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现代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包括哪些内容
农业科技成果的产生和转化一般需要经过:原理构思、试验研究、中试或区试、推回广应用四个发展阶段。首先答是原理构思阶段,即根据实用目的提出新的思路、方法、技术路线或设计方案;二是试验研究阶段,即按照新的构思进行试验研究,目的是研制出新配方、新工艺、新品种或新栽培管理技术;三是中试或区试阶段,即在试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其放大,进行完善、定型、整合、规范、品种标准制订等,并将中试产品投放市场,接受市场或有关部门的检验,以便反馈信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四是推广应用阶段,即形成能够顺利进入市场推广应用的产品(新配方、新工艺、新品种等),并建成新的生产线或推广应用新的技术,最终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上述四个阶段共同构成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链条。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阻碍其顺利转化。
② 急求<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一、计算资料来源:
计算本项目经济效益的各项原始数据,来自全市20个实施镇、乡、办事处1997—1998两年916个(次)典型田块623.86亩次的田间测产,并按夏、秋薯种植面积和单产上、中、下加权平均计算与分类汇总的结果。
二、基础数据计算:
(一)、单位面积的增产量和增产值:
1、主产物亩产量:实施范围内南薯88、渝薯34、徐薯18、渝苏303、渝苏297等良种的鲜薯亩产为1695.95kg,比同范围未实施项目的前三年(1994—1996)统计年报平均的1480.5kg,亩净增215.45kg,增产14.55%。
2、主产物亩增产值:按重庆市统一规定的单价,鲜薯以0.22元/kg计算,主产物亩增产值
=215.45kg/亩×0.22元/kg=47.399元/亩。
3、副产物:作为优质青绿饲料的蔓叶,按T/R=1、0.10元/kg计算,则每亩副产物增产值
=215.45kg/亩×0.10元/kg=21.545元/亩。
4、每亩新增总产值:主产物增产值+副产物增产值
=47.399元+21.545元=68.944元/亩。
(二)、有效使用面积:根据实施项目的各镇、乡、办农技站测产调查,镇乡办政府负责同志审核并加盖政府公章认可,市农技站逐项核实,本项目1997年实施完成12.0423万亩,1998年实施完成12.3240万亩,两年共实施完成24.3663万亩。由于洪灾损失,按缩值系数95%计算,其保收面积为23.1480万亩。
(三)、生产费用计算:
1、亩新增生产费:每亩种植良种甘薯多投入种价5元,采用配套增产技术.增加投入6元,故亩新增生产费为11元。
2 、新增生产费用总额=实施完成面积×亩新增生产费
=24.3663万亩×11元/亩=268.0923万元。
3、推广费计算:重庆市两年共拨来8000元,合川市配套9000元,各镇乡办投入10900元。三项合计27900元,按年利率10%计算,共为30690元,亩摊推广费为=30690元÷243663亩=0.12595元/亩。
4、新增投入总额=新增生产费+推广费
=268.0293万元+3.069万元=271.0963万元。
三、评价指标:
(一)、新增粮食总产量:按5折1计算,亩增粮食为43.09kg,总增产粮食=23.1480万亩×43.09kg/亩=997.4473万kg。
(二)、新增总产值=亩主副产物新增产值×保收面积
=68.944元/亩×23.1480万亩=1595.9157万元。
(三)、新增纯收益总额=新增总产值-新增生产费和推广费总额即新增投入总额=1595.9157万元-271.0983万元=1324.8174万元。
(四)、投入产出比、科技投资与推广投资收益效果:
1、投入产出比=新增总产值÷新增投入总额
=1595.9157万元÷271.0983万元=5.8869。
2、科技投资收益率=新增纯收益总额÷新增投入总额
=1324.8174万元÷271.0983万元=4.8869。
3、推广投资收益率
=新增纯收益总额×推广单位应占比例(35%)÷推广费总额
=1324.8174万元×35%÷3.069万元
=463.6861万元÷3.069万元=151.0870。
四、经济效益评价:
(一)、以上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我市1997—1998年实施重庆市丰收计划的“薯类良种及配套增产技术”项目,项目任务18万亩,实施22.1774万亩,完成24.3663万亩,保收面积23.1480万亩;共增收粮食997.4473万kg,新增产值1595.9157万元,扣除新增生产费和推广费271.0983万元后,新增纯收益1324.9157万元;其投入产出比为1:5.8869,科技投资收益率为1:4.8869,推广投资收益率为1:151.0870。即在本项目中,社会投资每增加10000元,可增加产出58869元,可回报纯收益48869元;推广单位投资每增加10000元,可使社会获得纯收益151.0870万元。因此,实施本项目取得了极为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二)、由于传统规定,目前对薯类产量的指标,仍按5折1原粮计算,只反映了鲜薯数量,未能显示科技水平。若兼顾数量和质量,去掉薯块的水分因素,按薯干产量计算(例如,实施本项目的甘薯良种烘干率均在30%左右,而市场不欢迎的劣质老品种潮薯1号仅17—19%),则在相同投入的条件下,经济效益将提高57%以上。
(三)、由于鲜食鲜贮,且多数又仅作饲料,其转化效能极差,价格极低。若能将我市极为丰富的薯类特别是甘薯资源开发出来,走深加工综合利用薯块和蔓叶的产业化之路,则其经济效益将成数倍至数十倍增长。
参考资料:http://www.hcagri.gov.cn/detail.asp?pubID=87329
③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的研究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1)苹果种质资源研究:国内外苹果种植资源的搜集、保存和评价利用;(2)苹果育种研究:杂交育种、芽变选种、实生选种、诱变育种与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抗病育种等;(3)苹果栽培技术研究:现代矮砧密植栽培制度、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花果管理与提高果品质量技术、果实套袋栽培技术、果园肥水管理与节水灌溉、生态友好型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等;(4)采后处理与加工:智能化简易冷库、气调库研发,果汁饮料及功能型食品研制等。
