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罗义俊的成果简目
1.《刘邦》 人民出版社 1976年
2.《汉武帝评传》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年
3.《钱穆学案》 中国社会出版社《现代新儒家学案》中册 1995年
4.《大唐兴亡三百年》(合著) 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9年
5.《评新儒家》(编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年 1991年 1.《理性与生命——当代新儒学文华》(1) 上海书店 1994年
2.《八·一三抗战史料选编》(合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年
3.《中国文化史家·吴越卷》(合编)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年 A 秦汉史
1.汉武帝“罢黜百家”辨 中国古代史论业 1984年第1辑
2.“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论汉武帝的用人制度
社会科学1983年第6期
3.陆贾在汉初政策转变中的贡献 中国古代史论业 1983年第7辑
4.论董仲舒〈天人三策〉的思想、性质和结构 中国史论集
5.秦末农民起义兴楚文化 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集刊 1985年第4辑
6.汉武帝酷吏政治述论 史林 1986年第1辑
7.略论两汉经学的价值 光明日报 1986年2月19日
8.秦汉的御史官制 江汉论坛 1986年第6辑
9.汉武帝军制改革论述 军事历史研究 1987年3月
10.论汉武帝时代内朝的创置与健全 上海社科院学术季刊 1988年第2期
11.百代之人物——论汉武帝的基本历史地 学术月刊 1987年5月
12.汉代选官制度的演变与得失 甘肃社会科学 1988年第5期
13.汉初学术复兴论(上、下) 史林 1988年4月、1989年1月
14.论两汉的名田、公田和假田 平准学刊 1989年第3期
15.论两汉博士家法及其株生原因——兼及两汉经学运动的基本方式
16.曹操的性格及其他《三国演义电影创作研讨会文集》1990年
17.两汉私人讲学考略《纪念顾颉刚学术论文集》巴蜀书社 1990年
18.论董仲舒“素王”观的现代意义 秦汉史论业第6辑 1994年12月
B.儒学与当代新儒学
19.关于孔子的损益观及时中观 学术月刊 1985年第5期
20.从黄阳明到黄梨洲 中国文化 1993年第8期
21.阳明“经学即心学”思想的素义探织 儒学与浙江文化 1994年5月
22.宋学之兴起:时代问题和人的存在问题 宋明思想和华夏文明 1995年
23.专制统治与儒家知识分子的两大传统 中国文化月刊 1989年4月
24.第三期儒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文汇报 1988年8月2日
25.张君劢传略 晋阳学刊 1988年第2期
26.儒学、新儒学银河中国现代化的方向 台北 鹅湖 1989年3月 香港
唐君毅,思想国际会议论文集 1992年
27.当代新儒家的历程和地位问题 《现代新儒学论集》(1) 1989年10月
《鹅湖》 1990年4、5月
28.牟宗三先生与人文友会 文史杂志 1989年6月
29.时代悲情与文化信心——读唐君毅先生《说中华民族之花果凋零》略及港台新儒
家之所兴起 法言 1991年6月
30.儒门安身立命两原则与心的自觉 香港 法言 1992年4月
31.论《国史大纲》与当代新儒学 台中 中国文化月刊 1993年9月
32.学问方向之扭转与生命进路之展示——谈马一浮先生《尔雅台问答》 台中 中国
文化月刊 1993年11月
33.近十余年当代新儒学的研究与所谓门户问题 台北 儒学与当今世界 1995年12月
34.儒学也有发展的权利 中国文化与世界 1995年4月 鹅湖 1994年12月
