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最终成果形式及提交验收日期 怎么填写
竣工预验收是在施工单位对工程进行内部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前,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设计文件及施工合同对施工单位报送的竣工资料进行审查,扑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对存在的问题,应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整改完毕后由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工程竣工报验单,并应在此基础上向建设单位提出竣工预验收质量评估报告及相关监理资料,然后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竣工验收。在竣工验收过程中,质量评估报告作为工程竣工验收的主要依据材料之—。由此可见,竣工预验收是以监理为核心对工程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经过预验收整改后的工程实体质量、施工资料、监理资料——某种意义上共同组成监理的成果将接受由业主组织的竣工验收小组的检查、验收。因此,监理应充分运用竣工预验收这—最后的机会,认真检查工作实体质量,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整改到位,对下程资料进行进一步地完善,并提供—份令人信服的竣工预验收质量评估报告,才能顺利通过由业主组织的竣工验收.圆满完成监理合同任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1树立系统工程的观点工程的实体质量、施工资料、监理资料是在平时工作中逐步形成的。竣工预验收是对平时工作的总结和完善,所以预验收的结果主要决定于平时工作,是监理工作系统进行的最后结果。要做好预验收工作,就必须树正系统的观点,认识到做好预验收工作不过是整个监理工作系统的一部分。为了使预验收结果符合监理合同质量的目标要求,就要从工程开始时认真制订系统目标,在执行过程中逐步落实.最后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1.1开工之初,制订符合合同要求的质量目标系统建筑工程质量评定取决于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工程、建筑装饰工程、门窗工程、楼地面上程、建筑采暖卫生工程、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及其它分部工程的质量评定;各分部工程质量评定又取决于各分层、分段的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从而形成一个质量评定体系。项目监理部应在工程开工之初,根据合同确立质量总目标,然后进行分解、调整优化,形成可执行的、符合工程实际的质量控制目标体系。从而让现场监理人员掌握各层、各段的分项工程质量目标,达到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1.2建立质量控制系统在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来自方方面面,主要有五大方面——人、材料、机械设备、方法工艺、环境。故应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系统,其中以人的控制为核心。1.3按监理工作程序控制系统运行,逐步落实分项目标,确保实现总目标控制系统运行是监理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监理可以采用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等形式,但应以事前控制为主。所以监理应认真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方案,督促施工单位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施工方案执行,及时掌握工程施工质量动态,并对掌握的质量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决定是否按原方案进行或进行必要的调整,逐步落实分项目标,确保实现系统质量目标。通过系统的监理工作,再经过竣工预验收的检查和完善,才能得到符合合同要求的预验收结果。在工程监理过程中,少数监理项目部只明确质量总目标,未根据工程质量评定体系分解各分部分项的工程目标,现场监理人员不了解各层各段的分项工程质量目标,致使监理工作重点不突出,分部、分项工程监理评定无目标,从而造成两种情况:一种情况为了确保总目标,各分项工程都尽量评定为优良,失去了工程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另一种由于工作针对性不强,分项工程该优良时未达到,从而造成合格项太多,优良项不能满足评优标准,致使工程质量达不到合同要求,造成部分工程监理项目部为了达到质量目标,弄虚作假,预验收时临时修改原始分部分项工程资料。这些行为严重违背了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准则,影响了监理信誉,损害了监理形象。2坚持独立、公正、科学的准则竣上预验收的结果,直接影响到竣工验收,从而对能否实现工程质量目标具有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各方的经济利益、社会形象和信誉。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无论是房地产开发商、其它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监理单位,都把信誉视为企业的生命,能否实现质量目标,是影响企业信誉的根本因素。所以竣工预验收的结果影响参与工程建设各方的切身利益,包括监理本身的利益。而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都会尽力使工程预验收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故在预验收的过程中,监理应做到:(1)抛弃私念,勇于面对工程现实。在监理实践中,少数施工单位利用业主的错误认识——出现质量问题应由监理负主要责任,从而要挟监理。在此情况下,监理人员应对监理工作有正确的认识,监理人员应认识到监理只能“力求控制”质量目标,施工单位才是“保证实现质量目标”的主体: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如果在预验收过程中思想患得患失、弄虚作假,得出的预验收结果最终被竣工验收小组推翻,则监理将彻底丧失信誉,这对监理单位的打击将是致命的。所以监理人员只要平时工作到位,对发生的质量问题原因分析清楚.责任明确,采取的措施适当,业主认可,资料准确翔实,就应有勇气面对工程现实。即使未能实现质量目标,也树立了严格监理、敢于负责的社会形象。(2)独立开展预验收工作。监理只有独立开展工作,才能正确地思考问题,进行判断,做出决定。监理工程师的独立性由相关法律文件作保证。独立性是公正性的基础和前提。(3)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相关文件验收,得出公正、科学的质量评定。在预验收过程中,应根据原始分部、分项工程评定资料,严格按照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验收,严禁在预验收时修改原始资料,改变工程.
