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School of Architecture
学院网址:[http://www.scut.e.cn/architecture/]
咨询电话:020-87112365,020-87111335
建筑学院始创于1932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建筑“老八校”之一。学院具备: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建筑设计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6门国家级精品系列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门省级精品课、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个省级教学资源库、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在2016年的国家学科评估中,建筑学国内并列第三、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国内并列第六。学院现由建筑系、城市规划系、风景园林系、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南方建筑》杂志组成。
拥有水平高、学缘广、梯队合理、团结协作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24人,其中教授37人,副高级职称46人;博士学历94人,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60人;工程院院士1人,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4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3人、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2人。学院教师主持设计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北京奥运会场馆、广州亚运会场馆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精品工程。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广东省教学成果奖7项。
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三个一级学科均具备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水平设计院等教学科研实践平台,以及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设计机构共建的校外实践基地和协同育人平台,构建了“学研产”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常态化、多层次的国际化教学交流,通过国际双学位联合培养、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国际交换生计划,为学生自我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依托涵盖建筑设计、历史、技术等领域的全系列国家级精品课程等优质教学资源,建立了兼顾大学科基础与专业深化发展的教学体系。在校内公共设施基础上,为学生配备独立专用的学习空间、资源丰富的专业图书馆与图档资料室、设备先进的创新实验空间及充分共享的设计展示空间。在校内学习之外,为学生提供贯穿全培养过程的美术写生、建筑测绘、专题调研、国际考察等多样化国内外实践学习条件,提供参与高水平科技研究、设计实践、设计竞赛的竞争性机会。
2. 我是今年的高三毕业生,想去长沙理工大学,望知情人士,帮忙介绍一下此所大学
云塘一办公楼长沙理工大学由原国家交通部所属的长沙交通学院与原国家电力部所属的长沙电力学院合并组建,经教育部2003年4月批准。学校坐落在历史名城长沙市,临滔滔湘江水,望葱葱桔子洲;校园芳草流青,秀木苍翠,理风文乐,激浊扬清;是湖南省文明高校和园林式单位。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湖南省重点建设高校、交通部、国家电网公司和湖南省联办共建高校,教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确定的国防人才选拔培养高校,教育部与国家民委组织实施的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计划合作高校。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是“湖南省文明高校”、“党建工作先进高校”和首批“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学校生源充足,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社会声誉不断提升,步入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学校现有金盆岭、云塘两个校区,校园占地182.57万平方米(合2738.55亩),校舍总建筑面积98.34万平方米,国有资产14.82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7亿元。全校藏书总量314.23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70.43万册,中外期刊3192种,拥有集借阅、查询、检索功能于一体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建有主干千兆、部分万兆的网络核心系统,多媒体教室与语音实验室座位10633个。体育运动场地18.54万平方米,其中室内体育场馆3.45万平方米。 云塘二办公楼学校拥有一支学历、职称、年龄、学缘等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882人,其中正高职称241人,副高职称629人,博士326人,硕士866人。学校外聘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在校工作。师资队伍中现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交通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4人,交通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6人,交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交通部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2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2人,湖南省首批科技领军人才1人。 学校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为主的多层次培养高级人才的办学格局和体系。学校设有17个教学院(部),54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和MBA授予权以及授予同等学力硕士学位资格。 学校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条件日臻完善。拥有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特色专业,6个湖南省特色专业,11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国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6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15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学校设有81个研究所,56个实验中心(室),其中有亚洲最大的路面直道实验中心,中南地区最大的港航实验中心,华南地区最大的结构实验中心,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振动与噪声实验室和电力系统综合实验室,具有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公路工程实验室,交通部重点实验室—道路工程实验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桥梁工程实验室和高效热交换技术及设备实验室。