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成果评价体系

成果评价体系

发布时间:2020-12-13 20:18:32

⑴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指出,“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钝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

ABC

⑵ 建立合理的科学评价体系

搞好科来技成果评价工作自是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前提。根据成果类型,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实现科技成果评价的科学化、规范化,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成果,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基础研究来说,发表高水平的论文,是其成果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技术成果的评价,适当减少成果理论价值的分值,增加市场需求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指标的比重。

逐步引入市场评价机制,健全科技成果评审分离体制。在评议方式上,需改变现行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既是立项部门,又是评价组织部门的双重角色。除国家机密科技成果外,引入市场机制,减少行政和人情干预。同时,要改变单一的同行评议,积极引入外部系统的评价,特别是企业界人员参与,真正的成果要由应用者说了算。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国土资源科技成果共享服务体系,将科技项目执行情况、阶段性成果和发表论文,成果评价过程和标准及结果及时在互联网及媒体上公示。对公示的科技成果,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均有权监督并提出异议,建立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对有争议的及有问题的成果,要由审核机构负责调查处理。

⑶ 科技成果转化将纳入双一流体系考核吗

教育部科技司、中关村管委会联合发布方案,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纳入“双一流”建设考核评价体系。这一方案仅在北京执行。

⑷ 如何建立社科成果评价体系交流发言

在人抄文社会科学研袭究成果的评价标准中,创新思想是评价的核心指标,研究规范是评价的基础指标,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则是评价的重要指标。研究规范是科研成果科学性的保障,研究方法规范化不代表成果的创新性。倘若我们的主要学术建构方式是引用别人的论述,那么,加了注的引用与不加注的引用在学术效果上并不具有本质性的区别。加了注的引用依然是引用,其学术效果并不因为符合学术规范而获得实质性的增强。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中,创新思想是评价的核心指标,研究规范是评价的基础指标,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则是评价的重要指标。目前,这些基本上已经在我国学界取得了一定共识,因为,科学性、创新性与价值性基本上可以代表研究成果评价的三个维度。但是,具体到科研成果的科学性、创新性与价值性及其间关系的准确判断,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处理过程。

⑸ 如何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

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决定着各级政府的行为导向,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结构调整、促进科学发展关系重大。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提出要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的重点。
一是在考核体系中除经济增长指标外,要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以反映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的统一。
二是要突出以人为本,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切实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质量的改善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要加快建立国家统一的经济核算制度,推进统计制度和方法创新,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方法,合理设立和调整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统计数据信息共享机制,为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创造基础条件。
四要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增强政府统计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全面真实客观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五要建立全社会房产、信用等基础数据统一平台,推进部门信息共享。加快推进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尽快实现全国联网。推动建立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机制,逐步形成覆盖全部信用主体、所有信用信息类别、全国所有区域的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建立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基础的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出台并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完善信息网络、金融账户等实名登记制度和现金管理制度。

⑹ 油气资源评价

一、部署重点

(一)全国油气资源评价

开展全国油气资源定期评价、动态评价和重点领域油气资源评价,完善国家油气资源评价系统。在2010年和2020年,系统开展一次全国范围的油气资源评价;跟踪油气勘探最新成果,建立国家层面油气资源动态评价体系;跟踪油气勘探重点领域勘探最新进展,建立不同类型油气勘探领域的资源评价流程,围绕南海南部、青藏、东海大陆架、南方碳酸盐岩、华北前古近纪地层区开展深入的油气资源潜力评价,探索油气资源重点领域勘探前景,提出进一步勘探的建议。

(二)典型盆地油气资源及相关矿产综合调查与评价

系统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与煤、煤层气、钾盐、砂岩型铀矿等相关矿产分布关系和赋存特点,对已有资料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与解释,寻找相关矿产分布规律;运用地质、地震、钻井、测井等手段,同时进行油气资源与相关矿产的勘探,实现相关矿产资源的新发现。

(三)全球油气资源潜力分析与评价

开展全球常规油气、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分析与评价,以及全球大油气田储量与产量增长潜力分析;建立国内外油气资源评价和储量、产量预测信息系统。

