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轩华的主要理论研究成果
1、“圆道”理论,《财富论》,《我们是商人》,重新定位企业家的概念:企业家是有着多年的商业实践,能够有效配置资源,创造财富的领袖;重新定位智慧的概念:智慧是创造价值的综合能力。提倡国家的富强、社会的稳定都离不开企业家队伍的存在与建设,必须在全社会形成新的商业伦理,提倡“无诚不商”的理念·。
2、首倡“中国家族基金的模式”,探索中国企业家家族财富与智慧的传承。
2. 理论研究成果是什么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创刊于1979年,是由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和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学院主管、主办的政治军事法律综合学术期刊。[1][2]据2020年第2期期刊内页显示,《理论研究》编辑委员会有委员11人。 据2020年7月20日中国知网显示,《理论研究》共出版文献量3000篇、总下载次数388056次、总被引次数6557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401、(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0.159。[1]据2020年7月20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理论研究》共载文1929篇、基金论文量为4篇、被引量4485次、下载量4次,2018年影响因子为0.65。[3]
中文名
理论研究
外文名
Theoretical Research
语种
中文
类别
政治军事法律综合
主管单位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学院
更多
办刊历史
1979年,《理论研究》创刊,初期作为内部资料以活页的形式不稳定出版。
1984年,《理论研究》刊期为半月刊。
1986年,随着教育正规化步伐的加快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改为16开本双月刊。[2]
1987年,该刊刊期变更为双月刊。[1]
1988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为正式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2014年12月,《理论研究》被正式公布为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4]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主要栏目
《理论研究》设有专论、中西部发展论坛、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社会构建、科学发展观、党建研究、法治文明、理论探讨等栏目。[3]
读者对象
《理论研究》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各级领导干部、理论工作者和干部教育工作者
3. 最新科技成果,带介绍的
1.EAST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06年9月26日,由国家发改委投资建设的国家大科学工程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在进行的首日物理放电实验的过程中,成功获得了电流大于200千安,时间接近3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这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已在中国首先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
2.纳米量子结构可控性实验和理论研究新进展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组围绕纳米电子器件的基础问题,在纳米结构的探索、组装规律和单元器件的物性等方面,在过去的几年里已产生国际影响。2006年更是取得系列重要进展,并逐步形成了系统性的工作。
3.绘制出天空中的宇宙线分布图,发现宇宙线分布是各向异性的和宇宙线的运动规律
在《科学》杂志2006年10月20日刊上,依据在我国西藏羊八井宇宙射线观测站的“西藏大气簇射探测器阵列”所获得的、积累近九年之久的近四百亿观测事例的实验数据的系统分析,中国和日本两国物理学家合作发表了有关高能宇宙线各向异性以及宇宙线等离子体与星际间气体物质和恒星共同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的最新结果,这些实验观测的前沿进展被审稿人誉为宇宙线研究领域中“里程碑”式的重要成就。
4.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开发及工业性试验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
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陕西新兴煤化工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合作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开发”工业性试验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在日处理甲醇50吨的工业化试验装置上实现了近100%甲醇转化率,乙烯选择性40.1%,丙烯选择性39.0%,低碳烯烃(乙烯、丙烯、丁烯)选择性达90%以上的结果。试验装置的成功运转,对我国综合利用能源、拓展低碳烯烃原料的多样化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
5.龙芯2E通用64位处理器
龙芯2E通用64位处理器是目前全球除美日之外性能最高的通用处理器,也是祖国大陆地区第一个采用90纳米设计技术的处理器。中科院计算机所研制的龙芯2E处理器最高主频达到1.0GHz,实测性能超过1.5GHz奔腾IV处理器的水平,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高安全性等特点,在不同工作条件下龙芯2E处理器的功耗在3瓦~8瓦范围内。“十一五”期间,龙芯处理器将为推进我国信息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6.水体污染的激光诱导荧光非接触监测技术装备系统
水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我国江河湖库和近海海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水体污染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采用激光诱导荧光监测技术实现水体污染遥测,系统集光学遥感技术、光谱学、分析化学、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利用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法,实现对水体多组成份有机物的在线遥测,发展和提高了我国水体污染在线遥测的技术水平。
7.我国科学家发现阿尔茨海默症致病的新机制