35.儒家批判传统的重建——论徐复观先生的时代贡献 中国研究 1995年12月
36.中国传统文化的传薪者 文汇报 1992年12月28日
37.文化悲愿与传统护法——论唐君毅先生“保守”之价值厘定 原道第3辑
1996年1月
38.现代家庭与儒家伦理 中国文化与世界第4辑 1997年
39.徽商与儒商 日本中国研究 1996年10月
40.五四情节与新儒家的返本开新 日本中国研究 1996年12月
41.儒家发展的时代见证与生活世界的开先 中国人文精神新论 1998年12月
42.儒学与儒教——读牟宗三先生《中国文化的特质》 日本中国研究 1997年6月
43.从存在的感受到存在的担当——读牟宗三先生《生命的学问》 加拿大文化中国
1997年9月
44.客观的了解与创造性的重建——读牟宗三先生《中国哲学十九纲》 上海古籍
1997年12月
45.宋明理学研究的典范——读牟宗三先生《心体与性体》 上海古籍 1999年
46.我读牟宗三:典范的学思生命和哲学创造 鹅湖 1998年10月
47.分判与会通——读牟宗三先生《中西哲学会通十四纲》 上海古籍 1997年12 月
48.当代新儒家的自我定位及其政治学的现代展开 台湾中央研究院 1998年3月
49.中国文化问题解困的划时代理论 《牟宗三哲学与唐君毅哲学》1997年12月
50.重铸实践的智慧学:人生之无穷奋斗——读牟宗三先生《四因说演讲录》 上海
古籍1998年10月
51.宋明理学的几个问题与牟宗三的通释——读牟宗三先生《从陆象山与刘蕺山》
上海古籍2001年
52.牟宗三与魏晋玄学研究——读牟宗三先生《才性与玄理》 史林 2003年第2期
53.全幅人性之了悟 当代新儒学探讨 上海古籍 2003年4月
54.圆教与圆善:康德与牟宗三——读牟宗三先生《圆善论》 上海社会科学 2004年
第3期
55.范仲淹与北宋前期儒学复兴 《论史传经》上海古籍 2004年8月
56.传统中国与文献途径 《社会科学》 2006年2月
C.钱穆研究
56.钱穆先生传略 晋阳学刊 1986年第4期
57.钱穆先生在港台的学术生涯 文教资料 1986年第3期
58.钱穆先生学术著述编年 文教资料 1986年第3期
59.论钱穆先生的史学对象论 史林 1987年第1期
60.中国历史与文化意识的伟大觉醒——论钱四宾先生对新文化运动的省察
台北 当代新儒学国际会议论文集总论篇 1991年5月
61.钱四宾先生简谱 钱穆纪念文集 1992年4月
62.钱穆与顾颉刚的《古史辨》 史林 1993年第4期
63.活泼泼的大生命,活泼泼的心——钱穆历史观要义疏解 史林 1994年第
4期
64.经国济世,培养史心——钱四宾先生新儒学史学观论略 史林 1995年
第4期
65.钱穆学术鲸论 上海文化 1995年第4期
D.杂类(宗教、杂史等)
66.中国封建时代的女娲与外戚之祸 文汇报 1980年11月17日
67.李秀成不是叛徒 文汇报 1978年10月
68.世袭制探源 江海学术 1986年第1期
69.永贞革新主将王叔文 中国历代名臣 1988年2月
70.魏孝文帝元宏 十大皇帝 1992年12月
71.八·一三时期上海的难民工作 社会科学 1982年第8期
72.八·一三淞沪抗战中的八百壮士和谢晋 历史教学 1986年第6期]
73.上海南市难民区述略 上海风云录 1989年
74.五四反传统与文革(上、下) 法言 1990年6月、8月
75.当代关于《坛经》的一场争论——兼评胡适在禅宗研究方法上的若干失误
宗教问题探索 1986年第9月
76.佛教中国化的先驱释道安 宗教问题探索 1987年第7月
77.佛教智慧与安身立命 宗教问题探索 1982年第5月
78.信仰、修持、知识与佛教生命 南洋佛教 1994年12月
79.有容乃大上海魂——上海先民创业的文化精神透视 中国城市导报 1991年
80.现代家庭问题的伦理思考 大众日报 1994年11月
81.大洋彼岸的文化传真与中国心 美国中华时报 1994年3月26日
82.徽州社会及其凝聚力 探索与争鸣 1998年4月
83.重视中国文化中的素质教育传统 探索与争鸣 2000年10月
84.寻根问祖和文化认同 加拿大明报 1998年11月
85.汉魂永不灭:三百年台湾的文化诠释 浦江同舟 2003年11月