(四)油气化探全国扫面

开展重点盆地示范和专题研究,试验从地球化学填图—普查—详查—勘探阶段的油气化探技术方法及找油气效果。针对不同大小的盆地,采用不同的密度采样;并编制全国油气地球化学图、主要盆地地

球化学图、油气远景预测图等基础图件。

(五)我国油气资源储量、产量增长趋势预测

未来20年拟开展四次全面的油气储量、产量趋势预测研究工作。总结不同类型含油气盆地油气储量、产量增长规律,分析油气储量、产量增长趋势影响因素,分类型建立预测模型;建立常规和非常规油气储量、产量增长趋势预测方法体系;依据我国油气储量、产量增长趋势结果,分阶段提出未来我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成果将对国家科学制定油气勘探开发战略,合理布局能源结构,保障国内油气供应发挥重要作用。

(六)油气资源评价理论和技术创新研究

以油气勘探理论新进展为基础,研究总结适合我国石油地质特点的资源评价理论,形成适合我国石油地质特征的油气资源评价技术。以大型坳陷盆地、断陷盆地、前陆盆地、叠合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沿海大陆架、深水含油气盆地、非常规油气为重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油气资源评价理论和方法体系,为客观、全面地认识国内油气资源潜力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七)全国主要沉积盆地油气基础地质数据类比模型体系建设

系统收集整理全国主要沉积盆地、主要油气田基础数据,分层次建立全国主要沉积盆地知识库及搜索引擎系统,建成油气资源战略调查评价数据类比模型体系,为油气资源战略调查评价和资源潜力分析提供全面、系统、高效的工作基础和工具。

二、部署建议

(一)全国油气资源评价与储量产量增长趋势预测

1.工作目标

及时跟踪重点盆地勘探进展,总结油气地质新认识,完成油气资源年度动态评价,掌握重点领域油气资源变化,分析新区、新领域、新层系勘探开发前景;总结煤层气、页岩气、油页岩、油砂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富集和分布规律,研究有针对性的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技术体系,完成重点地区与重点领域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年度动态评价;依据年度油气资源动态评价结果和油气储量产量变化,完成盆地或重点领域油气储产量增长预测,对全国油气储量产量增长趋势预测结果进行动态修正;2010年、2020年系统开展全国范围的油气资源评价,完善油气资源评价机制,提交客观科学的全国油气资源评价成果。

2.工作任务

(1)跟踪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最新进展,分析油气勘探理论与勘探技术进展对资源的影响,确定动态评价目标区,及时开展油气资源潜力评价;

(2)对南海南部、青藏、东海大陆架、南方碳酸盐岩、华北前第三系等重点领域开展深入的油气资源潜力评价;

(3)及时跟踪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新进展,总结地质新认识,开展有重要勘探发现地区的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和潜力分析;

(4)分析油气储量产量增长主控因素,完善趋势预测方法、技术规范和研究流程,建立不同矿种和不同类型盆地预测模型,完善2030年预测结果,开展2050年趋势预测;

(5)按照“统一组织、统一思路、统一方法、统一标准、统一进度”的原则于2010年和2020年开展全国范围油气资源系统评价;

(6)以评价成果为基础,指出有利勘探方向和领域,提出我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程度分析与政策建议。

(二)全国主要沉积盆地油气基础地质数据类比模型体系建设

1.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分层次建立全国含油气盆地数据库,建成全国含油气盆地地质数据类比模型体系和信息搜索引擎系统;建设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系统,开发集成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的油气资源评价软件系统和储量产量预测系统,为国家制定能源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支持。

“十二五”期间:建成含油气盆地基础地质数据库、资源评价数据库与国内外油气信息综合数据库;完成信息搜索引擎系统与含油气盆地地质数据类比模型体系建设工作,实现类比模型系统的基本功能;完成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系统与油气储量产量预测系统建设,形成权威的油气资源评价可视化与信息发布系统;完成油气资源管理与能源保障决策支持系统建设。

“十三五”期间:完善全国含油气盆地基础地质数据库、资源评价数据库与国内外油气信息综合数据库;实现信息搜索引擎系统与地质数据类比模型系统的全部功能;完成全国油气资源评价与储量产量趋势预测系统的更新与维护;完善资源系统;完成国内外油气信息综合数据库的更新与维护;丰富完善油气资源管理与能源保障决策支持系统,实现油气资源评价与决策支持信息的定期发布。

