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2013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013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发布时间:2021-12-17 01:29:35

1. 杨金龙的获奖情况

民进全国先进个人,2015年清华大学“先进工作者”称号,2013年山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13年科学中国人(2012)年度人物,2013年民进全国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2013年民进北京市委2013年度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2013年民进北京市委2013年优秀成果信息一等奖,2013年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2年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第七届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2012年民进北京市委2011年度人物,2011年第七届山西省青年科学家奖,并获得“山西省青年科学家” 称号, 2010年“10000个科学难题”优秀撰稿人,2010年民进北京市委优秀会员,2010年民进北京市先进个人,2009年首都统战系统参与奥运、服务奥运先进个人,2008年邯郸市十大创新典范,2007年第五批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2007年“陶瓷胶态成型新工艺”荣获邯郸市十大科技成果,2006年邯郸市第四批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5年“陶瓷胶态成型新工艺”,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4年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与新产品博览会金奖,2004年河北省科技十大杰出青年,2004年民进北京市委参政议政先进个人,2004年陶瓷胶态成型新工艺,教育部科技发明一等奖,2004年中国硅酸盐学会年会优秀论文,2003年中国材料研究年会优秀论文,2000年清华之友——优秀教师奖励金二等奖,1998年中国硅酸盐学会第三届优秀论文,1998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清华之友——优秀青年教师奖励金一等奖,1997年清华之友——优秀教师奖励金青年教师优秀群体奖,1996年清华大学十大优秀博士毕业生及金质奖章,1996年

2. 成刚的获奖情况

1. 论文“我国高校内部效率研究”获北京市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2. 北京市2013年度优秀人才项目资助(北京市委组织部)
3. 与杜育红等合作《中国义务教育财政研究 》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4. 论文“国际视野中的我国主要城市基础教育公共投入研究”获中国教育会计学会2010年教育财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5. 2008-2009年度“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教育学、心理学一等奖
6.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四届高等教育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7. 参与撰写的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报告调查获得2006年市教委、教工委调研成果一等奖,获2006-2007年度市委、市政府调研报告一等奖
8. 获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度“京师英才”一等奖、北京师范大学2011-2012学年度优秀研究生教学奖、北京师范大学2011―2012学年度优秀辅导员、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优秀毕业研究生、2006年度北京师范大学华藏奖学金、2003年度北京师范大学华为研究生奖学金等校内奖项

3. 耿传明的获奖情况

1995年《颠覆常识的艺术——余华小说中的反讽叙事与距离控制》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世纪之交中国文学研讨会论文一等奖。2002年《两种伟大与两种激情——现代性历史文化语境中的鲁迅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获《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优秀论文奖。2006年著作:《轻逸与沉重之间——“现代性”问题视野中的“新浪漫派”文学》,获天津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年著作:《周作人的最后22年》获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优秀学术著作奖。2009年论文:《清末民初乌托邦文学综论》获首届“范伯子学术基金教师奖”。2010年获天津市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0年获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优秀学术论文奖。2013年著作《决绝与眷恋——清末民初社会心态与文学转型》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另获:2003年度南开大学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2006年度南开大学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2007年度南开大学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2008年度南开大学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2009年度南开大学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2011年度南开大学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2012年度南开大学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

4. 陈四清的获奖情况

中国对虾维生素营养的研究,1998年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大菱鲆养成及亲鱼培育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2003年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水产包膜微颗粒饲料的研究与应用,2005年中国水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苗种规模化繁育与健康养殖技术推广,2009年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三等奖。
半滑舌鳎扩繁及养成示范推广,2010年天津市滨海新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条斑星鲽繁育及养殖技术开发,2010年天津市滨海新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半滑舌鳎苗种规模化繁育及健康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鲆鲽类工厂化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2011年度中国水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我国近海重要头足类规模化繁育和资源养护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一等奖
金乌贼(Sepia esculenta)苗种规模化繁育与健康养殖技术推广,2011年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一等奖。
刺参大规格苗种规模化冬季培育技术,2013年度山东省海洋与渔业科学技术奖 。
刺参营养需求与高效配合饲料研制技术, 2014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 。

