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测量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的成果

测量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的成果

发布时间:2021-12-18 06:35:36

① 简述测量活动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简述测量活动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① 测量可以使人们客观和精确的把握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存在的状况。

② 测量工具通常比人的感官更敏感,因此通过一定工具而进行的测量往往比仅靠人自身感觉的测量要精确得多。

③ 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测量,有时候还可以发现一些未知的物体和现象。

④ 靠一定标准化工具测量的结果不会随特定观察者而变化。

⑤ 测量还能帮助人们观察非物理世界的存在。

② 简述""测量知识""在生活中的例子

一把直尺📏放地下脚踩着📏可以测出脚的大小

③ 数学中的测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作用

数学中的测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作用还是比较多的:测量房子的面积、测量家具的大小、农村测量土地的多少、工厂测量机器零件的尺寸等等.

④ 列举生活中测量工作或成果有哪些

工程测量工作内容业主交点—校测坐标、标高起始依据—场地控制网测量专—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基础属放线—建筑物的主体放线—建筑物的定期沉降观测方面。

1. 工程定位放线
项目部进场后首先对业主提供的施工定位图进行图上校核,以确保设计图纸的准确。

其次与业主一道对现场的坐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业主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现场建立控制坐标网和水准点。现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方法见后。水准点由永久水准点引入,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

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2.平面测量控制网设立
根据本工程的建筑物平面设计形状,采用矩形测量控制网进行控制。

⑤ 研究型学习:登高望远——数学中的测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求详细内容怎么写。。。

研究课题名称: 登高望远——数学中的测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者姓名 所在学校 民勤一中
所在年级 高一数学 研究学科 数学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珠穆朗玛峰高度的复测引起大家对测绘的关注;生活中,有很多高度或者宽度都不容易直接测量的物体,比如楼房、树、水塔等的高度;河面、楼房等的宽度,直接测量相对比较麻烦,如果我们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间接测量的话,所花的人力、物力等都相对小的多。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测量的意义和重要性,了解测绘的基本知识。通过亲身参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收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利用信息、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互相合作学习、利用现代科技多角度学习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通过亲身实践,较为全面地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测量方法,通过与自然的密切接触,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怀,增强环保意识。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课题介绍
本选题主要是让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抽象的数学可以运用的具体的生活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1、学生是高二年级理科生;
2、学生已经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
3、学生的具有必要的数学和物理基础知识;
4、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环节有了一定的了解;
5、学生对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很好奇也很感兴趣;
6、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和同学交流,乐于表达自己,渴望达到同学和教师的赞许;
7、学生对有过合作学习的初步经验,具备初步的协作能力。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课题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
生活中物体高度的各种测量方法。
通过以下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1、复习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2、了解解三角形方法;
3、了解生活中物体高度和宽度测量的一般方法;
4、尝试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提出多种方法去测量生活中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5、了解珠穆朗玛峰高度的复测的技术及其意义;
学生可能的选题内容是:
1:测量水塔的高度;
2:测量楼房的高度和宽度;
3:测量河的宽度。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每个阶段举行一个小型报告会,报告每个学生在不同时期的活动体会;最后举行一个总结报告会;每个学生都会得到一份来自自己、同组组员、他组以及老师评价形成的综合评价。