共有15名专职科研人员(研究员/副研究员9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7人)从事与苹果有关的研究工作。在研发队伍组成上汇聚了苹果育种、栽培、生物技术、土壤肥料、贮藏加工、有害生物防控等方面的专家。 苹果栽培研究:20世纪60-70年代,主持完成的“成龄苹果二十年稳定亩产过万斤”试验,获全国科学大会奖;70-80年代,“苹果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新红星、玫瑰红苹果早果丰产配套技术研究”、“苹果、梨产地储藏保鲜技术研究”、“提高苹果质量技术研究”、 “苹果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平原乔砧密植短枝型苹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开发研究”等课题,获省(部)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地(厅)级一等奖1项; 20世纪90年代,承担完成的山东省重大攻关项目“山东省百万亩苹果幼树优质丰产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先后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十五”以来,承担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和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系统开展了现代苹果栽培制度和安全优质高效标准生产技术研究,形成了产、学、研相衔接的研究开发体系和联合攻关的有效机制,在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模式、成龄密闭果园优化改造、优质花果管理、提高果品质量、土肥水管理制度、有机化栽培技术以及生态友好型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苹果产业技术的优化升级与栽培制度的变革,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苹果遗传育种研究:先后参加承担“七五”到“十一五”的国家科技攻关、农业部重大科技攻关课题10多项,主持承担山东省科技攻关、农业良种产业化工程项目7项。 “七五”以来,通过芽变选种选育出岱红、玫瑰红等芽变新品种,实生选种选育出秀水、龙金蜜、岱绿、秋口红等优良新品种,杂交育种选育出早翠绿等新品种。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苹果多倍体的育种工作,在植物组织培养和化学诱变研究领域独具一格,技术成熟,经验丰富,先后获得了龙金蜜、烟青、富士的同源四倍体,该项课题于一九九四年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随着课题组不断深入研究,技术更加成熟,先后得到了金冠、寒富、嘎拉的同源四倍体植株30余株,并且开展了四倍体与二倍体的杂交工作,已经在倍性鉴定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建立了早期鉴定体系。本课题组不但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苹果育种课题方面研究,也承担了院市级课题研究,倍性育种、常规育种一直跻身全国前列。2007年以来,通过常规育种初步筛选出2个苹果新优系,在倍性育种方面更加完善了多倍体育种体系,采用了更多的优良亲本,已经获得各种类型的多倍体种质资源80余份,已经完成20余份资源的形态学及抗病性评价。
研究成果: “八五”以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国家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2项;鉴定审定苹果新品种6个;其中玫瑰红、秀水、岱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先后发表研究论文30多篇,出版著作2部。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主持承担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苹果、梨、桃泰安综合试验站建设项目,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樱桃产业主要障碍因子攻关研究”、“小浆果品种筛选和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主要干果新品种选育研究”、 “主要果树高效标准生产技术研究”和“主要仁果新品种选育研究”、“主要核果新品种选育研究”,山东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山东省农业良种产业化工程苹果、梨、桃、杏、樱桃、核桃、板栗、枣、柿子等果树新品种选育研究,各项研究均按计划进度实施,进展顺利。
④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常见的运行机制有哪些
