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成果汉字

成果汉字

发布时间:2021-12-17 00:12:56

㈠ 最常用的一百个汉字

按照使用频率的高低,中国常用最常用的100个汉字如下:

1 的 2 一 3 国 4 在 5 人 6 了 7 有 8 中 9 是 10 年

11 和 12 大 13 业 14 不 15 为 16 发 17 会 18 工 19 经 20 上

21 地 22 市 23 要 24 个 25 产 26 这 27 出 28 行 29 作 30 生

31 家 32 以 33 成 34 到 35 日 36 民 37 来 38 我 39 部 40 对

41 进 42 多 43 全 44 建 45 他 46 公 47 开 48 们 49 场 50 展

51 时 52 理 53 新 54 方 55 主 56 企 57 资 58 实 59 学 60 报

61 制 62 政 63 济 64 用 65 同 66 于 67 法 68 高 69 长 70 现

71 本 72 月 73 定 74 化 75 加 76 动 77 合 78 品 79 重 80 关

81 机 82 分 83 力 84 自 85 外 86 者 87 区 88 能 89 设 90 后

91 就 92 等 93 体 94 下 95 万 96 元 97 社 98 过 99 前 100 面

列举几个解释如下:

一、 【的】

部 首白

笔 画8

五 行火

五 笔RQYY

详细释义

[ dī ]

(外)“的士”(出租车)的省称:打~|~哥(称男性出租车司机)。

[ dí ]

真实,实在:~当|~确。

[ dì ]

箭靶的中心:中~|有~放矢。[目的]要达到的目标、境地:~明确

[ de ]

助词。①用在定语后。1.定于与后面的名词是修饰关系:美丽~风光|宏伟~建筑。2.定语与后边的名词是所属关系,旧时也写作“底”:我~书|社会~性质。②用在词或词组后,组成“的”字结构,表示人或事物:吃~|穿~|红~|卖菜~。③用字句末,表示肯定的语气,常跟“是”相应:他是刚从北京来~。


二、【在】

拼 音 zài

部 首土

笔 画6

五 行金

五 笔DHFD

详细释义

1.存,居:存~。健~。青春长~。

2.存留于某地点:~家。~职。~位。

3.关于某方面,指出着重点:~于(a.指出事物的本质所在,或指出事物以什么为内容;b.决定于)。~乎。事~人为。

4.表示动作的进行:他~种地。

5.介词,表示事情的时间、地点、情形、范围等:~逃。~望。~握。~理。~朝(cháo)。~野。~世。

6.和“所”连用,表示强调:~所不辞。无所不~。

三、【有】

部 首月

笔 画6

五 行土

五 笔DEF

详细释义

[ yǒu ]

1.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

2.表示所属:他~一本书。

3.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

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

5.表示大、多:~学问。

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

7.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

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 yòu ]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㈡ 有趣的汉字 活动计划成果收获

在有趣的汉字语文活动课上,同学们以朗诵、幻灯片和手抄报等形式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整个教室充满了和谐、欢乐的气氛。
同学们的展示各有千秋、各有特色。有的同学收集的汉字笑话让其他同学听了,开怀大笑。有的笑弯了腰,有的笑红了脸……展示奇特的迎来了一个个同学羡慕的眼光,还有的展示引来了其他同学的欢呼……这次活动,陈萌月做的幻灯片内容、版面和颜色配得很好,让人耳目一新,赢得了大家一致的喝彩!
通过这次活动,我体会到了汉字的神奇,汉字的有趣,知道了创造汉字的由来,也摸索到了一些猜字谜的方法。

