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代表性成果

代表性成果

发布时间:2020-12-15 00:15:37

『壹』 课题代表性核心成果指的是什么

"代表性", "核心成果" 这些形容词已经说明够清楚的啊,课题项目研究成果专中有代表性的,最属主要的也就是核心成果,可以是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著,申请的专利技术,产生的经济效益,提交政府部门的建议政策或考察报告,近一步获批的基金项目等等,当然如果这里面有独创性的成果肯定是代表性核心成果。
研究项目要结题是就需要提炼该项目获得的代表性核心成果。现在也是到了写年终总结,课题考核报告了。

『贰』 刘银国的代表性成果

[1] 论文:“基于博弈分析的上市公司监事会研究”,《管理世界》,2004,(6):144-146
[2] 论文:“企业绩效评估指标和方法的构建”,《财贸研究》,2003,(3):103-108
[3] 论文: “基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薪酬设计”,《经济管理》,2004,(1):54-58
[4] 论文:“对独立董事制度的理性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4,(1):41-43
[5] 论文: “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经济学动态》,2004,(7):52-54
[6] 刘银国、杨善林、李敏,“公司治理与信息透明度问题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2):46-51
[7] 论文: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设计”,《经济学动态》,2005,(3):48-52
[8] 论文: “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机制探讨”,《经济体制改革》,2005,(4):50-54
[9] 论文: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7,(1):155-160
[10] 论文: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与政府的角色”,《经济学动态》,2006(12):27-32
[11] 论文: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准则研究”,《经济学动态》,2007(12):30-32
[12] 论文: “国有企业员工参与公司治理研究”,《经济管理》,2007(24):26-33
[13] 刘银国,“国有独资企业董事会问题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8(8):99-103
[14] 论文: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绩效关系研究—来自深交所国有上市公司的证据”,《经济学动态》,2008(12):61-65
[15] 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有效性实证研究”,《经济管理》,2008(14)
[16] 论文: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制有效性研究”,《经济管理》,2009(10)
[17] 论文: “董事会治理和公司绩效相关性研究”,《公司治理评论》,2009(3):122-129,ISTP检索
[18] 论文: “国有企业员工参与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研究”,《经济学动态》,2010(4):56-59
[19] 论文: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研究”,《管理世界》,2010(9):177-179
[20] 论文: “公司治理对现金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公司治理评论》,2010(4):71-79
[21] 论文:“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的实证研究”,《管理评论》,2011(2):45-52;
[22] 专著:《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研究》,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1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有企业自由现金流量优化与控制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71172190,2012.01-2015.12
[2]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基于公平正义视角的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研究, 09YJA630002,2010.1~2011.12
[3]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基于信息经济学的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及激励机制研究,AHSK03~04D44,2005.1~2006.12,已结项
[4]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AHSKF05-06D40,2007.1~2008.12,已结项
[5] 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国有企业员工参与公司治理模式、度及有效性,KJ2009A64,2010.1~2011.12,在研
[6]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农民自治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问题研究,2007SK129,已结项
[7]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科研项目: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重构与治理问题研究,GXZSKY06016,已结项
[8] 安徽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委托课题: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综合考核[7评价研究,2009.1~2009.12,已结项 [1]论文《论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创新》2006年获2001~2004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论文二等奖
[2]专著《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研究》2010年获2007~2008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著作二等奖
[3]论文《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2006年获2003~2004年度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4]论文《基于博弈论的上市公司监事会分析》2007年获安徽财经大学十五期间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5]2005年入选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6]2008年被评为第一批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叁』 董安生的代表性成果