86.顾颉刚和古史辨论拾遗 史林 2004年第3期
㈡ 邱宗志的成果简介
先后出版中医书籍3本,其中《景岳全书·杂证漠选读》是并列第一作者;《回中医学导论》答和《伤寒明理论阐释》是编委。公开发表研究论文29篇,其中经方配伍特色浅说,获《中国当代跨世纪医学论丛》1999年版入选通知。得到四川省教委科研基金重点资助的娃娃乐口服液治疗儿童锌铁钙缺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成果,经省级鉴定认为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并获户州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成果是纯中药制剂,治疗锌铁钙缺乏有明显优势:既能改善脏腑功能、显著促进锌铁钙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又能平调机体阴阳、调节体内元素平衡,且不干扰其它元素的正常吸收,避免了庆期单纯服用锌或钙制剂容易补充过量再度引起体内元素平衡失调的副作用。
㈢ 成果简介是什么意思
指工作或事业方面的成就的简介。
成果意为成全,成立。是收获到的果实,常用于指工版作或事业方面的成就。也可指权指学习、工作、劳动上的成效和成绩。
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办法》把科技成果的含义界定为:对某一科学技术研究课题,通过观察实验、研究试制或辩证思维活动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意义的结果。科技成果按其研究性质分为基础研究成果、应用研究成果和发展工作成果。
(3)成果简扩展阅读
基本特征
1、是新颖性与先进性:没有新的创见、新的技术特点或与已有的同类科技成果相比较为先进之处,不能作为新科技成果。
2、是实用性与重复性:实用性包括符合科学规律、具有实施条件、满足社会需要。重复性是可以被他人重复使用或进行验证。
3、是应具有独立、完整的内容和存在形式,如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以及科技报告等。
4、是应通过一定形式予以确认:通过专利审查、专家鉴定、检测、评估或者市场以及其它形式的社会确认。
㈣ 读书成果简介20字
读书的乐趣
读书,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我想这种享受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的到。能享受到回读书的答乐趣依我看来也需要缘分。缘深,似乎成了书呆子,愚不可及;缘浅,开卷无益,掷书而茫然。
我所说的读书,主要是指无功利性的读书。所谓功利读书,一来读书为升学;二来读书为考试;三来读书为交差。这几种读书目的是显而易见的,我不以为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为升学而读书,这是无可奈何之事,如郑板桥之谓敲门砖,门敲开了砖头不妨扔掉。为考试而读书,是上班族常常要应付的,譬如业务考试、职称考试、学位考试等,大多数人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考试,而不在乎能学到什么东西。为交差而读书更常见,这种读书常常是要求写读书心得,我则根本没有认真地读过指定的必读书,到了交差的时候上网一阵狂搜,剪贴拼凑起似通非通的文章,交上去就算大吉。
㈤ 成果简介和研究成果有什么区别
成果简介指工作或事业方面的成就的简介。
成果意为成全,成立。是收获到的果实,常用于指工作或事业方面的成就。也可指指学习、工作、劳动上的成效和成绩。
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办法》把科技成果的含义界定为:对某一科学技术研究课题,通过观察实验、研究试制或辩证思维活动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意义的结果。科技成果按其研究性质分为基础研究成果、应用研究成果和发展工作成果。