2.工作任务

“十二五”期间:系统收集整理全国含油气盆地基础数据、勘探开发历程数据、油气成藏指标数据、油气田储量产量数据资料;开发全国含油气盆地油气基础数据库,建立全国含油气盆地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库、模型库和参数库;开发信息搜索引擎系统与地质数据类比模型系统,开发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的全国常规油气资源和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系统,建立全国油气储量与产量增长趋势预测模型;建成国内外油气信息综合数据库;开发油气资源管理系统、战略调查综合评价系统、能源供需形势分析系统和能源保障决策支持系统,完成系统的调试和应用。

“十三五”期间:补充完善全国含油气盆地油气基础数据库内容,优化信息搜索引擎系统和数据类比模型体系,应用全国含油气盆地油气基础地质数据类比模型体系开展潜力分析;补充全国含油气盆地油气资源评价数据库内容,对数据库和评价系统开展定期更新,丰富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体系;定期更新国内外油气信息综合数据库;对油气资源管理系统、战略调查综合评价系统、能源供需形势分析系统等定期更新,向社会及时公布研究成果,发挥国家油气等能源矿产研究的智囊作用。

(三)油气资源评价技术方法体系研究

1.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以油气勘探理论新进展为基础,研究总结适合我国石油地质特点的资源评价理论;通过国内外油气资源评价方法技术的对比研究,形成适合我国石油地质特征的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技术体系;在充分考虑非常规资源综合利用和开发技术创新的基础上研发有针对性的评价技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油气资源评价理论和方法体系,为客观、全面地认识国内油气资源潜力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十二五”期间:形成适合我国油气地质特点的资源评价理论和评价技术体系,与国际接轨;开发出有针对性的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技术,为客观、科学、全面地认识国内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十三五”期间:更新完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体系,并推广应用。

2.工作任务

开展大型坳陷盆地、断陷盆地、前陆盆地、叠合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沿海大陆架、深水含油气盆地、油页岩、油砂、煤层气、页岩气等油气资源评价。

(四)油气化探全国扫面

1.工作目标

用3~5年的时间进行重点盆地示范,经过打普查钻提交可能成为大中型油气田的远景区,制定出油气化探全国扫面技术方案,培训油气化探技术人才,修改油气化探规范,同时解决全国油气化探扫面面临的技术问题。

用极低的密度快速覆盖全国大于1万平方千米的油气盆地,研究盆地的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为盆地评价、区带评价提供地球化学建议;筛选区域地球化学异常,为油气远景评价提供战略靶区;结合地质、地震和其他资料对油气异常进行优选,提供大型油气田的勘查靶区。

2.工作任务

(1)重点盆地示范和专题研究

试验从地球化学填图—普查—详查—勘探阶段的油气化探技术方法及找油气效果,为全国扫面做准备。

解决全国油气化探扫面面临的技术问题。包括陆上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和微生物勘查技术研究、特殊景观区油气化探方法技术研究、地质条件复杂区油气资源地球化学评价技术研究、油气化探标准物质系列研究、国内外盆地油气资源对比、地球化学评价、全国油气化探数据库、遥感技术在油气资源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综合解释推断方法的研究。

(2)全国扫面

针对不同大小的盆地,采用不同的密度采样,并编制全国油气地球化学图、主要盆地地球化学图、油气远景预测图等基础图件。

(五)全球油气地质综合研究与区域优选

1.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提高全球基础地质、油气地质研究水平;掌握全球油气资源分布规律,优选出一批可供进一步工作的有利区;完成重点国家和地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投资环境研究,为国家制定能源战略和能源外交政策、促进国际油气合作提供依据和支撑。

全面完成全球油气地质综合研究与区域优选工作。掌握全球基础地质、油气地质基本条件和主要沉积盆地油气资源潜力;优选出16~20个有利目标国和重点区域。编制完成项目总报告、分项目成果报告和图件、图册,建成全球油气资源数据资料信息集成系统。