㈢ 我爱你汉字成果汇报会作文

汉字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它们,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历史。
汉字千年历史,百年沧桑却富有灵性,书写就像观赏着傍晚的红霞,而我们则为那绚丽的色彩而迷醉无限沉迷于它们的神奇。它魅力更为我们中国的文化锦上添花。它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作,是中华民族的光辉荣誉。
汉字优雅又直白具有魔力时时呼唤着我,不由自主地去亲近,去亲近中华文明那博大精深的魅力。离不开,忘不记,更失不去……
汉字风韵多样却美丽:篆书隶书的它古色古香,回忆起创字古人的伟大;行书的它流畅通顺,使人一目了然;正楷的它端庄,好像一个个士兵排成的一个个方阵,整整齐齐,不禁心身舒畅;草书的它好似狂草奔放,凤舞龙翔,给人一种腾飞的感觉,它如雄鹰独立,挺拔如峰,似浩瀚大海,滔滔不绝,仿清亮如溪,凝滑如脂。近看犹如布阵排兵,井然有序;远看犹如鸿鹄群游。
汉字简单而万变:时而轻如鸿毛,时而重如泰山,时而飘若游丝,时而娇若惊鸿。每个字都是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是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打开诗路,倾听遥远的风声,在笔墨中立身,立命,立心,沉迷。在词的渡口不禁解轻舟,溯留上。沿句子的河流,段落的瀑布,文章的海洋奔流直下,浩浩荡荡。白纸和黑字,泾渭多分明,而名词是灯塔,动词弄扁舟,我沦陷了成为了汉字加冕的人,在词语里画地为,做汉字忠实的奴仆,并以灵魂作抵押。蘸着月光和泪光,把每一个汉字擦净用一生的时光做赌注,奉献我的心与一切。