六、资源准备
根据探究主题,教师提供的资源:
1、测绘仪。
2、皮尺、标杆。
3、学校图书馆、电脑室、多媒体教室。
4、评价量表(附后)。
学生准备的资源:
1、记录笔、纸
2、带程序计算功能的计算器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1、 接触、讨论问题。
2 、了解本次活动的学习目的。
3 、学习了解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步骤、方法、要求。 1、介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介绍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3、介绍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择课题 了解对于像旗杆、楼房、水塔等这些比较高的物体,除了可以直接测量它们的高度和宽度外,能否用其它的方法测来进行测量呢?结合到我们所学习过解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请同学们积极思考,看是否可以把那些书本知识应用到这里来。
经过师生共同讨论,以学生最急于了解或最感兴趣的方面,确定研究主题,最后选定“楼房的告诉和宽度”作为此次研究的课题。 1.介绍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原则和方法。
2.组织学生讨论,与学生一起筛选课题。
成立课题组 1、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喜好,根据合作小组组成原则形成小组。
2、各小组成立后,选定组长,学习讨论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规。
3、根据选题,进行小组分工,小组内分工可以为收集资料小队、实地考察小队、科学实验对等。 1、介绍合作小组的分组原则,在学生自愿成组的前提下,合理调配各组成员。
2、介绍合作学习的要求,呈示合作学习评价量规。
3、组织、指导学生的进行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分工。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各小组根据分工制定研究计划,分配研究时间,细分研究内容,预定成果等。 1、指导学生制订研究方案。
2、设计成果展示模版,为学生展示研究结果提供指引。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1.为测量楼房宽度,分下面几个步骤进行测量:
(1)在地面上任意选择一点,利用测绘仪测量在同一地点观察到的楼房两侧边的观测角。
(2)在同一水平面上换另一个地点重复步骤(1)的操作。
(3)用皮尺测量两次测量地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2.为测量楼房高度,分下面几个步骤进行测量:
(1)在地面上任意选择一点,利用测绘仪测量在同一地点观察到的楼房房顶的观测角。
(2)在同一水平面上换另一个地点重复步骤(1)的操作。
(3)用皮尺测量两次测量地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3.各小组成员之间协同合作,记录好所需数据。处理测量的数据,算出楼房的高度和宽度。
4.完成实验报告。.
5.收集珠穆朗玛峰高度的复测资料,谈自己的感受。
6.通过Email、QQ等交换看法。 1、鼓励学生动手参与实践。
2、加深学生对解三角形方法的理解,通过本活动的训练,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大胆创新。
4、指导学生小组成员协同工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交流能力;
5、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测绘工具。
6、鼓励学生克服行动中的困难,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7、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
8、指导学生书写规范研究报告,培养表达能力。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1.各小组分组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把成果制作成PPT等进行汇报展示。
2.各成员自评(表一),由小组长收集,整理汇报。
3.组内互评(表二)。
4.组间互评(表三)。
5.老师评价(表四)。
6.各成员集成自评、组评、他评和教师评价,完成总评(表五)。
7.总结、反思。
8.改进意见。

⑥ 急求数学测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开题报告,调查问卷课题研究成果

做这个比较费时间 还是找一个专业的人帮你写 推荐一下,希望可以给你点参考, 加他为好友就行: 一一三六八七七 九二三

⑦ 数学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角形 →→→→→→→测量塔高楼高
数列 →→→→→→溶液的稀释
基本不等式/二次函数/线性规划 →→→→→→ 市场上盈利的问题
呵呵 很多啊

⑧ 加速度测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比如在汽车的设计过程中通过测量加速度来分析汽车加速效果,确定牵引力,设计出更好的引擎.同样通过测量减速度(也就是负的加速度)来设计刹车装置各防撞击装置.

⑨ 水准测量在生活中有何应用

水准测量是确定工程地面点高程的方法之一,是高程测量中精度较高且常用的方法。

水准测量为施工放样、设备安装、变形监测及分析与预报领域中提供基础资料,工程地形图测绘、地质勘测、工程施工、竣工验收以及建筑变形监测过程中,水准测量都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之一,探讨水准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探讨,对提高建筑工程勘测施工质量,提升建筑整体质量水平,保证工程建设工期和投资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水准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变形监测的应用和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手段。通过工程变形的几何分析和变形的物理解释,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工科学更严谨的监测资料。科学,准确,及时的分析和预报工程及工程建构筑物的变形状况,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和运营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1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1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几何关系,利用仪器提供的水平视线观测立在两点间上的水准尺以测定两点间的高差。如图1-1所示,地面上有A,B两点,设A为已知点,其高程为HA,B点为待定点。在AB两点间安置水准仪,两点放置水准尺,当水准仪提供水平视线时,读取A点上水准尺的读数a和B点上水准尺读数b,则A,B两点高差为

