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加计扣除没有研发成果

加计扣除没有研发成果

发布时间:2021-12-11 07:44:38

⑴ 没有盈利的企业能不能享受研发费用150%加计扣除

不可以的哦,下面有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相关误区,误区一:只有高新技术企业才能享受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

正解: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第五条第1项规定,本通知适用于会计核算健全、实行查账征收并能够准确归集研发费用的居民企业。

因此,无论高新技术企业还是其他企业,只要实行查账征收的居民企业,符合财税〔2015〕119号对研究开发费税前扣除的其他限定性规定,就可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

误区二:小微企业不可同时享受研究开发费的加计扣除优惠政策。

正解: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文件规定,本办法适用于财务核算健全并能准确归集研究开发费用的居民企业。另《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9号)第二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规定的各项税收优惠,凡企业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同时享受。

因此,《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规定的各项税收优惠,凡企业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同时享受,即时企业已享受了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纳应纳税所得并按20%税率征收或减半征收的优惠政策,也可以同时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

同理高新技术企业也可以同时享受15%企业所得税税率和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两种优惠政策。

误区三:亏损企业不可以享受研究开发费的加计扣除优惠政策。

正解: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第八条规定,关于技术开发费的加计扣除形成的亏损的处理。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部分已形成企业年度亏损,可以用以后年度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因此,企业发生的研发费用,不论企业当年是盈利还是亏损,都可以加计扣除。

误区四:企业从事研发活动但未形成成果,研发费用不可以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

正解: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本通知所称研发活动,是指企业为获得科学与技术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工艺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系统性活动。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本年度实际发生额的50%,从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

因此企业从事研发活动不管行未形成研究成果,研发费用均可以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

误区五:研发人员中的残疾人员工资费用不能同时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50%扣除和残疾人员实际支付工资的100%加计扣除。

正解: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9号)第一条第1项,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本年度实际发生额的50%,从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研发费用的具体范围包括:1、人员人工费用。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

同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安置残疾人员就业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70号)第一条中明确指出,企业安置残疾人员就业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

另《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9号)第二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规定的各项税收优惠,凡企业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同时享受。

由此可以得出,研发人员中的残疾人员工资费用也可以同时享受研发费用150%加计扣除和残疾人员支付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人员工资的100%加计扣除。需要做账报税找鑫瑞蓝天,价格实惠 ,很高兴为你解答。

⑵ 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项目中的技术成果申请的专利被驳回了,该研发项目还能进行研发项目加计扣除吗

在高企评定中,对于知识产权的类型分为:Ⅰ类: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国家新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就专利而言,重点是发明专利,从提交申请到授权,大概需要2~3年,难度比较大。所以评分也相对比较高,1件Ⅰ类知识产权可以拿7-8分。

Ⅱ类: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不含商标)。Ⅱ类知识产权获取时间实用新型和外观8~14个月,获取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软件著作权属于登记制度,时间上几天到几个月时间不等。所以5件以上Ⅱ类知识产权最高只能拿6分。而且有效期内仅可使用一次。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大部分企业还是固有的思维,提前2~3个月准备即可。认为没必要那么早准备。实际上,随着专利审查要求越来越严格,企业申请了专利,短时间并不能获得授权,且一旦满打满算申请了专利,如果出现了驳回,则会影响评定。

正确的做法是,在企业希望评定高企企业的前几年,就应该提前布局,一旦有了好的产品或者方法工艺,就能作为自主知识产权进行准备和申请了。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不至于太被动,产品申请专利的关联性很大,且可以用于申请其他项目;另一方面,可以带动产品的发展,不断获取新的专利技术,实现连贯性操作。

2018接近尾声,2019年即将到来,有计划参与高新企业评定的企业,可以提前布局和准备起来了哦。如果拥有足够强的意识,加分项高的发明专利,都可以提前准备哦。特别是,相关发明人在申请专利后,与企业评比项目相结合,对于个人职称评定、对于企业项目评定,更是一举两得。

有些企业或许认为,搞专利太难了,还不好授权,舍不得费时间和精力。实际上,专利技术隐藏在企业的不断革新中,一些技术层面

⑶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问题

能够进行加计扣除。
允许再按其当年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该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企业实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在年度中间预缴所得税时,允许据实计算扣除,加计扣除只能是在年度终了进行所得税年度申报和汇算清缴时依法计算扣除。