2.工作任务

开展全球油气地质综合研究与区域优选工作,开展全球基础地质、油气地质研究及资源潜力分析;研究主要油气资源国投资环境;开展综合研究、图件图册编制、数据资料集成系统建设。全面开展全球主要油气区油气资源潜力分析与研究。全面开展全球重点地区重油、油砂等非常规石油资源潜力分析与研究。

(六)全球重大油气地质问题对比研究

1.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对全球重大油气地质问题进行综合对比研究,掌握全球油气地质理论发展动态,形成新的认识,借鉴国外油气地质主要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指导国内油气地质调查和国外油气勘探开发。

“十二五”期间:完成全球板块构造演化及其对沉积盆地(群)发育控制作用、全球不同构造域地质特征、全球含油层系发育及主控因素、国内外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地质对比研究等四个课题研究。启动其余五个对比研究项目。

“十三五”期间:完成国内外主要裂谷盆地油气地质、国内外主要前陆盆地、国内外主要克拉通盆地、国内外典型深水区油气地质、国内外逆冲推覆带油气地质对比研究工作。

2.工作任务

“十二五”期间:开展全球板块构造演化及其对沉积盆地(群)发育控制作用、全球不同构造域地质特征、全球含油层系发育及主控因素、国内外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地质对比研究工作。继续开展国内外主要裂谷盆地油气地质、国内外主要前陆盆地、国内外主要克拉通盆地、国内外典型深水区油气地质、国内外逆冲推覆带油气地质对比研究工作。

“十三五”期间:深入开展国内外主要裂谷盆地油气地质、国内外主要前陆盆地、国内外主要克拉通盆地、国内外典型深水区油气地质、国内外逆冲推覆带油气地质对比研究工作。

(七)全球油气地质综合研究和编图与资料数据系统建设

1.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汇总全球油气地质综合研究与区域优选项目各类资料、数据和图件,分析总结和发布研究成果,编制完成全球油气地质综合研究与区域优选、全球重大油气地质问题对比研究成果报告和系列图件,建成全球油气地质综合研究与区域优选等数据资料集成系统。

“十二五”期间:总结全球油气地质综合研究与区域优选项目基础地质成果和油气地质等成果,建立项目技术标准;编制综合图件、图集;建立项目成果共享平台;实现项目资料的科学化、信息化管理。

“十三五”期间:汇交所有相关项目最终成果和基础资料,总结项目基础地质资料、地质成果和对比研究成果;完善项目综合图件、图集,适时发布项目重要成果;完成综合研究成果报告。

2.工作任务

“十二五”期间:编制全球项目综合成果和基础图件;进行数据汇总,建立综合数据资料集成系统;总结分析项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并适时发布。

“十三五”期间:全面分析总结全球项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编制并提交全球项目综合研究成果报告和图件。

(八)油气资源战略调查技术标准规范和管理系统

1.油气资源战略调查管理办法和技术标准规范

制定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工作管理办法、项目管理办法、经费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健全油气资源战略调查的工作规程、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编图规范和预算定额标准及安全环保措施等规范。建立立项论证、项目评审、过程管理、技术指导、监督检查、项目验收、资料集成、成果利用的管理程序。加强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工作技术质量和预算管理,及时跟踪和评估投资效益,提高成果质量和经费的使用效益,确保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

2.全国油气资源战略调查项目管理系统

开发项目管理系统软件,开发项目报盘系统,采集项目基本信息,及时汇交项目信息及资料。不断更新完善报盘系统及管理系统软件,实现项目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建立项目公共信息管理、进度管理、经费管理、绩效管理、质量管理模块,实现基于web客户端的公共信息浏览。对项目基础数据、文本报告、数据图表、地质图件等多类型图文信息进行管理、共享展示。

(九)全国油气资源战略调查资料和成果集成与研究

1.全国油气资源战略调查资料数据库和实物资料保存

制定地质资料及图件的汇交格式规范,开发数据报盘系统,建设全国油气资源战略调查数据库。采集全国油气资源战略调查项目的原始地质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资料及成果资料,建立资料专题库,实现资料查询、提取等功能。实现全国油气资源战略调查资料的统一管理和应用。汇交各项目的数据资料,更新完善报盘系统及数据库,及时汇交项目获得的资料,开发项目资料的查询、发布系统,持续开展系统维护、数据更新,实现项目资料的及时、高效、便捷服务。