现代化的图书馆藏书丰富,功能完备。校园网络系统方便快捷,多媒体教学设施齐全。学校科研与科技产业向着高层次、大总量的方向发展,形成了以应用研究为主,基础研究和软科学研究为辅的科研工作格局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近五年来,已完成国家级课题19项,获国家级科研和教学成果奖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200多项,在研科技项目经费总额逾8000万元。2009年,我校科技成果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共有5项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其中由学校主持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发明奖1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4项。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目前全日制在校学生20659人(不含三本10090人),其中本科生19126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166人。自建校以来,向社会输送了14万余名毕业生,历届毕业生受到社会欢迎,大多数毕业生成为单位的骨干,不少人相继走上重要技术岗位和领导岗位。“传承‘铺路石精神’,主动服务国家基础产业,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面向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该校主要的办学特色。 云塘学术交流中心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始终注重人才培养质量,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近三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普通高校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暨“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建筑设计优秀作业观摩与评选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获得60多项次国家级奖励。特别是在2004年、2005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共获团体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个人特等奖2项、一等奖11项,2005年总分跃居湖南省高校第一。在2005年“CCTV”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该校选手荣获第二名,刷新了湖南省属高校的历史最好成绩。在2005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该校荣获两个国家一等奖;2009年11月1日我校学子的4件课外科技参赛作品参加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部获奖,其中特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09年12月5日,我校在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3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在全国第十届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中,我校获得了4金1银2铜以及多项4-8名的好成绩,并获得女子团体总分第二名,男女合计团体第三名以及“精神文明代表团”称号。在2005年全省大学生定向越野锦标赛中,我校荣获女子团体总分第一、男子团体总分第二、学校团体总分第一;男子足球队在全省大学生足球锦标赛上成功晋级前三名。毕业生以基础好、素质高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和好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 学校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依托培养干部基地,现有在校空军国防生410人。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韩国及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签订了23份友好合作协议。学校具有招收和培养来华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资格,目前在校本科学历留学生43人,近年来共派出100余名在籍学生分别去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学习。 云塘图书馆学校大力开展科学研究。2001年来,已完成国家级课题19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教学成果奖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200多项,目前在研科技项目经费总额达8000多万元,科技服务产值6000多万元。发表的学术论文总量7000余篇,其中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360余篇,出版著作200多部。 面向未来,长沙理工大学秉承“博学、力行、守正、拓新”的校训精神,立足湖南,面向全国,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把学校建成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实现从教学型到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达到国内地方性大学的先进水平。 沁园春·长沙理工大学50周年校庆·朱文杰教授2006年10月2日 南楚承辉,劈立黉区,寿庆五十。看莘莘学子,志图清远,肩扛使命,四校同弛。电力交通,轻工水利,创论十大关系时。工业化,注纪元责任,格物致知。 理工术业高师,会文化名城展雄姿。喜垣边拓址,博学务正;明德至善,砺淬求实。击水中流,以观沧海,何惧湍飞浪险之?开灵运,伴和谐盛世,飞跃如期。
[编辑本段]【院部设置】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云塘九云方鼎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土木与建筑学院 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文法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水利、河海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 体育教学部 [1] 城南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网址:http://www.csust.e.cn/
3. 现任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是谁叫什么名字谢谢!
现任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长是莫少群。
“十五”以来,南京师范大学在努力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同时,狠抓培养质量,取得了较好成效。获得国家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8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7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全国教育硕士优秀学位论文21篇。
