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举一个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的成功例子
2009年7月27日至28日,首届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双方围绕“凝聚信心恢复经济增长,加强中美经济合作”的主题,就进一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建立强有力的金融体系,深化贸易投资合作,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重大议题加强交流,进一步释放中美携手合作,共克时艰的积极信号,促进两国乃至世界经济恢复增长。对话期间,双方就事关两国关系发展的战略性,长期性,全局性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双方认为,对话机制作为独特的论坛,有助于双方加深了解,扩大共识,减少分歧,增进互信,促进合作,有助于双方在解决全球金融危机,地区安全关切,全球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等共同挑战方面进行合作。这一机制体现了中美关系30年来的成果,表明双方正共同致力于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方面的关系。首届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取得了积极成果,为双方此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②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对话回顾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建立在此前中美战略对话与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两大机制的基础上。
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中美举行了五次战略经济对话。对话机制回顾如下:
2006年12月14日至15日,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在这次会议上,中美在促进美国对华出口的融资便利协定、中国加入“未来发电计划”政府指导委员会、中国加入泛美开发银行、启动双边航空服务谈判达成了实质性协议;在中国设立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代表处;并在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加强法治和消除贸易与投资壁垒、加强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医疗以及加强在高科技贸易、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经济地位、结构性问题方面达成共识,并达成价值5.5亿美元的四单合同。
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于2007年5月22日至23日在华盛顿举行。双方围绕服务业、投资与透明度、能源和环境、平衡增长和创新等议题进行讨论。在这次会议上,中美在达成扩大合资证券公司业务范围,提高QFII投资额度的问题、全面开放货运航权、削减或酌情取消环境产品和服务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问题、扩大人民币日交易浮动区间等问题上达成协定。
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于2007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在本次对话中,双方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面,中美承诺对出口实施有效政府监督;在金融服务业领域方面,中美就在金融服务业领域合作达成协议,这些协议包括:会后中国证监会将就外资参股中国证券公司及其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进行认真评估,并基于评估结果就调整外资参股中国证券公司的股权比例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在能源和环保领域,中美将在能源和环保领域加强合作,达成10年合作规划;美方答应积极推动对华民用高科技贸易;另外,中美双方同意行政规则制定的透明度得到提高并承诺继续就应对经济不平衡磋商。
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于2008年6月17日至18日在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举行。在本次对话中,双方在贸易、投资、金融、能源和食品五大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增进了相互理解和战略互信。在贸易方面,中美签贸易协议总额136亿美元;投资方面,中美同意启动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谈判;在金融领域,美国表态欢迎来自中国的主权基金;能源部分,中美签署能源环境合作框架文件;关于食品安全,中美有望签署加强食品安全领域合作协议,以及在医药领域、防灾减灾方面扩大合作。
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2008年12月4日至5日在中国北京举行。中美双方在宏观经济合作及金融服务、能源与环境合作、贸易和投资、食品和产品安全以及国际经济合作五个领域进行深入探讨,达成40余项积极成果 。
③ 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具体成果
达成47项具体成果 取得26项具体成果
④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成果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12月4日表示,中美两国在此间举行的第五次战略经济对话上就能源与环境合作达成5项具体成果。第一,在电力、清洁水、清洁交通、清洁大气、森林与湿地保护5个领域完成了启动行动计划的准备,制定了分、子项目和分阶段路线图;
第二,双方同意将能效合作确立为两国能源和环境十年合作的第6个领域;
第三,双方已就十年合作框架下的绿色合作伙伴计划框架文件达成一致,胡锦涛主席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布什总统特别代表、美国财长保尔森将代表两国政府正式签署;
