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自贸区是什么意思中国自贸区有哪些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是指在贸易和投资等方面比世贸组织有关规定更加优惠的贸易安排;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
截止2018年、中国共设立了十二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1、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实施范围120.72平方公里,涵盖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28.78平方公里)以及陆家嘴金融片区(34.26平方公里)、金桥开发片区(20.48平方公里)、张江高科技片区(37.2平方公里)。
2、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
自贸试验区的实施范围116.2平方公里,涵盖三个片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60平方公里(含广州南沙保税港区7.06平方公里),深圳前海蛇口片区28.2平方公里(含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3.71平方公里),珠海横琴新区片区28平方公里。
3、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
自贸试验区的实施范围119.9平方公里,涵盖三个片区:天津港片区30平方公里(含东疆保税港区10平方公里),天津机场片区43.1平方公里(含天津港保税区空港部分1平方公里和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1.96平方公里),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46.8平方公里(含天津港保税区海港部分和保税物流园区4平方公里)。
(1)上海自贸区成果扩展阅读:
保税区和自贸区的区别:
1、监管理念,从商品管理到企业管理
2、贸易开放,实行与国际接轨的多元化贸易模式
3、政策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投资管理和外汇政策上
4、保税区在海关的特殊监管范围内,货物入区前须在海关登记,保税区货物进出境内、境外或区内流动有不同的税收限制;而自由贸易区是在海关辖区以外的、无贸易限制的关税豁免地区。
5、保税区的货物存储有时间限定,一般为2~5年;而在自由贸易区内,货物存储期限不受限制。
6、由于保税区内的货物是“暂不征税”,对货物采用账册管理方式;而在自由贸易区,主要考虑货畅其流为基本条件,多数自由贸易区采取门岗管理方式,运作手续更为简化,交易成本更低。
7、目前许多保税区的功能相对单一,主要是起中转存放的作用,对周边经济带动作用有限;而自由贸易区一般是物流集散中心,大进大出,加工贸易比较发达,对周边地区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② 上海自贸区变得如何了
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自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设立开始,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作为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已经在多方面取得了明显突破。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上海、广东、天津三地自贸区,对政府职能转变、金融改革创新、投资贸易便利化三方面改革的进展和成效进行了深入观察,以期为下一步改革提供更多样本和经验借鉴。
企业的投资信心,同样来自于上海自贸区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
与华领医药研制的小分子化学药不同,勃林格殷格翰的客户都是生物医药研发机构,生物医药生产线成本更高、投入更大。而研发企业大多为以人才为主的轻资产企业,要一下子拿出这么多资金建厂简直不可思议。因此,在这个领域,“卖青苗”现象非常普遍,即研发成果出来后,无法自己生产,只能微利卖掉,眼睁睁看着新药上市后的巨大利润落入他人的腰包。
有了勃林格殷格翰中国生物制药生产基地,这样的现象就可以避免了。“研发机构只需支付委托生产费,就可以使用我们的高质量厂房。”罗家立说。
除了让研发生产对接更为紧密,“药品质量也有了完整的责任人。”沈建华表示,“我们也可以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为龙头,并通过其在药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全程参与和监管,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药品监管新模式。”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由上海自贸区推动的制度创新,如今已在全国显现出改革红利。截至今年5月底,国家食药监总局已受理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试点注册申请381例。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主任翁祖亮表示。
在“放”的方面,将重点深化“证照分离”改革,争取将全部市场准入事项和全部441个区级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改革,使备案、告知承诺成为主要的改革方向。第一批116项审批改革成果今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已复制推广到其他自贸试验区,第二批改革也已启动。
在“管”的方面,重点推进落实“双告知、双反馈、双跟踪”许可办理机制和“双随机、双评估、双公示”监管协同机制,争取推广到新区涉及审批监管的所有领域。目前“六个双”已在浦东新区经济领域涉21家监管部门实现全覆盖,年底前实现在108个监管行业、领域全覆盖。
在“服”的方面,重点推进“三全工程”,即企业市场准入“全网通办”、个人社区事务“全区通办”、政府政务信息“全域共享”。如今,104项企业准入区权事项全部实现“全网通办、一次办成”,74项实现“网上全程办理”;基本实现171项个人社区事务全区通办;政务信息将于2020年实现“全域共享”。
“通过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放得更活、管得更好、服务更优,是上海自贸区改革的使命所在。”沈建华说,为双创多设路标,不设路障,成为自贸区监管部门的共识。
会越来越好。
③ 二十一世纪中国外交成就
二十一世纪中国外交成就:
1、同主要大国协调合作得到加强,同周边国家全面合作持续推进,同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不断深化,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联系更加密切。
2、同主要大国关系取得新进展,同周边国家务实合作深入推进,同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不断拓展,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国际机制的关系全面加强,经济外交、人文交流卓有成效。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3、大国外交稳中有进,周边外交呈现新局面,同发展中国家合作取得新进展,经济外交成果显著。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中国与各国的交往合作越来越紧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负责任大国形象日益彰显。
