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工作成果分级

工作成果分级

发布时间:2021-11-22 04:29:30

㈠ 项目管理四个级别要求有何不同

四个级别的不同要求如下:

1、高级项目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项目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高级项目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博士学位,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并担任项目管理领导工作1年以上,负责过2~4项以上复杂项目管理工作,取得一定的工作成果(含研究成果、奖励成果、论文著作),经高级项目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3)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并担任项目管理领导工作3年以上,负责过3~5项以上复杂项目管理工作,取得一定的工作成果(含研究成果、奖励成果、论文著作),经高级项目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项目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助理项目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2)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历),申报前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担任项目管理领导2年以上。

(3)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同等学历),申报前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担任项目管理领导1年以上,能够管理一般复杂项目。

3、助理项目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项目管理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助理项目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助理项目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3)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助理项目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4、项目管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

(1)具有高中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项目管理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从事项目管理工作1年以上。

(1)工作成果分级扩展阅读

各类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均可报名参加培训:

1、取得本职业助理项目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2、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历),申报前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担任项目管理领导2年以上。

3、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历),申报前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担任项目管理领导2年以上。

4、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同等学历),申报前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担任项目管理领导1年以上,能够管理一般复杂项目。

㈡ 干部级别如何分级

1、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2、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级序列分为:一级巡视员、二级巡视员、一级调研员、二级调研员、三级调研员、四级调研员、一级主任科员、二级主任科员、三级主任科员、四级主任科员、一级科员、二级科员。

综合管理类以外其他职位类别公务员的职级序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由国家另行规定。

(2)工作成果分级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四十六条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动议;

(二)民主推荐;

(三)确定考察对象,组织考察;

(四)按照管理权限讨论决定;

(五)履行任职手续。

第四十五条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应当具备拟任职务所要求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文化程度和任职经历等方面的条件和资格。

公务员领导职务应当逐级晋升。特别优秀的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按照规定破格或者越级晋升。

㈢ 公司职员工级别怎么划分

政府工作人员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政级别划分:

1、中国共产党各级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2、国家各级权力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即全国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3、行政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即国务院及其所属部、委、局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管理机构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4、审判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即在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5、检察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即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6、军队各级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7、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机关中专职从事公务的人员。此外,在行政机构改革中,一些原为国家行政部门的机关被撤销或改变体制而组成的“公司”,若靠国家行政拨款,主要担负行政管理工作的,亦应纳入国家行政机关的范围。

在这些“公司”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亦应视为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3)工作成果分级扩展阅读

政府行政级别设置

中国行政,基本上分为五套班子,即党委、政府、政协、人大、纪委。

中国干部级别划分, 国家级正职: 包括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国家头号人物。

国家级副职: 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人大常委等。

省部级正职: 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书记、省长、省政协主席、省人大常委会主席等、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直辖市市委书记等。以及国家各部部长等。

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 ,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

省部级副职: 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席、省人大常委等。

厅局级正职: 以前叫地厅级,主要是地级市(各自治州)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主席、市政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公安厅厅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司长 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

厅局级副职: 地级市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副市长、市人大副主席、市政副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处但是必须要副厅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厅单位。

县处级正职: 包括县(县级市、区、旗等)委书记、(区)县长、(区)县人大、(区)县政协主席、市各单位局长,如市公安局、司法局等。

县处级副职: 包括县(县级市、区、旗等)委副书记、县(区)委常委、(区)副县长、(区)县人大、(区)县政协主席、市各单位局长,如市公安局、司法局等,还有厅级各单位下属,如省公安厅X处,省委办公厅主任等。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正职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玄武区卫生局局长)。

乡科级正职: 包括各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乡长、镇长、办事处主任、以及镇级人大等,还有处级下属,如县公安局长等。

乡科级副职: 包括各乡、镇、办事处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副乡长、副镇长、办事处副主任、以及镇级人大副主任等,还有处级下属,如县公安副局长等 乡科级在下,就是所股级,是中国行政当中最小的,一般是乡里边财政所、派出所之类的。

㈣ 关于分级评价的两个层次

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分级评价分为两个层次:对勘查区(井田)整体性的可信度评价;对勘查区内的矿床(层)分块段的可靠性评价。整体性的可信度按预查、普查、详查、精查四个勘阶段划分;块段的可靠性由控制程度逐步提高的四个级别构成———A、B、C、D四级。

