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查询专利证书
这个专利是真的,能够从cpquery.sipo.gov.cn网站查询到,但是该专利因未缴纳年费,已经失效,属于无效内专利,再有人拿来用于宣容传或促销,就是欺骗行为。
在知道专利号的前提下,查询专利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登录cpquery.sipo.gov.cn。
从案件状态看出,该专利未缴年费失效。
cpquery.sipo.gov.cn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属的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的“中国及多国专利审查查询”系统。
通过该网站,可查询专利状态、了解专利申报进度、查看专利申报文书。查询方式有多种,包括通过申请人查询、通过专利号查询、发明人查询等。
㈡ 如何申请国家专利证书
<p> 专利证书是专利申请经审查合格,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满足颁发授予专利权条件,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即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授予专利权的决定,发给专利申请人的专利证书,是一种法律证明文件。</p><p> 专利证书分为发明专利证书、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以及外观设计专利证书。</p><p> 依据法条</p><p> 依据专利法,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在审批中不进行公布和实质审查,只有受理、初审和授权三个阶段。</p><p> 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自申请日起计算。</p><p> 专利证书副本编辑一项专利有多个专利权人,办理专利登记手续后,国家知识产权局只向第一专利权人颁发一份专利证书,其他共同权利人需要专利证书的,可以请求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具专利证书副本。对同一专利权出具的专利证书副本数目不能超过颁发证书时共同权利人的总数。</p><p> <strong>1、请求办理的条件:</strong></p><p> 办理专利证书副本的请求人只能是颁发证书时的共同专利权人,不能是第一专利权人。</p><p> (1)不再出具专利证书副本的情况</p><p> ①专利权终止后;</p><p> ②颁发专利证书后,因专利权转移发生专利权人变更的,不再向新专利权人或者新增专利权人出具专利证书副本;</p><p> (2)可更换专利证书的情况</p><p> ①专利权权属纠纷经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调解或者人民法院调解或者判决后,专利权归还专利所有人的,在调解或者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当事人可以在办理变更专利权人手续合格后,请求更换专利证书;</p><p> ②2006年7月1日之后颁发的专利证书如有损坏,专利权人可以退回损坏证书,请求更换专利证书;</p><p> ③专利证书中存在打印错误,专利权人可以退回证书,请求更换专利证书。</p><p> <strong>2、请求办理所需材料:</strong></p><p> (1)提交共同权利人或本案代理机构签章的《办理文件副本请求书》、原证书首页复印件。</p><p> (2)共同权利人当面、邮寄方式办理的,需提供本人身份证明。共同权利人委托他人来办理的,需要提交委托书原件、经办人身份证明、共同权利人身份证明复印件。</p><p> <strong>3、请求方式:</strong></p><p> (1)面交请求可以通过专利局受理大厅专利申请流程服务窗口办理。</p><p> (2)邮寄请求</p><p> 请求书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蓟门桥西土城路6号</p><p> 收件人名称: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初审及流程管理部业务发文管理处(专利局初审部发文处)</p><p> 邮政编码:100088</p><p> 依据专利法,实用新型申请在审批中不进行公布和实质审查,只有受理、初审和授权三个阶段。</p><p> 实用新型专利权期限为十年,自申请日起计算。</p><p> 外观设计专利证书首页记载以下内容:外观设计名称、设计人姓名、专利号、专利申请日、专利权人姓名或名称(即申请人姓名或名称)、授权公告日、时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签字、国家知识产权局章等。专利证书还包括有专利授权文本。</p><p>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条规定:</p><p> 依据专利法,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批程序包括受理、初审、公布、实质审查以及授权五个阶段。</p><p> 发明专利的授权过程比较漫长,通常从递交申请开始,多则一两年,少则半年,才能获得授权,从而拿到发明专利证书。</p><p>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自申请日起计算。</p><p> 实用新型专利证书首页记载以下内容:实用新型名称、发明人姓名、专利号、专利申请日、专利权人姓名或名称(即申请人姓名或名称)、授权公告日、时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签字、国家知识产权局章等。专利证书还包括有专利授权文本。</p><p> 第二条 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p><p>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p><p>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p><p>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p><p>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三十九第四十条的规定:</p><p> 第三十九条
