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成果和发表文章有什么区别
研究成果不一定发表。比如邓稼先高的原子弹和氢弹,使研究成果,但没有将成果发表。发表的不一定是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2. 温建平的主要研究成果
1. ,发表于《国际商务研究》2001年第3期。 2. 《英语泛读教程?第三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本人为主要编者之一。该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供英语专业使用。该教材获“2002年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3. 《教育组织行为学》,翻译作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发行。获上海对外贸易学院2002年“优秀著作奖”。 4. 《触机生发 妙语天成》,发表于2004年3月中国社会出版社《高健翻译研究》。 5. 《学子云集求真经,名师荟萃点迷津》,发表于《中国翻译》2004年第5期。 6. 《从认知角度看双关语的价值重构》,“国际译联亚洲翻译家论坛”会议论文。
代表性成果
1.《翻译中相对价值的产生与再现》,《中国翻译》2010年第5期;
2.《翻译非易事,得失寸心知》,《中国翻译》2010年第6期;
3.《翻译价值组合体的理论建构》,《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4.《翻译中的价值问题研究》,《外国语》2007年第2期;
5.《论翻译思维能力的培养》,《外语界》2006年第3期;
6.《从认知角度看双关语的价值重构》.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语言
认知与翻译研究》,外文出版社2005年10月;
7.《汉诗英译中的人称确定与译者的诠释空间》,《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第1期;
8.上海市教委重点项目《汉英翻译的多维视角研究》(2006-2008年)。
3. 如何发表研究成果
1,首先你去政府相关部门申报专利2,去有关权威大学进行推导,求证3,找相关权威文献惊醒发表
4. 窦贤康的研究成果
(1)将Scialom和Lemaitre建立的适应于地基雷达的三维风场的反演方法成功地推广至机载雷达的情况,摆脱对飞机飞行轨迹的限制,成果发表于英国皇家大气科学杂志,到目前为止已被国外同行引用10余次;
(2)和法国合作者Testud一道,用归一化的伽马分布雨滴谱代替国际上广泛使用的M-P雨滴谱,极大改善了气象雷达降雨量反演的精度,该成果分别发表于法兰西科学院院刊和美国应用气象杂志,受到国际同行瞩目,截止目前,已被国际同行引用30余次;承担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4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2项,军工863项目一项,并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重要科研项目,个人承担科研经费600余万元,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共发表论文20余篇。
5. 科研成果怎么发表
笔者不是生物学家,不敢对成果的真实性和价值意义妄加质疑。但是人类胚胎干细胞的克隆,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难点,也涉及伦理道德,这样的成果是不是应该等待更多的检验和更权威的鉴定后再公布?千锤百炼始到金,科学家更应该有审慎的态度和谨慎的作风。
在这一事件中还有一个问题值得关注:科研成果应该在何时、由何人、采取何种方式公布?
其实,通过大众媒体宣传科研成果是科技工作的组成部分。重大科研成果的告知,不仅能极大地鼓舞国人,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也是科学家必须承担的科普义务。而且,大部分基础研究的科研经费都来自于纳税人,纳税人有权知道钱是不是用在了刀刃上,花得值不值得。
但是,科研成果的公布必须要谨慎。记得非典期间,有关非典科技成果的信息发布出现了一定的混乱状况。某些科研机构一心想藉此抢占“科研高地”,匆忙公布了一些还未经检验和证实的所谓“成果”。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给公众带来了很多困扰,也给科学研究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种情况导致科技部在2003年7月出台的《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成果管理的暂行规定》中,对SARS成果的发布作出了特别说明:《规定》要求国家科技计划重大成果由科技部统一发布及管理,项目承担单位不得擅自发布。
其实,向公众公布研究成果也有约定俗成的章法。科研成果只有在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后,才会由所在科研机构、主管单位或相关机构出面组织,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对外公布。
一定要等到学术期刊发表之后,是因为学术期刊都有由专家组成的审稿人团队,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也就意味该项成果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同行的认可。这就好比要了解一个人是好是坏,主要还得听别人的评价。若只是当事人自说自话,即便是好话说尽,大概听者最多也不过是将信将疑吧。
然而,学术期刊也分等级,有个衡量术语叫影响因子。影响因子越高,期刊越权威;越权威的学术期刊,审稿人的水平越高,要求也越严格。相对应的,科研成果在何等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项成果的重要性和可信度。大众媒体并不具备专业知识,在科技报道中主要也是依靠成果发表在何处来判断其重要性和可信度。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自然》、《科学》是学术期刊中的翘楚,若论文登于其上,就是成果重要性、原创性的最佳诠释,也更能令公众信服。
