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十八大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创新取得哪些成果
1、我国TD-LTE产业链日趋成熟,2015年末4G用户数超过3.8亿;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速铁路技术世界领先,高铁运营总里程达1.9万公里,占世界的60%以上,并进军海外市场;
2、ARJ支线飞机成功实现商业销售和交付运营;油气开发专项再造一个西部大庆;半导体照明技术加快应用推广,2015年半导体照明产业整体规模达4245亿元,比上年增长21%;
3、第四期“超级稻”创造百亩连片平均亩产1026.7公斤的新纪录;全球首个生物工程角膜艾欣瞳以及阿帕替尼、西达本胺等抗肿瘤新药成功上市。
(1)第七届甘肃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扩展阅读:
十八大以来,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明显加快,北京、上海积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型省份、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初见成效,区域创新改革试验全面启动。
2015年江苏、广东、山东和北京等地区研发经费超过1000亿元,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和陕西等地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2013-2014年,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创新活动企业占比分别为44%、39.8%、37.9%和26.3%,天津、江苏、浙江、广东、陕西等地区位居前列。你追我赶、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㈡ 北京市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项如何评分越详细越好
只有主管部门才知道,评委需要到参加评奖时才能知道,知道后再说就算违纪了。
㈢ 甘肃省有几位第十二届优秀青年志愿者获得表彰
甘肃省有几位第二十二届优秀青年志愿者获得表彰这卡真的没发现
㈣ 甘肃省精准脱贫七个一批的具体内容
甘肃省在精准识别、完善建档立卡数据、摸准脱贫需求的基础上,精准实施 “七个一批”脱贫攻坚:
1.发展生产脱贫一批
2.转移就业脱贫一批
3.易地搬迁脱贫一批
4.生态补偿脱贫一批
5.教育脱贫一批
6.医疗救助脱贫一批
7.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
(4)第七届甘肃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扩展阅读: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省委十二届十七次全体会议和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精神,持续推动落实“1+17”精准扶贫方案,深化行业扶贫的成效,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要求,现就加强和完善“七个一批”及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到户措施,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清单式管理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精准聚焦贫困人口。省扶贫办要加强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数据统计分析,及时向省直相关行业部门提供通过特色产业发展、劳务输出、易地搬迁、生态保护、加强教育、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等“七个一批”及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措施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初步数据。
省直相关行业部门要按照行业政策和标准,组织指导本系统进行逐户核查,根据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找准“七个一批”及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对应贫困人口、区域分布和具体类型,形成通过本行业精准扶贫措施实现精准脱贫的管理清单,并及时对接到全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
作为行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措施落实、进度统计、巡查督查和成效考核的重要依据,由行业部门实行动态管理,确保“1+17”到户政策的落实,确保贫困人口得到实实在在的扶持。
二、落实精准帮扶措施。省直相关行业部门要加强“七个一批”及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行业扶贫政策的梳理和对接争取,对“1+17”方案里面涉及到但扶持力度没有中央大的,按照中央部署加大扶持力度;方案里面没有但中央已经部署的,进一步充实完善,加快推进落实;
中央没有涉及而我省已经推进的,继续兑现承诺,加大力度实施。要组织指导本系统逐户逐人掌握致贫原因,找准行业扶贫政策项目与贫困户脱贫需求的结合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督促落实到户到人帮扶措施,确保每个贫困人口有行业部门政策帮扶,按需求落实帮扶措施。
对已经脱贫的贫困人口,要留出缓冲期,在攻坚期内保持相关行业扶持政策不变,支持力度不减,确保实现稳定脱贫。
三、建立到户工作台账。省直相关行业部门要对核准后的通过“七个一批”及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措施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摸清特殊困难和需求,逐级分类建立到户工作台账,明确帮扶责任、帮扶内容、完成时限,实行一户一策、挂图作战。
改进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行业措施落实进度的统计方式,由行业部门按行业政策标准负责统计内容设计,统计数据采集、审核等工作,每季度负责在全省大数据管理平台录入,做到信息真实、资料齐全、数据准确、账实相符,从源头上解决行业统计数据和大数据平台统计数据“两张皮”的问题。
四、加强行业动态管理。各级行业部门要按照“1+17”精准扶贫政策,实时监测行业精准扶贫措施落实情况,做到底数清楚、扶持精准,有进有出、动态管理,特别是对返贫、新识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时纳入给予扶持;
对当年预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根据退出验收办法,制定完善行业具体验收标准,并据此提出认定意见,为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退出和贫困县摘帽提供依据。
