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教学成果
近五年,学院累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企事业委托科研项目7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2项、中国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5项、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14项、黑龙江省基金项目8项、厅局级项目40项;科研经费累计达1269.65万元;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完成科技成果鉴定33项。
创新人才的培养一直是学院的办学特色,生命科学学院是学校创业教育的试点单位,先后有4件学生科技作品在全国 “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获得银奖和铜奖,有6件学生科技作品在省“挑战杯”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获得银奖,有多件学生科技作品在省“挑战杯”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获得金、银、铜奖,另有多件学生科技作品获得优秀奖。为了进一步发挥学科优势,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学院先后建立了12个校外实习基地,为生命学科领域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综合创新、社会实践等实践环节提供了稳定的场所。
『贰』 黑龙江大学全国著名的成就有哪些
黑龙江大学全国著名的成就比较多。
可上学校官网查看。
有详细介绍。
你若喜欢,
便是晴天。
『叁』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办学成果
省级三好学生4人次,省级优秀班级干部1人次,省级优秀毕业生74人次(1990年期) 国家先进班集体1次,黑龙江省会计知识大赛三等奖,黑大朝阳杯辩论 冠军5次 ,辅导员省优人次2人次,党团办2005全省五四红旗团委,2006年度黑龙江三育人先进科室,04-06年度先进党委。
『肆』 黑龙江大学和哈尔滨理工大学哪个好
黑龙江大学比较好,因为黑龙江大学是黑龙江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大学A类高校。
一、学科建设:
1、黑龙江大学:
截至2019年12月,黑龙江大学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有省级重点学科群1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12个,省级“双一流”国际一流建设学科1个,省级“双一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5个。
2、哈尔滨理工大学:
据2019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0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和2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4个国防特色学科。7个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二、师资力量:
1、黑龙江大学:
截至2019年12月,黑龙江大学有教职员工近2800名,其中专任教师近1700人,研究生导师9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800余人。
2、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有教职工2933人,其中专任教师1715人,副高职以上人员1339人,高级职称人数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51.0%。
三、科研成果:
1、黑龙江大学:
截至2019年12月,黑龙江大学自“十五”以来,共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0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60项。
连续多年被SCI、EI、CSSCI收录的论文均达到700余篇,共取得各类科研成果27000余项,其中有1100余项成果获国家、部委、省级的奖励,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22项。
2、哈尔滨理工大学:
根据官网2017年8月显示,学校共承担“973”、“863”项目和国家基金等国家计划项目232项,企事业委托项目1577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奖励111项。
发表学术论文700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4600余篇;申报专利7533件、获授权专利3971件。在教学研究方面,继2009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后,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0项、二等奖17项,省级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5项。
『伍』 黑龙江大学有多少年历史了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大学是一所具有优良历史传统的高等学府,前身是1941年在延安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几经迭变,于1958年扩建、更名为黑龙江大学。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学校由外语类单科性学校发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备、办学形式多样、教学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中国农科院甜菜研究所和黑龙江水利专科学校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并入黑龙江大学。60多年来,共培养10余万优秀毕业生。 学校由校本部、学府南校区、呼兰校区三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190余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5 000余名,其中本部学生33 000余名;设有30个办学实体和教学单位以及一个本科层次的独立二级学院。学校设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1个一级学科和16个二级学科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13个一级学科和112个二级学科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另有6个专业学位授予权;2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学科群、1个一级学科、21个二级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开设了涵盖10个学科门类的7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特色专业10个,省级重点专业21个。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 2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2 000余名。学校通过长期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形成了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教师中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入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中青年专家”7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国家级荣誉称号获得者10余人,“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获得者1人,“普希金奖章”获得者4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6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专家”4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70人。 学校在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努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以多元质量观和素质教育观为指导的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三创”教育。学校以学院制和学分制为平台,坚持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分类特色培养与创新性培养原则,启动基础学科本科专业教学改革实验班,实施读书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联系实践模式、公共外语教学的分流教学模式等等;学校以教学评估和质量监控为保证,建立了“3+X”教学评估制度,被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专家组认定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之一。2002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之一;2004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2005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重点试点单位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近年来,学校获优秀教学成果奖国家级奖3项,省级奖120余项;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36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32部。 学校现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0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省高校工程中心2个,省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全国俄语中心1个,这是俄罗斯联邦政府在中国所设3个俄语中心之一。还有国家糖料改良中心、农业部甜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农科院黑龙江科技示范基地等科研机构。学校编辑出版的《求是学刊》《外语学刊》《自然科学学报》《中国糖料》《满语研究》《黑龙江水专学报》《黑龙江教育》《北方法学》《远东经贸导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陆』 黑龙江大学简介
