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石化工程科研成果中试及转化中心等6项

石化工程科研成果中试及转化中心等6项

发布时间:2021-12-13 12:49:53

Ⅰ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模式

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处于转型期,正在逐步摆脱传统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但尚未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新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根据科技成果转让参与主体的不同,我国现有的转化模式主要包括市场转化模式、自行转化模式、产学研联合转化模式、科技创新转化模式及政府推广转化模式、跨国公司资助转化模式(图4-4)。

(一)市场转化模式

市场转化模式是在供给、技术市场、需求三方共存的基础上,将科技成果引向市场,通过技术市场的有偿转让、流通,由供给方输送给需求方,以实现科技与生产的有效结合。按照是否需要第三方进行分类,市场转化模式可分为科技中介转让模式和专利出售模式。

图4-4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分类

1)科技中介转让模式。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科技中介机构与各类创新主体和要素市场建立联系,沟通机构间的技术流动,促进各参与主体的互动以实现有效的知识流动与技术转移。一般来说,政府办科技成果转化机构是推广和普及先进技术的主要力量,民办科技成果转化机构是科技成果推广体系的延伸和拓展。在发达国家,政府资助的技术服务机构是新技术和企业间的桥梁。我国近年来也加强了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了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不同层次的科技中介服务基地,使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较大发展。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运用市场手段吸引各类生产要素,为上下游客户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配置丰富的资源。但它也存在研究机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需求方难以持续开发技术等问题(朱宁宁,王溦溦,2011)。

2)专利出售模式。专利出售模式是科技成果拥有者通过技术市场一次性地将创新成果的全部或部分有偿转卖给企业使用,从而获得继续科研的资金支持。而企业借助科技成果改进技术,优化结构,解决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和发展困境,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获取高额利润。二者的结合实现了信息、资金、技术的互补,实现了资源的最大优化率。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过程简单,科研投入可以迅速得到弥补;缺点是寻找需求对象的难度比较大,买卖双方都要花费信息搜索成本,科研成果认识及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确定性会带来较大的市场风险。

(二)自行转化模式

自行转化模式是科研机构或企业以现有政策和环境为依托,多渠道筹集资金,将自身研制的科技成果在本单位内部进行转化并自负盈亏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将科技成果的成果源与吸收体融合一体,使市场交易内部化,无须中间环节,既简化了交易手续,降低了交易费用,又能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后续开发,同时省去了成果泄露的问题。这种模式转化速度快、耗时短、效率高,但要求科研院所和企业拥有尖端科技设备、雄厚科研和经济实力以及高水平的经营管理能力。我国的北大方正、清华紫光等就是高校自行转化科研成果的典型案例。自行转化模式依主体的不同可分为3种子模式。

1)融资转化模式。企业通过吸引风险投资或通过二级板市场进行融资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具体流程是科技成果→风险投资→科技企业→形成规模→投资退出。目前,清华大学已开始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实行科技成果转化,为改造传统产业,强化校企合作和国企脱困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然而如何评估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降低风险投资对成果转化的不信任度,有效监管风险投资公司的管理与运作等,都是我国融资转化模式中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朱宁宁,王溦溦,2011)。

2)自主研发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这是科研机构或企业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科技创新和开发的模式。科技成果所需的核心技术来源于研究机构或企业内部的技术积累和突破,转化的过程也通过研发机构或企业的知识和能力支持实现。这种模式能够使研究成果很快运用到实践中去,但需保持核心技术的控制权,比如我国的海尔集团在企业运营中发明的家电防电墙技术、绿色节能技术等科研成果。

3)引进技术的二次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这种模式是技术转让方采取一次性买断或提供后续服务等多种方式,通过市场技术交易合同将科技成果评估作价转卖给企业,由企业落实条件,迅速实施转化并逐步形成产业,或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二次开发,形成新的技术或产品。通过这种方式自行进行后续研究开发,是落后企业追赶先进企业的一条捷径(朱宁宁,王溦溦,2011)。

(三)产学研合作转化模式

产学研合作转化模式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普遍模式。该模式各方以技术合约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为推动力,合作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搭建了一个技术创新平台。这种转化模式有利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小企业资源相融,很好地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是科技转化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按照合作组织在合作中不同的切入点与退出点,可以将产学研合作划分为联合模式和共建模式。

1)联合模式。联合模式是指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通过协议、契约等形式就技术创新的某一个阶段或某一环节的衔接达成合作意向,从而直接实现产学研主体组织间的合作。联合模式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传播和合作开发为重点,以协议、契约作为维系双方关系的纽带。其技术传播常常跨越不同的组织与地域,组织方式较松散,合作的紧密程度也较低,但它是目前我国常用的一种合作模式,在合作总数中超过50%(辛爱芳,2004)。产学研联合模式的具体形式包括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委托开发、合作开发、人才培养、联合攻关等。如沈阳农药厂与沈阳化工大学在小试成果的基础上共同开发特高效农药——绿黄隆,便是一种合作开发的模式。

