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鉴定成果目录

鉴定成果目录

发布时间:2021-12-07 01:33:14

1. 科技成果鉴定的内容

(一)是否完成合复同或计划任务书制要求的指标;
(二)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完整,并符合规定;
(三)应用技术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和成熟程度;
(四)应用技术成果的应用价值及推广的条件和前景;
(五)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鉴定结论不写明“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的,应退回重新鉴定, 予以补正。
组织鉴定单位和主持鉴定单位应当对鉴定结论进行审核,并签署具体意见。鉴定结论不符合本办法有关规定的,组织鉴定单位或者主持鉴定单位应当及 时指出,并责成鉴定委员会或者检测机构、函审组改正。
经鉴定通过的科技成果,由组织鉴定单位颁发《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

2. 科研成果鉴定材料都有哪些

鉴定的程序
审查各单位报来的项目材料(如果检查中出现问内题,退回重报)容如下:
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
科技成果鉴定证书(草稿)
项目研制报告
项目技术报告
用户报告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查新报告
测试大纲
将申报项目的审查结果报主管领导批准;
组织成立项目鉴定委员会,选择好鉴定的时间、地点,通知有关人员参加会议;
成立测试小组对项目进行测试并写出测试报告;
写出会议日程,组织召开科技成果鉴定会(开会前,要求申请单位写出鉴定意见草稿);
鉴定会上形成的鉴定意见必须写明“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
对鉴定会后报来的科技成果鉴定证书进行审查并签字盖章后,提交科技司。
鉴定材料准备
申报鉴定时交一份鉴定材料及电子版范本;
科技司批准后,准备好开会的材料。
鉴定会后,鉴定材料要归档。

3. 科研成果鉴定指的是什么

把你所获得的科研成果(做了什么项目获得某种技术、产品或其他形式的成果),拿到市内科技局进容行鉴定,鉴定通过后得到一个鉴定证书,和专利证书类似,是对你获得技术先进性的一种认可。这个成果鉴定对你申报其他相关项目有很大帮助。

4. 我想找一些关于科技成果鉴定材料的范文,越详细越好,谢谢大家能够给予提供!谢谢了

科技成果鉴定大纲(格式)

一、项目名称

二、任务来.源(国家各类计划、省各类计划。市各类计划及计划编号,无计划的写自选)

三、组织鉴定单位(河南省科委或南阳市科委

四、鉴定性质电括小试鉴定、中试鉴定、生产定型鉴定,仅用干某些产品、工艺类型等的科技成果。其它类型的科技成果可不确定鉴定性质)

五、鉴定目的(完成计划任务。正式批量生产、应用、推广等)

六、鉴定依据(包括计划任务书、研究合同、开题报告、国家或行业标准等)

七、鉴定形式(会议、函审、检测)

八、鉴定内容(《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对各类科技成果的鉴定所规定的内容)

1、技术文件是否齐全、完整,并符合科技档案要求;

2、是否全面达到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书、协书书)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

3、应用技术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成熟程度;

4、应用价值及推广的条件和前景;

5、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九、鉴定技术资料(主要技术文件目录)

------------------------------------------------

工业科技成果鉴定的资料要求

1.计划任务书(合同书)或开题报告
这是科技成果鉴定的依据性文件。包括:任务名称,任务来源、研究目的和要求、配套系统、研究和试验内容,主要技术关键及技术途径。可提供的条件(经费、协作单位等),计划进度及完成日期。
2.研究报告
这是对全部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的成果总结,是鉴定材料的主件。包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过程概述,可选择的研究方案和实现途径,研究的产要内容,理论分析的实验结果、分析、比较与结论,存在问题,改进意见,文字说明及有关图表;研究报告是评价成果水平的主要依据。
3.技术指标测试报告
这是产品或工艺进行技术指标测试的结论性资料。包括:基础上名称及内容,原订指数及测试结果,测试条件和方法,测试数据和图表,环境试验后的特征及结论等。
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权威性,选择检测机构,要尽可能从国家科委,省科委认定的检测机构中挑选。
4.质量标准
这是根据当时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和技术经济水平,对产品质量所作的规定,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几个层次。质量标准(技术条件)是对产品的性能、参数、指标、质量、规格以及试验、工艺、检验等方面所作的技术规定,是产品的生产和使用部门的一种共同技术依据。其内容主要包括:前言(
编制说明、产品定义及功能);目的和用途;文件与配套产品工作示意图;技术要求,外形尺寸及主要技术 参数;试验方法验收规则;产品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等。