地质勘查评价,是指对地质勘查阶段所获得的地质信息的可靠性进行评价。如煤炭资源地质勘查评价其内容包括:①矿体赋存形态信息,即煤层厚度及稳定性、断层、褶曲、倾角、火成岩、陷落柱等;②煤矿开采技术条件或开采地质环境信息,即瓦斯、水文地质条件、煤层自燃发火、地温、煤层顶底板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煤层埋深、上覆松散层厚度等;③煤的物质组成及其物理化学性质,如煤的灰分、硫分、挥发分、发热量、粘结性、灰熔点、化学元素组成等;④煤炭资源的数量等。

对煤矿产来讲,勘查区内煤层各块段级别的评价,是对煤层几何形态的空间变化控制和了解程度的反映,即块段级别反映的是煤层空间赋存形态及煤炭资数量的可靠性。勘探工程控制的密度大,煤层几何形态圈定准确且数量可靠,如此则块段储量级别高(如A、B级),反之则低。对属于相同层位的同一稳定煤层,各块段因工程密度不同,资源的级别不同,其中密度大者级别高;相同的工程密度,不同煤层因其稳定性不同,其级别亦不相同,稳定煤层级别高,不稳定煤层级别低。煤层块段级别划分的主要目的是为矿井设计及开采服务。提高块段的可靠性的本质是降低开采成本和开采过程中的各类风险。

整体性评价反映的是勘查区内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形态、开采技术条件等地质信息的可靠性,即资源总体的可信度。它不仅是各个块段资源可靠性的累加,而且是在一个更高层次上对总体的再认识。如预查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对矿产资源的有无作出评价,故预查阶段提交的地质报告,仅能对矿产资源数量做一般了解,其可靠性低;普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普查区域内的矿产资源有无开发利用前景作出评价;详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为矿区总体设计提供地质资料;精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为矿井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随着勘查精度的提高,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矿产资源赋存的空间几何形态、数量、质量等地质信息量,而且可以提高对诸如矿体(层)空间形态变化趋势,褶曲、断层变化组合规律等的认识,以及关系勘查区整体的各种开采技术条件的了解,从而使勘查区总体可信度逐步提高。整体性勘查阶段划分的主要目的是为矿井建设和矿区接续服务、为国家宏观决策服务和长远规划服务。如国家根据预查、普查、详查、精查的煤炭资源数量、质量的比例,决定地质勘查工作的重点,以及相关的矿业权市场投放的数量和地域布局。

在我国煤炭工业部门,长期以来对煤炭资源的动态分析研究中,不但重视对于煤层块段不同级别(A、B、C、D)各级资源储量变化的研究,同时也十分着重对各不同勘查阶段在一个勘查区(或井田)所获得的地质成果中,其资源储量总体情况的评价研究,并将其划分为找煤储量、普查储量、详查储量、精查储量四大类。且明确指出,找煤和普查储量是研究煤炭工业战略发展布局的基础,详查储量是矿区总体规划的依据,精查储量是为适应矿井设计建设的需要。同时,根据长期实践的总结,对煤田地质勘查工作提出了“三、五、十”的要求,即要求精查勘探工作超前三年完成,详查勘探工作提前五年完成,普查勘探工作提前十年完成。根据不同勘查阶段所获得的资源储量作出整体性分类评价,这不仅对矿业长远发展规划布局和矿区、矿井建设接续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也是完全必要的。

