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黑豆九蒸九晒的做法一
何首乌的制药食用方法是:将黑豆煮熟滤汁,在黑豆汁中加入黄酒,然后拌制首乌片上笼蒸后晒干,经过九蒸九晒以后便能服用。也可以单独用黄酒拌何首乌蒸了在赛 ,如此反复九次。还有一种九蒸九晒九露,方法和以上相同 就是早上蒸 然后拿出去白天让太阳赛 晚上露水在打湿了,如此反复九天 ,这就是九蒸九晒九露。至于蒸多久 适宜为度 大约1小时吧 药物要求尽量不接触铁器。
㈡ 九年级政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创新成果
九年级政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护创新成果,因为这些创新成果是凝结了创作人的智慧,辛勤劳动属于个人的劳动果实,应该予以保护。
㈢ 陈皮九制做法
谈起九制陈皮,坚信大伙儿一定也不生疏。这类源于于广东省的特色小吃,被很多人所钟爱。可是九制陈皮是怎么制作的,有应当怎样开展服用呢?大伙儿也许对于此事并不了解。今日,文中就来为大伙儿详细介绍九制陈皮的做法,对你说不一样秘方的九制陈皮有什么不一样的功效。
一、九制陈皮的做法
1.采用高品质的柑桔皮做为原材料,历经拣选、侵泡、以后要开展长期晾干,待橘子皮吹干就可以开展下一步。
2.吹干的橘子皮,要历经侵泡除去苦涩味。以后在橘子皮中添加甘草液、冷水及其言而无信开展烧煮,以1:2.5:20:1.5的占比,开展烧煮。
3.将甘草液烧煮以后的橘子皮,开展吹干解决,最终获得的便是茯苓。切割成适度的尺寸,就可以开展服用。
二、九制陈皮的吃法
1.茯苓半夏薏苡仁化湿止痰
15g茯苓、10g半夏与10g薏苡仁,添加适量的水,开展慢火烧煮,每天早中晚各服食一次,持续5天为一个疗程,持续2-3个治疗过程就可以合理医治痰湿体质,协助该类病人化湿止痰,道别病苦苦恼。
2.茯苓赤芍甘草祛湿健脾
将10g茯苓与10g赤芍及其15甘草,添加适量的冷水开展烧煮,每天服食2-3次,每一次15b250l就可以合理的医治性子不够,身体素质湿热的症状。一般以7天为一个疗程,3个治疗过程就可以看到作用。
3.茯苓薏苡仁桑白皮祛湿有利排尿
采用茯苓15g、薏苡仁10g、桑白皮5g,放水烧煮,每天分三次食用12b250l。持续应用7天为一个疗程,2个治疗过程就可以医治水肿状况,协助身体合理的祛湿有利排尿。除此之外,针对腹积水病人也拥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㈣ 党参九蒸九晒 做法
主料:土鸡750克,天麻15克,党参20克,红枣20克,枸杞10克,辅料料酒10毫升,姜3片,盐2-3克,清水适量。
1、瘦肉用开水烫下,去些血水;
㈤ 实践成果怎么写
1、报告题目
报告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标题把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概括出来。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标题,把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2、学院及作者名称
学院名称和作者姓名应在题目下方注明,学院名称应用全称。
3、摘要
报告需配摘要,摘要应反映报告的主要内容,概括地阐述实践活动中得到的基本观点、实践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结论,有英文摘要的中文在前,英文在后。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一般至少要有100个实词。摘要包括:“摘要”字样;摘要正文;关键词;中图分类号。
4、正文
正文是实践报告的核心内容,是对实践活动的详细表述。这部分内容为作者所要论述的主要事实和观点,包括介绍实践活动的目的、相关背景、时间、地点、人员、调查手段组成,以及对实践活动中得到的结论的详细叙述。
要能够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有新观点、新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和借鉴作用,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5、结束语
结束语包含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到的收获和感悟,也可以包括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6、谢辞
谢辞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在实践过程与报告撰写过程中直接给予帮助的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和其他人员表示谢意。
实践报告的写作过程
实践应包括以下步骤:收集资料、拟订报告提纲、起草、修改、定稿等。各个步骤具体做法如下:
1、收集资料
资料是撰写实践报告的基础。收集资料的途径主要有:通过实地调查、社会实践或实习等渠道获得;从校内外图书馆、资料室已有的资料中查找。
