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笔迹鉴定的准确率有多少
要提供相同时期同类签名的检材,否则无法鉴定,如果有检材,那么鉴定问题不大。
『贰』 笔迹的笔迹学成果
1、书写的压力反映了人精神和肉体的能量。
2、笔画结构方式代表了书写人面对外部世界的态度。
3、书写的大小是自我意识的反映。
4、连笔程度反映了思维与行为的协调性。
5、字和字行的方向是人自主性及社会关系的反映。
6、书写速度与人理解力的快慢有关。
7、整篇文字的布局反映书写人面对外部世界的态度与占有方式。
『叁』 从一个人的字迹可以看出一个人什么
1.笔迹轻重决定人的性格和工作能力。 2.字母大小,如大写字母过大,字体过大或过小,证明个性表现的意图和愿望。 滥用弧线,花字尾表明自我感觉、精神状态有某种局限性。办事一丝不苟和有条理的人在笔迹中通常有这些特点——字母清楚完整,标点符号准确。 3.字行高低不平是机智和狡猾人的笔迹。 4.字迹有棱有角,说明观点和意图坚定,喜欢加剧冲突; 字迹圆滑表明办事老练,性格随和。 根据上述特征来判断人的性格。 首先从下笔的轻重看,笔画轻重均匀适中,说明稳重,有自制力, 对所喜欢的事情能达到如醉如痴的程度。 笔画不匀称的人则喜欢破坏,脾气暴躁,因琐碎小事就会伤心。 笔画很重的人敏感;笔画过轻的人则自信程度差,喜欢自责。 字行也能说明问题。 行直说明稳重,起伏不平说明有外交手腕,善于发现别人的弱点。 越写越往上斜,说明自尊心强;往下斜,说明性情沉郁。 字体大表明在极端条件下能够表现自己,过于自信和举止随便;字体小则表明克制、会计算、有观察力。 字迹紧凑的人吝啬、谨慎。 从笔迹看心理 人的心理状态与病情有很大关系。一些心理治疗专家认为:“笔迹是人类大脑的写作”,例如,病人书写时字母的一横都从左向右地往上斜,表明病人是个乐观主义者,他的病较易治好;相反,如果病人的字间隔或行间隔较大,说明他是个悲观主义者,在治疗前应做些思想工作。也有人将它作为一项科研技术运用于刑事侦查和审讯实践中。 美国著名的心理疗法专家威廉·希契科克对笔迹学研究已达20年,他藏有4万份笔迹档案,从中他得出了一些具体的结论: 笔迹是一个人的性格,智力水平和思维逻辑的具体反映。凡是笔画轻重均匀适中,说明书写者有自制力、稳重,对自己所喜欢的工作能竭尽全力去完成;反之,凡是笔画不均匀的书写者多半是个脾气暴躁、喜欢破坏和妒忌心强、喜欢背后做小动作的“阴谋家”。笔划过重的人比较敏感,笔划过轻的人往往缺乏自信。 字行高低不平是机智或狡猾的人的笔迹;字迹有棱有角说明书写者是个意志坚定、观点鲜明,不会改变立场的人,但这种人一般说来 会与观点不同者辩论得面红耳赤。反之,字迹圆滑者则是性格随和、办事老练,能一唱百合,善于搞公关工作的人。 凡是在字的上部书写得干净利落而又能紧紧护住下面的书写者,象征有进取心、接受能力强、好学,这些人是培养做领导者的好材料。 凡是字体丰润、笔划搭配匀称,书写速度又较快者是个理解能力强、忠于职守的人;而在字的结构方面严谨、方正以及点划都能体现力度者是个记忆力强、办事认真的人;字体方圆、长短、大小错落有致者,其适应性及变通能力强,适宜做交际及公关工作。 凡能模仿别人的笔迹又缺乏新意者,可靠性强,但又能独当一面;如果字迹书写得较小,运笔轻重适度,阿拉伯数字写得很美而签字却显得比较拘谨者,是个内藏心机,喜怒不外露和能沉着应付大事的人。 敢于打破常规,另辟蹊径,笔迹求异变形者,是个富于冒险精神的人;在字行间起伏不平的书写者富于外交手段,善于发现别人的弱点;书写时越写越往上者是个乐观主义者,而越写越往下者则是个悲观主义者。 字体大小也是个性的一种表现,字体写得过大的人是举止随便、过于自信和做事比较草率的人;字体写得过小则是有观察力和会精打细算的人,字迹过于紧凑则具有吝啬和善于盘算的性格。 总之,上述理论从字的笔画轻重、匀称性,字迹的棱角或圆润,写字速度的快慢,字的间架结构,字体的形状、长短、大小,字的模仿性或创造性,字行的高低,倾斜度等特点的排列组合起来看人的心理,甚至有的由此预测未来和人生。 笔迹与心理健康 从一个人字迹我们大致可以分析这个人的性格。比如性格刚强的人一笔一划都显得干净利落、方正坚硬;而性情软弱的人,则字体就相对无力,柔弱得多。我国西汉文学家杨雄就曾说:“书,心者也。