② 成果编制及验收
成果编制阶段时间限定通常为野外资料验收后6个月之内,区调成果通常指1:5万地质专图、(联测区属)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和图幅说明书,报告及说明书章节编排及内容均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执行。这些成果完成后,会同实测剖面图、实际材料图、地质图、构造纲要图、矿产图(有的不做要求)、专题研究报告和相关图件、各种原始资料以及项目竣工决算报告等一并提交于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组及验收委员会进行评审、验收。
③ 验收报告怎么写
1、竣工验收报告由建设单位负责填写。
2、竣工验收报告一式四份,一律用钢笔书写,字迹要清晰工整。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城建档案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存一份。
3、报告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如发现虚假情况,不予备案。
4、报告须经建设、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单位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方为有效。
5、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应附下列复印件:
(1)施工许可证;
(2)工程勘察成果及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批准书;
(3)施工单位的工程竣工报告;
监理单位的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检查报告;
(4)规划、公安消防、环保等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或准许使用文件;
(5)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
竣 工 项 目 审 查
表1
工程名称
工程地址
建设单位
结构形式
勘察单位
层 数
幢数
设计单位
工程规模
监理单位
开工日期
年 月 日
施工单位
竣工日期
年 月 日
施工许可证号
总造价
审查项目及内容
审查情况
一、完成设计项目情况
基础、主体、室内外装饰工程、防水工程
给排水工程、燃气工程、消防工程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
通风与空调工程
电梯、电扶梯安装工程
室外工程
二、完成合同约定情况
总包合同约定
分包合同约定
专业承包合同约定
三、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
建设前期、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等技术档案
监理技术档案和管理资料
施工技术档案和管理资料
续表1
四、进场试验报告
主要建筑材料
构配件
设备
主要使用功能检验报告
五、质量评价文件
勘察单位质量检查报告
设计单位质量检查报告
施工单位竣工报告
监理单位质量评估报告
六、工程质量修书
总、分包单位
专业承包单位
审查结论:
建设单位工程负责人:
20 年 月 日
竣 工 验 收 组 织 实 施 情 况
一、验收机构
(一)领导层
另附有工程竣工验收报告表格
④ 成果质量检验
农用地分等工作必须对所取得的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进行实地校验,即按照农用地分等方法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各等别初步成果后,对由各县(市、区)的分等指数划分出的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检验,以确定是否符合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实际情况。
为了检验成果与实际的符合情况,项目课题组把农用地分等各等别图以及农用地分等所采用的相关自然、经济因素数据发放给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再由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组织农业、土壤、水利、气象等相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专家,根据各县(市、区)的分等图件和有关系数表,对已经取得的初步成果进行实地验证,然后提供书面意见并加盖公章,及时反馈到课题组。课题组收到各县(市、区)的反馈意见后,对分等成果中存在的问题,从基础资料和数据源头、计算方法、参数选取、结果表达方式等方面逐一进行原因分析,并在技术方案方面进行适当的修改完善,有针对性地进行农用地等别调整。
(一)校验的内容和方法
1.农用地分等校验的内容