论文类(*号者为全国重点报刊):
*1.<;双边市场与对冲交易的影响、挑战与前景>;,载<<;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1期;
2. <;中国资本市场战略转型的交易制度: 双边市场与对冲交易>;,载<<;上海证券报>>2007年3月10日;
3. <;中国资本市场战略转型的法制环境:高度透明度与国际化的法律与规则体系>;,载<<;上海证券报>>2007年3月9日;
*B4. <;中国操纵市场行为的监管:现状、反思与进路>;,载<<;法学家>>2005年1期;
*B5. <2004年国际私法的回顾与展望>;,载<<;法学家>>2005年1期;
*C6. <;异议股东的股份收买请求权>;,载<<;法制日报>>2005年4月28日;
*7. <How Law Reform Enhances Trading on the Chinese Capital Market>;,载<>2005年1期;
*C8. <;关于<;证券法>;修改的若干看法>;,载<<;中国金融>>2005年1期;
*C9. <;资本市场的培育与规则完善>;,载<<;中国金融>>2004年7期;
*C10. <;中国B股市场开放的证券交易法制基础>;,载<<;证券市场导报>>2004年3期;
11. <;上市公司合并中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措施的法律分析>;,载<<;上海证券报>>2004年4月29日;
*B12. <2003年国际私法学的回顾与展望>;,载<<;法学家>>2004年1期;
*13.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的挑战与应对策略>;,载<<;经济导刊>>2003年8期;
*14. <;中国B股市场开放中的证券交易法制问题>;,载<<;法律适用>>2003年12期;
*15. <;资本市场”入世”之后怎么走?>;,载<<;经济月刊>>2002年1期;
16. <;关于证券投资人与证券经营机构契约关系的研究>;,载<<;上海证券报>>2001年1月
17. <;中国资本市场战略转型的交易制度:双边市场与对冲交易>;,载<<;上海证券报>>2007年3月10日;
18. <;中国资本市场战略转型的交易制度:高透明度与国际化的法律与规则体系>;,载<<;上海证券报>>2007年3月9日;
19. <;双边市场与对冲交易>;,载香港<<;社科研究>>2007年6月刊,并获“优秀论文”奖;
*B20. <;缺失的合同效力规则—论关联交易对传统民法的挑战>;,载<<;法学家>>2007年3期(总第102期)。
21.<;中国资本市场的变化与相关制度的完善>;,载《资本市场》2007年11月p27.
22. <;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法律问题研究>;,载《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p51.
著作类:
1. 《票据法》主编与主要撰写,(合著,主编并第一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中国资本市场》(合著,第二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 《国际经济法(第二版)》(合著,第二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 《中国资本市场:股权分裂与流动性变革》(合著,第二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民事法律行为》(独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合著,第二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 《银证合作:中国金融大趋势》(合著,第二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 《英国商法》(合著,第一作者), 法律出版社出版;
9. 《中国商法总论》(合著,主编并第一作者),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10.《国际私法》(合著,第二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证券上市与交易》(合著,主编并第一作者),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12.《证券发行与承销》(合著,主编并第一作者),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13.《证券交易》(合著,第二作者),,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国际货币金融法》(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 《中国资本市场:从制度变革到战略转型》(合著,第二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

『肆』 朱振中的代表性成果

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特性 环境科学,2006,27(1):57~62
膜吸收法处理焦化厂废水中的氨及苯酚 工业水处理,2006,26(5):50~53
渗透膜蒸馏对液/液膜吸收过程的影响 膜科学与技术,2004,24(6):5-9
悬浮态TiO2光催化降解偶氮染料中性深黄GL的研究 江南大学学报,2003,2(2):179~182
文献老化B - K方程的计量学方法 江南大学学报,2003,2(6):645~64729、
半导体光催化氧化反应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江南大学学报,2002,1(4):365~369
沉淀法制备纳米ZnO超细粉体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2001,20(2):174~176
邻羧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与锌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其应用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0,36(2):80~81
《仪器分析》(主编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年8月
3-甲氧基-甲亚胺H测定化妆品中硼的研究及应用 日用化学工业 1999,167(1):45
食用油中磷的测定新方法的研究 中国油脂 1999,24(2):46
Meso-四(3,5-二溴-4-羟基苯)卟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微量铅 分析科学学报 1999,15(1):43
3—甲氧基氧—甲亚基H光度法测定植物中硼的研究及应用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1999,35(9):398
Meso-四-(3,5-二溴-4-羟基苯)卟啉光度法检测食品包装材料铅污染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1998,17(3):90~92
二溴对甲基偶氮甲磺光度法测定食品中微量铅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1998,17(3):
82~85
废催化剂中回收钼的新工艺 化工环保 1998,18:356~359
轻工院校《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上海高教研究 1998,12:206~207
光度法直接测定单晶硅中痕量钙的研究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1997年12月
联机-速差动力学分析法同时测定铁钛的研究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1997年12月
柠檬酸钠生产新工艺的研究 现代化工 1993年2月
Nafion修饰电极还原计时电位溶出法的理论和验证 化学学报 1991年8月
Nafion修饰电极计时电位溶出法测定多巴胺的研究 分析测试通报 1990年4月 1、年产万吨柠檬酸钠生产新工艺及工业化研究 横向1992~1994
2、从废催化剂中提取金属钼、钴的研究 横向 1996~1997
3、《仪器分析》课程改革的研究 校教改基金 1995~1998
4、《仪器分析》多媒体课件及《仪器分析实验》录相制作,校教改基金 1999~2001
5、钠米氧化锌制备的研究,横向 1999~2001
6、高效光催化氧化反应催化剂的研制,校科研基金,2002~2003
7、膜基吸收法高浓度氨氮废水资源化技术研究,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项目,2002~2004
8、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2002~2004
9、复合餐具机用洗涤剂的开发,横向 2005~2006 1、年产万吨柠檬酸钠生产新工艺及工业化研究 中国轻工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5
2、《仪器分析》 无锡轻工大学教材/讲义评选二等奖 1998
3、《仪器分析》课程改革的研究 无锡轻工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2000
4、2002-2003年度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2004