图1-1 水准测量几何原理

HAB= a - b (1-1)

于是B点的高程HB可按下式计算:

HB= HA + HAB = HA + (a - b) (1-2)

在工程测量中还有种比较广泛的计算法,即由视线高程计算B点的高程。由图1-1可知,A点的高程加上后视读数a 等于水准仪的视线高差,简称视线高,一般用Hi表示视线高

Hi= HA + a (1-3)

则B点高差等于仪器视线高Hi减去B尺的读数b,即为

HB = Hi – b = ( HA+ a ) - b (1-4)

当安置一次水准仪根据一个已知高程的后视点,需要求若干个未知点的高程时,用上式计算较为方便,此法成为视线高法,它在建筑工程中经常应用。

1.2 水准测量方法与水准路线

当地面上两点间的距离较长或高差较大时,仅安置一次仪器不能直接测得两点间的高差,则进行连续的分段测量,将所得各段高差相加、即可求得两点间的高差。如某一点的高程通过转1、转2、转3、转n等点传递到另一点,这些用来传递高程的点,称为转点。任意转点位置的变动,都会直接影响到某一点的高程,因此,转点位置应选在坚实的地面上,在其上放置尺垫并踩实。

水准路线是水准测量进行的路线。根据测区的具体情况,可选用不同的水准路线,水准路线分为附合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等三种。

(1)附合水准路线:当测区附近有高级水准点时,可由一高级水准点开始,沿着待测各高程的水准点1、2、作水准测量,最后附合到另一高级水准点叫附合水准路线。

(2)闭合水准路线:当测区附近有一高级水准点时,可从该点出发,沿着待测的水准点进行水准测量,最后仍回到起始点,形成一个闭合的路线。

(3)支水准路线:从某一水准点出发,进行水准测量到另一个点,即不符合到另一点,也不形成闭合的水准路线。

2 水准测量在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为工程勘测设计与施工所进行的水准测量。一般分为:

(1)建立高程控制网,供工程勘测设计和施工用;

(2)线路水准测量,测定沿某一线路的地面高低起伏,供纵断面设计和施工用;

(3)面水准测量,测定某一定面积内的地面高低起伏,供土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用。其测量的精度按工程的要求来决定,一般相当于或低于四等水准测量。

工程高程制约网的建立前需要根据工程需要和测区实际,明确水准网等级,按照等级进行水准网设计,精度估算和优化设计职称论文范文。同时水准制约网的布设应遵循以高级到低级,以整体到局部逐步制约、逐步加密的原则,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同时,为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高程制约点必须有足够的精度和合适的密度。

水准测量在工程中的另一个运用就是土石方的计算,为计算建筑工程土方开挖的工程量,需要对待开挖区域的高程进行测量。首先需要利用经纬仪或全站仪对测区进行放线,将测区划分为等面积的方格网,然后采用水准仪高程测量策略,测量出方格网的四个角点的高程,采用相应的体积拟合和计算策略,就能够估算出开挖到某一高程基准需要开挖或回填的土方量,方格网越密集,测量的高程点越多,计算出的土方量就越大。通过实际工作发现,采用水准仪进行土方量测量计算相比全站仪和经纬仪土方测量用时更多,同时计算的精度也相对较低。