第四,两国有关机构,包括中国国家发改委和美国贸易发展署,以及两国的进出口发展银行,将就共同采取多种措施支持能源合作十年规划签署相关的谅解备忘录;
第五,在十年合作联合工作组及两国有关地方政府和机构的共同努力下,中美已有7对绿色合作伙伴确立了合作意向,并将于当日签署合作意向书,包括中国华东师范大学和美国杜兰大学将共同开展关于湿地保护的研究,中国的大连港与美国西雅图港将就建设绿色集装箱港开展合作,中国重庆市与美国丹佛市及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将就在城市应用电动、混合动力清洁汽车开展合作。
⑤ 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战略对话具体成果清单(看你能看懂多少)
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经济对话联合成果情况说明
⑥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达成了什么协议。
经济对话成果包括五方面重要内容。
——双方承诺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美方承诺将推动建立更加平衡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储蓄率。中方将继续提高国内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双方承诺致力于构建更加开放的全球贸易和投资体系,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美方将在贸易救济调查中,认真考虑并给予提出“市场导向行业”申请的中国企业公正、合理的待遇,并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中方对依法在华经营的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外资企业提供国民待遇。
——双方同意加强金融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功能。美方欢迎外国资本投资于美金融业,承诺对中资银行、证券和基金管理公司适用与其他国家相同的审慎监管标准。
——双方同意加强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方面的合作。双方同意共同努力,确保多伦多、首尔峰会取得积极成果。
详细:http://www.biso.cn/html/n.asp?id=3256
⑦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突出特点
从形式上来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一种独特的“务虚会”,让双方不拘泥于双边关系的具体事务,不以具体成果作为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坦诚务虚,在务虚中求实,已成为两国战略沟通的重要平台。
顾名思义,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是战略性沟通,不是实务谈判,不讨论细枝末节的问题,不为两国关系中个别分歧和摩擦所累。对话涉及的问题都是两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同时,双方围绕中美关系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两国合作的重点领域,审视正在进行的合作议题和项目,规划下一阶段新的合作议题和项目,达成谅解和共识。对于中美关系的发展来说,这本身就是十分务实的,也是开展战略与经济对话的一个重要初衷。第二轮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两国主管部门还签署了多项合作文件,双方在战略对话轨道达成26项具体成果,在经济对话轨道达成40多项具体成果。双方希望通过战略与经济对话,为自己关切的具体问题寻求解决方案,这并不奇怪。美方期盼战略与经济对话能为其关心的朝核、伊朗核、苏丹以及人民币汇率、贸易不平衡、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资本市场限制等问题的解决带来促进。中方也直言不讳地提出亚太安全、涉台、涉藏等问题以及关于美方应放松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公平对待中国赴美投资企业、以合作方式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等问题。
在务虚中求实,求实不忘务虚,务虚求实两相宜。总的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一个坦诚务虚、虚实结合、构建框架、设置议程、加深了解、增加互信、促进合作的过程。在“务虚会”中,对话应紧扣涉及中美关系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议题,又不回避紧迫的具体问题。
⑧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历次对话
为中美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
首次对话于2006年12月在北京举行,对话坦率而富有成果,既加深了相互了解,也为加强双方合作提供了新契机。
双方围绕“中国的发展道路和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主题,就城乡均衡发展、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促进贸易和投资、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5个专题、11个分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对话还达成了一系列实质性协定,包括中美同意在中国设立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代表处;美国支持中国加入泛美银行;双方缔结了促进美国对华出口的融资便利协定;中国将加入“未来发电计划”政府指导委员会;中美同意于2007年1月重新启动双边航空服务谈判等。 经贸热点问题取得具体成果
在2007年5月于华盛顿举行的第二次对话中,双方重点就影响中美经济关系的若干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集中在服务业、能源与环境、经济平衡增长和创新四个议题,确定在相关领域开展一系列合作。
双方就事关中美两国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且兼顾了当前中美经贸关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取得了一些具体成果。