5. 李森的科研获奖

1.《现代教学论纲要》(独著),2009年9月获第五次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三等奖。 2.《普通高中技术课程项目主导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成果),2014年10月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3.《教学动力论》(独著),2001年5月获重庆市第二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4.《国家新课程在西南地区的适应性研究》(咨询报告),于2005年4月获重庆市第四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5.《现代教学论纲要》(独著),2006年12月获重庆市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6.《课堂生态论》(合著、第一),2014年3月获重庆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7.《不断深化研究生课程与教学改革 培养高素质的教育科学创新人才》(教学成果),2001年12月荣获重庆市优教成果二等奖。 8.《教学改革论》(专著、第二),2001年5月荣获重庆市第二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9.《现代教学论生长点试探》(论文),2003年4月获重庆市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10.《有效教学决策》(译著、第一),2011年8月获重庆市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11.《课堂教学创新策略研究》(专著、第一),2011年8月获重庆市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12.《基础教育概论》(专著、第一),2008年4月获重庆市第四届基础教育优秀教育著述成果奖一等奖。 13.《现代教学论》(教材、第一),2013年10月获第三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获优秀教材奖一等奖。 14.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追寻完整的人——教学活动的哲学人类学研究》,获201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6. 宋乃庆的科研成果

项目
项目来源 项目类型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开始年月 结束年月 项目
总经费 本人排名 立项批文
其它 重大项目 渝社联函【2011】21号 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研究 宋乃庆 2011/06 2013/11 20万 1/1
部委级科研项目 重大项目 11JBGP018 中国义务教育发展报告 宋乃庆 2011/10 2013/12 10万 1/1
部委级科研项目 重大项目 11JHQ001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 宋乃庆 2011/11 2013/12 20万 1/1
国家社科基金 重大项目 AHA120008 中小学理科教材难易度国际比较研究(小学数学) 宋乃庆 2012/12 2013/12 20
二、论文
作者姓名 通讯作者 题目 期刊名称 年卷期 起止页码 收录类型 影响因子 扫描上传
宋乃庆、李光树、康世刚、张辉蓉、于波 宋乃庆 小学数学教育教材新体系 重庆日报 7 7-8 CSSCI
廖晓衡,唐恒钧,宋乃庆 宋乃庆 顶岗实习中师范生专业素质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39(01) 63-69 CSSCI
黄燕苹,陈碧芬,宋乃庆 宋乃庆 西藏初中数学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 民族教育研究 2012,23(4) 57-60 CSSCI
李玲,宋乃庆,龚春燕,韩玉梅,何怀金,阳泽 宋乃庆 城乡教育一体化:理论、指标与测算 教育研究 2012(02) 41-48 CSSCI朱黎生,宋乃庆 宋乃庆 格式塔美学对数学教学的启示 数学教育学报 2012,21(06) 10-12+87 CSSCI
李国强,宋乃庆 宋乃庆 数学教育联系生活现实钟摆现象与省思 中国教育学刊 2012(5) 30-33 CSSCI
唐小为,李佳,宋乃庆 宋乃庆 课堂科学辩论实施探究——以中美中小学科学课堂案例比较分析为例 课程·教材·教法 2012,32(05) 105-110 CSSCI
朱黎生,沈南山,宋乃庆 宋乃庆 数学课程标准“双基”内涵延拓的教育思考 课程·教材·教法 2012,32(5) 41-45 CSSCI
廖晓衡,李岭,宋乃庆 宋乃庆 城乡统筹下的职业教育战略发展地位与对策研究——以重庆为例 教育与经济 2012(02) 22-26 CSSCI
王标,宋乃庆 宋乃庆 西南地区农村义务教育三级课程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38(04) 53-62+174 CSSCI
邝孔秀,宋乃庆 宋乃庆 我国双基教学的传统文化基础刍议 中国教育学刊 2012(4) 46-51 CSSCI
宋乃庆,凌琳,邝孔秀 宋乃庆 关于造就教育家的思考 今日教育 2012(09) 32-34 CSSCI
黄燕苹,李富洪,宋乃庆 宋乃庆 古典算术问题解题策略探析 数学通报 2012,51(3) 35-41 CSSCI
陈燕,宋乃庆 宋乃庆 美国中小学共同核心标准的建立及探析 比较教育研究 2012(3) 37—41 CSSCI
李静,宋乃庆 宋乃庆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参考书的编写 数学教育学报 2012,21(03) 17-19 CSSCI