1941年3月,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大队成立。 中国抗日军政大学
1941年11月,中央决定将抗大三分校改为军事学院,原俄文队改为俄文科。1942年1月,军事学院俄文科划归中央军委第四局领导,5月成立中央军委俄文学校。 1944年,中央决定将中央军委俄文学校扩建为包括俄文系和英文系的延安外国语学校。 1946年初,中央决定把延安外国语学校迁至哈尔滨。 1946年11月7日,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正式成立,专门培养军政翻译。 1948年底,东北全境解放,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改归东北局和东北人民政府领导,改名为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成为当时培养俄文干部的主要阵地。 附属外国语学校
1953年我国进行大专院校调整,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改名为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归属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管理。 195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又更名为哈尔滨外国语学院。 1958年4月,高等教育部决定将哈尔滨外国语学院划归黑龙江省管理。同年8月,中共黑龙江省委决定以哈尔滨外国语学院为基础成立我省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大学——黑龙江大学。 文革初期,正在建设中的黑龙江大学受到了冲击,学校发展陷于停滞。 1970年4月,黑龙江大学恢复招生试点,以大文科、大理科的名义招收试点班学员。 1972年4月,黑龙江大学招收了第一批工农兵学员,这使得荒芜了六年之久的黑龙江大学有了新的生机。同年,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并入黑龙江大学。 1977年,黑龙江大学迎来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 1978年10月,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会议决定,撤消黑龙江大学革委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与此同时,学校深入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端正思想路线,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开始逐步走向正轨。 改革开放以来,在六五、七五、八五期间,学校在改革中不断前进,教学、科研、科技产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九五以后,学校抓住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扩招及国家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等历史机遇,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科研工作、国际交流、科技产业、后勤社会化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黑龙江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今天的黑大
1999年,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并入黑龙江大学; 200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和黑龙江教育杂志社并入黑龙江大学; 2004年,黑龙江水利专科学校并入黑龙江大学; 2005年,黑龙江教育杂志社并入黑龙江大学。 “十一五”以来,黑龙江大学整体办学水平、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声誉得到了显著提升。
『柒』 黑龙江大学怎么样
黑龙江大学,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黑龙江大学更多信息和资讯。
『捌』 了解黑龙江大学的情况
黑龙江大学是一所具有优良历史传统的高等学府,前身是1941年在延安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几经迭变,于1958年扩建、更名为黑龙江大学。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学校由外语类单科性学校发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备、办学形式多样、教学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中国农科院甜菜研究所和黑龙江水利专科学校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并入黑龙江大学。60多年来,共培养10余万优秀毕业生。
学校由校本部、学府南校区、呼兰校区三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190余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2 000余名;设有30个办学实体和教学单位以及一个本科层次的独立二级学院。
学校设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1个一级学科和16个二级学科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13个一级学科和112个二级学科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另有6个专业学位授予权;2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学科群、1个一级学科、21个二级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开设了涵盖10个学科门类的7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特色专业10个,省级重点专业21个。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近3 200名,其中专任教师近2 000名。学校通过长期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形成了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教师中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入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中青年专家”7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国家级荣誉称号获得者10余人,“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获得者1人,“普希金奖章”获得者4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6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专家”4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70人。
学校在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努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以多元质量观和素质教育观为指导的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三创”教育。学校以学院制和学分制为平台,坚持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分类特色培养与创新性培养原则,启动基础学科本科专业教学改革实验班,实施读书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联系实践模式、公共外语教学的分流教学模式等等;学校以教学评估和质量监控为保证,建立了“3+X”教学评估制度,被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专家组认定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之一。2002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之一;2004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2005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重点试点单位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近年来,学校获优秀教学成果奖国家级奖3项,省级奖120余项;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35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32部。
