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王浩雷的主要成果
曾在《人民日报》、《求是》、《光明日报》、《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发表文章50余篇。主要研究成果 1.《改革开放决不走回头路》,《人民日报》2009年2月16日。 2.《爱国主义: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求是》2009年第1期。 3.《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必由之路》,《光明日报》2009年2月14日。 4.《关于党和国家对外形象表述的若干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5.《继续解放思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导》,《人民日报》2008年7月14日。 6.《选人用人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光明日报》2010年1月5日。 7.《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人民日报》2009年5月18日。 8.《五四运动与民族复兴》,《红旗文稿》2009年第8期。 9.《民主集中制:历史发展、科学内涵和现实需要》,《云梦学刊》2007年第3期。 10.《共产党人的先进生活方式——一个容易被忽视却又十分重大的时代命题》,《理论学刊》2007年第3期。11、《如何看待中国文化》,《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第4期。 12、《把握大势,成就事业》,《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2日。 13、《人生态度决定人生高度》,《书摘》2012年第11期 、《中外书摘》2013年第1期 、《天津日报》2013年5月29日 。14、《选人用人不良倾向析》,《北京日报》2013年5月29日。 15、《破析“发展迷局”》,《中国教育报》2013年3月22日。 16、《有远见,才有前途——王浩雷访谈》,《文汇读书周刊》2012年10月26日。 17、《中国仍处于“爬坡”关键期——访《国家大势》作者王浩雷》,《深圳特区报》2012年8月31日。 18、《学习历史,把握规律——“国家大势”简评》(李文海),《人民日报》2012年8月16日。 19、《“国家大势”:鉴史取势,追寻梦想》(蔡劲松),《光明日报》2012年7月29日。 20、《解析“中国梦”的钥匙——我读“国家大势”》(黄宗良),《中国青年报》2013年1月15日。
② 访谈总结如何写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使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今年暑假,我院共派出了72支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据不完全统计,共有近60支实践队在暑期实践时用到了DV或者是专业摄象机,他们选择了采访与实践主题相关的人物来制作自己的实践成果,这个比例占到了近83%。由此可见,作为一所传媒类院校的学生,再社会实践中“采访”是最基本的。笔者这次参加了院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组织的赴呼伦贝尔社会实践小分队,做了大量的采访工作为此,将自己在采访中的体会作一论述,以期抛砖引玉,获得指教。
一、 明确自己在暑期社会实践中的选题。
暑期社会实践是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考察、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进一步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广大大学生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当前我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增强我们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它是一个锻炼大学生的良好平台。可以说每一个高校都十分重视和支持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也都会在每年暑假前为同学们提供一些暑期社会实践的参考选题供大学生们选择。学校提供的选题多是众多教授就当今社会的热点和形势,从专业角度来制定的。大学生们可以自己思考确定选题,也可以从学校提供的选题中选择。但要注意的是我们在选择选题的时候最好紧抓三性——专业性、可行性和热点性。