㈣ 汉字整理的最新成果是国务院颁布的什么

汉字整理的最新成果是国务院颁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

㈤ 5个汉字的演变过程

汉字是中华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但承载了我们几千年的历史,而且也是从古到今人们进行沟通的重要手段。由汉字衍生出来的书法艺术,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但是,汉字,是怎么造出来的?
研究汉字的起源问题,在国内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先秦传说造字者为仓颉,《旬子·解蔽》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吕氏春秋》记载:“奚仲作车,仓颉作书”。相传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是古代整理文字的一个代表人。《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被尊为“造字圣人”。史学家徐旭认为,文字的出现,应与仓颉有关。那时制定历法需要文字记载,制定神谕也需要行文,因此,仓颉应是颛顼部族人。他“生于斯,葬于斯”,故造书台北有仓颉陵墓。他所处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6世纪。据此推测,四、五千年前,我国的文字就比较成熟了。
到了现代,有人在承认仓颉的同时又扩大了造字者的队伍。比如鲁迅先生,他认为“......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是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了,史官一采集,就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来由,恐怕逃不出这例子。”《鲁迅.门外文谈》。也就是说,汉字当然不可能是仓颉一个人创造出来的,而是由许许多多的像仓颉这样的人慢慢丰富起来的,仓颉只不过在这些人当中比较重要、起的作用比较大而已。我们所重视的不是到底是不是仓颉造的汉字,而是造字这件事本身的意义。汉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历史走进了由文字记载的时代,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件大事,对后世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仓颉造字
仓颉,姓侯刚,号史皇氏,黄帝时史官,汉字创始人,被尊为“造字圣人”。今南乐县城西北35华里吴村有仓颉陵、仓颉庙和造书台,史学家认为仓颉生于斯,葬于斯。
相传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在此以前,人们结绳记事,即大 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后又发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号作为记事。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渐进,事情繁杂,名物繁多,用结和刻木的方法,远不能适应需要。,这就有创造文字的迫切要求。黄帝时是上古发明创造较多的时期,那时不仅发明了养蚕,还发明了舟、车、弓驽、镜子和煮饭的锅与甑等,在这些发明创造影响下,仓颉也决心创造出一种文字来。
传说仓颉;四目重瞳,非常聪明,有一年,仓颉到南方巡狩,登上一座阳虚之山(现在陕西省雒南县),临于玄扈洛?之水,忽然看见一支大龟,龟背上面有许多青色花纹。仓颉看了觉得稀奇,就取来细细研究。他看来看去,发现龟背上的花纹竟是有意义可通的。他想花纹既能表示意义,如果定下一个规则,岂不是人人都可用来传达心意,记载事情幺?
仓颉日思夜想,到处观察,看尽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描摹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号拼凑成几段,拿给人看,经他解说,倒也看得明白。仓颉把这种符号叫作"字"。
仓颉造字成功,发生了怪事,那一天白日竟然下粟如雨,晚上听到鬼哭魂嚎。为什幺下粟如雨呢?因为仓颉造成了文字,可用来传达心意、记载事情,自然值得庆贺。但鬼为什幺要哭呢?有人说,因为有了文字,民智日开,民德日离,欺伪狡诈、争夺杀戮由此而生,天下从此永无太平日子,连鬼也不得安宁,所以鬼要哭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