2)共建模式。共建模式是指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通过建立新的联合体,共享信息、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各主体从中受益。共建模式是产学研合作最高级、最紧密、最富有成效的形式,各方不仅拥有前期的合作基础,从松散型合作逐步发展为稳定的长期合作,而且将相互依赖、优势互补作为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通过建立紧密型的组织形式,明确各方的责、权、利,在不同的组织之间实现技术传播。产学研共建模式包括共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开发中心、中试基地、研究所等)、学院、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产业园、研产集团、产学研联盟等形式(辛爱芳,2004)。1983年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核心建立的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就是集科、工、贸为一体,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结合的一种巨型联合体模式。

(四)科技创新转化模式

在我国,科技创新转化模式也被称为创业服务中心,即对创新技术企业进行培育,并提供企业发展所需的各种中介服务机构,包括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软件产业园、孵化器等具体形式。根据其提供的服务内容层次可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孵化型技术中介服务,初级只提供硬件设施和政策服务,中级还提供信息交流、人才交流和管理咨询,高级则在中级服务基础之上提供技术咨询、法律咨询和融资渠道。这种模式能帮助科技成果拥有者与有潜力的企业合作,将初创时的小企业发展为较为成熟的企业(朱宁宁,王溦溦,2011)。以大学科技园为例,美国硅谷的崛起和发展,很大程度上源于斯坦福大学在创新型人才和强大科研实力上的支撑。我国目前虽不具有硅谷性质的大学工业园,但很多高校都在做积极的尝试。如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依托“三海一核”学科优势,以市场运行机制为导向,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营,致力于发展多种经营业务(安沛旺,2010)。在科技成果产生后,高校的科技部门会在大学科技园进行成果推广介绍、中试试验、知识产权保护、开拓市场等活动,使中小企业尽快孵化为成熟的大企业,也为科研创新、学科发展、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提供了平台。

(五)政府推广转化模式

政府推广模式主要是利用行政渠道,将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列入国家级、省级科技计划及政府指导下的科技中介、科技服务体系等有关转化的服务部门,并采用投资、贷款贴息、补助资金和风险投资等形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或风险基金。商业银行应对符合信贷条件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积极发放贷款。该转化模式的途径为科技成果→寻找合适的政策环境支持→转化成经济效益,特点是企业充分利用政府的管理职能,靠政府搭台、架桥,来达到解决技术难题,促进成果转化的目的。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集中优势力量统一指挥,在项目指定和经费分配方面实行招标制或择优委托制(武海峰,牛勇平,2007)。通常政府将成果分为高科技研究计划、科技攻关计划、科技产业计划等。如我国政府相继推出的“863”计划、火炬计划、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星火计划等项目至今仍然发挥着作用。

(六)跨国公司资助转化模式

该成果的研发往往是基于跨国公司投资需求或者国际型研究机构的跨国合作需求。通过某些研究基金组织对外发布课题项目信息,各国研究部门根据自身优势选择适合的研究项目后进行课题申请。由于这类科研成果是需方投资的,确定科研项目研究部门上也往往由他们长期合作的单位委托相关研究机构完成。课题研究主题的选择相对简单直接。我国的很多研究院所和高校都承担了很多这样的科研项目。当然,项目科研成果的所有权归委托单位所有。由于国际科研组织或者跨国公司往往有比较成熟的科研成果的转化机制,因此转化过程并不会由于跨国合作而增加转化难度,反而容易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杨萍,张源,2010)。

Ⅱ 市场机制——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

科技成果不同于普通的商品,实现科技成果的市场有效配置,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科技成果的开发、转化、创造价值的过程,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企业技术经营机制、技术评估与咨询机制和中介服务机制。

(一)企业技术经营机制

高度市场化的西方国家,市场的力量始终是科技成果产生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动力。经济的高度发达,市场体系的完备有力,促进了企业技术经营机制的形成并使之成为技术转移的推进器。所谓企业技术经营,就是指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不断地从事技术的研制、应用和流通,通过技术生产和不断的输入输出,使企业的技术不断得到重组、优化,保持企业的竞争力。技术经营机制源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市场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及利益驱动机制迫使企业自觉地、不断地进行创新。企业要么在不断创新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要么在守旧与停滞中衰亡。市场是技术创新与转移的发动机,也是淘汰落后产品和技术的过滤器,从而推动了技术市场的发展和技术贸易规模的扩大,促进了企业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乃至整个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企业的技术经营机制的形成,一方面促使企业将技术创新视作生命线,贯穿于一切经营活动之中,使技术制胜的观念深入人心,技术开发与推广的渠道畅通;另一方面使企业成为开发技术和吸纳技术的主体,即技术市场的双向主体,它促进了技术市场有效供求机制的形成。这是发达国家技术市场不断发展,技术贸易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技术评估与咨询机制

