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申报

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申报

发布时间:2021-11-09 02:19:26

『壹』 丁纯的代表性成果

统一后德国经济发展的回眸和前瞻,《欧洲》1996。3
德国社会保障体制的现状与改革,《国际经济评论》, 2000。3-4
健康险:牛排还是鸡肋,《瞭望东方周刊》, 2004。19-20
学位:经济学博士
单位与职务: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参与学术团体: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德国研究会(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欧盟经济与社会保障、欧盟就业战略与各国就业政策、德国经济社会问题
主持课程:世界社会保障模式比较研究
丁纯,男,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欧盟授予的优秀让莫内欧洲研究中心)主任、兼荷兰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欧盟经济和社会、社会保障(重点医疗保障国际比较)。1986年获复旦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89年和2002年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分别获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在包括国内《求是》、《世界经济研究》、《欧洲研究》、《国际经济评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德国《Kultur Austausch》、Zeit on line, EU-China Observer (College of Europe),韩国等中外核心专业杂志和报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核心近20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摘5篇;专著《世界四类医疗保障制度模式绩效比较》获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主持编撰的《欧盟经济发展报告》自2005年起逐年出版。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上海市哲学和社会科学项目、曙光项目、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以及中国-欧盟高教合作项目、中国-欧盟欧洲研究中心项目、欧盟教文总司欧洲课程建设项目、上海汽车教育基金项目等10余项,参与10项。先后在瑞士苏黎世大学(首批国家留学基金项目学者)、德国埃森-杜伊斯堡大学、波恩大学、德国社保部等作中长期学术逗留,定期组织了复旦大学大使论坛、欧洲论坛、艾伯特-复旦论坛等,积极拓展了和瑞士苏黎世大学、波兰华沙经济学院、捷克查理大学、巴黎一大、杜伦大学、鲁汶大学、埃森-杜伊斯堡等的双边交流与合作。现为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上海世界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欧盟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欧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德国研究会理事、上海国际关系学会理事,上海市保险局高级研究员。德国华人教授协会成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咨询专家,教育部归国人员科研项目委评审专家,上海人事局浦江人才基金评审专家。专著《世界四类医疗保障制度模式绩效比较》获2008年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奖二等奖。研究成果为新华社《内参选编》刊用。2007年主持的中欧欧洲研究中心项目框架下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项目(2005-2007)获优秀评级。《求是》杂志刊登文章从希腊危机看后危机时代的欧洲经济社会状况,奠定了我中心在国内的地位。

『贰』 获得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什么地方可以用得上

晋升职称、调动工作或是相应的评选学术带头人之类的地方可以用得上

『叁』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是个人还是集体成果

为了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的前瞻性、创新性、科学性研究,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促进本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特设立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肆』 如何申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1.每三年评选一次,具体时间不定。
2.所有推荐材料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网回”进行公示。
3.拟答获奖成果名单自公布之日起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网”进行为期1个月的公示。
4.奖励委员会向教育部报告评奖结果,由教育部批准、公布评奖结果并授奖。
申报成果包括著作(含专著、工具书、古籍整理、译著)、论文、研究报告(含调研报告、咨询报告等)以及普及类成果(教材、教辅和文学艺术类作品除外)。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般包括省、市政府、哲学规划办、社科联等部门颁发的关于你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有突出成果的奖励。比如你正式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含专著、译著、教材、古籍整理、通俗读物、工具书),或公开发表的论文、调研报告,以及被地级以上市党委、政府或省直厅级以上单位采纳的未公开发表的调研咨询报告等研究成果,都可以申报该奖。一般情况下,优秀成果奖分著作、论文、调研咨询报告三大类,每类设一、二、三等奖。