2006年11月19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医学》网络版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组关于β淀粉样蛋白产生过程新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这项成果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症致病的新机制,并且提示β2-肾上腺素受体有可能成为研发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药物的新靶点。
8.我国抗糖尿病新药研究取得开创性进展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科学家2006年在非肽类小分子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的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于2007年元月第一周发表在国际权威科学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网络版上。美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在向媒体的书面新闻发布中指出,这类口服有效的非肽类小分子激动剂有可能成为糖尿病、肥胖症和其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一种新型疗法。
9.揭示果蝇记忆奥秘,探索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组关于果蝇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果蝇的脑中并不存在一个通用的记忆中心,而是不同感觉记忆储藏在不同的区域里,并且像人类能记住图像的高度、大小、颜色等不同参数一样,果蝇的图像记忆也有对应的不同参数。通过对果蝇记忆基因的研究,可进一步运用到小白鼠、哺乳动物甚至人类身上,从而解决人类失眠、老年痴呆等精神性疾病。
10.饮用水质安全风险的末端控制技术与应用
为及时评价水质状况及应对突发事件,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合作开发出适合末端水质监控的生物在线监测与预警技术,建立并完善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在分子、细胞水平上形成一套适用于水质评估的技术体系。研究中开发的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共产生发明专利22项,发表论文61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3篇。
4. 侯建新的科研成果
《资本主义起源新论》,三联书店,2014年版
《中古政治制度》,《世界历史》(多卷本)第10册,侯建新等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修订组第一召集人
《当代西方史学流派》(与徐浩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2001、2002、2009年多次在北京和台湾再版。教育部研究生推荐使用教材
《社会转型时期西欧与中国》(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教育部研究生推荐使用教材。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6年)
《英国庄园生活》(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负责全书审校,并撰写中文版序言,《中华读书报》评该书为2005年最受欢迎的100本图书
《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冀中11村透视并与英国乡村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获天津市第九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年)
《经济-社会史:历史研究的新方向》主编,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社会转型时期西欧与中国》(第一版),济南出版社,2001年版
《欧洲中世纪城市乡村与文化》,主编,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现代化第一基石:农民个人力量增长与中世纪晚期社会变迁》,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获天津市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993年),获全国高校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1995年)
《经济-社会史评论》期刊主编
主编《欧洲经济社会史研究丛书》,人民出版社 1. “关于西欧现代社会转型起始年代的新观点”,《世界历史》2014年第4期
2. “欧洲文明再认识”,《史学理论研究》2014年第2期
3. “认知欧洲 定位中国”,《光明日报》2014年09月17日第16版
4.关于“中世纪”这个概念,《历史教学问题》,2012年第 期
5. “中世纪英格兰农民土地产权研究”,《历史研究》2013年第4期
6. “欧洲文明形成中的宗教因素”,《历史教学问题》2013年第4期
7. “民国年间冀中村民的消费:究竟吃什么”,《光明日报》2013-8-8
8. “新视角:资本主义起源再探讨”,《史学理论研究》2013年第3期
9. “抵抗权:欧洲封建主义的历史遗产”,《世界历史》2013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9期摘引
10. “议会在英国最高权力的确立”,《史学集刊》2013年第2期(与陆连超合作)
11. “英国工业化以前农民的‘饮食革命’”,《光明日报》2012-7-5,《新华文摘》(2012年第17期)全文转载
12. “近二十年英国中世纪经济-社会史研究的新动向”,《历史研究》2011年第5期(与龙秀清合作),《新华文摘》2012年第4期全文转载
13. “英格兰工业革命前的人均产值与消费”,《经济-社会史评论》(第六辑),三联书店2012年11月版
14. “深入研究中西转型时期的社会变迁”,(侯建新、邹兆辰),《历史教学问题》2012年第4期
15. “交融与创生: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世界历史》201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11年第11期转载,《历史教学》(中学版)2012年第6期摘编
16. “中国国民需要世界史知识”,《历史教学》2011年第7期
17. “抓住机遇,面向实际,大力推进世界史学科的发展”,《世界历史》2011年第2期
18. “经济-社会史:欧洲社会转型研究的重要平台”,《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4期
19. “前近代中英两国农业雇佣劳动比较”,载钱乘旦等主编《英国史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0.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Agricultural Wage Labour in Pre-Modern China and England,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Chinese history conference, Edited by Qian Chengdan & Miles Taylor, University of Landon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Research, 2011
