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哪些科学成果具有深远影响
19世纪上半叶,由于电学研究的开展和电磁方面的新发现,社会上激起了广泛的热情,急切希望把这些科学成果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其中电报和电话的发明和改进,尤其具有突出而深远的影响。
❷ 在物质科学方面,你知道哪些科学成果呢
1、全世界首对体细胞克隆猴姊妹“中”“华华”问世
18年中国科学院公布在我国在国际性上初次完成了不是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17年全世界第一个体细胞克隆猴“中”问世;12月5日第二个克隆猴“华华”问世。很多年来,与人们相仿的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一直没有处理,变成全球性难点。该成效标示中国首先打开了以体细胞克隆猴作为试验细胞模型的新时期,完成了在我国在不是人灵长类动物研究领域由国际性“并跑”到“领先”的变化。
2、“火眼金睛”通讯卫星弥补在我国空间X放射线检测通讯卫星空缺
18年1月30日,硬X射线调配望眼镜通讯卫星“火眼金睛”宣布交付使用,意味着其进到科学研究成效产出率的新环节。据了解,“火眼金睛”通讯卫星已数次参与了国际性室内空间和路面的联测,得到了银道面扫描仪巡天、黑洞、中子星、太阳耀发等的很多观察数据信息,公布了30好几个伽马射线暴的观察结果,立即精确测量到现阶段最强的中子星电磁场回转消化吸收线,完成了中国最大精密度的脉冲星导航栏试验。
5、“天鲲号”试航取得成功中国疏通工作迈进深蓝色
“天鲲号”于18年开展水上航行,期内,“天鲲号”进行多种磨炼,如船速测量、船停试验、旋转试验、抛下锚试验、操舵设备试验、船只动力装置作用试验以及他辅助系统功能试验。除开出航时必须开展慢车、泊车、全旋转、落水救生设备等一系列应急姿势外,还需要对雷达、电罗经、磁罗经等助航辅助机器设备开展调节校准,返航后逐渐为中后期挖泥试验做准备。
❸ 现在的科学成果
电轉向光
❹ 20世纪伟大的科学成果
20世纪重要科技成果
20世纪,是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突飞猛进的100年,是科技成果大丰收的100年。这期间,许许多多的现代化科技成果,对我们的衣、食、住、行、医疗保健、信息交流乃至认识宇宙……等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甚至是彻底的变化。如今已实现的许多科技成果,在20世纪初似乎还只是遥远的幻想,因当时连夹纸用的一枚小小的回形针,还刚刚获得专利。
回顾即将结束的20世纪,我们一定会深刻认识到,这些丰富多彩、甚至近乎神奇的科技成果,是颇足珍贵的,是通过几代人聪明才智的积累和辛勤耕耘才取得的收获。
1900年
齐柏林飞艇;地震仪;布罗斯南回形针。
1901年
电动打字机、伊莱克特装置。
1902年
空调机;电弧灯的碳棒;电气助听器;头发吹干机;火花塞;速度计。
1903年
飞机;用作镇静剂或安眠药的“巴比妥”类药物;钢筋混凝土摩天大楼。
1904年
安全防护头盔;用作局部麻醉剂的“奴佛卡因”;胶板印刷术;车轮雪地防滑链;真空
管。
1905年
直接输血法;灭火器。
1906年
动画(卡通)片;冷冻干燥法;无线电广播。
1907年
塑料;钨丝电灯泡;真空吸尘器。
1908年
制造透明玻璃的原料“赛璐玢”;电动剃须刀;纸质杯;枪械消声器;肺结核皮肤试验。
1909年
香烟打火机、宫内避孕器。
1910年
“化学疗法”(即利用化学制品治疗感染和疾病的方法);电动洗衣机;消毒碘酊。
1911年
胃窥镜;发现超导现象。
1912年
“活性污泥”(一种污水处理法);座舱式双翼飞机;电热垫。
1913年
人工肾脏;抗白喉疫苗;“盖革”计数器(一种电子设备,可检测并记录核辐射、宇宙
射线等的资料);乳腺X光照相术;T型福特汽车的现代化总装配线。
1914年
电传打字机;使用35mm胶卷的照相机;交通信号灯;拉链。
1915年
耐热玻璃;无线电话机;声纳(利用声波或超声波于水下测距);坦克。
1916年
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汽车挡风玻璃刮水器。
1917年
用于战争的芥子毒气。
1918年
电动食品搅拌器。
1919年
恩尼格马式编码机(可将电文编成电码);短波无线电收音机。
1920年
“邦迪”牌医用胶布(将胶布和消毒纱布连为一体的护创胶布);冲锋枪;袋泡茶。
1921年
人工养殖的珍珠;“测谎器”(可同时描记动静脉、心脏及呼吸的动态);显微外科手术。
1922年
自动表;放送背景音乐的广播系统。
1923年
推土机;抗肺结核疫苗;抗百日咳疫苗。
1924年
冷冻食品;便携式收音机;用螺旋形金属丝或塑料丝装订的笔记簿。
1925年
商用传真机;量子力学。
1926年
流体燃料火箭;自动跳停式烘面包器;有声电影。
1927年
全电动电唱机;防冻剂;合成橡胶;铁肺机(帮助肺功能衰竭患者呼吸);磁带录音机。
1928年
黑白电视机;可吹成泡泡的口香糖;青霉素;石英钟;机器人。
1929年
脑电图;水栽法(在含养分的溶液中无土栽培植物)。