㈤ 胡勇胜的工作成果

1.报道了锂离子能可逆嵌入/脱出到具有金红石结构的纳米二氧化钛中;
2.提出了具有分级结构的三维混合导电网络应用到纳米电极结构中的新思想;
3.系统研究了一系列新型功能电解质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4.发展了一种“Top-Down”的电化学锂化方法制备纳米多孔材料及其在燃料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在Nature Mater.、Adv. Mater.、JACS、Nano Letters、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共合作发表论文50余篇,SCI引用1000余次。合作申请6项中国发明专利、5项国际发明专利、已授权3项专利。
代表性10篇研究论文:
10. Yifeng Shi, Bingkun Guo, Serena A. Corr, Qihui Shi, Yong-Sheng Hu*, Kevin R. Heier, Liquan Chen, Ram Seshadri*, and Galen D. Stucky*
Ordered Mesoporous Metallic MoO2 Materials with Highly Reversible Lithium Storage Capacity
Nano Letters 9:4215-4220,2009.
9.Yong-Sheng Hu*, X. Liu, J.-O. Müller, R. Schl?gl, J. Maier* and D. S. Su*
Synthesis and Superior Electrode Performance of Nanostructured V2O5 Using Carbon Tube-in-tube as Nano-reactor and Efficient Mixed Concting Network
Angew. Chem. Int. Ed. 48: 210-214, 2009.
8.Yong-Sheng Hu*, R. D. Cakan, M.-M. Titirici*, J.-O. Müller, R. Schl?gl, M. Antonietti and J. Maier*
Superior Storage Performance of a Si@SiOx/C Nanocomposite as Anode Material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Angew. Chem. Int. Ed. 47: 1645-1649, 2008.
7.H. Kaper, F. Endres, I. Djerdj, M. Antonietti, B. M. Smarsly*, J. Maier and Yong-Sheng Hu*
Direct Low Temperature Synthesis of Rutile Nanostructures in Ionic Liquids and their electrochemical property
Small 3: 1753-1763, 2007.
6.Yong-Sheng Hu, Y. -G. Guo, R. Dominko, M. Gaberscek, J. Jamnik and J. Maier
Improved electrode performance of porous LiFePO4 using RuO2 as an oxidic nanoscale interconnect
Adv. Mater. 19: 1963-1966, 2007.
5.Y.-G. Guo, Yong-Sheng Hu*, W. Sigle and J. Maier*
Superior electrode performance of nanostructured mesoporous TiO2 (anatase) through efficient hierarchical mixed concting networks
Adv. Mater. 19: 2087-2091, 2007.
4.Yong-Sheng Hu, Y.-G. Guo, W. Sigle, S. Hore, P. Balaya, and J. Maier
Electrochemical lithiation synthesis of nanoporous materials with superior catalytic and capacitive activity
Nature Mater. 5: 713-717, 2006.
3.Yong-Sheng Hu, L. Kienle, Y.-G. Guo, and J. Maier
High Lithium Electroactivity of Nano-sized Rutile
Adv. Mater. 18:1421-1426, 2006.
2.Yongsheng Hu, W. H. Kong, H. Li, X. J. Huang and L. Q. Chen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on Rection Mechanism of Vinyl Ethylene Carbonate on Graphite Anode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Electrochem. Commun. 6(2): 126-131, 2004.
1.Yongsheng Hu, H. Li, X. J. Huang and L. Q. Chen
Novel Room Temperature Molten Salt Electrolyte Based on LiTFSI and Acetamide for Lithium Batteries
Electrochem. Commun. 6(1): 28-32, 2004.

㈥ 科研成果有哪些级别的如何划分

科研成果评价
科研成果评价

指对科研成果的工作质量、学术水平、实际应用和成熟程度等予以客观的、具体的、恰当的评价。这是科研成果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科研的发展方向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以及经济建设的发展。主要应从学术价值、经济效果和社会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评审。对不同类型的成果,要有不同的侧重,但不能偏废。对基础研究成果,主要侧重于学术价值;技术研究成果(应用研究印发展研究成果)应侧重于经济效果和社会影响。在成果具体评价上,必须坚持科学性、客观性原则。体育科研成果有:体育科学理论成果、体育科学新技术成果、体育科学新产品成果、体育软科学和体育信息成果,以及对已有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分为理论性成果和应用性成果两种形式。对前者通过评审的方式进行评价.对后者用鉴定的方式进行评价。体育科研的理论性成果,通常是以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或专著等形式表现出来的。这类成果占有相当数量.但“可比性”较差,又缺乏一种相对检验的标尺,所以较难评审。对这类成果可以通过各种学术会议来宣读论文,组织评审;组织专题报告,以答辩的形式进行评审;把论文上报本单位学术委员会,或通过本部门年度科研评奖工作进行评审;把材料寄给有关专业研究机构.或通过报刊编辑出版单位进行评审等。具体的评审方法有写出评审意见、推荐宣读、批准发表。投票表决、订分评定等。在组织评审中要注意两点;(1)参加评审者必须具有广博和专深的知识,一般都是同行中有一定学术威望的专家或学者;(2)着重对成果在阐明某一现象、特征和规律方面有无创见或突破做出评价,并衡量其提出纳新概念、新建设、新理论、新体系等的深度和广度。对纯理论研究的成果,一般不应要求具有明确的近期应用效果,而对具有应用价值的理论性成果,则应对其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和意义做出评价。体育科研的应用性成果,是指为解决某一技术问题而取得的具有一定创造性、先进性和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包括基础研究直接取得的应用性成果),例如研制的新仪器、新方法、新器械等。这类成果应采用科学签订的方式进行评价.目前大多是召开各种级别的技术鉴定会。在鉴定之前,一定要十分细致地做好准备工作:提供鉴定的报告、数据准确、说理清楚、论据充分;有关资料、样品、图纸齐全;审查讨论时要实事求是。目前。有些单位不采用鉴定会而通过“运用检验法”或“个别通信评价法”做出鉴定,这是一种有益的探讨和尝试。