中国农业科技发展问题及对策农业高技术引领农业的未来,现代农业和过去农业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高技术的水平.就目前来看,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主要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农业先进装备技术和农业资源节约技术四大现代农业高技术.其中,农业生物技术是现代农业最基本的、核心的、关键技术.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面对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和重视农业科技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切实措施不断加以解决, 才能保证我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现状与问题现状与问题现状与问题现状与问题我国农业科技的水平,部分领域已跃居世界先进行列.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27%提高到现在的43%.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发达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均在6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80%),我国的农业科技还存在较大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但是所取得的显著进步是不可否认的.现代农业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不断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业整体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达到43%;建立了生物技术与杂交育种技术为代表的新品种培育体系,杂交水稻和抗虫棉等6000多个动植物新品种投放农业生产中,为粮食生产,特别是肉、蛋等的保障起到了重要作用;生物技术以及种养、机械化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率和土地的使用效率,2007 年全国粮食单产达到每亩350公斤,总产达到5亿吨,已经达到了丰年有余的水平;建立了畜牧水产等良种繁育、集约化养殖及疾病防治技术体系.目前,我国畜牧总产跃居世界首位,科技贡献率达50%,肉、蛋等产量在全世界排在第一位. 目前,我国农业资源利用率、生产效率、劳动产比率偏低、生产和经营方式较落后.一方面我国资源短缺,另一方面我国资源利用率编低.如:我国农业有很多地方仍采取漫灌措施,灌溉利用效率不到40%,比先进国家低1倍;肥料利用效率不到35%,低于世界一般水平15%~20%;农利用效率也不到30%;高产稳产田只占耕地总面积的35%. 此外,农业生态受到很大威胁.我国农作物病虫害每年造成35%的减产,畜禽疾病每年造成的死亡率达10%~15%;农、化肥和抗生索等的施用过量和残留问题等加剧了农业生产环境的恶化,并影响到农产品质量.由于品种类型单一、产品质量偏低,粮食单产仅是发达国家的50%~70%. 农业科研投入不足.世界每万农业经济活动人口所拥有的农业科研人员为140 人,我国还不到80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 %到40%,比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尽合理.农业科研与农业技术推广分属不同的行政部门管理,二者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农技推广和农民教育工作多头进行,使得有限的经费“撒胡椒面”,难以达到快速提高农民科技水平的目的.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初步估测,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总体差距达 15到2O年. 2、政策与措施(1)加快转变职能,为农业科技进步创造有利条件.一是为农民提供技术信息服务.二是提供风险保障服务.在农民遇到新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时给予一定的补偿,例如遇到农产品价格大跌时给予最低保护价等.三是提供投入市场的监督服务.这样可以减轻中间商的盘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户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四是进一步加大农业执法力度,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重点是加强种子、农等生产资料市场管理,严肃查处利用假冒伪劣种子、农坑农害农的事件,并依法给不法分子以严厉处罚. (2)发挥高新技术优势,全面彻底改造传统农业.农业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一是要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全面应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可以改善农业的行业弱势,推进农业技术的量化集成和转化推广速度,减轻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带来的损失.从我国实际出发,应当优先开展智能化决策系统的研制与开发,农业信息网络化技术研究和农业经济、资源、科技信息的研制与开发等.二是要大力提高农业生物技术水平.必须集中力量加强植物遗传改良、农用动物遗传改良及生物制剂研究,微生物遗传工程研究等.三是加速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要以高新技术实用化研究为主,对已往成熟的技术和市场需求的研究成果,加快推广速度,使其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四是要加强其他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要加强材料科学、核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卫星遥感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重点开发航天育种、核辐射育种等. (3)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根本问题是体制问题,改革的关键在于面向市场强化公益性,而不是将所主管的推广组织市场化、化.首先,理顺现有推广的权责关系,把有效的政策落实到实处.其次,提高资金保障力度.再次,积极扶持建设市场化主体,一是加强科研单位与科技的合作,在这个过程中,要视具体情况公平对待,不能一刀切,避免把原有的推广体系全部市场化,在市场化推广机制的建设过程中又毁掉了行政推广这条线.最后,创新推广形式.农民对于新技术的接受具有一定的特点,农业技术推广的形式结合这些特点能大大提高推广的效率.