2、拟定报告提纲
拟订报告提纲是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根据报告主题的需要拟订该文结构框架和体系。我们在起草报告提纲后,可请指导教师审阅修改。
3、起草
报告提纲确定后,可以动手撰写实践报告的初稿。在起草时应尽量做到“纲举目张、顺理成章、详略得当、井然有序”。
4、修改、定稿
报告初稿写之后,需要改正草稿中的缺点或错误,因此应反复推敲修改后,才能定稿。
㈥ 基层班组建设方面的特色做法和成果有哪些
为全面打造收费站优质服务品牌,根据《晋城公司创建收费特色班组活动的通知》的要求,为更好将创建收费“特色班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树立一批先进典型,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结合我站实际,特制定创建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服务质量为核心,认真践行“三个服务”,紧紧围绕收费站精细化管理,与创先争优、“六比六看”活动相结合,深入开展“特色班组”创建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可能调动的积极因素,合力推进润城收费站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
三、主要目标内容
通过各班组创建活动的开展,努力实现“一个完成三个提高”,即收费任务完成,规范管理得到提高,文明服务得到提高、业务水平得到提高。
1、坚持应征不漏,完成费收任务。积极开展整治特权车、人情车活动,严格核查免费车、公务车,严格执行“绿色通道”政策,治理闯卡车辆,开展促营销增费收活动,不断提高通行费征收能力和依法征费水平。做到收费标准执行率100%,通行费收入及时上缴率100%,努力完成年度通行费征收任务。
2、强化文明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微笑服务、文明礼仪手势服务、收费人员精神风貌、特殊事件处理等方面的规范与统一,坚持“在岗一分种,敬业六十秒”,力所能及地为司乘人员提供开水、维修工具、外用医药和信息咨询等便民服务,熟悉辐射地旅游、住宿、餐饮、物流、特产等情况,不断拓展延伸服务;努力为司乘排忧解难,避免因服务态度、纠纷处理不当引发的服务投诉;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使员工从意识到行动上都有质的变化,实现服务水平整体提高。
3、强化精细管理,提高综合实力。结合站内考核,年度工作目标细分到班组,签订目标责任书,促进收费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严格执行《山西省高速公路岗位职责工作标准手册》要求,加强收费现场和监控监视管理,进一步加大特殊事件和特情车辆的稽查力度,对可能造成费源流失的情况进行仔细核查;强化员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树立“高速公路无小事”的理念,真正从司乘人员的角度去践行换位,
4、强化指标控制,提高业务技能。加大对收费流程和工作过程的控制,发卡差错率8‰、收费差错率0.1‰、废票产生率0.1‰、放行速度:入口发卡10秒/辆、出口客车18秒/辆出口货车30秒/辆、IC卡内部遗失率0.1%、闯卡车辆督办率90%,票证结帐准确率100%,确保便民服务设施“四常备”(开水、维修工具、外用医药、地图册)齐全;绿色通道开通率100%;收费广场干净整洁;同一车道排队等候过站的车辆不超过(含)5辆车;实现业务水平整体提高。
四、创建内容
1、比业务,创建快速放行班组。收费监控员通过日常对六项指标(长短款、车牌错误输入、车型错误输入、作废票据、入口发卡时间,出口收卡时间)的考核,看谁的业务指标控制最好。
2、比管理,创建低差错率班组严格执行《山西省高速公路车辆车型判定标准》,准确判定车型,通过规范班组成员行为和操作,及时调整班组成员情绪,控制入口发卡差错率。
3、比服务,创建文明服务班组采取收费监控室对工作人员微笑服务、礼仪手势、仪容仪表、文明用语等方面实时检查和24小时图像回放,统一评比,看谁的服务最出色。
4、比团结,创建爱心班组利用会议、学习、培训、集体活动等平台,看班组的参与率与协作能力,展示班组成员间的互助合作精神,关心周围同事和工作区周围闲散人员,主动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恶劣天气主动为司乘人员送上开水、食物,和安排住宿事宜等。
5、比结帐速度,创票证规范班组采用票证室对班组交接、领用、结帐时间和准确率、规范性进行评比考核,看哪个班组最好,要求班前领用有条不紊,交接班稳、快、准;班后结帐规范、快速、准确;票证结收时间短,效率高。各班组按照班组创建目标,还可以从文艺、体育等方面选题开展活动,集中开展特色的创建活动,看哪个班组活动开展最具实效,最能展示班组优势,最能形成个性特色。
五、创建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与选题(3日)。综合办制定创建方案,结合各班组实际,选择创建主题。