发达而完善的技术评估与咨询体系,也是国外技术市场得以顺利运行的重要因素。国外许多知名的技术贸易机构都有自己完善的技术价格评估办法和丰富的经验,而且专门服务于技术贸易的技术评估与技术咨询组织体系也很发达,如美国、英国、德国等都有数百到数千家从事技术评估或技术咨询的机构,其中有些是国际著名的机构。它们对技术评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技术本身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的评估;二是对技术价格的评估;三是对技术商业前景和风险的评估。技术咨询的范围包括了开发项目的选择到企业生产及管理的各个方面。这些都有效地保证了技术交易的顺利进行(黄薇,刘郡,2009)。

(三)中介服务机制

科技中介服务贯穿于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是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机制的重要方面。技术贸易活动从买卖双方互通信息、交易对象的选择到合同的执行、技术的实施是一个很长也很复杂的过程,需要专门的中介机构和中介人员的协助。国外的技术贸易中介服务机构往往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包括:

1.面向全国建立有效的技术转移组织网络

发达国家十分注意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建立起有效的技术转移组织网络,为用户提供技术成果查询、技术和市场评估分析、推荐技术转让和商品化项目、协助用户安排技术转让协议等服务。如美国于1992年成立了“国家技术转让中心”(NTTC)和6个区域技术转让中心。国家技术转让中心与国防部、商务部、能源部等17个联邦政府部门合作,建立了全国性的科技成果技术转让网络中心。区域技术转让中心则拥有70多个附属机构,分布在各州和地方开展技术转让服务。德国史太白基金会(STW)在全国设立了数百个技术转让中心;Fraunhofer在全国32个城市建立了50多个研究所,并在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我国的北京设立了办事处或联络处。法国国家科研成果推广署在全国各大区和地区建立了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中心。荷兰的Syntens在全国设有15个分部(安玉琢,2000)。除此之外,发达国家一般会在大学设立专门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美国大学基本都设置了技术转让办公室负责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人员专门收集最新的科技成果并鼓励资助人参与,然后去申请专利。英国也建立了许多类似的联络机构,如剑桥大学的工业联络办公室。这些机构一方面为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科研成果寻找市场;另一方面将企业的课题和经营动态介绍给学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瑞典则在国立大学中建立了由政府、学校和产业部门三方代表组成的“工业联系办公室”,来促进校企合作。德国的柏林工业大学设有技术转让处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数据库,用以进行合作项目的管理、给新机构提供技术、宣传大学的重要技术成果以及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等。在加拿大,大学里普遍成立了科研与工业界调节办公室,负责与工业界联系,把大学的科研成果推广到企业,把企业的需求信息带到学校来。可见,发达国家在各个层次均设立了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组织网络。这与我国目前条块分割、技术中介遍地开花而又独立运营的状况有着很大的不同。

2.专家参与科技成果转移

国外的技术贸易中介机构十分注意吸收各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技术转移工作。英国技术集团(BTG)吸收了大批技术专家和风险投资专家的加盟。德国的Fraunhofer主要由科学家、发明家和企业家组成,尤其是史太白基金会(STW)的大多数转让中心均以专家为基础设在大学内,把数千位专家紧密地联合起来,并通过他们与各大学、科研设计单位保持密切的业务关系,使基金会能够随时掌握科技发展最新信息,企业一旦对科技成果有需求,就能立即提供相应技术持有方和熟悉这些技术的专家(安玉琢,2000)。

3.面向市场,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面向买方、面向企业,是国外中介服务机构成功运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德国和荷兰的中介机构主要服务于广大中小企业,以帮助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为己任。为此,他们不断地走访企业,了解企业需求,针对企业的需求扎扎实实地从一个个具体项目做起,为企业技术转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美国为了适应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需要,于20世纪80年代初创建了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隶属于美国商务部小企业管理局的小企业发展中心、中小企业信息中心及多建在大学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受到了政府和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及其他机构提供运行经费。日本在推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过程中进行咨询服务。主要做法有:对于一些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技术一般通过国立中介机构实行委托开发;中介机构向技术企业实施产业化或商业化,并从其销售收入(或利润)中提取偿还金的开发斡旋,通过独创性开发和协调企业之间各种关系获得新的商业化的技术,或针对那些产业化程度较高的技术施行“专利申请代理”(万金荣,2006)。英国已经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结构合理的完整的科技成果服务体系。政府层面,在全国各地建立健全了数百个地区性的“企业联系办公室”,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公共层面,建立英国皇家学会、皇家工程院、研究理事会和大学科技政策研究机构等具有科技咨询职能的科技咨询群体;企业层面,设立众多以小型公司为主的营利性中介机构。综观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的发展态势,呈现出了综合性、知识性、服务性、法治性的特征。这与我国的中介机构仅仅停留在集散信息和为供需双方牵线搭桥这一较低层次,或召集技术持有单位举办各种技术交易会和信息发布会形成较大的反差。