心画形而人之邪正分焉”。 笔迹心理学家还认为笔迹与心理健康之间也有着显著的联系。他们通过分析字的力度与斜度、字体与字结构、空格与空白、签名风格等,能够准确地判断出书写者的心理方面的问题。 笔迹家雅曼把笔迹学研究的成果分为七个大类: 1、书写的压力反映了人精神和肉体的能量。 2、笔画结构方式代表了书写人面对外部世界的态度。 3、书写的大小是自我意识的反映。 4、连笔程度反映了思维与行为的协调性。 5、字和字行的方向是人自主性及社会关系的反映。 6、书写速度与人理解力的快慢有关。 7、整篇文字的布局反映书写人面对外部世界的态度与占有方式。 通过笔迹探索性格与心理健康,是一门尚年轻的学问,但它也是一项有趣而充满活动力的事业,相信它在不远的将来,能为我们带来新的讯息。 笔迹与心迹 也许将来某一天,当你向求职单位递上打印得整整齐齐的履历表时,却会被要求必须提供一份手写的材料。别奇怪,因为专家要对你的笔迹进行分析,以便用人单位能更多地了解你的性格和心理状况。 中国古代就有字如其人、识人不如相字的说法。但通过笔迹真能了解一个人吗?前不久,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的一间教室里,我现场观看了笔迹心理学家徐庆元的演示: 一位女学员在黑板上写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两行大字和几个阿拉伯数字,徐庆元观察片刻后说:她的书写速度快,线条流畅,笔触重,这三者是和谐统一的,可以看出这个人快人快语,单纯而不复杂,即便是坏事,也能用好的眼光去看,很难被污染;喜欢直言,批评人比较严,属于刀子嘴,菩萨心…… 徐对着笔迹思忖了一会儿,又说:她经历过生活的磨难,像男性般独立;也能包容,有热心,爱帮忙,有慈悲心;她喜欢做亲自动手的工作、技师型的工作,比如医生;但她还有艺术方面的才能,可能要通过业余发展起来……最后,似乎迟疑了一下,徐先生在黑板上写下文学两个字。 在场的人都感到十分惊讶,因为被徐庆元分析的这个人,正是作家毕淑敏。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曾在西藏阿里当过军医。毕淑敏说,徐的分析还是很准确的。 为什么从字迹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心理状态来呢?心理学教授郑日昌说,写字也是一种行为表现,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投射。 我们知道,人的稳定型行为,比如言谈举止、处理问题的方式等等,都表现出人的个性特征。就像每个人的说话方式不同一样,我们每个人的笔迹也不相同。美国心理学家爱维认为:手写实际是大脑在写,从笔尖流出的实际是人的潜意识。人的手臂复杂多样的书写动作,是人的心理品质的外部行为表现。 徐庆元从14岁起就开始研究笔迹了。他告诉记者,小时候自己写字很慢,进了中学,因为写字慢,考试时就很吃亏。后来为了把字写快,他练了一年字,结果发现自己的性格开朗了,外向了。从那以后,他就开始注意老师、同学的字和他们性格之间的关系,收集了很多笔迹进行分析研究。在高考落榜后最苦闷、迷茫的时候,有个同学拿来一张字条,让他分析。他看后告诉同学,写字的人正处在痛苦压抑之中,情绪十分沮丧绝望,正处于得不到解脱的精神状态中。同学听后大吃一惊,告诉徐庆元,这个人因为失恋,前天喝敌敌畏自杀了,这张字条是他自杀前一天写的。 这件事给了徐庆元很大刺激和启发,成为他研究笔迹心理学的一个动力。他在研究中发现,书写线条不是视觉而是主动触觉控制的结果,书写时握笔的松紧和行笔的轻重快慢会因人而异,笔迹线条是人在无意识活动的同时留下的无意识记录。从这里入手,徐庆元创造了通过笔迹线条研究人的心迹的理论和方法。1988年,徐庆元创办了贵州实通汉字笔迹心理鉴定服务科;1990年7月,成立了遵义庆元笔迹与心理研究室。他在中华百绝博览会等展览上的演示,引起一次次轰动。他的笔迹心理鉴定科研成果,还获得了国家发明银奖。 徐庆元的笔迹心理学研究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与此同时,中国还有一些江湖笔迹学家也在进行各自的探索。