第二阶段:活动与考核(3月20日)。根据选题,各班级认真地开展活动,按创建内容要求进行考核。
第三阶段:总结与评比(4月21动情况进行汇总评比,对活动中涌现的优秀人物、先进事迹给予表彰,总结交流经验,推广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推进收费站运营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
六、活动要求
(一)认真组织、提高认识。要从收费站精细化管理“五精四细三转变”理念和践行"三个服务"的要求出发,以精细化的要求指导创建活动,全体员工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真正投入到活动中来,并把创建活动作为提升精细化管理工作的一个平台,从思想上达成一致,行动上拧成一股劲。
(二)抓好典型,全面提高。树立各方面的典型,以先进带动后进,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地推动整体工作协调发展。
(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润城收费站QQ群,收集创建规章放在群共享,供员工参考;各班组要收集创建活动中的优秀人物事迹,每周一发表于群热点,作为活动评比的项内容;全体员工在活动过程中的好的想法建议和工作感悟,及时发表于群论坛,增加班组的考核分值;各班组要把创建成果于29日前发表于群论坛,我们要充分利网络资源,使创建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
㈦ 主要成果
一、划分矿床类型与矿产预测类型
在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基础上,按照空间、时间和成因为主要因素,参照著名的典型矿床进行划分,共划分出五种预测类型和14个矿床式。预测类型分别为沉积型、层控(内生)型、热液型、风化型(残坡积型)和火山-沉积型。主要是沉积型矿床,其次为火山-沉积型和层控型,热液型、残积坡积型重晶石矿资源较少。沉积型、火山-沉积型和残积坡积型重晶石矿容易识别,层控型重晶石呈充填交代脉状、浸染状、囊状等形式产出。14个矿床式分别为:秦巴式、大河边式、湘黔式、石榴村式、李坊式、宋官疃式、潘村式、谭子山式、大豁落井式、镜铁山式、铺沟式、大池山式、南庄坪式、象州式。
二、典型矿床研究
在矿床类型与矿产预测类型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26个典型矿床,分别为贵州天柱大河边,湖南贡溪,广西三江板必重晶石、来宾市洪江,湖北省随县柳林,四川省城口县巴山,陕西省安康市石梯,甘肃省肃北大豁落井、文县东风沟,福建永安李坊,安徽石榴村、石桥,浙江临安冷田边,湖北枝城南庄坪,四川彭水,河南汲县大池山,陕西勉县铺沟,浙江绍兴西裘,广西象州县潘村,山东宋官疃,湖南谭子山、秀山,甘肃镜铁山,广西象州县寺村,扶绥县思同、鹿寨黄冕,广东水岭,报告中抽取了15个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矿床,并对其进行了所属的成矿区带、区域成矿条件、矿体特征、成矿机制及成矿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总结,绘制了成矿模式图。
三、成矿区带研究
根据成矿的构造背景及成矿作用性质、产物及强度等矿化信息,划分了中国重晶石矿Ⅲ级成矿区带。讨论了各成矿区带的划分原则,给出了区域成矿构造背景及矿产预测类型、规模和成矿时代,共划分出九个成矿省和23个Ⅲ级成矿区带。
四、矿集区及成矿远景区研究
在典型矿床及成矿区带研究的基础上,综合构造背景、岩相古地理及成矿条件等因素,划分出九个重晶石矿矿集区,分别为甘南-陕西南-鄂北沉积型重晶石矿集区、黔东-湘西-桂北沉积型重晶石矿集区、鄂西南-川东南-黔中层控(内生)型重晶石矿集区、邢台-汲县-运城层控(内生)型重晶石矿集区、安丘-临沭-含山热液型重晶石矿集区、闽西南沉积型重晶石矿集区、桂粤热液型重晶石矿集区、锡铁山-镜铁山-青铜峡火山-沉积型重晶石矿集区、桂粤琼风化(残坡积)型重晶石矿集区。矿集区的划分基本反映了沉积型、层控(内生)型、火山-沉积型、热液型、风化(残坡积)型重晶石矿矿床的自然分布和成矿的集聚区,表现了我国重要重晶石聚集区的基本特征。对五个资源潜力在2000万吨以上重要找矿远景区的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初步预测重晶石矿远景资源量10.2亿吨。可作为化工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矿种成矿规律与矿产预测的基础。
㈧ 科研成果转化如何不触国资流失红线
官、学、商三种身份集于一身,涂瑶生曾以此为优势,带领企业走出新路;但他也受三重身份所累,败于三者交叉的模糊地带。
刑罪边界
法院认定的另一笔300万元贿款,是谭登平转账给第三人,用于支付涂瑶生的投资本金。2011年底,涂瑶生通过他人购买长白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200万元是谭登平代其支付的。谭登平还帮涂瑶生归还了其在买房时向他人的借款100万元。