首先我们选择的选题必须具有专业性,他必须与我们的专业对口,使我们在专业上能有所提升;其次是可行性,这是很重要的一点,许多暑期社会实践中途流产的原因是同学们选的选题新颖但没有充分考虑到选题的可行性,以致于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难以应付的困难;最后是热点性,我们的选题必须要贴合社会热点,要适合社会的发展趋势,这样我们才可以真正做到认识当前我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增强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比如说今年暑假我们学校就提供了政治/法律/思想、文化、道德三大类23个分类的选题供我们参考,这些选题都是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自主创新、人才强国、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 85 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70 周年这些热点来制定的。我们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指导老师和同学共7人仔细研究了各个选题的专业性、可行性和热点性,最后确定了关注草原生态,构建人和自然的和谐这个选题,我们把实践的地点放在了内蒙古呼伦贝尔。我们定这个选题的原因有这么几点:①在全社会大张旗鼓地开展和谐社会建设的同时,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现在草原沙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草原的生态问题也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完全贴合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和谐社会;②呼伦贝尔是内蒙古草原草质最好的一个市,但也出现了草原沙化现象,值得我们研究;③内蒙古美丽的草原景色很有利于我们拍摄和制作纪录片。
二、做好充分的前期采访准备。
由于同学们不可能都是新闻专业的学生,因此很多同学在暑期社会实践的采访中往往会出现没有问题可问的局面,弄的被采访者和学生两方都比较尴尬。这就需要同学们做好充分的前期采访准备。
首先,就是要善于从别的媒体,无论平面、电视或者网络里获取与我们所选选题有关的线索,必须时刻关注与我们所选选题相关的一切信息,从自身的选题需求中去发现。就像我们所定的关注草原生态,构建人和自然的和谐这个选题,我们包括指导教师在内的7个人,在短短的1个半月的时间里就从网络、报纸、书籍和电视采集了大量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森林等生态环境有关的信息几万字,从中发现的相关人物10多人,新闻线索10余条,我们还就我们拍摄需要,从各类书籍、电视中确定拍摄地点6处。这些对我们暑期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保证。
再次,是要提前联络相关部门和人物,方便采访的顺利进行。其实整个社会是一个人际关系网,我们要想我们暑期社会实践采访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提前联系与我们采访线索相关的部门,或者是和我们所确定采访人物相关的人,我们必须责任到人,从中确定采访的可行性,我们不打没有准备的仗。比如此次我们去内蒙古呼伦贝尔,这是一个我们实践队7人中谁都没有涉足过的地方,可以说我们对呼伦贝尔的了解几乎是0,从平面、电视或者网络中获取的资料也可以说是抽象的,为此我们联系了呼伦贝尔市党委宣传部、团委、文联、电视台和环保局,他们也给了我们很多帮助,最后我们确定了呼伦贝尔市环保局和呼伦贝尔电视台作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呼伦贝尔市环保局的办公室副主任马强成了我们的联系人,我们从他们地方了解了呼伦贝尔市的大致情况,和与我们选题“关注草原生态,构建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关的各个信息,最重要的是和他们研究了我们所确定的采访对象,最后选定了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有名的自费治沙英雄孙明山作为采访对象,并请呼伦贝尔环保局的领导帮忙联系孙明山,当得知孙明山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后,我们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
最后的准备工作也是最重要的,我们需要详细地了解被采访人物,拟订采访提纲。学生们要避免被采访对象所左右。学生与被采访对象是合作关系,被采访者可能想宣传他个人,想让学生们写得精彩,获得大家的好评,但作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中的一员,我们的目的与被采访者是不一样的。他谈未来、谈现在、打算、理念等,对于我们的选题可能价值并不大,我们学生所需要的是他的过去、困难、矛盾及矛盾的解决,这些是被采访者不愿意谈的。因此,采访提纲如果不够好,会被被采访者带着走,抽不出来。此次,我们从呼伦贝尔环保局那里大致了解了孙明山的先进事迹,根据我们所了解的信息,制定出了以下的采访提纲:
孙明山的家庭情况(是否是本地人,家庭成员情况,经济情况等)
↓
什么时候来到呼伦贝尔,当时做的是什么工作?
↓
怎么会想到治沙,治沙的工作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刚来的时候这片草原是什么样的一片景象?
↓
听说您以前当过厨师,可以说对治沙毫无经验,那是从哪里着手的呢?
↓
当时政府上面有什么政策支持吗?
↓
刚开始种的第一批树种是什么?有多少亩?
↓
治沙的资金主要的来源是什么?
↓
家人对这样的投入支持吗?
↓
治沙前知道治沙工作所要面临的困难和艰苦吗?
↓
后来遇到的情况和想象中的一样吗?(比如说)
↓
你是怎么克服这些困难的?
↓
你第一年治沙就有成就了吗?
↓
现在您共治理了多少沙化的草原?
↓
您得到过奖励吗?得了哪些奖?