21. “家庭教育:英国近代初等教育的催生剂”,《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10年第6期(与张晓晗合作)
22. “加强文明多样性和生动性研究”,《世界历史》2010年第2期
23. “新中国世界史研究六十年”,《河北学刊》2009年第4期
24. “世界历史研究三十年”,《历史研究》2008年第6期
25. “跳出旧巢穴,走出新天地—中国世界历史研究3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12-2
26. “从经济史到经济-社会史”,《世界历史》2008年增刊(纪念改革开放30年创刊30年)
27. “西欧崛起:经济与社会互动的历史及相关学科”,《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4期
28. “高效农业是英国城乡一体化基础”,载《新京报》,2008年10月19日B3版
29. “史学失去真实也就失去生命”,《天津日报·学术版》,2007-6-25第10版
30. “让历史的解释更有说服力:从经济史到经济-社会史”,《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22期转载
31. A Discussion of the Concept of “Feudal”,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Vol.2,No.1,January 2007, pp.1-24
32. “史学的时代性与永远的历史性”,《史学理论研》2006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3期全文转载
33. “‘封建主义’——概念错位的原委及应对”,《历史教学》2006年第1期
34. “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生产与消费再评析”,《世界历史》2006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07年第1期转载
35. “‘主体权利’文本解读及其对西欧史研究的意义”,《史学理论研究》 2006年第1期
36. “原始积累的秘密:英国佃农何以抵抗过度侵夺?”《经济-社会史评论》(第二辑),三联书店2006年10月版
37. “富裕佃农:英国现代化的最早领头羊”,《史学集刊》2006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5期转载
38. “20世纪前期中国农村市场分析:来自清苑县的报告”, 载冯崇义等编:《二十世纪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9. “学科创新与交融的平台——《经济-社会史评论》创立与经济-社会史研究的发展 ”,《中华读书报》2005-2-2
40. “《经济-社会史评论》首发座谈会‘为什么要办这个刊物’”,《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
41、“‘封建主义’概念辨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2006年第1期转载,《新华文摘》2006年第2期摘刊,获天津市第十一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42. “工业化前中英乡村借贷比较研究”(与赵文君合作),《史学月刊》2005年第2期,《光明日报》2005-4-6学术动态介绍该文;人民网论点摘编
43. “新世纪世界史学术前沿问题研讨会撷萃——西欧‘封建主义’概念问题”, 《世界历史》2005年第6期
44. “增强中国文化的竞争力:吸纳、参与和升华”,《人民日报》2005-4-1,15版
45. “‘封建主义’概念在中国之由来”,《天津日报》(文史版)2005-12-12
46. “原始个体权利:解读中西传统社会异同”,载《历史比较的新视野——中西历史比较研究学术论坛》,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47. “主体权利与西欧中古社会演进”,《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第1期
48. “个体权利与中西社会转型比较”,《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1期
49. “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中译本读后”(与孙立田合作),《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4期,《光明日报》2004-11-25第3版转载
50. “廿载不变的追求”,《历史教学》2003年第10期
51. “从非经济因素看西欧与中国的社会转型——兼议经济-社会史学科的引进”,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52. “开拓史学研究新领域——经济社会史”, 载中国史学会:《21世纪中国历史学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53. “人文的和整体的历史:西方经济社会史初论”,《世界历史》200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02年第3期
54. “原始个人权利与西欧封建政治制度”,《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02年第8期转载
55.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中人口流动与雇工”,《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第5期转载
56. “近代冀中土地经营及地权转移趋势—兼与前工业英国地权转移趋势比较”,《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02年第2期转载
57. 《西方经济-社会史研究》,载《天津日报》(学术版)2002-1-21
58. “民国年间冀中农业成本、农民负担与剩余——来自11村的一项计量分析”,《理论与现代化》2001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01年第6期转载
59. “西欧与中国社会转型比较初论”,《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4期
60. “20世纪上半叶冀中农村市场评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2期
61. “20世纪上半叶冀中农业生产条件考察”,《历史教学》2001年第2期
62. “工业革命前英国农民生活与消费水平”,《世界历史》2001年第2期
63. “民国年间冀中农户劳动生产率研究”,《中国农史》2001年第1期
64. “试析现代中国农村经济研究若干误区”, 《天津师大学报》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2001年第6期转载
65. “中世纪英国农民个人力量增长与自然经济解体”,《20世纪中华学术经典文库?历史学?世界历史卷》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6.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与研究评述”,《史学月刊》 2000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0年第12期转载