有一次,仓颉就是从这些绳结记录的史书给黄帝提供的史实出了差错,致使黄帝在和炎帝的边境谈判中失利。事后,仓颉愧而辞官云游天下,遍访录史记事的好办法。三年后他回到故乡白水杨武村,独居深沟“观奎星圜曲之式,察鸟兽蹄爪之迹”,整理得到的各种素材,创造出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他给这些符号起了个名字,就叫做字。
仓颉的字都是依照万物的形状造出来的。譬如:日字是照着太阳红圆红圆的模样勾的;月字是仿着月牙儿的形状描的;人字是端详着人的侧影画的……仓颉首创文字的事后来被黄帝知道了,他大为感动,乃赐仓姓。其意是君上一人,人上一君。再后来,上天知道了这件事,下了一场谷子雨奖励仓颉。这便是人间谷雨节的由来。
从白水县城出发,沿渭(南)清(涧)公路下洛河,然后再改走白(水)洛(川)公路。吉普车在高原的沟岔间跑了一个小时左右,才来到了仓颉庙所在的史官村。这座已有1800余年历史的仓颉庙已被国务院正式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仓颉陵在吴村西侧,与仓颉庙西东相望,是一个高五米的大土丘。陵墓以下有仰韶至龙山时期的古文化遗存。陵前翁仲,石狮俱存,并建有石坊,上书“仓颉”二字。仓颉庙,始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现存碑刻记载,“历汉唐以来,未尝稍替”。如今看到的仓颉庙是明清时的建筑,占地约两千七百平方米,座北朝南,有石望柱一对,雕刻精美雅致;山门、二门皆为硬山式建筑,拜殿、正殿和寝阁大方美观。还有明代名人篆额题联和仓颉夫妇的石雕。庙内碑刻林立,松柏苍翠,杨柳依依,楼台亭阁鳞次栉比,整个建筑雄伟壮观
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并仍然或曾经在日语和朝鲜语、越南语中使用。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狭义地说,它是汉族的文字;广义地言,它是汉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
汉字是汉语书写的最基本单元,其使用最晚始于商代,历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诸般书体变化。秦始皇统一中国,李斯整理小篆,“书同文”的历史从此开始。尽管汉语方言发音差异很大,但是书写系统的统一减少了方言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汉字构造规律概括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项为造字原理,是“造字法”;而转注、假借则为用字规律,是“用字法”。
三千余年来,汉字的书写方式变化不大,使得后人得以阅读古文而不生窒碍。但近代西方文明进入东亚之后,整个汉字文化圈的各个国家纷纷掀起了学习西方的思潮,其中,放弃使用汉字是这场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运动的立论以为:跟西方拼音文字相比,汉字是繁琐笨拙的。许多使用汉字国家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汉字简化,甚至还有完全拼音化的尝试。日文假名的拉丁转写方案以及汉语多种拼音方案的出现都是基于这种思想。中国大陆将汉字笔画参考行书草书加以省简,于1956年1月28日审订通过《简化字总表》,在中国及新加坡使用至今。台湾则一直使用繁体中文。
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目前留有大量用汉字书写的典籍。不同的方言都使用汉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因而汉字在历史上对中华文明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东南亚文化圈形成的内在纽带。在汉字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诗词、对联等文化,并形成了独特的汉字书法艺术。
一个汉字一般具有多种含义,也具有很强的组词能力,且很多汉字可独立成词。这导致了汉字极高的“使用效率”,2000左右常用字即可覆盖98%以上的书面表达方式。加之汉字表意文字的特性,汉字的阅读效率很高。汉字具备比字母文字更高的信息密度,因此,平均起来,同样内容的中文表达比其他任何字母语言的文字都短。
目前在使用汉语的地区,大都使用两种规范汉字,分别是繁体中文(繁体字)和简体中文(简体字)。 前者用于台湾、香港、澳门和北美的华人圈中,后者用于中国大陆和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的华人社区。通常说来,两种汉字书写系统虽然有差异,常用汉字的个体差异不到25%。
由于汉字书写复杂,“汉字落后论”的说法存在了很长时间,认为汉字是教育及信息化瓶颈,并有“汉字拉丁化”甚至废除汉字的推动行为。现在一般认为汉字也有突出优点,初始学习难度虽大,但掌握常用字后不存在类似海量英文单词的继续学习问题,且其表意特性也能充分调动人脑的学习能力。在计算机输入问题基本解决后,“汉字落后论”及“汉字拉丁化”已实际上逐渐被大多数人抛弃。