五、强化工作指导培训。省直相关行业部门要根据《甘肃省贫困退出验收办法》和《全省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党政正职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实施方案》规定的考核验收标准,制定本行业系统清单式政策措施到户到人实施方案。
围绕“七个一批”及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行业指标,加强对基层干部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使基层干部熟悉和掌握行业到户到人政策措施,着力提升做好行业精准扶贫的能力和水平;
深入开展调研督查,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推广典型,不断推动行业精准扶贫到户到人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六、严格各级工作责任。各市州、县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层层落实责任,充分调动和发挥各行业部门在脱贫攻坚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起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做到步调一致、协同作战、履职尽责。
要健全完善行业部门定期述职制度和行业扶贫考核监督机制,把行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落实情况作为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严肃查处到户到人脱贫措施弄虚作假、编造数据等问题。
网络-甘肃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
㈤ 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的所获成就
几年来,我院依靠过硬的技术和良好的市场信誉在地质勘查、矿业开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工程物探、桩基动测、地质灾害勘察设计、环境质量评价、岩矿测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多项成果获得了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和优秀勘察奖。比较突出的有:西藏林芝、米林幅区化国家招标项目;党河南山铜金矿普查国家重点片项目;敦煌机场改扩建工程勘察项目;甘肃省城市供水资源评价及其保护对策的水文地质勘察项目;兰州世纪广场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的岩土工程项目;陇西酒精厂技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甘肃省武都县甘家沟滑坡泥石流综合勘察及其防治工程设计项目。实验测试方面曾为金川铜镍矿、小西弓中型金矿、昌马金矿、锁龙金矿、鹿儿坝金矿等矿床的勘查、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测试数据。特别是金、铂、钯定量测试和化探样品中银、铜等40多种元素的定量光谱分析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质量稳定可靠。院建筑工程队自94年建队以来,承揽了十多项工程,其中“永登县教育大厦”被评为优质工程,于1999年被兰州市授予“重合同,守信誉”企业称号。
㈥ 丁斌的获奖成果
1、负责的“汕尾电力调度中心大厦” 室内设计项目获第一届“金海螺”国际设计竞赛活动优秀奖。
2、参与的“天伦万怡酒店” 室内设计项目获2004年亚太地区室内设计金奖。
3、2006年撰写的论文“浅谈现代室内光环境设计”被中国艺术报评为创新论文一等奖。
4、2007年因指导学生参加第九届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成绩出色,获广东省教育厅、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学生联合会等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证书。
5、2007年被评为学校学年度优秀教师。
6、2008年被评为学校年度优秀教师。
7、2008年撰写的论文“项目化课程在室内设计专业中的具体应用”获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三等奖及广东省高教厅颁发的一等奖。
8、2008年主持的“室内设计专业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教研课题获院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被学院推荐参加广东省教学成果的评选。
9、2009年撰写的论文“未来居住区的新设想”获广东省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奖,是评选出来的年度十篇优秀论文之一。
10、2010年在广东省家具协会主办的“最具行业影响力奖项”评选活动中荣获 “教育工作特别贡献奖”。
11、2011年负责组织我院师生开展第十四届科技创新节活动,荣获学校第十四届科技创新节团体组织奖一等奖。
12、2012年负责组织我院师生开展第十四届科技创新节活动,荣获学校第十五届科技创新节团体组织奖一等奖。
13、2012年撰写的论文“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培养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参加由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征文活动中获入选。
14、指导学生获奖:
2007.06,指导学生的参赛作品“太阳新城” 获学院第一届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以及第九届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一等奖,主办机构:共青团广东省委、广东省教育厅等。2008.06,指导学生的参赛作品“水灵居——海滨城市建筑节水设计的探讨” 获学院第一届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特等奖,以及第六届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铜奖,主办机构:共青团广东省委、广东省教育厅等。2008.06,指导学生的参赛作品“汕尾地铁规划与策划”第六届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铜奖,主办机构:共青团广东省委、广东省教育厅等。2008.06,指导学生的参赛作品“隔墙之美——居住空间设计的探讨”获第二届广东省大学生室内设计大赛二等奖,主办机构:共青团广东省委、广东省教育厅等。