集中统一保管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实物资料,通过资料管理服务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油气地质数据资源信息共享。存放油气资源战略调查成果、原始油气地质资料和重要实物油气地质资料,主要保管重要实物油气地质资料。开发实物地质资料数字化以及观察、取样、测试等功能。具备与国内外进行专业学术交流功能。

2.油气资源战略调查成果综合和转化应用研究

汇总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各类资料、数据和图件,开展油气资源战略调查成果综合研究,分析和总结战略调查项目成果,编制完成全国油气资源战略调查综合成果报告和图件,适时发布重要成果,研究油气资源战略调查成果转化和应用的方式、途径等。

(十)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战略和规划研究

开展我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油气资源经济形势分析、油气资源优化配置和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规划编制等研究。重点研究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油气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完善油气矿业权、储量、勘探开发等管理方式,探索和完善油气勘探开发监管体系,为油气资源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⑺ 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评估体系

此文系作者和林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合作。原载《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年第卷第9期(总第237期)

摘要 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评估是一项紧迫而且难度较大的研究工作。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立项阶段的评估指标、实施阶段各类项目的评估指标和年度专项成果、集成/计划项目成果的社会化服务评估指标。

关键词 国土资源;成果;社会化服务;评估体系

国土资源大调查是国家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公益性投资活动,为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需要。对国土资源大调查的社会化服务评估,其目的是全面地科学评估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取得的成绩,引导大调查工作部署,为更好的开展国土资源大调查提供借鉴。国土资源大调查社会化服务评估体系包括社会化服务的制度体系、组织体系和指标体系,本文仅就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立项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成果社会化服务的评估指标体系作一探讨。

1 项目立项阶段评估

国土资源大调查立项工作包括年度项目指南、计划项目部署、工作项目安排;从项目性质上看,既有新开项目,还有续作项目。如何评估各类项目立项或续作的必要性;对不同类型的项目又如何进行分类排队以及相关的经费支持力度等,均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评估。

这里只列出了地质调查类新上项目的立项评估指标,其他续作项目、土地调查类、科研类项目的评估待进一步研究确定。本文设计出包括立项意义、可行性、关键路线、特色与创新、预期目标5个分类指标以及意义重大等17个一级指标,并给出了5个分类指标权重,见表1。

表1 立项评估指标体系

续表

2 项目实施过程评估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按照大类可以划分为地质调查类项目、土地资源调查类项目、国土资源科研类项目和成果集成类项目。本文仅列出了包括项目进度、管理保障、成果收效、计划安排等4个分类指标和进展情况等12个一级指标的地质调查类项目实施过程的评估指标,见表2,其他类项目的评估指标体系留待后续研究。

表2 项目实施过程评估指标体系

3 项目成果评估

项目成果一般分为三大类,即工作项目成果、集成/计划项目成果和年度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成果,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也应分这三类分别列出。鉴于篇幅和研究范围,本文只就年度专项成果和集成/计划项目成果的评估指标体系作一介绍。

(1)年度专项成果的评估指标体系(表3)。分地质调查成果、土地调查成果、科研成果和集成成果各自所占权重以及各类成果的完善程度、过程保障、成果效益分类指标,分列出。

(2)针对集成/计划项目成果的评估指标体系(表4)。集成/计划项目有所区别,但又密切相关,在社会化服务方面的功能具有许多相似之处,评估指标和标准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将两类成果的服务效果放在一起。另外,就项目本身来讲,集成项目可能是几个计划项目实施效果的总结,也可能是相关工作项目的有机合成,而纳入集成范围的工作项目也许属于不同的计划项目,这加大了评估的难度。本部分所列出的指标体系是不同类型计划或集成项目,尽量覆盖到所有涉及的项目,集成成果类型包括在地质调查和土地调查两类成果之中,未单独列出。本表未将所有计划或集成项目列出。可否按照基本指标和个性化指标的方法进行分类,也值得探讨,本文仅概略性提出评价指标。

4 结语

本文初步提出了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评估的指标体系,粗略列出了立项阶段的评估指标、实施阶段各类项目的评估指标和年度专项成果、集成/计划项目成果的社会化服务评估指标。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评估是一项紧迫而且难度较大的研究工作。一方面缘于评估本身没有可以借鉴的评估模式及方法,指标体系研究更是缺乏;二是资料的积累和评估数据的取得,无论是项目的组织单位,还是项目的承担单位,跨专业、跨行业的服务使得客观估计社会化服务效果存在主观臆断。上述难点为客观准确评估社会化服务的效果造成一定困难。

表3年度专项成果评估指标体系

表4 集成/计划项目成果评估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项目组,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社会化服务评估(2006年度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7.