⑤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成果综述
汪庆华 董岩翔 郑文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萧山311203)
摘要: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以调查为基础、评价为该心、研究为纽带,对浙江农业地质环境开展了不同层面、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调查、研究与评价,获得了一大批重要的调查研究成果、示范性成果和应用性成果,大大丰富了我省农业基础资料,增加了农业地质的技术储备。这些成果既可为浙江农业区划、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供技术支持,也为浙江“生态省”建设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基础性服务。
关键词: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工作成果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合作开展的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浙江省也是全国第一个以省部合作形式开展农业地质工作的省份。该项目联合了省内外18个单位(部门),集聚了多学科、多专业的180余位专家,投入了巨大的实物工作量,获得了126万多个高精度的实测数据,编制了上千张各类图件。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查明了我省主要农业经济区土地质量的新情况,基本掌握了某些土地资源的新优势,初步揭示了农业地质环境变化的新趋势,首次建立了全省农业地质环境技术支撑的新平台,拓展了浅海滩涂地质环境质量调查的新领域。
1 成果概况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项目实际完成的调查总面积为43613km2,其中陆域调查面积为
37737km2,沿海滩涂和近岸浅海调查面积为5876km2。
本次工作投入了巨大的实物工作量。测制土壤地质柱状剖面408个,土壤地球化学剖面1354km,采集土壤、浅海沉积物、浅层地下水、农作物等各类样品66554件,进行了土壤元素全量、有效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70多个指标、浅层地下水24项指标、农产品20余项指标的分析测试;获取了各类测试分析数据约126万个,编制了450余张基础性图件。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形成的调查及研究报告共29份,其中,总项目综合性成果报告5份、基础性调查报告4份、专项研究报告7份、专题研究报告6份、示范区调查报告7份。图集5套:浙北、浙中、浙东3个地区的《地球化学图集》各一套,《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图集》、《浙江省生态地质地球化学图集》。
2 调查成果
2.1 获得了海量多介质、多元素、多指标的高质量实测数据,编制了系列基础性地球化学图件,全面更新和充实了浙江区域地球化学资料,为多部门、多学科的应用,构件了基础信息平台
通过对浙北平原区、浙中丘陵盆地区及浙东沿海地区3个重点农业种植区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获得了126万余项多介质的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数据,主要包括:
(1)浙江省主要土壤及土壤母质Cd、Hg、Cr、Pb等52种元素及有机碳、pH值分析数据;
(2)浙江省主要土壤Fe、Mn、Cu、Zn等12种元素的有效量分析数据;
(3)浙江省主要土壤有机氯(六六六、DDT)农药残留量分析数据;
(4)浙江省主要土壤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PCBs)分析数据;
(5)浙江省主要农田土壤浅层地下水NO3、NO2、NH4等24项水质分析数据;
(6)浙江省近岸浅海和滩涂沉积物的52种元素及有机碳、pH值分析数据。
利用区域调查所获得的实测数据,按技术规范要求,编制了52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图、11种元素有效态(可浸提量)分布图、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布图等一大批基础性图件;为开展农业地质环境评价和综合研究提供了依据。在区域评价和综合研究基础上,首次编制了《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图集》和《浙江省生态地球化学图集》;这些成果是自第二次农业普查和全国第二次地球化学扫面以来所获得的最系统、最可靠、最新的基础性成果,海量的基础资料,是“数字浙江”的重要数据源,具多部门、多学科、多领域的长远应用价值。
2.2 查明了浙江省主要农业经济自然区的地质环境现状,“摸清了家底”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2.2.1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评价结果表明,浙北平原、浙东沿海和浙中盆地3个主要农业种植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上较好。功能类型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3个区约3.7万km2的范围内,一类土壤占21.14%,二类土壤占61.04%,三类和超三类土壤分别占16.63%和1.19%。
依据农业部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结合全省1999年土地利用现状资料,对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的种植适宜性评价表明,在浙北、浙东和浙中3个调查区236.5万公顷农用地之中,能满足安全农产品生产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的农用地面积为179.8万公顷,占三地区农用地面积的76.0%,其中,水田147.9万公顷,占三地区水田的74.9%;旱地25.7万公顷,占三地区旱地总面积的86.7%;园地面积7.3万公顷,占三地区园地总面积的78.6%。不适合种植绿色农产品的非绿色农用地面积为47.2万公顷,占三地区农用地面积的20.0%。
2.2.2 土壤污染程度评价
受来自工业、农业及城市等多方面的影响,我省土壤已不同程度受到重金属元素的污染。调查评价成果统计,浙北、浙中、浙东沿海3个区中,轻度污染面积占调查区总面积的38.1%,中度污染占9.0%,重度污染占1.61%。