67. “中英封建晚期乡村组织比较”,《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3期
68. “民国年间冀中农民生活及消费水平研究”,《天津师大学报》2000年第3期
69. “西欧富裕农民-乡绅阶级形成与农业资本主义兴起——兼与明清绅衿阶层比较”,《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00年第8期转载
70. “民国年间冀中人口与教育研究”,《历史教学》 2000年第2期
71. “国外小农经济研究主要流派评述”,《世界历史》199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1999年第4期转载
72. “西方法律传统与资本主义的兴起”,《历史研究》1999年第2期,获天津市第八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00年12月被美国柯尔比科学文化信息中心(CICSC)评为优秀学术论文,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1999年第6期转载
73. “中西封建晚期农村雇工比较研究”(与赵文君合作),《史学月刊》1998年第5期
74. “英国‘边疆运动’及其对旧庄园制度的冲击”, 《天津师大学报》1998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1998年第10期转载
75. “从新人口论、均衡陷阱到‘过密化增长说’”,《史学理论研究》 1998年第3期
76. “中世纪晚期中西农业劳动力迁徙比较”,《南开大学历史系建系七十五周年纪念论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7. “封建农民及其与商品经济的关系”,载马克垚《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78. “明清农业雇佣经济为何难以发展:兼与英国封建晚期农业雇佣劳动比较”,《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1998年第期转载,获天津市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79. “中世纪晚期中英农业发展与现代化启动比较研究”,载《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历史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0. “谈陈翰笙三十年代农村调查的政治意义和学术价值”,载《陈翰笙百岁华诞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81. “英格兰种族、语言和传统探源”,《天津师大学报》1995年第10期
82. “中英劳动生产率及其在近代化中的核心含义”,《世界历史》199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1994年第6期转载
83. “中世纪晚期的商品化与现代化启动”,《历史研究》199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史》1995年第2期转载
84. “西方两性关系史述评”,《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新华文摘》1993-12转载
85. “中西文化比较要有历史层次感”,《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1期
86. “中世纪晚期中英农业发展趋向的比较——农业资本主义萌芽的一项计量研究”,载罗荣渠:《各国现代化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7. “西方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动因”,《历史研究》1991年第3期
88. “历史比较研究概述”,载《建国以来世界史研究概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89. “关于西欧中世纪城市公社若干问题——评《中世纪法国公社》”,《城市史研究》第四辑,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90. “从客观主义走向主观唯心主义的兰克学派”,《历史教学》1990年第11期
91. “西方社会史定义与发展趋势”,《世界史研究动态》1990年第5期
92. “强化农业基础的历史思考与现实抉择”,《生产力研究》1990年第3期
93. “英国的骑士、乡绅和绅士都不是贵族”,《历史教学》1988年第3期
94. “浅议当代西方家庭史学”,《天津师大学报》1990年第3期
95. “个人的发展与英国农村阶级结构变迁”,《世界历史》1989年第1期
96. “从英国历史看传统农业的变革目标——兼论家庭农场主成为中国农民企业家主体”,《农村经济与社会》1989年第4期
97.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合作),《天津社会科学》1988年第10期
98. “鸦片战争前农民个人力量考察”,《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第1期
99. “中世纪法国公社的定义”,《世界史研究动态》 1987年第4期
100. “中世纪英国农民个人力量的增长与自然经济的解体”,《历史研究》198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1991年第4期转载,获天津第四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1. 教学成果“地方高校世界史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获第七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3年)
2. 指导博士论文《中西中古税制比较》获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09年),并获天津市优秀博士论文(2008年)
3. 天津市第十一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08年)
4. 全国高等学校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年)
5. 天津市第九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
6. 天津市第八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02)
7. 天津市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999)
8. 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995)
9. 天津市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993)
10. 天津市第四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991)
11. 天津市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理论征文一等奖(1988) 1. 全国先进工作者(2010)
2. 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2009)
3. 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2009)