1930年
回旋加速器;发现冥王星;医用止血棉塞;喷气式发动机;粘贴用透明胶带;超级市
场诞生;抗斑疹伤寒疫苗;汽车柴油发动机。
1931年
电吉他;调频(FM)收音机;“氟利昂”致冷剂;立体声录音。
1932年
车用收音机;彩色动画片;心脏除颤动器;磺胺类药物。
1933年
荧光漆;电子显微镜。
1934年
雷达;“免下车”剧场(观众坐在汽车内的露天剧场)。
1935年
人工心肺机;“可的松”(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药物);甚高频(VHF)电视广
播;柯达彩色胶片;罐装啤酒。
1936年
直升机;硫喷妥钠(一种静脉麻醉剂)。
1937年
射电望远镜;静电复印术;尼龙(聚酰胺纤维的统称);抗组织胺药;二进制电路;抗
黄热病疫苗。
1938年
人工臀;圆珠笔;荧光灯;速溶咖啡。
1939年
自动离合器;“滴滴涕”(DDT);电动切肉刀。
1940年
彩色电视机;涤纶(“的确良”)。
1941年
心脏导管;按钮式喷雾罐;电视广告。
1942年
核反应堆;反坦克火箭筒。
1943年
电子计算器;肾脏渗析机;大屏幕显示;致幻药物;潜水呼吸器具。
1944年
金霉素;V-1,V-2型火箭。
1945年
原子弹;微波炉;现代除草剂;家用塑料制品。
1946年
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ENIAC);移动式电话;比基尼;一次性尿布。
1947年
晶体管。
1948年
有线电视;拼字游戏。
1949年
高倍音乐放大器。
1950年
信用卡;牛体胚胎移植。
1951年
汽车转向助力装置;强力胶(“Super Glue”)。
1952年
热核反应;变性手术;麻痹灰质炎疫苗;羊膜穿刺术;电话应答留言机;三维(立体)
电影。
1953年
脱氧核糖核酸(DNA);肾脏移植;汽车子午线轮胎。
1954年
直升机;硅片太阳能电池;口服避孕药;不粘底平底锅。
1955年
光导纤维;场离子显微镜(一种利用高电压电场内产生离子,能在金属表面上显示原
子形象的显微镜);四环素;人造钻石;气垫船;“扑热息痛”。
1956年
计算机硬盘;人工合成DNA;人体生长激素。
1957年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洲际弹道导弹;抗小儿麻痹症活性疫苗;高速牙钻;Fortran计
算机编程语言。
1958年
体外心脏起搏器;集成电路;调制解调器(Modem);超声波胎儿检查。
1959年
体内心脏起搏器;心电图仪。
1960年
胸腔植入管;用合成纤维做成笔尖的自来水笔;卤素灯。
1961年
奶油分离器;“安定”(一种安眠药)。
1962年
激光眼科手术;盒式磁带录音机。
1963年
肝脏移植;肺脏移植;抗麻疹疫苗;导航卫星;立即成像的彩色胶片;影碟。
1964年
按键式电话机;丙烯酸树脂漆;定形纤维。
1965年
BASIC语言;全息图形;便携式磁带录像机;虚拟现实技术;软质隐形眼镜。
1966年
汽车燃油喷射系统;抗风疹疫苗。
1967年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心脏移植。
1968年
集成电路计算机;计算机鼠标。
1969年
“阿帕网”( 因特网雏形);人工心脏;银行自动柜员机(ATM);Unix操作系统;条
型码阅读器;“阿波罗”登月;体外(试管)受精。
1970年
菊瓣字轮式打印机;计算机软盘。
1971年
点阵打印机;液晶显示技术;太空站。
1972年
激光唱片(即光盘);地球资源探测卫星;电子乒乓游戏(第一种计算机游戏);文字
处理机。
1973年
基因剪接。
1974年
可粘贴的便条纸。
1975年
以太网(Ethernet);激光打印机;个人电脑(PC机)。
1976年
喷墨打印机;电视录像(VHS)系统。
1977年
“苹果Ⅱ”(AppleⅡ)电脑;光纤通信技术;核磁共振透视;中子弹。
1978年
试管婴儿。
1979年
人造血液;24位微处理器;魔方。
1980年
基因转变;抗乙肝疫苗。
1981年
航天飞机;磁盘操作系统(DOS);克隆(即无性繁殖)斑纹鱼;人造糖精。
1982年
IBM个人电脑兼容机;通过基因工程从细菌中获取人体生长激素;采用细菌制成的人
体胰岛素。
1983年
蜂窝式移动电话网络;计算机病毒;人体胚胎移植;“环孢霉素”(用于降低器官移植
接受者的排异能力)。
1984年
凝血因子(用于治疗血友病);“麦金塔”电脑;动态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
(CD-ROM);采用计算机技术制作的第一部动画片《最后的星球战士》;胎儿外科手术。
1985年
遗传指纹法;植入式心脏除颤器;桌面排版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
1986年
数字录音磁带。
1987年
基因抑制剂;移植细胞以治疗帕金森氏病;立体视频游戏机(也称“博弈机”)。
1988年
多普勒雷达;触摸屏输入技术;正电子显微镜;一次性隐形眼镜片。
1989年
全球定位系统(GPS);高清晰度电视;隐形轰炸机。
1990年
万维网(WWW)。
1991年
数字应答设备;塑料裂缝探测器。
