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焦耳共有几项科研成果
焦耳 焦耳 James Prescot Joule (1818-1889) 能量、功、热的单位(J) 1牛顿力的作用点在力的方向上移动1米距离所作的功,即1J=1N·m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十八世纪,人们对热的本质的研究走上了一条弯路,“热质说”在物理学史上统治了一百多年。虽然曾有一些科学家对这种错误理论产生过怀疑,但人们一直没有办法解决热和功的关系的问题,是英国自学成才的物理学家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 James Prescott Joule )为最终解决这一问题指出了道路。 焦耳1818年12月24日生于英国曼彻斯特,他的父亲是一个酿酒厂主。焦耳自幼跟随父亲参加酿酒劳动,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青年时期,在别人的介绍下,焦耳认识了著名的化学家道尔顿。道尔顿给予了焦耳热情的教导。焦耳向他虚心学习了数学、哲学和化学,这些知识为焦耳后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道尔顿教诲了焦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研方法,激发了焦耳对化学和物理的兴趣。 焦耳最初的研究方向是电磁机,他想将父亲的酿酒厂中应用的蒸汽机替换成电磁机以提高工作效率。1837年,焦耳装成了用电池驱动的电磁机,但由于支持电磁机工作的电流来自锌电池,而锌的价格昂贵,用电磁机反而不如用蒸汽机合算。焦耳的最初目的虽然没有达到,但他从实验中发现电流可以做功,这激发了他进行深入研究的兴趣。 1840年,焦耳把环形线圈放入装水的试管内,测量不同电流强度和电阻时的水温。通过这一实验,他发现:导体在一定时间内放出的热量与导体的电阻及电流强度的平方之积成正比。四年之后,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公布了他的大量实验结果,从而进一步验证了焦耳关于电流热效应之结论的正确性。因此,该定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焦耳总结出焦耳—楞次定律以后,进一步设想电池电流产生的热与电磁机的感生电流产生的热在本质上应该是一致的。1843年,焦耳设计了一个新实验。将一个小线圈绕在铁芯上,用电流计测量感生电流,把线圈放在装水的容器中,测量水温以计算热量。这个电路是完全封闭的,没有外界电源供电,水温的升高只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转化为热的结果,整个过程不存在热质的转移。这一实验结果完全否定了热质说。 上述实验也使焦耳想到了机械功与热的联系,经过反复的实验、测量,焦耳终于测出了热功当量,但结果并不精确。1843年8月21日在英国学术会上,焦耳报告了他的论文《论电磁的热效应和热的机械值》,他在报告中说1千卡的热量相当于460千克米的功。他的报告没有得到支持和强烈的反响,这时他意识到自己还需要进行更精确的实验。 1844年,焦耳研究了空气在膨胀和压缩时的温度变化,他在这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通过对气体分子运动速度与温度的关系的研究,焦耳计算出了气体分子的热运动速度值,从理论上奠定了波义耳—马略特和盖—吕萨克定律的基础,并解释了气体对器壁压力的实质。焦耳在研究过程中的许多实验是和著名物理学家威廉·汤姆生(后来受封为开尔文勋爵,既JJ·汤姆逊)共同完成的。在焦耳发表的九十七篇科学论文中有二十篇是他们的合作成果。当自由扩散气体从高压容器进入低压容器时,大多数气体和空气的温度都要下降,这一现象就是两人共同发现的。这一现象后来被称为焦耳—汤姆生效应。 无论是在实验方面,还是在理论上,焦耳都是从分子动力学的立场出发进行深入研究的先驱者之一。 在从事这些研究的同时,焦耳并没有间断对热功当量的测量。1847年,焦耳做了迄今认为是设计思想最巧妙的实验:他在量热器里装了水,中间安上带有叶片的转轴,然后让下降重物带动叶片旋转,由于叶片和水的摩擦,水和量热器都变热了。根据重物下落的高度,可以算出转化的机械功;根据量热器内水的升高的温度,就可以计算水的内能的升高值。把两数进行比较就可以求出热功当量的准确值来。 焦耳还用鲸鱼油代替水来作实验,测得了热功当量的平均值为423.9千克米/千卡。接着又用水银来代替水,不断改进实验方法,直到1878年,这时距他开始进行这一工作将近四十年了,他已前后用各种方法进行了四百多次的实验。他在1849年用摩擦使水变热的方法所得的结果跟1878年的是相同的,即为423.9千克重米/千卡。一个重要的物理常数的测定,能保持三十年而不作较大的更正,这在物理学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事。这个值当时被大家公认为热功当量J的值,它比现在J的公认值 ——427千克米/千卡约小0.7%。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做出这样精确的实验来,说明焦耳的实验技能是多么的高超啊! 