4. 天津市德业双馨十佳教师(2009)
5. 天津市授衔专家(2005)
6. 全国优秀教师(2004)
7. 天津市劳动模范(2004)
8. 曾宪梓教育基金奖(2000)
9. 天津市教育系统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998)
10. 国家人事部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996)
11. 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
12. 天津市立功奖章(1993,1995,1999,2004)
5. 2014年最新科技成果
从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酒店,到与《星球大战》中类似的全息通信,在接下来的2014年中,将有一系列令人难以置信的科学和技术革新成为现实。
全息的交流方式
Leia显示系统有望使全息视频在2014年成为现实视频通信如今已经非常普及,Skype拥有3亿多用户,而2012年的一次调查显示,如今全世界上有五分之一的人会经常进行“远程办公”。对于许多科幻迷来说,他们期待多年的一项新技术将很可能在接下来一年中成为现实。这种技术被称为“远程全息呈现”,可以将你的三维移动图像传送到任意一个目的地,让你仿佛身处不同的场合。来自英国的Musion公司利用的是“佩珀尔幻象”(Pepper’s Ghost),这是一种魔术表演中经常使用的技术,借由一面平坦的玻璃和特殊的光源技术,产生物体出现、消失或变形等幻觉。在一次音乐节上,Musion已经用数字技术复活了饶舌歌手吐派克·夏库克(Tupac Shakur)。不过,说到全3D全息通信,来自波兰的Leia公司的产品更加接近现实。该公司的“Leia Display XL”显示系统利用激光投射仪将图像投射到一团水蒸气云上,产生的三维物体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和操控。近日,在IBM公司对3000名研究者的调查中,全息视频被普遍视为是将在明年出现的一项技术。
粪便细菌疗法
并非每个新兴的科学成就都是复杂、尖端的,也不是每项技术都适合拿来饭桌上进行讨论。粪便菌群移植(FMT),即将健康人的粪便细菌移入病人体内的过程,在1957年时就已经出现。不过,直到近十年来,粪便菌群移植才逐渐被视为一种简单、安全、低成本、低风险,而且可以用来替代高强度抗生素的疗法。
当给予病人广谱抗生素之后,病人肠道内的健康细菌也会遭受攻击,从而使肠道更容易受到其他细菌的感染,如可能会致命的艰难梭菌(学名:Clostridium difficile)。艰难梭菌的高毒性菌株早在2000年就已经出现,目前仅在英国,每年就有超过2000人死于这种细菌。粪便菌群移植可以快速、简单地恢复病人肠道内的菌群,对抗这种细菌的感染。据报道,有89%的病人都获得了快速、持久的治疗效果。
新的研究显示,粪便菌群移植不仅可以为肠易激综合征、结肠炎、便秘和结肠溃疡等提供治疗,也可以为治疗逐渐增多的神经和自身免疫疾病,如帕金森氏症等提供帮助。今年10月份,粪便菌群移植疗法已经推出了药片形式,这应该会相对容易接受一点。
E级方程式赛车
E级方程式赛车如果你觉得1级方程式大奖赛还不过瘾,那你可以关注将于明年举办的E级方程式赛车。在这项赛车比赛中,赛车手驾驶的是锂离子电池供能的电动汽车,在市中心的环形赛道进行比赛。据国际汽联的冠军赛车手称,这些赛车的驾驶体验与汉密尔顿、维泰尔等驾驶的燃油赛车一样美妙。尽管电动赛车的速度预计为155英里每小时,较1级方程式赛车慢,但这项赛事将以精彩的街头赛道和灯火辉煌的夜间比赛来吸引眼球。比赛中的停车方式也不一样,由于电池在20分钟后就能量耗尽,因此赛车手将不再更换轮胎,而是直接换另一部赛车。据悉,第一个赛季将于明年9月13日在北京举行,之后在里约热内卢、柏林和洛杉矶等城市的街道上也将举行这一赛事,而最后的决赛将于2015年6月27日在伦敦市中心进行。
更快捷的物流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为网络购物的商品到达等待数天已经显得十分过时。从明年开始,类似亚马逊、eBay这样的行业巨头将努力加快送货的速度,实现当日到达,即使周末也不例外。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白佐斯提出了无人机送货的主意,据称在半小时之后就可以把商品送到你的门口。与此同时,他还在不断增加仓库的数量,并整顿合作伙伴的关系,让快递员们尽可能快地将商品送达。毫无疑问,物流的发展对传统的商店零售业将带来巨大的冲击。
维珍银河的太空飞行
维珍银河的太空飞行梦想尽管比原计划的2011年推迟了许多,但理查德·布兰森爵士从太空中挣钱的梦想正逐渐接近现实。今年4月份,维珍银河进行了一次试飞。这家属于维珍集团的公司在11月宣布,在“2014年的某个时候”将在新墨西哥州进行首次公开的飞行,届时NBC电视台将进行直播。
多功能的信用卡
据近日的一份调查称,有五分之一的美国消费者已经不再携带现金。从明年开始,他们或许也不再需要带着那么多的塑料卡片了。旧金山的Coin公司开发了一种与信用卡相同大小的产品,能集合多达8张借记卡、信用卡或礼品卡等的信息。消费者在支付的时候,可以像平时一样刷卡,然后按键选择其中所需要的服务。如果丢失了Coin卡怎么办?不用担心,这张卡片会与你的智能手机同步,当二者分开的时候,手机会收到一个提示。换句话说,当你离开家(或者商店、餐厅)的时候,不会把它落下。
上海的地下酒店
上海天马山的地下酒店在距离上海近50公里的天马山山脚下,有一处废弃的采石场,那里一座非凡的酒店正逐渐成形。由洲际酒店集团打造的这座五星级酒店的造价达到3.45亿英镑。酒店有两层位于一百米高的岩壁上方,有17层位于地平线以下,其中包括位于水下的两层。如果建设计划顺利的话,这家酒店将在2014年年底左右迎来首位宾客。
火星倒计时
要想完成近8700万公里的火星之旅,需要差不多9个月的时间。这意味着,在大概39周的时间里,你要面对宇宙辐射、小行星以及骨骼和肌肉的损耗等问题。不过,VASIMR可以改变这一切。VASIMR是可变比冲磁等离子体火箭(Variable Specific Impulse Magnetoplasma Rocket)的英文缩写。这种实验引擎将于2014年下半年或2015年初在国际空间站上进行测试。如果成功的话,我们将有望在三个月内到达火星。
简单来说,现在的化学燃料火箭尽管燃烧大量的燃料,但只能进行较短时间的加速,速度也相对较低。相比之下,VASIMR只需要少量的推进剂(等离子体),用无线电波加热到极高的温度(200万摄氏度),然后用磁场推动产生极高的速度。于是我们便得到了一个稳定、持续的加速度,而使用的燃料很少。
在理论上,目前的问题是用于加热等离子体的能源从何而来。在地球附近的短期飞行中,太阳能电池板足够提供能量,但要想去到火星,就要求一个大得多的能量来源。这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建造一个既小又安全的核反应堆,来实现火星之旅的计划。
更加透明的购物
对有些人来说,这意味着工厂的工人是否遭受虐待;对另一些人来说,这有关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而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只是确定每天给小孩子吃的食物是用来自哪里的原料制成的。换句话说,在全球化时代,了解产品在那里制作或生长,以及输送到市场的途径,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引领这一消费习惯转变的是一个名为“Provenance”的新型搜索引擎。从巧克力棒到夹克、鞋子,再到厨师所用的刀,Provenance将告诉你这些产品是在哪里生产出来的,谁是生产商,以及产品的确切原料是什么。
尽管Provenance包含了许多来自农民、工人、手工艺者等的鲜活故事,但这家网站并非只有这些。从小商品生产者到大型的跨国企业,所有人都可以与网站合作,将全球商业网和供应链中的神秘之处揭开,使消费者获得更好的选择。另一方面,这也将促使各个企业改善它们的环境和社会影响。