(1)划分的分等单元及其边界的合理性,即划分的分等单元及其边界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2)分等因素及其权重选取的准确性。
(3)“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关系表的合理性。
(4)检验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5)自然质量等指数的计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6)土地经济系数和土地利用系数的校验。
(7)农用地各等别的校验(计算得到的各等别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8)农用地各等别统计面积的校验。
在以上的调整内容中,第1项以及第5~8项由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实地校验并提供反馈意见;第2~4项由项目课题组进行实地校验。
2.农用地分等校验的方法
以县(市、区)为单位,从各县(市、区)所有分等单元中随机抽取不超过总数5%的单元进行野外实测,将实测结果与分等结果进行比较。如果差异小于5%,则认为初步分等成果总体上合格,对于发现的不合格的初步分等结果应进行调整;如果大于5%,则应对初步分等成果进行全面调整。
1)分等单元的校验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单元的划分方法采用“叠置法”。因农用地的分布错综复杂,地块间的边界参差不齐,地形特征相同、土壤类型和性质相同、耕地类型相同的地块有时存在多个,在划分单元时,也可能存在误划现象。应随机抽取5%的单元进行野外观测,主要是观测同一个单元在地形特征、土壤类型和性质、耕地类型等方面是否相同,边界是否合理。如果相同、符合实际、边界合理,说明单元划分正确。
2)分等因素及其权重选取的准确性的校验
各因素指标区分等因素选取的准确性和分等指标体系确定的合理性对整个区域农用地分等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对于分等因素及其权重(分等因素指标体系)选取的准确性必须验证其合理性。验证方法采用经验法、互为印证法和统计分析法三者相结合。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工作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县(市、区)作为检验县(市、区),抽取不超过其单元总数的5%作为分等因素选取和其权重准确性的检验对象,将抽查对象与现有资料的具体数据进行对照。如果在这个指标区中,选取的因素对这个区域农用地的质量差异有明显影响,则认为选取的因素合理;如果选定的分等因素对这个指标区农用地的质量差异的影响小或不明显,则认为选取的因素不合理,必须重新进行调整。
在各指标区中,随机抽取不超过其总数5%的单元,进行野外实测,根据经验统计进行分析,互为印证分析结果,判断这套分等指标体系(权重)是否切合当地的实际,如果与实际相符,则认为这套分等指标体系(权重)合理;否则,必须进行全面调整。
3)“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关系表的校验
在农用地分等过程中选取的分等因素对于不同植物的生长发育,其最佳值是不同的,它们各自都有对土壤特性及植物生长发育最佳值进行影响的最大值。因此,对于“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关系表的检验主要采取“实地验证法”。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各指标区中,随机抽取不超过总数5%的评价单元,进行野外实地验证,分析抽取的这些分等评价单元的土壤特性对其作物影响程度的大小,若最终评价符合实际,表示评分合理;否则,表示这些因素因子的指标不能正常地表现其作用,必须进行修正。
4)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的校验
主要采取试评法、经验法、互为印证法和统计分析法进行校验。
(1)试评法:主要在分等工作的初期,为校验单元划分及赋分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采取试评法确定分等方法的可行性。首先,选择1~2个典型县(市、区)进行单元划分和赋分试点,然后对试点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土壤分布图与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吻合程度及修正,各相关图件行政界线与分等基准年行政区划的吻合程度及修正,乡、村一级划分单元的数量及调整,赋分结果与农用地实际质量状况的吻合程度及修正等。通过对试点县(市、区)的试评,将一些具规律性、整体性的不当结果进行修正,为全自治区开展单元划分和赋分工作提供基础。
(2)经验法:通过试评法确定单元划分和赋分方法后,影响赋分准确性和合理性的关键是各指标区的选定因素和各因素指标的资料来源。鉴于各种资料的专业要求不同及形成资料时期的技术水平限制,在按资料赋分后,要对一些与农用地质量评价不符的分值根据专家经验进行校正。