『伍』 刘晓亚的代表性成果

获奖
1)香兰素有机废料综合处理技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发明三等奖,排名第一(2005)
2)以人为本培养特色型高分子材料专业人才的研究与实践,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2005)
3)具有工科特色的综合化学实验的研究与实践,江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2004)
4)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003)
5)江南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2003)
6)无锡市三八红旗手(2001)
7)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000)

发表论文及专利
SCI收录论文清单 (近5年)
1)Liu Xiaoya, Wu Jun, Adi Eisenberg, Effects of Random Copolymer of Poly(styrene-co-methacrylic acid) on the Self-assembly of Block Copolymer of Poly(styrene-b-acrylic acid), Langmiur, 2006, 22, 1.
2)Cheng Yang, Bo Meng, Mingqing Chen, Xiaoya Liu, Yufei Hua, Zhongbin Ni,Laser-light-scattering study of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waxy corn amylopectin in dilute aqueous solution,Carbohydrate Polymers,2006,64,190–196
3)Wei Yang, Tatsuo Kaneko, Xiao-Ya Liu, Ming-Qing Chen, Mitsuru Akashi, Bulk Synthesis of Poly(tert-butyl methacrylate) Long Macromonomerwith Narrow Distribution by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nd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Chemstry Letters, 2006, 35, No.2: 222~223
4)Sun Chao,Song Xiaoqing,Yang Chen,Liu Xiaoya,Chen Mingqing,Graft Copolymerization of Soybean Protein Isolate and Methacrylic Acid, Journals of application of polymers science, 2006,
5)Liu Xiaoya,Wu Jun,Adi Eisenberg, Bowl-Shaped Aggregates from the Self-Assembly of an Amphiphilic Random Copolymer of Poly(styrene-co-methacrylic acid), Macromolecules, 2005, 38, 16。
6)Ming-Qing CHEN, Kun ZHANG, Tatsuo KANEKO, Xiao-Ya LIU, Jie CAI, and Mitsuru AKASHI, Solvent-sensitive Nanospheres Prepared by the Self-organization of Polymerizing Hydrophilic Graft Chain Copolymers, Polym. J, 2005,37(2):118-125
7)Ming-Qing CHEN, Yan-Hua Yuan, Xiao-Ya Liu, Cheng Yang, Kaneko Tatsuo and Akashi Mitsuru, Thermosensitive Particles with ununsual morphology prepared by Dispersion Copolymerization,高等学校化学研究,2005, 21(6), 740-742
8)Donglei Xi, Cheng Yang, Xiaoya Liu, Mingqing Chen, Chao Sun, Yulan Xu,Graft 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on Soy Protein Isolate,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5,98, 1457–1461
9)华慢,杨伟,薛桥,陈明清,刘晓亚,杨成,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S-b-PMAA的合成与胶束化行为研究,化学学报,2005,63(7):631-636
10) 张坤,倪忠斌,陈明清,蔡杰,刘晓亚,杨成,醇/水介质对大分子单体与BMA分散共聚反应的影响,高分子学报,2005,3:333-338
