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地下管线普查的技术依据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
《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06);
《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CJJ/T73-2010);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100-2004);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2008);
Ⅱ 地下管线普查成果在验收合格之日起多长时间纳入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
您好,地下各类管网、管线是一个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它不仅具有规模大、范围广、管线种类繁多、空间分布复杂、变化大、增长速度快、形成时间长等特点,更重要的它还承担着信息传输、能源输送、污水排放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功能,也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城市地下管线二维管理模式,已根本无法满足当今人们对地下管网、管线大数据信息分析、表达、应用的实际需要。基于此,众智软件审时度势并充分利用多年来在三维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自有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了一套全新的地下管线数据资源汇集管理信息平台——3DPLINE城市三维地下管线管理系统。该系统可有效地将各类地下管线资源融入在系统之中,全面实现了地下管线数据信息的二三维一体化,以及动态更新与专业属性数据的整体同步。此外,系统还可融地理信息、业务办公和辅助决策等地上、地下建筑规划管理模块于一体,采用虚拟仿真技术一揽子解决地下管线管理中所发生的诸多问题。不仅有助于避免市政建设过程中道路的多次开挖,而且还可大大降低施工中地下设施的矛盾与事故隐患,提高管线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大量节省规划审批中挖路断面、确定管线走向的时间和费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规划失策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另外,系统还可根据管网空间数据,实现城市三维地下管线的可视化管理,支持城市地下管线的漫游和三维成果自执行文件格式汇报,且可满足城市管线管理人员和技术专业人员的规划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不同阶段的需要。
望采纳谢谢
Ⅲ 城市地下管线的新改建地下管线工程覆土前测量成果及时报送
普查不是目的。充分利用普查大数据,建立满足城市规划、建设、运行和应急的管理信息系统,让城市管理更科学、更高效才是目标。为此,普查特别提出了三大任务。首先,要建立“地下”数据库。根据此次《通知》,要按照统一的标准,实现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和专业管线信息系统之间信息的即时交换、共建共享、动态更新;推进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与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智慧城市融合。其次,要严格规划核实制度。《通知》要求,今后新建或改建的城市地下管线工程覆土前的竣工测量成果,应及时报送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实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动态更新。最后,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做好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维护、应急防灾、公共服务等工作。今后,城市地下管线建设工程的规划审批和施工许可管理必须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据。
Ⅳ 地下管线普查隐患排查在监理总结报告中怎么写
今日监理单位邀请建设单位谁和谁,施工单位谁和谁,一起针对地下线管进行了隐患整体检查,发展哪里不到位哪里需要整改,下达监理通知要求几日内重新申报
Ⅳ 地下管线相关报告
本人从事地下管线探测六年熟悉整个工作流程会修理日本富士PL960的夹钳还有接收机的不能测深QQ361723692
Ⅵ 地下管网普查都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参考文献
地下管线普查主要包括地下管线探查、地下管线测量和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建设三大部分。
地下管线探查包括管线现状调绘,用物探和实地调查的方法确定管线的位置、埋深、走向和管线附属设施情况,设立管线点等工作。
地下管线测量包括管线点测量、管线图编绘等。如果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测量点密度和地形图现状程度不能满足地下管线测量的需要,还必须进行必要的控制点补充测量和地形图更新补测。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建设包括计算机设备配置、网络建设、应用系统开发、数据库建设、数据动态管理维护和数据利用服务等工作。
Ⅶ 地下管线普查的概念
地下管线普查,指针对某一区域,一般在城市范围内的地下管线敷设现状进行的全面调查。根据不同地区的要求,也包括对部分地面以上的出露管线进行调查。
【定义】根据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需要,全面查明城市建成区或城市规划区内的地下管线现状,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精度指标、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在城市建成区或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地下管线探测、地下管线图编绘、建立管线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并实施动态管理的全过程。
Ⅷ 地下管线成果表如何获知管线地面高程和埋深
通过测绘后得知地面高程,埋深通过实测得知。
Ⅸ 地下综合管线普查是建设单位做还是设计单位
地下管网不属于生产设备,地下管网为城市基础设施。生产设备是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并将其转化为产品的固定资产。应具备两个特征:一是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不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固定资产不属于生产设备,如厂房、道路、运输设备等;二是固定资产。不属于固定资产的生产工具,不成为生产设备,如各种刀具、模具等。国家对城市地下管网的管理正在制定相关法规,各地均有详细管理办法。附件《北京市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
《北京市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本市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保障地下管线正常运行和城市公共安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地下管线,是指燃气、供热、供水、雨水、污水、中水、电力、输油、照明、通信信息、广播电视、公安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地下管线。