4.信息服务与风险投资相结合支持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

在技术交易过程中,技术买方不仅需要牵线搭桥,更需要中介方、技术卖方与其共担风险。英国技术集团(BTG)就是一个把信息服务、许可证贸易与风险投资相结合,以风险投资支持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的中介机构。它有国家授权的保护专利和颁发技术许可证的职权;有权对政府投资的研究成果和它认为需要的研究成果提出索要、掌握、处理及颁发许可证;有根据社会需要保证国家的研究成果和任何尚未充分利用的成果进行再开发的职责;在国家需要的领域或它认为可能导致用户实际应用的研究领域,它可以对有关研究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当BTG从发明者手里承揽了一项技术时,它将负责该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专利保护费用,并负责寻找许可证的买方,在买方获得了收益后,它将与发明者均分收益。当技术成果提供方提供的只是实验型成果时,BTG将提供资金,将其进一步开发直至可以应用。BTG的这种运行机制,使其与国内外大学、研究院所、企业及众多的技术发明人保持了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并且,由于它承担了技术成果早期开发的资金风险,对技术成果的发明者很有吸引力,真正起到了连接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安玉琢,2000)。

Ⅲ 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都有哪些

国家级科研项目

序号 项 目 名 称 负责人 项目批准号 备 注
1 鼓泡塔内两相湍流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王树立 国家自然基金(第二申请单位)
2 RPHPLC的灰色数模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孙兆林 29505036 国家自然基金
3 地震勘探中弹性波方程正反演的有限元多重网格方法的研究 杨 光 国家自然基金(第二申请单位)
4 用TDPAC技术表征钼基钨基催化剂的表面活性相 孙桂大 29673011 国家自然基金
5 在介观孔道分子筛内合成纳米结构功能高分子的研究 张 东 29676004 国家自然基金
6 沸石基质中稀土离子荧光光谱特征 孙家跃 29671006 国家自然基金
7 微波芳构化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 孙兆林 29676008 国家自然基金
8 胶体颗粒的相互作用能及憎液胶体的稳定性 王好平 29673012 国家自然基金
9 环境友好石化催化与反应(7-1)磷铝体系超微固体酸催化剂的研究 孙桂大 29792070 国家自然基金
10 油品加氢脱芳烃新型发泡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李保山 59871014 国家自然基金
11 沸石催化反应频率响应的研究 孙兆林 29911130785 国家自然基金
12 轻烃芳构化机理的研究 孙兆林 20076008 国家自然基金
13 介孔SnO2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及储氢性能 胡传顺 50042008 国家自然基金(第二申请单位)
14 轻烃微波芳构化的应用基础研究 孙兆林 教技综字[2000]06号 教育部
15 重油及渣油在超临界溶剂中催化裂化工艺研究与开发 亓玉台 教技综字[2000]06号 教育部
16 油田地理信息系统支撑平台研究与开发 温 涛 教技综字[2000]06号 教育部
17 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改革与发展宏观战略研究 亓玉台 教高司函[2001]219号 教育部
18 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亓玉台 1282A03051 教育部
19 流程工业复杂装置的控制 李 平 2001AA413110 科技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20 超薄纳米孔碳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刘炳泗 教外司留[2002]247号 教育部
21 化工间歇聚合反应过程的辨识与控制 李 平 教外司留[2002]247号 教育部
22 扩展的朗格缪尔法及其应用 罗根祥 20273028 国家自然基金
23 金属氧化物自组织膜层制备及其性能 胡传顺 50202014 国家自然基金(第二申请单位)
24 含硫油品储罐中硫化亚铁自然氧化倾向性的研究 赵杉林 2071024 国家自然基金
25 微孔材料中混合烃吸附和扩散的研究 孙兆林 20343006 国家自然基金
26 纳米级硫酸钙晶须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张洪林 2003AA33X130 科技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联合申请)
27 选择性吸附脱硫技术在清洁燃料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孙兆林 20476042 国家自然基金
28 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以及薪酬激励研究 翟庆国 教外司留[2004]527号 教育部
29 中国本土化企业与高校管理案例库组建工程研究 关明坤 国家软科学2003DGQ2B171 (子课题)
30 纳米级ITO粉体及高密度ITO靶材中试 张洪林 2004AA303542 科技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联合申请)
31 纳米级硫酸钙晶须及胶粘剂系列产品开发 张洪林 2005AA001510 科技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引导项目
32 分子筛孔道中能垒对吸附分子扩散性能的影响 宋丽娟 20546003 国家自然基金
33 新型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在清洁氧化中的应用 桂建舟 20706027 国家自然基金
34 水对硫铁化物的生成及自燃性影响机理的研究 赵杉林 20771052 国家自然基金
35 清洁燃料选择性吸附脱硫过程中硫化物吸附行为的研究 宋丽娟 20776064 国家自然基金
36 圆柱平端压头触压边界开裂理论与不锈钢TiN镀层材料断裂韧性测试新方法的研究 谢禹钧 50771052 国家自然基金
37 X80钢及其焊缝在我国典型土壤环境中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与机理研究 吴 明 50771053 国家自然基金
38 面向提高用能效率的延迟焦化过程优化控制系统 李 平 2007AA4Z0162 国家863计划
39 清洁燃料选择性吸附脱硫机理的研究 宋丽娟 2007CB216403 国家973计划
40 MTO-Schiff 化合物合成及在烯烃环氧化中催化应用研究 臧树良 20811130392 国际合作项目
41 定向生长纳米孪晶对铜薄膜热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陈吉 50801036 国家自然基金
42 石化工业废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研究 张洪林 2008ZX07208-003-001-02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43 采用原位接枝法在碳纳米管表面修饰聚二烯烃链段 雷良才 教外司留
[2008]890号 教育部
44 环状脂肪族聚酯的合成 李海英 教外司留
[2008]890号 教育部
45 纳米多晶相金属氧化物表面晶相控制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张静 20903054 国家自然基金
46 生物相容性环状聚乳酸及其功能化共聚物的合成 李海英 20974042 国家自然基金
47 吸附剂表面酸性对燃料油选择性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 宋丽娟 20976077 国家自然基金
48 三螺杆挤出机组合螺杆流体复杂混合特性研究 朱向哲 50903042 国家自然基金
49 梯度镀层结构微/纳平面压痕开裂理论与应用研究 谢禹钧 50971068 国家自然基金
50 稀散元素杯芳烃新型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臧树良 209031 教育部

