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训基地建设属于教学成果的什么种类
一、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为使学生可以走出校园,参加教学实践,锻炼工作技能,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均得到提高,为将来的发展做好铺垫。本专业经过数年建设,长期与周边中小学有较好的合作关系,建立了以临沧市为中心,辐射全省的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临沧市范围内固定的有:
小学方面:师专附小、临沧师范附小、临沧南屏小学、文华小学等。
中学方面:临沧市一中、三中、临沧市民族中学(二中)、临翔区一中、临翔区文华中学、临翔区新村中学、临翔区章驮中学、云县民族中学、孟定民族中学等。
二、校外实习基地的利用
要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实现零距离教学、零距离就业,就必须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保障作用。合作关系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锻炼平台。如师专附小、临沧师范附小、临沧市民族中学(二中)、临翔区一中、临翔区文华中学、临翔区新村中学、云县民族中学等学校,由于合作时间长,双方反应良好,已逐渐成为学生校外实训的传统基地。在实习期间,学生工作态度及能力得到实习单位和实训指导教师的认可。
2. 什么是教学成果
教学成果指的是
在一学年度里面
你的教学研究以及方法
有达到什麼样的效益
以及产生的影响
主要看各校的要求以及规定为主
3. 教学成果具体指哪些
教育教学成果指教育科研人员(包括教师、校长、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对某一教育科研课题进行研究,通过观察、调查、实验、行动研究和思维等一系列研究活动,获得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结果。成果的基本表现形式为论文、科研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等。
1、具有研究价值。
通过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2、具有科学性。
主要体现在课题的指导思想和研究目的明确,理论科学合理,事实真实充分,有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
3、具有创新性。
课题反映新的内容,反映时代特点,反映新的视角,应用新的研究方法,是没有做过或做过却未能解决的问题。
4、具有可行性。
课题是否具备进行研究的主观与客观的条件。
主观条件是指研究者本人所具有的理论水平、知识、能力、专长、经验、基础,对课题的理解程度、兴趣、资料掌握的是否深入和广泛。
客观条件是指课题研究所必须的资料、设备、人员、时间、经费以及领导支持程度等因素。
(3)分类培养教学成果扩展阅读:
关于对教育教学成果注意事项
1、明确教育教学的目的。教师参加教育科研,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几个证书,而是通过教育科研,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自身价值,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提高育人效率。
2、明确教育教学的对象。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必须以本职工作的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切忌脱离实际的"学术"研究。
3、由不自觉向自觉转化。应从工作的历程中逐步对教育科研产生兴趣,自觉主动地进行教育科研活动。
4、运用科学方法。在研究过程中,用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目光观察平时的工作,避免脱离实际的研究。要加强学习,注意观察,分析思考,不断积累,加强交流和研讨,及时反思和总结。通过研究逐步掌握教育科研的规律和方法。
5、做到坚持不懈。教育科研不是短期行为,而应贯穿教育生涯的始终。要使自己的教育科研工作取得实效,关键在坚持,坚持就能发展。
4. 教育教学成果和教科研成果有什么区别
它们表现形式不同:
教育教学成果指的是:如:学生成绩、学生及个人荣誉证书、某一研究所获奖项 等。
教育科研成果是指教育科研人员(包括教师、校长、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对某一教育科研课题进行研究,通过观察、调查、实验、行动研究和思维等一系列研究活动,获得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结果。成果的基本表现形式为论文、科研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等等。
拓展资料:
科学研究成果
指科研人员在他所从事的某一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或课题研究范围内,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研究、综合分析等一系列脑力、体力劳动所取得的、并经过评审或鉴定,确认具有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结果。
它是科技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是人类重要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生产力,也是衡量科学研究任务完成与否,质量优劣,以及科研人员贡献大小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的财富、智力的资源。科研成果应符合以下三方面的条件:
(1)科研成果应具有创造性、先进性,创造性是指前人所没有或国内外所没有的.理论上有新的创见,技术上有新的提高。先进性应该在成果的技术价值和技术水平上有所提高;
(2)科研成果必须具有社会价值(科学价值初经济价值),并得到社会的公认。既要有实用性,又要符合科学规律,具备实施条件,满足社会要求,经济价值高。
(3)科研成果必需经过技术鉴定或评审。鉴定或评审应实行同行专家评议。认为合格,才能算作成果。
5. 教育教学成果包括哪些
