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书屋预期成果

书屋预期成果

发布时间:2021-12-07 06:53:19

① 求一个可行性大型环保方案 200分!!

从“上海国际节能技术与设备展览会”获悉,国内第一个区域环保一揽子方案正在江苏南通如皋港经济开发区顺利推进,这个范围达到120平方公里的新兴产业园区内,将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太阳能风能发电、污水循环处理等整体环保系统,上海电气环保集团负责系统设计、环境影响评价、设备供货、安装调试、运行服务等各环节的主要工作,这是上海电气首次参与制定大型区域环保一揽子方案。

据介绍,整个一揽子方案的重点包括:通过绿色能源太阳能、风力发电,用以提供办公楼用电、道路照明用电及工业用电等;通过对工业生产的污水处理,不但解决了水污染问题,中水回用又节约了水资源;通过生活区垃圾、工业污泥进入焚烧发电厂,每日将产生源源不断的电力供工业生产使用,多管齐下,建立了一个真正意义的“生态岛”。

在现场展示的模型中,记者看到,“生态岛”上形成各条能源资源循环链条,环环相扣。例如,一座1500吨级的生活垃圾焚烧热电联供电厂,可处理南通市、如皋市、通州市、靖江市100多万人口的生活垃圾,同时可以对开发区内的各种固体废弃物就地处理;垃圾焚烧发电厂采用先进的烟气处理装置,从而保障大气质量;垃圾处理过程中利用焚烧技术发电并网;焚烧发电厂产生的余热又可以作为园区工业、生活用热的来源;这样,从垃圾处理、废气处理到发电、供热都同时解决。

②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书斋及由来~

一、关于名人书斋的简介:
从古至今,书斋一直就是读书人放牧思想的精神家园,历代文人雅士都很讲究自己书斋的命名,正式命名为书斋,起源于北宋。这些文人雅士,给自己的书斋命名,意味隽永、饶有情趣的书斋名,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
二、详解有名的书斋的由来:
1、老学庵。南宋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的书斋题名“老学庵”。他说:“予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名庵。”以此激励自己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
2桂斋。宋代名相李纲常以桂花品格自勉,亲植桂花以明志,并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桂斋”。
3、七录斋。明代著名学者张溥的书斋取名“七录斋”。他自幼好学,所读之书一定要亲手抄录,抄了再读,读了烧毁,接着再抄,反复七次,达到“胸有成竹”为止。
4、聊斋。清人蒲松龄应试落第后,喜欢请人到书斋闲谈,然后根据闲谈讲的故事加工整理成小说。所以,他称自己的书斋为“聊斋”。《聊斋志异》就是在“聊斋”里写成的。
5、饮冰室。近代学者梁启超的书斋名叫“饮冰室”。“饮冰”一词出自《庄子·人世间》:“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比喻自己内心的忧虑。当年,梁启超受光绪皇帝圣命,竭力变法维新,面对国家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梁启超内心的焦灼和困窘可想而知,如何解其“内热”?唯有“饮冰”方能解之。
6、何妨一下楼。闻一多先生曾多年埋头于古代文化典籍《楚辞》与《诗经》的研究,除了吃饭上课之外,难得下楼一次,轻易不出门。饭后大家都去散步,闻一多却不去,邻居劝他说何妨一下楼呢,大家笑了起来,于是闻一多得了一个雅号“何妨一下楼主人”,他的书斋从此便成了“何妨一下楼”。
7、龙虫并雕斋。语言学家王力说:“古人有所谓雕龙、雕虫的说法,在这里,雕龙指专门著作,雕虫指一般小文章。龙虫并雕,两样都干。”所以他把书屋命名为“龙虫并雕斋”。

③ 急求助网上书店的文献综述

Internet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无穷的信息,更是商业模式和消费观念的变迁,电子商务业已成为时尚。因图书信息易于判断和选择而独具优势,最适合于网上交易,所以网上书店成了电子商务的先锋。然而,网上书店的典范——亚马逊(Amazon.com),发展了3年却仍然没有走出亏损的阴影,其它的大小网上书店更是面临困境。那么,网上书店前途究竟如何?中国的网上书店应该如何生存、发展呢?本文将对此做一些研究探讨。

1. 调查网上书店的现状

1. 1网上书店的典范

说到网上书店,就不可能不提到亚马逊(Amazon.com)——全球最大的网上书店。它为读者提供了方便舒适的网上购物环境,丰富的图书品种(达310万以上),优惠的价格(折扣率从20%到50%),完善的金融结算制度,以及高效率的配送服务,并且实现了零库存运转。自1995年7月亚马逊书店卖出第一本书起,它的销售总额直线上升,1997年销售额即达1.48亿美元,为1996年的9.3倍,1998年猛增到5.4亿美元,增幅达365%。不过,由于较高的投入,使得亚马逊仍然处于亏损阶段。但是,它的股价却在一路飚升,1997年5月初上市时,每股仅9美元左右,至1998年底亚马逊股票突破300美元大关,1999年1月更是突破400美元大关,其市价总值达180亿美元,比拥有1000余家分店的美国最大的庞诺书店(Barnesandnoble.com)的市值高出8倍多[1]。由于它塑造了成功的网上销售模式,产生了良好的品牌效应,所以,除了图书,它现在还销售CD、录像带、礼品、鲜花、医药、软件等。与此同时,亚马逊迈开了向国外扩张的步伐。1999年初出资5500万美元,收购了英国和德国两家网上书籍销售公司,另外还并购了英国一家网上电影公司。 总的来讲,亚马逊在短短几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了全世界图书业界瞩目的对象。

1. 2国内网上书店的现状

无论是出于仿效,还是迫于竞争,一些老牌的图书销售商也加入网上书店的行列,如庞诺书店(Barnesandnoble.com),疆界书店(Borders.com)等。至少在1997年,国外网上书店达两百家以上[2]。而在国内,自杭州新华书店创办第一家网上书店后,网上书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其中最为有名的莫过于 1999年1月1日开通的上海书城网上书店和3月9日正式营业的北京图书大厦网上书店。现在,到底有多少中文图书的网上书店,恐怕很难统计完整。为了说明这一点,笔者做了一个小实验(时间:1999年11月3日下午),在搜狐网站上,用关键词“网上书店”进行查询,并对结果作去重处理后,发现从事网上中文图书销售的站点共有61个,其中属于新华书店系统的网站有5个,占8.2%;出版社办的有3个,占4.9%;提供书目在9万种以上的有6个,占9.8%。另外,专业性图书网站8个,如计算机书店、工具书店、医药书店、法律书店、青少年书店等。从这些统计数据中,我们多少也能看出国内网上书店竞争的激烈性。

同亚马逊相比,国内网上书店的交易流程繁琐、缺乏规范、可靠性低。可以直接在网上下定单,也可以直接邮购。支付方式主要有信用卡网上支付、人民币储蓄账户网上支付,电汇,邮汇等。图书配送方式主要有邮寄,EMS,甚至UPS,送上门(本地),异地网点配送等,配送时间也没有统一的要求。总的来看,国内的网上售书缺乏规范,随意性强,买卖双方的权益保障都有缺陷。

1. 3网上书店面临困境

国内网上书店的目的主要有:利用图书销售盈利、效仿亚马逊提高无形资产价值、以拉广告赚钱、紧跟电子商务潮流等,其中,前两种占大多数。然而,实际情况是网上书店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有的根本没什么访问量,有的虽然访问人数众多,但成交有限、营销平淡,同时网上广告也并未被广大商家认同。于是,这些书店不得不面临生存危机,究其原因,主要有:

1) 电子商务的概念并未深入人心。即使是经常上网的人,也不一定就有网上购物的消费习惯。目前,电子商务的热潮很大程度上是商家和IT界炒作的结果和一相情愿的表现。

2) 网络普及率不高。虽然目前国内上网人数已达400万,但相对于12人口来讲,只占0.3%,上网计算机数达146万台,但人均只有0.12% [3] 。

3) 网上购书优势不明显。网上购书的优势在于选择面大、价格便宜、交易方便、节省时间和精力等。但国内网络速度慢、费用高,图书折扣率低,结算、配送周期长,并未让读者体会到网上购书的方便。