字谜: 半布春秋——秦 字谜: 银川——泉 字谜: 一来再来——冉 字谜: 守门员——闪 字谜: 有人偷车——输 字谜: 酿酒之后隔日香 字谜: 半青半紫——素 字谜: 自己——体 字谜: 秀才翘尾巴——秃
1.女子又多心 (打一字谜) 怒
2.口出悲声,缝在衣中。(打一字谜) 哀
3.中字夹在衣当中。(打一字谜) 衷
4.免加点,草里钻。(打一字谜) 兔
5.女子口说要齐心。(打一字谜)恕
1.字谜:皇帝新衣——袭
2.字谜:一流水准 ——淮
3.字谜:石达开 ——研
4.字谜:拱猪入门——阂
5.字谜:格外大方——回
6.字谜: 走出深闺人结识——佳
7.字谜:一千零一夜——歼
8.字谜:七十二小时——晶
9.字谜:一只黑狗,不叫不吼——默
10.字谜(打一字) 黄昏前后---- 昔
11.字谜(打一字) 一箭穿心---- 必
12.字谜: 四方来合作,贡献大一点——器
13.字谜: 贪前稍变就成穷——贫
14.字谜: 半布春秋——秦
15.字谜: 银川——泉
16.字谜: 一来再来——冉
17.字谜: 守门员——闪
18.字谜: 有人偷车——输
19.字谜: 酿酒之后隔日香
20.字谜: 半青半紫——素
21.字谜: 自己——体
22.字谜: 秀才翘尾巴——秃
23.字谜: 重点支援大西北——头
24.字谜: 身残心不残. --息
25.字谜:十八乘六——校
26.字谜:一勾心月伴三星——心
27.字谜:一撇一竖一点——压
28.字谜:八字头——学
回答者: 30322095 - 实习生 一级 2009-11-17 18:55
文字的使用,是人类文明一大进步。汉字以象形文字为特征而在人类语林中独树一帜,它在文字、语言上的优点,也正在为使用表音文字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汉字起源于何时,又是谁创造的,至今并没有一致的说法。
《世本》、《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等古文献,都说汉字是在黄帝时代由仓颉、沮诵两人创造的。许慎《说文解字》试图作出比较圆通的解释,认为伏羲作八卦“以垂宪象”,启发人们根据不同事物去作不同的符号。神农氏时代“结绳而治”,但庶事繁多,终于不能满足。在黄帝时代就出现了仓颉,,“见鸟兽蹄选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并说仓颉初造书契时,“依类象形”谓之文,后来形声相益谓之字。经过长期演迸发展,总结成构成汉字的六种方法,称为“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元命苞》则说,仓颉仰观星象圆曲之势,俯察龟纹、鸟羽、山川,甚至手掌纹路等,都是他据以创作文字的基础。在近代文字学建立以前,《说文解字》有关汉字起源的学说,无疑是最权威的。’
然而,《尚书孔传》和《拾遗记》则说伏羲造书契以代结绳,文籍也在他那个时代兴起,这显然要比黄帝时代早得多了。 ·
在疑古思潮的影响下,《经学六变记》提出另一种看法,认为汉字实际上是孔子亲手制定的。幸好此书流传不广,而且用—骨文的发现迅速粉碎了这种神化孔子的说法;甲骨文韵设现也动摇了《说文解字》有关文字起源酌传说:对传说的“六书”理论也提出了各种质疑。
随着仰韶文化陶器记事符号的发现,不少专家认为那是具有汉字性质的符号。根据考古发现,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中出土了一大批带有记事符号的陶器,有些确实非常接近于文字,特别是大汶口文化陶符等图形被释读为斤、戌、炅、炅山或斧、锛、旦等,于是人们认为中国文字起源于陶器刻符。然而,平心而论,现有陶符接近汉字的还不多,而且能释读的更少,汉字起源于陶刻符号的结论似乎过早,不过陶刻符号的发现和释读,毕竟使人们看到了解决汉字起源问题的曙光,人们寄希望于有更多的出土资料和更多的研究成果。
100多年前,一撮龙骨中发现了甲骨文,这就是已经发展成熟的三千多年前的汉字。与汉字并称为世界三大古文字的埃及圣书字和苏美尔楔形文字早在公元前4世纪就已经消亡,唯独中国汉字生生不息延续至今。汉字传承了数千年,从古代汉字到现代汉字,在不断的演变中也实现着其生命的超越。如今,面对我们已经熟悉的汉字究竟有何秘可探?
要想破解汉字,就要知道汉字的始意,也就必须找到识别最早的字形。如 “自”的现代字形好像和眼睛有关系。有人说“自”像眼睛加上一撇眉毛。但“自”的甲骨文是鼻子的象形,鼻子是呼吸的外在器官,我们先人认为气是生命之本。而气息一旦受阻,人的生命就会有危险。就是今天,人们试探某个人死没死,还沿袭古老的方式,手放他鼻孔处,看有没有出气。所以,像呼吸一样正常的状态就是“自然”的本意。而“自然”所引发出的多么高深的哲学思想,都是在追求人的一种正常舒服的状态,这也是自己的生命状态,他人无法模仿替代。“自从”、“自由”、“自己”、“自然”的来历及与“自”相关的字。
破解汉字对重读汉文经典的意义,比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对于王勃这联诗我们都通晓:“只要四海之内还有一个知己朋友,虽然远隔天涯,也好似近在邻居。”你如果知道其中一个字“存”的全部,再读此联诗,其意境就和原来不同。“存”现在发现最早的字形由“才”和“了”构成。