教育教学成果指教育科研人员(包括教师、校长、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对某一教育科研课题进行研究,通过观察、调查、实验、行动研究和思维等一系列研究活动,获得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结果。成果的基本表现形式为论文、科研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等。
1、具有研究价值。
通过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2、具有科学性。
主要体现在课题的指导思想和研究目的明确,理论科学合理,事实真实充分,有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
3、具有创新性。
课题反映新的内容,反映时代特点,反映新的视角,应用新的研究方法,是没有做过或做过却未能解决的问题。
4、具有可行性。
课题是否具备进行研究的主观与客观的条件。
主观条件是指研究者本人所具有的理论水平、知识、能力、专长、经验、基础,对课题的理解程度、兴趣、资料掌握的是否深入和广泛。
客观条件是指课题研究所必须的资料、设备、人员、时间、经费以及领导支持程度等因素。
关于对教育教学成果注意事项
1、明确教育教学的目的。教师参加教育科研,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几个证书,而是通过教育科研,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自身价值,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提高育人效率。
2、明确教育教学的对象。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必须以本职工作的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切忌脱离实际的"学术"研究。
3、由不自觉向自觉转化。应从工作的历程中逐步对教育科研产生兴趣,自觉主动地进行教育科研活动。
4、运用科学方法。在研究过程中,用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目光观察平时的工作,避免脱离实际的研究。要加强学习,注意观察,分析思考,不断积累,加强交流和研讨,及时反思和总结。通过研究逐步掌握教育科研的规律和方法。
5、做到坚持不懈。教育科研不是短期行为,而应贯穿教育生涯的始终。要使自己的教育科研工作取得实效,关键在坚持,坚持就能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教科研成果
6. 教育教学成果包括哪些
包括发表的论文 做过的课题 观摩课等
7. 教学成果怎么写
描写思路:在写教学成果要按照总分总的格式,首先要总结教学情况,然后写具体的改进措施,最后写对教学结果的评价和反思。其范例为:
这学年来,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工作责任心强,服从领导的分工,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广泛获取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但以下方面仍需要改进:
一、政治思想方面: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并做了大量的政治笔记与理论笔记。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重复讲书,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二、教育教学方面: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
2、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3、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5、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
通过以上的改进,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8. 如何展现教育教学成果
1.教师的脑力劳动和学生的脑力劳动相一致。教育过程的技巧就在于,要使学生的作业形式反映出他们的思维过程,使教师有可能根据学生活动的外部表现来判断,学生是怎样思考的,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等。如果教师要等到上课结束后才去了解学生哪里懂了、哪里不懂,那么他的工作就是盲目的。
3.注意力并不靠什么专门的教学方式来维持,而是首先取决于学生脑力劳动的性质。目标明确、思想专注——这才是注意力的主要泉源。应当尽量做到使思维的努力和意志的努力统一起来。
5.记忆力过度疲劳——是智力衰竭的原因之一。必须特别细心地对待记忆力这件娇嫩而精细的东西。有一些思想和词组是特别难记的。无论如何不应当使儿童的记忆力过度疲劳。当你刚刚发现疲劳的征兆时,你就要设法给儿童变换一种不需要随意识记的活动去做。
这些记载是进行概括性总结的素材。按照同样的原则,在一星期末的时候,把日常工作中其他方面的概括性的想法记入记事簿。如:检查教师的课时计划,查看书面作业、教室日志,观察复杂的教育工作,特别是有关师生之间、各个班级和各个年龄的集体成员之间的精神交往的问题等。下面是在一个星期末所写的几条:
1.真正精通教育工作的教师是不把教材的提纲写进课时计划的。他的知识就在自己的头脑里。课时计划只不过是对教材的教学论的加工而已。这是一种有趣的现象:如果教师死守住讲课提纲,如果教师很费劲地寻找着他要讲的话,那么学生就很难听懂教师所讲的东西的意思,他们的头脑里就会是一团乱麻。
……
下面我再举出在几个星期的末尾所写的关于教育工作的几条想法:
1.集体对个人的教育作用应当是非常细致的。不要让学生(特别是少年)感到,人们专门地“整”他是为了拿他作靶子来教育别的人。我认为,这种做法是在集体与个人的相互关
系上可能出现的最不好的现象之一。它会使少年学生对自己的命运抱着无所谓的、满不在乎的态度。不要让学生感到他是供人做试验用的兔子。
2.担任少先队辅导员的女教师到区里的一所学校里参加一次讨论会。她回来说:那里举行了一个有关道德问题的示范性辩论会。一群七年级学生在那里辩论,二十位辅导员在旁边深入思考地研究“教育过程”。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可以把学生的心灵拿来供展览用吗?这种做法不是在少年身上培养虚伪的作风吗?
我觉得,教育教学日记就是这样实在、有针对性的,有实效的灵动的随笔记录,而不是文采斐然、词藻华丽,内容经过精雕细琢,用来发表的所谓作品。因为教育教学日记真的是用来为你最好的作品:学生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