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14门,江苏省研究生双语教学改革试点课程4门。江苏省研究生教改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34项。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研究生数学建模等大赛中共获得全国一等奖11人次、二等奖40人次、三等奖及赛区奖73人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获省级以上奖励16项。研究生就业率也一直保持在90%以上,用人单位对我校的毕业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评价。
4. 跪求美国西北大学工业工程系资料
这个问题问得广泛了~~
现在虽然在西北,但了解还不多,不过工业工程系好像是比较强的,拥有ford的研究中心,有单独的研究大楼
至于其他的,你可以参考网页http://www.iems.northwestern.e/
5. 西南政法大学最有特色的是什么最好是大家都知道的
西南政法大学
[英]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西南政法大学原名西南政法学院,始建于1953年,是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为基础,合并重庆大学、四川大学、重庆财经学院、贵州大学、云南大学的法律院系而成。学校选址歌乐山下、烈士墓旁,旨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培养爱国情怀。建校之初,学校得到了时任西南局负责人邓小平、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出任首任院长。1958年,中央公安学院重庆分院又并入我校。
特殊的建校背景,使我校既秉承了深厚的法学传统,又吸纳了公安教学的特色;师资队伍中既汇集了当时西南地区的法学名流,又吸收了司法实务部门的业务精英,被誉为“新中国政法类的西南联合大学”。
学校的发展历史上,先后经历了由西南大区、司法部、四川省、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重庆市管理等多次隶属关系变更。“文革”期间曾一度被迫停办,1977年,学校经中央批准恢复招生。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司法部部属政法院校中唯一的重点大学。1995年,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2000年,由司法部直属划转重庆市人民政府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模式。
西南政法大学已经形成了从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教育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在法学教育方面,成为全国公认的规模最大、学科体系最齐全,教学科研力量雄厚,社会贡献突出,在全国法律界有良好影响的最大高级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建校54年来,共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10多万人,是全国培养法学专门人才最多的学校。
学校图书馆藏书280万册(含电子图书126万册),各种学术期刊1400余种;学校拥有两种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现代法学》和《西南政法大学学报》,其中,法学专业刊物《现代法学》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被国际权威机构评为世界著名期刊。
学校占地面积近2000亩,由沙坪坝校区和渝北校区两部分构成,各级各类在校学生20000余人,设有民商法学院、经济贸易法学院、法学院、行政法学院、刑事侦查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外语学院、应用法学院等11个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有法学、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思想政治教育、英语、新闻学等17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点。经济法、诉讼法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法学一级学科为省部级重点学科,政治学理论、新闻学、国民经济学、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为省部级立项重点建设学科,拥有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在教育部全国法学一级学科评估中,我校法学学科整体全国排名第六;在中国管理科学院科学研究所主持的大学研究生院二级学科评价中,我校经济法国家级重点学科连续四年蝉联全国第一。
近三年来,全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7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4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3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国家软科学项目1项,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96项(其中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项),横向课题52项,大型国际合作项目4项。2005年,以李昌麒教授为首席专家的“改革发展成果分享法律机制研究”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A级),这是重庆市高校首次实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零的突破。2004年至2006学年度,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766篇,其中核心期刊821篇;2004年以来,被CSSCI检索收录617篇,出版著作88种;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一等奖7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7项、优秀奖7项。2001年、2003年,两篇博士学位论文先后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学校注重科研成果的利用,多名教师应邀为中央、地方党政部门领导授课,受托参与20多部法律、地方法规的立法咨询工作。
学校始终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健全了教学质量测评体系,完善实施了学分制、主辅修制、选修制、导师制、督导制等富有成效的本科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有效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学校省部级以上精品课程达到12门,其中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重庆市级精品课程9门。2001年以来,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18项,其中有两项教学研究成果分获第四、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2年,有4部教材获得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6年,有4部教材在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评奖活动中分获一、三等奖和优秀奖,有6部教材获准进入“十一五”规划教材项目序列。
