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建勋的获奖情况
(1)2012年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第1完成人)
(2)2011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第1完成人)
(3)2010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第1完成人)
(4)200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第1完成人)
(5)2009年陕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第1完成人)
(6)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第21完成人)、三等奖1项(第2完成人)
(7)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第2、5完成人)、科技发明三等奖1项(第2完成人),厅局级科技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第2完成人)
(8)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六届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
(9)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10)陕西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11)2004年荣获第五届陕西青年科技奖
(12)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3)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7项,软件著作权2项
2. 陕西高考省排名一万左右推荐上什么大学和专业
1、山东大学
山大近届国家级教学成果获奖数为18个,省级教学成果获奖数为140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6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3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6个;
获国家教学名师奖9人,省级教学名师3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9个,省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1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6个;国家精品课程44门,省级精品课程166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30门,慕课(MOOC)32门;全外语教学课程95门,双语教学课程427门。
3.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西安铁路技术学院有什么区别
区别如下:
1、归属不同: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原名“铁道部渭南铁路工程学校”,原为铁道部直属院校,2002年划归陕西省教育厅管理。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原名“西安铁路运输技校”,原属西安铁路分局,2005年西安铁路运输职工大学和西安铁路运输技校合并,后划转陕西省教育厅
2、地理位置不同: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渭南(临渭、渭南高新两校区)
西安铁路技术学院(西安龙首、临潼校区)。渭南欠发达,但交通便利。
3、学费不同: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费标准:5500元/学年 ,住 宿 费:650元-1100元/学年。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收费标准:学费:5500元/年,住宿费:有暖气房间650元/人·年;有暖气、卫生间房间800元/人。
4、实力不同: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73年,前身是铁道部渭南铁路工程学校。2002年由铁道部划归陕西省人民政府,2003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改制升格为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陕西省首批省级示范高职院校。有临渭、高新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50亩,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3000余人。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6年,是经陕西省政府和教育部批准备案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陕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陕西省文明校园、平安校园。设自强、龙首、临潼、国际港务区四个校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面向全国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3115人。
5、师资力量不同: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5个、省级重点专业7个。
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6个,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全国职业教育轨道交通行业名师3人、省级职教名师6人、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名师4人。
建有各类试验实训基地(室)70个,其中测绘教学实训基地占地349亩;在中国中铁、中国铁建、18个铁路局建有126个校外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训基地6个。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671人,专任教师499人,其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207人,教授19人,副教授103人。现有4个省级教学团队、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国家突出贡献专家,2名陕西省普通高校教学名师,3名全国职业教育轨道交通行业名师。
目前设置9个教学系部,共开设34个高职专业,形成了以轨道交通领域专业为主的专业群。其中省级专业综合改革建设项目2个,省级重点专业9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4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1个。
6、专业不同: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铁道工程系、轨道工程系、道桥工程系、测绘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管理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电气与信息工程系、基础课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继续教育部、体育教学部8系4部。
开设:铁道工程技术、高速铁道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城市轨道运营管理、盾构施工技术、工程测量技术、材料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监理、物流管理、铁道交通运营管理、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铁道通信信号、铁道电气化技术等33个专业。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现设交通运输系、牵引动力系、电子信息系、机电工程系、电气工程系、土木工程系、以及基础部、思政教科部和继续教育学院等6系2部1院,开设29个专业。
