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甘肃省教学成果

甘肃省教学成果

发布时间:2021-12-16 01:16:18

A. 甘肃省教科研网2015年课题申报评审结果

http://..com/question/29735416.htmlsi=3

一、总 则
为进一步深化职称改革,完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根据《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中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和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条件。
适用范围:全省各类中学从事教育教学的人员。
任职资格名称:中学一级教师(中级)、中学高级教师(副高级)
二、基木条件
第一条 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严格遵守《贵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实施意见》(黔教师发[2005]146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工作,团结协作,学风、教风端正。身体健康,能全面履行本岗位职责。
第二条 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符合当年国家和贵州省对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 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
第四条 任现职期间,有下列情况,按以下规定执行:
1、在规定任职年限内考核被确定为“基木合格”的,每次延期一年申报;被确定为“不合格”的,每次延期二年申报。
2、在职称考试中违纪受查处者,从通报之日起延期二年申报;在申报中弄虚作假者,从认定之日起延期三年申报。
3、受党纪、行政“警告”处分的,从解除处分之日起延期三年申报;受“记过”及以上处分的,从解除处分之日起延期四年申报。触犯法律,受刑事处罚的,从解除处罚之日起延期六年申报。
三、申报条件
第五条 申报中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除必须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担任课程的讲授外,还必须具备下列学历、资历条件之一:
1、获得博士学位。
2,硕士研究生毕业,任教2年以上。
3、双学士学位毕业,取得中学二级教师任职资格,担任中学二级教师3年以上。
4、大学本科毕业,取得中学二级教师任职资格,担任中学二级教师4年以上。
5、大学专科毕业(高中教育教学岗位除外),取得中学二级教师任职资格,担任中学二级教师5年以上。
第六条 申报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除必须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担任课程的讲授外,还必须具备下列学历、资历条件之一:
1、获得博士学位,具有本专业2年以上教学工作经历。
2、硕士研究生毕业,取得中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担任中学一级教师3年以上。
3、双学士毕业,取得中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担任中学一级教师4年以上。
4、大学本科毕业,取得中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担任中学一级教师5年以上。
5、大学专科毕业(高中教育教学岗位除外),取得中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担任中学一级教师6年以上。
四、评审条件
第七条 中学一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应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 方针,关心爱护学生,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对所教学科具有系统、 坚实的基础理论、专业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与研究能力;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积极进行教学改革,认真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方法得当,教学效果显著;积极培养和指导青年教师;积极组织和参与学生课外教育教学活动,在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引导学生创造方面做出显著成绩;教书育人,管教管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承担学校规定的工作任务。按《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见附件),申报中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教学评价积分应达80分以上,申报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教学评价积分应达90分以上;学生巩固率、成绩合格率、优良率、提高率在同类学校或同学科中处于前茅(有佐证材料)。
第八条 申报中学一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其所提供的业绩应是任现职以来取得的成绩,年平均课堂教学达到国家规定的课时定额;对担任特殊课程的教师或兼有校中层以上领导工作的教师,课堂教学时数可按有关文件规定确定,并报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认可;年平均课堂教学时数,从本次评审工作的截算时间上溯到规定的任职年限;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公派外出学习或进修,可相应减少课时定额。兼有校中层以上领导工作的教师除按规定进行业务水平、教学能力等的考核外,兼有校级领导工作的教师还应有主管部门对其进行管理工作实绩的考核,且取得相应的中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兼有校中层领导工作的教师应有学校对其进行管理工作实绩的考核。
第九务 中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任现职以来,除符含本评审条件第七、八条外,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两条:
1、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学教师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优质课竞赛,获地级三等奖以上;或获省级教育科研、教改实验优秀成果三等奖以上;或地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以上。
县、乡(镇)中学教师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优质课竞赛,获县级三等奖;或获地级教育科研、教改实验优秀成果三等奖以上;或获县级教育科研、教改实验优秀成果一等奖;或获县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以上。或乡(镇)中学教师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优质课竞赛获乡(镇)一等奖3次以上;或获乡(镇)教育科研、教改实验优秀成果一等奖3次以上;或获乡(镇)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次以上。
2、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学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连续3年以上,做学生思想转化工作成绩突出,所带班级获地级以上先进集体。
县、乡(镇)中学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连续3年以上,做学生思想转化工作成绩突出,所带班级获县级以上先进集体。
3、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学教师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或获省级三等奖以上。县、乡(镇)中学教师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或获地级二等奖,或至少有2篇论文获县级一等奖以上。
4、在教改、教材教法研究方面做出突出成绩,其教育教学经验在全县以上推广(提供经验材料并由县教育行政部门出具推广效果证)。
5、指导青年教师1名以上,有明显的效果,有记录、计划、总结等相关材料,并承担县级以上教育行部门组织的示范教学或学术讲座等1次以上,并受到同行的好评(有被指导教师签字认可材料,有齐备的教案等材料,并由县教育部门提供评价材料)。
6、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学教师获得地级以上劳动模范、 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工作者、教育名师、骨干教师、学术学科带头人、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或获得县级以上劳动模范、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工作者、教育名师、骨干教师、学术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2次以上(可累计)。
