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成果的网图

成果的网图

发布时间:2021-12-03 10:21:14

『壹』 成果图形展示

资源评价的结果,除了用资源量数据表来表达外,一种重要的展示方式就是用图形来表达。图5-73展示的是系统在GIS地图上绘制各盆地的油资源量,图5-74展示的是系统在GIS地图上绘制各盆地的气资源量。

图5-72 成果数据查询统计

图5-73 成果图形展示——油资源量图

图5-74 成果图形展示——天然气资源量图

『贰』 省级成果图件

在汇总、整理各市(区)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基础上,编制省级行政区域矿业权分布图、省级行政区域矿业权和矿产资源分布综合图。

(一)主要内容与编图方法

1.主要内容

专题内容:矿业权范围、矿种;矿产资源分布或有关地质矿产内容等。

地理要素:境界、地名、公路、铁路、水系等。

其他:图名、比例尺、经纬网、图例、指北针、图框、责任栏等。

2.比例尺

一般省级图件要求使用1∶500000比例尺,对于范围较大的新疆、西藏、内蒙古等省(区)视已有的相关底图情况和资料使用1∶1000000比例尺。

3.编图方法

第一步,按照有关规范编制地理底图,或利用已有的数据库图件及各省地质志有关图件。

第二步,将矿业权的分布范围展绘到图上,并标明矿种。对于图上面积小于1平方厘米的矿业权可直接用符号表示中心点的位置。对于范围较大的矿业权,可视情况标明矿业权名称。

第三步,图件整饰。调整图内内容,使图面整洁清晰。然后将图名、比例尺、经纬网、图例、指北针、图框、责任栏等要素编辑好。

(二)成果图件数据格式

省级成果图件数据格式见附录V。

AutoCAD格式中的几何特征为标注的,其标注内容按照ArcGIS格式中的名称和其他字段名内容标注。如:控制点注记在A utoCA D 里要在控制点旁边标注控制点序号以及控制点高程(

)。

附录V中省级探矿权、采矿权点指矿业权中心点,用矿种符号表示,如果形心落在矿业权范围之外,要移动该点,保证其点位落在矿业权范围内。矿种采用色彩加图案的方式表示(附录W),具体参照地矿行业标准执行。当矿业权的分布范围在图上面积大于1平方厘米的,要同时展绘矿业权的面状分布。

省级行政区域矿业权分布图、省级行政区域矿业权和矿产资源分布综合图均需填写省级矿业权图件数据基本说明表(附表X),文件名为:TSM+省级行政区划代码.doc(word文档)。

『叁』 国家级成果图

附图 1-1 海南省农用地分等国家级自然质量等别图

附图 1-2 海南省农用地分等国家级利用等别图

附图 1-3 海南省农用地分等国家级经济等别图

『肆』 成果网页都有哪些内容

像一般大复学的成果制网页面都有不少内容,
首先是介绍该校的简介。
有该校的新闻,例如上级领导视察、外出考察。
有该校的动态,如该校近期发生的大事要闻。
有该校的科研的最新动态,如研究出什么产品,在什么领域取得什么突破。
有校企合作等等,如签署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了什么实验室。
还有就是该校最新的可转化的科技成果,可以使专利,也可以不是。
最后就是联系方式、地址等。

『伍』 成果网怎么样

还可以
做B2C很简单,产品好,价格有竟争力,服务跟得上,一般都可以赚到钱。

『陆』 编制的成果图件

( 一) 基础地抄质图件

1) 全国袭 1∶100 万第四纪遥感地质图。

2) 全国 1∶100 万遥感地貌类型图。

( 二) 专题因子分布与动态变迁图件

1) 全国 1∶100 万现代冰川雪线分布与动态变迁图。

2) 全国 1∶100 万海岸线分布与动态变迁图。

3) 全国 1∶100 万土地荒漠化分布与动态变迁系列图。

4) 全国 1∶100 万石漠化分布与动态变迁系列图。

5) 全国 1∶100 万湿地分布与动态变迁系列图。

6) 全国 1∶100 万黑土分布与动态变迁系列图。

7) 全国 1∶100 万城市扩展分布与动态变迁图。

( 三) 综合研究成果图件

1) 全国 1∶100 万生态地质环境背景图。

2) 全国 1∶100 万生态地质环境演变规律图。

a. 全国 1∶100 万现代冰川演化规律图。

b. 全国 1∶100 万荒漠化演化规律图。

c. 全国 1∶100 万湿地演化规律图。

3) 全国 1∶100 万生态地质环境发展趋势预测图。

4) 全国 1∶100 万生态地质环境分区图。

5) 全国 1∶100 万生态地质环境治理建议图。

『柒』 省级成果图

附图 1-4 海南省农用地分等省级自然质量等别图

附图 1-5 海南省农用地分等省级利用等别图

附图 1-6 海南省农用地分等省级经济等别图

『捌』 成果图件

(一)基础地质因子

1)1∶100万第四纪遥感地质图。

2)1∶100万遥感地貌类型图。

(二)环境地质因子

1.环境地质因子分布现状图件

荒漠化:

1)1975年MSS基准数据1∶100万荒漠化(沙质荒漠化、盐碱质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分布现状图。

2)第一监测周期数据1∶100万荒漠化(沙质荒漠化、盐碱质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石漠化)分布现状图。

3)第二监测周期数据1∶100万荒漠化(沙质荒漠化、盐碱质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石漠化)分布现状图。

石漠化:

1)1975年MSS基准数据1∶100万石漠化分布现状图。

2)第一监测监测周期数据1∶100万石漠化分布现状图。

3)第二监测周期数据1∶100万石漠化分布现状图。

河流湖泊、湿地:

1)1975年MSS基准数据1∶100万河流湖泊、湿地分布现状图。

2)第一监测周期数据1∶100万河流湖泊、湿地分布现状图。

3)第二监测周期数据1∶100万河流湖泊、湿地分布现状图。

2.环境地质因子动态变迁图

荒漠化:

1)1975年MSS基准数据与第一监测周期数据对比,形成第一监测时段1∶100万荒漠化(沙质荒漠化、盐碱质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石漠化)动态变迁图。

2)第一监测周期与第二监测周期数据对比,形成第二监测时段1∶100万荒漠化(沙质荒漠化、盐碱质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石漠化)动态变迁图。

3)1975年MSS基准数据与末次监测周期数据对比,形成全监测时段1∶100万荒漠化(沙质荒漠化、盐碱质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石漠化)动态变迁图。

石漠化:

1)1975年MSS基准数据与第一监测周期数据对比,形成第一监测时段1∶100万石漠化动态变迁图。

2)第一监测周期与第二监测周期数据对比,形成第二监测时段1∶100万石漠化动态变迁图。

3)1975年MSS基准数据与末次监测周期数据对比,形成全监测时段1∶100万石漠化动态变迁图。

河流湖泊、湿地:

1)1975年MSS基准数据与第一监测周期数据对比,形成第一监测时段,1∶100万河流湖泊、湿地动态迁图。

2)第一监测周期与第二监测周期数据对比,形成第二监测时段1∶100万河流湖泊、湿地动态变迁图。

3)1975年MSS基准数据与末次监测周期数据对比,形成全监测时段1∶100万河流湖泊、湿地动态变迁图。

3.环境地质因子分布与动态变迁图

1)1975年MSS基准数据与第一监测周期、第二监测周期数据叠加,形成1∶100万现代冰川雪线分布与动态变迁图。

2)1975年MSS基准数据与第一监测周期、第二监测周期数据叠加,形成1∶100万海岸线分布与动态变迁图。

(三)社会经济因子图件

1975年MSS基准数据与第一监测周期、第二监测周期数据叠加,形成1∶100万城市扩展分布与动态变迁图。

(四)综合研究成果图件

1)全国1∶100万生态地质环境背景图。

2)全国1∶100万生态地质环境演变规律图。

3)全国1∶100万生态地质环境发展趋势预测图。

4)全国1∶100万生态地质环境分区图。

5)全国1∶100万生态地质环境治理建议图。

『玖』 主要成果图件的编绘

(一)实际材料图

(二)作者原图、编稿原图、地质圈

(三)构造纲要图

(四)遥感地质解译图的修编

(五)综合柱状图

花岗岩区可按岩石谱系单位建立综合柱状图,其格式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参见表5-2。

表5-2 花岗岩区单位综合柱状图(表格式)

以上成果图件(除综合柱状图外)的编制方法均与沉积岩区成果图件基本相同(参见本章第一节相关内容)。

(六)地质图上表示的内容及技术要求

根据我国《花岗岩区1:50000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对地质图编制的方法与内容要求归纳如下:

(1)以侵入体、岩脉、岩墙、蚀变带、变质带表示的地质实体,在图上用不同的线条圈出其范围,标以特定的颜色、岩性符号(规模小的岩脉、岩墙可不标岩性花纹)和蚀变、变质花纹。