杨欣,张辉蓉,宋乃庆 宋乃庆 基础教育对创新人才培育的障碍与对策 中国教育学刊 2012(11) 1-4 CSSCI
李静,刘志扬,宋乃庆 宋乃庆 基于多元表征发展代数思维的教学模式研究①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36(03) 268-271 CSSCI
杨慧娟,黄燕苹,宋乃庆 宋乃庆 中国基础教育在改革、继承与自信中前进——数学教育家张奠宙先生心声及启示 中国教育学刊 2011(11) 9-11+36 CSSCI
宋乃庆 宋乃庆 尽快促进我国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的研究和发展 名族教育研究 2011(06) 18 CSSCI
于波,宋乃庆 宋乃庆 中小学校长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办学角色定位 教育研究 2011(06) 23-27 CSSCI
杨新荣,宋乃庆 宋乃庆 国际民俗数学研究: 特点、趋势及启示 名族教育研究 2011,22(06) 32-35 CSSCI
谢幼如,宋乃庆,刘鸣 宋乃庆 基于问题的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 电化教育研究 2010(01) 36-38+47 CSSCI
陈碧芬,宋乃庆 宋乃庆 藏族初中数学教师 PCK 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名族教育研究 2010(03) 62-68 CSSCI
李静,宋乃庆 宋乃庆 关于新小学数学教学参考书编写的思考 数学教育学报 2010,19(03) 78-81 CSSCI
沈南山,宋乃庆 宋乃庆 数学教育应试观争鸣现象的文化审思 中国教育学刊 2010(11) 58-60 CS宋乃庆,唐恒钧 宋乃庆 我国义务教育中的“减负”问题探析 今日教育 2010(9) 18-20 CSSCI
杨豫晖,宋乃庆 宋乃庆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结构研究 课程·教材·教法 2010,30(04) 54-57+78 CSSCI
徐兆洋,宋乃庆 宋乃庆 检视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论争 数学教育学报 2010,19(05) 17-20 CSSCI
杨豫晖,宋乃庆 宋乃庆 教师教学决策的主要问题及其思考 教育研究 2010(09) 85-89 CSSCI
张奠宙,宁乃庆 宋乃庆 六十年数学教育的重大论争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0(02) 53-54 CSSCI
徐兆洋,廖晓衡,宋乃庆 宋乃庆 提高西南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研究 中国教育学刊 2010(1) 1-4 CSSCI
于波,宋乃庆 宋乃庆 20 世纪我国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 第三届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09/05 9-15 CSSCI
张奠宙,宋乃庆 宋乃庆 60 年数学教育的重大论争 人民教育 2009(18) 52-55 CSSCI
宋乃庆,唐智松 宋乃庆 试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 西南大学学报 2009,35(2) 123—127 CSSCI
鲁庆云,宋乃庆 宋乃庆 我国数学试题难度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数学通报 2009,48(4) 47-49 CSSCI
温涛,彭智勇,许洪斌,宋乃庆 宋乃庆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测度:重庆的证据 改革 2009(05) 81-87 CSSCI
朱福胜,宋乃庆 宋乃庆 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研究——基于重庆市四区县的调查 中国教育学刊 2009(06) 16-19 CSSCI
黄梅,宋乃庆 宋乃庆 基于三维目标的教学目标设计 电化教育研究 2009(05) 99-103 CSSCI
谢幼如,宋乃庆,刘鸣 宋乃庆 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的群体动力探究 电化教育研究 2009(2) 55-58 CSSC
仲秀英,宋乃庆 宋乃庆 经验学习理论对数学活动经验教学的启示 西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35(06) 129-132 CSSCI
沈南山,杨豫晖,宋乃庆 宋乃庆 数学学业成就评价测查试题编制研究 教育研究 2009(9) 57-63 CSSCI
杨豫晖,宋乃庆 宋乃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课程·教材·教法 2009,29(04) 39-43 CSSCI
宋乃庆 宋乃庆 素质教育观下的教与学 中国教育学刊 2009(8) 1-1 CSSCI
李明振,喻平,宋乃庆 宋乃庆 数学建模的一般认知过程研究 数学教育学报 2008,17(6) 45-48 CSSCI
朱哲,宋乃庆 宋乃庆 数学史融入数学课程 数学教育学报 2008,17(4) 11-14 CSSCI
谢幼如,宋乃庆,刘鸣 宋乃庆 基于网络的协作知识建构及其共同体的分析研究 电化教育研究 2008(04) 38-42+46 CSSCI
宋乃庆,程广文 宋乃庆 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青年教师 2008(12) 20-21 CSSCI
庞坤,李明振,宋乃庆 宋乃庆 GX 实验是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成功范例 西 南 大 学 学 报 ( 自然科学版) 2008,30(02) 161-164 CSSCI