4) 网络的最大优势在于开展信息服务,而信息服务的“不完善、低质量”正是国内网上书店的一大败笔。经营者往往过于注重图书数量的丰富,而对图书及其相关知识和信息的提供、介绍不够。比如,书籍介绍不足或是过于简明扼要,书评太少,相关新闻严重匮乏等。

5) 结算方式落后。目前,我国的银行结算体系是企业和银行可直接网上转账,但银行和银行之间还是传统的结算方式,异地汇款,银行间的复杂结算造成汇款到达要10天以上,书店再邮寄出去,顾客要一个月后才能拿到书。更有一些小的网上书店尚不具备网上支付能力,只能让读者采用邮购等传统的异地购书方式。

6) 图书配送周期长、成本高。由于不能形成一张遍布全国的“图书配送网”,使各书店不得不自己建库存(若不建库存,又恐怕履行定单得不到保证),然后进行邮寄。然而,邮费成本又太高。例如,南京的时空书店为了确保图书安全送到读者手上而又不给读者增加额外负担,所有书都按“挂号印刷品”邮寄,其费用全部由公司承担,可叹该公司的一片苦心。再例如,某君曾在网上购一本书,价值13.5元,使用北京快递送货方式,总价竟达31.50元,光运费就18元,超过了书钱,还不如打车去购买呢!在电子商务比较发达的国家,在网上购书比在实地购书还要便宜5%—10%,真正做到了省钱省事,而我国居高不下的邮费,令消费者咋舌。[4]

7) 安全保障问题令人担心。书店担心读者提交定单却不付款,或收到假定单,而读者更担心付款后收不到书,或自己的金融信息被别人窃取等。

上述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国网上书店的发展,原本对网上书店寄予厚望的人们不禁要问:网上书店还有没有继续生存下去的可能性?如果有,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才能生存、发展?有没有一个成功的“样板”,供大家来仿效呢?

2. 分析网上书店的生存环境

2.1现实环境

2.1.1图书发行量不断增大

在中国,图书出版品种数量从1950年的1 .2万增加到1998年的13万,平均年增长率为5.1%;而图书总印数则由1950年的2.8亿册增加到1998年的72.6亿册,平均年增长率为7.0%[5]。图书发行量不断增加实际上也是读者对图书的需求不断扩大的真实写照。无论哪个书店,能经销如此巨量的图书,都将是一个神话。然而,Internet的出现打破了这个神话。如果某个书店能以Amazon为标准,提供书目达310万种,而平均年出版图书品种就以13万计算,则该书店能经销约23年内全国出版的全部图书,这是传统书店不可想象的。

2.1.2书店增多,售书网点普及

普通书店的发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改革开放以后,尤其在城市,除了新华书店,各种国有、私营、个体的书店、书摊比比皆是,综合书店、专业书店、精品书店、工具书店、电子书店应有尽有。书店规模也越办越大,如北京图书大厦、北京海淀书城、上海图书城、南京长三角图书批发市场等。此外,还有国外图书业巨头的介入,如贝塔斯曼,科利华。这些国外公司的加入,不仅带来了更多的书,还引入了诸如会员制这样的图书营销新理念。整个图书市场一片繁荣,在这种情况下,网上书店的加入无疑将使得竞争更加激烈,但从另一个方面看,只有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下,网上书店的优势才能得以体现。

2.2网络环境(电子商务环境)

2.2.1网络技术的发展

在网络方面,早期用于电子商务的网络多为较封闭的,现在基本上都转向TCP/IP。绝大多数企业网络都用Internet的技术来构建,这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平台。

在软件方面,以IBM、HP为首的众多IT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电子商务产品,有的还提出了“一揽子解决方案”。对于人们最关心的支付与安全问题,似乎也都不成问题。例如各种卡技术——IC卡、智能卡、各种信用卡、电子现金卡等;各种安全技术——防火墙、密钥管理、时戳业务、不可否认业务、公钥证书认证等。

在硬件方面,无论是企业或商家构建服务器,还是个人选择上网的PC,都有非常宽广的可选择的面,因此,国内计算机和网络发展非常迅猛。根据CNNIC的调查,1998年7月以前,中国上网计算机数达54.2万台,上网人数117.5万人,www站点数达3700个[6];到了1998年底,上网计算机数增长到74.7万台,上网人数达210万人,www站点数达5300个[7];而到今年7月,中国上网人数高达146万台,上网人数400万人,www站点数达9906个[8]。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得网络基础还比较薄弱,但它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这是中国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现实,也是发展电子商务、经营网上书店的基础。

2.2.2电子商务的发展

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风起云涌,各国政府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日本于1996年成立了“电子商务促进会”,并制定了电子商务推动计划;1997年4月,欧盟提出“欧盟电子商务行动方案”;1997年7月1日,美国政府发表了“全球电子商务框架”白皮书。新加坡政府为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于1998年设立了”“新加坡一号”示范项目;英国也于1998年颁布了“网络的利益:英国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等等。

面对挑战,中国也积极投身于电子商务发展。目前,信息产业部正在制定电子商务业务管理办法,CA(认证)指导性技术规范、CA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推进电子商务的指导性原则。中国电信也提出了发展电子商务的目标,为企业提供高效的网络和可行的电子商务安全平台;开发多层次、适合于企业贸易及百姓生活所需的电子商务应用系统。Visa和MasterCard两大信用卡集团牵头制定了“安全电子交易”(SET)系统,目前SET已经成为商业化的安全系统中最流行的一种,如上海书城,北京西单商场网上书店都用了SET[9]。另外,招商银行与中国邮电电信总局、新浪网、南方航空公司三家企业在北京签订电子商务协议,利用“一网通”卡在银行系统率先启动网上银行服务业务。从这些不胜枚举的、由政府,或企业,或商家,或金融机构等所做的努力中,我们不难看到网上书店着广阔的前景。

3. 探寻网上书店的发展道路

从上面的调查和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网上书店有发展的必要,也有发展的基础,发展网上书店的各方面条件也日趋成熟,但是还有几个关键问题必须解决好:一是提供普遍的信用卡网上支付,制定方便的银行间的结算问题;二是成立统一的、最具权威的CA认证机构,从而解决安全问题;三是构建高效率的图书配送系统。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才能保证网上书店的蓬勃发展,下面提出四种网上书店的经营思路供大家参考。

3.1以售书营利为目的的网上书店。

这种书店利用网络提供大量的书目,读者可以进行查询、选择,然后在网上直接订购,结算方式以信用卡结算为主,也可采用邮购、电汇等方式,书店确认读者已付款后,就通过自己的配送体系,把图书送到读者手中。这是最简单、最直观的网上书店经营模式,实际上它只是传统书店在互联网上的延伸。它的优点是能提供大量书目,读者选择面大,购书效率高,但是它的不足也是明显的,它必须有大量的网上购书者、先进方便的结算方式、完善的配送体系、较高的折扣率等条件支持。国内现有的网上书店绝大部分都是这种类型的,真是因为上述条件都不具备,它们才会陷入困境。

这种类型的书店看似简单,实际上要想成功的经营并获利,是很难的。原因恐怕就在于它们的经营者还没有脱离传统商业运作模式的束缚,没有对电子商务有透彻的理解。众所周知,在一次商业交易行为中包括了信息流和物流。传统商业中物流比信息流更重要,而互联网的优势是信息的流动,在电子商务中信息流应该是更重要的。为什么网上书店会成为电子商务的先锋?为什么图书是更适合于网上销售的产品?原因就在于:图书本身就是信息的载体,读者虽然买的是图书,但他实际需要的却是图书中的知识和信息。没有认清这一点恐怕是现在绝大多数网上书店在苦苦挣扎的主要原因。于是,我们探讨出下面这种围绕信息服务的经营方式。