(3)互为印证法:将以现有资料为主划分单元和赋分获得的结果与标准样地实地调查获得的结果进行互相比较、校验,对易于产生误差的因素,例如岩石露头度、灌溉条件、排水状况等,通过比较发现问题后,请专家组对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作为对整个项目修正的依据。
(4)统计分析法:在划分的全部单元和赋分结果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县(市、区)作为校验县(市、区),对校验县(市、区)随机抽取不超过单元总数的5%作为检查单元划分和各因素赋分准确性的检验对象,将抽查对象与现有资料的具体数据进行对照,如结果差异小于5%,则认为初步赋分结果合格,对发现有差异的部分进行调整即可;如果结果差异大于5%,则认为初步赋分的结果不合格,应对成果进行全面调整。通过统计分析法,项目课题组先后对赋分结果进行过2次以上的全面调整或重新赋分。
5)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的校验
由自然质量等指数的计算方法可知,水田的质量比旱地的质量好,相同地类(水田或旱地)的等别受自然质量分的影响最大,不同的单元,自然质量分不同,自然质量等别就有差异。根据以上原理,随机抽取该县(市、区)5%的单元进行野外实测,包括自然质量等指数最高的单元、最低的单元和中等的单元。召集土壤、农业、水利、土地等方面的专家会议,论证自然质量等指数是否真实反映农用地的自然质量,再到实地观测抽取的单元,检验自然质量等指数最高的单元是否是最好的耕地,自然质量等指数最低的单元是否是最差的耕地。如果是,说明自然质量等指数的计算结果计算正确;如果不是,找出原因并进行修正。
6)土地经济系数和土地利用系数的校验
土地经济系数和土地利用系数的校验,是以县(市、区)为单位,随机抽取各县(市、区)5%的单元进行野外实测,查看各随机抽取样点的作物单产和物化成本数据是否合乎实际情况,如果不符合,应进行全面调整。通常作物单产较高的乡(镇)农用地等别也较高;物化成本较低,农用地等别也较高。
7)农用地各等别的校验
由分等指数的计算方法可知,相同地类(水田或旱地)的等别受土地利用系数、土地经济系数的影响最大,即受产量和成本的影响最大,且同一乡(镇)相同地类的等别接近(相同或相差1~2个等别)。在各县(市、区)农用地各等别图上,比较农用地各等别的分布是否基本符合实际情况,也就是说,在该县(市、区)范围内,农用地各等别较高的乡(镇),是否是耕地自然质量和产出水平较高的乡(镇);反之,农用地各等别较低的乡(镇),是否是耕地自然质量和产出水平较低的乡(镇)。需召集土壤、农业、水利、土地等方面的专家,论证各等别的划分结果是否真实反映农用地的质量;再以各县(市、区)为单位抽取该县(市、区)5%的单元,到实地进行观测,论证各等别最高的单元是否是自然质量好、产量高、投入低的耕地,各等别最低的单元是否是自然质量差、产量低的耕地,如果是,说明分等结果正确;如果不是,找出原因。
8)农用地各等别统计面积的校验
按照《农用地分等规程》和《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项目技术简报》的规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总面积的统计数据以200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为准。校验以各县(市、区)2000年的土地现状变更数据为准,检验分等成果中农用地各等别的面积是否准确,精度至少要达到乡(镇)一级。
(二)校验的结果
经过认真、细致的校验,得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成果的校验结果如下:
(1)各县(市、区)一致认为本县(市、区)农用地同一分等单元在地形特征、土壤类型和性质、耕地类型等方面基本相同,边界基本合理,分等单元的划分基本正确。
(2)经过实地抽样调查,采用经验法、互为印证法和统计分析法进行校验,得出的结果表明,各分等指标区选取的分等因素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实际,对农用地的质量差异有明显的影响;各分等因素的权重能正确地反映各因素对土地质量的影响程度。因此,各分等指标区选取的分等因素及其权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3)经过实地抽样调查检验,“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关系表的评分绝大部分合理,能充分反映分等因素对土壤特性及植物生长发育最佳值的最大影响。较少部分(未超过单元总数的5%)的分值显得过高,需进一步调整。
(4)经过实地抽样调查、检验,采取试评法、经验法、互为印证法和统计分析法,对农用地自然质量分进行校验,绝大部分合理,较少部分(未超过单元总数的5%)的分值显得过高,需进一步调整。
(5)从各县(市、区)的反馈意见和上报的资料来看,提交的自然质量等指数基本上符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的等别分布规律。个别县(市、区)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与实际稍有出入,但这些单元数均未超过本县(市、区)单元总数的5%,只需局部调整。