研究表明,在快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中,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大大超过了自然作用的变化,在短短的12年间,Cd、Cu、As、S等元素平均相对累积率达15%以上,浙北平原、浙东沿海平原和浙中盆地3个区表层土壤中均出现Hg、Cd、Pb、Zn、Cu、As等元素的富集。调查显示,重金属污染主要是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以及其他人为的作用下,通过如大气降尘、灌溉、施肥、渗透等形式广泛进入到土壤环境。
2.2.3 土壤有机污染现状评价
调查表明,六六六、滴滴涕这类有机氯农药在停用近30年后仍在土壤中广泛残留,但总体上未超过国家环境质量的标准。
2.2.4 农田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调查显示,3个重点调查区的农田浅层地下水水质主要为Ⅳ类和Ⅴ类,其中Ⅳ类水占42.0%,Ⅴ类水占49.2%;浙东沿海地区的Ⅴ类水达65.7%。
浅层地下水的重金属污染不突出,主要集中在铁、锰及亚硝酸盐等指标上,其中铁超标比例为61.8%,锰为73.3%,亚硝酸盐为25.2%。
2.2.5 农田土壤营养微量元素丰缺评价
浙北、浙东、浙中三地区土壤肥力和微量营养元素丰缺评价结果表明,土壤养分之间的不平衡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土壤肥力与养分丰富水平或平衡状况较差的土壤面积接近50%,浙中地区问题最为突出;平衡性较佳的土壤面积比例较小。沿江临海的垦区,土壤普遍缺Zn、Mo、Cu等元素;B不足具有广泛性、区域性,有92.2%的土壤存在缺B问题。
2.2.6 滩涂及近岸浅海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
调查表明,除Ni元素在乐清湾一带超标较高外,沿海滩涂尚未发现明显的重金属污染。
2.3 通过调查,首次发现并评价了浙江富硒土壤。该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也具有资源开发价值
2.3.1 富硒土壤及评价
通过研究,首次提出了根据土壤的含硒水平和硒反应性、富硒土壤的面积、土壤中硒的富集程度、硒的有效性、土壤环境质量和生物效应等指标的富硒土壤资源综合评价方法,将富硒土壤分为较高富集(Ⅰ级)、中等富集(Ⅱ级)、一般富集(Ⅲ级)3个等级。经评价,在浙北平原、浙东沿海平原和浙中盆地3个区圈出了29处约7654km2的富硒土壤区;其中,Ⅰ级区5处,Ⅱ级区15处,Ⅲ级区9处。
2.3.2 富硒农产品调查
通过富硒区农产品的实地调查验证,新发现海宁、平湖、诸暨的水稻,金华的葡萄,衢州、开化、慈溪的茶叶,龙游志棠白莲,瑞安马蹄笋、天目山竹笋等农产品的硒含量已达到标注富硒农产品标准。
3 评价成果
3.1 土壤地质研究
以地学为基础,提出了“土壤地质单位”的新观念,系统划分了浙江成土母质类型,实现了地学与土壤学的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浙江土壤地质研究水平。
以“母岩—母质—土壤”的地质地球化学相关性研究为切入点、以土壤地质剖面研究和土壤母质地学分类为基本方法,通过对农业地质背景的系统研究,提出了“土壤地质单位”的新概念。由于地质工作能准确厘定各类岩石、地层的空间展布、详细描述其生成地质环境、地球化学等特征,建立在地学基础上的土壤母质分类将更具准确性。依据分类原则,建立了36个土壤母质类型,划分了118个土壤地质单位,编制了新的浙江土壤母质图;并对不同土壤类型进行了土壤矿物学、土壤磁性等方面的研究,从成土母岩、土壤母质及不同成壤环境等方面,系统总结了浙江省土壤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丰富了农业环境的基础资料,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2 特色农产品适生地质—地球化学环境研究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浙江主要特色农产品的适生地质—地球化学模型,为科学指导特色农产品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规划,提供了地学支持。
本次工作分别对浙江名茶、竹笋、临安山核桃、诸暨香榧、常山胡柚、玉环柚、长兴银杏等7种特色农产品的立地地质背景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除地形地貌、坡向和小气候条件之外,特色农产品的分布及其品质明显受到地质地球化学背景的制约与影响。研究揭示了这类农产品的适生规律,建立适生地质—地球化学模型,并依从已知到未知的认识论,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进行了种植适宜性区划,结果表明,浙江省优质名茶种植的最适宜区面积为10803km2(图1),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0.2%;次适宜区面积51621km2,占49%;毛竹、竹笋的适种面积为适宜区18814.28km2,占全省面积的18.47%,次适宜区55330.96km2,占54.32%;临安市山核桃的适种面积占全县面积的17.2%;常山县适宜和较适宜种植胡柚的面积约400km2;长兴县银杏的适宜和较适宜种植区面积约154km2;诸暨香榧适宜和较适宜种植区面积约306km2;玉环柚种植的适宜区和较适宜区面积约188km2。这一成果,为特色优势农产品种植布局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图6 浙江省绿色(无公害)、富硒粮油产业综合区划图
在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所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农业地质环境和农业自然生态环境要素为基础,以农作物种植适应性评价和发展潜力评价为核心,以优势比较为原则,提出的“农业综合区划方法”充分考虑了农产品产地安全性、特色农业资源有效利用、农产品种植适宜性和区域经济社会特点等4方面因素,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先进性,也是对传统农业区划工作的一大突破。应用这一方法提出的全省粮油(图6)、茶叶、蔬菜、果品等4大类主要农作物的产业布局区划,有利于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性(绿色、无公害)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农业产业布局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4.4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建设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信息系统”首次在真正意义上把调查获得的有关土壤地质、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农产品安全、非点源污染、特色农产立地环境、遥感、农业资源环境、海岸带环境地球化学等海量数据以及项目文档数据、DEM及基础地理信息、解译评价成果等纳入农业地质数据库。