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授予发明专利权的决定,发给发明专利证书,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发明专利权自公告之日起生效。</p><p> 第四十条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者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决定,发给相应的专利证书,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自公告之日起生效。</p><p> 专利证书</p><p> 发明专利证书首页记载以下内容:发明的名称、发明人姓名、专利号、专利申请日、专利权人姓名或名称(即申请人姓名或名称)、授权公告日、时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签字、国家知识产权局章等。专利证书还包括有专利授权文本。</p>
㈢ 专利授权后、多久才能得专利证书
在不经专利代理机构申报专利的前提下,专利授权后,11--15天可拿到专利回证书。
经过代理机构答申报专利的前提下,专利授权后,中介机构11--15天拿到专利证书,再邮寄给申请人,需要增加1--3天的时间。
发文日期,就是专利局邮寄出专利证书的日期。
㈣ 什么是知识产权证书
1、专利指受到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即专利技术,是受国家认可并在公开的基础上进行法律保护的专有技术。我国,专利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类型。
2、知识产权,也称其为“知识所属权”,指“权利人对其智力劳动所创作的成果享有的财产权利”。它有两类:一类是著作权(也称为版权、文学产权),另一类是工业产权(也称为产业产权)。
(一)著作权,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主要包括著作权及与著作权有关的邻接权;通常我们说的知识产权主要是指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和作品登记。
(二)工业产权,工业产权则是指工业、商业、农业、林业和其他产业中具有实用经济意义的一种无形财产权,由此看来“产业产权”的名称更为贴切。主要包括专利权与商标权。
3、综上,知识产权是包括专利权的。
专利证书是专利申请经审查合格,没有发现驳回理由,满足颁发授予专利权条件,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即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授予专利权的决定,发给专利申请人的专利证书,是一种法律证明文件。专利证书分为发明专利证书、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以及外观设计专利证书。发明专利证书首页记载以下内容:发明的名称、发明人姓名、专利号、专利申请日、专利权人姓名或名称(即申请人姓名或名称)、授权公告日、时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签字、国家知识产权局章等。专利证书还包括有专利授权文本。依据专利法,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批程序包括受理、初审、公布、实质审查以及授权五个阶段。发明专利的授权过程比较漫长,通常从递交申请开始,多则一两年,少则半年,才能获得授权,从而拿到发明专利证书。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自申请日起计算。
㈤ 专利的法律状态应当以专利证书为准对吗
专利证书下发的时候只能证明他授权了。以后的状态就不能证明了。因为专利可以做变更,但是变更后并不会重新下发证书。所以有可能他的申请人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另外专利需要每年交年费,他也有可能没有交年费,专利已经失效了,但是在证书上并体现不出来。
㈥ 和专利有关的资格证书
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是从事专利行业最重要的资格证。
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的从事专利代理行业的职业资格考试,通过此考试后,会由专利代理人考核委员会颁发“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
参考信息:
一、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且具备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报名参加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
1.18周岁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历;
3.熟悉专利法和有关的法律知识;
4.从事过两年以上科学技术工作或者法律工作。
二、考试时间:
考试每年举行一次,一般在11月全国十几个考点城市同时进行。
三、考试内容:
考试包括专利法律知识(总分为150分)、相关法律知识(总分为100分)和专利代理实务(总分为150分)三门考试科目。
四、考试录取:
采用专利法律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总和(称为“法律知识”部分)确定一个分数线、专利代理实务(称为“代理实务”部分)单独确定一个分数线,双合格分数线择优通过的录取方式。每年由专利代理人考核委员会根据专利工作的实际需要和当年试题的难易程度,分别确定法律知识部分和代理实务部分的合格分数线。如果应试人员的法律知识部分或者代理实务部分的考试成绩通过该部分当年的合格分数线,则由考核委员会办公室发出该部分考试合格成绩单,成绩合格的记录自当年起三年内有效。应试人员需在接下来的两年内补考并通过另一部分的考试。如果应试人员在三年内未能通过两部分的考试,则再次参加考试的,重新起算合格成绩记录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