6. 翟冠杰的理论研究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1]Guanjie Zhai, Yufen Yang, Della M. Roy ,Research on the Whiteness and Propertiesof Modified Coal Fly Ash,2009WorldofCoalAsh
[2]翟冠杰,姜侃. 粉煤灰漂珠复合材料的实验研究【J】.粉煤灰. 2008,(5):30-31
[3]王金山,翟冠杰. 粉煤灰分选磁珠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实验研究【J】.粉煤灰.2008,(3):33-34
[4]翟冠杰,陈杰,娄永国. 高掺量粉煤灰烧结陶粒的试制【J】.粉煤灰. 2008,(1):42-43
[5]王素瑞,翟冠杰,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机理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5,(2):6-7
[6]翟冠杰,漂珠阻热研究【J】粉煤灰2005,(1):28-30
[7]翟冠杰等,造纸黑液在大掺量粉煤灰烧结材料中的作用机理研究【J】粉煤灰2003,(6):20-22
[8]翟冠杰,漂珠纳米结构对阻热的贡献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3,(4):8-10
[9]翟冠杰,用造纸黑液和高掺量粉煤灰研制烧结砖【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3,(1):35-37
[10]翟冠杰等,粉煤灰综合利用【J】德州学院学报2003,(2):8-9
[11]翟冠杰,粉煤灰漂珠的纳米结构及其传热机理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3,(8):38-40
[12]翟冠杰,粉煤灰纳米空心球的发现及其性能的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2,(2):10-11
[13]翟冠杰等,粉煤灰烧结砖原料处理与烧结反应机理的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02,(2):34-37
[14]翟冠杰,高掺量造纸黑液粉煤灰烧结砖的研制【J】新型建筑材料2002,(9):13-15
[15]张宪玺,翟冠杰,碱式碳酸锌煅烧制备纳米氧化锌【J】无机化学学报2002,(10):1037-1041
7. 2014年到2016年中国取得科学技术新成就有哪些
一、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FAST将投入使用
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一个“大窝凼”里,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预计9月竣工,9月25日投入使用,开始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
高分卫星是“天眼”观地,射电望远镜是“巨眼”观天。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郑晓年表示,FAST突破了射电望远镜的百米极限,它拥有30个足球场大的接收面积,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的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灵敏度提高约10倍。它将在未来20至3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
对科学家们来说,FAST具有极其重大的科学意义。它将可能搜寻到更多的奇异天体,用来观测脉冲星,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暗物质暗能量、星系与银河系的演化等等,甚至可以搜索星际通讯信号,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探索。
二、中国造出世界最大起重船
2016年5月13日,振华重工自主建造的世界最大12000吨起重船在上海长兴岛基地交付,并在现场命名为“振华30号”。
这艘船以单臂架12000吨的吊重能力和7000吨360度全回转的吊重能力位居世界第一。近期在吊重试验中,该船成功起吊了高于最大吊重能力110%的船舶,显示其“实力强劲”。
该船的成功交付进一步巩固了振华重工在巨型起重船领域的地位,为我国打捞救助事业向深海延伸提供了装备支撑。
三、天河二号
“天河二号”是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超级计算机系统,以峰值计算速度每秒5.49亿亿次、持续计算速度每秒3.39亿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榜首,成为2013年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
2014年11月17日公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中,中国“天河二号”以比第二名美国“泰坦”快近一倍的速度连续第四次获得冠军。
2015年5月,“天河二号”上成功进行了3万亿粒子数中微子和暗物质的宇宙学N体数值模拟,揭示了宇宙大爆炸1600万年之后至今约137亿年的漫长演化进程。同时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粒子数最多的N体数值模拟。
11月16日,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在美国公布,“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以每秒33.86千万亿次连续第六度称雄。2016年6月20日,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公布,使用中国自主芯片制造的“神威·太湖之光”取代“天河二号”登上榜首。
2018年11月12日,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在美国达拉斯发布,中国超算“天河二号”位列第四名。
四、中国首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屠呦呦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
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五、首次实现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
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陆朝阳等完成的科研成果,当选欧洲物理学会新闻网站“物理世界”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突破,位居榜首。
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打破了国际学术界从1997年以来只能传输基本粒子单一自由度的局限,为发展可扩展的量子计算和量子网络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际量子光学专家Wolfgang Tittel教授在同期《自然》杂志撰文评论:“该实验实现为理解和展示量子物理的一个最深远和最令人费解的预言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并可以作为未来量子网络的一个强大的基本单元。”该成果已被欧洲物理学会评为“2015年度物理学重大突破”。