这些提纲是我们根据我们一开始得到的资料大致写出来的,在采访过程中,我们根据孙明山所说的内容又加了不少问题。
③ 如何成就精彩人生访谈
从就精彩人生访谈。需要有着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良好的头脑思维能力。
④ 采访计划的采访预想成果
采访预想成果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提问等方式实现。题目相关采访的结果可以部分版的预权知,甚至于准备了讲稿;采访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就要靠经验和技巧处理啦。相关内容的观点和意见的表达是通过采访弘扬相关主题的主要目的之一,采访过程和结果构成采访成果。引领至预想或者有所超越才会使采访更加有意义。
⑤ 赵倩的采访成果
“拦部姐”,真名叫赵倩,成都商报新闻中心记者,全国“两会”的采访初体验自言始于年,算下来也有5年了。
赵倩在2012年以前是“两会”的新闻候鸟,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呼的一声从西南成都飞到了北京,呆个十来天,又轰的一声,飞回成都。不过从2012年开始,她成为成都商报驻京记者了,一不小心也成了北漂族。赵倩的自我描述,俏皮,却是生动无比。
那她怎么会成为蹿红网络的“拦部姐“呢?事情原来是这样的,全国两会新闻中心为了让来京采访的新闻媒体能与政府官员有更多的接触交流,特意在人民大会堂大厅设立一个媒体发布台,还特别要求国务院各组成机构的部长们开会前都必须在发布台前与新闻媒体的记者进行简单的互动交流。
但是来京采访两会的记者众多,对于新闻的追逐更是如饥似渴,部长们一来肯定会一哄而上,现场秩序显然不太好把握,怎么办?划定采访区域是一方面,当然最好还是要有个引导员,赵倩的说法是,因为自己平时与全国人大新闻局的领导比较熟,一来二去,就被选中为这个所谓的“部长引导员“了。
2013年3月8日她拦下了10位部长,这已众所周知了。那自2013年3月5日全国人大会议开幕以后,赵倩到底拦下来多少位部长呢?赵倩哼吭了半天,也没个准数。“14?15?唉哟,你就写个十几位吧,反正我自己也没认真数过。”
⑥ 采访心得应该怎么写
楼上的也不看看楼主问的是什么
采访心得无需一问一答式的写,只需将采访的内容与被采访人的意见概括地写出来即可.当然,也可以一问一答式的写.
而且采访后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⑦ 如何写访谈调查报告
1. 题目
应以简炼,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所要调查的对象,领域,方向等问题.题目应能概括全篇,引人注目.
2. 前言(背景和目的)
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和目的.
背景介绍应简明,扼要,切题,背景介绍一般包括一部分重要的文献小结.
调查目的:阐述调查的必要性和针对性,使读者了解概况,初步掌握报告主旨,引起关注.
3. 方法
详细描述研究中采用的方法,使读者能评价资料收集方法是否恰当.这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地点
时间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的选择(抽样方法),样本量的估计
调查方法:定性,定量
质量控制
4. 结果与讨论
结果与讨论可以放在一起写,也可以分开写.
结果和讨论分几节来完成.一般采用描述,分析,讨论来写.