『伍』 虞万里的简历与成果

虞万里,男,浙江绍兴人,1956年5月生于上海。
1980年底应聘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辑工作,被录取进汉大任编纂工作。
1982年7月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词典进修班进修一年。
1997年调入上海辞书出版社语辞室,修订《古汉语大词典》,主持99版《辞海》审音工作,并策划音序版编排。前后编纂《汉语大词典》《辞海》等大型语文工具书达二十年之久。
2001年10月调入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上海社科院院学术委员、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传统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传统中国研究集刊》主编,“经学与文献”特色学科带头人,上海社科院、华东师范大学双聘教授。
2013年7月调入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任特聘教授。 1996年6月至8月赴荷兰莱顿大学汉学研究院任访问学者。期间曾去法国巴黎汉学研究所作学术交流。
2007年10月至12月赴台湾静宜大学任客座教授,讲授中国古代注疏学。期间受邀至十余所大学、研究机构作演讲。
2011年10月至11月赴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作特约访问学人。期间至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主持会议和演讲交流十多次。
自1993年起赴香港、台湾及各地演讲四十余场次。 论著
《榆枋斋学术论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65万字。
《上博馆藏楚竹书〈缁衣〉综合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53万字。
《榆枋斋学林》,16开,上、下精装二册,120万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版。
古籍与近人著作整理:
《南宋杂事诗》(22万字)清厉鹗等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马一浮集》(承担第一册和第三册部分,约80万字)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2011年新版。
《经义述闻》(70万字,与傅杰等合作)清王引之著,传世藏书之一,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癸巳存稿》(41万字,合作)清俞正燮著,新万有文库,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
《姜亮夫全集》第十五卷《中国声韵学》《古汉语语音学》(40万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孙诒让全集》中《东欧金石志》整理,中华书局2014年版。
词典编写与改编:
《汉语大词典》(主要编写人员),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年~1993年。
《多功能汉语大词典索引》(实际主持者),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700万字。
《中华古代文化辞典》(语言部分撰写),齐鲁书社,1996年,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新版。
《古汉语大词典》(实际主要改编者),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
《典故小词典》(第一作者),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
责编文史书籍: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3年。
谢启昆《小学考》,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
《辞海》1999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
《古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
余乃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
论文目録:
1、《清代的两部小尔雅义证》,《字词天地》创刊号,1983年,4千字。
2、《〈尔雅义疏〉及其作者郝懿行》,《辞书研究》,1984年第1期,7千字。
3、《段玉裁〈诗经小学〉研究》,《辞书研究》1985年第5、第6期连载,1.5万字。
4、《歌支韵部字探赜》,《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2期,1万字。
5、《文献中的山东古方音》,《古汉语研究》1988年创刊号,1万字。
6、《“自诒伊戚”“自诒伊阻”考》,《语文研究》1988年第3期,6千字。
7、《黄庭经新证》,《文史》二十九辑,中华书局,1988年,3万字。
8、《官奴考辨》,《温州师院学报》,1991年第1期,4.5千字。
9、《王羲之与黄庭经帖》,《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3期,1.5万字。
10、《避讳与古音研究》(与杨蓉蓉合作)《1991年武汉汉语言学国际研讨会论集》,1991年,3. 5万字。
11、《金文对扬历史观》,《语言研究》,1992年第1期,1.4万字。
12、《郝懿行评传》,《中国古代语言学家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版,1992年,8千字。
13、《吐鲁番雅尔湖旧城出土毛诗残纸考释》,《孔子研究》,1993年第1期,9千字。
14、《唐五代字韵书所反映之唐代避讳与字形》(与杨蓉蓉合作),《古汉语研究》,1993年第3期,3万字。
15、《唐写文选集注残本中陆善经行事考略》,《文献》1994年第1期,5千字。
16、《正续清经解述略》,台湾林庆彰主编《经学研究论丛》第一辑,1994年,2.8万字。
17、《经典释文单行单刊考略》,《语言研究》,1994年增刊,2.2万字。
18、《从古方音看歌支关系及其演变》,《音韵学研究》第三辑,中华书局,1994年,3. 5万字。
19、《三国志裴注引书新考》,《温州师院学报》,1994年第4期,5千字。