学校现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0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省高校工程中心2个,省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全国俄语中心1个,这是俄罗斯联邦政府在中国所设3个俄语中心之一。还有国家糖料改良中心、农业部甜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农科院黑龙江科技示范基地等科研机构。学校编辑出版的《求是学刊》《外语学刊》《自然科学学报》《中国糖料》《满语研究》《黑龙江水专学报》《黑龙江教育》《北方法学》《远东经贸导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九五”以来,学校共取得各类科研成果近15 000项,涌现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的优秀成果,其中有1 000余项成果获国家、部委、省级的奖励,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1项,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9项。此外,《俄汉详解大词典》荣获国家图书奖,并作为国礼赠给俄罗斯总统。
学校以服务社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兴办多家科技产业、商服企业,已形成了以计算机软件和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科技产业群体,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地”的发展目标。1999年至今,校办企业20余项成果获产业化专项资金资助;辟建了黑龙江省第一个省级大学科技园。
黑龙江大学是一所开放型大学。学校积极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办学,在校际联合、校市联合、校企联合、军地联合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目前,学校已与国外120余所大学进行了实质性的合作与交流,20多年来,共培养留学生7500余人。
黑龙江大学具有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并确立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建设全方位育人的和谐校园。经过60余年的积淀,学校秉承“博学慎思、参天尽物”的治学理念,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全方位打造蕴涵深厚人文精神的文化校园。学校积极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依法治校、民主治校、学术治校,实行校务公开公开,建立了法律顾问制度、“三重一大”制度和二级教代会制度等。多次被评为黑龙江省高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和全国高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
近年来黑龙江大学的跨越式发展得到了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普遍认可。在2001年教育部开展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结论。2002年,教育部周济部长在视察黑龙江大学时,对于黑龙江大学近年的跨越式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明确指出,“黑龙江大学抓住了机遇,保持了快速、跨越式发展,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同年,学校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模范单位”称号。2005年,学校成为黑龙江省唯一一所被教育部确定的依法治校示范校的高校。2007年,学校被评为黑龙江省“文明单位”。
在新的历史时期里,黑龙江大学将坚持“教学、科研、学科”三位一体的内涵发展模式,提高办学质量,增强办学实力,进一步凝练、突出“以先进教育理念为指导的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以俄语优势学科专业为引领的国际化开放办学模式”及“‘3+X’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体系”的办学特色,把黑龙江大学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现代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玖』 黑龙江大学的学术研究
截止2015年12月,学校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培育)“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众多国家级科研平台以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研发)中心3个、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还建有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3个,此外,黑龙江大学还建有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院、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黑龙江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等60余个校级科研机构。 理工类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研究机构机 构 类 型机 构 名 称主 管 部 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 寒区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教育部、财政部 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国家级催化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科学技术部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功能无机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农业微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
农业部重点研究机构 国家糖料作物改良中心 农业部、科学技术部 农业部甜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农业部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开放合作基地 科学技术部 中国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科技示范基地 中国农业科学院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国际持久性有毒物质联合研究中心分中心(IJRC-PTS)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 黑龙江大学中俄联合催化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 黑龙江大学中法燃料电池联合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 黑龙江大学中俄联合光纤技术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
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高校重点实验室) 数据库与并行计算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 微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 寒区植物基因工程与微生物发酵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 光电与能源环境材料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 电子工程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教育厅 功能材料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教育厅 分子生物学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教育厅 遗传育种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教育厅