11)陈明清,张明,张坤,刘晓亚,杨成,PAm-g-PMAA亲水性聚合物微球的合成,高分子学报,2004,No5:673-677。
12) 华蔓,陈明清,刘晓亚,杨成,ATRP制备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研究,高分子学报,2004,No5:645-649
13) 陈明清,刘晓亚,杨成,明石满,PEG接枝PAN/PS高分子颗粒的形态控制研究,化学学报,2004,62(6):615-619
14) 施冬健,刘晓亚,陈明清,杨成,顾正彪,相飞,光敏性无规-类接枝双亲聚合物的合成与自组装行为的研究,高分子学报,2004,No.4,600~604
15)Ming Qing CHEN, Yu CHEN, Tatsuo KANEKO, Xiao Ya LIU, Yang CHENG, Mitsuru AKASHI, Pb2+ Specific Adsorption/Desorption onto Core-Corona Type Polymeric Nanospheres Bearing Special Anionic Azo-Chromophore, Polymer Journal, 2003, Vol.35, No.8: 688~690
16)Ming Qing Chen, Tatsuo Kaneko, Ming Zhang, Xiao-Ya Liu, Kang Wu, Mitsuru Akashi, Preparation of uniform nanospheres with a hydrophilic core and a hydrophobic corona by the macromonomer method,Chem Lett, 2003, 32(12):1138
17)CHEN Mingqing, LIU Xiaoya, YANG Cheng, AKASHI Mitsuru,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meric microspheres having isotactic poly(methacrylic acid) on their surfaces,Chemistry Research of Chinese University,2002,18,61~64
18)陈明清,刘晓亚,杨成,明石满,特殊形态接枝高分子颗粒的合成,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23,9~11
19)Xiaoya Liu, Ming Jiang, Shuli Yang, Mingqing Chen, Daoyong Chen, Cheng Yang, and Kang Wu, Micelles and Hollow Nanospheres Based on e-Caprolactone-ContainingP olymers in Aqueous,Angew. Chem., 2002, 114(16), 3074~3077
20)陈明清,刘晓亚,杨成,陈春浩,明石满, 分散共聚法制备特殊形态高分子微球的研究,高分子学报,2002,No5,628~631
21)陈明清,陈瑜,刘晓亚,杨成,明石满,热敏性聚(N-乙烯基异丁酰胺)接枝高分子微球的合成,高分子学报,2002,No4,447~451
EI收录论文清单
1) 邰晓曦,陈明清,李在均,刘晓亚,杨成,倪忠斌,功能化聚议席胺接枝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其对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功能材料,2005,36(9):1368
2) 袁燕华,陈明清,刘晓亚,倪忠斌,聚合反应条件对颗粒形态与粒径影响的研究,功能材料,2005,36(1):153-156,EI收录。
3) 陈瑜,刘晓亚,倪忠斌,杨成,李在均,陈明清,PNVA-g-PSt微球的功能化与离子吸附研究,离子交换与吸附,2005,21(4):304-310
4)袁燕华,陈明清,刘晓亚,杨成,倪忠斌,PNIPAAm接枝PAN/PSt热敏性聚合物微球的制备,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21(5):71-74
5) 姚尚风,张茜,郭晓,陈明清,刘晓亚,杨成,表面含氯型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石油化工,2005,34,1194
注:不含同时被SCI收录的论文
专利成果
1) 一种水性光敏树脂组成物的制备与应用,排名第一
2) 阳离子光引发剂羟基烷氧取代基二苯基碘翁盐及制备方法,,排名第一
3) 以工业有机废料为原料生产的耐水防腐或建筑防水油膏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03112863.7,排名第一
4) 一种综合处理香兰素废料及有机粘稠废料的方法,专利号ZL02112542.2,排名第一
5) 一种分离、检测重金属离子的高分子微球的制备与应用,ZL02148580.1,排名第二
6) 一种亲水核/亲或疏水壳功能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及相应的微球产品和应用,申请号031582176,排名第二
7) 香兰素有机废料综合处理,江苏省科技成果鉴定(2001),国际先进,排名第一
8) UV光固化塑料丝印油墨,江苏省科技成果鉴定(2001),国内领先,排名第一