描述:
描述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
描述调查人群的人口社会学特征,
描述调查事物的特征
5. 结论与建议
结论
用扼要的文句把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切忌重复文章内容.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⑧ 给一篇采访记录和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6月26日,北京奥组委宣布“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题口号。它既是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题口号,又是第13届残奥会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和普遍价值观——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表达了全世界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和普遍价值观——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表达了全世界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尽管人类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种族不同,但我们共同分享奥林匹克的魅力与欢乐,共同追求着人类和平的理想,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我们拥有同样的希望和梦想。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深刻反映了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理念,体现了作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核心和灵魂的人文奥运所蕴含的和谐的价值观。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和谐发展是我们的梦想和追求。“天人合一”,“和为贵”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关系的理想与追求。我们相信,和平进步、和谐发展、和睦相处、合作共赢、和美生活是全世界的共同理想。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文简意深,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口号表达了北京人民和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共有美好家园,同享文明成果,携手共创未来的崇高理想;表达了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正在大步走向现代化的伟大民族致力于和平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坚定信念;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为建立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的心声。
英文口号“OneWorldOneDream”句法结构具有鲜明特色。两个“One”形成优美的排比,“World”和“Dream”前后呼应,整句口号简洁、响亮,寓意深远,既易记上口,又便于传播。
中文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中将“One”用“同一”表达,使“全人类同属一个世界,全人类共同追求美好梦想”的主题更加突出。
⑨ 深度访谈的调查报告怎么写
一、撰写调查分析报告的意义
调查分析报告是调查人员对某种事物或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后,经过认真分析研究而写成的一种书面报告。调查分析报告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调查分析报告是调查工作的最终成果。
调查活动是一个有始有终的活动,它从制定调查方案、搜集资料、加工整理和分析研究,到撰写并提交调查报告,是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所以调查报告是调查成果的集中体现。
(二)调查报告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反映。
调查报告比起调查资料来,更便于阅读和理解,它能把死数字变成活情况,起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作用,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
要撰写好调查报告,必须了解调查报告的特点,掌握调查报告撰写的步骤,撰写报告的方法,使调查报告在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调查报告写作的特点
(一)调查报告的针对性。
针对性是调查报告的灵魂,它是指撰写的调查报告必须有明确的调查目的。任何调查报告都是目的性很强的,撰写报告时必须做到目的明确,有的放矢,围绕主题展开论述。
(二)调查报告的时效性。
对于调查报告的写作者来说,必须讲求时间效益,及时捕捉各种信息,并做到及时反馈。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调查报告的作用。
(三)调查报告的新颖性。
调查报告应紧紧抓住实践活动中的新动向、新问题,引用一些人们未知的通过调查研究得到的新发现,提出新观点,形成新结论。
三、调查分析报告的结构
调查分析报告一般由标题、概要、正文、结尾、附件等几部分构成。
(一) 标题
1、标题的要求。标题就是调查报告的题目,由报告内容来决定,标题是画龙点睛之笔。(1)它必须准确揭示调查报告的主题思想,做到题文相符。(2)高度概括,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2、标题的写法。标题的写法灵活多样,一般有两种:单标题与双标题。
单标题就是调查报告只有一行的标题,一般是通过标题把被调查单位和调查内容明确而具体的表现出来。
双标题就是调查报告有两行标题,采用正、副标题形式,一般正标题表达调查主题,副标题用于补充说明调查对象和主要内容。由于这种标题形式优点很多,正标题突出主题,副标题交代形势、背景,有时还可以烘托气氛,二者互相补充,因此成为调查分析报告中最常用的形式之一。
3、标题的形式。
(1)"直叙式"的标题,即反映调查意向或调查项目、或是地点的标题。这种标题简明、客观,一般调查报告多采用这种标题。
(2)"表明观点式"的标题。直接阐明作者的观点、看法,或对事物进行判断,评价。
(3)"提出问题式",即以设问、反问等形式,突出问题的焦点和尖锐性,吸引读者,促使读者思考。例如,《中学生早恋问题说明了什么》等。
⑩ 访谈报告怎么写
访谈报告的写作思路是把准备好的问题去问当事人,记录好答案。
范例:
采访主题:
采访时间:
采访对象:
采访人:
采访问题
一:请老师谈一下我们班的现状和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答:据我所知,班上的学习氛围不是很好,平时同学们都不怎么积极上课,也不知道不上课是因为什么原因?对于快要毕业的问题,有的同学顺着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条路找到自己的方向,正着手自己的事情,这也不错。有自己的目标就好;
不过应该上的课还是要上的,勤勤恳恳的一步一步的往前走,一步一个脚印,相信大家都可以成功的。还补充一点,就是对我们班级整体的看法,好像这一年来,班上男女生的团结意识不够好,希望大家在平时生活中多交流交流,很好的相处。
采访收获:
通过这次采访,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体会到了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我们以后要严格要求自己,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