⑷ 研发当年未完成,年末能加计扣除吗

⑸ 以前年度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当年没有研发活动能享受所得税加计扣除吗

;你好,没有研发活动则不能享受加计扣除。

⑹ 研发失败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相关问题

1、如果要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那就要做立项报告书,无论研发是否失败,这是证明研发过程的资料;
2、加计扣除与软件著作权或其他知识产权证书无关,这类证书只是证明研发活动、研发成果的佐证材料之一,根据税法为非必要资料,但是,少数地区、少数专管员有可能会提出要提供此类证明,具体可以和专管员沟通;
3、研发失败和研发成功都可以按同样的方式进行加计扣除。
从研发的实际来说,即使研发失败,也有得到或多或少的技术和经验,只是未达到研发预期罢了,正常做立项项目书,做预算,然后正常做验收,做决算,就没有问题,可以放心做加计扣除。
最后,如果这部分研发费用真的不被税局、专管员认可,那剔除就好了,也没有什么问题。

⑺ 没有立项的研发支出,可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吗

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优惠主要留存备查资料中包括企业有权部门关于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立项的决议文件,因此没有立项的研发支出不可以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
参考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修订后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事项办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3号)附件:《企业所得税优惠事项管理目录(2017年版)》序号20。

⑻ 企业从事研发活动但未形成成果,研发费用不可以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吗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本通知所称研发活动,是指企业为获得科学与技术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工艺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系统性活动。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本年度实际发生额的50%,从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因此企业从事研发活动不管是否形成研究成果,研发费用均可以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

⑼ 研发失败的项目所产生的研发费用是否享受所得税加计扣除

在上报研发费用时,是全部的,其中列出本年度完成的项目。
还在进行的项目或研发失败的项目所产生的研发费用是否享受所得税加计扣除? 可以享受所得税加计扣除。

⑽ 研发没有形成产品,研发费可以加计扣除吗

研发费用归集范围: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16〕195号)的规定, 研发费用企业为获得科学与技术(不包括社会科学、艺术或人文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工艺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企业应正确归集研发费用,由具有资质并符合《工作指引》相关条件的中介机构进行专项审计或鉴证。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是以单个研发活动为基本单位分别进行测度并加总计算的。
一、研发费用的范围
1、人员人工费用
包括企业科技人员的工资薪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外聘科技人员的劳务费用。
2、直接投入费用
直接投入费用是指企业为实施研究开发活动而实际发生的相关支出。包括:
——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不构成固定资产的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
——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调整、检验、检测、维修等费用,以及通过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用于研发活动的固定资产租赁费。
3、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
折旧费用是指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和在用建筑物的折旧费。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研发设施的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
4、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无形资产摊销费用是指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软件、知识产权、非专利技术(专有技术、许可证、设计和计算方法等)的摊销费用。
5、设计费用
设计费用是指为新产品和新工艺进行构思、开发和制造,进行工序、技术规范、规程制定、操作特性方面的设计等发生的费用。包括为获得创新性、创意性、突破性产品进行的创意设计活动发生的相关费用。
6、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
装备调试费用是指工装准备过程中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包括研制特殊、专用的生产机器,改变生产和质量控制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标准等活动所发生的费用。
为大规模批量化和商业化生产所进行的常规性工装准备和工业工程发生的费用不能计入归集范围。
试验费用包括新药研制的临床试验费、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田间试验费等。
7、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
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是指企业委托境内外其他机构或个人进行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研究开发活动成果为委托方企业拥有,且与该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紧密相关)。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的实际发生额应按照独立交易原则确定,按照实际发生额的80%计入委托方研发费用总额。
8、其他费用
其他费用是指上述费用之外与研究开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包括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研发成果的检索、论证、评审、鉴定、验收费用,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会议费、差旅费、通讯费等。此项费用一般不得超过研究开发总费用的20%,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研发费用的归集
研发费用的归集范围包括:人员人工费、直接投入费、折旧费和长期摊销费、无形资产摊销费、设计费、装备调试与试验费、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其他费用。
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设立“研发支出”账户,在“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科目下,根据研发项目名称或登记编号分项目进行明细核算,下设三级至五级明细科目,如: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XXXX的研发-人员人工(高企云)

望采纳

阅读全文

与加计扣除没有研发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海信濮塘 浏览:376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报告制度 浏览:747
现在电影版权谁最多 浏览:566
邵阳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553
马鞍山德伟 浏览:231
创造丰盛传销2016 浏览:787
公共卫生服务年度工作报告 浏览:921
石狮城管投诉电话 浏览:538
武汉环保局投诉电话 浏览:87
伊成果个人资料 浏览:25
软件著作权可以赚钱吗 浏览:481
作业谁发明的名字 浏览:633
狮山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542
厦门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74
农民大爷发明秸秆炉 浏览:210
碘伏开口有效期 浏览:455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