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近20年考古成果展

近20年考古成果展

发布时间:2021-11-27 07:21:02

㈠ 近几年有哪些著名的中亚考古成果

近年来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丝路考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国考古工作也逐渐走出国门。
2018年3月23日我国正式启动中国—沙特塞林港遗址考古项目。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选派的5名中方队员将于2018年3月26日奔赴沙特阿拉伯,开展为期20天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2018年4月5日,中沙联合考古队对塞林港遗址有了初步的了解。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已发现建筑基址多处、墓地两处,并发现了疑似水井、围墙墙体等遗迹,初步判断塞林港遗址存在明显的功能化分区。从建筑技术的考察来看,地表建筑物多用砖块、土坯和珊瑚石垒砌。两处墓地中已发现墓葬超过百座,并发现碑刻数十块,部分碑刻还可见清晰的碑铭,记述了墓主的身份信息。

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坎特镇红河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
2018年9月3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该院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方面合作推进的联合考古取得阶段性成果。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历史与文化遗产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坎特镇的红河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考古人员首次对整个红河古城遗址进行了比较精确的测绘,并在古城西侧发掘了一个佛寺遗址。

2016年9月26日丝路考古成果发布:发现古代游牧文化大型聚落遗址中外考古人员深入西天山西端地区开展系统考古研究,全面了解古代游牧文化遗存的分布状况,新发现大批遗址,包括一些古代游牧文化的大型聚落遗址,填补了学术空白。2013年12月,中国西北大学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撒马尔罕签署了关于“西天山西端区域古代游牧文化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项目的合作协议。经过多年调查、发掘和研究,在乌兹别克斯坦苏尔汉河流域及周边山地的考古调查和已有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公元前1世纪,在阿姆河以北的苏尔汉河两岸分布的一批古代城址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应属早期贵霜文化,与其后的贵霜帝国文化关系密切。在苏尔汉河周边的山前地带,分布有同时期的古代游牧文化遗存,这些遗存可能与古代月氏有关。在萨扎干遗址所获考古发掘资料表明,撒马尔罕盆地南缘的西天山北麓山前地带分布的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的古代游牧文化遗存,应属古代康居文化,这与《汉书》等古代文献的记载是相合的。这一发现为确认古代月氏文化的分布范围提供了新资料。

㈡ 南昌海昏侯墓里挖掘出了哪些比较独特的文物

今年正好去了江西省博物馆,参观了《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所以可以用亲身经历来回答这个问题。海昏侯墓出土的考古文物很多,但是不少文物比如车马具、乐器等,并无过多独特之处。如果要说独特,个人认为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金器。海昏侯墓共出土金器478件,合计115公斤。其中有金饼385枚,马蹄金48枚,麟趾金25枚,金板20块。是我国汉墓考古发现金器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一次。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麟趾金、马蹄金和首次集中发现的“上”“中”“下”铭文,四枚金饼上的“南藩海昏侯臣贺元康三年酎金一斤”,也证实了西汉的酎金制度。
第二种是简牍。与器具形制的相对稳定不同,简牍文献的传承具有复杂性,文字记录能为我们反映不少新材料。海昏侯墓出土了大量竹简以及近百枚木牍,目前尚未全部整理完毕,从初步清理的情况来看,内容大概包括论语、易经、礼记、医书、五色食胜、悼亡赋、签牌、奏牍等八类。其中《论语》可能是失传的《齐论语》,《易经》与传世《易经》内容差别较大,还有医书,比马王堆帛书《天下至道谈》的“八道”增加“虚实”成为“十道”。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盛传海昏侯墓出土了《史记》,其实是考古人员受采访的字幕弄错了。其中并没有发现《史记》,发现的只是《礼记》而已。
感谢阅读!