3.2以提供信息服务为主的网上书店

这种书店以图书销售为核心,提供各种类型的信息服务。例如,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图书评论;提供世界各地的出版发行动态、新闻、知识、趣闻等;介绍国内外知名作家;提供国内或国际上著名的出版社、图书馆、书店情况介绍;推荐世界畅销书;创办读者俱乐部,围绕着图书开展各类活动,等等。它的图书销售部分也应该是一个能提供大量书目,有方便的结算方式,有高效的配送系统,有较低价格的完整网上书店。

这种运营方式下,图书销售不是它的全部目标,通过信息服务把读者的注意力集中过来,以服务为纽带,把作者、出版社、书商、书店、读者紧密的联系起来。只有这样,图书的销售业绩才能有很大的提高,才有可能真正实现“靠销售盈利”。服务与销售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在当前图书销售率还很低的情况下,这种经营方式是可行的。

3.3以专业性为特点的网上书店

前面所述的两种类型的书店主要是综合型的书店,它依靠书目全、服务好、信息量大取胜,一般经营者需要具备相当的实力,比如新华书店。而对于实力较弱的经营者,可采取“以专取胜”的策略。

一是书籍内容专。例如选择计算机、医药卫生等专业性强、需求量大的书籍;

二是销售对象专。例如开办针对青少年的书店,或者针对女性的书店等;

三是书籍类型专。例如开办精品书店,工具书店等;

四是出版单位专。选择著名出版社,专卖它们出的书;

等等。

但这些书店仍然需要注意提供信息服务的问题和完善的图书交易问题。

3.4以电子版图书为主的网上书店

电子版图书按载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有具体载体的,如光盘版;另一种是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版。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其它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发行电子化将是一个必然趋势,尤其是网络版的图书,由于它可以在网络上的方便、快速的传递,省去了图书配送这一重要而又难度很大的环节。为解决这类图书的阅读问题,国外一些公司已经研制出了电子图书阅读器,例如,SoftBook Press公司的SoftBook[10]。但是这些阅读器都还是针对英文的,中文电子图书阅读器还是一个空白。目前,中国的第一笔电子版图书交易在网上完成[11],相信将来随着电子版图书发行量的增大,这种销售方式也将成为一种趋势,并有望成为销售盈利的突破口。

结束语:网上书店有可效仿的模式吗?

我们讨论了4种网上书店的经营思路,它们各有利弊,适当的结合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最关键的一点应该是抓住“图书流动实际上就是信息(知识)流动,网上书店应该扬信息交流之优势”。Amazon的成功,使它成为众多网上书店的仿效对象。但实际上,Amazon成功的同时也宣告了不可能再有第二个Amazon出现,这就是互联网上“赢家通吃”的规律。中国的网上书店必然也将受此规律约束,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多个同类型书店同时存在也是有可能的。因为中国地域广阔,一家网上书店的配送系统很难完全覆盖,所以多个网上书店划地区发展应该是可行的。另外,可以开设不同于其它书店的专业书店等。总之,网上书店的生存和发展,即便是仿效,也都离不开“创新”。�

这只是一部分。
还有些网站也有介绍,你可以看看。

http://scholar.ilib.cn/Abstract.aspx?A=xdqb200209019

http://www.chuangye123.net/kaidian/kaidian_359.html

④ 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对村民会带来哪些影响

正是为了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的问题,国家一直非常关心如何解决农村文化共享的问题,就是享受文化的成果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如何使农民的权益得到保护。所以从2003年开始,我们提倡新闻出版业面向农村,为“三农”服务,探索一些能够给农民提供看得懂、用得上、留得住的办法。在总结这些年来图书下乡、农民文化服务各方面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农家书屋工程的设想,先后在甘肃、贵州等西部省市做了两三年试点,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现在各地方农民普遍都感觉到,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是政府为农民办的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是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我们在策划实施这项工程时,正好是国家大的战略决策方面非常关注解决农村的协调发展问题。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讲,先进文化提高到治党治国的高度来认识。从科学发展观来看,农村的全面协调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中央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包含了文化建设。从这个全局出发,从农民的需要出发,我们认为建设农家书屋是非常必要的。从试点地区来看,农民非常欢迎。他们认为,这给他们找到了一个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改变自身命运的文化平台。