巩子坤,宋乃庆 宋乃庆 数学教育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热点与反思 数学教育学报 2008,17(1) 75-78 CSSCI
宋乃庆 宋乃庆 因洗尽铅华而美,因回归自然而真 今日教育 2008(11) 55 CSSCI
徐学福,宋乃庆 宋乃庆 新课程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 中国教育学刊 2007(06) 43-45 CSSCI
谢幼如、宋乃庆 宋乃庆 网络环境下课堂合作学习的 电化教育研究 2007(10) 44-47 CSSCI
杨豫晖,魏佳,宋乃庆 宋乃庆 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内容及呈现方式探析 数学教育学报 2007,16(04) 80-83 CSSCI
程广文,宋乃庆 宋乃庆 论高等教育本质与高等学校管理科学性 大学(研究与评价) 2007(07、08) 12-17 CSSCI
李明振,庞坤,宋乃庆 宋乃庆 认知弹性理论指导下的高师数学建模教学 数学教育学报 2007,16(1) 96—99 CSSCI
童莉,宋乃庆 宋乃庆 彰显数学教育的基础性——美国数学课程焦点与我国“数学双基”的比较及思考 课程·教材·教法 2007,27(10) 88-92 CSSCI
宋乃庆 宋乃庆 平实·朴实·真实 人民教育 2007(19) 44—44 CSSCI
宋乃庆,李士锜,巩子坤,何文忠,张奠宙 宋乃庆 2006—2007 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纪要 数学教育学报 2007,16(3) 99-102 CSSCI
李铁安 宋乃庆 宋乃庆 高中解析几何教学策略——数学史的视角 数学教育学报 2007,16(2) 90-94 CSSCI
程广文,宋乃庆 宋乃庆 论数学课堂活动教学两面性 教育学报 2007,3(4) 35—38 CSSCI
程广文,宋乃庆 宋乃庆 论教育本体与生活世界 西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33(01) 123-127 CSSCI
李明振,庞坤,宋乃庆 李明振 认知弹性理论指导下的高师数学建模教学 数学教育学报 2006 234-238 其它
王宽明,宋乃庆 宋乃庆 解题教学中的直观性原则 数学教学 2006(03) 3-16 CSSCI
巩子坤,宋乃庆 宋乃庆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科书总复习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课程·教材·教法 2006,26(08) 33-37 CSSCI
程广文,宋乃庆 宋乃庆 几个数学教学案例的反思与启示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06(05) 59-61 CSSCI
李明振 庞坤 宋乃庆 宋乃庆 高师院校“数学建模”课程教学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31(01) 175-179 CSSCI
巩子坤,宋乃庆 宋乃庆 “统计与概率”的教学: 反思与建议 人民教育 2006(21) 24-27 CSSCI
杨新荣 李忠如 王洪 宋乃庆 宋乃庆 初 中生数学学 习观性别差异的调 查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32(02) 178-182 CSSCI
程广文,宋乃庆 宋乃庆 论教学智慧 教育研究 2006(09) 30-36 CSSCI
品洁,宋乃庆 宋乃庆 论教学幽默的本质与特点 课程·教材·教法 2005,25(05) 26-30 CSSCI
巩子坤,宋乃庆 宋乃庆 论数学教育学的范畴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5,30(4) 755—759 CSSCI
李红婷,宋乃庆 宋乃庆 变革课程理念 创生课程文化——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中国教育学刊 2005(10) 32-35 CSSCI
宋乃庆 宋乃庆 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独立学院的发展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05,2(03) 1-4 CSSCI
杨新荣,宋乃庆 宋乃庆 中美高中学段数学课程标准几何内容的比较研究 数学通报 2005,44(08) 14-16 CSSCI
宋宝和,宋乃庆 宋乃庆 算法教学策略初探 中国教育学刊 2005(5) 41-44 CSSCI
但琦,宋乃庆 宋乃庆 大学生数学建模障碍分析与对策 大学数学 2005(05) 25-29 CSSCI
宋宝和,宋乃庆 宋乃庆 中学数学“双基”教学中的误区及其成因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17(02) 89-91+101 CSSCI
杨豫晖,宋乃庆 宋乃庆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编写设计探究 当代教育科学 2004(01) 59-60 CSSCI
宋宝和,宋乃庆 宋乃庆 回归生活世界 凸显自主选择——从两个教学实例谈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程的自主选择 中国教育学刊 2004(07) 30-32 CSSCI
宋宝和,宋乃庆 宋乃庆 淡化“双基”是对“双基”的误解——多元视角下的“双基”解读 人民教育 2004(11) 12-13 CSSCI
巩子坤、宋乃庆 宋乃庆 数学优秀生培养中需明确的几个观点 当代教育科学 2004(21) 61-62 CSSCI
宋乃庆 宋乃庆 师范院校发挥人文优势的思考 重庆行政 2004(6) 80—82 CSSCI
朱德全,宋乃庆 宋乃庆 数学新课标实验教材在西南地区的适应性调查研究 中国教育学刊 2004(3) 33-36 CSSCI