他们不知道,17世纪初叶,意大利就诞生了笔迹学者;1872年,两本系统的笔迹学专著在巴黎出版,引起了科学界的震动。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笔迹学早已成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不少大学开设了笔迹心理学的专门课程。笔迹学成果被广泛地应用于心理学、医学、人才学、刑事侦查学、公共关系等领域。在法国、德国、美国、瑞士、以色列等国家,许多企业都通过笔迹分析来参考选择雇员,进行人事安排。而世界上第一个汉字笔迹学研究所,1990年2月诞生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其实,在中国,笔迹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被称为字相学。在关于书法的文献中,也有大量的笔迹心理学资料。唐代文豪韩愈就曾说:喜怒窘穷、忧愁、愉逸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划书焉发之。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笔迹学在中国被视为伪科学、唯心主义、封建迷信,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1994年10月,在北京举行了首届中国笔迹学学术研讨会,这意味着笔迹学开始走出江湖。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笔迹学者除徐庆元等一两个人是专职外,大多是业余的。作为自学成才者,他们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却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在心理学界,香港心理学家高尚仁和台湾心理学家杨国枢都进行过有关的研究,但内地学者的研究尚不多见。郑日昌教授认为,中国笔迹心理学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在理论上提高,走向专业化,使它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肆』 关于笔迹鉴定,在法庭上做为证据的可靠性有多高
法院所要求提请的证据须是具有鉴定资格的法人单位出具的证明。只有你有法定鉴定机构出具的合法证明,在法律上即视为有效!事实上由书法鉴定大家做出的笔迹鉴定准确率几乎高达100%,排除一般人为因素而言,所以法律上才支持笔迹鉴定作为证据使用,如果只有65%的话,证据法是不会选取的。
手书笔迹测评报告
人才测评是随着现代经济发展、科技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借助于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管理学、行为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学科为基础的一种综合选才的方法体系,它能对人的知识水平、智力、特殊能力、个性特征、职业倾向和发展潜力等方面的素质进行综合测评,为用人单位进行人才选拔和安置、个人选择职业提供重要参考。
笔迹分析是人才测评技术手段中的一种投射技术, 它是现代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依据心理投射的原理,充分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笔迹中的压力、速度、而已等因素还原出书写者的气质、性格、个性和行为方式等特征,从而为个人和组织的发展提供帮助和建议。