县、乡(镇)中学教师获得县级以上劳动模范、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工作者、教育名师、骨干教师、学术学科带头人、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或乡(镇)中学教师获得乡(镇)级以上各类劳动模范、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工作者、教育名师、骨干教师、学术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3次以上(可累计)。
7、积极组织竞赛辅导(有教案、有教学计划),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学教师所指导的学生在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委托其他部门组织的各类教育教学竞赛中,有2人(次)以上获全国三等奖、省级二等奖、地级一等奖。县、乡(镇)中学教师所指导的学生在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委托其他部门组织的各类教育教学竞赛中,有2人(次)获地级三等奖,或县级一等奖。
第十条 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任现职以来,除符合本评审条件第七、八条外,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两条:
1、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学教师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优质课竞赛,获省级二等奖;或地级一等奖以上。或省级教育科研、教改实验优秀成果二等奖;或地级一等奖以上。或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县、乡(镇)中学教师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优质课竞赛,获地级二等奖以上。或地级教育科研、教改实验优秀成果二等奖以上。或地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以上。
2、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学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连续3年以上,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提高学生成绩工作成绩显著,所带班级2次获得地级以上先进集体。
县、乡(镇)中学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连续3年以上。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提高学生成绩工作成绩显著,所带班级获地级和县级以上先进集体各1次以上。
3、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学教师发表本专业论文3篇以上,或论文获得省级一等奖1篇和获省级二等奖2篇以上。县、乡(镇)中学教师发表本专业论文3篇以上,或论文获省级二等奖1篇和地级三等奖2篇以上。
4、在教改、教材教法研究方面做出突出成绩,其教育教学经验在所在市(州、地)推广(提供经验材料并由地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具推广效果证明)。
5、指导青年教师2名以上,有明显的效果,有记录、计划、总结等相关材料,并承担地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示范教学或学术讲座1次以上;或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示范教学或学术讲座等任务2次以上,其水平在全县属领先地位(有被指导教师签字认可材料,有齐备的教案等材料,并由县教育部门提供评价材料)。
6、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学教师获省级以上劳动模范、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或获得地级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工作者、教学能手、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2次以上(可累计)。
县、乡(镇)中学教师获地级以上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工作者、教学能手、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2次以上(可累计)。或获得县级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工作者、教学能手、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3次以上(可累计)。
7、积极组织竞赛辅导(有教案、有教学计划),省、市(州、 地)及所在地中学教师所指导的学生在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或委托其他部门组织的各类教育教学竞赛中,有3人(次)以上获全国三等奖、省级二等奖、地级一等奖以上。县、乡(镇)中学教师所指导的学生在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或委托其他部门组织的各类教育教学竞赛中,有1人(次)以上获全国二等奖、省级一等奖;或2人(次)以上获得省级二等奖以上。
第十一条 申报中学一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的教研员,必须承担1门以上课程的教学视导和教研活动;平均1年视导不少于8所学校(有视导计划和视导总结);省级教研员不低于40节,地级教研员不低于50节,县、乡(镇)级教研员听课不低于60节(有听课记录和听课评价及指导意见);组织或参与教研活动每年不少于5次,积极组织教改实验或课题实验,承担或参与地级以上的课题2项以上。
其中,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学教研员申报中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每年发表论文2篇,或获省级论文评选三等奖、或地级论文评选二等奖以上。县中学教研员申报中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每年发表论文1篇,或获县级论文评选一等奖以上。其中: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学教研员申报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4篇,或获省级论文评选二等奖以上。县中学教研员申报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篇,或获省级论文评选二等奖以上。
担任教改实验或教育科研课题任务的教研员,每学年听课不低于20节,每年到基层开展调研活动不少于5次(有调研提纲及调研报告),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1篇以上;承担或完成地级以上的课题2项以上,其中申报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的教研员,至少获得地级以上研究成果奖一等奖以上,其它要求与学科教研员一样。
第十二条 电教(教育技术)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和学校从事远程教育、计算机维护和教学的教师,根据其职务职责的特点,作如下补充要求:
每学年应按教学计划,设备正常使用率达80%以上,媒体软件(课件)制作不低于2个,教育教学资源应用不低于4次。课时数应具备年均上信息技术课、电教课、观摩课或视导课(有视导计划和总结)申报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不低于30节,申报中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不低于20节(其他教师利用电教资源[硬件设备或软件]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视为电教管理教师教学工作[每3节课折合为1个课时])。制作的音像教材、媒体教育教学工件(课件)、优质课、视导课实录视科研论文对待。
五、破格条件
第十三条 对不具备规定资历,但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属于中学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范围的在职教师,重点是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任现职2年以上可破格申报中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破格申报申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者,除具备正常晋升的评审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两条:
1、连续2年在本校完成的课堂教学时数平均高于国家规定课时定额的15%以上(提供各年度任课材料),且教学成绩特别突出,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学教师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优质课竞赛,获省级二等奖以上;或获省级教育科研、教改实验优秀成果一等奖以上;或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县、乡(镇)中学教师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优质课竞赛,获地级二等奖以上;或获地级教育科研、教改实验优秀成果一等奖以上;或获地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2、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学教师参加编写正式出版的中学教材或教参,木人撰写8万字以上。县、乡(镇)中学教师参加编写,并在县乡范围内使用的中学教材或教参,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
3、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学教师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4篇以上。县、乡(镇)中学教师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
4、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学教师本人完成的教学科研论文、教学作品、教具等在教育部门主办的比赛中获省级二等奖以上。县、乡(镇)中学教师本人完成的教学科研论文、教学作品、教具等在教育部门主办的比赛中获省级三等奖;或获地级二等奖以上。
5、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学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3年以上成绩突出,所带班级2次被评为地级以上先进集体,连续2年学生巩固率100%。县、乡(镇)中学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3年以上成绩突出,所带班级2次被评为县级以上先进集体,连续两年学生巩固率95%以上。
6、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学教师获省级以上劳动模范、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或获得地级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工作者、教学能手、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2次以上(可累计)。
县、乡(镇)中学教师获地级以上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工作者、教学能手、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或获得县级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工作者、教学能手、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3次以上(可累计)。
7、积极组织竞赛辅导(有教案、有教学计划),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学教师所指导的学生在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或委托其他部门组织的各类教育教学竞赛中,有3人(次)以上获全国三等奖、省级二等奖、地级一等奖以上。县、乡(镇)中学教师所指导的学生在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或委托其他部门组织的各类教育教学竞赛中,有1人(次)以上获全国三等奖、省级一等奖;或2人(次)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
第十四条 对不具备规定资历,但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属于中学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范围的在职教师,重点是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任现职2年以上可破格申报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破格申报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者,除具备正常晋升的评审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两条:
1、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学教师参加编写的中学教材或教参,本人撰写12万字以上。县、乡(镇)中学教师参加编写的中学教材或教参,本人撰写8万字以上。
2、出版有较高水平的教学专著,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学教师的专著字数不少于20万字。县、乡(镇)中学教师的专著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学教师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6篇以上,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以上。县、乡(镇)中学教师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3篇以上,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以上。
4、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学教师所承担的教改实验成果获得省级以上教育或科研主管部门的一等奖(排名前3)。县、乡(镇)中学教师所承担的教改实验成果获得省级以上教育或科研主管部门的三等奖;或地级一等奖以上。
5、连续2年在本校完成的课堂教学时数平均高于国家规定课时定额的20%以上(提供各年度任课材料),且教学成绩特别突出。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学教师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优质课竞赛,获省级二等奖以上;或获国家级教育科研、教改实验优秀成果二等奖以上;或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县、乡(镇)中学教师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优质课竞赛,获省级三等奖以上;或获省级教育科研、教改实验优秀成果三等奖以上;或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6、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学教师获省级教学质量一等奖3次以上。县、乡(镇)中学教师获省级教学质量一等奖1次以上;或获地级教学质量一等奖2次以上。
六、附则
第十五条 本《条件》为中学评审申、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必须具备的基本申报评审条件。各校应根据工作需要,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教师中择优申报评审;对获得劳动模范、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骨干教师等称号的教师,具有担任班主任工作经历的教师,应在符合本《条件》的前提下优先申报评审;在任现职期间,支援农村(乡镇及其以下(不含县市所在地乡镇学校))教学工作一年以上的教师,或在农村(乡镇及其以下[不含县市所在地乡镇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可提前1年申报评审上一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
第十六条 贵州省职业中学中、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按照《贵州省职业中学中、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实施细则》执行。
第十七条 本《条件》所称的论文,除注明的外,均是指在具有国内统一刊号CN或国际标准刊号ISSN符号或邮发代号的公开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包括高校公开发行的学报、增刊,出版社公开出版的论文集及报纸上发表的论文。
木《条件》所称的著作、教材、教参是指具有国际标准书号ISBN符号并公开出版的本专业的著作、教材、教参。
木《条件》提到的著作、教材、教参、论文及科研课题、项目等系指本专业的,其作者(完成人)都是指独立或排名第一。
本《条件》中所称“核心期刊”是指北京大学图书馆最新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刊登的学术期刊。
本《条件》所称的课时数是指课堂学时数和按其它教学环带(指带学生实习,指导学生实验,作学术讲座)折算的课时数。
本《条件》所称的字数,除注明的外,均指个入独立完成的字数。
本《条件》规定的著作、教村、教参以及获得的专利一项可折抵一篇论文。
本《条件》中凡冠有“以上”者,均含本级。
第十八条 各市(州、地)应根据本《条件》和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九条 本《条件》省人事厅、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B. 文县一中的教学成果