4. 2011年度陕西省教育厅的自然科学专项评选结果谁知道
你私下去教育厅问问吧,别人谁知道啊
5. 康震的获奖记录
1、1999年,荣获西安市政府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2、1999年,荣获西安市社会科学联合会语言文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3、1999年,荣获陕西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4、2000年,荣获陕西省教育委员会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5、2003年,荣获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
6、2004年,荣获北京市高校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第一名)
7、2004年,荣获宝钢教育基金理事会全国优秀教师奖
8、2004年,荣获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
9、2005年,荣获北京师范大学最受本科学生欢迎“十佳”教师
10、2006年,荣获北京市师德标兵称号
11、2006年,荣获北京市高校首届“十佳”优秀班主任
12、2006年,荣获北京师范大学励耘优秀青年教师奖
13、2007年,荣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称号
14、2007年,荣获人事部、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15、2008年,荣获中国图书馆学会高等学校图书馆分会颁发的“余志明‘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学术成果奖”
16、2009年,教学成果“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探索’”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
17、2009年,教学成果“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的教育改革与教学实践’”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
18、2009—2012年,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
19、2010年,获得北京市精品课程奖1项。
20、2012年,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1、2013年,《康震评说苏东坡》一书获得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2、2014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集体)。
23、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教学成果特等奖(集体)
6. 陕西科大简介
陕西科技大学(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简称陕科大,位于陕西省会西安,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与陕西省政府共建,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之一,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轻工业高等院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并更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成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98年改隶陕西省,2002年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
截至2021年4月,学校西安未央、太华路和咸阳三个校区总占地2055亩,下设15个二级院部、63个本科专业;拥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3个;专任教师120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2.1万多人,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近3700人。
学院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4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200多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近600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教育部高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委员、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陕西省“三五”人才等国家级或省部级人才多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4个。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陕西科技大学
7.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教学成果
长期以来,学校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坚持以“三级三类”教学评估为主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狠抓教学管理 和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2000 年以来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5 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27 项,有 6 部教材入选“国家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获省部级以上优秀教材奖 6 项, 2 部教材入选教育部推荐使用的研究生教学用书, 6 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23 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12 个专业被评为省级名牌专业。学校 1999 年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校团委 2004 年被团中央授予“红旗团委”光荣称号,学校连续十五 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学校毕业生因其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踏实敬业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连续多年一次性就业率在 90% 以上,位居全国师范院校前列。学校积极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科研实力逐年提升,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显著优势。。“十一五”期间,人文社会科学共承担省部级及其以上科研项目 472 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类项目 81 项,教育部项目 106 项;有 118 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出版学术著作 432 部,教材 160 部,发表学术论文 4793 篇。
自然科学“十一五”期间共承担省部级及其以上科研项目 442 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60 项; 863 计划项目 4 项, 973 前期专项项目 2 项;出版学术著作 105 部,发表学术论文 6454 篇;有 23 项科技成果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 116 项科技成果被授予专利权,其中发明专利 112 项,实用新型专利 4 项。