法院认定的谭登平证言称,他向涂瑶生行贿300万元,是因为他觉得涂瑶生在科达机电收购股权以及后来定向增发方面提供了支持和帮助,使得一方制药股价升高很多,大家都受益。具体指,涂瑶生利用职务便利为科达机电入股一方制药、谭登平代表科达机电在一方制药行使经营管理权以及科达机电取得重大事项控制权中谋取了利益。2006年,一方制药向专职高管定向增发时,涂瑶生明知定向增发后,广东中研所的国有股权会被稀释到三分之一以下,违反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相关规定,未履行职责向省广东中研所及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一方制药定向增发的重大事项,也没有报告其参与定向增发认购股份,擅自代表广东中研所同意该定向增发重大事项并收受谭登平为其认购及代持的股份,致使广东中研所的国有股权被稀释在三分之一以下,并对一方制药的重大事项决策丧失了控制权。
庭审中,涂瑶生和谭登平都翻供,称这300万元为涂瑶生股份收益。
涂瑶生上诉书称,前述300万元支出时间与2003年科达机电收购一方制药股份已相隔8年,谭登平还以涂瑶生对科达机电公司收购股份有帮助、对一方制药公司起过大作用为由,个人用300万元贿送涂瑶生,其行为完全不能反映其所称动机。2011年时,谭登平已全面掌管一方制药,涂瑶生虽然挂名董事长,但对谭登平无制约、管理、控制、隶属关系,没有行贿涂瑶生的动机。
这一翻供说法因“缺乏正当理由”未被法院采纳。
判决书称涂瑶生未就定向增发事宜报批违规。2003年施行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国有控股的公司、国有参股的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决定公司的分立、合并、破产、解散、增减资本、发行公司债券、任免企业负责人等重大事项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派出的股东代表、董事,应当按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指示发表意见、行使表决权。
法院认定的科达机电董事长边程证言称,通过定向增发将广东中研所股份稀释到33%以下是因为,一方制药重大事项都要三分之二以上股东一致同意,而广东中研所作为国有法人持股三分之一以上,很多投资意见都要上级审批,造成很多投资批不下来。经过计算,定向增发持股要达到12.28%左右,才能将广东中研所股份拉低到三分之一以下,此举有利于一方制药的发展。
上述不愿具名的刑法学者告诉《财经》记者,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精神,认定受贿罪既要看数额也要看权钱交易的具体情节,涉案情节是被告人个人行为还是集体决策,是否造成实际损失,对企业发展是否有积极作用,这些对案件走向、量刑均有影响,判决时需考量。
涂瑶生在广东中研所的一位同事对一审判决结果表示不解。他介绍,现在各科研单位也在倡导让科研人员得到实惠,涂瑶生作为中药配方颗粒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和一方制药的创办者,于情于理应该得到一定的股权奖励。
与此案相似的多个案例显示,科研经费及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项目负责人被指控最多的是贪污受贿——公款被“套取”、“转移”到个人或其所控制的公司名下,都可能触及一条红线——国有资产流失。
近年来,这一问题逐渐被重视。2015年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45条第3款称,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未规定、也未与科技人员约定奖励和报酬的方式和数额的,将该项职务科技成果自行实施或者与他人合作实施的,应当在实施转化成功投产后连续三年至五年,每年从实施该项科技成果的营业利润中提取不低于百分之五的比例。
2016年7月,最高检察院发布《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保障和促进科技创新的意见》,强调在办案中正确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如对于身兼行政职务的科研人员特别是学术带头人,要区分其科研人员与公务人员的身份;区分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与贪污、受贿之间的界限;区分突破现有规章制度,按照科技创新需求使用科研经费与贪污、挪用、私分科研经费的界限等。
目前,涂瑶生已经提起上诉,该案正在二审审理中。
㈨ 陆益龙的成果
代表性著作