一般说来,在我国,科研成果的发布者往往是研究机构或权威科技部门,而非科学家本人。这是因为我国的科研机构大多是公益性事业单位,因此所得成果大多为职务性成果,由所在单位出面才名正言顺。为了维护科学的尊严,防止个别人炒作,很多科研机构也曾经出台相关规定,禁止个人向媒体发布科研成果。
这其中当然也有文化传统的影响。在国人的印象中,知识分子应该淡泊名利、虚怀若谷。笔者接触过很多科技工作者,他们似乎认为对大众媒体公布成果多少有点自吹自擂的嫌疑,往往避之不及。
笔者相信,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希望我国科学家能够研发出更多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但是面对着公众,科技工作者理应更加谨慎一些。
6. 课题研究成果有哪些
课题研究成果有哪些表现形式
专利,专著,软著 评职称专著挂名专利申请核心论文 2018-09-04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的课题立项申请书中规定课题成果的主要形式:公开发表的专著或研究论文。请根据申请的课题类别的成果要求填写。A.专著 B.译著 C.研究论文 D.研究报告 E.工具书 F.电脑软件 G. 其他
全划办要求课题研究成果基本指论文、专著和研究报告。课题提交的成果是指研究总报告和成果公报;成果附件是指专著和已发表的研究论文。很多省份的教育科学规划办对课题成果的界定也都源于此,大同小异。
课题研究成果形式多样化
对高校而言全规划办对课题研究成果的规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高校也一般就认可专著和论文。但对于中小学老师,写一本专著、发一篇文章不是那么容易的,大部分老师都无法达到这个要求,所以对中小学教师而言,课题研究成果除了专著、论文之外,有多样化的呈现形式。
此外,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实际情况,对课题成果的要求也适当降低。比如,研究论文不一定要正式发表才认可,因为现在的论文发表非常混乱,假期刊、垃圾期刊满天飞,期刊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很多老师在发表论文时上当受骗屡见不鲜。
而且,课题成果的形式也非限定为专著和论文。课题主要成果形式有:论文、专著、研究报告、译著、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报告、典型教育案例分析、教学改革实践方案、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中小学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校本教材、教学软件、教学工具、其他成果。
课题研究成果和课题研究实践效果的区别
开展课题研究、课题实验的实践过程中,肯定还会有一些具体的实践效果,这些虽然不是课题研究成果,但是可以写在结题报告的实践成效分析里。
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和课题研究成果的区别
很多老师将过程性材料当做课题研究成果提交,这是将课题成果范围过于扩大和成果泛化。课题研究成果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高度、研究成分,而不是一般的工作性资料,更不是一般的资料汇编,否则降低课题研究的质量,导致课题研究不科学、不规范。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过程性、工作性资料,这些资料可能并没有研究的成分或者研究的成分不高。比如课题信息变更申请表、研究日志、研究心得、照片等,只是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而不能算成果。
课题研究成果表现形式多样化,且更应该倾向于实践性成果,并强调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所产生的效果。
7. 关于研究成果的发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实验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到科学探究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做实验时必须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家庭小实验实验装置简单易行,便于操作,通过家庭小实验可以获得课本以外的知识,是学性必须做的实验.
故选D
8. 研究成果发表时,哪些人有资格在论文上署名
参与研究的人员 。看论文期刊有没有要求必须几个作者,有第一第二作者。
署名者只限于那些参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主要贡献,以及参加论文撰写并能对内容负责,同时对论文具有答辩能力的人员。
仅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按研究计划分工负责具体小项的工作者,某一项测试任务的承担者,以及接受委托进行分析检验和观察的辅助人员等,均不应署名,但署名者可以将他们作为参加工作的人员一一列入"致谢"段,或注于篇首页地脚处。
个人的研究成果,个人署名;集体的研究成果,集体署名(一般应署作者姓名,不宜只署课题组名称)。
论文发表在署名上的要求:
论文的署名必须是真是,即真名,是不能够用笔名的,并且要将工作单位与邮编标明,以便于联系或者供读者进行咨询。一般的排版顺序为工作单位,邮编,作者。
如果是集体创作的应在文章的后面标注清楚执笔人或者是整理者的姓名,以便用来明确责任与查询考证。
论文署名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且不可过多。原则上凡是参加全部或者部分主要的工作,参与文章撰写,能够对文章负部分或者全部责任,可以进行答辩的人, 都要署名。
在署名的次序上应该按照其所作出的贡献的多寡进行排序,主要的人物排在前面,其他依次往下排。
而且从目前各省的晋升要求及实际情况上看,署名过 多也没什么意义,一般来说三到五人即可,参与协作的,做指导工作的,可以根据情况列在书名中或者在文章末尾致谢中写出。