(6)针对第(5)点出现的问题,土地经济系数和土地利用系数需进行局部调整。
(7)少数几个县(市、区)分等成果中部分农用地的等别与实际稍有出入(未超过单元总数的5%),需按照计算程序重新进行调整。
(8)极个别县(市、区)在校验时发现面积与实际面积不符,按2000年10月31日土地利用详查变更数据进行校正平差。
(三)农用地各等别的调整
实地验证后,项目课题组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中存在的问题,从基础资料和数据源头以及计算方法、参数选取、结果表达方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分析,并在技术方案里提出改进方法和调整措施。
1.等别划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校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认真分析、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查明原因,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和认真负责的态度,采取切实可行的科学方法对需要修正、修改的因素、参数、分值、系数、面积数等进行修正、修改。
在修改完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6个方面:
(1)“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关系表赋分的合理性。
(2)部分农用地自然质量分。
(3)个别县(市、区)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
(4)个别农用地土地经济系数和土地利用系数需进行局部调整。
(5)少数几个县(市、区)分等成果中部分农用地的等别与实际稍有出入。
(6)部分面积需更正。
农用地的经济等别是由自然质量等别和利用等别决定的,而自然质量等别和利用等别又由“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关系表赋分、农用地自然质量分以及土地经济系数和土地利用系数决定;另外,农用地自然质量分是由“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关系表的赋分决定的,面积更正只需按反馈资料来修改。因此,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关系表赋分的合理性;二是个别农用地土地经济系数和土地利用系数的调整。
2.等别调整的技术手段
课题组积极组织技术力量对这两个关键性技术问题进行攻关。经过实地调研、校验,科学分析、积极探讨、多方面论证,决定采取以下方案:
(1)调整“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关系表个别分级分值。
①对“表层土壤质地”因素赋分结果的校正。第二次土壤普查中关于质地的资料主要是反映室内化验结果,与外业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异,例如,属洪积母质发育的水田单元(土壤为A4、B4等),室内分析土壤细粒部分质地多为壤土或粘壤土,其赋分结果为100分,但实际上这类土壤含砾石较多,需要校正为60分;同理,属广西壮族自治区特有的硅质岩母质发育的耕地单元(土壤为A9、A10、B9、B10等),适耕性较差,需要校正为60~80分;属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垦种的耕地单元(土壤多为红壤性土或赤红壤性土等),土壤含砾石较多,需要校正为60分。
②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因素赋分结果的校正。实践经验证明,并不是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耕地质量越好,耕地质量与土壤有机质的活性也有关。由泥炭土、沼泽性土和冷浸田等发育的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虽然较高(≥4.0%),但其有机质活性较低,因此,不能完全按有机质含量结果给予赋分,一般需校正为50分。
③对“灌溉保证率”因素赋分结果的校正。因项目涉及的农用地面积比较广,难以全面收集到农田灌溉保证率方面的资料,所以该因素赋分时按现有资料或区位状况或农用地类型,最后结果也需进行校正。例如,淹育性水稻土(A型)的赋分,习惯按“一般满足”赋分,校正时则要考虑到,处于低平地带的新开田多有良好的灌溉系统,属“基本满足”;台地、低丘梯田属“一般满足”;高丘梯田和岩溶峰丛地带的梯田,多为望天田,属“无灌溉条件”等几类进行适当修正。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旱地部分的指定作物是甘蔗,而甘蔗在自治区多数种植在高丘梯田和岩溶峰丛地带的梯田,绝大部分为望天田,近几年来降雨量又偏少,因而将旱地的“灌溉保证率”的因素赋分由原来的30分、50分统一校正为30分。
(2)个别农用地土地经济系数和土地利用系数的调整。