农民中国——后乡土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嵌入性政治与村落经济的变迁——安徽小岗村调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嵌入性适应模式——韩国华侨的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流动产权的界定——水资源保护的社会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超越户口——解读中国户籍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商务印书馆,2003)
中国历代家礼(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
译著类20世纪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回应革命与改革:皖北李村的社会变迁与延续(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法律的公共空间: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5)
代表性论文
超越直觉经验:农村社会学理论创新之路 天津社会科学 2010.3
制度创新、市场与中国农村发展 江海学刊 2010.3
关系网络对乡村纠纷过程的影响——基于CGSS的法社会学研究 学海 2010.3
发展与滞后的并存:中国农村建设60年——一种农村社会学的视角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1
乡村居民的阶级意识和阶层认同:结构抑或建构—基于2006CGSS的实证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10.1
中国农村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六十年的变迁:回眸与展望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6
水权水市场制度与节水型社会的建设 南京社会科学 2009.7
社会主义市场转型中的文化矛盾 北京大学学报 2009.3
建构论与社会学研究的新规则 学海 2009.2
“门当户对”的婚姻会更稳吗?——匹配结构与离婚风险的实证分析 人口研究 2009.2
转型社会的农村各阶层分析——新农村建设的经验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2
农村土地征用问题:现状及成因分析 学习与实践 2009.1
纠纷解决的法社会学研究:问题及范式 湖南社会科学 2009.1
户口一元化改革:问题与对策——对四省市试点改革经验的调查 江海学刊 2009.1
城乡体制改革:下一个改革目标——体制改革30年经验总结 甘肃社会科学 2008.5
转型社会研究中的定性与定量方法 教学与研究 2008.6
“小皇帝”会提高婚姻稳定性吗——中国城市离婚风险的实证分析 学海 2008.3
流动的村庄:乡土社会的双二元格局与不确定性——皖东T村的社会形态中国农大学学报 2008.1
户口还起作用吗——户籍制度与社会分层和流动 中国社会科学 2008.1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需求及影响因素——基于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分析人大学报 2008.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模式及误区——一种社会学的理解 北京大学学报 2007.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比较——凤阳县小岗村和赵庄的经验 江淮论坛 2007.4
新农村建设的制度需求与供给 天津社会科学 2007.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构性困境——安徽凤阳县的经验考察 江海学刊 2007.3
法律性的社会学建构——评尤伊克和西尔贝《法律的公共空间——日常生活中的故事》
社会学研究 2006.6
嵌入性政治对村落经济绩效的影响——小岗村的个案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5
社会需求与户籍制度改革的均衡点分析 江海学刊 2006.3
同化抑或认同的多元化?——韩国华侨的经验验证 湖南社会科学 2005.5
影响农民守法行为的因素分析——对两种范式的实证检验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4
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状况的总体评估 江海学刊 2005.3
生男偏重对农村生育水平的影响 学海 2005.2
法律社会学:历史与范式的建构 江海学刊 2004-1
《进城做工人员的法律偶遇》,《郑州大学学报》2004-1《精神文明导刊》04.3转载。
《正义:社会学视野中的中国户籍制度》,《湖南社会科学》04-1。
《户籍立法:权力的遏制与权利的保护》,《江苏社会科学》04-2。
《转型的初级群体与社会安全问题》(与郑杭生合作,第二作者),《安庆师范学院学报》04-2。
《转型社会的财产观念》,《财产》04-5