8. erp理论研究最新成果
ERP在国外应该是使用得比较广泛,这个与他们的基础设施比较健全,配合度比较高是有专很大的关系的。
但是在国属内,因为国内设施基础还有待健全,尽管使用得也比较广泛,但是由于结果不是很理想,因此很多的项目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就可能背离原来的目标或者安于现状。
制造行业中,采购,生产和物流,如果是根据订单来生产的企业,排产会比较困难些,主要还是看订单的规则性和生产瓶颈,这方面解决了,还要看供应商的状况和物流状况,前者直接影响到生产,后者直接影响到销售,进而反作用订单。
如果是先行排产的企业,那这方面的压力会小很多,压力主要集中在销售。
9. 领导理论的研究成果
马克思领导理论
领导理论的研究成果可分为三个方面,即领导特性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
由于领导特性理论忽视下属的需要、没有指明各种特性之间的相对重要性、缺乏对因与果的区分、忽视了情境因素,导致它在解释领导行为方面的不成功。
领导行为理论集中研究领导的工作作风采口行为对领导有效性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勒温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伦西斯·利克特的四种管理方式理论、领导四分图理论、管理方格理论、领导连续统一体理论等等,这些理论主要是从对人的关动和对生产的关心两个维度,以及上级的控制和下属参与的角度对领导行为进行分类,这些理论在确定领导行为类型与群体工作绩效之间的一致性关系上取得了有限的成功,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对影响成功与失败的情境因素的考虑。
领导行为与领导的有效性之间的关系显然依赖于任务结构、领导成员关系、领导权威、下属的主导性需求等情境因素,领导权变理论弥补了这一缺陷,提出领导的有效性依赖于情境因素,并且情境因素可以被分离出来,它的研究成果包括菲德勒权变模型、情境领导理论、路径目标理论和领导者参与模型。但由于实践者很难确定领导成员关系、任务结构等权变变量,领导权变理论相对于实践者显得过于复杂和困难,使它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978年,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Burns)在对政治型领导人进行定性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领导过程应包含交易型和变革型两种领导行为,这一分类为领导行为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1985年,Bass正式提出了交换型领导行为理论和变革型领导行为理论,它比以往理论采取更为实际的观点,是以一个“走在大街上的”普通人的眼光看待领导行为,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0. 本科论文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你好啊,你的美国校园俚语开题报告选题定了没?开题报告选题老师同意了吗?准备往哪个方向写?
开题报告学校具体格式准备好了没?准备写多少字还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可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开题报告选题顺利通过,毕业论文写作过程顺利。
在研究生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而论文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论文开题报告 做的细致程度。论文开题报告做的细致,前期虽然花费的时间较多,但写起论文来就很顺手,能够做到胸有成竹,从而保证论文在规定的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但如 果不重视论文开题报告,视论文开题报告为走过场,写起论文来就会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没有思路,可能就要多走弯路,也很难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一、论文开题报告的意义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在完成文献调研后写成的关于学位论文选题与如何实施的论述性报告。论文开题报告既是文献调研的聚焦点,又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展开的散射点,对研究工作起到定位作用。
写论文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请老师及专家们帮忙判断一下所研究的选题有没有价值,研究方法是否奏效,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因此论文开题报告就要 围绕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或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为主要内容。但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往往在论文开题报告中花费大量笔墨叙述别人的研究成果,谈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时,往往寥寥数语一笔带过。这样,不便于评审老师指导。
二、如何写论文开题报告
(一)论文开题报告的前提——通过理论思维选择课题
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选题不合适。有的提出的问题太过“平庸”,有的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太多、太宽泛, 提出的问题不切合硕士生的实际,实践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如有的学生提出的论文题目:“新型中性镍催化剂的研究及其催化合成聚乙烯、聚丙烯的研究”,此选题 有意义,有创新,作者的研究思路也比较正确,但论文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对于一个硕士生来说明显偏多,无法按时完成。因此应重新确定研究内容,注重项目 的可操作性。
那么如何选择研究问题呢?这里要强调的是通过理论思维来发现研究问题。
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特定领域的理论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能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理论才能够发展。硕博论文要想创造新理论很难,多数是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
其次,选择问题是一个“剥皮”的过程,理论问题总是深深地隐藏在复杂的现实背后,而发现理论问题,则需要运用理论思维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不断锻炼 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总结和分析以往的研究者大体是从哪些视角来分析和研究问题,运用了哪些理论工具和方法,通过学习和总 结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从而选择具有学术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并与国家经济建设及导师承担的科学研究项目紧密结合的研究问题。