学校是全国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院校之一,近年来素质教育成果显著。1998年以来,学校集体和个人先后获得全国先进集体(2个)、三好学生标兵(2人次)、优秀学生干部(1人次)、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1人次)等荣誉称号;1999年至今,学校连续八年被重庆市和团中央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2002年,学校代表队获得第二届全国“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辩论赛冠军;我校代表队在第四届、第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银奖,是政法类院校中唯一连续两次进入决赛的大学;在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总决赛中两人荣获二等奖;2004年,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两人获得特等奖,6人获得二等奖;2005年,学校代表队获得西部和西安模拟联合国比赛最佳代表队奖、最佳立场文件奖和最具领导才能奖;2004年、2005年、2006年,我校青年法学会、演讲辩论协会和大学生社会调查中心相继被团中央授予“全国百优社团”的光荣称号。2006年,我校合唱团在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中获得银奖,应邀赴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我校体育运动队在重庆市和全国举行的各项比赛中多次夺冠。2006年,我校男子排球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沙滩排球赛获得冠军,同时取得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沙滩排球赛资格;在首届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中获得亚军,并作为亚洲唯一受邀请的排球队参加将于2007年9月在维也纳举行的世界大学生校际运动会。
学校一大批毕业生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法治建设的骨干,有的已经成为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在2005年8月《当代中国法学名家》首批收录的176名法学名家中,我校教授和校友入选32名,占入选总人数的近六分之一;在已进行的五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中,我校共有15位学子入选,占所有50名入选者的30%。我校还有38位校友担任了省部级领导职务,21人被任命为大法官和大检察官。近年来,还涌现出了“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芦振龙烈士、“全国模范检察官”刘邦闹等一批优秀校友。2006年初,中国校友会网发布我国首个反映1952年以来中国高校杰出人才培养状况的调查报告,并依此推出了“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榜”,我校以法学人才培养方面的杰出表现,夺得“青年法学家校友榜”第一名,也是进入该榜前十名中唯一的重庆高校。
学校积极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坚持走开放办学的道路,先后与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泰国、韩国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2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坚持聘请长期外籍专家,接受外国留学生,并多次选派本校学生出国学习。学校还承办了由司法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共同创建的“中国国家高级法律人才培训中心”,项目面向海外进行学位培训和短期培训,为学校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提供服务。
当前,学校正处于“第三次创业”的发展时期,面临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全校师生员工将继续秉承“博学 笃行 厚德 重法”的校训,坚持“教学立校、科研强校、人才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为把西南政法大学早日建设成为立足重庆、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以法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国家重点学科
经济法学
诉讼法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
法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
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新闻传播学
硕士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
伦理学
国民经济学
政治学理论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企业管理
行政管理
专业学位点
法律硕士
西南政法大学网站:www.swupl.e.cn
西南政法大学论坛:www.xizhengren.com
西南政法大学招生:http://zsc.swupl.e.cn
该校在《2007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四十二。
6. 浙江马岙中心小学徐璐瑶同学的获奖作文
走进,参与新一轮作文大赛! 全国首个国家级中小学生写作节庆 倡导“人人参与、快乐写作”精神 秉承“公正、平等、激励”竞赛原则 不收任何参赛费,真正的公益作文赛事 关于举办首届全国中小学生写作节的通知 全国各中小学校,各级教育行政、教研部门,各地团委、少工委、少年宫: 为促进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标作文教学新要求,检验和展示新时期全国中小学创新作文教学成果,进一步激发中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和发现一批少年作家,全面提高新一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中国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会、全国中小学写作学会、中华少年作家协会、新风教育杂志社(中国出版集团主管)决定自2005年11月—2006年5月联合举办首届全国中小学生写作节。 首届全国中小学生写作节面向全国在校中小学生,以写作竞赛为主体活动,以提高全国中小学生整体写作水平为目的,是全国首次设立的国家级写作节庆,也是主办单位继成功举办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全国万校中小学生新作文大赛、华夏之星全国小学生创新作文国家级奖评选大赛后开展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语文赛事活动。现将活动具体内容通知如下: 一、主办单位: 中国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会 全国中小学写作学会 中华少年作家协会 新风教育杂志社(中国出版集团主管) 二、征稿对象: 全国在校中小学生,设小学低年级组、中年级组、高年级组和初中组、高中(含中专、中技、职高)组五大组别。 三、征稿范围及要求: 征文题材不限、体裁不限、课内课外习作不限。命题作文、自由拟题、想象作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寓言、故事、童话、散文、诗歌、日记等均可参赛,鼓励短文,每人限投一篇。 征文要求贴近实际,富于想象。倡导自在写作,自主写作,突出自我与个性,展现才情与风采。凡创新作文、创意作文、放胆作文、性情作文都受欢迎。语言力求清新自然,妥帖生动。 四、奖项设置: 为激发全国中小学生写作热情,本着鼓励、激励原则,首届全国中小学生写作节设奖面宽,获奖比例约为30%—40%。每个参赛组别均设立国家级特等奖,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特别优秀的,授予“中国少年作家之星”荣誉称号(每组十名)。 所有获奖作者均颁发盖有主办单位印章的精美防伪证书,彰显荣誉。部分获奖作文还将入编由国家正规出版社出版的《首届全国中小学生写作节少年作家文选》,“中国少年作家之星”将无偿入选书籍封面,向全国推广。 