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分摊率与公摊面积
可以这么理解,不过这里的使用面积指包括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它与总建筑面积相除为得房率,相差就是公摊面积,得房率减1就是分摊率,即知道70%,分摊率就是30%,公摊面积就是30%乘总建筑面积。
『贰』 比例分摊公式
谁占谁的比例其实就是除法计算的哦。A=500,B=250,C=300,所以A占C的比例为500÷250=2,B占C的比例为250÷300=5/6
『叁』 ' 纳税人能够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出分摊利息支出 z这句话通俗点讲是什么意思,希望高人指点。
就是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能够分摊到每一个具体的房地产项目,并提供金融机构证明的,在计算土地增值税时允许据实扣除;但不能分摊到具体项目的,按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和开发土地和新建房及配套设施的成本之和的5%以内计算扣除。
『肆』 【CPA会计】融资租赁中承租方的内含利率和按公允价入账重新计算的分摊率有什么不同
有几个概念需要先明确:
1、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2、内含利率:虽然是承租方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时使用,但是出租方确定的,对于承租方也许可知也许不可知。
3、分摊率:在分摊未确认的融资费用使用。CPA书里有提供确认方法,即1)使用出租人的内含利率;2)合同规定利率;3)银行同期贷款利率;4)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为入账价值的,应当重新计算分摊率。该分摊率是使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等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的折现率。
这2个率是在不同的时候使用的,内含利率可以做分摊率,但在内含利率不可知或以公允价值为入账价值时,2者的数值很可能是不一样的。
财管的购置成本是一个折现的概念,会计的公允价值是一个由公平交易的双方确定的价值。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但交易双方可能参照折现价值来确定交易价值,即公允价值。
『伍』 什么是分摊率
公摊面积有两种算法,一是按“分摊率”算,二是按“分摊系数”算。其中,共有面积÷(私有面积+共有面积),得出“分摊率”;共有面积÷私有面积,得出“分摊系数”。因此,这两种算法的结果一般差距较大。
他表示,测绘处预算出来的公摊面积的数据,是按照“分摊系数”算的。他说,如今的房地产市场中,不少开发商在预售房时,对外往往以“分摊率”宣传,造成低公摊的假相,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而实际上,在办理房产证时,只能按“分摊系数”算,这就出现了高公摊情况。业主在这一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权益往往受到侵犯。
『陆』 分摊率=分摊面积/实用面积 or 分摊率=分摊面积/总面积
您好!
A 房屋功用建筑面积分摊以幢为单位。公用建筑面积分摊仅限于本幢内的公用建筑面积。与幢房屋不相连的公用建筑(如变电房、水泵房、门卫房等)不得分摊到本幢房屋内。
B 房屋公用建筑面积按各户套内建筑面积乘以房屋内相关面积的比例进行分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后,不划分各户摊得面积的具体部位。功用建筑面积部位一经分摊,任何人不得侵占或改变其原始设计的使用功能。
C 商、住、办综合楼,其房屋内各部位使用功能,房型分隔差异较大,应根据其用途或房型分隔的不同,按相关面积比例先行分摊全幢公用建筑面积(此次分摊的最小单位为层),然后再分摊各自公用建筑面积。 套(单元)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计算方法 套内建筑面积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套(单元)内的使用面积
套内使用面积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套内使用面积包括卧室、起居室、厅、过道、厨房、卫生间、假层、厕所、储藏室、壁柜等分户门内面积的总和; 跃层住宅中的户内楼梯按自然层数的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 不包含在结构面积内的烟囱、通风道、管道井均计入使用面积;
套内墙体面积 新建住宅各套(单元)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或承重墙体,有共用墙和非共用墙两种。外墙(包括山墙)均为共用墙,共用墙墙体按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非共用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全部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内墙面装修厚度均入套内墙体面积。
阳台建筑面积
a.原设计的封闭式阳台,按其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b.挑阳台(底阳台)按其底板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c凹阳台按其净面积(含女儿墙墙体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d半挑半凹阳台,挑出部分按其底板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凹进部分按其净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公用建筑面积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电梯井、楼梯、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和走道、地下设备、值班警卫室等。 套(单元)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
公用建筑面积=全幢建筑面积-全幢各套内建筑面积的之和-单独具备使用功能的独立使用空间的建筑面积(如地下车库、仓库、人防工程等)。
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整幢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除以整幢建筑物各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得到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分摊的公用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望采纳
『柒』 分摊系数怎么算
建筑面积分摊系数怎么算,说明如下:
1、建筑面积分摊系数计算公式为: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公用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之和
2、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是指将整栋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除以整栋建筑物的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得到的数字。
3、公摊系数也叫公摊率。是建筑公摊面积与套内面积的比值。
相关说明:
1、公共部分的面积要分给每家每户,大家来承担建筑成本。比如买的住房,走廊、出入通道、外墙面积的一半、设备房等,都属于需要分摊的面积,公摊率越大,表示住房分摊到的公共面积就越多。一般多层的建筑,分摊系数在5~10%,高层建筑15~30%
2、共有建筑面积的内容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3、共有建筑面积还包括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水平投影面积一半的建筑面积。
『捌』 摊销率是什么意思,怎么算的
说摊销率可能不好理解,你可以理解为这些领用的低值易耗/待摊费用在专将来多长时间属内摊销。也就是说摊销率就是根据这个算出来的,你的低值易耗品在将来6个月摊,每个月就是1/6,在将来一年内摊就是1/12。
你举的例子来说,每个月摊销做以下凭证,假设都是管理部门领用的:
DR 管理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 751.30
CR 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751.30
DR 管理费用 1698.16
CR 待摊费用 1698.16
另外新准则下已取消待摊费用这个科目,如果你们帐上有的话,就是按上面的处理~~
『玖』 什么情况下是“能够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
当土地使用性质由居住用地变为商业用地
『拾』 如何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摊率
材料成本差异分摊率=(月初结存材料差异+本月收入材料差异)/(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100%
名词解释:
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超支额)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
贷方登记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节约额)以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节约用红字,超支用蓝字)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指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间的差额。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超支;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节约。外购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采购业务的工作的质量。
计算公式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差为正数,表示实际大了,叫"超支差";差为负数,表示实际小了,叫"节约差".在发出材料时,先结转的是计划成本,
然后再调整为实际成本。
公式变换为: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
在这个式子中,材料成本差异是正数就加,是负数就减.
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