Ⅳ 什么是科研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是有来源的,通常来源于项目,专利等,种类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都属于科技成果,一般以项目验收或成果鉴定、专利申请作为成果形成的依据;而科研成果转化则是指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已转化成成品、样机、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应用等,证明一般是如转化为新产品,可以用该产品新产品证书、生产批文(药类的)、销售合同、订单、销售发票等一种或多种材料证明;若转化为新设备,则用该设备说明书、设备备案文件、发票等证明;转换为新技术,一般是要多个使用单位的推广应用证明。
举个我最近报高企的例子,我写了13个科技成果转化,其中,8个科技成果来源写项目RD**(因为我3年间只有8个项目实现了成果转化),5个写了来源于公司某个专利(或者写来源于三年前项目),然后在成果转化结果写上PS**(当然有些可以写样机,样品),假如写PS的即是产品,可用检测报告或新产品证书或产品标准或销售合同或发票等证明,(我只有8个产品转化),转化结果也可写上样机、样品,用实物照片、查新报告或样机说明书证明。这里有一点要指出,多个成果的转化成果可以是同一个产品。比如我的PS02,该产品是一设备,他同时由成果(项目RD 01一种喷液方法的研究)和 成果(项目RD02 新型包装机械的研发 )一起转化的。

Ⅳ 省工程技术中心项目怎么申报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申报条件为:
(一) 单位规模。依托单位在行业、领域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企业单位上一年度主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研发经费不少于100万元且不低于主营业务收入的3%;高校和科研院所单位近三年在该领域的研发经费总额不少于500万元。
(二) 科研条件。依托单位具有较好的研发基础条件,具备进行工程化研发、设计和试验的综合能力,有必要的场地和实验、检测、分析的工艺设备(不含生产设备),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300万元。
(三) 科研成果。依托单位在本领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具有较高的成果产出和转化水平,拥有5项以上专利、软件著作权、标准等自主知识产权。其中高校和科研院所单位还要求近三年承担过本领域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与省内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完成的标志性科研成果不少于3项。
(四) 人才队伍。依托单位拥有高水平的技术带头人和工程技术队伍,专职科研人员不少于10人,其中具有本科(含)以上学历或中级(含)以上职称的人员不低于科研总人数的50%。
(五) 管理机制。中心有完善的管理架构和运行管理机制,有健全的内部研发体系和人才激励、知识产权管理等制度。
(六) 鼓励有较强创新实力的新经济企业建设工程中心。新经济企业获得股权投融资300万以上或上一年度研发经费投入高于300万元的,不受申报条件(一)(二)限制。
(七) 粤东西北地区给予倾斜支持。鼓励粤东西北地区企业与高校院所签署协议联合共建,共建单位在该领域的实验设备和研发人员可纳入条件(二)(四)核算。

