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国家级建筑设计成果奖包含哪些内容
1、项目规模比较前能行性研究、规划阶段
2、建筑设计体案设计、扩初(即专扩充初步设属计)、施工图设计三阶段
3、案设计解决功能布局、总图关系、外形效等关系相于愿景离实施远更能拿施工基本建筑专业参与(复杂项目能别专业结构参与保证其实施性经济性)阶段主要要形合适功能解决案使用功能、造型要求、基处理(包括高差、道路交通等面)要合理
4、扩初简单说解决案阶段实施性问题各专业都要参与定实施框架基本解决技术问题各专业形较完整图纸、说明等具体参看网络扩初设计解释处再赘述阶段要注意各专业参与配合保证解决技术问题满足规范尤其防火规范等项目略扩初设计直接进入施工图阶段
5、施工图设计简单说施工队按照施工图纸完设计意图所施工图要表现各面做、尺寸、定位等具体参看网络施工图设计解释
B. 科技成果奖怎么申报需要什么材料
科技成抄果鉴定及进步奖申报评袭审程序
(一)材料准备阶段
由申请鉴定(验收)单位准备以下材料:
(1)科技成果鉴定证书;
(2)科技成果鉴定(验收)审批表;
(3)项目计划任务书或实施方案;
(4)项目实施技术总结(按科技局提供的提纲);
(5)成果应用的有关证明材料。
(二)鉴定申请阶段
(1) 申报单位将按照要求组织好的材料报送县科技局;
(2) 由科技局对申请鉴定(验收)的项目材料进行审查,需进一步补充完善的,返回申报单位对材料进行补正;
(3) 材料审查合格后准备进行鉴定(验收)。
(三)鉴定阶段
(1) 由科技局聘请同行专家组成鉴定(验收)委员会(小组),并提前15天将全套材料送交鉴定(验收)成员审查;
(2) 召开鉴定(验收)会议,对申请鉴定(验收)项目进行鉴定(验收),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通过鉴定(验收)意见;
(四)公告、授奖阶段
通过评审的获奖项目报经县政府批准后,由政府发出公告,公告时间为30天。
公告期满后对获奖项目予以授奖
C. 梁广文的获奖成果
1983年广东海陵稻纵卷叶螟种群动态研究广东高教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5年以生防为主的水稻害虫综合防治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9年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国家“七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阶段成果奖
1989年状态空间分析法在昆虫种群生命系统研究中的应用广东系统工程优秀成果一等奖
1989年稻纵卷叶螟种群生命系统的模拟与控制广东系统工程优秀成果二等奖
1994年突出年轻师资培养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广东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1996年南方水稻主要害虫种群生命系统研究广东高教厅科技进步三等奖
华南农业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6年昆虫学研究生启发式培养的探索广东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1998年美洲斑潜蝇防治与检疫技术研究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广东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8年名优成年荔枝丰产综合技术研究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广东省高教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1年害虫种群系统的控制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1年小菜蛾生物防治系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过鉴定与登记成果
2004年蔬菜重要害虫控制的生态学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过鉴定与登记成果
发表论文情况
共发表论文、论著150余篇。
D. 教育部关于批准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具体包含哪些内容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处理过异议项目后,在已经确定成为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目共计有1355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将的有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提交的《走向世界的中国数学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的上海经验》、重庆市巴蜀小学校提交的《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平度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提交的《助推县域三农转型升级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提交的《深职院——华为培养信息通信技术技能人才“课证共生共长”模式研制与实践》、四川大学提交的《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一流本科教育川大实践》、华中师范大学提交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探索实践》等6项成果。
