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比丘尼戒证书

比丘尼戒证书

发布时间:2021-11-29 19:37:30

『壹』 什么是比丘尼戒

又作比丘尼律仪,通常称五百戒。
“尼戒,”与“僧戒”相对称。指正式成为比丘尼之具足戒。
凡是僧尼,应经过完整的受戒作法,方能取得正式僧尼之资格,此称具足戒。
比丘尼应受持之具足戒,依四分律为三四一戒,南山律师更加七灭诤,遂成三四八戒,故通常虽举其大数而称为五百戒,实则仅为三四八戒。
南山律宗之三百四十八戒,即:八波罗夷、十七僧残、三十舍堕、一百七十八单提、八提舍尼、百众学、七灭诤。
又依《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戒经》,分举出:八波罗市迦、二十僧残、三十三舍堕、一百八十单堕、十一提舍尼、数十条众学、七灭诤等。
依此戒法,相应修学。一心一说,欢喜无诤,光显圣教,令安乐住。
竭烦恼海,增长清净,福利有情,共成佛道。

『贰』 哪里受比丘尼戒

河南少林寺。尽快和少林寺联系。
农历三月开始

『叁』 请问什么是比丘尼戒,什么是中国的比丘尼戒

比丘尼就女性出家人或女性僧人,比丘尼戒就是女性僧人所应持守的戒律,共有三百四十八戒。比丘尼戒没中国外国之分,在佛教里都是一样的,是佛陀亲自制定的,是出家人在僧团中或修行中以及日常言行举止中必须注意的问题或纪律或制度,不能破犯或违反。
要详细了解,需要去看经典特别是律藏方面的经典。
阿弥陀佛

『肆』 戒牒证和皈依证有什么区别

一、签发机构不同

皈依证是在家(居士)佛教徒的重要证明。到寺院拜一位师傅,请求传授三皈,举行皈依仪式,便可获得。

戒牒则是由僧官机构及传戒师签发给受戒僧尼以证明其所取得的资格的凭证。戒牒并不象度牒那样具有官方色彩,它是佛教内部的一种管理制度,由僧官机构及其僧官直接签发,或由传戒师发给。

二、样式不同

标准的《皈依证》要有三章并存:

1、“寺院公章”最标准的是钢印,要是红公章的话,有些寺院是不允许免费进入的(例如:大相国寺);

2、“三宝印”上书“佛法僧宝”或“XXXX寺院佛法僧三宝印”。寺院和寺院不一样。象征是三宝发给;

3、“授皈依师私章”。通常是方丈的章子。

戒牒上一般要写明受戒人,戒名(如菩萨戒等)、日期、传戒和尚,证戒师、教授师、坛头、和尚、同学伴侣、同受戒人及受戒发愿文,未署僧录等名,或盖僧官机构的印章。其中证戒师、教授师、伴侣等有时象征性地以佛、菩萨代之,签署者一般为僧录等高级僧官。

三、用途不同

皈依证代表本人已经正式皈依到佛陀身边。弟子带着时常有提醒的作用。皈依证可以证明本人是皈依弟子。出入寺院是为了正常的佛教活动而不是参观旅游。可以有别于一般游客。

戒牒只给三种人看,一是寺庙的管理者,这主要是针对外出挂单的僧人;二是公安机关;三是给自己的师父看。

(4)比丘尼戒证书扩展阅读:

古代度牒一般由尚书省下的祠部颁发,故亦称祠部牒。

唐代的度牒都用绫素、锦素、钿轴制成,其形质与官吏的任命状“纶诰”相似,宋代一度改用纸造,至南宗仍旧用绫。度牒上一般写明所度僧尼的法名,俗名 、身份(指明童子或行者及其职衔)、籍贯、年龄、所住或请住持寺院(入何寺院 名籍)、所诵经典、师名等,并有祠部的批文,签署日期和官署署名等。

僧尼有了度牒,便取得了合法的身份,留居本寺或行游他方都不被为难,可获免赋税和劳役、兵役等义务,得到政府的保护。

『伍』 比丘尼戒律是哪些

相信您不是比丘尼,因为比丘授了大戒,每月会诵戒的。
如果您不是比丘尼,建议还是不要去研究戒律,佛制订的出家戒律有些是在家居士不能看的,不能看的原因倒也不是有什么秘密,是因为如果在家居士了解了比丘戒律,就会用严格的眼光去挑剔出家人的言行,毕竟出家人大部分也是在轮回中流转,肯定也会有些习气,这样不仅不利于僧团的延续发展,也会令在家居士造下重业。
如果您是有心出家的话,您可以先去想发心出家的寺院了解下,当一段净人,看看自己是否能有出家的福报,这样还是比较妥当的。
世尊宣讲的三百余会经典看都看不过来,建议还是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学习经典上面,如果想持戒,可以持五戒,八关斋,还有两种菩萨戒。
阿弥陀佛