建成不同时段、不同结构、多源、多比例尺的海量空间和非空间数据库。采用海量地形与影像管理技术、快速三维显示技术、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一体化管理技术以及组件式GIS(COMGIS)技术等关键技术,应用先进的金字塔模型来管理数据,基本实现了与农业地质环境相关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使用、动态更新、统计分析及查询、输出等功能,构建的农业地质环境专业信息和社会公用信息的共享平台,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项目由于坚持了多系统多部门的联合,坚持以地学为主导的多学科多专业结合、产学研结合、基础调查与专题研究相结合、调查研究与应用相结合的原则,项目的实施达到了“摸清家底”的目的,获得了一批全新的填补空白的调查和研究成果,为浙江“十一五规划”编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以市县(区)为对象开展的示范区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日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作为公益性的大型基础应用研究项目,其成果的作用已逐渐显现,部分成果已经开始在部分地区试用,部分战略调整决策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益。我省的部分县市级政府和农民开始认识到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所具有的潜力,纷纷要求开展相关的调查工作,社会经济对农业地质工作的认同与需求正日益显现。“浙江省基本农田质量调查评价”项目已经省政府批准,项目实施的总体方案正在紧张编制中。
参考文献
[1]陈怀满.土壤中化学物质的行为与环境质量.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黄昌勇.土壤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3]陆景岗.土壤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
[4]刘黎明.土地资源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5]牟树森.青长乐.环境土壤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6]毛祖法.浙江名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7]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编.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暂行技术规程.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
[8]杨忠芳,朱立,陈岳龙.现代环境地球化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
[9]朱大奎、王颖等.环境地质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0]章明奎,魏孝孚,厉仁安.浙江省土系概论.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11]潘根兴.地球表层系统土壤学.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12]浙江省地质矿产局.浙江省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
[13]浙江省土壤普查办公室编.浙江土壤.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14]浙江省地质矿产厅.浙江省岩石地层.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
[15]纪国成.硒的生理作用及开发富硒稻米的实践.浙江农业科学,2003年增刊
[16]唐根年,陆景冈,王援高等.浙江省及邻近地区名茶形成的土壤地质环境分析.茶叶科学,2001,21(2)
[17]翁甫金、朱云杰、楼云台.浙江省竹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竹子研究汇刊,2004,23(1)
[18]袁建新,王云.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现存问题与建议.中国环境监测,2000,16(5)
[19]周俊,姚君津.农业资源的地质背景及其开发利用.农业技术经济,2002(1)
[20]朱立新,周国华,任天祥等.浙江杭嘉湖平原区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物探与化探,1996,20(4)
Review of Achievements of Agricultur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Wang Qinghua, Dong Yanxiang, Zheng Wen
(Zhejiang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Xiaoshan 311203)
Abstract: Agricultur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considering survey as base, evaluation as kernel and study as tache, studies and evaluates the agricultur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different aspects, degrees and scales, consequently obtaining some important achievements. It enriches our agricultural basic data and increases agricultural geological technological reserve. They will supply the agricultural programming,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highly effectiv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with technological support and basic service for building ecological provi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agem.