包括两个方面:①对特殊值的调整。进一步剔除个别与实际明显不符、不合乎逻辑的数据。将大于0.99和小于0.20的系数列为重点核查的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对上报部门及填表人进一步核实等方法,获得更接近实际的产量、工价、工时、成本数据,从而对原有系数进行修正。
②对特殊乡(镇)的处理。由于个别乡(镇)没有种植其所在指标区的指定作物或因各种原因收集资料困难,造成这部分乡(镇)用于计算土地经济系数和土地利用系数的产量及成本等数据空缺或不全,不能计算土地经济系数和土地利用系数。这些乡(镇)的相应系数应参考与其邻近的乡(镇),原则上取相邻土地经济系数和土地利用系数且自然状况最近似的乡(镇)的相应系数值,或自然状况近似的相邻几个乡(镇)的相应系数的平均值。
(3)重点检查因分等过程简化可能造成的错误。
(4)通过认真细致的检查,消除工作中由于疏忽引起的计算、输入等错误。
(5)对于部分需要调整等别的分等单元,重新按照《农用地分等规程》规定的分等程序进行计算,划分等别。
(6)详细记录调整过程,形成材料,与第一次计算资料及结果一并整理,归入档案永久保存。
(7)将按照程序校验合格的农用地等别确定为农用地分等成果,填入表格并保存。
(四)农用地各等别的确定
对农用地分等的初步成果,按以上步骤进行实地校核,对不合格的评价单元按照程序进行调整,重新以国土资源部《农用地分等规程》规定的分等程序进行计算,划分各类等别。
1.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别的确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各等别的划分结果显示,全自治区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别分为4~18等,无1~3等。各指标区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划分结果如图3-13所示。
图3-13 广西壮族自治区各指标区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别单元数分布柱状图
2. 农用地利用等别的确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利用等别分为 2 ~ 15 等,无 1 等地。各指标区农用地利用等划分结果如图 3-14 所示。
图 3-14 广西壮族自治区各指标区农用地利用等别单元数分布柱状图
3. 农用地经济等别的确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经济等别分为 1 ~ 13 等。各指标区农用地经济等划分结果如图 3-15 所示。
图 3-15 广西壮族自治区各指标区农用地经济等别单元数分布柱状图
⑤ 成果验收
2006 年 12 月 11 日至 13 日,国土资源部组织有关专家对“重庆市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了验收。验收组在听取了重庆市农用地分等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观看了计算机信息系统与相关成果展示,审查了农用地分等的文字报告、图件、表格、数据库以及原始记录表等资料后,一致认为重庆市农用地分等成果基础扎实、成果齐全、标准统一、数据格式规范、电子化程度高、评价体系和方法符合国家《农用地分等规程》的要求,并且考虑重庆的实际情况,加以创新,成果有较高应用价值,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任务,予以验收。
验收会上,与会专家对重庆市农用地分等工作给予了五个“第一”的较高评价:重庆市是全国 4 个直辖市中第一个完成农用地分等工作并且顺利通过验收的市,是全国第一个建立省级标准样地体系的省(市),是全国第一个把农用地分等成果广泛应用的省(市),是全国第一家真正为开展农用地分等工作而组建专业技术队伍的省(市),是全国第一个农用地分等成果研究获得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二等奖的省(市),并且指出重庆市是全国第 15 个农用地分等工作通过验收的省(市),分等成果是一个高水平的成果,是一个“出技术、出人才、出经验”的成果,也是面向更广泛领域应用的成果。
图2-10 2006年12月重庆市农用地分等成果验收会
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土地资源监测调查工程重庆市农用地分等成果验收意见
2006 年 12 月 11 日至 13 日,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和土地整理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组成验收组,依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厅发〔2004〕40 号文件、《农用地分等规程》(TD/T 1004-2003)和《重庆市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方案》对重庆市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了验收。验收组听取了重庆市农用地分等工作汇报和技术汇报,观看了计算机信息系统与相关成果展示,审查了农用地分等的文字报告、图件、表格、数据库及原始记录表等资料。经质询讨论,形成验收意见如下:
1.重庆市农用地分等工作组织科学有效、实施方案切实可行。采取了“分区试点先行、外业分县实施、内业全市集中处理、全市一体、上下互动、步步监控”的组织形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成果质量。基础扎实,成果齐全,符合有关要求,整体质量高。
2.采取的技术路线和方法正确。分等指标区划分、分等因素选择、分等参数确定、分等单元划分合理;自然质量分、土地利用系数、土地经济系数调查与计算正确;自然质量等、利用等、经济等划分符合实际;文字报告编写、数据整理、图件编制、数据库建设等符合有关技术要求。分等数据格式规范,标准统一,保证了全市分等成果的可比性。
3.建立了市、县不同尺度下分等单元的空间对应关系,实现了不同尺度下分等数据间的关联与互访,形成的成果逐级控制,等别序列完整,面积一致,具有可追溯性。
4.建立了包括国家级(12 个)、市级(183 个)和县级(202 个)标准样地的三级标准样地体系,形成了标准样地图片集与属性数据库。
5.以《农用地分等规程》和相关要求为基础,采用 GIS 技术开发了“重庆市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管理信息系统”,保证了农用地分等中数据处理的顺利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为成果应用提供了技术平台。
6.依据样点调查资料,对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了不同区域不同等别系列的检验分析,提高了成果的可靠性。
7.开展了分等成果在定级估价、耕地粮食生产能力核算、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制定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开发整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8.项目经费使用符合《国土资源调查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
验收组一致认为,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组织、重庆市土地勘测规划院承担的重庆市农用地分等项目成果符合相关要求,完成了国家下达任务,予以验收。
建议在修改完善、整理归档后按规定于一个月内上报成果。
验收组组长:马克伟
二○○六年十二月十三日
⑥ 成果鉴定与项目验收有什么不一样
项目验收是看是否按照合同要求完成了各项指标,经费使用是否合理。
成果鉴定版则是看这权一科研成果是否真实可信,有没有创新、发展,对社会的意义如何等。
很多科研单位项目验收和成果鉴定一起搞,为的是省事。项目验收通常问题不大,但成果鉴定时写鉴定意见一定要慎重,不要轻易写什么国际领先水平,国内领先水平的评价,一定要本着负责的态度,自己了解了再下结论,否则会贻笑大方。
⑦ 最终成果验收
1.最终成果验收时间安排
最终成果验收一般在野外验收后6个月内进行,由项目回承答担单位向项目管理办公室提出验收申请,由项目管理办公室提组成验收委员会进行验收。在最终成果验收前项目组主管单位应进行初审,并评定分数。地质图及地质报告、地质图说明书至少在验收前20天送达评审员。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地质部分)编写提纲参见1∶5万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2.最终成果验收的要点
1)野外验收后补充调查工作的完成情况。
2)各项综合资料与原始资料的吻合程度。
3)测区的地质新成果、地质报告与地质图说明书的水平。
4)地质编稿原图内容、精度及编绘质量。
5)各项原始资料归档的质量。
3.最终成果验收提交的有关资料
1)作者原图(1∶5万)。
2)编稿原图(1∶5万)。
3)地质图(1∶5万)。
4)地质报告和地质图说明书。
5)按规定整理好的各类原本档案资料。
6)实际材料图、各类样品测试及鉴定。
⑧ 成果验收程序
(1)建库承担单位提交预检申请,并连同自检报告、建库技术报告和建库工作报告以及所有内的数据库建设成容果一并报省级建库主管部门。
(2)省级建库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组织人员成立成果预检组,按照技术要求进行预检。
(3)省级建库主管部门组织验收评委对提交的钻孔数据库成果进行全面的检查,如有必要可请项目实施负责人向评委做说明,评委提出预检结果。
(4)钻孔数据库建设成果,经过预检和验收程序后,由预检组和验收组提交预检报告和验收意见。验收专家组根据《地质勘查规划数据库成果数据检查记录表》行评价打分。
(5)检查验收以有关规范为标准,凡按规定进行数据库建设并达到质量要求的项目即为合格。
(6)如果成果验收不合格,将验收意见返回承担单位,承担单位对数据进行修改完善后再次提交验收,直至验收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