㈥ 汉字里什么字能代表非常成就 卓越不凡的意思

能表达成就的意思的字:造诣,效果,结果,收效,功效,功劳,成果,劳绩,造就,收获,成效,成绩,建树。

㈦ 汉字发展的几个阶段是什么

《汉字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向》

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刘又辛教授负责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字发展史纲要",其最终成果是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汉字发展史纲要》,这项成果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的观点。

1、关于汉字发展史的三个阶段
在汉字发展史上,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传统的分期是以汉字字体变化为标准,即以大篆、小篆、隶书、楷书为标准划分为四个阶段。这项成果提出,字体变化不是汉字发展中的本质变化,不能说明汉字的历史发展规律,而应从汉字的构造方法的变化来说明汉字的本质变化。这项成果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汉字发展三阶段的理论。即第一阶段是图画文字阶段。商代以前的文字应该属于这个阶段。第二阶段是以表形文字为基础,以表音文字为主体的表音文字阶段。从甲骨文到秦代的文字都属于这个阶段。第三阶段是以形声字为主体,还保留了一些表形字和表音字的形音文字阶段,从秦汉到现代汉字都属于这个阶段。

2、关于汉字的优缺点
现在世界上比较通行的文字有两种:一是用几十个字母记录词语语音的表音文字;二是兼表音和表形的汉字。这两类文字体系,都各有优点和缺点,不能说哪种文字绝对好,哪种文字绝对不好。欧洲的一些学者认为,表音字是最进步的文字,汉字是一种落后的文字。这种偏见被国内的一些学者所接受,他们在书刊上谈到汉字时,很少说到汉字的优点,这是片面的。
汉字的优点。汉字的最大优点,是他的超方言性。中国是地域广阔、方言复杂的国家。在古代不可能做到语言规范化,就是现在推广普通话,也还不能在短期内完成。但是汉字却是全国通行的书面语言交际工具。语言不同,以笔代口写出字来,却完全一样。如果是文字拼音化,就会出现广东文、闽南文、上海文、北京文等,妨碍人们思想交流。汉字的另一优点,是它的有理性。文字是一种符号体系,它可分为有理性文字和无理性文字两大类。所谓无理性,是指纯表音文字,如假借字、音节文字、字母文字等,这种文字纯系一种符号,与要表达的事物没有直接联系。所谓有理性文字如汉字,它除了表示词的读音,还是代表事物形类的标志。如"水"字,是从象形文字水的形状演变而来的。它有表形和表音两个作用。再如"汪"、"洋"两字,用"水"表示类属,用"王"、"羊"表示读音,叫做形声字,是汉字的主体,这种形声兼顾的特点,便于识别和记忆。
汉字在表音方面的缺点。汉字表形字中,有一小部分长期被当作假借字使用,这是汉字中的表音字。由于它的数目不大,且多为常用字,可以不谈。在这里,只讲形声字的表音功能。形声字的声符大都是可以单独使用的表形字,用以当作表音的声符,不如字母表音准确。汉字在表音功能方面有不少缺点,而主要是以下三点:a,形声字的声符不能区分声调的差异,同一个声符往往表示不同的调.如"胡"字是阳平字,但"糊涂"的"糊"读阳平,"糊弄"的"糊"读去声。b,形声字的声符,往往因语言的变易,而丧失或减弱了表音功能。如"尚"读"shang"的第四声,但以"尚"为声符的"倘"、"躺"读"tang"的第三声,"党"读"dang"的第三声,"徜"、"常"读"chang"的第二声,"敞"读"chang"的第三声。c,汉字的一字多读的重音现象。如"参"字,在"参加"、"参观"等词中读"can"的第一声,在"人参"一词中读"shen"的第一声,在"参差不齐"一词中读"cen"的第一声,共有三个重音。

3、关于汉字的简化问题
汉字是从图画文字演变发展而来的,若画成其物,笔画就多。从汉字发展史来看,简省笔画一直是汉字演变的明显倾向。1956年公布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又扩大了简化字的范围和字数,这是两千多年来第一次大规模的汉字改革。经过四十几年的实践证明,在普及教育和书写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从另一方面看,简化字也并非全无可议之处。如"邓"、"欢"、"难"、"树"、"戏"、"对"等字,其部件"又",代替了"登"等声韵不同的声符,有些草书楷化的写法同楷书的结构不同,有些同音代替字也有可斟酌之处。但文字的规范一经确定,就不能朝令夕改,也不能各行其是,放任自流。汉字是中国优秀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待汉字也要像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一样,一是要继承传统而不能割断传统,二是要改革,按照汉字本身的发展规律进行改革,使之成为更好的交际工具。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使得学习汉语汉字的人越来越多。在各国教汉语的教师中,有的来自台湾,有的来自大陆,在教汉字时自然就会出现繁简两套教法。对这两套教法是否统一,或如何统一,有待海峡两岸及海外有关人士和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共同讨论解决。

4、关于汉字不能走拼音文字的道路
1958年国家公布了汉语拼音方案。它的作用是作为推广普通话的工具,以及给汉字注音。目前拼音方案的应用范围还有扩大的可能。如小学生在写作文时,遇到不会写的汉字,可以用拼音写这个字,书刊中的难字僻字可以加上拼音,在引用外国的人名、地名时,有人主张用拼音方案拼译等。可以预测,这套方案将会同汉字一样长期生存下去。但曾有人认为,人类语言的书面符号都应走向拼音文字的道路,不符合这个标准的文字一概视为落后文字。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偏见。汉字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之一,它不但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载体,而且在现在,仍然是全国人民以及国外炎黄子孙的共同交际工具。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外有识之士已认识到汉字的优越性,这个文字体系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重新走拼音文字的道路。

5、关于汉字的教学问题
按照汉字的教学方法教学汉字,这个原则是对的。但是,陈腐的"六书"说(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方法)必须改革。这项成果根据比较文字学的研究,并在唐兰先生"三书"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表形、借音、形声这个"新三书"说。它包括了"六书"中的合理部分,淘汰了"转注"。表形字包括"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这三书;借音字就是假借。改称借音字或表音字,是因为有些人认为假借中还有一种借形字,无中生有,徒乱人意。在唐兰先生的"三书"中,把假借字排除在外,把用表形法造的字勉强分为象形和象意两类,都不妥当。"新三书"中,既吸取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也纠正了前辈的不足之处。掌握"新三书"的划分标准,对于汉字教学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今年八十九岁高龄的刘又辛先生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日记中写到:"这本书终于写成,算是了却了五六十年来的一点心愿。······这部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因为有了一点资助,这部书才得以完稿。我们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交了这份答卷,希望我们没有白白耗费了人民的这点宝贵资金。"著名语言学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马学良先生说:"这部《汉字发展史纲要》是(刘又辛)积多年对汉字研究的成果,与其传人方有国合著公之于世的,不但理清古今汉字的本质与发展规律,且从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汉字改革的方向和汉字教学等一系列的重要问题,是一部研究汉字史和文字改革的务实的论著。"
参考资料:http://www.sinoss.com/zh-cn/resources/project_intros/04.jsp[/url]

