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李松柏的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人口质量测评模式与陕省人口质量综合评估研究(主持)陕西省软科学项目2005-2006
失地农民补偿与就业机制研究(主持)陕西省软科学项目2008-2009
陕西省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现状与开发研究(主持)西北农大人文社科专项课题2004-2005
陕西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口质量问题研究(主持)西北农大人文社科重大项目2006-2007,
陕西农村人口质量调查(主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基金2008
陕西关中庙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研究(主持)西北农大人文社科专项课题2012-2013 近年来发表论文30余篇,被CSSCI检索2余篇。发表的主要论文有:
从土地征收看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博弈均衡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4
陕西省新生婴儿性别比失衡及对策探讨西北人口2009.1
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国家与社会”间关系解读–以某村妇女主任的个案研究为例农业经济2012.1
农村中老年人口与边缘性流动研究生态经2011.10
“生态贫民”对国家生态保护政策认同度研究–以秦巴山区为例,科学、经济、社会,2012.1
城市化背景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以杨凌示范区为例特区经济2012.3
论国家政策某些领域男性“遗忘”现象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3
土地征用中基层政府与农民的博弈行为分析湖北农业科学2012.4
陕西秦巴山区10个村庄成年人口死因调查医学与社会2010.12
失地农民社会角色转换的困境及原因分析乡镇经济2009.3
实地农民城市适用困境与对策探讨乡镇经济2008.10
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调查–以东沟村、石门村为例理论观察2010.3
多元现代性视角下的农民工现代性中国成人教育2008.22
失地农民城市适应力思考–从非经济角度进行的调查与分析理论探索2008.6
农民工“退保”现象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广东农业科学2009.11
秦岭山区板桥村生态模式转变及对策安徽农业科学2008.24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分析-以陕西眉县猕猴桃安全生产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2.10
男性的生活胜任模式浅析东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S2
陕西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现状与开发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5A
陕西秦巴山区人力资源现状与开发 学云南农业大学报2006.5A
杨陵示范区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调查和评价现代经济探讨2009综合
关于建立标准人(StandardPerson简写SP)体系的假设2004.3
用人口质量指数分析人口质量的缺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
杨凌崔西沟村生态旅游与产业结构调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6
中国中产阶级消费文化研究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5
陕西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现状与开发–以商洛地区为例陕西农业科学2006.1
陕西省杨凌农村劳动适龄人口素质状况调查陕西农业科学2010.1
新乡村文明建设可测性指标研究陕西农业科学2009.1
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成因、危害及对策发展研究2009.3
论女人的社会化消费导刊2008.3
均衡博弈: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社科纵横2008.8
中国家庭男性暴力的原因浅析消费导刊2008.6 大学生如何看待学习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分析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陕西省优秀高教科研成果三等奖2009.9
大学生科技创新校级优秀指导教师2007.12
② 陈红的近年获综合奖励情况
教学获奖:
2014年获江苏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二等奖(省级);2013年获江苏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省级);2012年获江苏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省级);2010年获江苏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二等奖(省级);2009年获第九届江苏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2008年指导的研究生论文获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省级);2007年获江苏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省级);2005年获江苏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省级);2012年中国矿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2年中国矿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中国矿业大学优秀教学质量一等奖。科研获奖:
2013年获中国职业安全健康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一;2012年获国家能源局能源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省部级),排名第一;
2011年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省部级),排名第一;2010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排名第八;2009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省部级),排名第一2008年获第十七届孙越崎能源科学技术奖-青年科技奖;2008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部级),排名第一;2008年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省部级),排名第一;2007年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省部级),排名第一;2006年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省部级),排名第一;2006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部级),排名第一;2006年获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三等奖(省部级);排名第一;2006年获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2005年获江苏省科协首届软科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2004年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工作先进个人。
其它荣誉:
2013年6月,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了2013~2014年中国大学本科分专业排行榜,所任系主任的人力资源管理系专业获得全国综合排名第七的喜人成绩。这既是系学科建设的一个标志性成果,也是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各方面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本次全国参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科评估的有297所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众多“985工程”、“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
2012年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2010年获中国矿业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2008年获中国矿业大学三八红旗手称号;2007年4月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省级);2005年入选中国矿业大学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
③ 省软科学优秀成果奖,是属于省部级还是厅局级
那一般是要看这些省软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获奖证书上盖的公章:假如盖的是“xx省人民政府”的公章,就肯定是属于省部级;如果盖的是“xx省科技厅”的公章,貌似就算厅局级。
④ 能源局能源软科学优秀成果奖什么时候开始的
到时候就开始了
**************************************************************
如果你对这个答案有什么疑问,请追问,
另外如果你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请千万别忘记采纳哟!