㈦ 分等成果分项检查

(一)文本成果检查

主要是检查农用地分等成果报告的内容是否全面、论述是否清楚、处理是否得当,是否与图件成果和数据成果一致。文字成果的逻辑性检验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表达逻辑性,文字成果表述是否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以及设置是否合理、是否前后一致;二是排版逻辑性,文字成果的排版是否合理、一目了然。

(二)图件成果检查

图件成果以综合、直观的形式承载农用地的质量及其分布信息,直接为土地管理工作服务,为深入应用提供基础信息平台。对图件成果进行检验,可以确定成果的可靠程度,明确提高质量水平的方向,提高和扩大成果的应用面和适用面。

图件成果的检验分为形式检验和内容检验。形式检验主要包括工作底图的形式检验、中间成果图的形式检验、最终成果图的形式检验。内容检验以分层的思路进行检验,主要包括位置误差检验、属性误差检验、数据的完整性检验、数据逻辑的一致性、拓扑关系的正确性。

省级图件成果的自检一是将各县(市、区)的等别成果图与汇总完成的省级图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确保两者在耕地优劣程度方面的整体分布状况一致;二是检查工作底图的内容完整性与准确性,中间成果图件的基本制图规定以及数据存储组织上的合理性与高效性,最终成果图件的数学基础和数据存储组织上的合理性;三是检查图件成果的各项属性数据是否正确表达了成果要素的分类、分级等质量、数量特征,要素属性项的完备性、属性项数据类型的正确性以及属性值的准确性,检查图件成果数据是否按严格的拓扑结构组织,是否正确反映各要素的关联、连接与包含关系。

(三)表格成果检查

数据成果是分等成果在数据表格上的聚合,具有结构复杂、记录数多、涵盖面广的特点。县级数据成果有严格的数量特征的要求,既是图件成果承载的空间及描述特征信息的基础和补充,也是全省农用地分等省级汇总的数据保障。县级数据成果检验主要涉及基本情况、指标体系及权重、分等相关参数、系数成果、分等指数成果、等面积和标准样地;主要采用专家经验法、实地校验法、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

省级表格成果的自检主要是在汇总完成后,按照各县(市、区)各等别、各地类进行汇总,检查省级成果与县级成果的一致性。省级汇总出现漏等现象时,先查看省级耕地图斑对应的县级耕地图斑中是否有所缺等别的耕地图斑,若有所缺等别的耕地图斑,则检查对应关系表的准确性,若没有所缺等别的耕地图斑,则通过更新地类,分割图斑和增加图斑等方法实现不漏等的目的。

阅读全文

与工作成果分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好处 浏览:727
油汀发明 浏览:216
论文转让网 浏览:282
通州门面转让最新消息 浏览:165
第二届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 浏览:4
2010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答案 浏览:259
3系马年限量版价格 浏览:952
快餐店转让协议 浏览:407
小萝莉和猴神大叔版权 浏览:290
产权年限到期后怎么办 浏览:83
铜川58同城转让 浏览:477
著作权使用许可范本 浏览:846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浏览:414
火石创造笔试题 浏览:545
河南医院转让 浏览: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