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风燥伤肺的中医处方有哪些
(1)枇杷瓜蒌汤
[主治]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处方]枇杷叶15克,瓜蒌皮10克,天花粉12克,龙删叶15克,麦冬12克,人参叶10克,桔梗9克,杏仁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l剂。
(2)沙参麦冬汤
[主治]适用于燥伤肺胃,清养肺胃,生津润燥。。
[处方]沙参9克,玉竹6克,生甘草3克,冬桑叶4.5克,麦冬9克,生扁豆4.5克,花粉4.5克。
[用法]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日服二次。久热久咳者,加地骨皮9克。
(3)玉女煎
[主治]清胃热,滋肾阴。
[处方]石膏15克,熟地30克,麦冬6克,知母5克,牛膝5克。
[用法]上药用水一盅半,煎七分,温服或冷服。
⑵ 风燥伤肺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喉痒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咳痰不爽,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口干,常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
⑶ 怎样通过穴道疗法治疗风燥伤肺
【穴道疗法】
(1)按摩疗法
[取穴]肺俞、天突、膻中、足三里、丰隆、内劳宫、涌泉、肾俞。
[操作]患者俯卧,医者用小鱼际按揉患者背部的肺俞穴5分钟。然后,向两侧分推肩胛骨100次。患者仰卧位,医者用拇指点揉天突穴50次,揉膻中1分钟;按揉并弹拨患者足三里、丰隆穴各1分钟;按揉掌小横纹100次;揉内劳宫50次;推涌泉穴200次,揉肾俞1分钟。
(2)推拿疗法
[取穴]膻中、肺俞、脾俞、
[操作]按揉膻中穴2分钟;患者仰卧,医者在其头前,两手拇指相对,其余四指分开,自胸骨顺1~4肋间向外分推至腋中线,操作3分钟;患者俯卧,医者用拇指按揉肺俞、脾俞穴各2分钟,最后轻揉肩胛骨内侧结束治疗。
(3)针灸疗法
[取穴]列缺、肺俞、鱼际,配穴:口干咽痛者加太溪、照海。
[操作]列缺、肺俞针用泻法,鱼际点刺放血,太溪、照海行补法。取肾经原穴太溪滋肾阴,使津液上济以润肺止咳;照海、列缺为八脉交会穴相配为用,善治喉咙胸膈肺系疾患;肺俞宣通肺气而止咳,手太阴荣穴鱼际泻肺热而止嗽。
⑷ 燥邪犯肺证与肺阴虚证的共同症状是
正确答案:D
解析:燥邪伤阴,故燥邪犯肺证与肺阴虚证都有干咳痰少的临床表现;前者以干咳痰少、鼻咽口舌干燥为主要表现;后者以干咳少痰、潮热、盗汗为主要表现。微恶风寒、脉浮紧是风寒犯肺证的表现;潮热盗汗、两颧潮红为虚热证候,可见于肺阴虚证。
⑸ 风燥伤肺咳嗽有哪些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
喉痒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咳痰不爽,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口干,常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症,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
【饮食宜忌】
(1)宜食食物
宜食山药、白萝卜、百合、绿豆、荸荠、莲藕、蜂蜜、梨雪耳、莲子、百合、甘蔗、柚子、南瓜等润肺食物。
(2)忌食食物
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最好少吸烟,少饮酒,甚至戒烟酒;少食过于油腻性的食物。
⑹ 燥邪犯肺证的介绍
燥邪犯肺证又称燥气伤肺证。本证是外感燥邪或感受风热,化燥伤阴,以肺阴耗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症状的概称。以微有寒热,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丝,胸痛,唇鼻咽喉干燥,口渴,舌燥少津,脉浮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⑺ 怎样用穴道治疗风燥伤肺
(1)按摩疗法
[取穴]肺俞、天突、膻中、足三里、丰隆、内劳宫、涌泉、肾俞。
[操作]患者俯卧,医者用小鱼际按揉患者背部的肺俞穴5分钟。然后,向两侧分推肩胛骨100次。患者仰卧位,医者用拇指点揉天突穴50次,揉膻中1分钟;按揉并弹拨患者足三里、丰隆穴各1分钟;按揉掌小横纹100次;揉内劳宫50次;推涌泉穴200次,揉肾俞1分钟。
(2)推拿疗法
[取穴]膻中、肺俞、脾俞、
[操作]按揉膻中穴2分钟;患者仰卧,医者在其头前,两手拇指相对,其余四指分开,自胸骨顺1~4肋间向外分推至腋中线,操作3分钟;患者俯卧,医者用拇指按揉肺俞、脾俞穴各2分钟,最后轻揉肩胛骨内侧结束治疗。
(3)针灸疗法
[取穴]列缺、肺俞、鱼际,配穴:口干咽痛者加太溪、照海。
[操作]列缺、肺俞针用泻法,鱼际点刺放血,太溪、照海行补法。取肾经原穴太溪滋肾阴,使津液上济以润肺止咳;照海、列缺为八脉交会穴相配为用,善治喉咙胸膈肺系疾患;肺俞宣通肺气而止咳,手太阴荣穴鱼际泻肺热而止嗽。
⑻ 风燥伤肺的穴道疗法有哪些
[取穴]肺俞、天突、膻中、足三里、丰隆、内劳宫、涌泉、肾俞。
[操作]患者俯卧,医者用小鱼际按揉患者背部的肺俞穴5分钟。然后,向两侧分推肩胛骨100次。患者仰卧位,医者用拇指点揉天突穴50次,揉膻中1分钟;按揉并弹拨患者足三里、丰隆穴各1分钟;按揉掌小横纹100次;揉内劳宫50次;推涌泉穴200次,揉肾俞1分钟。
(2)推拿疗法
[取穴]膻中、肺俞、脾俞
[操作]按揉膻中穴2分钟;患者仰卧,医者在其头前,两手拇指相对,其余四指分开,自胸骨顺1~4肋间向外分推至腋中线,操作3分钟;患者俯卧,医者用拇指按揉肺俞、脾俞穴各2分钟,最后轻揉肩胛骨内侧结束治疗。
(3)针灸疗法
[取穴]列缺、肺俞、鱼际,配穴:口干咽痛者加太溪、照海。
[操作]列缺、肺俞针用泻法,鱼际点刺放血,太溪、照海行补法。取肾经原穴太溪滋肾阴,使津液上济以润肺止咳;照海、列缺为八脉交会穴相配为用,善治喉咙胸膈肺系疾患;肺俞宣通肺气而止咳,手太阴荣穴鱼际泻肺热而止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