⑤ 国家审计在国家文化建设中如何发挥建设性作用

洪山区审计局 桂兴志 王欣
【摘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明确了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重点任务、重要方针和政策措施,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国家审计机关作为经济监督部门,如何发挥国家审计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找准审计工作与文化建设的切入点,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贡献,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有担当。本文试图探索,如何服务于国家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加强文化建设 国家审计 担当【正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重点任务、重要方针和政策措施,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文化上的高度自觉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是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纲领性文件,为推动文化改革发展、促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国家审计机关作为经济监督门,具有对文化建设实施审计监督的职责;同时审计作为一行业,一个系统,加强自身文化建设,促进国家文化建设的大繁荣大发展,也是审计系统应当履行的职责。如何发挥国家审计在文化建设中的建设性作用,找准审计工作与文化建设的切入点,为文化建设作贡献,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有担当,是值得审计人员探索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应从加强审计监督职能,服务国家文化发展,加强审计文化建设,弘扬审计人文精神两个方面来发挥作用。
一、发挥审计监督职能,服务国家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审计人必须担当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一项系统工程,而要完成这个工程,实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势必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如此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必然加大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投入,保证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文化项目建设。那么,如此庞大的财政专项资金如何用实用好,一方面需要各级政府思想上与中央高度一致,行动上切实执行中央部署,另一方面,也需要国家审计进行监督,保证国家文化建设项目资金专款专用,达到预期的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因此,国家审计机关首先要加强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及深化文化改革中发挥监督职能,保障投入到文化建设中的财政资金收到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通过加强审计监督,确保财政投入资金和资产的安全,提高文化投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位,
(一)一)突出政策落实情况审计监督,确保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政策措施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目标是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根据文化改革发展目标和文化体制改革方针,国家审计应该重点关注文化体制改革政策是否完善、是否落实到位,对一些成功的或失败的典型改制案例,要分析原因,及时反馈。因此,国家审计要把监督检查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注重揭示文化体制改革政策措施落实中的问题,促进政策完善和落实,为决策提供重要的意见和建议。要注重检查《决定》中关于财政、税收、投资等方面政策是否落实,国家审计通过全面加强审计监督与服务,促进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重大经济方针政策落实到位,确保政策取得实效;要注重发现问题和分析原因,并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促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通过对文化单位、文化建设和投资项目的审计,保障文化建设资金及文化资产安全,提高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审计机关要高度关注文化投资项目建设情况,对这些建设项目的审计从规划立项起就介入,前移绩效评估关口,跟进评价每个工程项目的规划立项是否符合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否符合中央政策规定的投资方向,及时跟踪政策执行效果,重点监督检查各级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是否思想统一、行动迅速,保证中央政令畅通,严防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工程 建设项目审批和建设程序是否依法合规,确保文化建设项目的决策科学、程序完备,确保项目建设资金管理使用规范、公开、安全、透明、有效,保证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政策按预期目标不折不扣地落实。
(二)突出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审计监督,护航文化基础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基础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必须依靠充足的财政资金和科学的预算管理来支撑和保障。因此,国家审计应全力保障为文化建设投入的资金和资产的安全,关注政府在文化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和资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关注文化建设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关注文化建设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管情况,检查国家投入的大量财政资金以及所形成的大量的有形文化资产和无形文化资产的管理使用情况及其安全性。加强对文化体制改革决策、执行等相关政府部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检查文化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否符合国家大政方针和重大决策的规定,揭示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的建议;以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重点加强对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社、公益性出版社、新闻网站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审计,关注这些改制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国有资产的监管情况、国有文化资产的保值增值性、文化政策的执行进度和力度,及时发现和揭示问题,预防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隐患;高度关注基层文化站、社区文化建设、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建设和专项资金的拨付使用情况,盯紧文化建设资金流向,促进公共文化服务资金向基层倾斜,促进健全完善由政府主导、同财政收入相匹配、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加大跟踪审计力度,密切关注文化建设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对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和资金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保障资金的安全、合理、有效使用,确保文化资金和资产的安全,为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保驾护航。
(三)突出国家审计的建设性作用,促进文化建设繁荣发展。审计不仅要揭露问题,更要对产生这些问题从微观到宏观、从个别到一般、从苗头到趋势、从表象到里层进行深层次分析、揭示和反映,把查处问题与促进改革体制、完善制度、规范机制、强化管理结合起来,从规范管理、增强效益方面提出意见。在对文化单位、文化建设项目审计中,坚持不仅要揭示问题,还要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研究文化改革政策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带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为党委政府决策当参谋。对审计成果加以综合归纳、提炼,从制度、体制、政策和宏观层面进行分析,提出完善政策制度的意见和建议,为委政府决策建言献策,为领导的决策和政策法规的完善提供依据,确保文化体制改革在中央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顺利实施,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作用。通过审计,研究分析文化产业建设方面的法规建设、执法力度,积极提出建议,促进加强文化建设中的立法工作,推动完善网络、新闻出版、社会舆论以及精神文化产品传播的法律法规建设。在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使用、管理的效益效果进行审计中,突出关注政府投入的资金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有无重复建设、弄虚作假、管理不善等问题,一方面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另一方面防止造成损失和浪费。积极关注文化建设中资金使用和文化设施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资金和项目效益最大化,使民生工程确实惠及千家万户,民生政策恩泽普通民众。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把文化发展作为评价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情况的指标,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资金管理水平、资金使用效益进行系统评价,促进文化建设目标责任的落实,推动文化领域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开展围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国有文化企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绩效审计,促进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打造文化精品工程和对文化科技创新。要督促被审计单位认真落实审计建议。审计的过程就是加强管理的过程,整改提高是审计的最终目的,是审计监督作用的具体体现。审计的关键在于审计发现的问题能否及时纠正,审计意见和建议是否落实到位,才能体现出审计监督的目的和作用。审计的职责是监督,监督就必须查错纠弊,督促和帮助被审计单位改进工作,完善制度,解决问题,规范管理。为此,审计机关坚持审计与整改相结合,建立相应的制度,落实责任制,完善回访制度,通过定期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回访检查,督促整改,真正成为发挥国家审计在文化建设中的建设性作用。
二、加强审计自身文化建设,铸就审计文化之魂,审计人理应担当
国家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任务就是以人为本,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很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育人,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审计文化作为国家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打造具有审计工作特点、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顺应时代潮流、利于创新发展的审计文化,也是对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贡献。
审计之魂,文以化之;监督之责,文以铸之。贯彻落实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决策,进一步加强先进审计文化建设,以铸就审计系统的文化之魂,拥抱文化强国的新纪元,是历史的昭示、时代的呼唤,是审计人履行国家治理使命根本保障。大力弘扬审计文化精神,必须把握其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解决好为什么、是什么、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全体审计人员就能满怀创造历史的自觉和自信,书写出铸就审计文化之魂的新篇章。
(一)要认清铸就审计文化之魂的根。审计监督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也为审计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刚组建时期的审计目标是以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合规性、合法性、真实性为主,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要更多地关注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关注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真实、合法、效益三者并重。审计目标和重点的调整,审计对象和范围的扩大,审计内容和形式的深化,为审计工作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于是,审计人从加强审计文化建设的角度,倡导了科学的审计理念,追求高尚的审计精神,创造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审计方法和思维模式,实现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迈进。由此可见,审计文化形成于审计发展的历史演进和中国特色审计事业变革实践中,得益于优秀传统中华民族文化的浸润抟炼和升华,源远流长、根深叶茂:一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国古代灿烂辉煌的治国理财方略,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支脉,也是凝聚审计文化之魂的源头活水;二是孕育形成于审计诞生征程。国家审计机关成立以来,国家审计从看门狗、啄木鸟、经济卫士到免疫系统再到国家治理,经过了各个阶段的不懈努力,无不烙上审计文化建设的深深烙印;三是创新发展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刘家义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阐释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是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是对审计文化的精辟概述。近三十年来,审计人在实践过程中提炼、总结出来的审计人文精神,不断激发审计人员的工作活力,帮助审计人员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升审计人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素质,构筑和谐的人文环境。
振叶寻根,探流溯源。审计事业所特有的审计文化生发之根,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历史和时代的丰厚馈赠,它铸就了这支审计队伍对党对人民对社会主义祖国无比忠诚的政治品格,也塑造了这支队伍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精神。
(二)要把握铸就审计文化之魂的本。从本质上讲,审计人员是审计文化的存在物。文化的精神内核与承载精神内核的物质制度形态,是文化繁荣发展之本。本固而枝荣,魂毅方英雄。铸就审计文化之魂,必须牢牢把握其立命之本:一是思想理论之魂。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党的理论,以及以其为指导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最重要成果,国家先进文化最核心、最本质和最精华的瑰宝都在思想理论里。对此立审强审之魂,我们要牢牢把握住。二是制度法规体。如若思想理论是承载审计文化记忆的精神内核或灵魂,是文化思想性的根本体现,《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国家审计准则》等法律法规和制度,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的基本规则和制度,一切赖以构成审计人员开展审计的方式、手段、审计人员生活方式的法律法规,都是承载审计文化记忆的载体,是审计文化以文化人的基本方式。魂体统一方成文化。对此将审计行业同其它行业区别开来的特有文化载体,我们要牢牢把握住。三是精神行为范。审计文化的精髓神韵,生长在审计人的肌体细胞里,流淌在一代代审计人的精神血液里,审计人坚定信仰、崇尚法律、坚持原则、无私无畏、扎实苦干、客观公正等,一整套光荣传统作风、一系列精神优渥积聚、一代代模范榜样,是激扬心旌和励亢士气的精神鼓鼙,时时浸润和撞击着每个审计人的心灵,融贯着审计事业光荣历史和辉煌前程,对此三十年来形成的审计文化遗传基因,我们要牢牢把握住。把握住发展审计文化的这些本,就能确保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审计人的宗旨和本色。
(三)要突出铸就审计文化之魂的重。就广义而言,具有时代特色的审计文化,是指在审计领域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精神成果或发展形态的总合。审计文化大象无形,铸就其魂却有其重。大力发展审计文化,要以文化制、以文化审、以文化技,但根本和核心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这是文化的本质意义。要着眼促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培养造就出推进审计事业创新发展所需要的新一代高素质审计领军人才:一要以文铸审魂。做到党的理论创新每发展前进一步,审计的理论武装就紧紧跟进一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之魂,塑造审计人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之魂,做到永远听党话跟党走。这是大力发展审计文化的根本要求。二要以文养道德。审计人核心价值观是审计文化的引领和主导,是审计人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的脊梁骨。以文载道养美德,深入持久培育当代审计人核心价值观,使审计人坚守审计职业道德、严格依法、正直坦诚、客观公正、勤勉尽责、廉洁奉公的审计文化引领社会文化的进步,这是大力发展审计文化的根本任务。三要以文育人才。人立而后文化立。坚持在文化熏陶中实现审计事业科学发展与审计人员全面发展的统一,使我们的审计队伍有文化,审计人员人人成为查核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的高手、计算机应用的强手和内部管理的行家里手,既有全面提高素质的自豪,更有履行审计监督职能的自觉,这是大力发展审计文化的根本目的。铸审魂、养道德和育人才,都要始终着眼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服务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线,用文化熏陶培育审计人,激励科技强审,帮助审计人员提素质强能力,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审计任务,这是大力发展审计文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应在文化建设中突出出来。突出了发展审计文化的这些重,文化建设就能纲举目张,在服务国家建设中心任务中实现大繁荣大发展。
(四)要勇立铸就审计文化之魂的新。文化的使命是传承,文化的生命在创新。文化创新是具有历史主动性的创造活动。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锐意创新,以自强不息的文化建设理念,引领审计文化建设创新发展。创建和弘扬先进的审计文化,建设审计事业和审计人员共有的思想宝库,增强审计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既是推动审计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审计工作者在新时期的历史使命。一是勇立审计文化思想理论之新。思想理论是审计文化最美的花朵、最高的质量和品位,思想理论创新是审计文化最本源的创新。要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审计理论的大发展大繁荣大普及,推进创新性审计理论的生成和运用,更加重视审计理论研究建设,重视发挥国家审计机关在审计思想理论创新中的引领和辐射作用,积极抢占世界审计思想博弈的制高点,使思想走在行动之前,成为国家审计引领审计转型的导航仪、提升实力的催化剂和保持活力的动力源,让理论创新的闪电照耀审计文化发展的征程。要深入推进理论研究工作,为审计实践发展提供指导。进一步深化审计应用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立足现实、提炼现实,增强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前瞻性,为审计实践提供有力指导。二是勇立审计文化发展路子之新。审计文化发展也是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审计文化建设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着眼走开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文化发展路子,坚持精神性和物质性、传统性和现代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社会文化和审计文化相统一,汲取和借鉴一切有利于审计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一切有利于凝聚广大审计人员文化之魂的优秀成果、一切有利于提升审计能力的先进理念。通过创新组织体制,创新工作机制,创新政策制度,创新创作的内容形式,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焕发审计文化建设的蓬勃生机和无穷活力。加强信息宣传建设,是扩大审计宣传力度,提高审计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加强审计宣传和信息公开工作,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发布信息,正确有效地引导舆论,使社会充分了解审计、理解审计和支持审计,充分展示审计成果,扩大审计工作影响面,为审计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三是勇立审计文化建设手段之新。刘家义审计长对审计机关加强审计文化建设曾作过重要指示,为审计机关开展审计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一要大力弘扬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坚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导向,强调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基础,以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为统领,以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价值理念来引领审计干部行动,塑造审计机关的良好形象;二要深入推进审计队伍专业化建设,坚持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尤其要注重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领导能力以及科学判断和决策能力,审计人员要争当查核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的高手、计算机应用的强手和内部管理的行家里手;三要坚持以作风建设为基础,提升审计人员的自律意识,做到以责立志、以德立身、以能立业、以行立信。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纪律和各项廉政规定,全面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把廉政纪律作为高压线,切实加强审计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四要坚持以精神文明建设为载体,把人作为审计文化建设的着眼点,用新的理念和观念,宣传、引导和激励审计人员,坚持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做到以道理服人、用事实说话,善于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言行举止规范文明,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反映和处理问题。营造专业、文明、廉洁、和谐、严格、奉献的文化氛围。
文变染乎世情,废兴系乎时序。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进步。中国特色审计文化与人类先进文化比肩共进之日,就是审计事业蒸蒸日上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之时。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讲话
[2]《国家审计在国家文化建设中大有可为》杜晋奇(本文内容仅为个人观点,文责自负)