宋乃庆 宋乃庆 高等院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13(02) 1-2 CSSCI
宋宝和 宋乃庆 宋乃庆 多元视角下的“双基”解读 山西教育(教学版) 2004(16) 1 CSSCI
张奠宙,张国祥,宋乃庆 宋乃庆 东西方数学课程概览——2002重庆数学教育国际研讨会侧记(英文)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28(01) 1-10 CSSC
朱德全,宋乃庆 宋乃庆 建构主义的全息性概念 中国教育学刊 2003(05) 40-42 CSSCI
朱德全,宋乃庆,袁顶国 宋乃庆 数学新课程在西南地区适应性调查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3,28(6) 998-1003 CSSCI
刘静,宋乃庆 宋乃庆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复习的教学策略 数学教学通讯 2003(12) 1-3 CSSCI
宋乃庆,朱德全,袁顶国 宋乃庆 “六连”结构:民族地区农村中学教育的有效模式 中国民族教育 2003(03) 33-36 CSSCI
刘福林,宋乃庆 宋乃庆 浅谈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编排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03(10) 11—13 CSSCI
肖红,宋乃庆 宋乃庆 实施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3,28(2) 337—340 CSSCI
刘静,宋乃庆 宋乃庆 图形计算器支持下的数学学习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2,27(4) 622-625 CSSCI
徐学福,宋乃庆 宋乃庆 探究学习就是创新学习 人民教育 2002(12) 29-30 CSSCI
宋乃庆 罗万春 宋乃庆 创新学习误区析 人民教育 2002(01) 32-33 CSSCI
罗万春,宋乃庆 宋乃庆 关于高中数学课程学习的比较研究——对大学生群体的调查与分析 学科教育 2001(08) 23-28 CSSCI
宋乃庆,闵兰,张广祥 宋乃庆 中学数学区别化课程研究 沪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1(03) 12-41 CSSCI
徐学福,宋乃庆 宋乃庆 20 世纪探究教学理论的发展及启示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27(4) 92-97 CSSCI
刘静,宋乃庆 宋乃庆 西南地区高中数学学习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报告 数学教育学报 2001,10(1) 62-64 CSSCI
罗万春,宋乃庆 宋乃庆 极限概念的表征及教学策略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14(03) 102-104+43 CSSCI
朱德全,宋乃庆,罗万春 宋乃庆 数学课程改革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角色的转换 中国教育学刊 2001(6) 37-39 CSSCI
徐学福,宋乃庆 宋乃庆 探究教学的模拟问题研究 中国教育学刊 2001(4) 46-48 CSSCI
程广文,宋乃庆 宋乃庆 论数学课堂交往特殊性 数学教育学报 2000,9(1) 28—32 CSSCI
袁爱玲,宋乃庆,张希希 宋乃庆 农村初中“文化农技并进”课程改革实验 课程·教材·教法 2000(6) 14—17 CSSCI
宋乃庆,朱德全 宋乃庆 论数学策略性知识的学习 数学教育学报 2000,9(2) 26—30 CSSCI
张希希,宋乃庆 宋乃庆 “文化农技并进”刍议 中国教育报 2000(1447) 4 CSSCI
朱德全,宋乃庆 宋乃庆 论数学教育现代化与素质教育观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0,26(1) 76—81 CSSCI
李玲 宋乃庆 龚春燕 韩玉梅 何怀金 阳泽 宋乃庆 城乡教育一体化:理论、指标与测算 教育研究 2 41-48 CSSCI
宋乃庆,朱德全 宋乃庆 试论数学异步教学原则的特殊性 数学教育学报 1998,7(2) 58-61 CSSCI
朱德全,宋乃庆 宋乃庆 论素质教育观下的数学教育 教育研究 1998(5) 23—27 CSSCI
朱德全,宋乃庆 宋乃庆 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与元认知开发 学科教育 1997(6) 32-34 CSSCI
朱德全,宋乃庆 宋乃庆 中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场情景的表征及其创设策略 课程·教材·教法 1997(04) 17-19 CSSCI
陈重穆,宋乃庆,曾宗燊 宋乃庆 21世纪的初中平面几何 数学教育学报 1997,6(04) 6-8+12 CSSCI
陈重穆、宋乃庆 宋乃庆 提高课程效益(GX)实验研究简介 数学通报 1996(8) 21-23 CSSCI
宋乃庆,陈重穆 宋乃庆 再谈“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数学教育学报 1996,5(02) 15-18 CSSCI
宋乃庆,曾崇燊,段泽勇 宋乃庆 义务教育中的数学——大众数学——兼论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21(增刊1) 88-92 CSSCI
陈重穆,曾崇燊,宋乃庆 宋乃庆 从素质教育看21世纪的高中数学课程 课程·教材·教法 1995(09) 40-42+34 CSSCI
陈重穆,宋乃庆 宋乃庆 义务教育中的数学——大众数学——兼论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 川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5(04) 1-4+26 CSSCI