科技成果根据其性质可分为三大类型:
1、基础理论成果,是指在基础与应用研究领域中所取得的新发现、新理论。其成果主要表现为科学论文、科学著作、基础模型或发明专利等。
2、“应用技术成果”是指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过程中取得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农业、生物、矿产等新品种和计算机软件等。
3、软科技成果是指在研究科技政策、科技管理和科技活动中所取得的理论、方法和观点,其成果主要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出现。
㈥ 技术成果简介怎么写
所谓科技成果是指人们在科学技术活动中通过复杂的智力劳动所得出的具有某种被公认的学术或经济价值的知识产品。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办法》把科技成果的含义界定为:对某一科学技术研究课题,通过观察实验、研究试制或辩证思维活动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意义的结果。科技成果按其研究性质分为基础研究成果、应用研究成果和发展工作成果;
向左转|向右转
凋零哥の睇359 | 发布于2016-05-27 01:23
评论
1 0
2011-2012世界重大科技成就生命科学与医学1.抗疟抗癌疫苗研发获突破全球每年约有78万人被疟疾夺去性命。经过24年研究,英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抗疟疫苗,在非洲7个国家进行的第三阶段功效试验今年终于被证实非常成功,对5—17个月婴儿的有效率约为56%。预计该疫苗最早于2015年进入市场。12月,科学家研制出一种能够对抗70%致命癌症的疫苗,能使乳腺癌肿块缩小80%。2.人体器官组织再生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3月,美国研究人员成功制造出人的尿道。医生将其植入病人体内后,这根体外培育的尿道真的开始正常工作了。4月初,日本研究人员利用实验鼠的胚胎干细胞人工培育出视网膜的雏形结构,这是迄今人工培育出的最为复杂的生理组织。4月中旬,英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利用人的羊水和动物的胚胎细胞培育出人体肾脏。这一突破有望让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按需培育出自己的器官,在移植手术中规避排斥反应风险。3.12月上旬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尽管人类的智商存在上限,但最新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表明,可以通过传递信号改变一些人的大脑活跃模式,“诱使”知识经过视觉皮质。未来在学习一项新技能时,人只需坐在电脑显示器前等待把该技术“下载”到大脑里即可。天体物理4.发现太...
㈦ 研究成果简要综述怎么写
文献综述是文献剖析评述的简称,指在片面搜罗,阅读少量的相关研讨文献的根底上,经过归结收拾,剖析识别,对所研讨的效果(学科,专题)在肯定时期内曾经取得的研讨效果,具有效果以及新的开展趋向等停止系统,片面的叙说和评论。"综"即搜集"百家"之言,剖析剖析收拾;"述"即结协作者的观念和实际阅历对文献的观念,结论停止叙说和评论。其手段并不是将可能找到的文章列出,而是要在区分相关资料的根底上,依据自己的论文来剖析与评价这些资料。一个胜利的文献综述,可以以其系统的剖析评价和有依据的趋向预测,为新课题确实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论证。 一,文献综述的作用与手段文献综述要针对某个研讨主题,就目前学术界的效果加以探求。