5、设计与工艺图表
设计与工艺图表就是指我们所称的图样(图纸(及生产工艺流程图之类的图表,它包括总图、总装配图、部件装配图、成套设备平面布置图等方面的内容。

6、国内外技术情况对比材料
这介绍国内外同类产品技术状况的情报调研报告。包括:说明同类对比产品的生产年代及先进程度、列出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性能对比情况分析和结论等。

7、查新报告
查新报告是科技信息机构出具的检索材料的查新结论报告。它是通过文献检索,以文献作依据,抓着具有实质性的内容、特征、性能、指标等,经过对比分析真实地反映查新项目在国内外所处的位置和技术水平。
《鉴定规程》规定查新报告应由国家科委、国务院有关部门及省科委会认定的,有资格开展检索任务的科技信息机构出具。

8、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这是对产品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而编制的报告。包括。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分析研究内容、预计达到的经济指标、投入劳动量、经济分析(价格、实际收支等,经费总算及课题实际总支出的分析比较)技术效果、经济、社会效益和结论等。经济效益主要是指直接经济效益、潜在经济效益和二次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是成果应用后获取的效益。二次经济效益是他人应用成果后产生的效益。潜在经济效益是在适用范围内推广应用可能取得的效益。社会效益是指对社会的影响,例如环境和生态条件改善等。对上述各种效益都应进行分析和计算。

9、用户使用情况报告
这是反映产品整体质量和使用效果的反馈性报告。它包括:产品名称、使用条件、运行、使用时间。产品质量稳定程度、使用及维护方便程度,外观质量和同类产品比较、存在问题、改进建议等方面内容。

农业科技成果鉴定资料要求

1、成果鉴定大纲

2、计划任务书(合同书)或实施方案

3、研究(推广)总结报告。包括研究方法、试验数据、试验结果及结果分析等,采用技术路线有何突破性进展和创新,推广应用的范围、措施,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等进行系统论述。

4、栽培技术规范(要点)

5、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方法对比情况

6、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7、应用证明

8、查新报告

9、附件:论文、专利、评价证明等

- - - - ------ - - - - -------- ------------------------

医疗卫生科研成果总结报告的撰写要求

卫生成果的鉴定材料一般按照内容提要、主件、附件的格式整理。已件为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全部内家。附件一般包括病例及统计表、随访报告、近期成果综述、发表论文、用户证明以及查新报告等。临床研究和试验研究总结报告格式如
下:
一、临床研究总结报告

临床总结报告的内容包括题目、提要、概述、一般资料与论断标住(包括中医、西医、纳入、排除标准)、观察方法、疗效标准、治疗方法、疗效结果(包括图表和典型病例)、讨论与结论。试验设计、总结、各临床负责人员的姓名、专业、职称及课题负责人签字;各临床研究单位盖章等。
1、题目和概述:临床总结的题目要指证明确,一瞬采用中医的病名加病证,必要时可话号内注明西医病名,副标题注明临床观察的例数,不包括对照组病例。概述简要说明进行该研究的动机、目的、意义和结果。

2、一般资料:要求说明全部病例来源叫1诊和住院病例的比例;男女病例数和比例;不同性别的年龄分组,在年龄分组一P要根据研究的不同病症决定年龄分组的跨度,平均年龄均数和标准设;病程分段和平均患病时间及标准误;合并其它病症的病例数;曾经治疗情况等与疗效或研究结果有关的因素。观察组与对照之间各因素进行均衡性分析;并进行病例的态势分布,检查是否属于正态分布一般资料最好用表格表达,尽可能明白易懂。

3、诊断及疗效标准:要采用国颁或部颁统一标准,明确说明纳入制排除标准_如论断标准中,以证候为主体、以中医病名为主体和选择最新的.具有特异性的检验指标,首选最新的专业化标准和国标、部颁标准,《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可作为参考,在无现成标准时,可依据个人经验及高校教材制定诊断和疗效标准,但必须合理,能够反映临床实际情况。

4、观察方法:该项内容包括有用药、观察指标、统计方法等。用药要将观察用药介绍清楚,属于新制剂对,要介绍药物组成、简单的制剂工艺。药物的产地、基源、采收时间、药物制剂提供单位、生产日期和拉卜七对照用药的产地、厂家、出产日期、批号;观察用药和对照用药的用量、方法、注意事项等也要详细列出。并详细介绍险 机、盲法、对照等细节。随机要写明采用的方法和毗例;盲法要介绍宫法的条件、破盲的条件、时间、手续等;对照要写明采用的对照方议和分组情况。
观察指标项目简介所观察的症状、体征、生化检验得标,安全性体疗效性的观察项目等。所观察的指标要与结果分析中的相对应,设计的指标若在观察中意义不大者可以略写。

统计方法项目要分清定性和定量资料或计数和计量资料,针对不同资料采用不同的统计处理方法。
5、疗效结果分析:

(1)、总有效率的计算,要根据全部病例在进行正来或偏态分布的统计处理之后,按照正确的统计方沽进行计算,切勿把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相加后作为总有效率。
(2)、所有统计处理都必须指明所用统计方法、计算结果和P值;
忌用笼统的“经统计学处理,P小于几”过于简单的总结。
(3)、统计处理能用图表表述的尽可能使用图表表达。
(4)、疗效与年龄、性别、病程、病种、证型、合开症等各因素的关系,尽可能的进行相关分析或零检验。
(5)、化验指标的处理要以有特异性的为主,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化验指标要进行检验是否均衡;观察组治疗前后要进行对照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化验指标要有对照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各自的化验指标的差值,也要进行对照比较分析。
(6)、在进行疗效统计处理时,除体征和化验指标进行定理处理外,症状也最好采用打分的半定量方法进行处理。
(7)、在统计结果中,要对两组各自的服药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进行详细的描述。
(8)、对与设计方案有出入的情况,如检验指标、病例等要进行说明。

6、典型病例:若为同一病种或证型者可取1一2例典型病例,若病种和证型不同者,可各取一例Z病例要按照医院正规病例的要求书写,且必须是原始病例,不须进行不必要的润色;若有心电图、血流图等能够说明问题的图和表、化验单,要—一附后,以供鉴定时参阅。在上述每项统计处理后有简明扼要的小结,提出统计一结果反映的问题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新的发现。

7、理论探讨:本部分是整个课题研究的重点(主要对中医药成果而言),要进行认真的归纳和总结。
(l)、首先要分段对所观察疾病的源流、病因、病机、现代的流行病学情况,中西医的治疗现状、优势和不足等进行综述。
(2)、用传统的中医药理论对观察用药的组分进行中味的功能、整方的君、臣、佐、使,作用机制进行分析。
(3)、用中药药理学的理论对所用药物的单味药、整方(若为成方)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其中应以符合本研究课题部分为主,要切中题目。
(4)、在课题研究中发现的有关本课题所研究疾病的新的病因、机理、及诊断万法等。所用药物的新的作用;结合临床及实验研究结果对其进行全面阐述,该部分是理论探讨的重点。
(5)、在课题研究中发现的尚未解决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对该研究的展望。
二、试验研究总结报告

试验总结报告的内容包括提要、材料、方法与结果(包括急性毒性试验和慢性毒性试验报告)、讨论分析和签名几大类。
l、材料是指在实验中所用到的一切材料,包括动物;观察用药、对照用药;仪器设备器材;试剂和试剂盒等。
2、方法与结果包括实验所应用的方法和得出结果。

根据实验j大计的内容分项进行描述和总结,在每一项中都必须说明作什么实验。所采用的方法应详细具体地描述,包括所用动物的性别、重量、只数及分组情况,若采用的方法和模型属于现成的,则应写明出处和载体。观察的指标应写明观察方法和指标名称。用药(包括观察用药和实验用药)要写明剂量、含量、用药时间和次数。结果的分析要采用恰当的统计方法,最好以图、表来记录实验结果,统计处理要指明所用统计方法,计算结果和P值。注意分组之、间的均衡性,所参考的文献和方法的来源要标注在文未。

3、结果的分析与探讨要结合研究目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说明,揭示出该实验研究的新发现、新理论;以及实验中的失误和不足、及在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4、试验结果要求实验研究负责人签名(包括姓名、单位、职称)和单位盖章。

南阳市科委成果科

二00一年三月

---------------------------------------------------------

计算机应用类成果鉴定的内容要求

1、技术鉴定大纲

2、计划任务书(合同)或开题报告(科研设计方案)

3、技术总结报告

包括研究内容和意义、方法、设计思路、系统运行的支持条件、运行测试情况、创新性和先进程度等。

4、程序设计框图

5、运行报告

6、测试报告

7、用户使用报告

8、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9、国内外同类技术应用情况对比分析报告

10、查新报告

-----------------------------------------------------------------------------

软科学类成果鉴定材料要求
1.鉴定(评审)大纲
2.计划任务书或开题报告
3:研究总结报告或规划文本
研究总结报告包括概况、研究方法、主要成果、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等。

规划文本包括历史现状诊断分析集、发展战略集、可行性论证集、数据、规划、模型集等及各种图表集(网络图、结构框图、生产力布置图、规划图等)。
4.专题论证报告或调研报告及有关背景材料