黑龙江省工程(研发)中心 黑龙江省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黑龙江大学生物工程研发中心 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黑龙江大学禾友农药研发中心 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文社会科学类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研究机构机 构 类 型机 构 名 称主管部门“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建设) 教育部、财政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教育部 中央其他部委重点研究基地 中共中央编译局黑龙江大学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基地 中共中央编译局 黑龙江省地方立法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
黑龙江省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黑龙江省俄语语言文学研究基地 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 黑龙江省哲学研究基地 黑龙江省哲学学会 黑龙江省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哲学学会 黑龙江省东北亚经济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哲学学会 法学理论黑龙江省人文社科重点基地 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生产力黑龙江省重点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黑龙江省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基地 黑龙江省哲学学会 黑龙江省国家审计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审计厅人事教育处
黑龙江省(高校)
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黑龙江省行政管理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教育厅 黑龙江省流域文明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教育厅 中国近现代思想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教育厅 黑龙江省日语语言交流中心 黑龙江省教育厅 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教育厅 黑龙江省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基地 黑龙江省教育厅 民商法学黑龙江省高校重点研究基地 黑龙江省教育厅 文化事业发展黑龙江省高校重点研究基地 黑龙江省教育厅 黑龙江省汉语言文学研究基地 黑龙江省教育厅 中国古代戏曲与宋金文化研究基地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黑龙江省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基地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十二五”期间,学校共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5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9项,连续多年被SCI、EI、CSSCI收录的论文均达到800余篇,共取得各类科研成果26600余项,其中有900余项成果获国家、部委、省级的奖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19项。
该校博士生导师李锡胤教授、潘国民教授主持编撰的《俄汉详解大词典》获国家图书奖,并作为国礼赠送给俄罗斯国家领导人。
黑龙江大学软件园被评定为国家级民营科技示范园区IT企业专业孵化器,被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局认定为”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又被省科技厅、省教育厅联合批准为黑龙江省级大学科技园。
黑龙江大学主办了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祥龙教育软件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 、黑龙江黑龙江大学高新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哈尔滨光宇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哈尔滨黑龙江大学伊思特软件有限公司、大庆黑龙江大学同智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德维自动化设备开发有限公司、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创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哈尔滨市东圣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市东圣智能控制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大学科技贸易有限公司、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北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博宇软件有限公司、哈尔滨市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格曼电气自动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等 馆藏资源 黑龙江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58年,其前身追溯到抗战时期成立的延安外国语学校图书馆。2011年,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黑龙江大学三方投资兴建的新扩建馆大楼——文博馆落成,并于2011年7月20日投入使用。
截至2015年12月,黑大图书馆馆藏书刊资料近480万册(件)。其中,港台图书10万册,三十年代出版的图书1.7万册,名人字画、字贴达1000余册,外文藏书30万册。13万册俄文图书是藏书重点,其中最具研究价值的是俄罗斯侨民在中国出版的俄文图书,是研究这一时期历史文化重要的资料。在5000余种、近10万册古籍线装书中,明清善本、抄本、日本版本达800余种。 学术期刊 人文社会科学类科学技术类期刊名称 统一刊号 出版周期 期刊名称 统一刊号 出版周期 《求是学刊》 23-1070/C 双月刊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3-1181/N 双月刊 《北方法学》 23-1546/D 双月刊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3-1566/T 双月刊 《高教研究与评估》 23-1064/G4 月刊 《中国糖料》 23-1406/S 季刊 《满语研究》 23-1014/H 半年刊 《俄罗斯学刊》 23-1570/C 双月刊 《外语学刊》 23-1071/H 双月刊 《远东经贸导报》(俄文版) 23-0030/E 半月报
『拾』 黑龙江大学怎么样
黑大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你说的很对,黑大的前身确实是一所外语学校。后来发展成的综合性大学。 也许你不了解,黑大虽然不是211工程大学,但是黑大在08年211评定的时候可是4个重点考虑对象之一。按惯例,这就是十有八九的事了。不过为了国家政策,最后只能把这5个名额分给了那些没有211大学和211大学很少的省份。因此这4个重点考虑的大学(包括黑大)全部落选,对此我只能表示惋惜啦。黑大生不逢时啊。其次211大学不一定绝对的好于非211大学,今年新入选的211先不说(和黑大差距都非常明显),就是以往入选的不少211大学也是有质疑的。这并不是说明国家有舞弊现象,而是那些211大学后面存在和本学校强项专业有“隶属关系”的国家部位。黑大呢,要说关系最好的也就是教育部和外交部了,可是黑大综合性大学不能归外交部呀,教育部的名额也太艰难弄到啦。黑大命不好啊。 黑大这几年的成绩非常明显,发展很快。学术界论文科研成果的影响都是大幅提升的。在全国综合排名逐年提高。去年94,今年92,全省连续3年排名第三(以前最差排名是第四)。值得关注的是,09年被评为研究教育型大学。这个在全国也只有70左右所大学评为这个级别,当然有10所左右评上了研究型大学(清华等)不算这70所学校之内。这个层次可是还有20所左右的211学校没有达到呢。说明黑大完全有资格进211,只是时运不济。 黑大设施很强大,拥有现在全黑龙江省最大的图书馆,拥有省内大学里最好的游泳馆和十年以前最好的体育馆(嘻嘻),还拥有黑龙江最著名的学生公寓——大学城和黑龙江著名的学术讲座——阳光讲坛。拥有黑龙江省第一个科技园和全国只有10多所高校(据了解除了黑大以外都是国家重点大学,可见黑大的前瞻性)开展的创业园(具体叫什么忘了,大概是这个)。 黑大每年在教育厅的拨款是最多的,而且自己的黑大实业也非常成熟。所以黑大是很有钱的,在师资和设施上没有疑问。还聘请了很多外校知名名的大教授,爆料:好像是在未来5年内黑大要努力拿下一名中科院院士和一名很有名的海归博士(我的导师告诉我的)。但是黑大却拥有据我了解黑龙江最便宜和最好吃的食堂(虽然没家里做的好吃,但是矮子里拔大个也就是黑大了)和最便宜的洗澡堂(A区的澡堂很老)。旁边就是传说哈尔滨大学生饮食消费最集中的地方——学府四道街,里面有很多饭馆和娱乐场所,不算高档属于大众消费,主要面对黑大学生,有“小腐败街”的江湖名号。 值得一提是,黑大的前瞻性不仅在创业园上。也在它的强势专业上。你不信可以上网上自己查查。黑大的重点专业,第一毫无疑问就是小语种的语言类。这不用我说吧,这个翻译类的人才奇缺,而且疯抢,工资非常丰厚(我的亲戚有干这一行的,所以敢打包票)。电子类,虽然黑大电子起步晚,但那也是相对老牌高等理工类学校说的,在全国大势前面还算是比较早的。这类专业不用多说,你看到电子产品随手既是便是最好的证据。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更是随着3G开通要大干一把啊。注意:所有电子类专业可都是位列当今10大热门专业之内。会计学和对外贸易一直就是就没有冷淡过,注册会计师,你应该知道怎么回事了吧。材料化学和色彩化学,这个只有制造业知道这样的毕业生多么好找工作,发展多么好。这些都是现在红的发紫的专业,并且都是黑大的强势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