『陆』 雷爱文的代表性成果

1 Liu, C.; Liu, D.; Lei, A. W., Recent Advance of Transition-Metal Catalyzed Radical Oxidative Cross-Couplings. Acc. Chem. Res. 2014, 47, 3459-3470.
2 Zhang, G.H.; Yi, H.; Zhang, G.T.; Deng, Y.; Bai, R.P.; Zhang, H.; Miller, J.T.; Kropf, A.J.; Bunel, E.E.; Lei, A.W., Direct Observation of Rection of Cu(II) to Cu(I) by Terminal Alkynes. J Am Chem Soc 2014, 136, 924-926
3 Liu, J.; Liu, Q.; Yi, H.; Qin, C.; Bai, R. P.; Qi, X. T.; Lan, Y.; Lei, A. W., Visible Light Mediated Decarboxylation / Oxidative Amidation of α-Keto Acids with Amines under Mild Conditions Using O2. Angew Chem Int Ed2014, 53, 502
4 Li, W.; Liu, C.; Zhang, H.; Ye, K.Y.; Zhang, G.H.; Zhang, W.Z.; Duan, Z.L.; You, S.L.; Lei, A.W., Palladium-Catalyzed Oxidative Carbonylation of N-allylamines for the synthesis of â-lactams.Angew Chem Int Ed 2014, 53, 2443
5 Wang, L.; Wang, Y.X.; Liu, C.; Lei, A.W., CO/C-H as the Acylative Reagent: A Palladium-Catalyzed Aerobic Oxidative Carbonylative Esterfication of Alcohols. Angew Chem Int Ed 2014, 53, 5657
6 Ruopeng Bai, Guanghui Zhang, Hong Yi, Zhiliang Huang, Xiaotian Qi, Chao Liu, Jeffrey T Miller, Arthur Jeremy Kropf, Emilio E Bunel, Yu Lan, and Aiwen Lei. Cu(II)/Cu(I)-Synergistic Cooperation to Lead the Alkyne C-H Activation. J. Am. Chem. Soc., 2014, 136, 16760–16763.
7 He, C.; Zhang, G. H.; Ke, J.; Zhang, H.; Miller, J. T.; Kropf, A. J.; Lei, A. W., Labile Cu(I)-Catalyst/Spectator Cu(II)-Species in Copper-Catalyzed C-C Coupling Reaction: Operando IR, In situ XANES/EXAFS Evidence and Kinetic Investigations.J Am Chem Soc 2013, 135, 488
8 Lu, Q. Q.; Zhang, J.; Zhao, G. L.; Qi, Y.; Wang, H. M.; Lei, A. W., Dioxygen-Triggered Oxidative Radical Reaction: Direct Aerobic Difunctionalization of Terminal Alkynes towards β-Keto Sulfones. J Am Chem Soc 2013, 135, 11481
9 Muto, K.; Yamaguchi, J.; Lei, A. W.; Itami, K., Isolation, Structure, and Reactivity of an Arylnickel(II) Pivalate Complex in Catalytic C-H/C-O Biaryl Coupling. J Am Chem Soc 2013, 135, 16384
10 He, C.; Ke, J.; Xu, H.; Lei, A. W., Insights toward the Symbiotic Catalysis Sonogashira Coupling Reaction: Quantitative Kinetic Investigation of Transmetalation. Angew Chem Int Edit 2013, 52, 1527
11 Wang, J.; Liu, C.; Yuan, J. W.; Lei, A. W., Copper-Catalyzed Oxidative Coupling of Alkenes with Aldehydes: Direct Access to α, β-unsaturated Ketones. Angew Chem Int Edit 2013, 52, 2256
12 Liu, D.; Liu, C.; Li, H.; Lei, A. W., Direct Funtionalization of Tetrahydrofuran and 1,4-Dioxane: A Nickel-Catalyzed Oxidative Csp3-H Arylation. Angew Chem Int Ed2013, 52, 4453
13 Gao, M.; He, C.; Chen, H. Y.; Bai, R. P.; Cheng, B.; Lei, A. W., Synthesis of Pyrrole by Click Reaction: Silver-Catalyzed Cycloaddition of Terminal Alkynes with isocyanides. Angew Chem Int Edit 2013, 52, 6958
14 Huang, Z. L.; Jin, L. Q.; Feng, Y.; Peng, P.; Yi, H.; Lei, A. W., Iron-Catalyzed Oxidative Radical Cross-Coupling/Cyclization between Phenol and Olefin. Angew Chem Int Edit 2013, 52, 7151
15 Lu, Q. Q.; Zhang, J.; Wei, F. L.; Qi, Y.; Wang, H. M.; Liu, Z. L.; Lei, A. W., Dioxygen Activation by Sulfinic Acids: Direct Oxysulfonylation of Alkenes Leading to Secondary and Tertiary β-Hydroxysulfones. Angew Chem Int Ed 2013, 52, 7156
16 Meng, L. K.; Zhang, G. H.; Liu, C.; Wu, K.; Lei, A. W., Trifluoromethanesulfonic Acid Catalyzed Synergetic Oxidative/[3+2] Cyclization of Quinones with Olefins. Angew Chem Int Edit2013, 52, 10195
17 Shi, R. Y.; Zhang, H.; Lu, L. J.; Chen, B. R.; Sha, Y. C.; Liu, C.; Lei, A. W., Palladium/Copper-Catalyzed Oxidative C-H Alkenylation / N-Dealkylative Carbonylation of Tertiary Anilines. Angew Chem Int Edit2013, 52, 10582
18 Ozaki, K.; Zhang, H.; Ito, H.; Lei, A. W.; Itami, K., One-shot indole-to-carbazole π-extension by a Pd–Cu–Ag trimetallic system. Chem Sci 2013, 4, 3416