『陆』 关于比丘尼的戒律

1.波罗夷:有断头、无余、极恶、不共住等义,为戒律中的根本极恶戒。是开除不共住的弃罪,比丘(尼)若犯此法(杀、盗、淫、妄),则丧失其比丘(尼)的资格,无法再生活于僧团之中,死后并堕地狱。此罪如同断首之刑,不可复生,永被弃于佛门之外。
2.僧伽婆师沙:意译为众余、众决断、僧初残,简称僧残。僧众犯了这方面的戒,等于一位残废者一样,是次于波罗夷的重罪。《毘尼母论》说:“僧残者,如人为他所斫,残有咽喉,名之为残。”犯此罪者,若得清净大众为如法说忏悔除罪之法,此罪可除;若无清净大众,不可除罪,是名“僧残”。譬如不真实的情况,随便诬赖别人、毁谤别人,就犯了僧残罪。
3.不定:谓实犯与否及所犯何戒犹未审明,尚在怀疑判断之中。有屏处不定戒、露处不定戒二种。为比丘受持具足戒的部分,比丘尼戒中没有这一类。
4.舍堕:音译为尼萨耆波逸提,波逸提的一种。此戒乃警戒由于贪心而集贮无用的长物,助长生死之业,于是堕落三途,故舍弃此等的财物、贪心、罪业,称为舍堕。犯此罪皆与衣、钵等物品有关,故罚以没收物品,并于大众中忏悔。例如把多余的钵或衣服收藏起来,不肯转送给他人,超过十日以上不用,就犯了这条戒。
5.单堕:为波逸提之一。与前述舍堕不同的是,此法无物可舍,但乞忏悔,故名单堕。也就是说,舍堕必须舍去犯戒的财物,而单堕则只要向他人忏悔,即可以得到清净。
6.波罗提提舍尼:简称提舍尼。意为向彼悔、对他说。犯此过错者,必须向一人发露忏悔,是轻罪的一种。
7.众学:规定有关服装、食事、威仪等细则,其数众多,应常习学,故称众学;又此戒难持,应加细心注意,故特以学为名。属突吉罗的轻罪。众学法相当于今日的生活须知,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规范。
众学的数目及内容,因事多而细小,因此诸律所载相异之处不少,其中《四分律》总为百戒,故一般称百众学法。又比丘所持及比丘尼所持的百众学法不相同。
8.灭诤:止灭僧尼诤论所设的方法规定。因有七种,又称七灭诤。所谓灭诤法即大家意见不合,争执起来时,要面对面坦诚布公地互相表白说明,解除彼此之间的误解。一旦化除争执,事后则不可再有议论,不可背后再搬弄是非。

『柒』 戒牒证和皈依证有什么区别

皈依证是皈依佛子的证明,约束力较小,戒牒这是菩萨戒和比丘戒、比丘尼戒的证明等级要高于皈依证,约束也较多,日常行持也苦于皈依弟子,受戒后要恪守戒律,不得违反。否则有地狱业报!阿弥陀佛!