然而,当焦耳在1847年的英国科学学会的会议上再次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时,他还是没有得到支持,很多科学家都怀疑他的结论,认为各种形式的能之间的转化是不可能的。直到1850年,其他一些科学家用不同的方法获得了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转化定律,他们的结论和焦耳相同,这时焦耳的工作才得到承认。 1850年,焦耳凭借他在物理学上作出的重要贡献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三十二岁。两年后他接受了皇家勋章。许多外国科学院也给予他很高的荣誉。虽然焦耳不断进行着他的实验测量工作,遗憾的是,他的科学创造性,特别是在物理概念方面的创造性,过早地就减少了。1875年,英国科学协会委托他更精确地测量热功当量。他得到的结果是4.15,非常接近目前采用的值1卡=4.184焦耳。1875年,焦耳的经济状况大不如前。这位曾经富有过但却没有一定职位的人发现自己在经济上处于困境,幸而他的朋友帮他弄到一笔每年200英镑的养老金,使他得以维持中等但舒适的生活。五十五岁时,他的健康状况恶化,研究工作减慢了。1878年当他六十岁时,焦耳发表了他的最后一篇论文。1878年,焦耳退休。 焦耳活到了七十一岁。1889年10月11日,焦耳在索福特逝世。后人为了纪念焦耳,把功和能的单位定为焦耳。 在去世前两年,焦耳对他的弟弟的说,“我一生只做了两三件事,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相信对于大多数物理学家,他们只要能够做到这些小事中的一件也就会很满意了。焦耳的谦虚是非常真诚的。很可能,如果他知道了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为他建造了纪念碑,并以他的名字命名能量单位,他将会感到惊奇的,虽然后人决不会感到惊奇。
麻烦采纳,谢谢!
② 焦耳1850年发表的《热的功当量》中做了怎样的详细介绍
焦耳在1850年发表的《热的功当量》实验报告中,焦耳详细地介绍了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同年他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成果得到科学界的认同。焦耳的工作为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由此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应运而生。
③ 焦耳研究关于功与热量的度量提出了什么
1840年,焦耳发现电流具有热效应,电和热相互转化的焦耳定律提出:导体在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与电路的电阻成正比,与电流强度的平方成正比。焦耳测定了1000卡的热当量为460千克重米。
④ 詹姆斯焦耳的科研成果有哪些
詹姆斯?焦耳(1818~1889),英国实验物理学家。焦耳是位业余科学家,由于受到著名化学家道尔顿的引导,对实验产生了兴趣,为他的业余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焦耳为了测定热功当量的值,反复进行实验,从1840年开始到1878年为止,前后大约用了40年的时间,做了400多次实验,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桨翼搅拌法、多孔塞法、压气机法、电热法等,实验结果越来越精确,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1847年4月,焦耳在作《关于物质、活力和热》的讲演时,对他的实验结果作了通俗的解释:“经验已经证明,无论在哪里活力在表观上消失了,那么总会产生一种与之等当量的力,这种与活力等当量的力就是热。把活力变为热的最通常的办法就是摩擦。”1849年6月21日,他在皇家学会宣读论文《论热的机械当量》,并介绍了实验装置,宣布了实验结果:要使一磅水(在真空中测量温度在55~60℃之间)升高1华氏度的热量,需要花费772磅重物下降1英尺所做的功(此数值为424.3千克米/千卡),实验结果处理得相当严密,在计算中甚至考虑到将重量还原为真空中的值,这个实验结果同30年后(1879年)由美国物理学家罗兰的测量结果相比,误差仅为1/400。由此看出焦耳实验的精确性,但他继续测量一直到1878年,最后的测量值为423.85千克米/千卡。
在1850年发表的《热的功当量》实验报告中,焦耳详细地介绍了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同年他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成果得到科学界的认同。焦耳的工作为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由此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应运而生。
⑤ 《热力学》 里的焦耳定律的定义是什么
热力学第一定律
thermodynamics,first law of
基本内容:热可以转变为功,功也可以转变为热;消耗一定的功必产生一定的热,一定的热消失时,也必产生一定的功.