⑥ 求你篇暑假社会调查报告

八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走近鲁迅
活动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鲁迅的生平事迹、代表作品以及作品以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与所作贡献;
2.了解鲁迅的精神内涵,以及其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所代表的地方文化与精神;
3.掌握采访、调查、研究地方文化名人的基本方法。
(二)能力目标
1.通过了解、收集鲁迅的资料,实地参观、访问鲁迅故居、纪念馆等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调查、采访的能力;
2.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以及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3.能根据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总结、思考,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为绍兴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2.通过了解鲁迅先生伟大的民族气节和精神,培养学生爱憎分明、坚持正义的人格精神。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收集资料
(齐贤镇中 祁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收集资料,进一步了解鲁迅的生平;掌握采访、调查、研究地方文化名人的方法。
2、 能力目标:通过方法指导,实地运用,提高学生信息收集、调查的能力,并学会整合信息资料;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收集资料的过程,促进学生间的互相帮助、相互的交流。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实践法
[教学地点] 计算机房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明确收集资料对我们如今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的意义
二、 教师讲授收集资料的方法、途径
(教师首先了解一些简便易行的收集信息资料的方法,而后将这些方法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学生,使学生明确什么是收集信息资料?怎样能够收集到信息资料。)
1、 文献资料的查阅
按信息被加工的程度,文献资料可以分为三类: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1)一次文献。
包括名著、专著、教科书、科普读物、报纸、期刊、手册、词典、网络全书、年鉴等。其中使用最多的一次文献是图书和期刊。在一次文献中能了解这样资料的完整内容。
(2)二次文献。
包括书目、索引、检索性文摘。是由一次文献提炼而来的,主要是为了帮助我们快速、有效地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快速地达到查找资料的目的。
(3)三次文献。
包括一些综述和评述类的文献。是对二次文献和一次文献进行加工和筛选等处理而获得的,三次文献中还可能包含文献作者自己的观点。通过三次文献可以大致了解研究课题领域的总体研究情况。
查阅的途径有:1、到图书馆查阅资料。2、对报纸上有关的文章进行剪贴、归类整理。这种做法不但便于资料的积累,更重要的是使报纸充分发挥了作用。3、从能够接触到专家、鲁迅纪念观那里借阅、复印有关方面的书籍资料。
2、利用网络技术收集
目前,对于查找资料来说,除了利用图书、报刊等传统途径,还可以在光盘、缩微胶片等现代资料介质中查找,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通过因特网检索有关的信息也是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
1、搜索引擎
常见的提供“搜索引擎”功能的门户网站有:
新浪网www.sina.com.cn 搜狐www.sohu.com
网易www.yeah.com 雅虎www.yahoo.com
利用搜索引擎查找网络资源的网址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按信息的类别进行查找(目录检索)。
(2)按关键词进行查找。
(3)将上面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2、关键词检索
为了得到更精确的检索结果,可以进行多关键词检索,而且要合理选择关键词。
一般先将关键词定得较“宽泛”一些,然后逐步缩小范围。
缩小范围的方法是,可采用加限定性定语的办法,也可以使用“且”关系符来连接两个甚至更多个关键词。
三、 巩固提高
利用计算机房的网络实践训练收集资料的能力,为了提高有效性,教师可以先将组员分组进行不同内容的收集资料。主题明确的小范围的信息资料收集训练无疑有利于学生收集信息资料能力的提高。
1、 鲁迅的生平;2、鲁迅的作品;3、鲁迅的童年;4、鲁迅在上海;5、鲁迅在北京;
6、鲁迅的事迹;7、鲁迅代表的精神
教师给出主题,让学生判断关键字,并通过搜索网站对关键字进行搜索,看看能够找到哪些相关资料,然后根据主题进行信息资料的筛选。
四、 分析、整合资料
对于信息资料的整理、选择、应用十分重要,学生仅仅掌握了收集信息资料的方法还不够,更要学会对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筛选。对于这一能力的训练教师可以采取以下训练方法:
运用学生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训练,给出某一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对原始资料的整理、筛选,挑出适用于解决问题的信息资料,并将问题予以解决。比如:筛选出最能体现鲁迅爱憎分明、坚持正义的事迹。
五、 总结:收集资料是研究学习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它贯穿研究的全过程,并关系到研究结果的成功与否。
六、 作业:
课余,请组员根据你查找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筛选,并利用集中的时间交流、讨论。整理出一套有效的资料集,供下一轮研究使用。

第二课时
[活动地点] 图书馆
[活动内容] 利用图书馆的书籍资料,查找相关内容,利用摘抄、复印、剪贴等方法归类(按照上一课时主题)
作业:充实上一课时后的资料搜集。