文献综述旨在整合此研讨主题的特定范畴中曾经被思索过与研讨过的音讯,并将此议题上的威望学者所作的勤劳停止系统地展现,归结和评述。在决议论文研讨标题之前,一般必需关心的几个效果是:研讨所属的范畴或许其他范畴,对这个效果曾经知道几;已完成的研讨有哪些;以往的建议与对策能否胜利;有没有建议新的研讨方向和议题。简而言之,文献综述是一切合理研讨的根底。 大少数研讨生并不思索这些效果,就直接停止文献讨论,将在短时间内找到的现有文献做繁杂引述或归类,也不作批判。甚至与论文研讨的可行性,必要性也有关。 其实回忆的手段就是想看看什么是探求性研讨,所以必需自动主动地扩展研讨文献的根源。也只要这样,才可能增加研讨的假定与变量,以改良研讨的想象。 文献综述至少可抵达的根本手段有:让读者熟习现有研讨主题范畴中相关研讨的停顿与困境;提供后续研讨者的思索:未来研讨能否可以找出更故意义与更清楚的结果;对各种实际的立场说明,可以提出不同的概念架构;作为新假定提出与研讨理念的根底,对某现象和行为停止可能的注释;识别概念间的前提假定,了解并进修他人如何界定与权衡关键概念;改良与批判现有研讨的缺乏,推出另类研讨,开掘新的研讨方法与路途,考证其他相关研讨。 总之,研讨文献不只可辅佐确认研讨主题,也可找出对研讨的效果的不同见地。宣布过的研讨演讲和学术论文就是主要的效果根源,对论文的回忆会提供珍贵的资料以及研讨可行性的范例。 二,文献综述中罕见的效果文献综述可以辅佐新研讨者在现有知识的根底上不时创新,所以撰写此章节时,要向读者交代论文不同于先前研讨之所在。它是一个新的相关此类研讨主题方面的主要的学术研讨。但是研讨生在撰写文献综述进程中易犯以下四种过失: 1。 少量罗列堆砌文章误以为文献综述的手段是显现对其他相关研讨的了解水平,结果招致很多文献综述不是以所研讨的效果为中心来展开,而变成了读书心得清单。 2。 随便坚持研讨批判的权益我国高等院校多以本校学生考本校研讨生者居多,因此经常出现少量援用自己导师的研讨效果而不留意其他同行的研讨效果的现象,学生担忧学位论文争辩通不过,所以稀有见到学生批判导师已有研讨的缺乏;遇到名校名师,学生更易坚持自己批判的权益。由于少量援用他人的著作,每段话均以谁说起始,结果使自己的论文成为他人研讨有效与否的考证演讲,无法压服读者置信自己的论文有主要贡献。 3。 逃避和坚持研讨抵触另辟蹊径对有较多学术争议研讨主题,或觉察现有的研讨结论相互抵触时,有些研讨生的论文就逃避抵触,停止一个自以为是创新的研讨。其实将这些抵触部分坚持,就意味着坚持一大堆有价值的资料,并且这个所谓的创新,由于不跟任何现有的研讨相关与比拟,没有援用价值,会被先人所坚持。遇到不谐和或许相互抵触的研讨觉察,固然要破费更多的时间来处置,但是不要避重就轻,甚至自动坚持。其实这些不谐和或许抵触是很有价值的,应多加应用。将现有文献的抵触与抵触加以整合是必要的,新研讨比旧研讨具有更好,更强的注释力,缘由之一是新的研讨会将过去的所得做一番整合与改善。 4。 选择性地讨论文献有些研讨生不是系统化鼗毓讼钟械难芯课南?找适宜研讨的效果或可预测的假定,却宣称某种研讨缺少文献,从而自认他们的研讨是探求性研讨。假设有选择性地讨论现有文献,则文献综述就变成了研讨生客观希冀的反映,成了一种时机性的回忆。 因此肯定要停止系统的,片面的文献综述,以松懈的迷信想象来寻觅,评价以及整合迷信研讨的证据,确保文献综述完整不偏。要端正学风,勇于探求和不逃避抵触。剖析抵触的缘由,方法与结论,可以为未来的研讨及论文奠定胜利的根底,使论文的研讨结果对后续研讨有运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三,综述的根本方法与方法文献综述不只仅是对一系列无联系形式的概括,而且是对以前的相关研讨的思绪的剖析。文献综述的根本方法为: 1。 文献综述的第一步:概括归结搜集文献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经过各种检索工具,如文献索引,文摘杂志检索,也可应用光盘或网络停止检索;二是从综述性文章,专著,教科书等的参考文献中,摘录出相关的文献目录。 选择文献时,应由近及远,由于最新研讨经常包括以前研讨的参考资料,并且可以使人更快地了解知识和见地的现状。首先要阅读文献资料的摘要和总结,以肯定它与要做的研讨有没相联系,决议能否需求将它包括在文献综述中。