2009.09,指导学生的参赛作品“绿色公厕设计”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及优秀组织奖,主办机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9.11,指导学生的参赛作品“麋鹿·印象”获搜狐·奥特朗杯第六届中国室内设计明星博客大赛广州赛区金奖、全国组总冠军。2009.11,指导学生的参赛作品获全国高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竞赛三等奖。2010.05,指导学生的参赛作品“圊之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创业企划书”获第七届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银奖,主办机构:共青团广东省委、广东省教育厅等。2010.12,指导学生的参赛作品“古色木香”获2010年澳门国际荷花杯酒店家具设计的大赛优秀奖及LOGO设计大赛获优秀奖;主办机构:澳门设计师协会、广东省家具协会。2012.05,指导学生的四个参赛作品都获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铜奖。2012.08,指导学生的参赛作品“生态幼儿园”荣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科技竞赛二等奖 。
㈦ 曾国屏的学术成果
(1)著作类(含译著、教材)
沈小峰,吴彤,曾国屏.自组织的哲学,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曾国屏.自组织的自然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胡显章,曾国屏主编.科学技术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李正风,曾国屏.中国创新系统研究——技术、制度与知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曾国屏,李正风主编.世界各国创新系统——知识的生产、扩散与利用.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胡显章,杜祖贻,曾国屏主编.国家创新系统与学术评价——学术国际化与自主性.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李正风,曾国屏主编.走向跨国创新系统——创新系统理论与欧盟的实践.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曾国屏,李正风,段伟文等.赛博空间的哲学探索.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曾国屏副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黄顺基主编,陈其荣、曾国屏副主编)
译著:
M.艾根,P.舒斯特尔.超循环论.曾国屏,沈小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埃里克·詹奇.自组织的宇宙观.曾国屏,宋怀时,吴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克劳斯·迈因策尔.复杂性中的思维——物质、精神和人类的复杂动力学.曾国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克林顿,戈尔.国家利益中的科学.曾国屏,王蒲生译.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99
J. 齐曼.技术创新进化论.孙喜杰,曾国屏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J. 齐曼.真科学——它是什么,它指什么.曾国屏,匡辉,张成岗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丛书类(含科普)
曾国屏副主编.中国少年儿童网络全书·自然卷.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
曾国屏主编.新视野丛书(两辑共15本).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1996
曾国屏主持.三思文库·赛博文化系列(4本).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曾国屏主编.科教兴国译丛(6本).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曾国屏副主编.创新研究丛书(6本).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2001
(3)论文类
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科学学研究》、《中国软科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约50篇,其他种种论文、文章多篇。
在High Ecation and Instry、《中国评论》等国外期刊、港台期刊以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 (一)科学技术哲学问题类项目
1. 承担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0世纪科学思想的演进与唯物辩证法的若干问题”(1993-1996)
2. 承担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赛博空间的若干哲学和文化问题”(1998-2001)
3. 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完成教育部十五规划基金项目(01JA720028).当代科技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2002—2007)
4. 承担完成教育部社科重大攻关项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张再兴总负责)的“网络环境下主客体关系与网络思想教育”(子项目)(2003-2007)
5. 承担完成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坚持、发展和创新研究》(黄楠森总负责)的“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子课题),2009年完成
6. 马工程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导读》课题组主要成员(2009-2011)
7. 马工程项目《科学技术哲学》课题组主要成员(2009-2011)
(二)科学技术与社会、科技战略与科技创新类项目
8. 承担完成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合作课题“学术国际化与自主性关系研究”(1998-2001)
9. 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完成国家软科学课题“我国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战略研究”(1999-2001)