20、《桃符风俗源流考》,《中国民间文化》,1995年第1期,2万字。
21、《春秋释例谥法篇辑说》,《学术集林》第八辑,1996年,1.5万。
22、《敦煌摩尼教下部赞写本年代新探》,《敦煌吐鲁番研究》第一辑,1996年,1万字。
23、《斯坦因黑城所获单疏本春秋正义残叶考释与复原》,台湾《敦煌学》第二十辑。1996年,1.3万字。
24、《尹湾汉简神乌赋笺释》,台湾《第一届国际暨第三届全国训诂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7年;又《学术集林》第十二卷,1998年,1.4万字。
25、《东汉肥致碑考释》,《中原文物》,1997年第4期,1万字。
26、《照子说略》,《辞书研究》1998年5期,3千字。
27、《三礼汉读异文及其古音系统》,《语言研究》1997年第二期,1999年,7. 5万字。
28、《美柯蔚南东汉音注手册三礼资料订补》刊《国际汉学》第五辑,大象出版社1999年,3.6万字。
29、《陆善经行历索隐》(增订稿),《中华文史论丛》六十四辑,1999年,1万字。
30、《黑城出土辽希麟续一切经音义残叶考释与复原》刊《吴其昱先生八秩华诞敦煌学特刊》台湾1999年,1万字。
31、《先秦讳礼析论》,《文史》第四十九辑中华书局1999年,1.8万字。
32、《先秦动态称谓发覆》,《中国文字研究》第一辑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2.2万字。
33、《从十驾斋说到钱大昕及其全集》,《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年第3期,7千字。
34、《黄庭经用韵时代新考》,台湾《第十八届中国声韵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2.2万字。
35、《先秦名字、爵号、谥号、庙号与避讳论略》,《国学研究》第七卷北京大学2000年,2万字。
36、《由甲骨刻辞多字结构说到多诸之音义及其民族与时地》,《中国文字研究》第二辑,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4万字。
37、《上博简、郭店简〈缁衣〉与传本合校拾遗》,《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1万字。
38、《上博简〈诗论〉“七歌绅而荡”臆解》《新出楚简与儒学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辅仁大学文学院合编,2002年,5千字。
39、《从汉文古籍看古代西域(新疆)的人种问题》(与徐文堪合作)《古代新疆居民及其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3千字。
40、《上博简、郭店简〈缁衣〉与传本合校补证(上)》,《史林》2002年第2期,3.1万字。
41、《正续清经解编纂考》,《学术集林》第四卷,1995年。《经学研究论文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增订稿(5万字),《二十世纪中国文史考据文录》,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作为《正续清经解》影印本序言,江苏凤凰出版社,2005年,置第一册前(全书共十三册)。
42、《黑城文书〈新编待问〉残叶考释与复原》,台湾《汉学研究》2003年第二期。2.8万字。
43、《上博简、郭店简〈缁衣〉与传本合校补证(中)》,《史林》,2003年3期,2.5万字。
44、《吕祖谦与〈近思录〉》,《温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1万字。
45、《上博简〈缁衣〉与郭店简本及传本异同疏证(下)》,《史林》2004年第1期,2.4万字
46、《献古文尚书者梅颐名氏地望辨证》,《文史》2004年第四辑(总第69辑),5千字。
47、《由〈诗论〉“常常者华”说到“常”字的隶定》,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言学论丛》第二十九辑,2004年10月,1.5万字
48、《桃和鬼》,刊《趣味考据》(贰),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1.6万字。
49、《天理本〈庄子音义〉与碧虚子所录景德本比较研究》,刊《音史新论——庆祝邵荣芬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5年5月,2.4万字。
50、《〈缁衣〉正文与孔子关系》,台湾国立师范大学《第二届儒道国际学术研讨会——两汉论文集》,2005年10月,3.2万字。
51、《〈缁衣〉与先秦君臣、君民关系索隐》,上海《社会科学》2005年10期,2.1万字。
52、《〈缁衣〉简本与传本章次文字错简异同考征》,北京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第一辑,2005年11月,4万字。
53、《三礼郑注“字之误”类征》,北京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国学研究》第十六卷,2005年12月,6万字。
54、《有关永乐大典几个问题的辨证》,《史林》2005年第6期,3.8万字。
55、《正统道藏编纂刊刻年代新考》,中华书局《文史》,2006年第四辑,总七十七辑,4万字。
56、《商周称谓与中国古代避讳起源》,上海社科院传统中国研究中心《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2006年,10.3万字。
57、《从〈诗经〉授受、运用历史看〈缁衣〉引〈诗〉》,上海社科院传统中国研究中心《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二辑,2006年,2.3万字。
58、《从先秦礼制中的爵、服与德数字一体诠释〈缁衣〉有关章旨》,《礼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庆祝沈文倬先生九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书局,2006年,2万字。
59、《上博〈诗论〉简“其歌绅而荡”臆解》,《古汉语研究》,2006年第4期,4千字。
60、《〈郑风·缁衣〉诗旨与郑国史实、封地索隐》,《史林》2007年第1期,4万字。
61、《黑城文书〈资治通鉴纲目〉残叶考释》,《欧亚学刊》第七辑,180页~202页,中华书局2007年6月。2.8万字。
62、《马一浮与竺可桢》,刊中国艺术学院《中国文化》第二十五、二十六期,2007年。2.6万字。又载《马一浮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63、《从简本〈缁衣〉论〈都人士〉诗的缀合》,刊《文学遗产》2007年第5期。1.5万字。