由于笔迹分析具有简捷、方便、准确性高、个性化强的特点。由于笔迹具有很强的书写动力定型的特点,所以,尽管书写者可能由于心情等原因在笔迹上略有变化,但是,正如英国最著名的笔迹鉴定专家戴维斯所说:“一个书写者能变化字体的斜度、大小、轻重和速度,但是他一生中的书写习惯如同指纹一样,是改变不掉的,即使他涂抹或者雕琢。”因此笔迹分析可以避免被测试者不愿合作而带来的掩饰、歪曲、装好、随机作答等局限,能更客观地了解被试的心理。正是基于这样的特点,笔迹分析的准确率一般为65%。
签名与盖章的效力事实上并不真正完全相同。签名是真是假可作笔迹鉴定,难以否认,因此效力较高。相反,印章的真假与否很难认定,比如明明私章是当事人自己盖上去的,但他事后可谎称是他人偷刻的章,而你却很难自己举证。
于此,在法庭诉讼中,法院也并不真的都由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在有关法律文书上“签名或盖章”,而是签名,必要时如不会签名的或是更改部位,则辅以按指印,至于单独的盖章,在法庭的有关法律文书中是看不到的。
前些年中,金融部门的不良贷款比例相当高,其原因之一是由于贷款(或担保)手续不严,包括该签名处却盖了章,结果事后被借款人(担保人)所否认甚至被查明纯属诈骗。因签名、盖章而引起的贷款争议案也发生不少数派,在这方面吃的亏也不少。究其责任主要在于制度不严(有些金融部门前些年只笼统地要求借款人或保证人世间在有关文书上“签章”,而未明确切要求必须亲笔签名)。
所幸的是,如今金融部门法律意识已经增强,法律知识也大大提高。如今的金融部门对保证人的要求不再是“签名或盖章”,而是三保险,即签名加盖章加指印,并且还要求保证人的配偶签名、盖章按指印。
这里还要提醒的是,在签名前,必须要求对方出示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军官证等),并摘录有效身份证件号码,认真的验明对方的正身。否则,难免有时被人冒名顶替,那样的话,哪怕签上十个名也不抵用,至于要否将身份证复印件存档这倒不是关键。因陋就简为,只要签名属实,即使身份证复印件不存档,对方照样无法否认,反之,如果签名不实(如被人代签),则即使将身份证的确良原件留存,也是白搭,人家完全可以将此解释为系遗失或被窃。
因此,无论是谁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重视签名、盖章,尤其是金融部门,更要严格把关,充分认识签名、盖章在银行业务中的重要性,在业务文书中正确使用好签名、盖章,以确保银行的资金安全。
『伍』 笔迹鉴定的历史研究
中国现代从笔迹鉴定的角度对汉字笔迹的分类
1938年,著名学者冯文尧在其著作《刑事警察科学知识全书》中,将笔迹特征分为“全部观察与局部观察”两种。“全部观察”包括十类:(1)风格:字之全盘气势;(2)布局之松散、紧凑、平均、偏窄,正业或奇巧;(3)笔势之疾沥,偏正或贯中;(4)字之体势:如王、颜、苏、柳、米 ……汉碑、魏碑等;(5)字迹间隔之宽窄与距离之远近;(6)字之匀整、歪斜与参差;(7)字之神态。如迟涩、飞动、局促、玲珑、庸俗、软弱、洁净、污浊;(8)字型之大小。如长短、歪斜、松紧、肥瘦、老嫩;(9)字之数量及标点符号之位置与样式;(10)错字之检举。“局部观察特征”包括以下五类:(1)用笔之神趣:如顿笔、挫笔、提笔、转笔、折笔、蹲笔、驻笔、掩笔、尖笔等;(2)起笔与终笔的态势:如藏锋与露锋、正锋与偏锋、直笔与侧笔、缩笔与方笔、仰笔与方笔;(3)点之仰覆,尽之平毕,直之刚健,以及起、策、啄、转折承接处角度;(4)个人独特之笔画或花样;(5)字之临取、历取……等等。 1943年,犯罪学家徐圣熙,将笔迹特征分为八种:(1)字行的趋向;(2)字迹倾斜的角度;(3)字体的大小;(4)字体的不同样式;(5)整齐或杂乱;(6)连续或间断;(7)笔画的轻重;(8)运笔的快慢。
1949年以后,笔迹的分类较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1958年中国笔迹鉴定专家的分类,将笔迹特征分为一般特征和个别特征两个方面。笔迹的一般特征是指笔迹的熟练程度、大小、间隔、倾斜度、连贯性、均匀程度、字型和压力的大小等;笔迹的个别特征包括十个方面。主要有运笔、搭配比例、笔顺、字的写法、标点符号的写法等。另一个有代表性的分类是1999年,贾玉文教授将笔迹特征分为九大类:(1)概貌特征;(2)局部安排特征;(3)写法特征;(4)错别字特征;(5)搭配比例特征;(6)笔顺特征;(7)运笔特征;(8)笔痕特征;(9)书面语言特征极其应用等。 著名笔迹鉴定专家涂丽云教授结合自己的鉴定实践,对笔迹的分类的分类有了自己的认识。她认为:“在鉴定中得以证实并广泛应用的笔迹特征主要有以下这些内容:书面言语特征、文字布局特征、书法水平特征、字体字型特征、写法特征、错别字特征、笔顺特征、运笔特征、搭配比例特征、比痕特征、标点符号及阿拉伯数字特征”。此外,涂教授又加上一个特征“字的神韵特征”。