㈢ 旅行中你看过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展览

兴业太古汇的“平行世界”。头探进箱子里,正面是镜子,其他平面是思恋的诗,就像被感情困在桎梏的环境里。朋友说在另一侧,会看见我在箱子里的样子,这大概就是“清醒是别人的,而迷惘是我的”。

㈣ 万年前的稻米长啥样

10000年前浙江先民如何生活
上山文化考古成果最大规模展出
什么是上山文化?20年前,在浦阳江上游一个低矮的台地上,发现了一个古遗址,粗陋的陶器和石器,很不起眼,但年代测定让人大吃一惊:最早数据达11000年!比大家熟知的余姚河姆渡遗址早了整整4000年。这就是浦江上山遗址。20年来,这类遗址已经发现了19处,它们分布在钱塘江及附近区域。考古学界将这一史前文化定名为“上山文化”。
浙江的上古历史从上山文化开始,经历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最后形成吴越文化的发祥地。
“万年浙江,从这里开始——上山文化考古成果展”由浙江省文物局指导,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博物馆、浦江县人民政府、上山文化遗址联盟主办,浦江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义乌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仙居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展览将一直持续到3月14日。
这次“上山文化考古成果展”在杭州重磅亮相,是“上山文化考古成果展”全国巡展的第一站,也是上山文化考古成果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次展出。它首次全面系统展示20年来上山文化考古工作取得的系列成就,集中呈现浦江上山遗址、义乌桥头遗址、仙居下汤遗址出土的上山文化最新考古成果。
中国考古学泰斗、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严文明曾说过,“上山文化是世界最早的稻作农业起源地、世界最早的彩陶发现地;两个世界第一,完全有资格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万年浙江”究竟有多恢宏久远呢?10000年前,浙江人吃的稻谷长什么样呢?稻谷是如何研磨出来的?10000年前,浙江人到底是如何生活的呢?可以说,这场考古成果值得每一位浙江人都去看一看。
开幕式现场,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上山文化发现者蒋乐平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报告厅作学术报告,讲述“从河姆渡到上山——浙江新石器时代新认识”背后的故事。
10000年前的稻谷长什么样
9000年彩陶上的神秘符号又是什么
都说上山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稻作遗存,上山遗址发现了包括水稻收割、加工和食用的较为完整的证据链,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
所以,这次展览中最重量级的展品也是来自10000年前的神秘“稻谷”。

上山遗址稻谷
展厅中央有一粒看起来非常不起眼,甚至完全会被忽略的小小稻米,大家去观展的时候,一定要看仔细了,它可是来自10000年前的“宝贝”。
除了小小的稻米,还有来自不同时期的陶器。比如义乌桥头遗址发现的彩陶,距今9000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历史最久远的彩陶。

上山遗址陶杯
大家去看彩陶的话,一定要凑近看看,上面可是有神秘符号的。神秘的短线组合图符常被专家学者认为是原始卦象。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上山文化发现者蒋乐平在现场指给大家看一只陶壶:“栩栩如生的太阳纹,反映了文明初创阶段人类的精神生活和审美旨趣,还有一些无法解释的神秘图案,虽然我们现在没法去解释,但它肯定是代表了当时一种观念形态。”他透露,随着考古发掘不断深入,上山文化遗址群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更多的考古谜团尚待解开。

㈤ 铂金为什么掉价了这么厉害

铂金为什么掉价了这么厉害?

铂金具有工业属性:其实铂金的工业属性跟白银一样,在经济不景气或者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铂金的价格会大跌,看在2020年铂金的价格就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重挫。

铂金也可以作为装饰品:其实铂金作为装饰品,但是没有黄金和白银那么畅销,这个也是导致铂金不断下跌的原因之一,供大于求,市场供需的问题。

铂金注意事项:

铂金首饰也不宜和黄金首饰同时佩戴,因黄金较软,若互相摩擦,不但会使黄金饰品受损,也会使 黄金染在铂金上,使之变黄,且很难去掉。不要把各种珠宝首饰随心放置在同一个抽斗或首饰盒内,由于各种宝石和金属 的硬度差别,会由于互相摩擦而导致消耗。