10.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软课题“科学基金促进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的机制、途径和对策研究”(2000-2002)
11. 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3AZX004),知识资本全球化及我国科技创新的若干理论问题(2003-)
12. 承担完成中国科协科普专项基金,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5-2008)
13. 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基金项目;70641009):现阶段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协调机制研究,(2006 -2007)
14. 承担完成:北京市昌平区发改委,昌平文化产业对策研究,2006
15. 承担完成清华大学(Center of STS in Tsinghua University)与东京大学合作项目(Research Center for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University of Tokyo):Research Project on IT innovation in China,(2006-2007)
16. 承担完成中国科协科普项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监测评估体系研究工作方案,(2006-2007.2)
17. 承担完成中国科协科普资助项目(07060108),科普与文化产业结合问题研究,(200708-200901)
18. 承担完成科技部办公厅调研室,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自主创新支撑体系的软科学研究(子课题),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主课题承担单位),项目编号:2006DGS1K013-2,(2008-2010)
19. 承担完成欧盟第七框架计划项目(子项目),ICT标准形成过程比较研究,(2008-2010)(EUROPEAN COMMUNITY FRAMEWORK 7 PROGRAMME,“China EU Standards: China E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andards Research Partnership(2007-2009))
20. 承担完成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委托“软科学研究项目”:科学普及与西部制造业自主创新战略研究,(2008-2009)
21. 承担完成中关村科技园海淀园,中关村科技园内生增长机制研究,(2008-2009)
22. 承担完成科研诚信建设专项,国家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科研诚信建设状况典型调研,(2007-2008)
23. 承担完成清华大学・野村综研中国研究中心,《中-日的科学政策与知识产权战略比较研究》,200811-200903
24. 承担完成清华大学(Center of STS in Tsinghua University)与东京大学合作项目(Research Center for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University of Tokyo),Research Project on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in China(2009)
25. 承担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国际科技合作中知识产权管理状况调查,(200901-200912)
26. 承担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软科学研究项目),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国际比较研究,(200906-201005)
27. 承担深圳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项目,深圳市专利应急及预警可视化分析平台建设,(2009-2010)
28. 承担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市南山区知识产权分项资金,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创新专利信息分析平台建设,(2009-2010)
29. 承担完成国家发改委,建设创新型国家研究,(2009-2010)
30. 承担深圳市发改委,“后危机时代”下深圳市把握战略机遇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策略研究,(2010)
31. 承担中国科协调研课题,新时期中国科技发展道路与模式研究,(2010-2011)
承担以及参与其他课题多项 合编著《开创复杂性研究的新学科》1994年获北京市第三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合著《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1996年获北京市第四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独著《自组织的自然观》1998年获北京市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合著《中国创新系统研究》2000年获北京市第六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合主编《科学技术概论》2000年获北京市第六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㈧ 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首届)
卫部颁发家级奖励要参加晋级等要看组织相应机关解释与认程度能比省部级要高或平级祝顺利
㈨ 第七届6·18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览会金奖,是省部级奖项吗
中华全国总工会虽然级别是正部级,但其性质属于群众团体,也不是技术创新、发明创造回的直接主答管部门。因此一般不会被认定为是省部级奖项或国家级奖项。
以下认定标准供参考:
(一)国家级奖项认定标准:对由国家级主管部门直接组织的全国性竞赛所设奖项,或由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及其直接主管(联合)的全国性学术团体组织的全国各类大学共同参加的竞赛所设奖项。
(二)省级奖项认定标准:对省科技成果和由省(部)级主管部门直接组织的省级竞赛所设奖项,或由省政府厅(局)联合省级学术团体组织的全省各类大学共同参加的竞赛所设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