4、周边外交工作进入新阶段。经济外交取得新进展。同发展中国家交流合作迈上新台阶,同主要大国关系在互动中稳定发展,在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及热点问题上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坚定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对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5、顺利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等区域合作机制发展,深化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与合作,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的国际合作,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为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繁荣作出重要贡献。
④ 上海自贸区企业税收有何政策网址
目前上海自贸区税收相关问题的政策依据主要来自于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通知中表示,将探索与试验区相配套的税收政策。
首先,实施促进投资的税收政策。注册在试验区内的企业或个人股东,因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等资产重组行为而产生的资产评估增值部分,可在不超过5年期限内,分期缴纳所得税。对试验区内企业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企业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的奖励,实行已在中关村等地区试点的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分期纳税政策。(根据 《加快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行动计划(2011–2015年)》(京发〔2011〕8号)提出的股权奖励个人所得税政策:“对于科技创新创业企业转化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本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的奖励,技术人员一次性缴纳税款有困难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可在5年内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
其次,实施促进贸易的税收政策。将试验区内注册的融资租赁企业或金融租赁公司在试验区内设立的项目子公司纳入融资租赁出口退税试点范围。对试验区内注册的国内租赁公司或租赁公司设立的项目子公司,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从境外购买空载重量在25吨以上并租赁给国内航空公司使用的飞机,享受相关进口环节增值税优惠政策。对设在试验区内的企业生产、加工并经"二线"销往内地的货物照章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根据企业申请,试行对该内销货物按其对应进口料件或按实际报验状态征收关税的政策。在现行政策框架下,对试验区内生产企业和生产 业企业进口所需的机器、设备等货物予以免税,但生活服务业等企业进口的货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规定明确不予免税的货物除外。完善启运港退税试点政策,适时研究扩大启运地、承运企业和运输工具等试点范围。
此外,在符合税制改革方向和国际惯例,以及不导致利润转移和税基侵蚀的前提下,积极研究完善适应境外股权投资和离岸业务发展的税收政策。在很多国家,这些税收政策都是发展全球离岸业务,促进金融创新的重要举措。但是,这样的税收立法在我国基本属于空白,如何借鉴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离岸税收管理的实践,探索出我国境外股权投资和离岸税源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将会是一个长期的摸索过程。
此次上海自贸区的成立,贸易企业目前虽无直接的税收优惠,但贸易相关领域仍将是直接受益者。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推进,以及相关税收、汇率政策优惠在自贸区的逐步制定和落实,相关港口、航运、机场、物流、仓储、商贸等行业的配套发展将直接使企业受益。同时离岸金融创新或将推动大量企业进入试验区开展相关业务,离岸金融结算以及经常项目贸易融资、结算带来金融服务业的提升也将有利于企业业务的开展。
⑤ 有几个自贸区
2013年9月27日,国务院批复成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5年4月20日,国务院决定扩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范围。
2015年4月20日,国务院批复成立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3个自贸区。
2017年3月31日,国务院批复成立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7个自贸区。
2018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9年8月2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
9月21日,中国新设3个自贸区,包括北京、湖南、安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自贸试验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数量已经达到了21个。自贸试验区累计到今天已经形成了260项制度创新成果,面向全国复制推广,工作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
中国自由贸易区是指在国境内关外设立的,以优惠税收和海关特殊监管政策为主要手段,以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主要目的的多功能经济性特区。原则上是指在没有海关“干预”的情况下允许货物进口、制造、再出口。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力度和意义堪与80年代建立深圳特区和90年代开发浦东两大事件相媲美。其核心是营造一个符合国际惯例的,对内外资的投资都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商业环境。
自由贸易区有两个本质上存在差异很大的概念:一个是FTA,另一个是FTZ。由于中文名称一样,会造成理解和概念上的混乱。FTA(Free Trade Area):源于WTO有关“自由贸易区”的规定,最早出现在1947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里面。该协定第24条第8款(b) 对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概念作了专门的解释:“自由贸易区应理解为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关税主体之间,就贸易自由化取消关税和其他限制性贸易法规”。其 特点是由两个或多个经济体组成集团,集团成员相互之间实质上取消关税和其它贸易限制,但又各自独立保留自己的对外贸易政策。
