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辛亥革命取得了哪些成果
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关于辛亥革命,目前有多种解释,其中之一便是把它界定为1911年(辛亥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尤其在人们的一般观念中,作如是观者不在少数。与此相关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解释,即把辛亥革命定义为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或“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这后一种解释显然比前一种解释界域要宽,它可以不必把辛亥革命限定为武昌起义,因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外延要比“武昌起义”广泛得多。但另一方面,由于特定时间(即“1911年10月10日”)的限制,这里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际上又成为对“武昌起义”的性质的界说。这样一来,它又很难与前一种解释划清界限。现在不少人往往把“武昌起义”——“辛亥革命”——“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或“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这几个既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概念混为一谈,其症结就在于对“辛亥革命”缺乏一个准确的理解和把握。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界定辛亥革命呢?
笔者认为,所谓“辛亥革命”,确切地说,是指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所领导的、以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为主要标志的推翻清王朝专制统治的革命。这一革命,虽然以武昌起义为主要标志,但却不能简单地等同或归结于武昌起义。它始自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延及同年11、12月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上海、江苏、贵州、安徽、浙江、广西、广东、福建、四川等省市响应武昌起义而宣告独立(脱离清政府)的行动,终至1912年初清王朝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成立。至于1907年至1911年10月前孙中山等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潮州黄岗之役、惠州七女湖之役、防城之役、镇南关之役、钦廉之役、河口之役、广州新军之役和广州起义,以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存续期间和解体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共和而展开的一系列斗争,包括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和“护法战争”等,虽然都属于中国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但却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辛亥革命的范畴。
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谈及辛亥革命,在人们的观念中,往往留下“辛亥革命失败”的印象。之所以如此,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我们的研究和宣传中,长期以来始终没有把辛亥革命本身的胜利同辛亥革命胜利后的失败这两个问题区分开来。“辛亥革命失败论”的一个典型的论据就是: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篡夺,中国资产阶级没有能够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而且,“辛亥革命的失败”成了普遍运用于论证旧民主主义革命何以必然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依据。
无庸讳言,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篡夺是事实,中国资产阶级没有能够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也是事实。然而,这并不足以成为论证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据。把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看作就是辛亥革命的失败,其根源仍在于把近代中国的整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辛亥革命混为一谈。
笔者认为,辛亥革命既然是“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所领导的、以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为主要标志的推翻清王朝专制统治的革命”,那么,“推翻清王朝专制统治”,就意味着革命取得了成功。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政权,这既是它的伟大历史功绩,也是它取得胜利的根本标志。辛亥革命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没有能够巩固革命的成果,进一步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而是在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的进逼下丧失了政权,这本身已不属于辛亥革命的范畴,而是整个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挫折和失败。我们切不可因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最终失败而否定辛亥革命本身的成功,就像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不能因为后来的“热月政变”而否定其本身的胜利一样
2. 清朝覆灭后,满清皇室为什么还能继续住在紫禁城