E. 什么叫教学成果奖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国家在教学研究和实践领域中颁授的最高奖项,每4年评审一次,获奖项目需在教育教学理论及实践中取得重大突破。
2013年已扩展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包含基础教育(含幼儿教育与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含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含成人高等教育)。奖励等级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个等级,授予相应的证书和奖金。
(5)阶段成果奖扩展阅读:
相关事件
1993年国家教委第二次奖励了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在高等学校中,形成了由国家法规所确定的,与科技“三项奖”所并行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制度。
1987年开始,国家教委每四年进行一次高等学校国家级教材奖励。原定于1996年进行的第三次国家级教材奖与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并轨”。1997年国家教委成果奖中有438项教材参加了评审,117项教材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13项教材获得了一等奖。
第四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奖励额度,对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分别给予8万元、5万元和2万元的奖励。学校在国家奖励的基础上将给予一定程度的配套奖励。
F. 怎样获得科技成果奖
首先必须有成果,这就需要先有科研项目,然后这个项目要已经完成并经过评价(科技成果验收或科技成果鉴定)。之后到省厅成果处进行科技成果登记(很多省可以网上办理),拿到科技成果登记证书,就可以等通知了。一般科技成果鉴定、科技成果登记都是常年受理的,你可以在年中办理。到每年3-4月左右,省开始会发通知申报科技进步奖。然后就组织材料申报就可以了。
这里有几点需要注意的地方:1、科技成果鉴定时你要尽可能排名靠前(很多排10名以后评奖时是不算的),报奖时的排名一般会跟成果鉴定证书一致。到时评职称,会看是几等奖,如果是二等,排前五都有用(评职称),但如果是三等,可能要求排前三了(不过每个地区具体应该不一样,但排名靠前比较好);
2、一般企业都是应用成果评奖的居多,这里要求成果必须推广2年以上(国家的好象是3年),所以今年做的成果鉴定或项目验收一般2年内再报效益等比较符合条件,较容易得奖。
3、一般先报市科技奖,再由市向省里推荐比较好。科技奖通常需要推荐单位/推荐人,推荐单位市市科技局,推荐人是这方面专家,通常程序是先市评奖,市二等以上再推荐省的。当然,若你的项目特别好,跟行业专家又熟,可以找人推荐。
4、做过科技成果鉴定的一般比只是单纯验收的得奖更容易,获奖层次更高(此纯属个人观点)
G. 成果奖 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有哪些
解决问题的九大步骤是:
第一步骤:发掘问题;第二步骤:选定题目;第三步骤:追查原因;第四步骤:分析资料;第五步骤:提出办法;第六步骤:选择对策;第七步骤:草拟行动;第八步骤:成果比较;第九步骤:标准化 。
四个阶段
发现问题
我们生活的世界处处时时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当某些矛盾反映到意识中时,个体才发现它是个问题,并要求设法解决它。这就是发现问题的阶段。从问题解决的阶段性看,这是第一阶段,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发现问题不论对学习、生活、创造发明都十分重要,是思维积极主动性的表现,在促进心理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
分析问题
要解决所发现的问题,必须明确问题的性质,也就是弄清有哪些矛盾、哪些矛盾方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以确定所要解决的问题要达到什么结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其间的关系和已具有哪些条件,从而找出重要矛盾、关键矛盾之所在。
提出假设