近几年来,学校教学质量逐年攀升。2008年高考,文县一中取得了遭受“5·12”地震大灾之年大丰收的佳绩,有809名同学被各类高等院校录取。其中第一批重点本科院校录取81人,第二批本科院校以上录取296人,第三批本科院校以上录取350人,第四批大专院校以上录取618人,第五批高职院校以上录取809人。更可喜的是文县一中众多的考生被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等名牌重点大学录取,其中,张进荣同学以667分的总成绩列甘肃省延考区理科第二名,被清华大学录取。

C. 武和平的获奖情况

1 1999 年获西源北师大孔宪武中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
2 2000 年获西北师范大学优秀教师奖
3 2001 年获西北师范大学兰铝教学优秀奖
4 2001 年获甘肃省教学成果奖
5 2001 年获甘肃省第八届青年教师成才奖
6 2003 年获甘肃省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7 2005 年入选第二批甘肃省教育系列“ 555 ” 创新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8. 2007年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8 2011年获甘肃省高等教育成果教育厅级奖 省级
92012年获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成果一等奖 省级

D. 2021年甘肃省教学成果奖申报书怎么装订

E. 民乐县第一中学的教学成果

建校以来,她培养了高初中毕业生3万多人,向各类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3500多人,尤其自1996年以来,教学质量一年一个新台阶,连年居全区第一。相继敲开了清华、北大、复旦、南开等名牌大学之门,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学生参加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各科一次通过合格率和优良率分别达到98%和71%。毕业生体育合格率达99%,体育达标率90%以上。两次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两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多次受到省、地、县表彰奖励。

