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南通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南通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发布时间:2021-12-10 12:09:45

① 郭力平的学术获奖

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荣誉称号 2009年1月
华东师范大学首届多媒体教学课件大奖赛一等奖 2006年10月
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第三作者) 2003年11月
上海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 三等奖 (第二作者) 2000年7月

② 王灿明的主要获奖情况

1.《儿童创造教育论》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儿童创造心理发展引论》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术著作、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成就奖”、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3.《课堂的突围——理解型学习的理论与策略》获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③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奖金分别是多少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为繁荣发展专首都哲学社会科学事属业,鼓励社科工作者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展学术研究,推动理论创新,服务首都发展而设立的政府奖。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奖项设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至于奖金是多少,每年都不同的。

④ 熊才平的成果获奖

1、2013年3月,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人文社会科学)回(教社科[2013]2号),获奖项目:答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城乡教师教研互动研究
2、2010年3月,获浙江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浙政发[2009]79号),获奖项目:
教育信息化新视界(丛书)共8册
3、2008年3月,获得浙江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学术进步奖(浙社科规办〔2008〕3号),获奖项目:基础教育信息化城乡均衡发展:问题与对策(教育研究,2006第3期)排名:1/2
4、2007年9月,获得2007年度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获奖项目:“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性均衡发展理论与实践”,排名:1/3
5、2005年9月,获得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项目:“面向教师教育的信息化环境创建与应用”,排名:3/5

⑤ 彭怀祖的主要成果

1、《高校后勤资源配置研究》,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独著26万字。
2、《榜样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作者,28万字,2001-2002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南通市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3、《高校后勤社会化新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独著,21万字,第七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研究会特别奖;第四届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南通市第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4、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改革,《教育研究》,2002,(4):30-32,独著。
5、高校后勤改革的现状及趋向,《高等教育研究》,2005,(5):32-35,独著。
6、高校招生人数影响因素分析及应用,《教育与经济》2008年第2期,独著。
7、特点-难点-突破点—中小规模高校后勤社会化探析,《教育发展研究》,1999,(10):30-33,独著,省教育系统领导干部优秀调研论文二等奖,《中国高校后勤》全文转载。
8、江苏省大学生公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江苏高教》,2003,(3):117-119,第一作者,省教育厅“千人百题”大型调研活动优秀调研报告。
9、论榜样人格的现代转型,《中国青年研究》,2006,(11):27-30,独著。
10、关于道德动因多元的研究,《理论学刊》2008年第11期,独著。

⑥ 广东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英文怎么说

广东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用英语表回达答
翻译如下:
The seventh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award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of Guangdong Province

⑦ 冯贤亮的成果

工作以来,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011)、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2010)、第四届禹贡基金优秀青年学术论著奖著作二等奖(2011年)、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2006)、上海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三等奖(2004年)、第三届禹贡基金优秀青年学术论著奖著作二等奖(2004年)、第三届上海市历史学会奖(2002年)、第四届上海市历史学会奖(2004年)、华东师大第五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二等奖(2003年)、“华东师范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才计划”(2004)、“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选”(2005)等。

⑧ 谢富胜的奖励、荣誉称号

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2)第十四届(2010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论文奖)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成果奖专著类一等奖(2009)
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8)
中国人民大学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007)
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2006)
国家教学成果奖(参与人)(2005)
中国人民大学标兵班主任(2005)

⑨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什么意思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般包括省、市政府、哲学规划办、社科联等部回门颁发的关于你在答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有突出成果的奖励。比如你正式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含专著、译著、教材、古籍整理、通俗读物、工具书),或公开发表的论文、调研报告,以及被地级以上市党委、政府或省直厅级以上单位采纳的未公开发表的调研咨询报告等研究成果,都可以申报该奖。一般情况下,优秀成果奖分著作、论文、调研咨询报告三大类,每类设一、二、三等奖。