以上是从笔迹鉴定的角度对汉字笔迹进行的分类,由于研究目的与任务的不同,因此分类具有明显的鉴定特点。 所谓文件一般指的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在工作生活交往中形成的各种书面材料。在物证技术领域内,文件被赋于了更加广泛的内涵:即指载以语言文字或图形的各种书面材料。为了进一步认识物证技术中所谓"文件" ,这里从不同角度将文件划分为若干个种类:
按制作方法不同可将其分为书写文件、印刷文件以及它们的复制品;按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文字材料、表格、图画和照片等;按用途不同可分为证件、公文、信函、书刊、报纸、契据、货币及各种票证;按载体材质不同还可分为普通材质文件和特殊材质文件,普通材质文件是指由专用于书写、印刷材料制成的文件,特殊材质文件是指用非专用于书写、印刷材料制成的文件,如案件中常会遇到的用木棍、砖头、锐器等在建筑物体、地面、树木等客体上刻写印制的文字图形等。
文件不仅种类繁多而且用途也非常广泛,它广泛的应用于人与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国家乃至国与国的交往中。正由于此,它常常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或常常与各种案件发生联系,从而成为文件检验的对象:文件物证。
文件物证与一般书证不同,它是以文件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的各种书面材料,文件的物质属性主要包括文件的存在方式、文件的外部形态以及文件的特征特性等。而书证是以其所记载的内容证明案件事实的,作为书证的文件使用时一般不需要检验,只须对其内容进行调查研究,确定其内容是否真实可靠。只有在对书证物质属性发生怀疑或是书证内容无法辩认时才需要对其进行技术鉴定,如怀疑其被篡改伪造或是文字内容模糊不清时。这时该书证就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书证了,它同时也具有了物证的属性。作为物证的文件大多也具有书证的性质,如反动标语、反动传单以及被篡改伪造的票据等, 其内容所能说明的属于书证,其物质特性证明的则属于物证。而文件检验技术检验鉴定的只是其物质属性的哪一部分,属于书证的哪部分内容不应涉及。对于物证的文件一般都要运用专门的知识或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检验鉴定,以达到以文件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的目的。 文件检验是以众多学科知识为基础,研究识别鉴定文件物证理论和方法的科学,是确定文件与案件事实与当事人或嫌疑人关系的侦查和司法鉴定的手段。
文件检验的定义有三层涵义:
第一,文件检验是研究识别鉴定文件物证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它所研究的对象是与案件有关的各种文件物证,主要研究文件物证的各种现象及内在的规律特点,还研究各种因素对文件物证所产生的影响,以揭示,kkklk识别鉴定文件物证的科学方法。