(二)做好文献综述,为论文开题报告打好基础
在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会上,出现的普遍问题是对文献的研读不够,对研究背景的了解不够深入,对研究方向上国内外的具体进展情况了解不够全面、详细, 资料引用的针对性、可比性不强。有很多学生没有完全搞清论文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的区别,他们的论文开题报告有很多仅仅是对前人工作的叙述,而对自己的工作 介绍甚少。
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内外现状;研究方向;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依据。这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同时,文献综述还是评论性的,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要想写好论文开题报告,必须认真研读文献,对所研究的课题有个初步的了解,知道别人都做了哪些工作,哪些方面可以作为自己研究的切入点,因此,文献调研的深入和全面程度,会相当程度地影响论文开题报告的质量,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客观基础。
(三)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及写作技巧
1.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一个清晰的选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对现有文献的缺点的评论,也基本暗含着改进的方向。论文开题报告就是要把这些暗含的结论、论证结论 的逻辑推理,清楚地展现出来。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步骤:课题选择—课题综述—论题选择—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的意义;研究 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毕业论文(设计)提纲;主要参考文献。为了写好论文开题报告,江苏工业 学院研究生部专门出台了详细的规定,规定论文开题报告的一般内容包括:
(1)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来源、开题依据和背景情况,课题研究目的以及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在阅读规定文献量(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文献占40%以上)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该研究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同时介绍查阅文献的范围以及查阅方式、手段。
(3)论文开题报告——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学术构思、研究方法、关键技术、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难点、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以及预期目标。
(4)论文开题报告——拟采用的实验手段,所需科研和实验条件,估计课题工作量和所需经费,研究工作进度计划。
(5)论文开题报告——主要参考文献,列出至少10篇所查阅参考的文献。
2.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技巧
(1)提出问题注意“层次”
选题是撰写学术论文的第一步,选题是否妥当,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甚至关系到论文的成功与否。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文章聚焦理论层面、解决理 论问题。有的学生的选题不具有新颖性,内容没有创新,仅仅是对前人工作的总结,或是对前人工作的重复。在选题时要坚持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及可行性的原则。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选题来源包括:1、与自己实际工作或科研工作相关的、较为熟悉的问题;2、自己从事的专 业某问题发展迅速,需要综合评价;3、从掌握的大量文献中选择反映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或新动向的题目。
所选题目不宜过大,越具体越容易收集资料,从某一个侧面入手,容易深入。
(2)瞄准主流文献,随时整理
文献资料是撰写好学术论文的基础,文献越多,就越好写,选择文献时应选择本学科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等,要注意所选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及科学性; 选择文献应先看近期的(近3~5年),后看远期的,广泛阅读资料,有必要时还应找到有关文献所引用的原文阅读,在阅读时,注意做好读书卡片或读书笔记。
整理资料时,要注意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时不是将看过的资料都罗列和陈述出来,而是要按照一定的思路将其提炼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献综述,也才能写出好的论文开题报告,进而为写出好的论文打下基础。
(3)研究目标具体而不死板
一般论文开题报告都要求明确学位论文的研究目标,但笔者认为,研究目标不宜规定得太死板,这是因为,即使条件一定,目标是偏高还是偏低,往往难于准 确判断,研究工作本身,涉及求知因素,各个实验室条件不同,具体研究时条件也不同。学位论文选题和研究目标体现了研究工作的价值特征。
三、论文开题报告的质量保证
为了保证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论文质量,就必须对论文开题报告进行评价。论文开题报告会由3~5位相关学科的专家对论文开题报告进行评议,与 企业合作的重大科研项目可以聘请1~2位相应企业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参加,不同学科的论文开题报告的侧重点不同。江苏工业学院研究生部规定学生必须进行 论文开题报告,并规定了统一的格式,设计了专门的论文开题报告评审表,论文开题报告会上研究生应对课题进行详细汇报,并对专家提问做出必要的解释和说明。 论文开题报告的成绩考核以合格、不合格记。评审小组成员最后签名并给出学生是否合格的评审意见,并以百分制打出具体的分数。论文开题报告成绩不合格者,不 得进入课题研究。
为了提高论文质量,研究生必须首先从思想上重视论文开题报告,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从各个方面提高能力,尤其要注意培养通过理论思维发现研究问题的能力。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工作的开始,良好的开端为优秀的学位论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