1992年
狒狒-人体肝脏移植;晶体全息摄影存储器;动态语言翻译器;能移动到指定位置的
“智能药丸”。
1993年
在受力情况下能变硬的“智能金属”;雄性染色体的排列;奔腾(Pentium)微处理器。
1994年
英吉利海峡隧道建成通车;艾滋病毒蛋白酶抑制剂;微波干衣机。
1995年
CO/CO2逆变器;发现肥胖基因;Java语言(一种对不同网络操作系统兼容性极强的
计算机编程语言)。
1996年
实验室研制成功“反物质”;商品化电动汽车;网络电视。
1997年
克隆绵羊;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燃料电池。
1998年
阿尔法磁谱仪(用于太空高能物理学实验);Windows 98操作系统。
1999年
Windows2000操作系统。
❺ 在系统学方面,你知道哪些科学成果呢
· 1.纳米技术计算机技术克隆技术超级向导GPS等等很多世界级技术成就成果。
5.它面向实用化仅有10多年的历史,主要研究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某些智能行为,如感知推理、模式识别、景物分析、自然语言和理解等具有认识推理和思维能力的行为,它几乎涉足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每个领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边缘学科。其中最具代表性和最尖端的两个领域是专家系统和机器人。专家系统主要以计算机为主,收集存储专家所具有的处理问题的专门知识及经验,使用专家的推理而得出与专家相同的结论。专家系统不同于只是简单的存贮,而是专家推理的规则和知识。目前它以其准确性和经济性的优势,被广泛地用于地质学与勘探、化学结构研究、医疗诊断、遗传工程等领域。
❻ 现在有什么科学成果
玻璃局部着色技术
通过控制光热诱导激发使玻璃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在玻璃本体的指定部位着色。基于玻璃内部化学反应及纳米技术而得到的本体局部着色玻璃,着色均匀美观。与普通平板玻璃比较,其表面平整度及硬度不变,表面无任何可见的物理或化学损伤。色彩稳定, 耐高温、耐化学物理腐蚀及光热辐照,不老化。目前能够得到紫色、黄色、红色系列产品。技术国际领先。
应用领域: 本体局部着色玻璃的产品极富美感,有艺术感染力,有广泛的应用与广阔的市场。(1)建筑装饰玻璃:单单镀膜玻璃的年需求在300万平方米;(2)高档包装材料:高档化妆品瓶、酒瓶;(3)水晶工艺、艺术品:水晶灯饰、水晶工艺品、水晶窗帘、水晶门帘、水晶烫钻、水钻等;(4)特种光学元器件;(5)新型防伪材料:颜色可循环。
脉冲激光沉积法(PLD)制备纳米薄膜
随着激光器性能的不断提高,在众多的薄膜制备方法中,PLD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可用来制备金属、半导体、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硅化物、硫化物及氟化物等各种物质薄膜,甚至还用来制备一些难以合成的材料膜,如金刚石、立方氮化物膜等,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工作原理: 在制膜腔内,用透镜将一束强脉冲激光汇聚成一个很小的光斑,打在靶材料上,受到激光光斑照射的靶材料瞬时被气化、电离,形成一团等离子体,高速向外喷射,从而在衬底上沉积形成一层薄膜。
系统构成:
1. 准分子激光器
2.PLD沉积系统
支持创意设计的中小企业产品工业设计平台
制造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作为浙江工业的主体,已成为推动全省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目前,浙江省有几十万家中小制造企业,并具有明显的区域块状经济特征,如打火机、汽摩配、电子产品、泵阀、五金工具、注塑模等,已形成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机制优势、以块状经济为代表的集聚优势和以专业市场为依托的产业优势。但是,浙江省80%以上的企业缺乏研发设计部门,新产品开发能力薄弱。全省产品的更新期在两年以上的占55%,大多数产品依靠模仿。
目前创意设计技术主要服务于文化和广告设计领域,游离于需求量较大的产品制造业之外。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相融合的交流平台,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