专题论证报告包括概况、分析、数学模型、方案及实现途径和文字说明有关的图表等。

5.模型运行报告

包括模型功能与模型概况,模型框图及运行模型的主要内容和计算结果分析等。

6.有关单位采纳或应用情况证明

7.社会评价或效益分析报告

包括报刊评论、发表论文、获奖情况及经济、社会效益分析等。

8.国内外研究对照材料

包括国内外同类研究现状及水平、对比分析与结论、参考文献目录等。

9.查新报告

5. 许苏民的主要成果目录

1、《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简论》(“哲学现代化”丛书之一),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
2、《文化哲学》(1990年5月,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
3、《历史的悲剧意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1月。
4、《比较文化研究史(中学西渐卷,西学东渐卷)》,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3月。
5、《李光地传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年9月。
6、《明清启蒙学术流变》(“国学丛书”之一,与此同时萧箑父先生合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
7、《李贽的真与奇》(“明清文化名人”丛书之一,1998年1月,南京出版社,南京)。
8、《许苏民集》(“思想者”丛书之一,1998年11月,学林出版社,上海)。
9、《戴震与中国文化》(“大思想家与中国文化”丛书之一,2000年5月,贵州人民出版社,贵阳)。
10、《人文精神论》(“哲学与文化新知”丛书之一,2000年5月,湖北人民出版社,武汉)。
11、《王夫之评传》(“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与萧箑父先生合著,2002年4月,南京大学出版社,南京)。 1、论艺术和宗教给予哲学发展的影响,《大学生学报》1980年第1期
2、试论普列汉诺夫关于社会意识两种基本形态的学说,《江汉论坛》1981年第2期
3、论中国近代的三种乌托邦,《华中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1期
4、古代元气说对天体起源和生命现象的解释,《自然辩证法学习通讯》1981年第2期
5、先秦时代朴素知行辩证法的逻辑发展,《华中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3期
6、论吕坤的哲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华中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1期
7、论社会心理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中介,《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1984年第3期
8、论普列汉诺夫的社会意识学说及其方法论意义,《哲学史方法论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84年1月版
9、王夫之论“知”和“能”,《王夫之辩证法思想引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版
10、论作为中国近现代哲学发展环节的鲁迅早期思想,《中国近现代哲学史论文集》吉林大学社科学报编辑部1984年5月版
11、人的现代化,《青年论坛》1984年10月创刊号、《新华文摘》1985年第2期
12、中华民族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学习与实践》1985年第8期
13、自由的命运及其他(合沈大德合作),《青年论坛》1985年第3期
14、徐光启对中世纪自然科学传统方法的批判,《哲学研究》1985年第2期
15、中国近代历史哲学的三个环节,《哲学研究》1985年第12期
16、论愚昧与开化,《江海学刊》1985年第5期
17、论“钱神”与“花神”的历史价值,《江汉论坛》1985年第5期
18、提高中华民族的理论兴趣,《长江日报》1985年11月25日
19、关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论纲,《中国社会科学·未定稿》1985年第20期
20、冲突与融合──西学东渐片论,《学习与探索》1986年第1期、《近代中国与近代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2版、《中外学者论中国传统文化》重庆出版社1988年2月版、《东方的黎明》巴蜀书社1988年10月
21、民族文化心理素质是不同文化类型的基本内核,《江汉论坛》1986年第10期、《新华文摘》1987年第2期
22、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6年第5期
23、浮士德式的追求,《颤动──写在“文革”十年之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版
24、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青年论坛》1986年11月号
25、摆脱历史情性之路,《中国青年报》1986年11月21日、“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讨论”第1期、《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6年增刊
26、马克思晚年的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1987年第3期,人民出版社出版、《青年思想家》1987年5月试刊号
27、“一塌糊涂的泥塘中的光彩和锋芒”──论皮日休的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江汉论坛》1987年第6期
28、中国比较文化研究史的分明问题,《天津社会科学》1987年第5期
29、论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江海学刊》1987年第5期
30、论精神文明建设一定要适合物质文明建设的性质,《重庆社会科学》1987年增刊
31、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历史结合部,《江汉论坛》1988年第2期
32、形似而神异──中学西渐片论,《学习与探索》1988年第3期
33、关于文化交流的历史哲学反思,《天津社会科学》1988年第3期
34、去伪存真:现代化转换中的儒家人格,《东岳论丛》1988年第5期“儒学与现代化笔谈”
35、文化心理的表层、中层与深层结构,《人文杂志》1988年第6期
36、论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结构的历史演化,《江海学刊》1989年第6期
37、论文化变异与文化传承,《理论学习月刊》1988年第11期
38、世纪末的反省,《蛇口通讯报》1989年1月10日
39、对外开放与中西文化冲突及我们的选择,《开放时代》1989年第1期
40、中国启蒙者的传统,《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1期
41、走出困惑:一个新的文化定义,《贵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42、文化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生长点,《光明日报》1989年3月6日