清朝覆灭后,满清皇室为什么还能继续住在紫禁城呢。历代朝廷的更迭,对于前朝皇室的处理一般都是赶尽杀绝,而满清皇室却受到了较好的待遇。
1911年10月10日,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11日12日攻占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两个月后,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独立。
在武昌起义后的这段时间里,隆裕太后毫无主见,软弱无力。那时袁世凯是内阁总理大臣,还掌握军政大权,他故意制造四面告急的紧张局面请求朝廷出钱接济军用,说:军饷无着对军队哗变之事堪忧,请隆裕拿出内帑8万两充军饷,隆裕只好答应。1912年1月,袁世凯又与内阁大臣联名上奏,奏请清帝退位提出"民主如尧舜禅让",要求清帝位退位,实行共和。但又假惺惺地说:我大清皇太后皇上怎么能忍心让九庙祖宗受到炮火的震惊,怎么能忍心被驱出京城,政权被暴力推翻呢?隆裕被袁世凯假象蒙蔽,不知所措,不和咋办。
袁世凯在宫内收买了一些人散布谣言说革命党人力量强大,北方军队已不足恃!又说什么:各省纷纷独立,要是不答应他们的要求,则革命军杀到北京,皇帝等人的性命难保。平庸的隆裕只会搂着小皇帝哭泣。虽然朝廷大臣也都召开了御前会议,也没拿出一个办法,乱做一团。尤其是宗社党的首领良弼被炸,朝庭上下都被震动了。袁世凯继续进行逼宫活动。
隆裕己无路可走,觉得保命要紧,退位后还能享受优待条件,总比宗族覆灭的结局强得多。没办法,她只好代赞年仅6岁的溥仪做出了退位颁布共和的决定。1912年2月3日,隆裕授权袁世凯与南方协商清帝退位条件,隆裕提出三条意见:一.留"大清皇帝尊号相承不替"这十个字。
二.不用"逊位"一词。三.宫禁和颐和园随时听使居住。政府与清廷签订了《皇室优待条例》,末代皇帝依然住在紫禁城,还保留一支禁卫军,保护皇室安全,为维系这个小王国的正常运转,民国政府还诺,每年给付400万两白银任由他们使用。真的一个不杀一个不抓,所有皇室成员,都没遭到打击。
2月11日,隆裕认可了优待条件,决定下诏退位。
2月12日,以皇帝名义颁发了三道诏旨:清帝退位诏,公布优待条件,劝谕臣民。
这一天,袁世凯率所有大臣到养心殿,太监向隆裕呈递了退位诏书。每个人都泪流满面,盖上皇帝宝印,大臣们依次在诏书上签名。大清王朝在中国长达267年之久的清王朝就这样灭亡了。
这些满清的贵族和遗老们在紫禁城继续生活着只是在7年后冯玉祥修改了《皇室优待条例》,取消了溥仪的皇帝尊号,降低了优待费用,但并没有打击报复伤害这些人。
3. 武昌起义发动时间,取得了什么成就
武昌起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专的兵变,也是属辛亥革命的开端。
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是亚洲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4. 辛亥革命的故事概括
《辛亥革命》故事梗概
1895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派李鸿章赴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激起全国人民激烈反对。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被都察院拒绝。此次“公车上书”和后来的“戊戌变法”先后失败,谭嗣同等“六君子”被砍头。“公车上书”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是中国民众政治运动的开端。
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迅猛传播,震撼着中国思想界,并推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到来。首先觉醒的是新兴知识分子群体。近代知识分子宣传民主革命学说,以报刊为重要阵地,出版发行了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邹容的《革命军》等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小册子,还翻译了不少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著作,蔡元培翻译了德国科培尔的《哲学要领》,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等著作。
与民主思潮广泛传播的同时,国内外出现许多革命团体。影响较大的有兴中会、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和光复会。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清政府的“铁路国有”政策一公布,立即引起湘、鄂、川、粤四省各阶层人民的反对,出现了广泛的保路运动。保路运动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是四川。1911年6月,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宣布“以保路、废约为宗旨”。9月,全省60余县成立保路公会,数千万人卷入运动。清政府一面调湖北新军入川,一面命“实力弹压”保路运动,四川保路运动成为武昌起义的直接导火线。
四省保路风潮兴起时,湖北武昌的文学社和共进会便积极准备相机发动武装起义。10月9日,孙武在汉口机关配制炸药不慎,起义机密泄漏,刘复基、彭楚藩等人被捕。10日晨,彭、刘被杀,清军四处捕捉革命党人。当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士兵,打死镇压革命士兵的排长,攻占楚望台军械库,打响武昌起义的枪声。经一夜战斗,11日,起义军占领武昌城,成立湖北军政府;12-13日,起义军攻占汉阳、汉口。武昌首义的成功,鼓舞了全国各地人民的革命斗志,全国各地革命党人纷纷起义响应。各省先后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
1911年(旧历辛亥年)12月29日,孙中山以16票的绝对多数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3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28日,各省代表会议改组为临时参议院,成为临时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推行民主政治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法令。这些政策法令,移风易俗,革故鼎新,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主观念的传播。