『柒』 万晓霞的代表性成果

国家级科研项目
1、 基于多光谱的彩绘文物颜色数据获取与再现方法研究,国家自然基金,2012年,主持
2、文化遗产色彩的反演与再现,国家973子项目,2012年,主要负责人
3、复杂图像颜色感知研究平台,国家985子项目,2008年,主持
科研论文目录
1、 刘强,万晓霞,基于光谱色域最大化的喷墨打印墨量限制算法研究,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2,SCI检索,已录用。
2、 刘振,万晓霞,自适应迭代光谱重建算法研究,武汉大学学报,2012,EI检索,已录用。
3、 Liu Qiang, Wan xiaoxia,ICC color repro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Which chromatic adaptation transform model should be employed, 2012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ICC Color Management,2012,10,BeiJing.
4、刘振,万晓霞,基于宽带多通道的光谱反射率重建方法研究,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2,SCI检索,已录用。
5、 Huang Xinguo, Wan Xiaoxia and Liu Zhen, Optimization of the method for color measurement of printing on holographic paper, Color Research & Application, vol.00, pp.1-9,2011.SCI检索: IP51723626
6、谢德红,万晓霞, 一种基于多尺度DoG滤波器的高动态范围的映射方法,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vol. 36,pp.1381-1385,2011. EI检索:20114714549315
7、 谢德红,万晓霞, 基于颜色视觉过程的高动态范围图像映射方法,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vol. 31, pp. 1217-1222, 2011. EI检索:20114814563206
8、Wan Xiaoxia, Huang Xinguo and Liu Zhen, Color Measurement for Holographic Photo Paper, 日本印刷学会志, vol. 48, pp. 21-26, 2011. EI检索
9、徐宏平,万晓霞, 利用小波包变换和误差扩散的打印扫描图像水印算法,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vol. 36, pp. 978-981, 2011. EI检索:20113714322714
10、Wan Xiaoxia, Liu Zhen, Huang Xinguo, Zhu Hongyan, Dai Changxiong, Xiao Chao, and Sun Peng, The spectral reflectance model of coloring images printed on holographic papers, in 2010 China Academic Conference on Printing and Packaging, CACPP 2010, November 26, 2010 - November 29, 2010, Beijing, China, 2011, pp. 20-23.EI检索:20110313599347,SCI检索:BVA32
11、Wan Xiaoxia, Liu Zhen and Liu Qiang, The ray scattering spectral reflectance model for coloring images, in 2010 China Academic Conference on Printing and Packaging, CACPP 2010, November 26, 2010 - November 29, 2010, Beijing, China, 2011, pp. 24-27.EI检索:20110313599348,SCI检索:BVA32
12、 Wan Xiaoxia, Huang Xinguo and Liu Zhen, Uncertainty evaluation of spectral color measurement, in 2010 China Academic Conference on Printing and Packaging, CACPP 2010, November 26, 2010 - November 29, 2010, Beijing, China, 2011, pp. 36-39.EI检索:20110313599351,SCI检索:BVA32
13、 Liu Qiang, Wan Xiaoxia and Teng Chong, Multispectral color space representation based on BP neutral network, in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ICDIP 2011, April 15, 2011 - April 17, 2011, Cheng, China, 2011, p. Int. Assoc. Comput. Sci. Inf. Technol. (IACSIT); Singapore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EI检索:20113114196320,SCI检索:BVS54
14、Xie Dehong and Wan Xiaoxia, Multi-scale DoG filter based high dynamic range image rendering method, Wuhan Daxue Xuebao (Xinxi Kexue Ban)/Geo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of Wuhan University, vol. 36,1381-1385, 2011.EI检索:20114714549315
15、 万晓霞,刘振,黄新国, 衍射光栅基图像色度性能分析, 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 中国湖北武汉, 2010,776-779。
发明专利
1、万晓霞,刘振,黄新国. 三维曲面全漫射太阳光模拟装置[P],发明专利
2、万晓霞,刘振,黄新国. 一种光栅基彩虹全息图像色度检测与评价方法[P],发明专利
3、万晓霞,谢德红.一种低动态范围显示设备在线高动态范围图像的方法[P],发明专利
4、 万晓霞,谢德红.一种高动态范围图像的现实再现方法[P],发明专利
5、 万晓霞,谢德红.一种基于多尺度DoG 滤波器的高动态范围的压缩方法[P],发明专利
出版专著教材:
1、万晓霞, 数字化工作流程标准培训教程. 北京: 印刷工业出版社, 2009.
2、万晓霞,李凌霄, 英汉印刷与包装词汇手册. 北京: 印刷工业出版社, 2007.
3、万晓霞,李凌霄, 印前制作与印刷工艺.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4、万晓霞, Benzamin L.Lee, 英汉印刷与包装工业词汇.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5、万晓霞,邹毓俊, 印刷概论.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捌』 毕华林的代表性成果

学习能力的实质及其结构构建,教育研究,2000(7),独立
任务分析理论与化学教学设计,中国教育学刊,2000(2),第1位
化学学习能力构建的教学策略,中国教育学刊,1999(5),第1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化学教科书分析,化学教育,2004(6),第1位
化学课程编制中的知识价值观,化学教育,2002(7),第1位
化学教科书的功能与结构,化学教育,2001(12),第1位
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化学教育,2000(6),第1位
STS与初中化学新教材开发,化学教学,2003(9),第1位
化学课程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位
学习能力学,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位
化学新教材开发与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位
化学教育科研方法,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位
化学教育新视角,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位
化学探究学习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位
化学新课程理念与实施,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第1位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一位
走向生本的教科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独立

『玖』 郑逸农的代表性成果

原创性地提出了“非指示性”语文教育,就此做了十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并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非指示性’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与研究,获浙江省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非指示性”语文教育初探》,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中学生学习策略》,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非指示性”教学模式初探》,《语文学习》2000年第7期;
《对“非指示性”教学模式的再探索》,《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第6期;
《“非指示性”教育:创新传统语文教育》,《学科教育》2004年第5期;
《“非指示性”重视的是学生的个性选择》,《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5期;
《“非指示性”语文教育:一种教育理念》,《语文建设》2006年第1期;
《再谈“非指示性”的实质是教育理念》,《语文建设》2006年第10期;
《试论“非指示性”语文教育的理论基础》,《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试论“非指示性”语文教育的实施前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年第6期;
《语文教育需要“非指示性”》,《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年第7期;
《“三尊重”:“非指示性”教学实践的基本原则》,《语文建设》2009年第11期;
《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标准》,《语文学习》2009年第12期。