(2)花岗岩类以单元为表示单位,标以由时代和单元名称组成的代号;没有划归单元的岩脉、岩墙或时代不明的小侵入体,标以岩性代号;对岩相带、蚀变带、变质带的范围,可以规定的颜色和花纹表示,并保留原来地质体属性的代号,不再另加代号。

(3)对花岗岩侵入体间的接触关系以及不同蚀变带、变质带间的渐变过渡关系等界线,应选用特定的线条表示(附录Ⅲ)。

(4)花岗岩类与沉积岩、变质岩之间以及不同花岗岩侵入体之间的接触面产状,花岗岩体内及沉积岩、变质岩、围岩中的叶理、线理及其产状,应尽可能多表示。数量过多、密度太大时,可有选择地表示。

(5)图切剖面应尽量选择在穿过超单元数最多、单元完整,且接触关系明显的地段。

(6)在综合柱状图或图例中,花岗岩类应尽量以柱状形式表示,以便醒目的突出各超单元、单元的花岗岩的先后形成关系以及花岗岩类与沉积岩地层的上下关系。

(7)尽量利用地质图周侧的有效空间,插附调查区花岗岩类的一些具有规律性或典型的图表,以补充地质图本身的不足。

(8)花岗岩类区单元、超单元地质代号表示方法。

单元 是花岗岩类区最基本的填图单位,按照国际地层指南(1976)应属广义地层学范畴。从岩浆演化的持续时间上,一个单元大约为3~5Ma,一个超单元大约为10~15Ma或15~20Ma,它们分别相当于岩石地层单位的组与群,年代地层单位的阶与统。因此,其表示方法基本上要与岩石地层单位相符合。

表示方法:地理专有名称加术语构成。如:春坑单元T3C,T3为时代,C为“春”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正体字);若相同时代两个单元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则晚单元加第二个汉字的汉语拼音第一字母用小写斜体表示。如石教坪单元J3Sj,相当于阶。因此,其时代应尽量表示到世。

超单元 是在岩石学和演化序列的特征上具有相同或相似性,在时间上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名称,其在图上表示不用专门代号,而只在图例中给予表明。

侵入体 是花岗岩类区填图的地质实体,凡能划归为某一单元时,其表示方法按单元表示;不能划归为某一个单元的独立侵入体,其表示方法为地理专有名称加岩性,如长坪二长岩为Chξ;小岩墙及岩脉只表示岩性,如花岗斑岩为γπ(附录Ⅰ表Ⅰ-4-2)。

『拾』 成果图件整图编辑与输出表达

(一)图外整饰的编辑

图外整饰包括公里网及内图框以外的所有内容。

(1)数字化影像单元、影像岩石单元图例。

(2)数字化接图表。

(3)数字化地质图图名和图幅号。

(4)数字化比例尺。

(5)数字化影像地图。

(6)数字化物化探图及其解释推断图。

(7)数字责任表及其他说明等。

(8)调整图外整饰各部分的大小和位置,使版面协调美观。

(二)整图编辑

把地理、地质各图层、影像地图进行误差校正,添加到图外整饰中,出版前的整图编辑。编辑内容包括,各要素之间的避让关系,注记的位置是否合理,各种要素是否符合出版的要求。

(三)整图编辑与输出表达要求

(1)图面配合合理,色调协调一致、美观。

(2)点线面参数应用正确。

(3)各种线划圆滑,位置准确。

(4)各种注记字体、位置恰当,避让合理。

(5)控制整图中图名、比例尺、图例、柱状图、接图表等版面、位置、大小。

(6)版式的具体要求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出版社发行的《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图式图例1∶500000》(统一书号:15038·新950)相应规定。

(7)图例、综合地层柱状、剖面图准确,层次分明。字体、表格大小合理,位置恰当。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出版社发行的《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图式图例1∶500000》(统一书号:15038·新950)相应规定。

(8)图件可组合生成影像单元图、遥感地质解译图、解译影像地质图等各种形式的成果图件。

阅读全文

与成果的网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好处 浏览:727
油汀发明 浏览:216
论文转让网 浏览:282
通州门面转让最新消息 浏览:165
第二届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 浏览:4
2010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答案 浏览:259
3系马年限量版价格 浏览:952
快餐店转让协议 浏览:407
小萝莉和猴神大叔版权 浏览:290
产权年限到期后怎么办 浏览:83
铜川58同城转让 浏览:477
著作权使用许可范本 浏览:846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浏览:414
火石创造笔试题 浏览:545
河南医院转让 浏览: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总结 浏览:359
贝伦斯发明 浏览:242
马鞍山汇通大厦地址 浏览: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