F. 王式功的获奖情况

⑴“西北干旱区沙尘暴预警、服务系统研究”,2005年12月获中国气象局“气象
科技奖研究开发奖二等奖” (获奖总人数 10人,本人排第八)
⑵“ 兰州市大气污染及对策研究” 2004年12月获 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获奖总人数 9人,本人排第五);
⑶“兰州城区冬季空气污染预报研究”,1998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获奖总人数 7人,本人排第一);
⑷“黄河上游大中型水利工程对生态与环境影响的研究”,1999年10月获甘肃省
“科技进步三等奖” (获奖总人数 7人,本人排第三);
⑸“兰州市二氧化硫控制区综合防治规划研究”,2000年10月获甘肃省“科技进
步三等奖” (获奖总人数 7人,本人排第四);
⑹“兰州市区空气污染预报业务系统研究及应用”,2002年10月获兰州市科委
“科技进步二等奖” (获奖总人数5人,本人排第一)。 1997年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奖总人数5人,本人排第一);
2005年1月获甘肃省“教育厅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总人数5人,本人排第一);
1993年4月,获甘肃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获奖总人数4人,本人排第三);
2005年6月,获甘肃省“精品课程奖”(获奖总人数5人,本人排第一);
1989年获兰州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总人数4人,本人排第二);
1991年获兰州大学“主干课程优秀奖”(独立完成);
1992年12月,获兰州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奖总人数4人,本人排第三);
1995年5月,获兰州大学“优秀讲义奖”(获奖总人数3人,本人排第一);
1996年获兰州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获奖总人数5人,本人排第一);
2000年获兰州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总人数5人,本人排第三);
2004年11月获兰州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奖总人数5 人,本人排第一)。

G. 蒲向明的成果获奖

1、1994年第三届全国中师生作文大赛指导教师奖(国家教委师范司、《师范教育》杂志社等单位)。2、1997年书法作品获首届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一等奖(中国书法家协会、国家语委文管司)。3、1997年语文教学现场录像获全省中师优秀教学录像课评比优秀奖(甘肃省教育厅)。4、2001年获第七届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
5、2001年获中国教育学会管理委员会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中国教育学会管理委员会)。6、2002年获第四届甘肃省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甘肃省教育厅)。7、2002年获全省优秀教育论文评比一等奖(甘肃省教育厅、省教育学会)。8、2004年获甘肃省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评选优秀奖(甘肃省教育厅)。9、2004-2010年陇南师专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授予“科研先进个人”称号(陇南师专)。
10、2007年授予全省高校“十五”科研管理先进个人称号(甘肃省教育厅)。11、2008年获甘肃省高等学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甘肃省教育厅)。12、2009年获甘肃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13、2010年授予甘肃省“十一五”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先进个人称号(甘肃省教育厅)。14、“《陇南金石题壁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获2011年甘肃省教学成果省级二等奖(五人合作,排名第二),甘肃省人民政府奖励。
15、2012年合作成果“五代王仁裕著述研究”获天水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中共天水市委、天水市人民政府)。16、2012年科研成果“陇南白马藏族文学研究”获甘肃省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甘肃省教育厅)。17、2013年专著《追寻“诗窖”遗珍——王仁裕文学创作研究》获陇南市第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共陇南市委、陇南市人民政府)。18、2013年论文《从睡简<日书-马禖篇>看非子始封秦亭》获甘肃省社科联优秀成果三等奖。19、2014年主持完成的“白马藏族文艺研究——以傩舞戏为主体”(系列论文)获甘肃省高等学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H. 通渭县第一中学的教学成果