8. 于洋的科研成果
[1] 魏娟、于洋等.数控技术实践性教学改革与创新.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8
[2]于洋主编. CAD/CAM技术及应用.西安科技大学优秀教材二等奖.2009
[3]于洋主持.润滑油站系列产品数字化设计项目.西安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三等奖.2008
[4] Yu Yang .Development on Object-oriented Viryual Assembly System for Series Proct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Automation Engineering,2010
[5] Yu Yang ,WeiJuan.Development on Automatic Conveying System for Dangerous Good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Automation,2009
[6] Yu Yang,Chi Ming. The design on intelligent logging unblocking device. Advances in Automation and Robotics,2011.12,
[7] Yu Yang ,He Ming-Ye,Hao Ying-Ji .Monitoring system design of suspension bridge of health status based on CAN-BUS. Informatice in Control ,Automation and Roboics.2011
[8]主持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多工位高效危险品自动搬运系统研制,2009.01-2010.12;
[9]主持:地基静载荷实验装置委托研制、试车站润滑油站设计及数字化建模、87006C润滑调节油站三维建模及虚拟装配、谐振胶塞本体设计及控制系统研发、板式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方案设计、BLG系列滤油器设计和水润滑轴承试验研究等多项横向课题。
9. 徐哲峰的主要成就
1、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些著名和式的值分布性质研究(SJ08A04), 2009.1-2011.12, 主持;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指数和及其在信号逼近中的应用(20080430202), 2008.9-2010.12, 主持;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特征和、指数和及其应用(200902598), 2009.10-2011.12, 主持;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特征和、指数和及其应用(11001218), 2011.1-2013.12, 主持;5、教育部博士点专项科研项目:指数和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20106101120001), 2011.1-2013.12, 主持;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第六届全国数论会议(11226024), 2012.6-2013.4, 主持;7、西北大学优秀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 2013.1-2015.12, 主持;8、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特征和及其应用(2014JM1001), 2014.1-2016.12, 主持;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L-函数、大值特征和及相关问题研究(11471258), 2015.1-2018.12, 主持。
1. 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算术函数性质研究,2008,第一完成人;
2. 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基于数论方法的伪随机二进制序列研究,2010,第二完成人;
3.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基于数论方法的伪随机二进制序列研究,2010,第二完成人。
4 西北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1年(第2完成人)
5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算术函数性质研究 2012,第一完成人;
6 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地方综合性大学数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013,第二完成人 2012年:西北大学“优秀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
2006年:成为美国数学评论(Mathematical Reviews)评论员
2009年:成为德国数学文摘(Zentralblatt MATH)评论员 共有发23篇sci(第一作者20篇)
1、 徐哲峰, 张文鹏. On the order of the high-dimensional Cochrane sum and its mean value. Journal of Number Theory, 117(2006), 131-145. (SCI光盘版)2、徐哲峰, 张文鹏. On a problem of D.H.Lehmer over short intervals.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320(2006), 756-770. (SCI光盘版)3、徐哲峰, 张文鹏. On the 2k-th power mean of the character sums over short intervals. Acta Arithmetica, 121(2006), 149-160. (SCI光盘版)4、张文鹏, 徐哲峰. On the Dirichlet characters of polynomial in several elements. Acta Arithmetica, 121(2006), 117-124. (SCI光盘版)5、徐哲峰. 关于Smarandache幂函数的均值. 数学学报, 49 (2006), 77-80.6、徐哲峰. 关于Smarandache函数的值分布性质. 数学学报, 49(2006), 1009-1012.7、徐哲峰, 张天平, 张文鹏. On the mean value of the two-term exponential sums with Dirichlet characters. Journal of Number Theory,123(2007), 352-362. (SCI光盘版)8、徐哲峰. On the mean value of the complete trigonometric sums with Dirichlet characters, Acta Matehmetia Sinica, English Series, 23(2007), 1341-1344. (SCI网络版)9、 张文鹏, 徐哲峰. On a conjecture of the Euler numbers. Journal of Number Theory, 127(2007), 283-291. (SCI光盘版)10、徐哲峰, 张文鹏. The mean value of Hardy sums in short intervals. The Royal Soci ety of Edingurgh Proceedings A (Mathematics), 137(2007), 885-894. (SCI光盘版)11、徐哲峰, 张文鹏. Some identities involving the Dirichlet L-function. Acta Arithmetica, 130(2007), 157-166. (SCI光盘版)12、徐哲峰, 张文鹏. A problem of D.H.Lehmer and its mean value. Mathematische Nachrichten, 281(2008), 596-606. (SCI光盘版)13、徐哲峰, 张文鹏. Fourth power mean of character sums. Acta Arithmetica, 135(2008), 31-49. (SCI光盘版)14、徐哲峰. A note on the $2k$-th power mean of character sums over quarter intervals.