Ⅵ 我国取得了哪些重大科研成果

自建国后,20世纪至70年代,中国先后掌握了“两弹一星”技术;1973年,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出了“籼型杂交水稻”,该水稻亩产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因此获得了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86年3月,在四位老科学家的建议下,时任中顾委主任邓小平作出批示,要求“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863计划”就因上述时间而得名。半年后,《863计划纲要》形成,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和海洋高技术八个领域列为中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5年5月,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正式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6)石化工程科研成果中试及转化中心等6项扩展阅读:

中国政府为了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推动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设立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其中规格最高的奖项当属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审一次,每次选出不超过两名科技成就卓著、社会贡献巨大的公民,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并颁发荣誉证书和高额奖金。每位获奖者的奖金总额均为人民币500万元,其中50万元直接授予个人,另外450万元作为科学研究经费由获奖人全权管理具体用途。

国家自然科学奖是授予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和信息、材料、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中国公民的奖项,同时国家自然科学奖不授予组织。国家自然科学奖设一、二等两个奖励等级。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国家最高奖。

国家技术发明奖是授予在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中国公民,同时国家技术发明奖不授予组织。国家技术发明奖设一、二等两个奖励等级。国家技术发明奖表彰的是当年中国国民经济中新的、先进的、效益好的新技术。

参考资料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

Ⅶ 中国石化工程院科研成果获得什么荣誉

在日抄前举行的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研发的“超深井钻井液降滤失剂开发与应用”成果,获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

自1998年起,针对高温条件下钻井液滤失量和流变性能难以控制的技术难题,工程院经过两年攻关,自主研制耐温达240摄氏度的聚合物降滤失剂SMFL,并将该技术与特殊材料结合,形成快速聚合工艺,实现规模化工业生产。

这项科研成果在新疆、江苏等地的深井、高温井施工应用,消除了深层钻井技术瓶颈,大幅提高钻井效率。目前,该成果获得4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1项美国发明专利及1项哈萨克斯坦发明专利。