《初级社会群体的裂变与社会安全》,《走向更安全的社会: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生育兴趣:农民生育心态的再认识—皖东T村的社会人类学考察》,《人口研究》2001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4转摘
《先富与共同富裕:对转型期贫富分化问题的反思》,《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人大复印《社会学》2001.93、《农民负担问题的再认识》,《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4、《制度供给不足与农民的收入和负担问题》,《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5转摘
5、《户籍隔离与二元化通婚圈的形成—基于一个城郊镇的分析》,《开放时代》2001年第9期,人大复印《社会学》2002.16、《户籍制度改革与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学海》2001年第6期人大复印《人口学与计划生育》2002.37、《理论社会学的意义和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人大复印《社会学》2002.38、《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4转摘,人大复印《人口与计划生育》02-39、《政治腐败的社会“并发症”效应》,《探索与争鸣》2002年第1期
10、《社会学要走出经验主义的困境》,《光明日报》理论版2002年3月26日
11、《城市中农业户口阶层的地位、再流动与社会整合》《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2.7,人大复印《社会学》02-3,与郑杭生教授合作第二作者
12、《西方学者眼里的中国农民与乡村社会》,《浙江学刊》2002年第5期
13、《人口问题》,郑杭生教授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14、《跨越学科边界,促进理论创新》,《光明日报》学术版02-7-915、《论农民对法制系统的支持程度》,《学海》02-5,人大复印《社会学》03-116、《粘附与剥离:基层户籍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人口研究》00-317、《历史中的户籍制度》,《21世纪》00-918、《生育分析的社会人类学框架》,《人口学刊》1999-619、《一条路线,两种理论:韦伯和舒兹社会学理论之比较》,《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7-120、《现代社会学教程》“社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1. 《法律社会学的前沿问题》,《学习时报》174期2003年。
22、《基于水资源管理的水利扶贫》,《中国水利》03-4,《社会学》03-11转
课题研究: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社会分层与流动,郑杭生教授主持“九五”社科重大课题,撰写两章(5万字)
2、永定河何以断流?-华北水资源保护政策的社会学考察,全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1年资助项目
3、Premoting Sociology of Law in China,福特基金资助项目第1期、第2期,课题主要成员,调查设计、组织和实施者
4、北京特色: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2001年资助项目(已结题)
5、制度供给与乡村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安徽省教育厅2000年资助项目
6、城市农民工的生活史,林克雷教授主持的基地项目:“城市弱势群体研究” 子课题负责人
7、中国水行业发展项目,水利部中英合作项目,2001-2004年中方社会学专家
8、转型期户籍政策改革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2年资助项目(已结题)
9、定性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青年项目2004
10、韩国的中国移民: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变迁,韩国高等教育财团2004-2005年高级研究项目。
11、全国综合性调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211项目(参与者)
12、农村社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国家发改委2004年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