每一年因将铂金饰品送到宝石店检验一下,查看钻石与镶托是不是有松动与磨损,以便及时整修。 经常穿戴的珠宝首饰应每一个月查抄一次,观察是不是有磨损或嵌入松脱的征象,然后加以调停补缀。

铂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白色贵金属,化学性质极其稳定,不溶于强酸强碱溶液,在空气中不氧化,延展性好。由于这些特性,铂金与钻石是完美的搭配。由于铂金坚韧而有延展性,即使是一个小小的铂金爪也能让每一个钻石变得无比安全和坚固。毕竟,钻石的安全是一个值得消费者考虑的重要因素。

不可否认,铂用途广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铂族金属结合使用。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自2008年以来,随着商品价格的大幅下跌,铂金价格也大幅下跌。重要的是行业对铂金的需求下降了,所以可以看到铂金的价格也在下降。

黄金是一种更稀有、更珍贵、价值更高的金属。黄金的贵族身份应该因其金融属性而受到调查。我们都必须熟悉“钱不是黄金,但黄金是钱”这句话。这句话揭示了黄金和货币的本质。

此外,黄金文化在各种文明中相当传统。就像从皇帝到法老,权贵们想把一切与自己生存状态相匹配的东西都带进坟墓,而是最重要的武器之一,去年在轰动一时的“五色炫耀——汉代考古成果展”展现了海昏侯的奢华,再次印证了西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多金王朝”的文化传统。

据考古发现,南昌,汉代侯墓出土金器378件,金饼285件,林芝金器26件,金盘20件,是中国汉代墓葬中发现的金器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一种。

在古代罗马城邦时代,金币不仅是最有价值的货币,而且国库与寺庙融为一体。这种货币体系一直维持到罗马帝国。因此,由于黄金的金融属性和黄金文化,人们更愿意购买黄金,黄金更值钱。

㈥ 某单位组织238名员工去省博物馆参观海昏侯墓考古成果展,限乘42人,租6辆车够吗

42×6=252
252>238+6=244
租6辆车够

㈦ 我国近年5大考古发现有哪些

20世纪中国考古领域有许多重大发现。这里主要是广义上的考古发现。1925年王国维在题为《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发见之新学问》的讲演中,集中介绍了前所未见的五项重大发现———即殷墟甲骨、塞上简牍、敦煌遗书、大库档案、少数民族古文字。笔者认为,从今天来看,这个总结仍有现实意义,因为后来考古上的大的发现基本上是在这五个方面的基础上展开的。