陈重穆,曾崇燊,宋乃庆 宋乃庆 “GX”为什么能减轻负担,提高质量,又能节约时间? 数学教学通讯 1995(03) 2+41-42 CSSCI
宋乃庆 宋乃庆 变教训为财富,把整顿当机遇——走出误区的回顾 高校编辑出版文集 1995(12) 257-263 其它
陈重穆,宋乃庆 宋乃庆 浅谈提高课堂效益(GX) 数学教学通讯 1994(01) 1-2 CSSCI
陈重穆,曾宗教,宋乃庆 宋乃庆 减轻负担、提高质量——GX(提高课堂效益)实验简介 数学教育学报 1994,3(02) 1-4+61 CSSCI
陈重穆,宋乃庆 宋乃庆 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兼论《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数学教育学报 1993,2(02) 4-9 CSSCI
陈重穆,罗介玲,宋乃庆 宋乃庆 《初中数学》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简介(初稿)——《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数学试验课本》介绍之一 数学教学通讯 1990(04) 2+1-2 CSSCI
罗四维,宋乃庆 宋乃庆 教材要多样化 数学教学通讯 1989(05) 2 CSSCI
王秀泉,宋乃庆 宋乃庆 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研究——综合运用教材,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1987(02) 97-107 CSSCI
王秀泉,宋乃庆 宋乃庆 配合中学、开展数学教学改革实验 数学教学通讯 1984(04) 2-5 CSSCI
三、获奖
奖励名称 获奖项目 证书编号 本人排名 获奖年度 获奖等级 参与单位数 本校参与学科数 获奖类型 证书扫描
“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教育部) 《教育实验研究》 0 2/3 2006 国家级 1 1 科研
重庆市第五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西南贫困地区“双证式”教育扶贫模式探索咨询报告 0 2/3 2006 省部级 1 1 科研
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西南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适应性研究 0 1/1 2006 国家级 1 1 科研
“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国家新课程在西南地区的适应性研究(系列研究咨询报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等部门采纳2001-2004年使用 0 1/5 2006 国家级 1 1 科研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构建西部教学团队,深化数学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积极服务基础教育” 0 1/1 2009 国家级 1 1 教学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教育对重庆经济发展贡献的研究 0 1/1 2009 国家级 1 1 科研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数学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 0 1/1 2009 省部级 1 1 科研
“重庆市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重庆市人民政府) 《小学数学教育概论》 0 1/5 2011 省部级 1 1 科研
“第三届重庆市发展研究奖”三等奖(重庆市人民政府) 中国西部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0 2/5 2011 省部级 1 1 科研
“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教育部) 西南农村地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研究——“三方联动实习支教”工程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行动研究 0 6/6 2013 国家级 1 1 科研
四、著作
类型 名称 作者姓名 第一主编 出版年月 出版单位 参与单位数 本人排名 封面
教材 教学设计 徐学福,宋乃庆 徐学福,宋乃庆 2008/02 重庆出版社 0000 12/30
教材 新编初等数学选读 宋乃庆 宋乃庆 2007/12 高等教育出版社 00000 12/30
教材 《数学课程导论》 宋乃庆,徐斌艳 宋乃庆 2010/03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0000 12/30
教材 小学数学教育概论 宋乃庆,张奠宙 宋乃庆,张奠宙 2008/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0000 12/30
教材 教育统计与测评技术 朱德全 宋乃庆 朱德全 2007/08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00000 12/30
教材 课程教学模式论:中学教育与农村建设 朱德全 宋乃庆 朱德全//宋乃庆 2011/05 人民教育出版社 00000 12/30
教材 《数学教育概论(第二版)》 张奠宙、宋乃庆 张奠宙 2009/09 高等教育出版社 0000 12/30