第二,文件检验是多种学科知识和研究成果的产物。由于文件物证种类繁多、形式各异,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又十分复杂,这就决定了文件检验的基础科学知识相当广泛,涉及到哲学、文字学、语言学、心理学、生理学、物理学、数学、化学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各个领域。离开上述科学知识和方法,文检工作就无法开展,同时各个学科的发展、相互渗透与综合又为文件检验技术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第三,文件检验的目的是为侦查和诉讼审判工作服务的。一方面,文检技术是刑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检察机关的侦查手段之一,通过对文件物证的检验鉴定,可为侦查工作指明方向或证实犯罪;另一方面,文检技术也是司法鉴定的一项重要内容,其鉴定结论也是证明案件事实的重要诉讼证据。
『陆』 请问 笔迹鉴定 好鉴定吗
法院所要求提请的证据须是具有鉴定资格的法人单位出具的证明。只有你有法定鉴定机构出具的合法证明,在法律上即视为有效!事实上由书法鉴定大家做出的笔迹鉴定准确率几乎高达100%,排除一般人为因素而言,所以法律上才支持笔迹鉴定作为证据使用,如果只有65%的话,证据法是不会选取的。
手书笔迹测评报告
人才测评是随着现代经济发展、科技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借助于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管理学、行为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学科为基础的一种综合选才的方法体系,它能对人的知识水平、智力、特殊能力、个性特征、职业倾向和发展潜力等方面的素质进行综合测评,为用人单位进行人才选拔和安置、个人选择职业提供重要参考。
笔迹分析是人才测评技术手段中的一种投射技术, 它是现代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依据心理投射的原理,充分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笔迹中的压力、速度、而已等因素还原出书写者的气质、性格、个性和行为方式等特征,从而为个人和组织的发展提供帮助和建议。
由于笔迹分析具有简捷、方便、准确性高、个性化强的特点。由于笔迹具有很强的书写动力定型的特点,所以,尽管书写者可能由于心情等原因在笔迹上略有变化,但是,正如英国最著名的笔迹鉴定专家戴维斯所说:“一个书写者能变化字体的斜度、大小、轻重和速度,但是他一生中的书写习惯如同指纹一样,是改变不掉的,即使他涂抹或者雕琢。”因此笔迹分析可以避免被测试者不愿合作而带来的掩饰、歪曲、装好、随机作答等局限,能更客观地了解被试的心理。正是基于这样的特点,笔迹分析的准确率一般为65%。
『柒』 笔迹是什么意思
笔迹一指各个人所写的字所特有的形体特点一指手迹。不同的人必然会形成不同的笔迹,它能反映不同书写者的特征。生理、心理因素甚至身体外表都会对笔迹有影响。笔迹鉴定和笔相学等都是有关笔迹的学问。
【忧乐美 团队---生同一个寝】为您解答
=====满意请采纳为满意答案吧====
『捌』 关于笔迹鉴定的问题,请做出正确回答!在线等,急!!!!
我听一个律师说过,只能对碳素墨水可以鉴定出时间,其他的就很难。笔迹鉴定一般是通过对可疑笔迹和嫌疑人的笔迹进行比较鉴别,确定是否为同一人的笔迹,或确定检材是否为某人书写的一项专门技术,其任务就是要通过研究笔迹中反映的书写动作习惯特征、文字布局和书面的语言特征,为诉讼提供线索和证据。所以鉴定是谁写的比较普遍,鉴定书写时间的比较少。
书写时间的鉴定分得很细,对各色圆珠笔、蓝黑墨水、签字笔、碳素墨水、普通雕刻印章、原子印章、复写纸等鉴定方法各不相同,鉴定成功率、准确度各不一样。对每一种色料的时间鉴定,各个地方均有所长,甚至所依据的理论都不一样,更不用说检验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理解为有些单位、有的人对某一种书写色料做得较能得到同行认同。