***************************************************************
⑤ 董秀成的取得成绩
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一项,国家能源局重大问题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
⑥ 国家自然软科学奖是什么
软科学是一门立足实践,面向决策的新兴学科,是为决策提供支撑依据的系统学科。
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复杂的决策问题,对软科学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如"世界新技术革命和我国对策研究""三峡工程论证""载人航天战略研究"等,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软科学的突出特点,第一,它服务的对象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问题的重大决策;第二,它是集成科学家和社会的意见,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支撑;第三,它是一门跨学科,跨领域的决策科学。
国家自然软科学奖就是立足实践,面向决策的新兴学科,是为决策提供支撑依据的系统学科而设立的奖项。
⑦ 曾鸣的个人成就
时间 成果名称 所获奖励
2010 大湄公河次区域能源项目投资环境研究与建议 国家能源局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10 北京电力综合资源规划试点研究 国家能源局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07 电网建设投资优化方法方案研究及应用软件系统研发 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6 电网建设投资优化方法研究及软件系统开发 云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06 电网输电阻塞调度的理论研究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开发 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6 电网输电阻塞调度的理论研究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开发 安徽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6 北京电力公司差异化服务策略研究 北京电力公司科学技术改进二等奖
2006 电网建设投资优化方法研究及软件系统开发 云南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6 北京电力公司电力客户信用评价技术支持系统 北京电力公司科学技术改进三等奖
2006 上海市高峰时段空调负荷调控措施研究 上海市电力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6 电能销售中的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 华北电网公司科技成果三等奖
2006 安阳市用电市场分析及营销方案技术研究 安阳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5 电能销售中的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 北京电力公司科学技术改进二等奖
2005 安徽省电网厂网分开后电网规划及其投融资模式研究 安徽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5 电网输电阻塞调度的理论研究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开发 安徽省电力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05 河南省电网厂网分开后电网规划及其投融资模式研究 河南省电力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4 电力营销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2004 电力营销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山东省电力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4 安阳市用电市场分析及营销方案技术研究 河南省电力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2004 电力营销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山东省计算机应用优秀成果三等奖
⑧ 柯柄生的研究成果
较早提出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和实行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必要性。 我国粮食市场价格信号在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上的放大性原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收入目标与产量目标的矛盾性原理,我国粮食政策改革经验与深化改革思路等。 积极参与了农业部等部门组织的农村经济调查和农业价格政策改革建议工作,参与了2004年以来四个中央一号文件的起草工作。 著有《中国粮食市场与政策》、《中国农业经济与政策》等,以中、英文发表论文百余篇。 先后获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一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优秀奖、农业部软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全国高校首届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经济学二等奖等。先后到十几个国家访问考察和做学术报告30余次。 多次参加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主持的座谈会,在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中学习会上做了有关世界农业与我国农业发展的汇报讲解工作。 1991年被评为全国农业教育科研系统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992年获原国家教委高校青年教师研究类二等奖, 1997年被评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外语水平
通晓英语、德语,有用英文和德文写作的论文、译文和译著发表, 有较丰富的国际交流经历。
⑨ 吴俊的学术成果
>天然气资源的经济安全重大问题与对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71133007),主要研究人员,在研项目>基于主体功能区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研究,重庆市发改委软科学项目,项目负责人,在研项目>重庆弗莱瑞希商贸公司发展战略研究,重庆弗莱瑞希商贸公司横向委托项目,项目负责人,在研项目>能源效率与节能减排的机制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专项(批准号:CDJSK11065),项目负责人,在研项目>中国能源效率问题:测度、比较与分析,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专项(批准号:CDJSK100058),项目负责人,在研项目>企业投融资互动决策及其社会效益的实现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0XGL004),主要研究人员,在研项目>一类非线性数学期望-G期望及其在金融中的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0901168),在研项目>城区供电局供电服务能力评价系统研究与实现,重庆市电力公司城区供电局委托项目,主要研究人员,2010.10~2011.04>重庆市教育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商业计划书,重庆市教育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委托项目,主要研究人员、执笔人,2010.04~2010.10>重庆市“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研究,重庆市发改委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主要研究人员,2010.04~2010.11>能源消耗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基金(项目批准号7099),主要研究人员,2010.01~2010.09>企业理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70525005),主要研究人员,2005.03~2009.12>重庆庆荣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重庆庆荣物流有限公司委托项目,主要研究人员、财务分析部分执笔人,2007.03~2007.06>加快三峡库区产业发展的重大经济政策研究,重庆市科委软科学重大项目,主要研究人员,子课题执笔人, 