对话取得的实质性成果包括:中国进一步开放金融服务业;在2012年前将两国间的直飞航班增加一倍;宣布启动中国旅游团队赴美旅游的联合声明;中美争取在中国合作开发15个大型煤层气项目,以推进清洁煤技术;以及两国在养老金、失业保险、知识产权等领域达成的协议或备忘录等。 从战略高度探讨中美经贸关系发展
2007年12月在京举行的第三次对话围绕“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与前两次相比,这次对话重要特点在于中美双方超越了对短期经贸热点问题的简单关注,从战略高度对今后一段时间内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进行了综合思考。
双方就在金融服务业、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能源和环保、透明度等8个领域开展合作达成了31项共识,签署了多项协议。双方在金融服务业开放问题上取得突破,包括中方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公司包括银行发行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允许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发行人民币计价的公司债券,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法人银行发行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债券等;在食品、药品、医疗产品等多个项目上签署了促进出口安全的备忘录;在环保领域签署一项新的协议———加强发展生物质资源转化燃料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同意建立工作组,研究两国能源和环境领域的10年合作规划。 互信得到进一步加强
第四次对话于2008年6月在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召开,主题是“经济可持续增长”。对话营造了真诚、坦率的氛围,两国一致形容沟通“非常成功”,互信得以增强,具有深远影响。
这次会议取得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一是中美两国正式签署了《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文件。双方都高度评价这是中美在这一领域合作的重要一步,为今后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础,也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另一个则是正式宣布启动中美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谈判。
另外,双方还就宏观经济政策交流及金融服务业、对民生的投资及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贸易和竞争力、投资等领域签署了一系列备忘录及协议。双方还深入探讨了包括美国次贷危机、全球粮食安全等方面中美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据2008年12月4日《中国新闻网》公开披露的信息,此次战略经济对话,中美双方将围绕“奠定长久的中美经济伙伴关系的基石”的主题,就管理宏观经济风险和促进经济平衡增长的战略、加强能源和环境合作、应对贸易挑战、促进开放的投资环境、国际经济合作等议题进行讨论。
美国财政部副部长麦科米克2008年12月1日对媒体透露,这次对话和以前相比,有不同的背景,因为美国目前正处于新旧政府的过渡期,而全球金融危机的程度进一步加深,美国希望这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能深化双方合作,共同化解全球危机。美国认为,继续加强和中国的对话与合作,对美国经济前景很重要。但是由于2008年12月1日至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四日触及跌停,使得汇率成突如其来的焦点。
⑨ 第八轮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闭幕 看看取得了哪些成果
一.中美双边合作
两国重申不得从事或者在知情情况下支持网络窃取知识产权。
双方决定深化在预防公共腐败和打击跨国贿赂、查找腐败公款、拒绝成为犯罪分子及其资产的避风港、资产返还等领域的合作。中方承诺考虑在不远的将来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反贿赂工作组。
中美海关供应链安全与便利合作:中国海关总署和美国国土安全部决定加强双方在维护供应链安全和促进贸易便利领域的机制化合作。
二.应对地区和全球性挑战
双方承诺同其他G20成员一道,推进G20上述及其他议程继续取得进展,推动杭州峰会在诸多领域取得积极成果。
三.气候变化和能源合作
承诺推动《巴黎协定》的全面实施:双方决定通过强化政策对话保持并加强关于国际气候谈判有关问题的定期高级别对话。中美继续鼓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其他缔约方各自采取参加协定的国内步骤,以使《巴黎协定》尽早生效。
气候变化工作组:双方欢迎通过建立新的“电力系统倡议”进一步拓展工作组工作,该倡议包括已有的智能电网领域的合作和在电力消费、需求和竞争领域开展的新合作。各倡议和对话全年保持接触,下一次工作组年度会间会计划于2017年初在中国举行。
中美气候变化工作组--智能电网:下一步,中美决定加强在智能电网和其他技术上的合作,并决定将中美气候工作组--智能电网倡议更名为电力系统倡议。
中美气候变化工作组--电力消费、需求与竞争:在气候变化工作组电力系统合作倡议下启动了新的合作--电力消费、需求和竞争,并于2016年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召开第一次会议。
和平核能合作:双方期待在今年晚些时候在北京举行研讨班继续就《核损害赔偿补充公约》进行交流。
能源监管合作:双方决定在电力市场发展和能源监管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重点关注的议题包括:(1)电力价格。(2)双边合同和不平衡市场。(3)可再生能源并网。(4)智能电网政策和监管。
能源合作项目:美国贸易发展署决定与中国实体和能源合作项目成员公司合作开展两个试点项目,展示有关分布式能源热电、沼气和高级能源管理系统的技术。
四.双边能源、环境、科技对话
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决定继续推进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下各项行动计划不断取得进展,并继续实施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