7. 冯其波的科研项目

近5年来获得省部级科技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主持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43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1项,获得9项。1.在两个863项目的支持下,提出了新的路基沉降全方位长期监测方法,研制的监测系统得到应用,其研究成果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3年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排名2)。
2.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专项和面上项目的支持下,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基于单根光纤外差式干涉和激光准直的六自由度误差高精度同时测量,研制出测量样机,2014年通过了国家自然基金委组织的仪器专项结题验收,被专家一致评定为A,正在申请美国专利(排名第1)。
3.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的资助下,发明了一种激光扫描读取IP胶片潜影的方法,研制出CR读取系统样机,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的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0年获该总局科技二等奖1项(排名3),参编出版英文专著1部。
近年来主要承担的科研项目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面向五轴数控机床的激光高精度多参数快速综合测量仪研制与应用,2016.1-2020.12,845万,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轮对几何参数在线测量方法与动态误差补偿的研究,2013-01-01--2016-12,80.0万元,主持。 铁道部科技司: 铁路基础设施检测监测及评价技术研究—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监测技术及相关标准研究 ,2012-06--2013-12-31,50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激光六自由度误差同时测量仪的研制,2011-01-01--2013-12-31,180万元. 科技部“863”:重载铁路桥梁和路基检测与强化技术----重载铁路路基静动力性能检测、连续检测、实时监测与状态评估技术研究,2009-06-01--2010-12-31,100.0万元。 科技部“863”:客运专线路基沉降全方位实时监测技术的研究,2007-12-15--2009-12-31,100.0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于共路光线漂移补偿的激光多自由度误差同时测量方法研究,2007-01-01--2009-12-31,28.0万元。 机车轮对几何参数动态在线测量系统 ,2013-10-31--2014-06-30,100万元。