2006.03~2006.07>长江三峡水电工程有限公司发展规划研究 2006~2010,长江三峡水电工程有限公司委托项目,主要研究人员、执笔人, 2005.11~2006.02>重庆商社(集团)战略发展规划 2004~2009,重庆商社(集团)委托项目,主要研究人员、执笔人,该项目为重庆商社集团成功获取商务部重点扶持全国20家大型流通企业资格, 2004.07~2004.11>重庆市商业银行战略发展规划2004~2009,重庆市商业银行委托项目,主要研究人员、执笔人, 2004.08~2005.01>商业银行风险度量研究,重庆市金融学会2005年度一等奖,主要研究人员、执笔人, 2005.09~2005.11>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重庆市金融学会2004年度二等奖,主要研究人员、执笔人, 2004.09~2004.12>重庆市银行业效率问题研究,重庆市金融学2003年度二等奖,主要研究人员、执笔人, 2003.09~2003.12>重庆市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建议,重庆市第二十九批科技项目计划软科学项目,合同编号8641,主要研究人员、执笔人, 2004.03~2004.06
⑩ 科技成果奖励办法
各个地区及公司奖励办法不同 以中国三冶集团为例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科技成果奖励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表彰和奖励在推动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科技人员和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企业科技进步,发展集团公司的技术优势,依据《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及有关规定,结合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集团公司科技成果奖按奖励类别不同,分为技术进步奖、工法奖、技术标准奖、优秀论文奖、QC成果奖、专利技术奖。
科技成果奖每年评审一次。三季度申报,四季度评审,次年召开科技成果奖励表彰会。
第三条 集团公司科技成果奖的申报、评审和授奖,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并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严格规范申报、评审和授奖程序。科技成果评审做到好中取优,宁缺勿滥,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干涉。
第四条集团公司成立科技成果奖评审委员会(以下称评审委员会),根据评审工作需要,评审委员会可下设专业评审组。各专业评审组负责各自专业范围内的科技成果奖的初评工作,并将初评结果报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在此基础上,进行集团公司科技成果奖的最终评审工作。
第五条 科技成果实行集团公司、分(子)公司两级管理。分(子)公司的科技管理部门负责收集、整理本公司的科技成果,择优统一向集团公司技术管理部上报;技术管理部负责集团公司各类科技成
果的申报受理、登记、评审、奖励及推荐上报等组织工作和相关事宜的日常归口管理工作。
第二章 科技成果奖励类别范围和评审标准
第六条 科技成果奖励类别范围
一技术进步奖
⑴在企业生产经营、企业技术改造、重大装备研制过程中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⑵自行开发的应用于建筑行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并取得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成果;
⑶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成熟科学技术成果,并在转化、推广应用中有所创新,经实践证明在降低成本、缩短工期、节约资金等方面取得显著效益的技术成果;
⑷为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水平,而提出和研究企业发展有关的科学决策、企业技术标准、专著、专题调研等,并经实践证明产生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软科学研究成果。
二工法奖
工法必须符合国家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标准、规范,必须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特点。工法分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级。
⑴国家级工法,其关键技术属于国内领先水平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技术难度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的;
⑵省(部)级工法,其关键技术达到省(部)级先进水平,技术难度
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较好的;
⑶企业级工法,其关键技术是本企业内先进水平或领先水平,或者在公司内首次开发成功的新技术、新工艺,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技术标准奖
技术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应符合企业发展需求,工艺操作方法科学、先进、合理,能够很好地体现施工方法与产品的技术特点与经济效益,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通过技术标准的实施应用将有利于提高企业技术水平,使现场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使现场质量通病得到有效治理,具有在企业内部推广的价值。
四优秀论文奖
以技术研究性撰写论文(也可以是对某项技术或某个工程的总结)和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为主。反映技术研究成果,介绍新产品的研制,施工技术经验交流,基础理论探讨,实用技术应用,标准的宣贯讨论。要紧密结合工程施工实际。同时撰写的论文应遵循正确性、客观性、开发性、先进性、可读性和指导性原则。
五 QC成果奖
围绕集团公司的经营战略、质量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的问题,针对提高工程(产品)质量、提高工效、缩短工期、降低成本、节约消耗、改善管理、为用户服务或接受上级下达的课题而开展的质量管理活动,并且成效显著。
六专利技术奖
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集团公司专利数量的增长和专利质量的提高,提升集团公司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能力。
凡是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并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均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