Ⅷ 栾锡武的科研成果

发表的第一作者论文:
1. 栾锡武,彭学超,孙钿奇,李晓芸.南海北部陆架南北卫浅滩的成因及油气地质意义.地质学报,2011
2. 栾锡武,孙钿奇,李晓芸.渤海构造收缩与沉积充填.现代地质,2011
3. 栾锡武,刘凤,王静,刘鸿,张亮。东海重磁地震综合探测剖面的热岩石圈结构研究,地质学报,2011
4. Hongyue Dang, Xi-Wu Luan, Ruipeng Chen, Xiaoxia Zhang, Lizhong Guo & Martin G. Klotz。Diversity, abundance and distribution ofamoA-encoding archaea in deep-seamethane seep sediments of theOkhotsk Sea。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 2011,72:370-385
5 . 栾锡武,彭学超,邱燕。南海北部东沙海底冲蚀河谷及其成因探讨。中国科学D辑,2011
6. LUAN Xiwu, PENG Xuechao, QUI Yan. DongSha erosive channel on Northern South shelf and its inced Kuroshio South China Sea Branch.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7、 栾锡武,刘鸿,岳保静,A Obrov。海底冷泉在旁扫声纳图像上的识别。现代地质,2010,24(3):474-480
8、 栾锡武,张亮,岳保静。南海北部陆坡海底火山活动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影响。现代地质,2010,24(3):424-432
9、 LUAN Xiwu, PENG Xuechao, WANG Yingmin, QUI Yan. Activity and formation of sand waves o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Shelf.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2010, 21(1): 55-70. DOI:10.1007/s12583-010-0005-4
10、 栾锡武,彭学超,邱燕。南海北部陆架海底沙波基本特征及属性。地质学报,2010,84(2):285-298
11、 栾锡武,张亮。南海构造演化模式——综合作用下的被动扩张。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9,29(6):59-74
12、 栾锡武。天然气水合物的上界面——硫酸盐还原-甲烷厌氧氧化界面。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9,29(2):91-102
13、 栾锡武,彭学超,邱燕。南海北部陆坡高速堆积体的构造成因。现代地质,2009,23(2):183-199
14、 栾锡武。逸气揭皮构造-一种和水合物相关的沉积构造形式。地质学报,2009,83(1):123-130.
15、 栾锡武、鲁银涛、赵克斌、孙冬胜、李军。东海陆坡及邻近槽底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分析及前景。现代地质,2008,22(3):342-355
16、 栾锡武、岳保静、A OBZHIROV。浅表层天然气水合物区的海底地形特征——以鄂霍次克海为例。现代地质,2008,22(3):420-429
17、 LUAN Xiwu, Kelin WANG, Roy HYNDMAN and Eleanor WILLOUGHBY. Bottom simulating reflectors and gas seepage in Okinawa Trough: evidence of gas hydrate in an active back arc basin.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8,19(2):97-109
18、 LUAN Xiwu, JIN Y., OBZHIROV A., YUE Baojing. Characteristics of shallow gas hydrate in Okhotsk Sea.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2008, 51(3):415-421
19、 栾锡武,赵克斌,A.OBZHIROV,岳保静。鄂霍次克海浅表层天然气水合物的堪查识别和基本特征。中国科学D辑,2008,38(1):99-107
20、 Luan Xiwu, Peng Xuechao. Activity and formation of sand waves o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outer shelf. Submitted to EPSL, 2008
21、 栾锡武,赵克斌,孙东胜,岳保静,鲁银涛,张亮,王静。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测的地球物理方法。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23(1):121-131。
22、 栾锡武,赵克斌,孙东胜,岳保静。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以马利克钻井为例,地球物理进展,2007,22(4):1295-1304。
23、 栾锡武,赵克斌,孙东胜,岳保静。鄂霍次克海天然气水合物发育的基本地质条件。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6,26(9):91-100
24、 栾锡武,高金耀,粱瑞才,秦蕴珊。冲绳海槽宫古段中央地堑的形态与分布。地质学报,2006,80(8):1149-1159
25、 栾锡武,秦蕴珊。冲绳海槽宫古段中央地堑和海底火山及其地质意义。海洋与湖沼,2007,38(3):266-271
26、 栾锡武,岳保静,鲁银涛。我国东海天然气水合物的反射地震研究。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6,26(4):12-25
27、 栾锡武。大洋富钴结壳成因机制探讨——水成因证据。海洋学研究,2006,24(2):8-20
28、 栾锡武。热液活动区数目和洋脊扩张速率的关系及其在冲绳海槽的应用。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6,26(2):55-65
29、 栾锡武,岳保静,鲁银涛。冲绳海槽海底扩张证据。中国地球物理2006,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33
30、 Luan Xiwu,Qin Yunshan。Gas seepage on the sea floor of Okinawa Trough Miyko Section。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5,50(13):1358-1365。
31、 栾锡武,秦蕴珊。冲绳海槽宫古段西部槽底海底气泉的发现。科学通报,2005,50(8):801-810。
32、 栾锡武,鲁银涛,徐涛。海洋地球物理测量中GPS数据问题与处理。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20(4):897-904。
33、 栾锡武。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区的分布与构造环境分析。地球科学进展,2004,19(6):931-938。
34、 栾锡武。KSS31M型海洋重力仪在动、静态条件下观测到的读数变化及分析。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19(2):442-448。
35、 栾锡武,黄海。火星表面陨石坑的碎形特征。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19(1):137-142。
36、 栾锡武,张训华。东海及琉球沟弧盆系的海底热流测量与热流分布。地球物理学进展,2003,18(4):670-678。
37、 栾锡武,初凤友,秦蕴珊。热液活动区的水深分布与构造特征。见:中国边缘海盆地演化与资源效应。李家彪,高抒(主编),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36-45
38、 栾锡武,赵一阳,秦蕴珊, 高德章,赵金海。我国东海陆架区新生代地层岩石生热率研究。沉积学报,2003,21(4):152-159。
39、 栾锡武,秦蕴珊,张训华,龚建明。东海陆坡及相邻槽底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域分析。地球物理学报,2003,46(4):467-475。
40、 Luan X, Yin Y, Zhang X, Gong J. The stability zone of gas hydrate on the slope of the east china sea and adjacent trough basin area.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2003, 46(4):675-685,