3 水准测量在变形监测中的运用探讨

3.1水准测量变形监测案例的设计

建筑工程变形观测包括基础沉陷观测和建筑物本身变形观测。变形监测案例的设计包括沉降点的布置以及监测周期的设计两个方面。在沉陷观测点的布置一般设计部门提出监测要求 ,由施工方编制沉降低布置案例并在施工期间进行埋设。沉降点的数量应足够多,以保证测量的结果能够放映整个基础的沉陷、倾斜与弯曲的变化情况党校毕业论文。同时,沉降点位置的选择还应考虑建筑物的规模、型式和结构等特点,并结合建筑工程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监测建筑物自身变形的观测点应与建筑物紧密结合,在便于观测的同时可保证在整个变形观测期间不受损坏。在监测周期的确定上,建筑工程分竣工前后,竣工前由于载荷增加加快,造成的沉降量较大,因此,相关规定要求,建筑每增加一层必须进行一次变形监测,以便尽早发现不均匀沉降,在沉降异常时及时调整施工案例;竣工后的变形监测的周期一般根据前一次监测的日平均沉降值确定,大于0.3/d的要求每半月观测一次,0.1-0.3/d要求每一月观测一次,0.05-0.1/d要求每三月观测一次,0.02-0.05/d要求每六月观测一次;<0.01/d是表明建筑物基本稳定,固定周期的变形监测可停止。

3.2变形监测水准测量策略

与国家一、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策略相比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的策略有其自身的特点,每一次观测都是重新观测,不有着因测量次数的增加而导致的误差积累,同时,建筑工程沉降观测不能采用闭合水准测量路线,因为闭合水准路线有着闭合差分配,会导致闭合差强制分配到每一测段的高差中 ,反而有可能扭曲沉降点的高程值 ,使得在沉降点并未下沉的情况下出现沉降点上升的不合理现象。如果因此若发现沉降点的高程值异常 ,不要进行误差修正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无条件返工重测核实 ,以而分辨出是测量误差太大 ,还是确有较大的沉降。

4 二等水准测量的实施

4.1 工程概况

本次我们承担了对建院学生寝室9栋,10栋,11栋区域的二等水准测量(闭合)的任务。

每一条闭合水准路线由3个待求水准点和1个已知水准点组成, BM1、BM2、BM3、BM4处,每处共有4组点。以BM1处4个点中的任意点为已知水准点,测出BM2、BM3、BM4处4个点中的任意点的高程,指定:每个组起始点已知高程都为500.00000m。

电子水准仪二等水准测量

仪器设备:电子水准仪(含木脚架1副、条码标尺1对及尺垫2个)

精密水准仪二等水准测量

仪器设备:DSZ05精密水准仪(含木脚架1副、标尺1对及尺垫2个)

4.2 观测要求

(1)采用单程观测,每测站两次高差,奇数站照准水准尺的顺序为:后-前-前-后;偶数站照准水准尺的顺序为:前-后-后-前。

(2)水准测量各测段测站数必须为偶数。

4.3技术要求

(1)观测按相应的测量标准。

(2)记簿应记录完整,符合规定。

(3)测量限差要求按表“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执行。

表4-1 二等水准规范要求表

视线长

度/m

前后视

距差/m

前后视距

累积差/m

视线高度

/m

两次读数

所得高差

之差/mm

数字水准

仪重复测

量次数

测段、环线闭合差

≥3且≤50

≤1.5

≤3.0

≤2.80且≥0.55

≤0.6

≥2次



注:L为闭合路线的总长度,以公里为单位。

4.4操作流程

(1)、在两尺之间大概正中的位置架好仪器、整平,再读取前后尺的上下丝,计算出前后视距差,(若视距差小于1.5米则继续下一步操作,若视距差大于1.5米则向距离长的一边移动,至视距差范围内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2)、按照后前前后的顺序读取中丝读数(两次),计算基辅分划读数差是否在0.4mm之内、基辅分划所得高差之差是否在限差以内。

(3)、第二步操作完成后,水准仪搬至下一站,前尺不动搬动后尺作为下一站的前尺。

(4)、重复第一步的操作,然后按照前后后前的操作读取中丝读数(两次),计算基辅分划读数差是否在0.4mm之内、基辅分划所得高差之差是否在限差以内。

(5)、按照一到四的步骤逐站测量,至水准路线闭合测量完成,并将所测数据填入相应的表格。

(6)、计算出各测段的高差以及闭合差,检验闭合差是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并将闭合差分配到个测段高差上,整理、提交资料,完成整个测量。