64、《康熙字典》总阅官、纂修官行历考实》,海峡两岸《康熙字典》研讨会论文,刊《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四辑,2008年,5.3万字。
65、《马一浮佚诗佚文小笺——马一浮与龙榆生交往因缘剪影》,《大连图书馆百年纪念学术论文集》,万卷出版公司,2007年,1.25万字。
66、孙诒让《广韵姓氏刊误》推阐(卷上),《孙诒让研究论文集》,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7年12月。2.7万字。
67、《斯坦因三探所获吐峪沟文书字书残片考释》,《语苑撷英——庆祝唐作藩教授八十华诞学术论文集》,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2007年,1.2万字。
68、《宋太宗旧名匡乂、匡义辨证》,北京大学《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十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1.3万字。
69、《明戴廷仁夫妇墓志释録补正》,《考古与文物》2008年3期,0.65万字。
70、《孙诒让石刻学成就初探》,《史林》2008年第3期,2.9万字。
71、《北宋本〈通典〉刊刻年代和学术价值》,《文汇报》2008.11.29《学林版》,5600字。
72、《〈倭名类聚抄〉引〈方言〉参证》,载《东亚文化交流与经典诠释》一书319-363页,台大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东亚经典与文化”研究丛书之一,2008年12月。2.7万字
73、《简本〈缁〉衣引〈诗〉考——兼论前贤以师承和异文区分四家诗之利弊》,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编《中国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5th论文集》,2009年5月版,3.6万字。
74、《〈广韵〉姓氏来源与郡望音读研究》,《中国语言学》第二辑,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2.1万字。
75、《〈孔子诗论〉应定名为“孔门诗传”论》,《中国经学》第五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9年11月,2.25万字。
76、《石彦辞墓志》文句正读和史事索隐,1.8万字(有图),《史林》2009年第6期。
77、《阿斯塔那三三二号墓文书〈春秋经传集解〉残片浅议》,0.6万字,《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
78、《从熹平残石和竹简缁衣看清人四家诗研究》,4.2万字,《中国经学》第六辑,2010年6月。
79、《明清以来之姓氏与姓氏书》,1.8万字,《史林》2010年第3期。
80、《先秦至唐宋姓氏书之产生与发展》,1.9万字,《社会科学》2010年第9期。
81、《马一浮与龙榆生》,2.5万字,《中国文化》第31期,2010年春季号。
82、《郭店简缁衣“人苟言之”之“人”旁点号解说——兼论古代涂抹符号之演变》,1.3万字,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编《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的诠释——纪念谭朴森先生逝世两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
83、《佛典音义和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0.8万字,《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十三辑,2010年6月。
84、《追忆沈老凤笙先生》,0.8万字,《中国经学》第七辑,广西师大出版社2010年12月。
85、《尚书郑王比义序》,0.8万字,《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八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86、《清华简〈尹诰〉“隹尹既﨤汤咸又一悳”解读》,1万字,《史林》2011年第2期。
87、《别集流变论——〈王鸣盛、阮元、钱大昕三家遗文〉序》,2.5万字,《中国文化》2011年夏季号。
88、《〈说文〉“姓”“氏”义重校新释》,1.6万字《中国经学》第八辑。广西师大出版社2011年6月
89、《以丁晏〈尚书余论〉为中心看王肃伪造〈古文尚书传〉说——从肯定到否定后之思考》,2万字,台湾中研院《文哲研究所集刊》,2011年9月。又载《首届国际〈尚书〉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90、《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0.7万字,《史林》2011年第4期。
91、《北宋本〈通典〉刊刻年代、流传踪迹与学术价值》,1万字,《庆祝许嘉璐从教五十周年纪念会论文集》。
92、《先秦至唐宋姓氏书之产生与发展》,1.9万字,《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转载《历史学》2010年第12期。
93、《从儒典“音义”说到佛典之〈一切经音义〉》,2.3万字,《中华字典研究》第二辑,2010年。
94、《小学考弁言》,《小学考》,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
95、《从儒典“音义”说到佛典之〈一切经音义〉》,2.3万字,《佛经音义研究——第二届佛经音义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凤凰出版社2011年。
96、《姓氏起源新论》,4万字,中华书局《文史》,2011年第四辑。
97、《上海图书馆藏稿本〈齐鲁韩三家诗释〉初探》,2万字,《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年第四期。
98、《从夏小正传文体式推论其作者》,2万字,《中国经学》第九辑,广西师大出版社2011年11月。
98、《由清华简〈尹诰〉论〈古文尚书·咸有一德〉之性质》,2.4万字,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保护中心编辑《〈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史林》2012年第2期。