⑩ 南通市教育局局长

缪建新
南通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
[1]缪建新,男,1957年2月生,1982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任南通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主要荣誉称号有南通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南通市名校长,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第十届人大代表。主要社会兼职有南通市教育学会会长,南通市美学会会长,省教育学会高中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代表性论文有《“难忘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第10期);《理解“难忘教育”》(《人民教育》2005年第20期);《试论新课程视角下的校园文化》(《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5期)等,多篇论文获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代表性著作有:专著《课改背景下的德育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该书获南通市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主编《人格教育课程论稿》,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该书获江苏省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奖);主编《辉煌人生从这里起步》(共四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该书获南通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代表性科研项目有: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人格教育课程研究”,该课题曾被列为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于2007年4月结题;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难忘教育研究”,该课题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报道推广,学校被中宣部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典型”,其德育范式被评为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一等奖,经中央媒体报道向全国推广。
[编辑本段]南通特级教师--缪建新
缪建新同志, 现任江苏省南通中学校长、党委书记。1982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学高级教师,南通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南通市名校长, 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南通市第九届党代会代表、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第十届人大代表 。 缪建新同志从事中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已二十多年,是我市目前现职校长中经验丰富、实绩显著、资历最长的 “名校长”。走上校长工作岗位二十二年来,刻苦钻研,发奋工作,不断开拓创新,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在2004年被南通市教育局评为“名校长”,2005年获得“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缪建新同志在治学方面颇有建树,近五年来就有几十篇教育管理论文在国家级、省市级刊物发表或获奖,特别是在学校德育的理论构建与实践验证上成果斐然。近年来,结合自己大量的德育实践经验,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以塑魂为主旨”的建构新的德育课程结构的新理念和新观点,出版的《德育新论》专著,得到专家和同行的一致好评;同时根据这一新理论的设计,在学校德育实践中大胆进行改革和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以缪建新同志的德育课程新理念为指导的通中德育创新实践引起高层关注,在全国产生巨大反响: 2005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同志亲临我校视察,对缪建新同志近年来办学业绩和德育创新给予了高度赞扬,把南通中学誉为“中华名校”;中宣部副部长胡振民、雒树刚、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省委书记李源潮、省长梁保华等高层领导和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等著名教育专家对我校办学改革实践作了充分肯定;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将我校确定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典型向全国推广《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省市三十余家媒体对我校“难忘教育”予以宣传报道。缪建新同志本人在2005年被评为江苏省第九批德育特级教师。 缪建新同志在治校方面才干突出,特别是在学校办学的改革创新和发展建设上业绩卓著:先后在普教、职教、一般学校与重点中学等学校担任党政“一把手”,以他的魄力胆识、韬略智慧、敬业奉献和人格魅力,锐意进取,苦干拼搏,对学校的改革发展、质量提高、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特别是德育创新、课程改革等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在全省同行中享有较高声誉。 缪建新同志近年来出版和主编的论著、文集 论著、文集 何年何月何出版社出版
出版论著:《课改背景下的德育新论》(16万字) 2004年6月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主编论著:《学习与学习品质研究》 (20万字) 2001年10月 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
主编论著:《德育科学与艺术的探索》 (42万字) 2002年8月 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主编论著:《人格教育课程论稿》 (26万字) 2004年01月 中国文献出版社出版
主编论著:《反思与建构—基于新课程的中学德育》(30万字) 2004年4月 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主编论著:《文化书写与人格诠释--通中教学特色》(30万字) 2004年04月 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主编文集:《青春风铃----全国名校作文选 江苏省南通中学卷》(26万字) 2002年10月 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缪建新同志近年来发表论文目录 论文题目 何年何月在何刊物发表
《关于“人格教育的课程实施与开发”的理论思考》 2001年第12期《江苏教育研究》
《基于人格教育的校本课程探索》 2001年第23期《江苏教育》
《论人格教育的德育课程结构》 2002年第2期《苏东学刊》
《人格教育: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核》 2002年第3期《东南大学学报》
《经验课程:中学德育的主导课程》 2002年第8期《江苏教育研究》
《结构重组:人格取向的德育课程的必然选择》 2002年7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德育科学与艺术的探索》
《坚持与时俱进,开创名校未来》 2002年8月17日《南通日报》 “理论专版”
《试论中学德育的主导课程》 2002年8月南京师大出版社《走进新世纪中学教育改革》丛书
《实践教育创新重要思想 实现名校跨跃式发展》 2003年第1 期《江苏教育》
《新课程视角下的校园文化》 2003年第12 期《江苏教育》
《校本培训:名校跨越发展之路》 《教师教育--新课改导刊》 2003年第6期
《开发德育隐性课程的思考与实践》 《江海晚报》2004年1月16日 “校长论坛”
《解读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核:人格教育》 2004年第01 期《中国教育研究》
《系统开发德育隐性课程的思考》 2004年第02期《中国创新教育》
《德育课程结构重组的价值取向论析》 2004年第03期《中国当代教育研究》
《与时俱进 增设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德育课程》 2004年第03期《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
《教育思想引导学校特色发展》 2004年第02期《教育发展研究》
《学校建筑的文化文化自觉》 2004年第02期《南通教育研究》
《 探寻新课改背景下的德育新路》 2004年第7、8期《教育发展研究》
《站高起点 出新思路 开创学校 德育工作新局面》 2005年第01期《江苏教育研究》
《课程理念:引领德育改革》 2005年第04期《班主任》
《理解“难忘教育”》 2005年第20期《人民教育》
《“难忘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10期《上海教育科研》

阅读全文

与南通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海信濮塘 浏览:376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报告制度 浏览:747
现在电影版权谁最多 浏览:566
邵阳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553
马鞍山德伟 浏览:231
创造丰盛传销2016 浏览:787
公共卫生服务年度工作报告 浏览:921
石狮城管投诉电话 浏览:538
武汉环保局投诉电话 浏览:87
伊成果个人资料 浏览:25
软件著作权可以赚钱吗 浏览:481
作业谁发明的名字 浏览:633
狮山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542
厦门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74
农民大爷发明秸秆炉 浏览:210
碘伏开口有效期 浏览:455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