五、参赛方式: 本次征文一律为团体参赛,由各单位集体组织(可以学校、年级组、班级为单位,也可以各级教育行政、教研部门等为单位),统一寄发。 参赛作文一律用稿纸誊写或电脑打印,要求工整、清晰(卷面潦草者谢绝参评),并在题目下依次注明作者姓名、学校、班级、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指导教师姓名(未注明指导教师的,不再补发证书)。 征文邮寄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北九路邮局1759号信箱《新风教育》全国中小学生写作节征文办公室马迎春老师收,邮政编码:110002。 征文截止日期:2006年5月31日(以当地邮戳为准)。 根据各校工作安排具体情况及教师职称评定特殊要求,本次征稿采取随到随评、先到先评的原则,奖项评完后即下发证书,望各参赛单位及时组稿、寄稿。 六、组织表彰: 为表彰先进单位,表奖优秀辅导(组织)老师,本次征文特设如下奖项: 1、集体奖:对组织100篇以上作文参赛的单位颁发“首届全国中小学生写作节优秀组织奖”,成绩优异的授予“全国中小学写作教育杰出单位奖”,负责人授予“全国中小学写作教育核心领导人”特别称号。 2、园丁奖:根据学生获奖等级设“首届全国中小学生写作节特别辅导”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若干名,特别突出的授予“全国中小学写作教育骨干教师”荣誉称号。组织老师奖参照辅导奖最高奖设定。 3、成果奖:凡组织参赛作文超过100篇的单位可按3%的比例报送教师论文,由主办单位免费颁发优秀论文等级证书,做为职称评定重要成果。 此外,中国出版集团主管的国家级期刊《新风教育》还将在2005年11月刊—2006年11月刊上,择优对参赛学校进行无偿宣传,树立写作名校典型(刊出后赠送样刊)。 七、注意事项: 1、征文严禁抄袭,一经发现即取消参赛资格。 2、各单位可将参赛作文进行等级初评,作为组委会评奖时参考依据。 3、寄稿时务请写清校长、教学副校长等参与领导的姓名,以免遗漏奖项。 4、出于安全因素,本次征文不接受电子投稿。 5、来稿一律不退,主办单位对参赛征文有处置、宣传、出版权。 6、本征稿方案可参见2005年11月23日、30日出版的《中国教育报》。 八、郑重声明: 本次征文为纯公益性质,郑重承诺不收取任何参赛费、评审费、证书工本费。奖项评定后,获奖证书及时免费下发,不发入围通知,不变相收费,请各单位放心组织参赛。 首届全国中小学生写作节征文办公室 通讯地址:110002辽宁省沈阳市北九路邮局1759号信箱 工作电话:024—86272623、86272923、86274623 联系人:马老师、张老师、赵老师 办公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岐山中路59号《新风教育》杂志中国少年记者中心 官方网站:http ://www .e88.com(教育互联·论坛/新风教育/新风少年专栏) 中国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会 全国中小学写作学会 中华少年作家协会 新风教育杂志社 二OO五年十一月一日
7. x西华大学和西南石油大学那个好些
若是比教学质量的话。
西华大学的前身是四川工业学院,和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后改名为西华大学。教学质量只能说是一般。其中理科方面稍微好一点,文科方面则有点。。。。。你可以参考以下网址了解:http://ke..com/view/4661.html?wtp=tt
西南石油大学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在二本院校中名列前茅。而且由于能源危机,西南石油大学的就业率十分高。你可以参考以下网址了解http://ke..com/view/5888.htm
所以,教学质量西南石油大学获胜。
若是比收分的话。
西华大学的调档线大概在二本以上30分左右,车辆和机械的分数会高个10到20分,因为像楼上说的是西华大学的王牌专业。
而西南石油大学二本的调档线却是在二本线下10分以内。而个别专业特别是石油,因为是重本专业所以是在重本线上20分以上收分。
所以,收分也是西南石油大学获胜。
但是,若是比地理位置的话。
西华大学在成都市郊,西南石油大学第一年大多数专业在南充(但第二年会转到新都校区)。
所以,地理位置西华大学略胜一点。
建议楼主根据自己的分数来报考,若是理科生的话一本超过20分以上就报西南石油大学的重本专业,而若是在重本周围(分差在10分)就报西南石油大学的二本专业,而若在二本线上3,40分就报西华大学,它的机械和车辆,材料,土木等也是不错。而如果是文科生就不要报西华大学了。
说了这么多,楼主该给分了吧。(*^__^*) 嘻嘻……
8. 北京交通大学专科
北京交通大学专科是很好的。学校在被称为“学府胜地”的北京市海淀区建有东西两个校区,总面积近1000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在山东省威海市建有威海校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各校区均具有完善的教学、科研设施,校园环境优美。
在河北省黄骅市建有北京交通大学海滨轨道交通综合研发实验基地,占地面积233亩;在河北省唐山市成立唐山研究院,着力打造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国际教育培训的示范区。
北京交通大学其他情况简介。
北京交通大学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成绩斐然,为国家与行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
学校有在校本科生16153人,博士研究生2908人,硕士研究生10014人,成人学生5270人,外国留学生全年累计1363人。近三届本科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近三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评选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以上内容参考北京交通大学——学校简介
9. 合肥工业大学的法学专业怎么样
合肥工业大学的法学专业还是挺不错的,在学校内法学虽然不是王牌专业,但是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不用担心专业好不好。
合肥工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工信部和安徽省政府共建高校,国防科工局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45年,1960年被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
刘少奇、朱德、董必武、陈毅、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来校视察指导工作,邓小平同志1979年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学校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9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学校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效果显著。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9项。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23万余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3万余人。
拥有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2个,学生在“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与“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赛事中取得包括金奖在内的一系列优异成绩,连续多年居《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各项榜单前列。
学生桥牌队多次代表中国青年队参加国际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大学生艺术团多次参加“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
以上参考:合肥工业大学官网——工大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