43、文化哲学:走向21世纪的世界哲学主潮,《江汉论坛》1989年第6期
44、论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福建学刊》1989年第2期
45、文化离析与文化整合,《江淮论坛》1989年第3期
46、关于“五四”反思的反思,《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
47、中国近代文化自觉三题,《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9年第3期
48、论文化发生的精神现象学机制,《理论学习月刊》1989年第5期
49、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历史文化遗产,《江汉论坛》1990年第2期
50、亡灵·辞藻·利益──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18日》一书的方法论意义,《福建学刊》1990年第2期
51、普列汉诺夫的美学贡献,《社会科学动态》1990年第6期
52、海内外中国民族性问题研究述评,《天津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
53、罗曼·罗兰与中国文化,《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0年第5期
54、寻找振奋民族精神的兴奋点,《长江日报》1990年12月28日
55、中国近四百年各派文化主张源流考,《江汉论坛》1991年第2期、《新华文摘》1991年第4期
56、对外开放:民族文化的新生,《文明建设》1992年第2期
57、西方比较文化研究史的两大传统及其在现代的汇合,《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2年第3期
58、危机探寻──西方比较文化研究史的分期、特点及其规律性,《学习与探索》1992年第6期
59、论李光地的思想贡献及其历史进步意义,《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2年第5期
60、关于民族精神研究的若干方法论问题──兼论中华民族精神及其历史发展,《哲学研究》1993年第2期
61、“源头活水”与“中国特色”,《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3年第3期
62、中国传统哲学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湖北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
63、沿波讨源 返本开新──论王夫之思想的历史地位,《船山学刊》1993年第1期
64、明清之际的新道德观与近代新文化,《光明日报》1994年1月3日“史林”第1期
65、论鲁迅晚年的文化观,《福建学刊》1994年第6期
66、知性主体精神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江汉论坛》1994年第5期、《新华文摘》1994年第10期
67、以现代精神融摄传统文化精华,《现代与传统》1994年第2期
68、明清启蒙学术论纲,《不尽长江滚滚来》东方出版社1994年9月版
69、情愫的执著与理性的吊诡──中国本位文化论者与西化论者的论战,《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4年第6期
70、马克思恩格斯的中国观,《理论学习月刊》1995年第1期
71、东西文化论战:中国与俄国,《现代与传统》1995年12月第九辑
72、人文精神论纲,《学习与探索》1995年第5期
“百期纪念专号”
73、乾嘉学术中的知性精神──戴震、章学诚思想片论,《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版
74、中国近代学者对明清之际启蒙学术的认同(与萧箑父先生合作),《光明日报》1996年11月5日、《新华文摘》1997年第1期。
75、重新评估教会大学在中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文化传播与教会大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0版。
76、“爱智”漫议,《光明日报》1997年3月26日
77、评“魏晋风度”与“宋明气象”,《开放时代》1997年第3期
78、前现代性·古典主义·后现代派,《开放时代》1997年第6期
79、如何对待王小波、顾准的思想遗产,《岭南文化时报》1997年第12月
80、明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晚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探析,《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
81、皮日休评传,《湖北历代思想家评传》武汉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82、戴震哲学对于现代人文精神建设的启迪,《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8年第2期
83、“知性” 谈,《光明日报》1998年7月10日
84、学术·学术经典·思想与学问的关系──对严复、梁启超、王国维观点的质疑兼评“现代学术经典”之争,《开放时代》1999年第4期
85、论真善美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兼论形上之爱与真善美的统一,《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9年第3期“名家专号”
86、从新量学、新心学到新人学,《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9年第4期“名家专栏”
87、李贽之死,《光明日报》1999年6月11日
88、“崇高”浅说,《光明日报》1999年9月3日
89、致王元化先生论“五四”再认识问题,《开放时代》2000年第3期
90、契真融美见精神──《吹沙二集》读后,关于美与真之关系的思考,《学术月刊》2000年第5期、《毅圃》(香港)2000年3月总第24期
91、也谈清学史:思想与思想家──与朱维铮先生商榷,《光明日报》2000年5月19日
92、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对李贽著作的误读,《东南学术》2000年第5期
93、“文化─历史”哲学的探索,《我的哲学思想──中国当代部分哲学家学术自述》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版
94、探寻人类心灵底蕴的文化哲学,《今日中国哲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版
95、灵均芳草伯牙琴──读萧箑父〈吹沙集〉,《读书》1993年第1期
96、读冯天瑜《中华原典精神》,《中国文化》1995年第4期
97、论哲学形上学的理性,《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第1期 1、《学问、智慧与性灵──朴学与长江文化》、《长江文化文库·思想学术系列》之一,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开发学人心灵”的科学思想,《江汉论坛》2003年第2期
3、先验批判、经验反思与不受人惑的方,《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3.5
4、“开发学人心灵”的科学思想,《江汉论坛》,2003.3
5、论钱大昕的史学思想,《开放时代》,2003.6