对于涉及最多的圆珠笔,目前国内主要有: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书写材料处(010-63264488转书写材料处)使用薄层扫描法,具体是要求委托单位必须同时提供检材文件的落款时间附近和怀疑真实书写时间附近的同种类、相同保管条件的圆珠笔笔迹样本。比如:某文件落款2000年5月,而怀疑其真实书写时间是在2002年3月。就要求提供2000年4、5、6月,同时提供2002年2、3、4月同种类圆珠笔书写的字迹,最好是写在相似的纸上,有着相似的保管条件。他们采用的方法是剪取少量笔画,溶解后进行薄层层析,一般能分出五个以上斑点。用薄层扫描仪比较检材与两个时间段样本的斑点分布和大小,如果检材与2000年5月的样本笔画斑点相近,就认为检材是2002年5月书写;如果和2002年3月相近,就认为是2002年3月书写。刑警学院文检教研室(024-86982331)采用的方法是弱-强溶剂提取法。具体操作是采用打孔针(直径小于1mm)在笔画中提取定量圆珠笔油,用弱、强溶剂依次定量提取后进行薄层扫描,计算弱、强溶剂提取油墨量的比值。比值越小,书写时间越长,实验室误差为7.8%。当然也对样本有苛刻的要求(同公安部的要求)。司法部鉴定中心(021-62042957)和西南政法大学(023-65382655)采用的好像也是薄层扫描,但具体方法未见披露。江苏省检察院(025-3798177)在媒体上有报道,但具体方法也未见披露。安徽省公安厅方邡(0551-2801095)于2000年公布了多次测定法,此方法已在安徽省公安厅立项。具体是根据圆珠笔油的干燥过程,在较新鲜时颜料分散度较大,容易被溶解;时间长久后颜料逐渐聚集,连接料中的树脂固化,便不容易被溶解的原理,对检材圆珠笔画进行分时段多次溶解测定,比较溶解度的下降数据。如果几次测试数据呈下降性变化,则检材一定是近期书写;如果没有测出变化,则不能确定书写时间(而不认为书写形成时间较长),因为不能排除保管在暴露环境下或人为老化。该方法是国内唯一不需要比对样本的检验方法,对怀疑是一、两个月内书写的检验成功率及准确度都是相当高的。针对该方法局限性太大、实用性不强的缺陷,我们现在研究新的多次测定法,已在安徽省公安厅立项,预计2003年底之前能完成鉴定。
对于蓝黑墨水,传统的硫酸盐扩散影像检测法源于前苏联专家提出,国内基本都能做。主要原理是根据蓝黑墨水中的硫酸根离子被写到纸张上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超越笔画的边界向外扩散,通过显色,能将硫酸根离子以黑色硫化铅的影像显现出来。书写时间越长,硫化铅影像越宽,直至轮廓消失。但具体操作不易,且对扩散影像与时间关系的判断难以掌握。文件保存的湿度对该方法影响很大。1996年,重庆市公安局夏莉琳(023-63750268)发表了热分析法检验蓝黑墨水字迹的书写时间,曾在领域内引起广泛关注,但该方法对比对样本的要求也很高,目前只进行相对于样本的比对检验。?对于纯蓝钢笔、碳素钢笔、签字笔、复写纸等书写色料字迹的时间检验,国内目前正在积极研究,但目前尚无公开公布的研究成果。公安部使用薄层扫描的方法对有机类签字笔有所研究,类似于对圆珠笔的检验方法。安徽省公安厅方邡使用多次测定法,对复写纸、色带打印机及签字笔字迹均有过成功的检验案例。但目前尚在扩展研究之中。
对于印章印文的盖印时间检验,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是指根据印章印文的阶段性表现特征来推断印文的实际盖印时间。比较明显的有:印章的坏损,磕碰,修补,人为记号等。这些特征在某一个特定时间开始出现,可以作为我们判断盖印时间的重要依据,也是最可靠的检验方法。比较不不易掌握的还有印章上粘有的疵点、杂物的阶段性变化情况。这种方法也是一种相对检验法,需要提供足够的比对样本印章印文。比如落款1998年4月的文件上印文,怀疑是2001年7月盖上的,就需要收集1998年4月和2001年7月的该印章盖印的印文样本,数量越多鉴定的成功率、准确率越高。这不涉及很复杂的技术,各地文检机构基本都能做,只要鉴定人很仔细、下功夫,往往能发现伪造证据。至于很多人提到的用仪器来检验印文盖印时间(物理检验),据我所知,这是很片面的提法。他们其实指的是用多波段文检仪,例如VSC2000,根据印文的荧光来进行检材和样本的比对。这里分两种情况:一、普通蘸印泥印章。