『拾』 国内代表性研究成果

1. 1∶ 20 万区域地球化学测量方法研究

东北森林沼泽景观区矿产资源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研究开始于 1974 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研究所李明喜等在黑龙江省多宝山铜矿区及其外围进行了区域和矿区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的初步研究。确定了 -60 目粒级水系沉积物测量在区域化探及其异常查证中的有效性,提出采用 -60 目水系沉积物测量进行 1∶ 20 万区域化探扫面的工作方法,地质矿产部系统使用这种方法在东北森林沼泽区开展 1∶ 20 万区域化探持续了较长时间。

1990 年地质矿产部物化探研究所张华、孔牧、刘应汉在内蒙古三河 ( 即得耳布尔)铅锌矿区及外围进行了区域化探扫面方法技术研究,1991 年张华、任天祥、孔牧等进行了内蒙古满洲里1∶ 20 万区域化探工作方法试验研究,提出该类地区 1∶ 20 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扫面的采样密度为 1 点/2 ~ 4km2或更稀,采样粒级为 - 20 目 ( - 0. 9mm) 。这一成果对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森林沼泽区 1∶ 20 万区域化探扫面产生过一定影响,在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使用了 10 多年。

1975 ~ 1999 年间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东北部先后分阶段以 - 60 目、 - 20 目作为采样介质,完成了森林沼泽景观区大约 90% 左右面积的 1∶ 20 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这些工作在地质找矿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对森林沼泽景观区广泛存在的腐殖质对水系沉积物中地球化学变差的干扰程度估计不足,使用的采样介质均涵盖了腐殖质的优势粒级,使样品中混入较多腐殖质,对测区地球化学分布产生了较大干扰,致使许多异常追踪评价工作几上几下找不到异常源,使找矿工作陷入困境。

1999~2001年杨少平、孔牧等在森林沼泽景观区1∶20万区域化探扫面方法技术专项研究中,对该类景观区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作用及元素在水系沉积物、土壤和泥炭中的分布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初步查明了有机质对化探工作的影响程度,提出了森林沼泽景观区1∶20万区域化探工作方法,对区域化探异常查证方法也进行了探索,肯定了水系沉积物粗粒级测量和残坡积土壤测量在区域化探异常查证中的重要作用。2002年提交了试验成果报告。经中国地质调查局批准,该项专题研究提出的1∶20万区域化探方法作为森林沼泽景观区1∶20万区域化探扫面新方法使用,该方法的主要内容:①森林沼泽景观条件下区域化探扫面,基本采样密度为1个点/4km2,采样粒度以-10目~+60目为宜;②采样部位必须是在活动性流水线上;③采样介质为代表汇水域基岩成分的岩屑物质;④每一采样点强调多点采集组合样;⑤在局部水系不发育地区,应采集土壤样品代替,采样密度为2~4个点/4km2,土壤样品必须采自残坡积层物质,并多点采样组合,采样粒度同水系沉积物测量;⑥水系沉积物样品加工时必须去除粘土胶结物(即假粒级),必要时采取水筛方法处理。

2.中大比例尺地球化学测量与异常查证方法研究

1995~1997年,汪明启、孔牧等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森林沼泽景观区开展了异常追踪与查证方法技术研究,提出了以4点/km2网格法土壤测量和砾石测量进行异常追踪、土壤和砾石剖面测量进行详查的异常查证工作程序。

2001年李庆录、宋丙剑、宋贵斌开展了森林沼泽景观区化探找金技术方法研究,在5个矿区采集了46件水系沉积物、56件土壤样品,进行-20~+40目、-40~+60目、-60目~+80目、-80~+120目等4个粒级试验,发现所采集样品从粗粒级到细粒级金元素含量有增高的趋势,金主要富集在-40目粒级中,含量大于3×10-9可以形成异常。金在水系沉积物中迁移距离一般为800~1400m。

2001~2002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承担了国土资源调查技术方法类研究项目“得尔布干成矿带北段森林沼泽景观中大比例尺化探方法研究”,对得尔布干成矿带北段森林沼泽景观进行调查,对森林沼泽区景观地球化学特征、元素存在形式、元素迁移富集规律和化探异常影响因素进行了较深入研究,研制出对消除有机质影响有一定效果的水系沉积物测量“漂洗采样法”,提出了森林沼泽景观中大比例尺化探工作方法:①1∶50000地球化学测量以水系沉积物测量为主、沟系沉积物测量为辅,水系、沟系欠发育时以土壤测量为主,采样密度为4~5点/km2;②样品加工粒级-4~+60目或-10~+60目;③水系沉积物测量使用漂洗法可以有效消除样品中有机质干扰,增强与矿化有关的信息。该方法在4个试验区示范性测量中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

2002年马晓阳、崔玉军、李祥佑通过研究提出,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开展1∶5万化探工作,以水系沉积物测量为主,辅以土壤测量;采样密度4~5点/km2;截取水系沉积物中-10~+60目的物质构成样品,能够减少有机质的干扰,使异常清晰度明显增高,取得明显的找矿效果。