目前,世界上已有欧盟、北美自 由贸易区等FTA。还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也是典型的FTA。FTZ(Free Trade Zone):源于WCO有关“自由区”的规定,世界海关组织制定的《京都公约》中指出:“FTZ是 缔约方境内的一部分,进入这部分的任何货物,就进口关税而言,通常视为关境之外。”其特点是一个关境内的一小块区域,是单个主权国家(地区)的行为,一般 需要进行围网隔离,且对境外入区货物的关税实施免税或保税,而不是降低关税。目前在许多国家境内单独建立的自由港、自由贸易区都属于这种类型。如德国汉堡 自由港,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等。
⑥ 2020年中国有多少个自贸区
为了能够方便国际贸易的往来,增强国际社会之间的经济交往,中国自21010年以来就积极的推进各种自贸区的建立。自贸区主要指的就是在主权国家或者地区的关境以外,开放出一片特定的区域,建立一个贸易自由区。在自贸区里面是准许外国商品免除关税自由的进出的。中国在积极的推进各地的自贸区的建设,自2013年在上海建立了第一个自贸区以来,全国各地又有很多地方都建立了自贸区。那么关于2020年中国有多少个自贸区?以下是我的看法:
三、希望各国的经济能够有更深的交流
世界已经成为了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各国的经济也联系的越来越密切。如果,全世界要一直不断的向前发展的话,各国加大贸易和经济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希望各国都能在经济上有更深的交流。
关于2020年中国有多少个自贸区?以上是我的看法,你的看法是什么?欢迎留言交流。
⑦ 上海自贸区 哪些政策制度机制 可复制推广
上海自贸试验区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是什么?在上海市2014年“两会”上,事中事后监管基本制度的六项内容被强调。
在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2014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清单的“事中事后监管的基本制度”有六项重要任务:“安全审查机制”、“反垄断审查机制”、“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信用管理体系”、“综合执法体系”和“部门监管信息共享机制”。
“自贸区是什么样的改革呢?说到底,是对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这种改革是什么呢?是革政府的命。”韩正在参加1月19日浦东代表团审议时说,“革政府的命,意思就是提高政府的效率,包括对政府过多地干预微观经济环节进行改革。”
韩正强调,政府对市场过多的微观干预,最集中的一点是前置性审批制度。对政府前置性审批制度的改革,是对政府的一种权力的制约、权力的规范,部分的权力应当还给市场、还给社会。
“但是,这赋予了政府更多的责任。前置审批没有以后,就需要有一种过程的监管,侧重事中、事后的监管。”韩正说。
重在制度创新、难以量化改革成果的上海自贸试验区,自设立之日,中央就要求上海在三年内总结出“上海模式”,可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因此,上海自贸试验区已出台的配套政策中,鲜有税收优惠等政策红利,“负面清单制度”“工商一口办理”“过程监管”等创新更多的是侧重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
管理创新涉及众多制度沉疴和部门利益。以货物出入境管理为例,此前的监管模式涉及多个部门,企业货物进出至少需要向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分别申报,同一批货物要接受两个以上部门的查验。“两个窗口”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自贸区一流的贸易服务环境应该体现在对外贸易的手续最简便、对外贸易效率最高、对外贸易成本最低。”
⑧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①建国第一复年就同苏联等制17国建交。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④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都促成了会议成功。
⑤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⑥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邦交关系实现正常化。
⑦在新的国际形式下,中国加强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国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友好合作和促进共同经济繁荣,作为自己对外工作的根本目标。
在处理国与国关系时,中国一贯主张互不干涉内政,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而不以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异同为标准。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一些国际性组织成员国。
⑨ 上海自贸区 哪些 可复制可推广
与负面清单环环相扣的是政府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艾宝俊表示,长期以来政府习惯了以审批制为核心的管理方式。未来清单以外的事项不审批了,能否管得住、管得好,对政府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它要求政府对市场主体所处的状态,有充分的了解,这就需要对各个监管部门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整合,实现共享。
“有些数据放在单个部门用处不大,如果共享就能产生价值,带来政府办事效率的提高。比如一艘船入区后,它的舱单信息如果推送给外管、检验检疫等部门,很多流程就不需要货主本人去跑。这种改革几乎是没有成本的,但效益是非常大的,这就是改革的红利所在。”艾宝俊说。
从事前审批到事中事后监管,上海自贸区在政府职能转变上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比如,改革前上海海关一天大约要盖500个章,改革后实施自动审放,即除少数特定对象外,大多数企业通关时可以自主输入信息,不需要盖章。这样节省下来的大量人力,可以到一线去核对企业情况。既方便了企业,也压缩了个人的自由裁量权,使监管更加透明化。
上海自贸区形成的改革措施和经验,如果是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实施的,将向国内其余100多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复制推广;如果是涉及政府职能转变的,将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例如,今年年中上海自贸区在国内率先试点“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一单货物入境后,只需要一个窗口集中受理。目前该窗口已集合海关、海事和检验检疫等口岸单位,明年将继续纳入商务、工商等相关部门。根据计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将陆续向长三角地区、长江经济带和全国其他地区推广。
除了深化已进行的改革外,上海自贸区还在探索新的改革事项,比如离岸税制的问题。艾宝俊介绍,上海自贸区内有不少跨国公司的亚太区总部。这些总部可能在德国买了一批设备或物资,发送给越南的企业使用,但所有的交易都是在上海自贸区内执行的,这就形成了离岸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