这种印章所蘸印泥随意性很大,就是同一天蘸两种不同印泥盖章,也很正常,即使检出检材与样本荧光不一样,也不能说明不是同一天盖印。二、原子印章或固定印泥的翻转印章。这类印章在一段时间内(下一次添加油墨前)所用印油是相同的。但在实践中发现纸张对印油的荧光影响相当大,甚至不同机器的检测结果都不一样。我在一个案件当中对同一组检材样本用不同型号的VSC检测荧光,就遇到一台机器荧光反映相同,另一台机器反映不相同的尴尬情况。只有在检材与样本荧光明显不同时(后加的油墨与以前的油墨成分不一样),才表示检材与某时间段样本不是同一时间。这种情况是很少能遇到的。?化学方法也同样需要同时间段的比对样本印文。只是切取一部分(通常0.5-1cm边框)印文,利用薄层扫描来分析检材与哪个时间的样本接近。所遇到的问题及局限同物理方法。?印章印文或手印印文的绝对形成时间(不要比对样本)检验,目前只有安徽省公安厅方邡提出的“油痕再扩散法”,该方法已通过公安部鉴定。它是根据多次测定印文的油痕来推算印文的绝对盖印时间。它的显著优点是由于是对同一文件的检测,纸张、印油等诸多影响因素已不存在,使检测成为理想化状态。如果油痕有变化,则一定是时间的因素推移所导致。由于油痕一般在三个月内趋于稳定,所以该方法只限于实际盖印时间是在三个月内的、有油痕扩散现象的印文检验,所以局限性是比较大的,实际检案中只有不到30%的印章印文具备此条件。
关于文件的人为老化。这里作为一个专门问题提出。不用避讳,人人都会想到这个问题。特别是制假人首先会想到这个问题。甚至有熟人问我怎样把文件处理一下使其检验不出来。我还真仔细考虑了一下。但是觉得怎么处理都不妥,处理不好弄巧成拙,一旦鉴定人识破有人为做旧痕迹,肯定结论会往假的上靠。任何一种书写色料,尽管其组成成分有所不同,可老化程度和年限是大致对应的,虽然幅度较宽,但毕竟有个谱。一个一年前的文件,色料的褪色度、与纸张的结合牢度等却相当于一二十年前的文件,当然就有问题了。例如圆珠笔油中一般都有苯甲醇作为连接料,约占圆珠笔油墨总量的20%-30%,当圆珠笔油墨形成到纸张上后,苯甲醇缓慢挥发,用液相色谱或薄层扫描能检出剩余的苯甲醇与形成时间的大致关系。一般半年至一年后仍有少量苯甲醇,如果一个落款几个月前的文件检验发现苯甲醇全无,那则基本这个文件是经过人为老化(仅是举例)。刑警学院王世全院长使用弱-强溶剂法对圆珠笔的人为老化问题也进行了专题研究,发现从弱溶剂与强溶剂的比值过小上能判断文件经过人为老化。对于其它色料,包括有人研究碳素的表面龟裂情况等,涉及行业秘密,不再一一叙述。
总之,人为老化文件是很危险的,本来也许侥幸鉴定人可能不下结论,可一旦被发现有人为老化痕迹,恐怕就凶多吉少了。
关于书写时间检验的鉴定费。由于这项检验的高复杂性、高风险性,所以收费较高。也可以说有时是有价无市--当事人愿意出很高的鉴定费,还找不到地方鉴定。一般鉴定费都是几千元以上,所以准备做这项鉴定时要有思想准备。
『玖』 笔迹鉴定的准确率是多少
笔迹鉴定是通过以下特征确认的:
书写风貌:比如书写速度、是否正常书写etc,由此可以判断是正常笔迹还是伪装笔迹(伪装笔迹放大镜下看到不自然抖动、收笔过慢过重等)、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书写人的教育水平、年龄和身体状态等等
2. 布局:比如字行间距、首行缩进习惯、字行正还是歪、页边距留白大小etc
3. 写法:比如繁体字、职业原因导致的习惯性简化字、笔画笔顺的错误写法、标点符号的习惯写法(圆括号、方括号、尖括号等)
4. 结构:比如单字笔画偏旁间的布局关系、固定搭配的词组间的布局(如日期有人习惯写年月日,有人用点,用顿号,用短杠,用斜线etc)
5. 笔顺:这个好理解,不用举例子了,同部首的书写笔顺已经形成条件反射,是人主观意识最难控制的部分
6. 运笔:比如起笔收笔的轻重、是否有下压上提动作趋势、连笔的连接部位和方向、笔力分布情况,这部分需要用放大镜看。不同的书写工具也会导致运笔变化。比如圆珠笔的笔迹运笔就会比中性笔重一些。
7. 笔痕:比如用圆珠笔书写的油墨露白和堆积、不同笔尖形成的笔痕区别、纸张的区别、纸张下衬垫物对笔痕的影响etc,这部分也需要用到放大镜和显微镜。
笔迹鉴定欢迎选择广东财安司法鉴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