在孙中山的主持下,3月11日,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按照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在中国建立一个实行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由于南京临时政府和各省都督府中立宪派、旧官僚、政客的篡权,以及一些革命党人的妥协退让,致使南京临时政府权力旁落,辛亥革命的成果最终被袁世凯所篡夺, 1912年4月5日临时政府迁往北京。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5. 武昌起义的领导,主力,成果及一举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武昌起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内兵变,也是辛亥革容命的开端。
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夺取位于中和门附近的楚望台军械所,吴兆麟被推举为临时总指挥。
武昌起义胜利后的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退位,清朝灭亡。结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统治和二千多年封建帝制。
武昌起义胜利的原因有: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②武汉地区人民反帝斗争高涨;③清政府已空前孤立,革命时机成熟;④革命党人尤其是文学社和兴进会的宣传组织;⑤四川保路运动为其提供了有利的时机。——常识历史篇。
6. 袁世凯为什么能够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
革命的带头人是孙中山,本来应该是孙中山做总统的。但是革命遇到镇压。孙中山为了拉拢袁世凯一起推翻封建帝制就退位让他做了总统。
袁世凯推翻了清廷,建立了中华民国,维持了五族共和,巩固了疆域,其功绩是不可抹杀的。窃取革命果实的实际上是孙大炮,利用袁世凯对付清廷,又勾结日本人利用各地军阀对付袁世凯。
1、1909年,由于袁世凯权力太大被清政府解职,但他仍控制着北洋军。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派北洋军去镇压,却指挥不动,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不得不重新起用袁世凯,让其镇压革命,保住清朝的统治。
2、袁世凯的出山是得到帝国主义支持的。这是因为帝国主义感到清政府的统治已难维持,需要一个新的走狗来代替它,而袁世凯镇压义和团已为帝国主义所赏识,同时他又是当时最大的实力派。
3、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采取卑劣的手段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对清政府,利用革命进行逼宫;对革命党人采取一打一拉的狡猾伎俩。武昌起义爆发后,利用革命势力的迅猛发展迫使清政府让他任内阁总理,执掌了全国军政大权。
掌权后即刻派兵攻打武汉,直接打击和削弱革命力量,这是他“打”的一手;同时派人南下和谈,采取欺骗手法表示赞成共和,诱使革命党人交出政权,由他当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是“拉”的一手。
4、孙中山在辞职时,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防止其独裁,提出了定都南京,新总统到南京就职和遵守《临时约法》等三项条件,要他遵守。这是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所作的努力。但革命派既已交出了政权,要袁世凯遵守上述条件,只能是幻想。不久,袁世凯便施展诡计,迫使南京参议院同意他在北京就任。
5、袁世凯以孙中山提出的条件与南北双方协商的内容不一致为由拒绝接受,袁世凯认为,如果清帝退位后各国不能及时承认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又不能统一中国,中国便成无政府状态,这样就无法维持秩序,对付外人。
如果孙中山一定坚持己见期间,孙中山向日本借款,以筹备战事,但未能成功。袁世凯同意同盟会多人进入总长之列,同盟会最终如愿以偿。为了结束南北对立,1月25日,袁世凯及各北洋将领通电支持共和。
2月12日,袁世凯逼清帝逊位,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下诏袁世凯组建中华民国,清朝对中国的统治宣告终止。
6、1912年2月15日,南京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依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大大削减袁世凯的权力,但袁坚持于3月10日在北京就职中华民国大总统。
(6)武昌起义的成果扩展阅读
辛亥革命的最大成果是推翻了清王朝,然而中国依然积贫积弱,即使如此,推翻清王朝还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是未来一系列革命活动启动的条件。
历史讲究价值,但不能罔顾史实,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起的作用即使算不上积极,也称不上偷抢,他的个人态度对于清王朝退位有着极大的引导作用。
如果袁世凯铁了心站在清王朝这边,那么扑灭革命,操控改革并无不可能,但在清王朝已经得罪了天下人的关口,袁世凯还是选择站在天下人这边,与之相比,他的前辈们则始终站在清政府一边。
袁世凯对于清王朝的待遇是非常优厚的,不仅每年拨款优待,也允许王室继续住在故宫,对比之下,不久以后就发生了俄罗斯尼古拉二世被冚家铲的惨剧。
7. 辛亥革命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请结合事实加以说明
首先,辛亥革
武昌起义门(20张)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7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前后的一系列事件对此后中国宪政与法治发展,中央及地方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等都起到了关键的影响,对中国的外交,中国的边防形势都有重大影响。辛亥革命后,南北议和后,产生的北洋政府,在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在取消不平等条约和提高国家地位方面的取得巨大成就,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亚洲的历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转折。列宁把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辛亥革命在亚洲打响了民主的第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