第三课时
[活动目标] 确定研究课题的主题及学会撰写研究活动的实施方案,并确定小组成员及分工
[活动地点] 教室
[过程]
一、 教师讲授如何确定主题及撰写实施方案
根据收集的资料,小组内讨论,确定组员都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确立研究的主题;
实施方案包括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成员分工、实施计划、可行性论证、预期成果及其表达形式等,其中实施计划是课题方案的主要部份。研究背景即提出问题,阐述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的原因。成员分工应是指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所担负的职责。 实施计划是课题方案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时间安排等。可行性论证是指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即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教师的指导能力。另外,还应提出该课题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学校和老师帮助等等。 预期成果一般是论文或调查(实验)报告等形式,成果表达方式是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和多媒体等形式来表现。
二、 组员根据上两节课收集的资料讨论研究的课题内容
三、 组员分工:根据组员的特长、性格特点,比如筛选资料、撰写实施方案及成果材料、实地采访、拍摄等。
四、 组员集体讨论实施方案的内容,由执笔人负责完成。

第二阶段 参观考察调查
(柯岩中学 韩红娣)
下面三种方式可以根据课题选择一种或者几种:
活动一、实地考察
根据课题研究内容确定一个考察地点,填写考察调查记录表
记录表参考http://blog.cersp.com/userlog/11082/archives/2006/69558.shtml
活动二、问卷调查
根据课题研究内容自己设计一张调查表,调查后填写数据处理表
处理表参考http://blog.cersp.com/userlog/11082/archives/2006/69558.shtml
活动三、采访
可以采用书信、电话以及实地等方式,采访后填写采访表
访谈表参考http://blog.cersp.com/userlog/11082/archives/2006/69558.shtml

本阶段主要是针对学生对鲁迅故居、三味书屋、百草园、鲁迅纪念馆等地进行实地调查采访之前所做的工作安排。鉴于初二学生设计现场调查问卷和采访表格,费时费力,不合实际,因此在活动前教师可事先设计好部分可供参考的问卷与表格,确保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作为一名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对活动情况的预设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次活动的现场调查问卷和采访表格的对象基本是鲁迅这位名人故地的游客和管理人员及解说员等,因此在设计上有一定的范围;同时,围绕我们“走近鲁迅”的主题,针对这些人员,我们的内容设计也主要以了解鲁迅为主。现将表格和问卷设计例举如下:

“我眼中的鲁迅”采访表
时间 地点 采访人

被采访人的
情况介绍 职 业 年 龄 性 别

被采访人眼中
的鲁迅先生 所知道的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 所知道的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品及代表人物
对鲁迅先生的评价

“我对鲁迅先生知多少”的调查问卷

1、您知道鲁迅先生吗?( )
A、完全知道 B、有点知道 C、完全不知
2、您知道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吗?( )
A、完全知道 B、有点知道 C、完全不知
3、您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鲁迅先生以及他的生平事迹的?( )
A、听人介绍 B、学习阅读 C、实地考察
4、您读过鲁迅先生的作品吗?( )
A、读过很多 B、没读过 C、读过一点
如果您读过,那么您读过他的哪些作品呢?

5、您了解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吗?( )
A、很了解 B、不了解 C、有点了解
如果您了解,那么请你列举几个著名的人物
6、您到鲁迅先生的这些故地主要是来做什么的?( )
A、为了更好的了解他 B、纯粹是为了旅游 C、说不清楚
7、您知道跟鲁迅先生有关的绍兴土特产吗?( )
A、完全知道 B、知道一点 C、不知道
若你知道,您可列举几样吗?
8、对于鲁迅先生身上所体现的精神,您有所了解吗?( )
A、很了解 B、不了解 C、有点了解

第三阶段 总结展示
(湖塘中学 阮玲琴)
(一) 谈谈我们的感受
1、 学生将收集的资料汇总,开展“我与名人对话”活动,可选择在团体活动课上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关于鲁迅的资料。
2、 交流自己在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先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全班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可以求助老师或者专业人士。
3、 将讨论的结果汇集成文,编成一本小论文集,学生可以为论文集起名,并请老师修改定稿。
(二) 看看我们的收获
1、 开展一次“绍兴人民的骄傲——鲁迅”摄影展,要求学生将活动过程中所涉及到鲁迅的相关图片汇集,开辟一个专栏在校园内展出,使同学们领略到鲁迅作为一代文豪的风采。
2、 将活动过程中所有的调查资料,包括问卷调查,实地采访记录等整理汇编,开设一次“你了解鲁迅吗?”展览会。
3、 将汇编成集的论文公开展示,开展一次“我眼中的鲁迅”论文评比,可让同学和部分老师参加评比打分,并结果公布。
4、 出一期“我与鲁迅”的黑板报,内容包括如何学习鲁迅,如何在新时代发扬鲁迅精神,为家乡争光等。
5、 写一份向鲁迅学习的倡议书,向全校同学提议,发扬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学习他的铮铮铁骨。

⑦ 书店信息管理系统的项目开发计划

书店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开发计划(GB856T——88)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软件项目开发计划的目的,并指出预期的读者。

1.2 背景
说明:

a. 待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b. 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及实现该软件的计算中心或计算机网络;

c. 该软件系统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

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的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
列出用得着的参考资料,如:

a. 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和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 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 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列出这些文件资料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项目概述
2.1工作内容
简要地说明在本项目的开发中须进行的各项主要工作。

2.2主要参加人员
扼要说明参加本项目开发的主要人员的情况,包括他们的技术水平。

2.3产品
2.3.1程序
列出须移交给用户的程序的名称、所用地编程语言及存储程序的媒体形式,并通过引用相关文件,逐项说明其功能和能力。

2.3.2文件
列出须移交用户的每种文件的名称及内容要点。

2.3.3服务
列出需向用户提供的各项服务,如培训安装、维护和运行支持等,应逐项规定开始日期、所提供支持的级别和服务的期限

2.3.4非移交的产品
说明开发集体应向本单位交出但不必向用户移交的产品(文件甚至某些程序)。

2.4验收标准
对于上述这些应交出的产品和服务,逐项说明或引用资料说明验收标准。

2.5完成项目的最迟期限
2.6本计划的批准者和批准日期
3实施计划
3.1工作任务的分解与人员分工
对于项目开发中需要完成的各项工作,从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直到维护,包括文件的编制、审批、打印、分发工作,用户培训工作,软件安装工作等,按层次进行分解,指明每项任务的负责人和参加人员。

3.2接口人员
说明负责接口工作的人员及他们的职责,包括:

a. 负责本项目同用户的接口人员;

b. 负责本项目同本单位各管理机构,如合同计划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质量管理部门等的接口人员;

c. 负责本项目同个份合同负责单位的接口人员等。

3.3进度
对于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实现、测试、移交、培训和安装等工作,给出每项工作任务的预定开始日期、完成日期及所需资源,规定各项工作任务完成的先后顺序以及表征每项工作任务完成的标志性事件(即所谓“里程碑)。

3.4预算
逐项列出本开发项目所需要的劳务(包括人员的数量和时间)以及经费的预算(包括办公费、差旅费、机时费、资料费、通讯设备和专用设备的租金等)和来源。

3.5关键问题
逐项列出能够影响整个项目成败的关键问题、技术难点和风险,指出这些问题对项目的影响。

4支持条件
说明为支持本项目的开发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和设施。

4.1计算机系统支持
逐项列出开发中和运行时所需的计算机系统支持,包括计算机、外围设备、通讯设备、模拟器、编译(或汇编)程序、操作系统、数据管理程序包、数据存储能力和测试支持能力等,逐项给出有关到货日期、使用时间的要求。

4.2需由用户承担的工作
逐项列出需要用户承担的工作和完成期限。包括需由用户提供的条件及提供时间。

4.3由外单位提供的条件
逐项列出需要外单位分合同承包者承担的工作和完成的时间,包括需要由外单位提供的条件和提供的时间。

5专题计划要点
说明本项目开发中需制定的各个专题计划(如分合同计划、开发人员培训计划、测试计划、安全保密计划、质量保证计划、配置管理计划、用户培训计划、系统安装计划等)的要点。

⑧ 古代文人名人的书屋名称

中国古代文人的书斋名有老学庵,七录斋,春在堂,陋室,聊斋,绿林书屋,百梅书屋,等,介绍如下:

1、老学庵,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书斋题名“老学庵”,他说,予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为书斋名。

2、陋室,唐代“诗豪”刘禹锡的书斋名。其书斋布置朴素简陋,但诗人却在这里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陋室铭》。他还把自己的“陋室”与三国时期诸葛亮的“茅庐”以及西汉大儒扬雄的“云亭”相提并论。

3、聊斋,清代作家蒲松龄应该试着邀请人们去学习谈话,然后根据朋友讲述的故事将他们加工成小说。因此,他把他的研究称为“廖斋”。

4、七录斋,明代着名学者张炜的研究被命名为“七录斋”。他非常渴望学习和勤奋的笔迹。他阅读的书必须自己复制,复制,再次阅读,阅读和刻录,然后再次复制。重复六次或七次,以达到“彻底性”,因而得名。

5、格林伍德书店,鲁迅在上海的名字是“格林伍德书店”。鲁迅在黑暗时代呼吁中国革命事业,一些反动的文人将他归咎于“学习”。他将这家名为“绿林”的书店命名为嘲笑。

6、白梅书屋,中国画大师齐白石35岁。他在家乡湘潭建了一所房子。他周围有许多梅树。他非常喜欢它,所以他把它命名为“百梅书屋”。

(8)书屋预期成果扩展阅读:

书屋简介:

书屋是中国知名知识分子和名人创作和研究的地方。

“今天使用古代,中国使用海洋。”选择标准鲜明,鲜明,思想范畴的文章是科学的,科学的文章是艺术的,艺术的文章是意识形态的。

书屋以“收集思想精髓,提升文化品位,拓宽生活视野,激发生活情感”为宗旨,努力将国内外刊物的杰作引入社会,展现知识分子的精神。与时俱进,反映中国知识。世界修辞,文化修辞和人文关怀的圣地。

⑨ 《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600字左右

思路:根据题目我的书屋我的梦展开,并结合自己的观点加以说明。

每一株长在旮沓里的小草如同一颗不快乐的心,每一个微尘都开一朵秘密的花。阳光隐去,太阳藏在黑夜之间,孤单的行人走在街上,如同一朵朵寂寞的花,找不到寄托心灵的地方。

在我熟悉的那条小巷的巷尾,从一间充满古味的房子里飘出幽幽的书香,那是一家其貌不扬的书屋,雷打不动的存在着,任凭岁月洗涤。



一张紫檀桌,一把藤木椅,书架上放着一本本寄托人灵魂的书籍,伏尔泰,罗曼·罗兰他们在书籍里安详的沉睡。这些书让读者念念不忘,使世界变得更为有趣和温暖。

书,不一定能改变人的命运,也不一定能使我们如愿以偿,但,用心读书,即使很多本书才能让你明白一个道理,那也是相当值得的。

书屋里我最喜爱的是悬疑作家蜘蛛的书,他在一本书里曾写下这样一段话:尝尝天堂里的苹果有什么了不起,我要尝尝地狱的苹果。黑暗里有黑色的火焰,只有目光敏锐的人才可以捕捉到。

有时我们的眼睛可以看见宇宙,却不看不见社会底层最悲惨的世界。他大胆的写作手法与独特的思想让我尤为崇拜。

高尔基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读过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样。读过蜘蛛的书后,我学会重新看待这个社会。也许现在的国家表面十分安定,社会和谐,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的吗。

因为金钱因为贪念使人性扭曲,道德丧失,中华美德的发扬从来只是说说,给老人让座这样的事情依旧少见。冷漠的人群看到乞讨的人,也只是视若无睹,对同胞不肯施以援手,冰冷的眼神从未被触动。这样冷漠、缺失爱的社会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我陷入了沉思。也许孩子们的手是脏的,但,再脏的小手,也期待着糖果与未来。佛曰:一沙一世界,一木一菩提。学会分享爱,宽容,体谅他人的不易,懂得知足,感恩社会,人们会越来越快乐。

《十宗罪》是蜘蛛的作品之一,出版于湖南出版社,讲述十宗综错复杂的凶杀案件,从字里行间透露出人性的弱点,这本书时时刻刻提醒着我要做一个好人,要知道,当你为自己脚上没有漂亮的鞋子穿而苦恼时,有些失去双腿的人依旧乐观、坚强的生活着。

当你抱怨读书真苦的时候,想想那些渴望上学却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人吧,人生再苦也还是要笑一笑的,没必要为了身外之物痛苦一生,永远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在书屋的每一秒都让人感到平静,外面的喧嚣仿佛都与我无关,在这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慢的,慢到似乎可以天荒地老。书屋承载着我美丽的梦,带着我远航,这是梦的书屋。

巷尾的书屋随着黑夜的到来而从人们的视线中淡去,但它真正意义上给予人类的光芒永远不会褪去,我的书屋,我的梦!

⑩ 求网上书店系统的开题报告,用asp+sql做的

算了,直接发你,你得改一下才可以用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 目 网上书店系统
学 院 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 级 计科N032
学 号 1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开题日期 2007年3月10日

一、 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

本系统描术了通过包括因特网在内的计算机网络来购买、销售和交换商品、服务信息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普及,网上购物已成为在线业务的重要载体。B2C能够绕过中介(如批发商、销售商或经销商)建立与客户的直接关系。网站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商品的详细信息,用户可以在线购买商品,确定自己的订单。同时网站还提供关于商品或电子零售商的选择建议和评级。
网站来源信息,为网络销售人员从不同方面分析网站运营的效果提供了方便,至少可以看出部分常用网站推广措施所带来的访问量,如分类目录、搜索引擎自然检索、投放于网站上的在线显示类网络广告等。
网上销售为人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环境:人们不受时间的限制,不受空间的限制,不受传统购物的诸多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交易。更广阔的市场:在网上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很小,一个商家可以面对全球的消费者,而一个消费者可以在全球的任何一家商家购物。更快速的流通和低廉的价格:电子商务减少了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节省了大量的开支,从而也大大降低了商品流通和交易的成本。更符合时代的要求:如今人们越来越追求时尚、讲究个性,注重购物的环境,网上购物,更能体现个性化的购物过程。

二、文献综述: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1、ASP的概述:
1996年ASP1.0诞生,它的诞生给Web开发界带来了福音。早期的Web程序开发是十分繁琐的,以至于要制作一个简单的动态页面需要编写大量的C代码才能完成,这对于普通的程序员来说有点太难了。而ASP却允许使用VBScript这种的简单脚本语言,编写嵌入在HTML网页中的代码。在进行程序设计的时候可以使用它的内部组件来实现一些高级功能(例如Cookie)。它的最大的贡献在于它的ADO(ActiveX Data Object),这个组件使得程序对数据库的操作十分简单,所以进行动态网页设计也变成一件轻松的事情。因此一夜之间,Web程序设计不再是想像中的艰巨任务,仿佛很多人都可以一显身手。
到了1998年,微软发布了ASP 2.0。它是Windows NT4 Option Pack的一部分,作为IIS 4.0的外接式附件。它与ASP 1.0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外部组件是可以初始化的,这样,在ASP程序内部的所有组件都有了独立的内存空间,并可以进行事务处理。
到了2000年,随着Windows 2000的成功发布,这个操作系统的IIS 5.0所附带的ASP 3.0也开始流行。与ASP 2.0相比,ASP 3.0的优势在于它使用了COM+,因而其效率会比它前面的版本要好,并且更稳定。