第三条 市市政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市城市基础设施地下管线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并组织实施本办法;综合协调地下管线专业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经市批准后实施;监督地下管线权属单位编制地下管线年度建设项目、维修工程计划和抢修预案,并协调实施。
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市地下管线规划、测绘及档案资料监督管理。
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地下管线安全监督管理。
市路政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市地下管线占道掘路施工作业监督管理。
市公安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市地下管线占道掘路施工作业交通安全监督管理。
市安全生产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对地下管线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区(县)市政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辖区内自建的地下管线进行监督管理。
本市燃气、供热、供水、雨水、污水、中水、电力、输油、照明、通信信息、广播电视、公安交通等地下管线专业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实施监督管理。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依法对地下管线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第四条 地下管线权属单位应加强管线的维护管理,保障地下管线安全运行。
(一)地下管线运行维护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
(二)建立地下管线巡查记录,记录内容应有巡查时间、地点(范围)、发现问题与处理措施、上报记录等。
(三)编制实施地下管线年度维修计划,定期排查和消除地下管线安全隐患,上报各自专业行政管理部门和市市政行政管理部门并接受监督检查。
(四)加强日常维护,保持地下管线检查井井盖完好。发现丢失或损坏,应当立即补装、更换或维修。
第五条 地下管线权属单位应制定地下管线事故抢修预案,落实抢修机械、设备、物资、人员等。地下管线发生事故后,应按照本市地下管线抢修预案和专业抢修预案组织实施,并向专业主管部门和交通路政、公安交通等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相关单位、部门和个人应当积极配合抢修,不得阻碍、干扰。
第六条 新建、翻建或改扩建地下管线,必须按有关规定经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建设单位应在管线改建工程竣工验收后6个月内,向规划行政管理部门申报注销并及时拆除报废管线。
地下管线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验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
城市道路行政管理部门应在每年年底前向地下管线权属单位公布下一年度道路建设计划。依附于城市道路的各种地下管线,必须与城市道路同步建设。
建设单位敷设和更新地下管线必须及时进行竣工测量。未按规定进行竣工测量的,有关主管部门不予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和备案手续。
地下管线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应及时汇总工程档案资料, 并向城市建设档案馆移交。因移交工程档案资料不及时、不齐全、不准确而造成施工破坏地下管线,建设单位应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第七条 建设单位在工程施工前,应向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地下管线权属单位取得施工现场地下管线资料。建设单位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时,应当提供有关地下管线安全施工措施的资料。建设单位必须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地下管线资料,施工单位应当采取安全保护措施。施工作业损坏地下管线,施工单位须立即通知地下管线权属单位和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同时采取应急保护措施,承担相应责任。
未经竣工验收的地下管线,不得交付使用,由建设单位负责管理。
在地下管线施工中,发现地下管线资料未标注的管线,建设单位应及时报告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查明管线性质、权属,由权属单位补建档案资料,并按有关规定向城市建设档案馆移交。
第八条 规划、建设、市政行政管理部门和地下管线权属单位应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将地下管线普查资料、竣工资料、补测补绘资料输入系统,并实行动态管理和信息共享。
地下管线权属单位和测绘成果的保管单位应依法向规划、建设、市政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地下管线信息数据,并按国家及本市有关规定,向建设单位提供咨询服务。
第九条 推广应用地下管线先进技术和非开挖工艺,建设和使用地下管线综合管廊。
第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接装、改装、挪移、拆除地下管线设施。
为保护地下管线安全,在地下管线用地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倾倒污水、排放腐蚀性液体、气体;
(二)堆放易燃易爆物;
(三)擅自移动、覆盖、涂改、拆除、损坏管线设施的安全警示标志;
(四)建设与管线设施无关的建筑物、构筑物或挖坑、取土、植树、埋杆、堆物、钻探,爆破、机械挖掘等占压行为;
(五)其它危及地下管线安全的行为。
第十一条 凡违反本办法,并受到行政机关行政处罚的,由做出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将其不良记录归集到本市信用信息系统。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义务保护地下管线,对损坏地下管线的行为应当劝阻和举报。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
Ⅹ 地下管线普查的意义
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是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通过地下管线普查,可查明地下管线的现状,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利用、综合管理、城市数字化、智慧城市建设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能量输送、物质传输和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被誉为城市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