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假设,即可采用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采取什么原则和具体的途径、方法。但所有这些往往不是简单现成的,而且有多种多样的可能。但提出假设是问题解决的关键阶段,正确的假设引导问题顺利得到解决,不正确不恰当的假设则使问题的解决走弯路或导向岐途。
检验假设
假设只是提出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还不能保证问题必定能获得解决,所以问题解决的最后一步是对假设进行检验。通常有两种检验方法:一是通过实践检验,即按假定方案实施,如果成功就证明假设正确,同时问题也得到解决;二是通过心智活动进行推理,即在思维中按假设进行推论,如果能合乎逻辑地论证预期成果,就算问题初步解决。特别是在假设方案一时还不能立即实施时,必须采用后一种检验。但必须指出,即使后一种检验证明假设正确,问题的真正解决仍有待实践结果才能证实。不论哪种检验如果未能获得预期结果,必须重新另提假设再行检验,直至获得正确结果,问题才算解决。
H. 科技成果奖怎么申报
科技成果鉴定及进步奖申报评审程序
(一)材料准备阶段
由申请鉴定(验收)单位回准备以下材料:
(1)科技成答果鉴定证书;
(2)科技成果鉴定(验收)审批表;
(3)项目计划任务书或实施方案;
(4)项目实施技术总结(按科技局提供的提纲);
(5)成果应用的有关证明材料。
(二)鉴定申请阶段
(1) 申报单位将按照要求组织好的材料报送县科技局;
(2) 由科技局对申请鉴定(验收)的项目材料进行审查,需进一步补充完善的,返回申报单位对材料进行补正;
(3) 材料审查合格后准备进行鉴定(验收)。
(三)鉴定阶段
(1) 由科技局聘请同行专家组成鉴定(验收)委员会(小组),并提前15天将全套材料送交鉴定(验收)成员审查;
(2) 召开鉴定(验收)会议,对申请鉴定(验收)项目进行鉴定(验收),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通过鉴定(验收)意见;
(四)公告、授奖阶段
通过评审的获奖项目报经县政府批准后,由政府发出公告,公告时间为30天。
公告期满后对获奖项目予以授奖
I. 杨吾扬的成果奖项
杨吾扬先生不仅是国内外公认的中国地理学数量化先驱、理论化的倡导者,还结合实际做了许多创造性工作。此方面的重要创新之一是风向在城市规划和工业布局中的最佳运用。建国后,规划设计部门在布置总图时,沿袭了前苏联的主导风向原则。但我国广大季风区每年有风频相当但方向相反的风向,若按主导风向原则布局,污染难逃。对此,杨先生与董黎明先生提出用盛行风向、最小风频等多因素代换单一主导风向,并提出了风向与工业区布置的图式以及中国风向地理区划。这一成果被世界气象组织认为是创新性发现,受到了国内外的重视。为此他应邀参加了许多行业的咨询和规范制订工作;并被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T.Oke专函邀请去参加热带气候技术会议。次年T. Oke先生来华,专程来北大访问,与杨先生交流。中国卫生规范的制订人、国家医学科学院卫生所的钮式如教授对该成果的评价是:“论据充足、结合实际,对我们很有几读的价值”。该研究成果被写入我国城市规划教科书,并于1987年获北京市学术成果奖。
已存在上千年的商品经济,使我国城乡中心地空间分异明显。1990年以来,杨吾扬教授以中心地方论为矢,射城市与区域规划之的,将克里斯塔勒的正六边形市场区原理巧妙地应用于北京商业中心和网点布局的选址和预测,受到了国内外的重视。他主持编写、出版的《商业地理学》获得了甘肃省教材奖。
杨吾扬先生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在城市体系和经济区划方面的研究。他提出了城市体系的级别、数目和规模对应模式,以我国一些大中城市为例,实证效果良好。在为体制改革服务的中国经济区划研究中,他将经济地域从上至下划分为经济地带、经济区、经济地域类型,提出经济地带和经济地域类型是均质区或规范区,而经济区则是枢纽区,灵活起见可设经济亚区。他认为中心城市、交通与能源在经济区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劳动地域分工规律下的远景性、开拓性和阶段性才是制定经济区划的基本原则。从而将科学规律、区划框架与区划的工作原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发展了D. Whittlesey的节点区和均质区概念。
杨吾扬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理教育家。他40余年勤奋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曾为北京大学本科生讲授“经济地理学概论”、“交通运输地理学”,为研究生讲授“区位论”、“地理学思想史”、“理论地理学”等多门课程。还在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众多大学讲课或做学术报告,受到学生的爱戴。他培养了16名硕士生、25名博士生、5名博士后合作者,桃李满天下。他主持和撰写的《交通运输地理学》、《区位论原理》、《地理学思想简史》、《商业地理学》、《高等经济地理学》等论著使几代地理学者受益。同时也不愧为北京大学人文地理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在以上多个方向引领了学科的发展。
杨吾扬先生治学严谨,为人谦和,处世潇洒,像空谷幽兰一样默默散发着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