不要出现一篇短文或者临床报道出现 多个甚至十几个作者的情况。
署名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其科学性很强,但是由于近些年来社会上的某些风气也对学术界有一定的冲击,所以在 某些作者署名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署名过多,杂乱,还有一些挂名的。
医学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必须对文章负责的,要讲求原则,不能胡乱署名,尤其是与本文无 关的就更不能写上,不可以用署名来达到帮助别人创造晋升条件的目的。
发表论文时的注意事项:
一、基本要求
1、独立撰写申报人员可以提交为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专门撰写的论文,也可以使用在技术业务刊物上发表过的论文,但必须是由申报人员本人独立撰写,不能是与他人合作撰写,更不能抄袭、拼凑,甚至请他人代笔。
宣传报道、会议发言稿、简报、资料介绍、考察报告、项目报告、教材、毕业论文、译文,参与编写的工作计划、章程、办法以及事务性、操作性的具体工作方案等材料均不属申报论文范畴。
论文要论述完整、独立成篇,不能是文章的摘要或其中部分章节。
2、专业一致申报人员提交论文的专业内容必须与本人申报的专业类别一致,也必须和本人现任工作岗位的专业相一致。
3、内容以阐述个人工作成果为主题撰写论文时要理论联系实际,有一定的独到见解,应有具体详实的材料基础,论文应体现申报人员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和技术水平。
重点阐述本人在其中发现、分析、解决较复杂问题或新技术应用、创新的过程。
4、时限要求;申报人员提交的论文要反映出近几年取得的专业技术工作的成绩,论文必须是参加工作以后撰写的。
二、编写要求
1、论文正文字数在3000字左右,摘要字数在400至500字之间。
2、论文中引用的文字、数据应采取加注的方式,并在参考文献表中注明原作者、原文章名称、页码、日期。
3、论文中引用的表格应在表格下面注释原作者、原文章名称、页码、日期。
4、申报论文须用A4规格的纸打印(可双面打印)3份,并按照编写格式中的项目顺序装订。
三、编写格式
论文应包含:
1、封面(包括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课题的专业方向)。
2、摘要。
3、关键词。
4、目录。
5、绪论(说明研究背景、动机、意义和目的)。
6、论文主体。
7、结论及建议。
8、参考文献(应与正文中的加注对应)。
9、附录部分(包括正文部分没有使用、只使用了部分的与论文有关的重要数据和资料。诸如各类统计表、较复杂的公式推导、计算机打印输出件、术语符号的说明等,都可作为说明论文的有用信息置于附录中)。
10、封底。
撰写论文应避免以下现象:
1、论文的题目太大,论文不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只是泛泛的议论一些观点和问题,或是讲述众所周知的一些道理 。
2、论文以介绍本人接触到的一些新知识、新概念、新方法为主,缺少对有关问题亲自实践和深入研究。
3、论文写成工作总结,简单罗列几年的工作项目。
4、把教材上、报刊上的文章或别人写过的东西大篇幅地抄袭、拼凑成一篇文章,在文章中看不到个人的实践成果和观点。
5、论文缺乏时效性,论文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理论、技术、数据等已被更新、替代,不再有参考价值,不能解释或不适用于目前行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
9. 医学研究成果在那发表
创新医学网上多的很,这类信息
我摘录了一些:
疗养院担负着疗养康复的任务, 干部休养所_ 般不具备这一功能。由于疗养院所处的地域不同,经纬度不一样,疗养区的疗养因子也各不相同。根据疗养因子不同,把疗养院称矿泉疗养院、海滨疗养院、湖滨疗养院、山地疗养院、森林疗养院、草原疗养院等。例如,南京军区鼓浪屿疗养院是一个什么单位呢?是以海滨自然疗养因子为基础,以现代疗养理论为指导, 在合理的生活制度安排下, 为增进部队指战员体质、伤后康复、疾病防治的医疗保健机构。疗养院的医护人员所从事的业务工作,涉及临床医学、疗养学、康复医学、预防医学、心理学、医学气象学等许多学科的内容,如果担负着特殊勤务的疗养任务,还需要航空生理、潜水生理的专业知识,也就决定了疗养院撰写学术论文内容的特点。
要紧密联系疗养工作的实际。总结疗养工作经验,探索研究成果,推广具有普遍指导的疗养方法。疗养学是研究自然理化因子为主的各种疗养因子的性质,疗养因子对人体的作用机制, 以及利用这些因子预防和治疗疾病,增强体质,促进机体康复的学科。特色是突出疗养和疗养因子。
在自然疗养因子的研究方面,如“鼓浪屿疗养地开展沙疗的可行性分析”,文章探讨鼓浪屿疗养地沙温与气温的关系, 夏秋季节不同月份沙温的变化, 以及天气情况对进行沙浴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了鼓浪屿疗养地夏秋季节的气候条件、海沙温度适合进行沙浴疗法的结论。在疗养因子的作用机制方面,如“沙疗对兔膝骨关节炎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通过研究沙浴对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周围血流、膝关节滑膜及软骨的病理改变的影响,得出了沙疗能增加治疗部位的血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消退,对正常关节无不利影响的结论, 为中老年人膝骨关节炎的沙浴治疗提供依据。在疗养因子的利用方面,如“沙浴疗法对中老年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选择夏秋季节晴朗天气情况下, 在鼓浪屿疗养地天然海沙滩上利用清洁干热的海沙包埋患肢30min~40min,观察沙疗过程中病人反应和疗程结束前后疼痛、活动能力等进行评价,得出在适当的沙温条件下进行限定时问的沙疗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确实,也是安全的,值得有条件的海滨疗养院推广应用的结论。
总而言之, 作为疗养院医护人员,思想上要重视论文的撰写,按照疗养学的要求, 根据各自疗养院的特点,依照科学论文的写作方法.一定会写出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