8. 姚建宗的荣誉和奖励情况

2015年《法学研究及其思维方式的思想变革》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2014年被评为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第六批);
2014年《法学研究及其思维方式的思想变革》获吉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13年《法律的政治逻辑阐释》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2010年度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任首席专家;
2009年4月第一届吉林大学“匡亚明特聘教授”;
2008年《法治生态环境》荣获第二届钱端升法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008年被评为全国“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活动最佳宣讲奖;
2006年入选国家人事部等确定的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6年,荣获第五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
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并获得资助;
2005年“法学理论教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4年12月,“法学理论教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吉林大学2004年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2004年12月,“法学理论教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吉林省2004年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03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2003年,《生活的场景与法治的向度》,司法部2002年法学教材和法学科研优秀成果奖优秀奖;
200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奖励;
2001年7月,“法学理论专业研究生教学改革”,教育部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1年4月,“法学理论专业研究生教学改革”,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1年1月,《法律与发展研究导论》获吉林省第5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
2001年12月,《法律与发展研究的理论倾向》,吉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二等奖;
2001年1月2日,《法治与良知》,吉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二等奖;
2001年1月2日,《法治的多重视界》,吉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二等奖;
2000年12月7日,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项目奖励;
2000年7月19日,被评为东北地区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1998—2000年度优秀编辑;
2000年3月,《国外政治发展研究述评》,吉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优秀奖(最高奖);
1999年12月,《法律与发展研究导论》,吉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第六次优秀著作奖专著优秀奖(最高奖);
1999年11月30日,荣获第二届“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
1999年8月14日,《法律与发展研究导论》,1998年度吉林省长白山优秀图书一等奖;
1998年12月,《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蕴》,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法学论文二等奖;
1998年1月,《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蕴》,吉林大学1997年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特等奖;
1998年1月,《法律制度构造论》,吉林大学1997年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二等奖;
1998年12月,因“八五”以来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中成绩显著而获奖;
1996年1月,《“法治经济”解析》,吉林大学第四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优秀论文奖;
1993年11月,《略谈法的价值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最根本价值》,吉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第三次优秀科研成果奖优秀论文奖。

9. 刘海峰的主要获奖情况

《中国科举文化》(个人专著),2013年3月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 奖2007年10月被评为湖北省“十大精品图书”。《科举学导论》(个人专著),2009年9月获第五届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7年12 月 获福建省第七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2007年12月获厦门市第三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2007年10月被评为湖北省“十大精品图书”。《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第一著者),2012年10月获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2011年12月获 福建省第九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科举史》(第一著者),2011年9月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考试发展史》(第一著者),2006年获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3年获福建省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高考改革的理论思考》(个人专著),2009年10月获福建省第八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科举制与“科举学》(个人专著),2005年获福建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唐代教育与选举制度综论》(个人专著),1994年12月获全国第一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奖《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个人专著),1999年10月获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福建教育史》(第一著者),1997年9月获福建省第三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科举学”----21世纪的显学》,2000年12月获福建省第四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三论坚持统一高考》,2000年6月获厦门市第四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科举学”发凡》,1997年3月获厦门市第三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独立作者),2003年获厦门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学优则仕:教育与科举》(第一著者),2005年获厦门市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比较研究》(主编),2003年获厦门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科举史》(第一著者),2005年获第二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高考改革中的全局观》,2011年11月被评为《教育研究》创刊30周年优秀论文。《高考改革何去何从》,2011年11月被评为《教育研究》创刊30周年优秀论文。1996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资助。2002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2002年获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入选2012年度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资助计划。入围新浪网“2005年度文化人物”。2007年获厦门大学“南强奖” 。1988年获厦门大学嘉庚奖。

10. 刘同舫的获奖记录

1.2015年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颁奖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2013年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颁奖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3.2011年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颁奖单位:广东省人民政府。
4.2015年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颁奖单位:广东省人民政府。
5.2013年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颁奖单位:广东省人民政府。
6.2009年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颁奖单位:广东省人民政府。
7.2010年获“教育部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研究成果”二等奖。颁奖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8.2007年获“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二等奖。颁奖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9.2010年获“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学术研究成果奖”特等奖。颁奖单位: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
10.指导硕士研究生获“2013年广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颁奖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11.指导硕士研究生获“2012年广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颁奖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12.指导硕士研究生2013年获第十二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颁奖单位:团省委、省教育厅等。

阅读全文

与2013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创造丰盛传销2016 浏览:787
公共卫生服务年度工作报告 浏览:921
石狮城管投诉电话 浏览:538
武汉环保局投诉电话 浏览:87
伊成果个人资料 浏览:25
软件著作权可以赚钱吗 浏览:481
作业谁发明的名字 浏览:633
狮山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542
厦门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74
农民大爷发明秸秆炉 浏览:210
碘伏开口有效期 浏览:455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
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62
初中数学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30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张力 浏览:369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