『捌』 那些寺院可以授比丘尼戒一个女众,从出家,沙弥尼,到受比丘尼戒律,都要经过多久,需要达到什么条件,

1,证件方面:要有身份证,离婚证明,单身者要身份证自己那一页的复印件(受大戒用)。健康体检表(受大戒用)。当地派出所证明(这个女众刚到寺院发心用),证明不是逃犯。
2,以居士身份:佛制,女众发心出家,到剃度,要至少一年(怕出家后,带来另一个新生个体。说白了就是怕怀孕)。在这一年内,在寺院发心,学习规矩。
3,以沙弥尼身份:经过至少一年考核,由法师剃度。可以受沙弥尼戒,学习戒律。
4,式叉摩尼(也叫式叉摩诺)身份:女众独有的一个戒律,叫“学戒女”,也叫“正学女”。是指,已经出家受了沙弥尼戒的女众,在成为比丘尼之前,必须要学习的戒律。
5,比丘尼身份:经过了“学戒女”,就可以受三坛大戒了,正式成为一位比丘尼法师。
其中,剃度,受沙弥尼戒,受式叉摩尼戒,都可以在所在寺院,内部受戒,学戒。
6,比丘尼戒:准备身份证,离婚证(或户口本那页复印件),健康体检表,寺院号条(由你师父给开的证明),全国统一的受戒表(寺院会帮你复印好,自己填好,寺院会帮你拿着去宗教局盖章,本寺院也盖章。)。
,7,有了证件,带好戒费(2000--4000),到指定戒场,要经过40--45天左右。到戒场里面,就听引礼师安排了。
8,拿到戒牒后,回到本寺院,顶礼,供养你的师父,感谢她。
9,比丘尼受戒后,要在本寺院学习至少五年,学习戒律的 开遮持犯,学会了以后,才可以出外参学,如果五年内没有学会,要继续学习。(这点比丘僧是,不知道比丘尼是不是也这样)
10,女子出家只能一次,所以要珍惜,绝对不要还俗。
11,条件:学历无限。生活能自理。
12,好像是,四肢不全,等,不能受具足戒,这个请问一下你师父。
13,时间方面:居士到剃度,至少一年;剃度即可受沙弥尼戒。沙弥尼到式叉摩尼,不定,随缘。式叉摩尼到比丘尼不定,随缘。
14,戒场:每年全国都有指定大寺院,开戒场,这个,上网一查就知道。
15.,程序:必须由居士发心到剃度,再由寺院推荐去受比丘尼戒。如果自己没有师父,没有寺院帮忙,很难的。
基本这样,如有那里没看懂,再发,看到即回。

『玖』 佛家的比丘戒与比丘尼戒二者有何不同

呵呵~~您的问题说好答是非常容易答.说不好答也难以启齿说明的.为什么呢?因为牵涉到一个问题.以下就略为说明: 1.比丘戒与比丘尼戒又叫具足戒.也就是出家戒.有一种说法是:出家戒佛制不得与居士知,未免兴谤破戒僧众挑僧众毛病.以若兴毁谤罪在无间永不得出,断灭佛法. 2.能不能看出家戒好像有正反不同的争论(反对阅读的占大部分).具我所知.泰国那边的在家居士并没有这方面的顾忌.至于在大乘佛教地区.如果阅读过后不要将内容拿来当成批判师父的标准.基本上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现在我就简述比丘戒与比丘尼戒的大致戒律.至于每条戒律的内容.恕不能在此详细条陈.请见谅, 具足戒。又称“三坛大戒”。是东亚(现今日本已经没有传授具足戒。)大乘佛教的僧侣应受持之戒律。

顾名思义,具足戒分为三个部份:

沙弥戒:分为十戒
不杀生
不偷盗
不淫泆
不妄语
不饮酒
不着华鬘香油涂身
不歌舞观听
不坐卧高广大床
不非时食
不捉持生像金钱宝物
比丘戒或比丘尼戒:比丘戒有二五○戒,比丘尼戒有三四八戒。以性质分为:
波罗夷(比丘四,比丘尼八)
僧残(比丘十三,比丘尼十七)
不定(比丘二)
舍堕(比丘三十,比丘尼三十)
单堕(比丘九十,比丘尼一七八)
波罗提提舍尼(比丘四,比丘尼八)
众学(比丘一百,比丘尼一百)
灭诤(比丘七,比丘尼七)。
菩萨戒:依梵网经,有十重四十八轻戒。
受具足戒有其一定的规矩在。首先,求受戒者应年满二十岁,身心俱无障碍且有心求受戒者,方可允准受戒。受戒前应如法恭请“三师七证”作为十方戒子之得戒、羯磨、教授三师和尚以及尊证七师。受具足戒之后,才正式具备了比丘或比丘尼的身分。

阅读全文

与比丘尼戒证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好处 浏览:727
油汀发明 浏览:216
论文转让网 浏览:282
通州门面转让最新消息 浏览:165
第二届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 浏览:4
2010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答案 浏览:259
3系马年限量版价格 浏览:952
快餐店转让协议 浏览:407
小萝莉和猴神大叔版权 浏览:290
产权年限到期后怎么办 浏览:83
铜川58同城转让 浏览:477
著作权使用许可范本 浏览:846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浏览:414
火石创造笔试题 浏览:545
河南医院转让 浏览: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总结 浏览: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