表4-2 二等水准测量手簿

测站编号

后距

前距

方向



尺号

标尺读数

两次读数之差

备注

视距差

累积视距差

第一次读数

第二次读数

1

22.7

23.3

后 B1

143906

143906

o



139260

139261

-1

-0.6

-0.6

后-前

+4646

+4645

1

h

+0.04646

2

19.3

19.8



120077

120078

-1



117809

117808

+1

-0.5

-1.1

后-前

+2268

+2270

-2

+0.02270

3

23.1

24.0



135550

135549

+1



135323

135323

0

-0.9

-2.0

后-前

+227

+226

+1

h

+0.00226

4

20.7

19.5



130517

130517

0



130349

130349

0

1.2

-0.8

后-前

+168

+168

0

h

+0.00168

5

21.6

21.6



116452

116453

-1



118568

118569

-1

0

-0.8

后-前

-2116

-2116

0

h

-0.02116

6

22.8

22.1



136222

136222

0



136307

136306

+1

0.7

-0.1

后-前

-85

-84

-1

h

-0.00084

7

20.9

21.4



132168

132166

+2



133905

133905

0

-0.5

-0.6

后-前

-1737

-1739

+2

h

-0.01738

8

24.0

23.8



125369

125368

+1



128735

128736

-1

0.2

-0.4

后-前

-3366

-3368

+2

h

-3367





后-前

h

注:高差中数按4舍6进5看奇偶的原则取之0.00001

5变形监测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在施工过程中有着重大的意义。 经过观测获得的首要资料,方便监测建筑物的呈现状态和施工状况,如果发生危险操作, 应该立即分析并解决,运用合适的手段, 避免严重施工事故的发生。变形观测主要由以下内容: 观测基础边坡的位置; 观测建筑物主体的沉降; 观测高层建筑物的水平位移等, 精确的观测结果为保障施工期间的工程质量、 各方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奠定了基础, 在深基坑施工、填海区、 地质断层构造带的施工工程显得尤为重要, 而由于我们频发的建筑物沉降、位移引起的边坡及道路坍塌、 楼房及桥梁

倒塌等施工安全质量事故, 所以我们务必积极努力的对待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

5.1观测的内容、方法及要求

观测仪器及工具:电子水准仪或精密水准仪1台,铟瓦钢尺两根,锤子1把,木桩6根等。

(1)、在已布设的水准点中确定一个为基准点,假定所有已知点高程值都为100.0000m。“变形区”内,选择6个呈矩形分布的沉降变形观测点,依次编号B1-B6,并分别打入木桩。

(2)、同时改变6个木桩的高度(通过锤子往下砸),模拟沉降变化,利用基准点,测得监测点B1-B6的高程。

(3)、再重复操作上述步骤9次,模拟10个观测周期,每次观测和计算成果分别记入“沉降观测点水准测量记录手簿(一)和(二)”。

(4)、将10次观测得到的B1-B6的高程记入“附表 某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的观测成果表”,并计算出“本次下沉”量和“累计下沉”量。

5.2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

将原始记录进行整理,在每次观测后,把数据进行检查和计算看看是不是正确,精度要求是不是符合,然后调整高差闭合差,推算出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将10次观测得到的B1-B6的高程记入“附表 某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的观测成果表”,并计算出“本次下沉”量和“累计下沉”量。

(1)计算各沉降观测点的本期沉降量:

沉降观测点的本期沉降量=本次观测所得的实测标高-上次观测所得的实测标高。

(2)计算总沉降量:

总沉降量=本期沉降量+上次本期沉降量 。

将计算出的沉降观测点本期沉降量、总沉降量和观测日期等记入“沉降观测记录”中。

表5-1 沉降观测点的观测成果表

N

班级: 组号: 小组成员:

假定观测日期(年月日)

假定荷载(t/m2)

观测点

B1

B2

B3

B4

B5

B6

高程m

本次下沉mm

累计下沉mm

高程m

本次下沉mm

累计下沉mm

高程m

本次下沉mm

累计下沉mm

高程m

本次下沉mm

累计下沉mm

高程m

本次下沉mm

累计下沉mm

高程m

本次下沉mm

累计下沉mm

2012.10.2

4.5

500.0131

0.00

0.00

500.0102

0.00

0.00

500.0098

0.00

0.00

500.0092

0.00

0.00

500.0227

0.00

0.00

500.0440

0.00

0.00

2012.11.2

5.5

500.0010

1.21

1.21

499.9915

1.87

1.87

499.9982

1.16

1.16

500.0003

0.89

0.89

500.0040

1.87

1.87

500.0284

1.56

1.56

2012.12.2

7.0

499.9724

2..86

4.07

499.9631

2.84

4.71

499.9721

2.61

3.77

499.9788

2.15

3.04

499.9795

2.45

4.32

499.9972

3.12

4.68

2013.01.2

9.5

499.9489

2.35

6.42

499.9398

2.33

7.04

499.9481

2.40

6.17

499.9529

2.59

5.63

499.9538

2.57

6.89

499.9759

2.13

6.81

2013.02.2

10.5

499.9348

1.41

7.83

499.9124

2.74

9.78

499.9296

1.85

8.02

499.9376

1.53

7.16

499.9404

1.34

8.23

499.9582

1.77

8.58

2013.03.2

10.5

199.9189

1.59

9.42

499.8948

1.76

11.54

499.9137

1.59

9.61

499.9283

0.93

8.09

499.9283

1.21

9.44

499.9408

1.74

10.32

B1

B2

B3

B4

B5

B6

高程m

本次下沉mm

累计下沉mm

高程m

本次下沉mm

累计下沉mm

高程m

本次下沉mm

累计下沉mm

高程m

本次下沉mm

累计下沉mm

高程m

本次下沉mm

累计下沉mm

高程m

本次下沉mm

累计下沉mm

2013.04.2

10.5

499.8965

2.24

11.66

499.8764

1.84

13.38

499.9066

0.71

10.32

499.9134

1.49

9.58

499.9124

1.59

11.03

499.9201

1.47

11.79

2013.05.2

10.5

499.8787

1.78

13.44

499.8616

1.48

14.86

499.8887

1.79

12.11

499.9024

1.10

10.68

499.8902

2.22

13.25

499.9125

1.09

12.88

2013.06.2

10.5

499.8613

1.74

15.18

499.8501

1.15

16.01

499.8790

0.97

13.08

499.8938

0.86

11.54

499.8826

0.76

14.01

499.9086

0.66

13.54

2013.07.2

10.5

499.8489

1.24

16.42

499.8390

1.11

17.12

499.8731

0.59

13.67

499.8860

0.78

12.32

499.8740

0.86

14.87

499.9039

0.47

14.01

根据“沉降观测点的观测成果表”绘制“荷载、沉降曲线图”

通过对6个监测点10个周期的变成观测,B2监测点沉降最为严重,若其为建筑物,可能已经发生建筑变形,需要加固或者一定必要的措施。

6 总结

在建筑工程前期勘测、中期施工以及后期工程变形监测过程中,水准测量的作用和作用重大,对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建设工程运转维护的安全性,保障工程的工期和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水准测量的原理及方法,重点介绍了水准测量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和变形监测中的运用,其结果对指导工程施工和提高工程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阅读全文

与测量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的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软件著作权可以赚钱吗 浏览:481
作业谁发明的名字 浏览:633
狮山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542
厦门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74
农民大爷发明秸秆炉 浏览:210
碘伏开口有效期 浏览:455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
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62
初中数学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30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张力 浏览:369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