本项目通过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CAID)技术,在产品的安全性、舒适性、方便性、高效性、环保性、宜人性乃至人文价值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特别是针对产品设计的定位不够准确、新产品开发能力弱、设计制造周期长、专利保护措施薄弱等问题展开研发,实现OEM向ODM甚至OBM的转型,推动全省传统优势制造业的发展,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本项目针对浙江省中小企业,特别是传统优势制造业(如小家电行业)中的小企业的新产品创新设计需求,开发支持创意设计的中小企业产品工业设计平台。该平台以网站为载体,使用B/S架构开发,在浏览器,或者通过网站提供的界面友好、操作简便的客户端软件中实现相应功能。主要包括产品概念定位支持系统、产品辅助设计系统、产品设计评测系统,以及对应的专利库、人机数据库、模型库、设计知识库、配色方案库等等。
上述成果有效地支持示范企业的产品设计,使产品的安全性、舒适性、方便性、高效性、环保性、宜人性以及附加值等得到大幅提升;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提升设计定位的准确;在产品专利保护和避免专利纠纷方面给予有效的参考和策略性的支持;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复方雷公藤颗粒剂临床前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目的 研究复方雷公藤颗粒剂(由雷公藤和黄芪等中药组成)对膜性肾病大鼠的主要药效。
方法 选择健康Wistar(♂)大鼠84只,体重200± 20克 。将1.1mg C-BSA (PI=10)溶于0.55ml生理盐水中,与等量IFA充分乳化后,给大鼠多点皮下注射为预免疫;1周后开始致病免疫,即隔日一次给大鼠尾静脉注射C-BSA 4mg,连续4周。大鼠购回后先适应饲养1周,尿检蛋白全部阴性。预免疫后,根据大鼠体重随机分为7组(n=12),即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肾炎四味片组(C组),雷公藤多甙片组(D组)和复方雷公藤颗粒剂低、中、高剂量组(E组、F组、G组)。A组和B组:均予双蒸水3ml/d灌胃,1h后隔日一次分别给大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和C-BSA 4mg;C组、D组、E组、F组和G组:分别予肾炎四味片干粉 0.79g ·kg-1·d-1、雷公藤多甙片干粉5.55mg·kg-1·d-1、复方雷公藤颗粒剂药理干粉2. 43g ·kg-1·d-1、7 .28g ·kg-1·d-1和 21.84g ·kg-1·d-1 灌胃,1h后均隔日一次分别给大鼠尾静脉注射C-BSA 4mg,共4周。 于2周末和4周末收集24h尿液和采血,用AC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4h尿蛋白定量(24hUTP)、Ucr、ALB、血脂(TC、TG)和肾功能(Scr、BUN、Ccr)。
结果 于致病免疫2周末与4周末,大鼠24hUTP、TC与TG、Scr与BUN:除A组外,其余6组均明显升高,尤以B组升高最为明显,C组与E组次之,D组、F组和G组再次之,B组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5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B与Ccr:除A组外,其余6组均明显降低,尤以B组降低最为明显,C组与E组次之,D组、F组和G组再次之,B组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2周末C组、E组与B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5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⑴于2周末B组大鼠24hUTP显著升高和ALB显著降低,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大鼠肾病综合征实验动物模型制作成功;⑵复方雷公藤颗粒剂与雷公藤多甙片具有相同的功效,能够降低肾病综合征大鼠尿蛋白、TC与TG,升高ALB和改善肾功能,从而具有肾脏保护作用,且药效优于肾炎四味片。
高效空气氧化技术研发及应用
氧化反应是很多根本的化学结构单元进行官能化的基础,因而成为化工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及化工技术之一,同时它也是污染最严重的技术之一。空气氧化技术代替传统氧化技术已经成为目前氧化反应发展的大势所趋,成为国际上相关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外对空气氧化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性能氧化催化剂的开发及利用上。
本成果主要针对氧化反应中的共性问题,开发了高效、低毒、高选择性的氧化反应催化体系,如仿生催化体系、离子液体支载催化体系、智能纳米催化体系,既解决了氧化反应催化剂的高活性和高选择性问题,又解决了氧化反应催化剂的回收套用问题。同时将离子液体应用到空气氧化反应中,减少了挥发性有机溶剂的污染问题。这些高效空气氧化技术已初步应用于维生素中间体的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❼ 关于科学技术创造的成果的资料