其主要依据相关的迷信实际和研讨的需求,对曾经搜罗到的文献资料做进一步的挑选,精细,系统地记下所评论的各个文献中研讨的效果,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及其具有的效果,观念的缺乏与尚未提出的效果。将相关的,相似的形式,辨别归类;对结论不一致的文献,要对比剖析,按肯定的评价准绳,做出是非的区分。同时,对每一项资料的根源要说明完整的出处,不要疏忽记载参考文献的主要音讯,如出版时间,页码和出版单位所在乡村等。 对要评论的文献激进行概括(不是重复),然后停止剖析,比拟和对比,手段不是为了对以前的研讨停止精细注释,而是确保读者可以体会与本研讨相关的以前研讨的主要方面。一般地和集合地对以前研讨的优点,缺乏和贡献停止剖析和评论,这在文献综述中是十分主要的。 2。 文献综述的第二步:摘要不同的学科对援用摘要的央求与希冀不同[1]。固然文献综述并不只仅是摘要,但研讨结果的概念化与有组织的整合是必要的。其做法包括:将资料组织起来,并连到论文或研讨的效果上;整合回忆的结果,摘出已知与未知的部分;理清文献中的正反争辩;提出进一步要研讨的效果。 3。 文献综述的第三步:批判文献综述能否有价值,不只要看其中的新音讯与知识的几,还要看自己对文献作者及编辑者的观念与见地如何。 阅读文献时,要避免外界的影响甚至搅扰,客观地叙说和比拟国际外各相关学术流派的观念,方法,特性和取得的效果,评价其优点与缺乏。要依据研讨的需求来做批判,留意不要给人以吹毛求疵之感。 一个具有批判性的评论,必需要有准确性,自我注释性和告知性。批判的水平,主要在测试研讨生评鉴技巧:能否能剖析出文章的中心概念与所提出的论据,做出摘要,并提出简明评价。 文献综述的第三步是在方式上批判其能否契合一些根本写作的规范,即判定其能否为一篇好文章还要看文献中援用的文章与评论的规范。有的台湾学者将其归结为:代表性,清楚性,相关性,适时性和简捷性。 表1 香港大学建议的论文撰写形式导论扫尾段落 ◇简介主题;◇主题的主要性;◇理清首要效果;◇简介各篇(例如A。B。)文章与作者,及其不同或互补之处。 主文部分(3个示范) 1。1剖析A与B的实际。观念 1。2剖析B的实际。观念 1。3比拟A与B的实际。观念 2。1找出A与B的共异性 2。2找出A与B的差异性 2。3讨论出一个中心议题议题1:讨论A&B 议题2:讨论A&B 议题3:讨论A&B 结论提出一个比其他更好的实际与立场提出一个优于每一个实际与立场的部分的摘要 4。 文献综述的第四步:建议一般一个文献综述是以比拟性评论的方式为主,剖析两个以上不同的思想学派,议题或许不同人所持的不同立场。香港大学建议的形式[2]如表1所示[3]。可以看出,这个形式有三个选项:导论,主文与结论。 文献综述的最前方法是在回忆和剖析的根底上,提出新的研讨方向和研讨建议。依据开展历史和国际外的现状,以及其他专业,范畴可能给予本专业,范畴的影响,依据在纵横对比中觉察的主流和规律,指出几种开展的可能性,以及对其可能发生的严酷影响和可能出现的效果等趋向停止预测,从而提出新的研讨计划等,并说明效果的可能性等。 还要指出的是,阅读和剖析已有的其他专业研讨人员的文献综述,可以高效率地取得有益的观念和建议。但是,这类集合引见研讨效果的综述性文章只能作为新的研讨的根底或参考点,不能被用来替代自己的独立研讨。总之,要做好硕士,博士论文的选题与研讨,必需注重资料概览,仔细写好文献综述。 eぁ⌒molhΓゅㄠwζhΓゅㄠqnΖ纭c
㈧ 通用技术成果简介怎么写
通用技术成果简介怎么写
先写针对的问题,几句话搞定。比如内针对**的情况产生的**问题。
最后写写这个研究点的学术成果
通用技术(简称GT)在高中课程当中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学生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
㈨ 课题研究成果内容简介怎么写
成果简介(包括基本内容、实践效果、理论水平、推广价值等)
㈩ 成果简介怎么写
就是结果,将你的结果和过程简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