普遍的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在一切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热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
表征热力学系统能量的是内能.通过作功和传热,系统与外界交换能量,使内能有所变化.根据普遍的能量守恒定律,系统由初态Ⅰ经过任意过程到达终态Ⅱ后,内能的增量ΔU应等于在此过程中外界对系统传递的热量Q 和系统对外界作功A之差,即UⅡ-UⅠ=ΔU=Q-A或Q=ΔU+A这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如果除作功、传热外,还有因物质从外界进入系统而带入的能量Z,则应为ΔU=Q-A+Z.当然,上述ΔU、A、Q、Z均可正可负.对于无限小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分表达式为
dQ=dU+dA因U是态函数,dU是全微分;Q、A是过程量,dQ和dA只表示微小量并非全微分,用符号d以示区别.又因ΔU或dU只涉及初、终态,只要求系统初、终态是平衡态,与中间状态是否平衡态无关.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另一种表述是: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这是许多人幻想制造的能不断地作功而无需任何燃料和动力的机器,是能够无中生有、源源不断提供能量的机器.显然,第一类永动机违背能量守恒定律.
⑥ 詹姆斯•焦耳的科研成果有哪些
詹姆斯•焦耳(1818~1889),英国实验物理学家。焦耳是位业余科学家,由于受到著名化学家道尔顿的引导,对实验产生了兴趣,为他的业余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焦耳为了测定热功当量的值,反复进行实验,从1840年开始到1878年为止,前后大约用了40年的时间,做了400多次实验,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桨翼搅拌法、多孔塞法、压气机法、电热法等,实验结果越来越精确,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1847年4月,焦耳在作《关于物质、活力和热》的讲演时,对他的实验结果作了通俗的解释:“经验已经证明,无论在哪里活力在表观上消失了,那么总会产生一种与之等当量的力,这种与活力等当量的力就是热。把活力变为热的最通常的办法就是摩擦。”1849年6月21日,他在皇家学会宣读论文《论热的机械当量》,并介绍了实验装置,宣布了实验结果:要使一磅水(在真空中测量温度在55~60℃之间)升高1华氏度的热量,需要花费772磅重物下降1英尺所做的功(此数值为424.3千克米/千卡),实验结果处理得相当严密,在计算中甚至考虑到将重量还原为真空中的值,这个实验结果同30年后(1879年)由美国物理学家罗兰的测量结果相比,误差仅为1/400。由此看出焦耳实验的精确性,但他继续测量一直到1878年,最后的测量值为423.85千克米/千卡。
在1850年发表的《热的功当量》实验报告中,焦耳详细地介绍了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同年他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成果得到科学界的认同。焦耳的工作为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由此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应运而生。
⑦ 焦耳的成就
焦耳没有上过学校,十五岁以前在家自学。因为家业的关系,他自小对酿酒很有兴趣,更在家自学化学及物理学。他在16岁时跟着英国物理兼化学学家约翰·道尔顿学习。完成学业后,开始经营自家酿酒厂,他希望以电动机代替蒸汽机。他的第一件研究便是寻求了改进电动机效率,这使他注意到热量产生的问题。
他的第一篇重要的论文于1840年被送到英国皇家学会,当中指出电导体所发出的热量与电流强度、导体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此即焦耳定律。1847年焦耳与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凯尔文勋爵(Lord Kelvin 即William Thomson)合作进行能量守恒等问题的研究。1849年焦耳提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奠定了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不灭原理)之基础。
1850年焦耳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66年由于他在热学、热力学和电方面的贡献,皇家学会授予他最高荣誉的科普利奖章(Copley Medal)。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能量或功的单位命名为“焦耳”,简称“焦”;并用焦耳姓氏的第一个字母“J”来标记热