①探月工程——首次探测 月球背面:
2018年,中国探月工程将实现新突破。嫦娥四号任务将于今年实施两次发射任务,实现国际上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巡视勘察,谱写月球探测历史新篇章。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刘继忠介绍:
嫦娥四号今年的发射任务将分别于5月和12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实施。计划5月发射中继星,首次在地月朗格朗日L2点放置卫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面站之间的测控通信;12月发射着陆器和巡视器,在中继测控支持下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就位和巡视探测,科学探测数据再通过中继星转发至地面接收站,开展相关科学研究。
②北斗卫星——密集发射 全球组网:
进入2018年,北斗卫星迎来高密度发射之年。与此同时,我国自主研制和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进入发展新阶段:系统性能、卫星寿命、服务精度大为提升,提供服务的地区范围更广,进一步向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角色靠近。
“2018年底前,将发射10多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建成基本系统,覆盖‘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到2020年,将发射30多颗卫星,向全球提供服务。”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言人冉承其介绍。
③深海科考——“七龙”探海 更深更远:
“深海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是人类未来发展的蓝色空间,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新疆域。”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主任刘峰说,2018年对国家深海事业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2018年,我国将从“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方面下功夫,力争在深海探索中占据先发优势。
深海装备,是深海大洋调查的有力保障。今年,会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龙”号无人有缆潜水器、“潜龙”无人无缆潜水器组成的“三龙”深海装备体系为抓手,促进深海技术的创新突破。比如持续推进“蛟龙号”和“潜龙二号”的技术升级与应用。
④量子技术——通信计算 继续领跑:
2017年12月19日凌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自然》杂志对外发布2017年度改变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入选。《自然》杂志为每一名入选者做了一篇新闻特写,其中以“量子之父”为题报道了潘建伟。
毫无疑问,潘建伟是世界量子技术领域里最好的科学家之一。在他的带领下,中国量子通信研究迅速从“跟跑”实现“领跑”,目前已领先世界5年到10年;中国量子计算研究也迈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
⑤核电技术——高温低温 全面发力:
核科技作为重要的科技领域,备受社会关注。岁末年初,核科技持续自主创新再结硕果,呈现出新堆型扎堆的可喜现象。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日前在京正式发布其自主研发的“燕龙”泳池式低温供热堆。
与此同时,我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也传来捷报,山东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2号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扣盖成功。这意味着距离我国建成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商用示范工程又迈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