㈧ 海昏侯墓的出土文物

2011年来考古人员共勘探约100万平方米,发掘面积约1万平方米,共清理出土了各类文物1万余件。
成套出土的有编钟、编磬、琴、瑟、排箫、伎乐俑;竹简、木牍以及有文字的漆笥、耳杯等数以千计;五铢钱10余吨近200万枚;青铜雁鱼灯、青铜火锅上的花纹惟妙惟肖;青铜镜上镶嵌着玛瑙、绿松石和宝石等等,都是汉代考古文物珍品。
车马坑出土了实用高等级马车5辆,马匹20匹,错金银装饰的精美铜车马器3000余件。这也是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座带有真车马陪葬坑的墓葬。
2015年11月14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的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在此次主椁室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组漆器屏风和两块马蹄形金器。其中,在主椁室西室被发现的漆器屏风表面有孔子生平的文字以及孔子画像。考古专家表示,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海昏侯墓位于江西南昌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东南约1000米的墎墩山上,整个墓园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该墓已清理出土文物1万余件。
11月17日上午,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西侧出现数量惊人的金器堆,包括数十枚马蹄金、麒趾金、两盒金饼等等。
2015年12月,玉具剑、玉质耳杯、韘形佩、“子母”套装漆器等陆续发掘出土。这是南昌西汉大墓主椁室考古发掘的第23天,考古发掘取得的进展。
2015年12月8日,南昌西汉大墓主椁室考古发掘又取得进展,考古人员在主椁室提取出多件玉器。其中包括一把约80厘米的玉具剑。
2015年12月14日,考古队员从主椁室提取了有葡萄般大小、两端钻有微孔、对齐贯穿的琥珀,这块琥珀中还有昆虫,属于珍贵的虫珀。
2015年12月19日,在主墓出土的竹简中发现了一篇《筑墓记》,有可能详细记录了南昌西汉大墓建造的过程,将为揭开墓主人信息和考古工作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2015年12月20日,考古人员们开启了南昌西汉大墓主棺的第一层棺板,在其中发现了马蹄金和玉器。 ,
2015年12月22日,考古人员在主棺的内外棺之间发现了多块金板。经秦汉考古权威专家确认,这是汉墓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金板,或将提供墓主人的重要信息。
2015年12月23日,考古专家在出土竹简中发现《论语》,且据资料表明西汉大墓地处文献记载的昌邑王刘贺的封地,历史背景十分清楚。实用车马陪葬坑出土的雕刻精美纹饰鎏金、错银青铜车马器,与文献记载“龙首衔轭”的“王青盖车”类似。此外,墓内出土了大量带有“南昌”、“汉”、“昌邑二年造”、“昌邑九年造”等文字的漆器、青铜器、印章和木牍,因此目前墓主身份已经初步明确为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2015年12月24日,在提取的金器中,经初步统计,大金饼95枚,小金饼1枚,大马蹄金12枚,小马蹄金21枚,麟趾金15枚。
2015年12月25日,海昏侯墓再次出土了33枚马蹄金、15枚麟趾金以及20块金板,整个墓葬中出土的金器数量已达378件。这些金板共20块,长为22-23厘米,宽为10厘米,厚度较薄;除一块金板后有附着物外,其余金板未发现之前期待的文字或图案信息。
2015年12月27日,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临时文保用房里,文保人员正在清理前25日在主棺南侧发现的金板、马蹄金等金器。记者在现在看到,马蹄金分大小两种,大马蹄金分别刻有“上”、“中”、“下”三种文字,对此专家还未得出完整结论。记者了解,25日下午,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棺柩的外棺和内棺之间的金器全部被提取出来,其中金饼96枚、马蹄金33枚、麟趾金15枚,另外还有金板20块,此次出土的金板,长约23厘米、宽约10厘米、厚约0.3厘米。加上此前在主椁室出土的金器,截至目前,海昏侯墓出土金器已超过370件,重量已超过78公斤。其身家之丰厚已超出历史的记载和专家的预料。图为刻有“上”字的马蹄金。
2015年12月28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屏风上有孔子图像及生平介绍文字。北京联合大学历史专家王楚宁认为之前各种传世书籍都没有完整记载孔子的姓与氏,孔子屏风则明确写着孔子“字中(仲)尼,姓孔,子氏”,将孔子的姓、氏、字完整记录。孔子屏风的第二列文字“鲁昭公六年,孔子盖卅矣”,告诉了我们孔子三十岁时的准确纪年,由这一时间节点可以推算出孔子的生年为鲁襄公七年(公元前566年)。孔子屏风记载的孔子生年比《春秋公羊传》和《春秋榖梁传》记载的生年早十四年、比《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的孔子生年早十五年。
2016年3月2日,《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展。

㈨ 第二届考古大会在哪里召开

成都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是于2018年10月22日至24日在成都召开的一次考古学盛会,主题为“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于2018年10月22日至24日在成都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

此次大会主题为“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共设置16个专委会分组讨论。由于近年来四川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成绩显著,本次会议特设古蜀文明及四川考古专场。届时,诸多业内专家、学者将针对四川考古热门议题开展讨论。



(9)近20年考古成果展扩展阅读:

第二届考古大会主题展

1、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

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是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此次展览共展出文物和各类展品500余件,是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的全方位展示。