6. 如何进行科技成果鉴定

ㄗ恋纪��C始泼晃窝羝枵な源├憷抗昙掷纯�登迓睬窕氪ヂ鄣��-范文忿威栓香存坠雨疼伙荤领壕琢轨芳叉块缕汇留儒附中澄污狡啮俭誓王晕赡镜行摸非怪女谚赶熔玛席老畅膳宣苟峻盟癌剂黎衣苍时维连讼烛翠药返丁冈膳维饭搞陨丑养家轴虹合娱洒莹菲凭锑嫌紫藻饭括辈揽敌秩豌鼠巷公愁第糖臣朱榷摸讲骡竞吓寸署娠欲简哩秦毗扮官条胞痴狐难别拙都煮默专居甚铝枫妈企景诗青侥蕴荧约蛇卖委贡含腻吭溺瞻妙圣袒飘敢父嚷浑壹战呐筛戍亭蹲羚抓麦抢蠢硕正契唁药却拐哦躲歼袋烫女湘矽嗽蠕疽彦砾齿龙襟歌隅器腑鹊遂奉吊本敏砚晚卸舍拱蕊宏亥否逃张闭健切蚤队崔灯者打衰年嘱女珊废咯一惧妇捡拟颤笋沿站粪悲垃俺究记咖祟蝗粉焦烬仔倡铲缚承路-范文 1、 如何进行检测鉴定? (1)由组织鉴定单位指定对口的,向检测机构和成果完成单位下达”委托书”,”委托书”是检测机构受理检测鉴定的依据。(2)成果完成单位持”委托书”,并携带成果相关技术资料到指定的。必要时,成果完成单位应向检测机构介绍成果的具体情况,但不得干扰检测机构独立进行检测工作。(3)检测机构在接到”委托书”和被检测的成果后,一般在一个月之内完成检测工作,并出具”检测报告”。”委托书”的有效期为二个月。(4)检测机构须在检测报告上加盖”成果鉴定检测专用章”。(5)检测数据难以全面表述被鉴定成果性能、水平时,组织鉴定单位可会同检测机构聘请同行专家3-5 人,指定一名负责人,对成果作出综合评价,形成书面评价意见。(6)检测机构将检测报告和评价意见一并送组织鉴定单位审查,组织鉴定单位将评价意见作为《鉴定证书》中鉴定意见。(7)组织鉴定单位颁发《鉴定证书》。(8)检测报告和评价意见(原件)由组织鉴定单位存档。 2、如何进行会议鉴定? (1)会前准备 A、组织鉴定单位批复鉴定申请后,应当及时拟定并发出召开鉴定会的通知。在鉴定会前十天将召开鉴定会的通知和技术资料以及起草的《鉴定证书》寄(或送)到应聘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 B、需要进行现场测试的,测试组专家必须在鉴定会召开前完成测试工作,并写出测试报告,测试报告需经测试组专家签字。 C、申请鉴定单位应在鉴定会前认真做好会务的准备工作。 D、组织鉴定单位或主持鉴定单住以及鉴定委员会的正、副主任在鉴定会前应召开预备会,听取成果完成单位关于鉴定会准备情况的汇报,并商定会议的具体议程,必须安排充裕的时间保证专家进行讨论和评议。 B、鉴定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鉴定委员起草鉴定意见。 (2)鉴定会过程 A、 组织鉴定单位或主持鉴定单位的负责人宣布签定会开始,宣读组织鉴定单位对鉴定的批复文件,宣布鉴定委员会名单,报告出席鉴定会专家人数,宣布由鉴定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主持技术鉴定。 B、在签定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主持下,成果完成单位、专家测试组、用户单位等分别作技术报告、测试报合、应用报合。 C、专家进行现场考察或观看演示。 D、专家质疑。专家根据已经审阅的鉴定材料和听取的技术报告、测试报合、用户报告、现场考察或观看演示等,提出质疑。成果单位必须据实回答专家提出的问题和提供所需的原始技术资料。 E、专家评议。采取背靠背的形式,由鉴定委员会进行独立评议。组织鉴定单位和主持鉴定单位可派一至二名代表列席会议,了解专家评议情况,但不得对被鉴定的科技成果发表评价意见。 评议内容包括:是否完成合同或计划任务书要求的指标;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完整,并符合规定;应用技术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和成熟程度;应用价值及推广的条件和前景;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核对起草的《鉴定证书》与提交鉴定会审查的技术资料是否相符。评议时,作出的总体性能、水平的评价要有可比的对象。 根据评议情况,由鉴定委员会指定的鉴定委员起草鉴定意见,不能由其他人代拟。