⑧ 焦耳有哪些成就
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的发现者之一英国物理学家焦耳,1818年12月24日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父亲是一个酿酒厂主。他从小就跟着爸爸酿酒,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但是他从小勤奋好学,经常一边劳动一边识字,靠着自学而成为了物理学家。青年时,经别人介绍认识了著名化学家道尔顿,并在他的指导下学习了数学、哲学和化学,这些知识的学习为焦耳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焦耳最初的研究方向是电磁机。因常在父亲的酿酒厂工作,看到蒸汽机的效率太低,于是他就想将父亲酿酒厂中应用的蒸汽机替换成电磁机以提高工作效率。1837年,焦耳装成了用电池驱动的电磁机,但由于支持电磁机工作的电流来自锌电池,而锌的价格昂贵,用电磁机反而不如用蒸汽机合算。焦耳的最初目的虽然没有达到,但他从实验中发现电流可以做功,这激发了他进行深入研究的兴趣。
从1840年起,焦耳开始研究电流的热效应,不久与俄国的著名物理学家楞次各自独立发现了焦耳-楞次定律,为揭示电能、化学能、热能的等价性打下了基础,敲开了通向能量守恒定律的大门。
1843年,焦耳钻研并测量了热和机械功之间的当量关系与热功当量,为热运动与其他运动的相互转化,运动守恒等问题,提供了无可置疑的证据,他也因此成为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者之一。这是焦耳一生最重要的贡献。
尽管有许多无可辨驳的事实,但当焦耳用论文宣布热是一种能量交换的形式时,一些大科学家都表示怀疑和不信任,认为各种形式之间的能量转换是不可能的,为此他多次受到科学界的冷遇。但是,焦耳并没有屈服,他以百折不挠的精神继续做实验,找数据。直到1850年,在其他的科学家用不同的方式得到了与焦耳结论相同的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时,焦耳的科学成果才最终获得了科学界的公认。
1850年焦耳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89年10月11日焦耳在塞尔逝世,终年71岁。为了纪念他对科学发展的贡献,国际计量大会将能量、功、热量的单位命名为焦耳。恩格斯把他的“由热的机械当量的发现(迈尔、焦耳和柯尔丁)所导致的能量转化的证明”列为19世纪下半叶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的第一项。
⑨ 科学家焦耳曾经是个永动机米奠定了什么定律
科学家焦耳和科学家楞次共同奠定了焦耳-楞次定律。
⑩ 焦耳的贡献有哪些
1840年12月,他在英国皇家学会上宣读了关于电流生热的论文,提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定律;由于不久 э . х . 楞次 也独立地发现了同样的定律,而被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焦耳的主要贡献是他钻研并测定了热和机械功之间的当量关系。这方面研究工作的第一篇论文《关于电磁的热效应和热的功值》,是1843年在英国《哲学杂志》第23卷第3辑上发表的。
1852年焦耳和w. 汤姆孙(即开尔文)发现气体自由膨胀时温度下降的现象,被称为焦耳-汤姆孙效应。这效应在低温和气体液化方面有广泛应用。他对蒸汽机的发展作了不少有价值的工作。
(10)焦耳的研究成果有热力学吗扩展阅读
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James Prescott Joule,1818年12月24日—1889年10月11日),出生于曼彻斯特近郊的沙弗特,英国物理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由于焦耳在热学、热力学和电方面的贡献,皇家学会授予他最高荣誉的科普利奖章(Copley Medal)。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能量或功的单位命名为“焦耳”,简称“焦”;并用焦耳姓氏的第一个字母“J”来标记热量以及“功”的物理量。
焦耳在研究热的本质时,发现了热和功之间的转换关系,并由此得到了能量守恒定律,最终发展出热力学第一定律。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中,能量的单位——焦耳,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他和开尔文合作发展了温度的绝对尺度。他还观测过磁致伸缩效应,发现了导体电阻、通过导体电流及其产生热能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常称的焦耳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