2002~2003年,杨少平、张华等在森林沼泽区化探扫面资料评估研究中发现:在森林沼泽区的水系沉积物、泥炭、腐殖土和残坡积土中,腐殖质主要以胡敏素的形式存在,其比例维持在1/2到2/3的水平上。对于地球化学活性很强的富里酸和胡敏酸来说,富里酸占有比较大的比例(在2/3以上)。在残坡积层中,腐殖质相的比例明显偏低,但在腐殖层中则明显偏高。其中富里酸结合/吸附的Cu、Pb、Zn占腐殖质相的50%左右,因此,富里酸的结合-吸附作用是影响东北森林沼泽区土壤中元素富集的主要因素之一。

2003~2005年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金浚等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杨少平等合作承担了中国地质调查局技术方法类研究项目“森林沼泽景观异常查证方法技术研究”,研究范围扩展到额尔古纳河流域、大兴安岭中北部、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基本涵盖了我国森林沼泽景观的全部地区;选择内蒙古自治区得耳布尔铅锌矿、大梁金矿、吉峰八岔沟铅锌矿、黑龙江省多宝山铜矿、东安金矿、小西林铅锌矿、吉林省天合兴铜矿等7个矿区为试验区,开展森林沼泽区自然景观调查和二级景观类型划分,研究森林沼泽景观各类介质中元素存在形式、元素迁移富集规律、地球化学异常影响因素,进行森林沼泽景观中大比例尺化探方法和异常查证评价技术研究试验,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二级景观区中大比例尺的化探工作方法和异常查证评价技术;选择上述矿区外围及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吉峰地区、西陵梯地区、扎兰屯市碰头岭地区、绰尔13公里沟地区、黑龙江省塔河县塔源地区等12个地区为勘查示范区,进行中大比例尺化探示范性测量、异常查证、后续地质工作及工程验证,发现了太平川钼铜矿、大梁金矿等具有大中型远景的矿产地,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成果。

2004年程志中、王学求、胡忠贤等在《森林沼泽区富含有机质样品中金的存在形式及对分析的影响》一文中提出:有机质的存在有利于金的富集,但金不是以有机质结合形式存在,有很大一部分金以SO2包体形式存在。有机质存在对金的分析造成一定困难,用常规的王水溶矿法分析使样品的含量偏低,而在采用四酸溶矿法(硝酸、氢氟酸、高氯酸、王水)驱逐样品中的SO2后样品金测定值明显增高。这一建议对森林沼泽景观区金异常查证具有指导意义。

2006年耿卫华、杨乃峰、马晓阳研究了黑龙江省森林沼泽区地球化学亚景观类型划分,根据温度、湿度、地貌、水系、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等因素,将黑龙江省森林沼泽景观划分为上黑龙江低山丘陵亚景观、呼中-塔河中低山亚景观、黑河-孙吴低山亚景观、小兴安岭-张广才岭中低山亚景观、完达山低山丘陵亚景观、镜泊湖-鸡东新生代玄武岩覆盖区等6种二级景观类型,对森林沼泽区二级景观类型的划分有一定参考价值。

2008年杨少平、焦保权、孙忠军等发表了森林沼泽景观区区域化探异常追踪方法技术部分研究成果,提出森林沼泽景观区区域化探异常追踪可以选择以下方法:①水系沉积物测量加密法,采样密度3~4点/km2,采样粒级-10~+60目;②土壤测量B层残坡积物测量,采样粒级取-20目;③有倒石堆地区采用渗湿土测量,采样密度6~7点/km2。他们认为泥炭测量难以全面客观反映异常情况,不宜使用。

截止到2011年,在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黑龙江省地球物理勘察院、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综合物探大队(原地质矿产部第二综合大队)、安徽省勘查技术院(原地质矿产部第一综合物探大队)等省区、队的努力下,我国森林沼泽景观区的1∶20万区域化探扫面(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已经基本上完成,发现了数以万计的地球化学异常;对测区的地质找矿工作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区域化探异常只查证了很少一部分,大量的区域化探异常处在待查阶段。

阅读全文

与代表性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科学院无形资产管理办法 浏览:67
注册资本金认缴期限 浏览:828
申请商标到哪个部门 浏览:762
购买无形资产的相关税费可以抵扣吗 浏览:982
商标注册被骗怎么办 浏览:160
朗太书体版权 浏览:268
大学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浏览:680
马鞍山向山镇党委书记 浏览:934
服务创造价值疏风 浏览:788
工商登记代名协议 浏览:866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卷 浏览:985
创造营陈卓璇 浏览:905
安徽职称计算机证书查询 浏览:680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会议记录 浏览:104
泉州文博知识产权 浏览:348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会议小结 浏览:159
马鞍山揽山别院价格 浏览:56
施工索赔有效期 浏览:153
矛盾纠纷交办单 浏览:447
2010年公需课知识产权法基础与实务答案 浏览: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