41、 栾锡武,秦蕴珊,宋海斌,石耀霖。岩浆驱动破裂的形态研究。地球物理学进展,2003,18(1):138-141。
42、 栾锡武,秦蕴珊。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的调查研究方法。地球物理学进展,2002,17(4):592-597。
43、 栾锡武,赵一阳,秦蕴珊,初凤友。热液系统输向大洋的热通量估算。海洋学报,2002,24(6):59-66。
44、 栾锡武,周文戈。冲绳海槽浮岩的高温高压纵波速度。岩石学报,2002,18(3):401-407。
45、 栾锡武,赵一阳,秦蕴珊。热液柱的形态研究。热带海洋学报,2002,21(2):91-97。
46、 栾锡武,高德章,喻普之,赵金海。我国东海陆架地区新生代地层的热导率。海洋与湖沼,2002,33(2)151-159。
47、 栾锡武。东海地球物理特征。见:专项综合报告编写组,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勘测专项综合报告。海洋出版社,2002,158-163
48、 栾锡武,赵一阳,秦蕴珊。东海陆架前缘拗陷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热模拟、AVO和海上地震勘探技术。海洋地质,2001,第2期,30-31。
49、 栾锡武,高德章,喻普之,赵津海。中国东海及邻近海域一条剖面的地壳速度结构研究。地球物理学进展,2001,16(2):28-34。
50、 栾锡武,陈左林。海洋沉积中的天然气水合物及其在我国边缘海域的研究进展。海洋科学,2001,25(6):23-25。
51、 栾锡武,初凤友,赵一阳,秦蕴珊,陈左林。我国东海及邻近海域气体水合物可能的分布范围。沉积学报,2001,19(2):315-319。
52、 栾锡武,翟世奎,干晓群。冲绳海槽中热液活动区构造地球物理特征分析。沉积学报,2001,19(1):43-47。
53、 Luan X, Gao D, Zhao J, Qin Y. Lithosphere thickness of South Yellow Sea.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marine scicences of the Yellow Sea (ISMY-V), 2001, 178-185
54、 LUAN Xiwu. A new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start depth in gravity anomaly inversion.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1998, 16(4):381-384
55、 栾锡武。琉球沟弧盆系的海底热流分布特征及冲绳海槽热演化的数值模拟。海洋与湖沼,1997,28(1):44-48。
56、 栾锡武。遗传算法及其在地震定位中的应用。海洋科学,1997,第6期:65-67。
57、 栾锡武。重力资料反演中一种确定起算深度的新方法。海洋科学,1997,第4期:8-9。
58、 栾锡武,喻普之。海底构造与海底热流研究进展。1994-1996中国海洋年鉴。北京:海洋出版社,1997,228-229
59、 栾锡武,石耀霖。冲绳海槽地球动力学热模拟。海洋科学集刊,1995,36,129-135
60、 栾锡武,Liu,UG。对地幔间断面的解释。地球物理学进展,1995,10(2):114-118。
61、 栾锡武,喻普之。我国东海及琉球沟弧盆系海底热流测量及研究。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北京:地震出版社,1994,187
62、 栾锡武,赵一阳,秦蕴珊。冲绳海槽盆地(我国辖区)天然气水合物预测分布图。200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内部资料。
63、 栾锡武。地震剖面解释及构造单元划分。126EA02、EA04区块地质地球物理补充调查调查报告(海洋所内部资料),2001,432-471
64、 栾锡武。126专项EA02区块1:500000构造图。200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内部资料。
65、 栾锡武。126专项EA04区块1:500000构造图。200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内部资料 栾锡武,刘鸿,王静,张亮。海底热液/冷泉系统观测潜标的研制。青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1,257p
栾锡武,宋永东,张亮,孙钿奇。1:100万大连幅单道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成果报告。青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0,307p
栾锡武,岳保静,秦蕴珊。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报告。青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6,207p
栾锡武,鲁银涛,张亮,岳保静,秦蕴珊。全球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报告。青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8,117p
栾锡武,鲁银涛,张亮,岳保静,秦蕴珊。东海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成果报告。青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8,102p
栾锡武,张亮,岳保静。1:100万大连幅单道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成果报告。青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9,195p
栾锡武。PLUME与大洋底层流对富钴结壳的形成与分布的控制研究。青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5,57p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973
863
科学院创新
装备研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海保
青岛市市南区科技项目
科研能力
目前课题组拥有:
万米测深仪一台
万米浅地层剖面仪一台
万米超短基线一套
6000m声学MODEM一对
3000m潜标一台
GPS一套
海洋重力仪一台
海洋磁力仪一台
地质绞车一台
参考重力基准点二个
SUN工作站三台
工程复印机一台
地震剖面绘图机一台
地震处理解释软件
重磁处理解释软件
导航定位软件
计算模拟软件
地质绘图软件
计算机打印机若干
项目协作单位
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同济大学
中国石化集团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
中国石化集团上海海洋石油局
天津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
中国科学院武汉测绘地球物理研究所
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 1999年 中国科学院博士论文院长奖学金优秀奖
2000年 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001 th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Marine Sciences of the Yellow Sea 优秀论文奖 招生专业
海洋地质
海洋地球物理
海底构造
海洋工程地质
招生方向
海洋地球物理与构造地质
海洋工程地质
仪器地球物理
声通讯 潜标项目结题验收......

阅读全文

与石化工程科研成果中试及转化中心等6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德伟 浏览:231
创造丰盛传销2016 浏览:787
公共卫生服务年度工作报告 浏览:921
石狮城管投诉电话 浏览:538
武汉环保局投诉电话 浏览:87
伊成果个人资料 浏览:25
软件著作权可以赚钱吗 浏览:481
作业谁发明的名字 浏览:633
狮山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542
厦门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74
农民大爷发明秸秆炉 浏览:210
碘伏开口有效期 浏览:455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
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62
初中数学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30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张力 浏览:369
荣玉证书 浏览: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