99、《罗振玉熹平石经研究》,《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九、第十合辑,2.2万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01、陈舜俞《庐山记》卷帙辨证,0.3万字,《中国典籍与文化》,2012年第1期。
100、《〈咸有一德〉之“一德”新解》,1.7万字,《中国经学》第十辑,2012年3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02、《汉语大词典》编纂琐忆,0.8万字,《辞书研究》,2012年第2期。
103、《王国维东西土文字异同理论之创立与影响》,3.5万字,台湾第廿二届中国文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榆枋斋学林》2012年版。
104、《〈汉石经鲁诗残碑校史一则〉辨证并论〈辞通〉之误》,《史林》2012年第1期。
105、《“邺架”补义》,《辞书研究》2012年第6期。
106、《中华姓氏源流大典序》,1.7万字,台湾静宜大学《静宜大学学报》创刊号,2012年6月。《中华姓氏源流大辞典》前,中华书局2014年版。
107、《王国维魏石经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研究集刊》4、5、6辑,4万字。凤凰出版社2012年。
108、《〈江阴东兴缪氏家集〉序》,1万字,上海社科院历史所《史林》2013年3期。
109、《由简帛〈老子〉重论其书之形成和篇章分合》,4万字,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文化》第三十七辑,2013年5月。
110、《“夺情”补义》,《辞书研究》2013年第4期。
111、《精神与学术的典范——〈裘锡圭学术文集〉读后》,0.6万字,《中国典籍与文化》,2013年第4期。
112、《六朝〈毛诗〉异文所见经师传承与历史层次──以陆德明〈毛诗音义〉为例》,3.5万字,《出土材料与新视野》第四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2013年12月。
113、《王念孙读书杂志整理本序》,1万字,《史林》2014年第1期。
114、《〈诗经〉异文与经师训诂文本探赜》,3.3万字,中华书局《文史》2014年第一期。
115、《“洛”、“雒”异文与汉魏二朝之五行忌避》,2万字,《社会科学》2014年第六期。
116、《郑玄所见〈三礼〉传本残阙错简衍夺考》,6万字,《中国经学》第十二辑,广西师大出版社2014年6月。
承担课题
1、承担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2002年BLS004《上博楚竹书〈缁衣〉与郭店简本及传本的比较研究》,于2004年完成,30万字。
2、原上海市课题(2002年BLS004)后续研究,后作为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陈伟教授主持的教育部200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楚简综合整理与研究》(03JZD0010)子项目,将出版专著《上博馆藏楚竹书〈缁衣〉综合研究》,约53万字。
3、参与许嘉璐副委员长主编的教育部2002年规划课题《孙诒让全集》,任编委,承担《东瓯金石志》《永嘉瑞安石刻文字记》等的整理与研究。30万字。中华书局已陆续出版。
4、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从石经鲁诗异文看清人四家诗研究》,预计2014年初完成。
5、主编、整理点校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已被列入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计划。2010-2020古籍出版规划。全书约500万字。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6、主编、整理点校《高邮王氏四种》,约300万字,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其中《经传释词》已于2013年出版,《读书杂志》预计2014年出书。
7、扬州大学《尚书》研究中心国家重大课题《尚书文献研究集成》(2012)子课题负责人。
8、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历代儒家石经研究集成》(13&ZD063),预计线装300册,60函。汇集宋已来所有有关石经之拓片、专著、题跋、论文,为石经研究史上前所未有的集大成之作。
获奖情况
☆1993年《避讳与古音研究》(与杨蓉蓉合作),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1986~1993)优秀成果三等奖。
☆1997年,《三礼汉读异文及其古音系统》一文(7万字)获上海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一等奖。
☆1999年,《三礼汉读异文及其古音系统》一文(7万字)获王力语言学奖金二等奖。
☆2001年,获全国第四届优秀中青年图书编辑奖。
☆2000-2001年,《由甲骨刻辞多字结构说到多诸之音义及其民族与时地》一文获上海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2-2003年,《上博简、郭店简〈缁衣〉与传本合校补证》(上、中、下)一文获上海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6—2007年,《正统道藏编纂刊刻年代新考》一文获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8-2009年,《上博馆藏楚竹书〈缁衣〉综合研究》一书获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3年,《上博馆藏楚竹书〈缁衣〉综合研究》(《楚地出土战国简册研究》之一)一书获清华大学首届李学勤中国古史研究三等奖。
☆2013年8月,《榆枋斋学林》获2012年度全国古籍整理与研究二等奖。
☆2013年12月,《上博馆藏楚竹书〈缁衣〉综合研究》作为《楚地出土战国简册研究》之一,整套丛书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提名奖。
整理图书获奖
☆参与整理之《马一浮集》(负责学术著作整理,第一卷和第三卷部分),获浙江省古籍整理一等奖,华东地区1997年古籍整理一等奖。
☆参与整理之《姜亮夫全集》(24卷,云南人民出版社)获第九届云南图书奖荣誉奖(整理第十五卷《中国声韵学》等)
☆参与编纂十七年之《汉语大词典》多次获奖,从略。