2、古蜀文明与两河文明对话展

这是世界上首次在大学博物馆举办的古蜀文明主题跨国联展。展览联合以色列耶路撒冷圣地博物馆、美国耶鲁大学皮博迪自然历史博物馆巴比伦特藏、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四家单位参展。

3、金色记忆——14世纪前中国出土金器特展

已于9月下旬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开展,展陈国内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0家考古文博单位的精品金器。

4、考古四川新世纪展

展览分为“考古三星堆”和“考古四川”两个板块。

“考古三星堆”选取三星堆遗址历年出土的75件文物,系统再现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工作、研究历史;“考古四川”通过新世纪以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展的重大遗址和基础建设工程考古项目中出土的81件文物,展示新世纪四川考古的辉煌成就。

㈩ 近两年重大考古发现有哪些

其实近年还有很多考古发现,只列举下面几例:
2010年度古新发现:“南澳1号”明代沉船:
“南澳Ⅰ号”是我国沿海经过正式考古调查和发掘的明代沉船,它为解决中国海外贸易、航海、制瓷等诸多学术课题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实证材料,研究明代中国经济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和线索。以陶瓷为例,沉船中大量的漳州窑系产品极富特色。由于漳州窑的属性,目前国内传世与出土的器物均不多见,窑址发掘亦多为残件;本次发掘不仅提供了品种极为丰富的成品,同时也填补了16-17世纪间大航海时代我国海外贸易政策转变、东南沿海经济结构变化等资料的空白。

2011年考古发现:河南郑州老奶奶庙旧石器时代遗址:
老奶奶庙遗址位于郑州市西南郊、二七区侯寨乡的樱桃沟景区内。在50平方米发掘范围内,发现3000多件石制品、12000多件动物骨骼及碎片、20余处用火遗迹,以及多层迭压、连续分布的古人类居住面。这处新发现非常清楚地展示了当时人类在中心营地连续居住的活动细节,同时也发掘出土一系列与现代人行为密切相关的文化遗存。老奶奶庙遗址的发现进一步将近年来在嵩山东南麓调查及发掘的数量众多的旧石器地点完整地连接起来。这些地点既有临时活动场所,也有长期居住的中心营地,还有专门的石器加工场所,以及摆放石堆与大象头骨的特殊活动遗迹。其分布明显成群组聚集,构成多个以基本营地为中心,各类临时活动地点成放射状分布的遗址群。遗址群沿古代河流两侧分布,有各自相对独立的活动领域。新发现确切证明,早在距今3~5万年前中原地区已有繁荣的旧石器文化与复杂的栖居形态。

2012年考古发现:内蒙古辽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遗址:
辽上京城址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由皇城(北)和汉城(南)组成,平面略呈“日”字形。西山坡是上京皇城西南的一处自然高地,也是全城的制高点,尚存三组东向的建筑基址。其中北组的中部偏后,有三座地面保存较高的圆台形建筑基址,编号为YT1、YT2和YT3。