Key words: Zhejiang Province; Agricultur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Achievements
⑥ 农业科技成果的科技成果
【注音】nóngyèkējìchéngguǒ
科技成果的分类是比较复杂的。年10月26日国家科委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到1994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颁布,10月26日国家科委第19号令发布《科技成果鉴定办法》。对鉴定范围、鉴定组织、鉴定程序及鉴定管理等都作出规定。《科技成果鉴定办法》还规定“完成科技成果的单位或者个人窃取他人的科技成果的,或者在鉴定过程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组织鉴定单位应当中止鉴定。已经完成鉴定的,应当予以撤销。已经给国家、社会造成损失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我国对农业科学技术成果是十分重视的。1993年7月2日第8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就提出了“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问题,“第十四条 国家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和示范推广机构有权自主管理和使用试验基地和生产资料,进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试验和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实行有偿服务或者无偿服务。第十六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农村群众性科学技术组织的发展,对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各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综合配套的社会化科学技术服务。”
⑦ 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地学问题,本书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
1.区域地质环境评价
通过分析历史资料、实地调查、钻孔勘探、物探、岩土分析、水样化验等手段,搞清了整个区域地表及地下的地质环境条件,特别是对区内比较复杂的工程地质问题,如天然地基承载力、饱和砂土液化、软土、盐碱土等方面,开展了重点研究并进行了明确的分区,为今后黄河三角洲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基础建设,特别是城市的规划布局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海岸带的侵蚀研究
利用RS和GIS技术对黄河三角洲近30年的海岸带变迁规律进行了重点研究,对清水沟流路沙嘴附近海岸线、刁口地区海岸线和黄河港地区海岸线的不同类型变化规律进行了重点研究,并利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了海岸线预测分析;对整个三角洲海岸带的侵蚀淤积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侵蚀和淤积模式。
3.石油污染调查
对油气聚集区不同土壤类型的土体和河流、水库、海洋、地下水等不同类型水体中石油污染的分布范围、危害程度、扩散情况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调查研究,这些研究结果对于制定有关采油条件下的环境保护规划、供水规划、土地开发利用规划等提供了依据。
4.农业生态地质调查
研究了土壤地球化学背景特征、生态农业土壤环境、生态农业地质类型,进行了生态农业地质工程区划。研究提出应对农业地质环境变化的对策和评价建议,为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优质安全农业体系等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地热资源的调查
对区内地热资源的形成、分布、资源量、开发利用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6.地质旅游资源调查
对区内的旅游地学资源、地质遗迹的种类和形成原因进行了详细调查,同时对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布局和旅游路线进行了规划。
7.地下水环境调查
对区内地下水的埋藏、类型、分布、动态、资源量、开发与污染现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包括引黄蓄水、节水、人工调蓄增加地下水可采资源、微咸水利用、污废水处理、引黄灌区尾水利用等,这些措施对于缓解黄河三角洲的供水紧张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8.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建设
建立了各种地质环境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并实现了数字化图件与数据库的连接;建立了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地质环境信息系统,该系统的建立,为系统、动态提取黄河三角洲的空间地学信息,尤其是多因素叠置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
⑧ 我国农业取得的成就
1、在品种培育方面,挖掘出一批优异种质资源及基因,基本完成了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的基因图谱绘制和测序工作,以及猪、牛、羊等动物的基因组测序,建立了中国荷斯坦牛分子育种技术体系。