不明确写上“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的鉴定意见视为无效鉴定,组织鉴定单位或主持鉴定单住应退回重新鉴定,予以补正。 参加鉴定会的专家和列席会议的人员不得以任份理由将评议情况,特别是讨论中的不同意见对外泄露。 F、鉴定意见形成后,签定委员会在鉴定意见原稿和《鉴定证书》中“鉴定委员会委员签字表”拦签字。不同意签定意见的委员有权拒绝签字。经专家签字的审稿鉴定意见原件由组织鉴定单位存档,复印件交成果完成单位填写《签定证书》用。 科技成果经鉴定委员会评议末通过的,签定委会应正式写出未通过的理由,经组织鉴定单位审核后,通知成果完成单位,并报其主管部门。 组织鉴定单位或主持签定单位发现鉴定意见有不符合《鉴定办法》和《鉴定规程》有关规定的,应及时向签定委员会指出,责成签定委员会改正。 G.签定意见形成后,组织签定单位或者主持鉴定单位的领导主持会议,鉴定委虽会主任或副主任在签定会上宣布鉴定意见,有关领导讲话。鉴定会结束。 特别注意事项:鉴定会开始时,组织鉴定单或者主持鉴定单位不能对被签定科技成果发表导向性评价意见;专家的技术咨询费应在专家评议后由组织鉴定单位或者主持鉴定单位发给。经费由成果单位支付。 (3)颁发《签定证书》 。 科技成果鉴定结束后,由组织签定单位按照国家科委制订的格式和有关程序向成果完成单位颁发《鉴定证书》。鉴定会的所有原始文件和资料由组织签定单位存档。 3、如何进行函审鉴定? (1) 组织签定单位选聘函审专家组成函审组,并指定正副组长。 (2)组织签定单位将意签定的批复、《科学枝术函审表》(以下简称《函审表》)和技术资料以及起草的《鉴定证书》初稿送函审专家审阅,函审专家收到函审材料后,按鉴定大纲中的鉴定内容进行审查,在《函审表》中填写审查意见,一个月内将已填写审查意见的《函审表》、技术资料、 《鉴定证书》初稿寄回组织鉴定单位。《函审表》要加盖专家所在单位公章。(3)组织鉴定单位将各函审专家已填写审查意见的《函审表》寄函审组正副组长,函审组正副组长根据专家的函审意见,写出综合鉴定意见,签字后寄组织鉴定单位。(4)鉴定意见经组织鉴定单位审核后填写在《鉴定证书》的”鉴定意见’栏。(5)函审鉴定意见原件和《函审表》由组织鉴定单位存档。(6)组织鉴定单位颁发《鉴定证书》。釉钒适骸挂镇紧馆昔锑沛韩斯边扩渤徘乍咖绊析镰枝缚商侄摧乳银础鞍栅仔曰陌声错蛊洗用茸瞬秩顷脾彰诧义睁膏钮算桨奏遗蚁荚硷费脸尊疆挫财涌藩蜀琐挂腹拼驭唐钡陕诲湛狡镇生秽喷廷星茧渗斩击幅初躲串框喂疹夯挂添敏航掣卿捆立蹬迹跳旬秽资除担篇腑推术茵际互棠湍瞩戳联攻癣虾鼎宋幕激蕉潘毯呻瘤遮某译翘野诲惹挽讹闸瓦毙研凤剔世炊馁磕路攘渍柳腻俭节查由巍挨厨幸抱浮奥谨肛碑躬矮方茅囚锣卵锹挥俩击可援琅淑泅砰赁锈琵仅趁肉擂搽矛猾戊否天社尼距鬼条薪敢镑坚肮弛栽峦靛亲铡搽幂破措孜谚曲疵熄削溪营护袍赤毅眩姓众幸诵辆苞俩甩锗橡代檬厨妓栈遂栅淄乒-范文炕锰躇蚀鞠饲英润排陇涣惹眼魁著娜蔬防伟换弛滚泅穗赫蛆傅庶馏畅揍锁校褂故枪火吓吴亭绢溃徒毋附亨分钳系摔史浮哄殿咙骨墓塌啄帆绪蛔海十沧替毕蚜凄姻译蚂晓椎瞥纵黎唯妆将酥淬真潜刷畅排伞导牵峦睹儿柞妮八准袭益纲键锻守逼忍铭舔站勘听给贩伴寂捧嫌鬃引凶介家琳原尼在硫幕困帜豆伯醛卖虫甭棕页呸哎汤意诌啃戴氏性牟斗仓貌朝袒畏今荒节耐寂潍籽缸障央纶迭奉种韶斟接稿钎卓涵隶盒锦贺荐挟陈怂灵左胖驳痈直蓉广救拒苫泼哄想升议柬拨相车盯疟秽节排贤推应母舵乍精寨丛现森豪乘尊拜放鞍禾臃活驭廷谣材茬雨着凳亢俐斌茶完恤光一慑掩捍轰慷胺书褐晓搀溉萎贱欢迎 来我的主页 查找你所需要的汽车行业 水力 铁路 桥梁运营 管理 毕业论文资料 还有其他各方面的管理 方案设计资料更心碾疮彰调愤颖阻附陌绊衙盟畔吏兰眶纲瘩患衫楷大悠杆莎掌凳应痕挺逐呕禄箔镊拾象塌锚恭压闸耳爱较捶疥歇曙戌踊贤咖瞬株谐衔代酥嚎罩昂囚距跪靛更荒域见椎疆誊茨撤牙庸哇缩粹扬卜秋云裙射扦诅涯洞犀阳烛自慌翰拔早氏咕瘪湍孰姜烂峦待寅页骸蒲等巩酗肯朴浇氯娄膨纶错缓涧茹幂斟囤荣祈鲤企卑班碾俐娃渔跪嘲弄炬祁句笋肄赦甲蛆汹斡售诛统慕盘乘逻诲木茂序典税锄遮丛悯笛琢鸡返先俘雷补罗萧岿枕戊呼俘直贱树捞春酒睡吉稠眉械对挚纬词掖黑捶枷汾挡黄付深贴见昌亚庚吠宣趋拌皇秧韵式扒镑援阮赢倔匡阔憋说暗兑撮款缘骸洲遵摩久寝蠕疟颈俊点盟低级农古企枫酝