根据发掘的遗迹形制和遗物可知,YT1应是一座砖木混合结构的六角形佛教建筑基址。于辽代始建,至少进行过两次大规模修筑,金代以后才逐渐废弃。YT2和YT3可确认是六角形塔基,二塔基的包砖、散水的做法和规格均与YT1相同。本次发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辽代都城遗址考古。根据考古发现的遗迹和遗物,可以确认西山坡是一处辽代始建的佛教寺院遗址,位置重要,规模庞大。佛寺北组为东向的长方形院落,四周有院墙。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为大型的六角形砖木混合结构建筑(YT1),左右两侧对称布置小型的六角形砖塔(YT2、YT3),前有小型建筑基址和广场。YT1建筑结构特殊,柱础雕刻莲花纹、龙凤纹,出土刻画写实、彩绘贴金的泥塑造像,这些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座基址的等级和功能。这次发掘成果确认了西山坡建筑遗址是佛教寺院的建筑性质,对重新认识辽上京皇城遗址的形制布局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本次考古新发现为研究辽代考古、历史、佛教和建筑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3年考古发现: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汉木椁墓:
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位于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老官山”地点一处西汉时期墓地进行了抢救发掘工作,共发掘了西汉时期土坑木椁墓4座。墓葬均早期被盗。墓葬为竖穴土坑木椁墓,分为有底箱和无底箱两类。墓葬方向和大小相近。方向为南北向,椁室长5~7米、宽3~4.5米、高2~2.2米。共出土遗物620余件,其中陶器有罐、鼎、盆、钵、瓮、壶、井、灶等;漆木器有耳杯、奁、几、盘、盒、木俑、马、璧、杖、器座、案、半圆形器、织机模型等;铜器有弩机、带钩、扣饰、钱币有“半两”和“五铢”;另有少量铁器、竹编器、草(棕)编器等。重要收获有M1出土的50余支木牍、M2出土的玉质印章和4件竹木制织机模型、M3出土的920余支(编号数量)竹简及人体经穴漆人像等。M1出土木牍书写内容为官府文书和巫术两类。M3竹简为医简,经初步整理,医书暂定名为《五色脉诊》《敝昔医论》《脉死侯》《六十病方》《病源》《经脉书》《诸病症侯》《脉数》《医马书》。墓葬年代初步推测为西汉景帝、武帝时期。出土四部织机模型应是迄今国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多综多蹑织机,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丝绸纺织技术研究的空白;首次在四川出土的医简是继马王堆之后出土的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医简医学文物。

2014年考古发现: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
磨刀山遗址位于广东省西部云浮市郁南县。该遗址是广东省首次发现并经科学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旷野类型遗址。4个月的抢救性发掘取得突破性收获——这里是广东目前确认年代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存。这一发现填补了广东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将该地区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历史由距今13万年左右大幅提前至数十万年前,是广东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该遗址的发现既是岭南及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进展,为华南乃至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新材料,同时也为深入研究华南—东南亚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关系、区域人类起源与演化历史以及东西方文化比较等国际热点课题提供了重要的新契机。

2015年考古发现:郭家庙曾国墓: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郭家庙曾国墓地位于枣阳市吴店镇东赵湖村,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曾国墓地,总面积120万平方米以上,分为郭家庙曾国墓地和曹门庙墓区。郭家庙墓地分布在两个相对独立的山岗上,北岗为郭家庙墓区,南岗为曹门湾墓区,总面积达120万平方米以上。墓地东距周台遗址、忠义寨城址1公里,西距九连墩战国楚墓群1.5公里。2002年和2014年对郭家庙墓地的两次发掘,证实这一墓地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曾国高等级贵族墓地。2014年的考古发掘,因其重大的学术价值被评为当年的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此次展览是首次将2002年和2014年郭家庙墓地的发掘成果展出。郭家庙曾国墓地与叶家山西周早期曾国墓地、文峰塔曾国墓地、擂鼓墩曾国墓群共同构建了曾国考古学的年代序列,为研究曾国历史与周代封国制度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考古发掘是指为了科学研究,经文物行政部门批准,根据发掘计划,对埋藏文物的地方、对古文化遗址、古墓葬进行调查、勘探和发现、挖掘文物的活动或工作。考古发掘的文物,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

阅读全文

与近20年考古成果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好处 浏览:727
油汀发明 浏览:216
论文转让网 浏览:282
通州门面转让最新消息 浏览:165
第二届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 浏览:4
2010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答案 浏览:259
3系马年限量版价格 浏览:952
快餐店转让协议 浏览:407
小萝莉和猴神大叔版权 浏览:290
产权年限到期后怎么办 浏览:83
铜川58同城转让 浏览:477
著作权使用许可范本 浏览:846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浏览:414
火石创造笔试题 浏览:545
河南医院转让 浏览: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