2、在技术研发方面,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3、动植物疫情防控和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重大动植物疫病监测预警技术体系趋于完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研发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4、在科技进步作用下,40年来我国粮食亩产从1978年的135公斤提高到2017年的367公斤,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3亿吨连续迈上4亿吨、5亿吨、6亿吨台阶,肉类总产量连续20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8)农业研究成果扩展阅读
中国农业的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但数千年来一直以种植业为主。由于人口多,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粮食生产尤占主要地位。
在传统观念中,种植五谷,几乎就是农业生产的同义语。50年代以后,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等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增长,但它们在农业总产值构成中的比重,总的变化不大。
1979年以后由于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并确定了“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农村经济从较为单一的经营向多种经营的商品经济转化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等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增长,情况才开始出现引人注目的变化。
农业生产结构的形成与变更受多种因素制约,主要有:自然条件;历史形成的生产习惯和居民生活习惯;生产力的状况;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
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农业发展的长远方针与农业政策,都往往要求适当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但是,这些要求都只是影响着农业生产结构的变更。
农业生产结构的重大改变,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它使人类有可能改造自然条件来改善动物和植物的生长条件,或者改造动物和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去适应自然条件。
⑨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的研究成果
1999年以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东北创新中心)实行“一院两体”改革,突出科技创新地位,强化科技企业主体建设,形成了以11个研究所(中心)构成的科技创新主体和以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科技企业主体。“两体”通过资产纽带和技术成果纽带紧紧相联,互相促进,协同发展。经过近几年的运行,科技创新主体创新能力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工作成就突出。承担建设国家级、省级研究中心、基地和实验室32个。承担了一批“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建院以来共取得科技成果1200余项,获奖成果500多项,累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500多亿元。其中杂交大豆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超级稻研究居国内先进水平。每年都有近100项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年均通过审定应用于生产的农作物新品种10—15个。玉米、水稻、大豆、高粱新品种在全省种植面积分别上升至63%、70%、55%、92%,年新增经济效益25-30亿元。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达到9800万元;总资产达到3.8亿元;累计实现利税3000万元,玉米种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全国种业百强企业中名列第8位,被评为吉林省和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建设中的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总部和部分科研机构设在长春市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建设用地为16.8公顷,其中办公区建设用地约8.8公顷,职工住宅用地约8公顷,科研用地22公顷。东北创新中心2004年11月1日奠基,12月19日正式挂牌运行。5万平方米的科研办公楼、科技交流中心及600多套高级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住宅已全面开工建设,预计2006年年底前全部交付使用。届时,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东北创新中心)总部和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大豆研究中心、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中心、农产品加工研究中心、作物育种研究所5个研究中心(所),将迁至长春院区。东北创新中心将成为东北地区农业科技创新的平台,现代农业的研发基地,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训基地。
⑩ 我还知道最新的农业研究成果有什么呢
目前应该有一个成果还是比较吸引人的:“光合聚焦杀虫”采用光合透镜聚热原理,利用版独家专利SHOUK技术,将权生物能晶体与仿生植物诱饵相结合,SOE—P物质在植物吸收之后形成保护膜,当害虫啃食植物,生物能晶体随之进入害虫体内,最终聚合成晶体焦点,在光照作用下,晶体温度升高引起蛋白质变性器官功能受损衰竭,最终导致害虫死亡。
借助阳光灭杀,保证“光合聚焦杀虫”的广谱适用性,结合光之能的肥料长效控释技术,可以保证在作物生长期内持续防虫,做到一次施用,长期有效。同时生物能晶体可以增强植物光合作用,促进作物对于营养物质吸收利用,增加粮食产量。 现在的话好像河南光之能生态工程有限公司正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光合聚焦杀虫”已经从科研成果到具体农业生产使用的转化过程当中,未来两年之内将实现产业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