通渭县第一中学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向大专院校输送学生12800多名。近年来向兰空招飞中心输送飞行学员15名,先后有李翔、魏冬冬、郭一汉等同学考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全国名牌院校。
2008年,学校高考上线人数达381人,首次突破300人大关,比2007年的270人(专业考生13人)净增加111人;其中重点81人,比2007年的60人增加21人。
2009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达704人,比2008年的381人净增加323人。其中重点170人,比2008年的81人净增89人,取得了本科上线和重点上线两个翻番的历史性好成绩。2009年全县高考600分以上考生共7人,通渭一中占6人.
2010年高考本科控制线为:理科一批531,二批481;文科一批511,二批467。一中郭乙陆、王凯同学分别以646分、642分夺取全县理科第一、二名。今年文化课本科上线719人,比去年672人净增47人,一本上线221人,比去年168人净增53人。其中600分以上考生全县13人,一中占9人。 2010年高考本科上线753人。
2011年高考文化课本科上线870人,其中马文卓同学获得定西市理科第一名 。
2012年该校高考成绩揭晓:该校高考成绩继续攀升、再创佳绩。文化课二本上线892人,其中一本上线274人,二本上线618人,文化课专项二本以上上线1292人。本科上线人数、本科率、总上线率三项指标均再创新高 。
2001年至2006年高考专科以上录取人数分别为442人、606人、656人、825人、828人和934人,录取率分别为51.5%、77.1%、78.0%、82.34%、83.47%和83.9%。2001年以来学生获国家和省、市级学科竞赛等级奖213人次,获甘肃省艺术等级A级、B级认定29人次,获各类征文、书画比赛奖励86人次。2001年以来教师在国家和省、市级报刊上发表专业论文260篇,在省、市、县讲课比赛中有68人次获等级奖,申请设立的省级重点教研课题1项,省级一般课题1项,省级“十一五”规划课题1项,市级重点课题6项,一般课题11项,县级课题24项。
学校先后被国家体委、国家教委授予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先进单位,被团中央、农业部、中国科协授予实践教育活动先进集体,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二五”普法先进单位,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报、中央教科所授予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地委、行署和市委、市政府多次授予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等奖励和称号。学校已连续五次通过国家体委对传统项目先进学校的验收,五次被命名为“甘肃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学校还先后被命名为“定西市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定西市科普示范学校”。恢复高考制度后,向大专院校输送学生7200余名,向兰空招飞中心输送飞行学员12名。
2011年学校获“全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和 ““全县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称号、并获“甘肃省体育传统学校田径比赛团体总分第六名”;
2012年荣被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命名为“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并获“定西市三八红旗集体”和2013年被省科协命名为“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 “全县高中阶段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
在2010年至2012年的三年间,学校的高考成绩连年攀升,本科上线人数从2010年的753人,到2011</SPAN>年的908人,2012年该校高考本科上线937人,比2011年净增29人。三年来,该校高考二本上线人数不断刷新著学校历史的新纪录。
2011年有9位教师申报的课题被立项为省、市级重点课题。 两位教师所负责的2项省级重点课题结题。2012年《学校与家庭合作教育实践研究》立项为省级课题,其余4项立项为市级课题。市级化学课题《学生学习困难的类型、成因及对策研究》、省级物理课题《农村中小学实施“小班制”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通过评审,顺利结题。2012年10月,《学生生活经验的分析运用与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和《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2项省级重点课题通过鉴定结题,同时一位教师负责的课题被评为省级优秀课题。
学校在教学研究活动中立足于校本教研,重视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利用,先后编写的校本教材有《通渭一中教研通讯》、《通渭一中校刊》、《通渭书画》、《土壤分析》、《健康教育(心理健康)》、《通渭小曲集》、《实用英语口语》、《诗心花园》、《通渭书画》、《土壤分析》、《农作物蔬菜种植基本技术》、《健康教育读本》、《班主任手册》、《高三化学复习资料》、《通渭风云人物》《温馨通渭》、《人物速写》、《通渭一中校报》、《教研通讯》、《高一新课程集体备课教案》(8本)等校本教材,《英语日常用语》、《通渭地理》、《植物志》、《农作物》、《太阳能制作安装》正在编写过程中,将进一步丰富该校校本课程的内容。学校还加强了对教学后记、教学实录、教学故事等过程性研究成果的记录和收集,开发了有助于校本课程研究的各种文字、资源库,供教师随时阅览,提升了校本教研的层次。
2010年至2012年来,教师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2篇,其中6篇论文获省级奖。2011年甘在肃省“数字校园杯”课件比赛中,5名教师的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在市录像课比赛中,16名教师的录像课分获市级一、二、三等奖;在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4名教师的论文获省级奖,5名教师的论文获市级奖。《鸦片战争》课堂设计在高中新课程教学设计比赛中获一等奖。8名教师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高二级生物课件制作、高一级新课程数学课件制作及讲课竞赛活动。2012年在“甘肃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多媒体教学课件征集”活动中,该校1名教师获国家级三等奖,省级二等奖;1名教师获三等奖。在同年的优质课竞赛中,该校1名教师获得省级一等奖,1名教师获市级二等奖,4名教师获县级一等奖,1名教师获县级二等奖,2名教师获县级三等奖。
学校重视尖子学生的培养和竞赛辅导工作。2011年,在全国高中化学奥赛决赛中有10名同学分获一、二、三等奖;在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中,郭元成同学获全市第二名;在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决赛中,1名同学获国家级三等奖,1名同学获省级二等奖,1名同学获省级三等奖。 在2012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中1名同学获国家级二等奖,1名同学获省级二等奖,1名同学获省级三等奖,在第26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甘肃赛区预赛中1名同学获一等奖,1名同学获二等奖,3名同学获三等奖;在十八届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竞赛中2名同学获一等奖、3名同学获二等奖、8名同学获三等奖;在第二十九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1名同学获三等奖;在第六届“创新杯”全国中学化学知识竞赛中2名同学获一等奖。在高中数学联合竞赛中3名同学获优胜奖;在第27届科技创造性大赛中有22项作品分别获得省、市、县级等次奖,学校获“通渭县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1名学生的作品,在金昌市参加甘肃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审,荣获甘肃省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