[2]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国土资源大调查“十五”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报告[R].北京:国土资源部,2006.

⑻ 如何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一、确定评价对象和评价目的 企业人员绩效考评的评价对象是企业中各个层次、各种岗位的人员的工作成果。既可以是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也应该包括技术人员和现场操作人员。评价目的是评判他们对企业的贡献程度后运用评价的结果,提出有效的激励措施,使得企业人员继续为企业做出贡献。对于管理人员来讲其业绩多半体现在所管辖的组织的整体业绩。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经营者的业绩则体现在所经营的企业所取得效益以及与企业相关的各种关系的处理状况。从评价结果来决定经营者的年薪、荣誉或承担损失。
二、 拟定评价指标和指标体系
1、 收集企业内部或与企业相关的资料,进行体系轮廓设计。按层次结构分析法,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层是经营业绩。
一级指标 A1=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A2=市场地位 A3=对公众顾客关系 A4=同国家的关系 A5=员工关系及能力发展 A6=股东关系
二级指标 B11=生产要素的利用 B12=优质产品率 B13=商品销售率 B14=资金利税率 B15=成本利税率 B21=市场占有率 B22=增长率 A31=环境污染状况 A32=产品对消费者的满足性质 B30=对公益事业的贡献 B31=污染状况 B32=产品满足性质 B33=服务 B34=对公益事业贡献 B41=税收 B42=国有资产的保值 B51=员工的报酬水平 B52=员工的发展 B61=股东的报酬率 B62=股票的走势 B63=资本金的利润率
三级指标 对应于 B11 C111=全员劳动生产率 C112=原材料利用率 C113=生产能力利用率 C114=成本费用利润率 评价指标体系说明如下:
以上指标中,既有财务数据为基础的硬指标,又有一些主观判定或市场调查的资料为基础的软指标,从而全方位的对经营效益做出评价。
2、 建立相应的统计指标系统。统计指标系统是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需要而设计的,是为评价指标体系服务的。它将评价指标体系各项指标所需要的统计数据清晰的、系统的、有层次的表示出来。统计指标体系是评价指标体系的辅助系统。

⑼ 国民教育教师参加党校系统课题成果评职称学校不承认合理吗

是不合理的国民教育教师参加党校系统,要不承认合理吗?这是不合理

⑽ 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中设计了5个一级评估指标:资源回品相、资源价值、资答源效用、发展预期、传承能力等。
在各个一级指标下又设立了若干二级指标,总共设立了25个二级评估指标,从稀缺性、时间价值到资源环境、交通运输便利度等,含盖了文化资源的各主要方面。在评估方法方面,设计了统计报表的评价、德尔菲法评价、层次分析法评价等评估方法,最后以山西省旅游文化资源为例,设计了一套综合问卷评价方法。

与成果评价体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科学院无形资产管理办法 浏览:67
注册资本金认缴期限 浏览:828
申请商标到哪个部门 浏览:762
购买无形资产的相关税费可以抵扣吗 浏览:982
商标注册被骗怎么办 浏览:160
朗太书体版权 浏览:268
大学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浏览:680
马鞍山向山镇党委书记 浏览:934
服务创造价值疏风 浏览:788
工商登记代名协议 浏览:866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卷 浏览:985
创造营陈卓璇 浏览:905
安徽职称计算机证书查询 浏览:680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会议记录 浏览:104
泉州文博知识产权 浏览:348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会议小结 浏览:159
马鞍山揽山别院价格 浏览:56
施工索赔有效期 浏览:153
矛盾纠纷交办单 浏览:447
2010年公需课知识产权法基础与实务答案 浏览:391
© Arrange www.jhzxd.com 2006-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