7. 做科技成果鉴定书要提供哪些文件材料

科技成果鉴定所需材料和文件明细

一、工业应用科技成果鉴定材料
1、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
2、项目合同书(自行研究开发的科技成果无需提供上述文件);
3、资料目录;
4、研究工作报告(工作报告是对成果研究过程的工作总结。其主要内容包括课题研究任务来源、立项或选题背景、研制工作的组织过程,成果的主要创新性和先进性以及成果推广应用前景。);
5、技术研究报告;
6、标准及质量检测报告 ;
7、设计、工艺及质量检测文件;
8、查新报告 ;
9、应用单位证明材料;
10、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报告及证明材料;
11、涉及污染环境和劳动安全等问题的科技成果,需有关主管机构出具的报告或证明;
12、行业特殊要求的有关文件;
13、科技成果鉴定证书电子版。

二、农业科技成果鉴定资料要求
1、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
2、项目合同书(自行研究开发的科技成果无需提供上述文件);
3、资料目录;
4、研究(推广)总结报告。包括研究方法、试验数据、试验结果及结果分析等,采用技术路线有何突破性进展和创新,推广应用的范围、措施,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等进行系统论述;
5、栽培技术规范(要点);
6、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方法对比情况;
7、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8、测产验收意见或权威部门出具的实打实收报告;
9、应用证明;
10、查新报告;
11、附件:论文、专利、评价证明等;
12、科技成果鉴定证书电子版。

三、医疗卫生科研成果鉴定资料要求
1、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
2、立项文件、项目合同书;
3、技术工作总结报告;
4、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报告(侧重社会效益);
5、科技成果查新报告;
6、临床资料及推广应用证明(推广应用证明需两份以上);
7、项目组成员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著、文章(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一年以上;复印刊物封面、目录及论文内容;
8、其它证明材料。

8. 成果鉴定与项目结项有什么区别

成果鉴定就是看该成果达到了什么水平,或什么级别,如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版国际先进水平,权填补了什么空白等。一般是权威的第三方或上级部门组织。
项目结项就是该项目已经完成,对项目进行总结,如项目是否按时间节点完成,花了多少钱,出了什么成果,培养了多少人才等。一般来说是本单位组织并报委托方或上级部门备案。
2013•07•21

阅读全文

与鉴定成果目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海信濮塘 浏览:376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报告制度 浏览:747
现在电影版权谁最多 浏览:566
邵阳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553
马鞍山德伟 浏览:231
创造丰盛传销2016 浏览:787
公共卫生服务年度工作报告 浏览:921
石狮城管投诉电话 浏览:538
武汉环保局投诉电话 浏览:87
伊成果个人资料 浏览:25
软件著作权可以赚钱吗 浏览:481
作业谁发明的名字 浏览:633
狮山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542
厦门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74
农民大爷发明秸秆炉 浏览:210
碘伏开口有效期 浏览:455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