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136(2008), 4175-4184. (SCI光盘版)15、徐哲峰. A mean value of Cochrane sums. Acta Mathematica Sinica, English Series, 125(2009), 223-234. (SCI网络版)16、徐哲峰, 张文鹏. On a hybrid mean value of the character sums over short intervals. Functiones et Approximatio Commentarii Mathematici, 41(2009), 113-128.17、张天平, 徐哲峰, 李战虎. On character sums over a short intervals. Journal of Number Theory, 129(2009), 948-963. (SCI光盘版)18、徐哲峰. On the hyper-Kloosterman sum and its fourth power mean. Studia Scientiarum Mathematicarum Hungarica, 46(2009), 479-492. (SCI网络版)19、徐哲峰, 张文鹏. D.H.Lehmer problems over half intervals. Journal of Korean Mathematical Society, 46(2009), 493-511. (SCI网络版)20、徐哲峰. Mean value of the character sums over interval $left[1,frac{q}{8}
ight)$. Taiwanese Journal of Mathematics, 13(2009), 169-187. (SCI光盘版)21、徐哲峰, 易媛. 不完整区间上整数及其逆的差. 中国科学:数学, 41(2011), 669-679.22、徐哲峰, 王婷婷. The infinite sum of the cubes of reciprocal Pell numbers. Advances in Difference Equations, 2013, 2013(184), 1-10. (SCI网络版)23、徐哲峰.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 integer and its m-th power mod n.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2013, 56(8), 1597-1606. (SCI光盘版)24、徐哲峰, 刘华宁. On the mean value of certain character sums. Abstract and Applied Analysis, 2013, 2013: 326597, 1-19. (SCI网络版)25、徐哲峰. Distribution of the difference of an integer and its m-th power mod n over incomplete intervals. Journal of Number Theory, 2013, 133(12), 4200-4223. (SCI光盘版)26、徐哲峰, 张天平. High-dimensional D. H. Lehmer problem over short intervals. Acta Mathematica Sinica, English Series, 2014, 30(2), 213-228. (SCI网络版)27、徐哲峰, 张文鹏. An interesting identity and asymptotic formula related to the Dedekind sums.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2014, 57(3), 659-663. (SCI光盘版)28、徐哲峰, 张文鹏. Dirichlet特征及其应用, 科学出版社, 2008.(专著) 1、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 在西安交通大学数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2、2010年7月至8月, 访问美国Iowa大学数学系.3、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2011 Spring Central Section Meeting, Iowa City, USA, 18-20, Mar., 2011.4、 “数论及其相关领域”学术会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年6月7日至12日.5、 第六届中日数论会议, 上海交通大学, 2011年8月15日至17日.6、2012年6月至9月, 访问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7、第六届全国数论会议, 西北大学, 2012年10月19日至22日.8、第九届国际数论与Smarandache问题会议, 汉中, 2013年3月29日至21日.9、2013年解析数论及其应用研讨会, 商洛, 2013年8月19日至21日.10、2013编码和密码研讨会, 北京, 2013年12月20日至22日.11、第十届国际数论与Smarandache问题会议, 洛阳, 2014年3月28日至30日.12、解析数论与密码研讨会, 北京, 2014年6月至15日.
10.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教学成果
长期以来,学校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坚持以“三级三类”教学评估为主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狠抓教学管理 和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2000 年以来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5 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27 项,有 6 部教材入选“国家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获省部级以上优秀教材奖 6 项, 2 部教材入选教育部推荐使用的研究生教学用书, 6 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23 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12 个专业被评为省级名牌专业。学校 1999 年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校团委 2004 年被团中央授予“红旗团委”光荣称号,学校连续十五 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学校毕业生因其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踏实敬业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连续多年一次性就业率在 90% 以上,位居全国师范院校前列。学校积极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科研实力逐年提升,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显著优势。。“十一五”期间,人文社会科学共承担省部级及其以上科研项目 472 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类项目 81 项,教育部项目 106 项;有 118 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出版学术著作 432 部,教材 160 部,发表学术论文 4793 篇。
自然科学“十一五”期间共承担省部级及其以上科研项目 442 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60 项; 863 计划项目 4 项, 973 前期专项项目 2 项;出版学术著作 105 部,发表学术论文 6454 篇;有 23 项科技成果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 116 项科技成果被授予专利权,其中发明专利 112 项,实用新型专利 4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