掌握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情况,注意从群众的意见、反映中发现问题。同时,需要深入基层,直接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反映。发现问题,是巡视监督的第一任务。
“四个着力发现”,极大地提高了巡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明确了反腐工作的重心、牢牢抓住反腐主题 、紧紧盯住重大问题,在体制内形成强烈的震慑。“四个着力发现”,彰显了中央向腐败亮剑的勇气和魄力,坚定了巡视监督的方向!
I. 中央巡视的内容
中央要求,巡视组要明确自身定位,履行监督责任,当好党中央的“千里眼”,找出“老虎”和“苍蝇”,对违纪违法问题早发现、早报告。强调巡视工作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这个中心开展,把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作为主要任务。工作中,要突出四个重点:一是要着力发现领导干部是否存在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腐化堕落等违纪违法问题;二是要着力发现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三是着力发现领导干部是否存在对涉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政治问题公开发表反对意见、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违反政治纪律的问题;四是着力发现是否存在买官卖官、拉票贿选、违规提拔干部等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工作方式
(一)听取被巡视地区、单位党委(党组)的工作汇报和有关部门的专题汇报;
(二)根据工作需要列席被巡视地区、单位的有关会议,列席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和述职述廉会;
(三)受理反映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问题的来信、来电、来访等;
(四)召开听取意见座谈会;
(五)与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其他干部群众个别谈话;
(六)调阅、复制有关文件、档案、会议记录等资料;
(七)对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民主测评、问卷调查;
(八)以适当方式对被巡视地区、单位的下属单位或者部门进行走访调研;
(九)对专业性较强或者特别重要问题的了解,可以商请有关职能部门或者专业机构予以协助。
巡视组对反映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重要问题,可以进行深入了解。
巡视组不干预被巡视地区、单位的正常工作,不查办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