2、SQL Server的概述:
1985年---微软和IBM宣布在操作系统和系统软件方面进行长期合作研发。
1987年---在MS DOS基础上开发的OS/2操作系统正式发布。很快,IBM发布了称为OS/2扩展版的操作系统,并在该操作系统上推出基于SQL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称为OS/2数据库管理器。OS/2数据库管理器为小型应用设计并部分兼容DB/2数据库,DB/2是IBM为大型主机上开发的数据库产品。OS/2数据库管理器同时设计了一个称为OS/2通信管理器的组件。后来OS/2逐步发展为今天的DB/2。
1988年---第一次出现SQL Server名称。微软、Sybase和Ashton-Tate合作,在Sybase的基础上生产出了在OS/2操作系统上使用的SQL Server 1.0。
1989年--SQL Server 1.0面世,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微软和Ashton-Tate分道扬镳。
1990年---SQL Server 1.1面世,并被微软正式推向市场。
1991年---SQL Server 1.11版发布。
1992年---微软和Sybase共同开发的SQL Server4.2面世。
1993年---微软推出Windows NT 3.1,抢占服务器操作系统市场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期推出的SQL Server for Windows NT 3.1也成为畅销产品。
1994年---微软和Sybase分道扬镳。
1995年---SQL Server 6.0发布。随后推出的SQL Server 6.5 取得巨大成功。
1998年---SQL Server 7.0发布,SQL Server 7.0开始进军企业级数据库市场。
2000年---SQL Server 2000发布。
2005年---SQL Server 2005发布。

3、网上书店系统开发的其基本工作原理及特点:
当今时代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各行各业中离不开网络,这正是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网上销售系统的环境。计算机的最大好处在于利用它能够进行信息管理。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控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其安全性。
事实上,整个交易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信息交流阶段:对于商家来说,此阶段为发布信息阶段。主要是选择自己的优秀商品,精心组织自己的商品信息,建立自己的网页,然后加入名气较大、影响力较强、点击率较高的著名网站中,让尽可能多的人们了解你认识你。对于买方来说,此阶段是去网上寻找商品以及商品信息的阶段。主要是根据自己的需要,上网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和商品,并选择信誉好服务好价格低廉的商家。
第二阶段是签定商品合同阶段:作为B2B(商家对商家)来说,这一阶段是签定合同、完成必需的商贸票据的交换过程。要注意的是: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不可更改性等复杂的问题。作为B2C(商家对个人客户)来说,这一阶段是完成购物过程的定单签定过程,顾客要将你选好的商品、自己的联系信息、送货的方式、付款的方法等在网上签好后提交给商家,商家在收到定单后应发来邮件或电话核实上述内容。
第三阶段是按照合同进行商品交接、资金结算阶段:这一阶段是整个商品交易很关键的阶段,不仅要涉及到资金在网上的正确、安全到位,同时也要涉及到商品配送的准确、按时到位。在这个阶段有银行业、配送系统的介入,在技术上、法律上、标准上等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网上交易的成功与否就在这个阶段。
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
更广阔的环境:人们不受时间的限制,不受空间的限制,不受传统购物的诸多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交易。
更广阔的市场:在网上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很小,一个商家可以面对全球的消费者,而一个消费者可以在全球的任何一家商家购物。
更快速的流通和低廉的价格:电子商务减少了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节省了大量的开支,从而也大大降低了商品流通和交易的成本。
更符合时代的要求:如今人们越来越追求时尚、讲究个性,注重购物的环境,网上购物,更能体现个性化的购物过程。

6、总结:
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网上销售作为传递信息的重要方法之一有着重要的作用。每类网上店铺都有自己的特点与应用领域,各种网上店铺通过各种方式和外部用户交流。因此面对不同的用户应用开发面向不同用户的网上销售软件是有必要的。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难点,预期达到的目标

1)、研究内容:
1、网上销售系统是典型的电子商务(EC)。系统是在Visual Studio 2005环境下开发的,提出实现图书馆信息管理、资源共享的基本目标,从而推动迈向数字化销售的步伐,并阐述系统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一个整体自动化销售模式,从软件工程的角度进行了科学而严谨的阐述。
2、 该系统主要采用Visual Studio 2005开发实现各方面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功能:货物的录入和删除;货物的检索(按各种关键字检索);货物的购买与销售;货物的资料统计(卖出数量,库存数量等资料的统计);货物的浏览以及帮助文档。
3、 该系统采用SQL Server2005 作为数据库平台,既可以被应用程序访问,又可在后台操作,完成对数据的整理等。SQL SERVER是现今比较流行的数据库,他具有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性高,数据独立性高以及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的优点。

2)、研究方法:
1、本系统采用B2C结构编写,前台是使用Visual Studio 2005编程语言,后台使用强大的数据库软件 SQL Server 2005。
2、Visual Studio 是一套完整的开发工具集,用于生成 ASP.NET Web 应用程序、XML Web Services、桌面应用程序和移动应用程序。Visual Basic、Visual C++、Visual C# 和 Visual J# 全都使用相同的集成开发环境 (IDE),利用此 IDE 可以共享工具且有助于创建混合语言解决方案。另外,这些语言利用了 .NET Framework 的功能,通过此框架可使用简化 ASP Web 应用程序和 XML Web Services 开发的关键技术。
3、 SQL Server 2005不仅能作为一个功能强大的数据库服务器有效地工作,而且数据库引擎也用于需要在客户端本地存储独立数据库的应用程序中。所以在CS结构中采用SQL Server 2005作为数据库平台是很是实用的。

3)、技术路线:
网上书店系统是典型的B2C,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
因此本人结合开入式图书馆的要求,对MS SQL Server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SQL语言原理、进行了较深入的学习和应用,主要完成对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功能模块划分、数据库模式分析,并由此设计了数据库结构和应用程序。系统运行结果证明,本文所设计的图书管理系统可以满足借阅者、图书馆工作人员和高级管理员三方面的需要。

4)、研究难点:
数据库的设计中,如何处理多对多的关系和如何设计主键,是两个有着较大难度、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这着重从SQL应用、数据库设计范式和查询优化等方面来分析本课题的系统关键技术和实现难点并加以解决。

5)、预期达到的目标:
实现了数据库表的浏览,记录的添加、删除和修改,报表的生成,实现了多数据库表的连接操作,实现了多条件查询和模糊查询,并灵活实现了对不可更新查询结果集的更新操作,实现了主从表操作,实现了密码维护功能,最后,系统还可以导入数据库以对任意同结构的数据库进行操作。

四、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

时间 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成果
2月13日 ~ 3月13日 熟悉课题内容,查找相关的技术资料,开题论证 完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3月13日 ~ 4月20日 毕业实习 完成实习报告
4月2日 ~ 4月15日 完成设计详细程序流程图以及模块的功能 写好阶段总结
4月16日 ~ 5月1日 完成数据库的分析和设计 写好阶段总结
5月2日 ~ 5月30日 完成代码的编写和测试 整理各模块资料
5月31日 ~ 6月5日 进行进一步的测试,整理资料 完成毕业论文

五、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格式:论文:作者 题目 刊名 年份 卷(期) 页码
专著:作者 书名 出版者 年份)
1、《Asp.net基础开发篇》 蔡毅 邓格琳 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C#软件开发项目实践》 方小伟 赵永军 李其中 编著
3、《ASP.NET 2.0开发指南 》郝刚 主编,袁永刚,严治国,何宇光 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4、《.NET设计规范》克瓦林纳,艾布拉姆斯 著,葛子昴 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5、《C#高级编程(第4版) 》Christian Nagel Bill Evjen Jay Glynn等著 李敏波翻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6、《数据库设计教程》何主洁 黄婷儿译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7、《数据库系统概论》 萨师煊 王删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8、《软件工程》 杨文龙 姚淑珍 吴芸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9、《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黄柏素译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指导教师审核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系(教研室、研究所)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学院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阅读全文

与书屋预期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海信濮塘 浏览:376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报告制度 浏览:747
现在电影版权谁最多 浏览:566
邵阳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553
马鞍山德伟 浏览:231
创造丰盛传销2016 浏览:787
公共卫生服务年度工作报告 浏览:921
石狮城管投诉电话 浏览:538
武汉环保局投诉电话 浏览:87
伊成果个人资料 浏览:25
软件著作权可以赚钱吗 浏览:481
作业谁发明的名字 浏览:633
狮山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542
厦门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74
农民大爷发明秸秆炉 浏览:210
碘伏开口有效期 浏览:455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