『陆』 汪泓的学术成就

多项教学科研成果获得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
其中,《创新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依托“朝阳产业”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与成功实践》分别获得2001和2005年度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依托支柱产业 服务地区经济 创建地方工科大学的研究与实践》获得2011年上海市第十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构筑产学研战略联盟 打造优秀工程师摇篮—地方工科大学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获2009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对接现代产业,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培养体系》获2009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教学体系建构及成功实践》获2009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在科学研究领域,先后主持了《社会保险预警预报系统研究》、《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研究》、《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研究》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三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进一步完善上海社会保障体系研究》、全国教育科学研究项目《ISO质量管理体系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上海市重点科研项目《基金良性运营的控制系统研发》、《上海社会保障基金安全运行研究》等二十余项,以及上海市发改委、教委、经委、总工会等单位科研项目38项。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撰写专著和编写教材24本。
其中,《基金良性运营的控制系统研发——社保基金运营动态仿真的对策研究》获2010年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一等奖;
《上海城镇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获2010年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内部探讨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社会保险基金的良性运营:系统动力学模型、方法、应用》获2010年上海市第八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
《进一步完善上海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获2010年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三等奖;
《社会保险基金预警预报系统开发研究》获201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社会保险基金预警预报系统研究》获2005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上海社会保障线的定位和衔接研究》获2008上海市年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二等奖,
“建立上海社会保险基金预警预报系统的研究”、“流动就业人口社会保险问题研究”、“关于延长女职工退休年龄的对策研究”等三项成果获2008年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内部探讨优秀成果奖,
《深化上海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研究》获2008上海市哲学社科内部探讨优秀成果奖。

『柒』 冯贤亮的成果

工作以来,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011)、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2010)、第四届禹贡基金优秀青年学术论著奖著作二等奖(2011年)、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2006)、上海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三等奖(2004年)、第三届禹贡基金优秀青年学术论著奖著作二等奖(2004年)、第三届上海市历史学会奖(2002年)、第四届上海市历史学会奖(2004年)、华东师大第五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二等奖(2003年)、“华东师范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才计划”(2004)、“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选”(2005)等。