㈧ 现代汉字有哪些弊端汉字改良有哪些成果

不知道 在网络上搜现代汉字有哪些弊端?汉字改良有哪些成果?

㈨ 500个基本汉字 是什么

1、基本字加部件:“施”并入“也”。

2、基本字上面加部件:“敢”并入“耳”。“卢”并入“尸”。

3、基本字加笔画:“弗、弟、夷”并入“弓”。“讯、凡”并入“几”。“丸”

并入“九”。“刃”并入“刀”。

4、基本字字形相同加笔画:“琢”并入“豕”。“矛”并入“予”。“甩”并

入“用”。

5、基本字上面加基本字:“韩”并入“早”。

6、双重基本字:“羽”并入“习”。

7、上下基本字,以上面基本字为主:“歪、甭”并入“不”。

8、基本字加基本字:“琴”并入主要基本字“今”,“殿”并入“共”,“辑”

并入“耳”。

9、基本字加复式基本字:“冀”并入起始基本字“北”。

10、基本字分离:“哀”并入“衣”。

11、基本字加偏旁加部件和笔画:“滚”并入“公”,“藤”并入“月”中。

“葵”并入“天”,“插”并入“千”,“舞”并入“夕”。

12、偏旁加双重基本字:“隋”并入“月”。

13、复式基本字加部件:“鼻”并入“自”。

14、偏旁加基本字和部件:“寇”并入“元”,“漆”并入“木”,“藏”并入

“臣”。

15、冷僻基本字不单列:“融”并入“虫”。

16、字形中间变换基本字和部件集中。如辨、辩;“衍”、“街”的字形集中

排列。

17、以部件为中心集中:勺(勹)所有“勹”这个部件构成的字都集中。

18、部件用汉字代表:厶(私)。

19、笔画多、字形复杂以基本字为主并入。“穆、黎、鼎”分别并入“白、

禾、目”。“寡”并入“刀”。“叠”并入“又”,“器”并入“犬”。

20、多个基本字组成的字,由笔顺起始的基本字并入:“翻”并入“采”、“赢”

并入“亡”、“嘴”并入“此”。

21、变形的基本字并入正体基本字:“美”并入“羊”,“叛”并入“半”,“麦”并入“主”、“逆”并入“山 ”、“攻”并入“工”。通过以上给这部分字形不规则的汉字定位,目的是便于学习,如按一般工具书传统的细致的部首定位,那要增加若干部首,位置会分散,不利于集中学习汉字,这样定位并不影响学习。500个基本汉字反映了汉字构字基本规律。汉字的构字存在着规律。汉字多是由基本字加上偏旁、部件和笔画组成新字。如果我们把这些偏旁、部件和笔画去掉,还原基本字,加以归纳和整理,便可以得出基本字。这些基本字有多少呢?经过归纳整理,可以初步确定它有500个。

㈩ 汉字真有趣,展示学习成果的方式有哪些五年级

举行一些相关活动
比如说展开汉字主题班会,画有关于汉字的手抄报,玩成语接龙词语接龙等,一起唱有关汉字的歌

阅读全文

与成果汉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创造丰盛传销2016 浏览:787
公共卫生服务年度工作报告 浏览:921
石狮城管投诉电话 浏览:538
武汉环保局投诉电话 浏览:87
伊成果个人资料 浏览:25
软件著作权可以赚钱吗 浏览:481
作业谁发明的名字 浏览:633
狮山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542
厦门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74
农民大爷发明秸秆炉 浏览:210
碘伏开口有效期 浏览:455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
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62
初中数学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30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张力 浏览:369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