I. 甘肃省基础教育成果奖和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奖那个好

个人认为应当是基础教育成果奖更好,毕竟发奖单位级别高。

J. 卜友红的详细信息

一、基本情况主讲英语语音学、普通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翻译、写作、高级英语等,是甘肃省高等院校英语语音学学科方向的杰出人物。

二、学习简历
1.1980.7-1985.6 兰州大学外语系,英语本科
2.2004.9-2005.12 英国利兹大学语言学及语音学系,语言学硕士研究生
三、工作简历
1.1979.09-1999.11 兰州城市学院(原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讲师、副教授
2.1999.11-2009.01 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教授
3. 2009.02-至今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四、主讲课程及教学成果
1. 主讲课程:英语语音学、普通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翻译、写作、高级英语等;
2. 教学成果:在《外语教学与研究》等国家级和省级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关语言学、语音学文章16篇;出版著作2部;参编5部,主编并主讲中学英语教学录音磁带65盘,甘肃省教育厅曾两次发布文件,在全省范围内普及推广,另出版有关英语语音语调及听力录音带20余盘;为甘肃电视台国际部翻译、配音讲解电视剧40余部。
五、科研方向及获奖情况
1.研究方向:英语语音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法
2.获奖情况:主持省级教学科研项目三项,校级教研项目三项,曾荣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第四届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国际教育管理卓越成就奖,甘肃省外语教学研究会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次),首届教学新秀奖,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2次),校级精品课程一项,申报2007省级精品课程一项。
六、国内外团体任职
1. 国际语音学学会(IPA)终身会员;
2. 民族院校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3. 甘肃省外国文学学会理事;
4. 甘肃省现代教育技术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兼外语学科组组长;
5. 甘肃电视台国际部英语节目顾问。
七、社会影响和社会声誉
1. 本人在英语语音学教学和研究方面有较高的造诣,是甘肃省高等院校英语语音学学科方向的领军人物,2007年4月在四川大学举办的第一届《全国高校英语语音教学研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受到全国同行专家和国际语音学会会长 J. C. Wells 的高度评价,被誉为中国“标准英语发音”(RP) 的杰出代表人物,被聘为全国中学英语师资口语培训的主讲教师。
2. 自1996年以来,由本人主讲的现行全国九年义务教育中学《英语讲读》(65盒,3900分钟),在全省各级中学推广和使用以来,深受有关专家及中学教师们的好评,被誉为 “教师的示范教材和学生自学辅导的精品”。此项教学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我省中学英语教学,甘肃省教育厅曾两次发布文件,在全省范围内普及推广。
3. 甘肃省教委和兰州市教委高考英语会考和中考英语会考命题组成员,多次参与并录制了听力考试部分;此影响已扩大至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市,每年为他们录制的听力考试录音不计其数。
4. 自1997年以来一直担任甘肃省“义教”工程英语语音学主讲教师;主持天祝县暑期中学英语教师教学法培训,并担任英语语音学主讲教师;定期为兰州市教育局、城关区教育局举办的英语教师培训班进行英语教学法、口语及语音学讲座,受到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八、个人治学感言
教师职业的神圣在于其献身精神,安贫乐道,不图回报,只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愉悦,吾为师之道。学无止境,不懈进取,潜心钻研、精心教学。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此举固然可取,但唯有创造性的教学能够独树一帜。

阅读全文

与甘肃省教学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创造丰盛传销2016 浏览:787
公共卫生服务年度工作报告 浏览:921
石狮城管投诉电话 浏览:538
武汉环保局投诉电话 浏览:87
伊成果个人资料 浏览:25
软件著作权可以赚钱吗 浏览:481
作业谁发明的名字 浏览:633
狮山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542
厦门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74
农民大爷发明秸秆炉 浏览:210
碘伏开口有效期 浏览:455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
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62
初中数学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30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张力 浏览:369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