『捌』 吴志强的获奖情况

国际奖项:
2014年,《2014 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总体规划》获世界规划设计金奖,世界屋顶绿化协会。
2014年,《2014 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总体规划》获艾景奖年度杰出设计奖。
2003年,《沈阳“金廊”城市设计)》获第三届亚洲城市与建筑环境设计奖,亚洲城市与建筑环境设计论坛。
2003年,《上海浦东世纪大道城市设计》获第三届亚洲城市与建筑环境设计奖,亚洲城市与建筑环境设计论坛。
2000年,《京申高速铁路客站群规划设计-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获第四届圣保罗国际双年展特别大奖,圣保罗国际双年展组委会)。
住建部奖项:
2013年,《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总体规划》,获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二等奖,中国城市规划行业协会。
2010年,《沈阳盛京皇城城市设计》,获2009年度建设部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
2008年,《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规划区详细规划》获2007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建设部。
2007年,《同济大学文远楼:历史保护建筑的生态更新》获“第三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优秀论文奖,建设部。
2006年,《沈阳铁西新区城市发展规划-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实例(合作、实施部分)》荣获2003-2004年度辽宁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评选获奖项目,二等奖,辽宁省建设厅。
2006年,《上海世博会生态评价标准体系研究》荣获第二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优秀论文奖,建设部科技司。
2003年,《沈阳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获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二等奖,建设部。
2001年,《联洋新社区》荣获新世纪人居经典住宅小区方案规划环境金质奖,建设部。
1983年,《山东胜利油田孤岛新镇总体规划》荣获全国优秀规划设计金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建设部。
1981年 《山西平遥旧城保护总体规划》荣获全国一等奖。
科技部奖项:
2011年,《2010世博会规划建设全过程的控制管理》课题组,荣获世博科技先进集体,科技部。
教育部奖项:
2005年,《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的评价体系及模式研究》荣获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教育部。
上海市奖项:
2014年,《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规划设计》获2013年度上海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
2012年,《中国城镇化的科学理性支撑关键—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城镇化与村镇建设动态监测关键技术》综述》,获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0-2011)论文三等奖,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基金理事会、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
2011年,《世博园区的模拟评价与布局推导技术创新及其规划应用》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人民政府。
2010年,《基于模拟仿真的世博园区规划设计关键技术》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人民政府。
2010年,《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2008-2020》获2009年度上海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
2009年,《沈阳盛京皇城城市设计》荣获2009年度上海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
2006年,《武汉东湖国宾馆改建规划》荣获2003年度上海市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
2008年,《俄罗斯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明珠”项目规划综合方案》荣获2007年度上海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
2003年,《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获2003年度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2003年,《沈阳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获2002年度上海市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
2001年,《国际化城市标准比较研究》荣获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奖A级成果,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辽宁省奖项:
2010年,《沈彰新城总体规划》荣获2010年度辽宁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城市规划类一等奖,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09年,《辽阳市河东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荣获2009年度辽宁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城市规划类一等奖,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06年,《锦州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荣获2003-2004年度辽宁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评选获奖项目,一等奖,辽宁省建设厅。
2006年,《锦州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荣获2003-2004年度辽宁省城市规划优秀设计一等奖,辽宁省城市规划协会。
其他省市奖项:
2013年,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一等奖,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总体规划》。
2013年,2013年度广东市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广东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广州海珠生态城规划》。
2013年,2013年度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广东省城市规划行业协会,《广州海珠生态城规划》。
其他类奖项:
2006年,《武汉汉盛关山春晓小区》荣获2006全国人居经典建筑、规划双金奖,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建筑学会。
学术论文类获奖:
2001年,《2001年度倪天增奖》获一等奖,倪天增教育奖励基金会。
2001年,《论进入21世纪时中国城市规划体系的建设》获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2004年,《2010上海世博会规划同济国际联合体方案构思解读》获第八届金经
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优秀论文一等奖,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
2006年,《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获2006年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2008年,《对规划原理的思考》获2008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二等奖,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

『玖』 熊才平的成果获奖

1、2013年3月,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人文社会科学)回(教社科[2013]2号),获奖项目:答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城乡教师教研互动研究
2、2010年3月,获浙江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浙政发[2009]79号),获奖项目:
教育信息化新视界(丛书)共8册
3、2008年3月,获得浙江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学术进步奖(浙社科规办〔2008〕3号),获奖项目:基础教育信息化城乡均衡发展:问题与对策(教育研究,2006第3期)排名:1/2
4、2007年9月,获得2007年度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获奖项目:“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性均衡发展理论与实践”,排名:1/3
5、2005年9月,获得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项目:“面向教师教育的信息化环境创建与应用”,排名:3/5

『拾』 陶飞亚的主要奖项

教育部第复六届高等学制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类三等奖2013年
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2012年
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2010年
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2006年
《文史哲》“年度名篇奖”,2005年
香港中文大学博士论文优秀奖,2001年

阅读全文

与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申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好处 浏览:727
油汀发明 浏览:216
论文转让网 浏览: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