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著作人身权中的发表权能转让吗
著作人身权是指作者通过创作表现个人风格的作品而依法享有获得名誉、声望和维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该权利由作者终身享有,不可转让、剥夺和限制。作者死后,一般由其继承人或者法定机构予以版权保护。该权利内容包括:1.发表权2.署名权3.修改权4.保护作品完整权,今天小编给大家讲一下著作人身权中的发表权能否转让?著作人身权中的发表权能否转让发表权,即决定作品公之于众的权利。发表权只能行使一次,作品一旦发表,也就不存在再次发表的问题。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一)项规定的公之于众,是指著作权人自行或者经著作权人许可将作品向不特定的人公开,但不以公众知晓为构成条件。可见,发表权可以由著作权人行使,也可以由著作权许可他人行使。司法实践中,对于未发表的作品,如果作者转让著作权给受让方或作者与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虽未授权受让方或出版社发表作品。但是,受让人或出版社若无法发表作品,则著作权转让和出版合同的意义不复存在,因此认定为作者许可受让人、出版社发表作品。发表权又称为公开权、公表权,是作者决定自己的作品是否发表、何时何地何种方式发表的著作人身权。发表权概念的内涵即作者将作品公之于众的决定权、选择权和禁止权,不经著作权人同意,他人不得擅自发表其作品。发表权是最基本的著作权,是著作权中其他类型的权利的基础或前提。如果作者不行使发表权,作者的其他一切著作权就无从谈起,作者著作权中的财产权最终也将无从实现。发表权的性质具有争议性,其中重要的一点为发表权是著作权中的人身权,但却可以进行转让。人身权是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但无论是把权利理解为资格、自由、做出一定行为的可能性或是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均应注意一般人身权与著作人身权具有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并不是每个自然人都享有发表权,也不是作者一出生就享有发表权。发表权是作者完成作品创作后享有的法定权,是基于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利。既然是法律赋予作者的,就说明发表权并不是与人身不可分离的。发表权与未发表的作品不可分离,并不是与作者的人身不可分离。在职务作品、委托作品、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作者生前未发表的作品等情形下,作品的发表权与作者会发生分离,可以进行转让。例如,在委托作品关系中,委托人和受托人可以通过合同的方式约定著作权的归属,双方当然也可以将发表权和署名权约定分别属于不同方法。
㈡ 著作人身权是否不可转让
摘要:传统的著作权理论观点认为著作人身权具有不可转让性,然而,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革新,数字时代的到来以及版权贸易的日益频繁和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经验事实和最近相关的国内外立法,都对传统的著作人身权不可转让的理论提出了挑战。 关键词:著作人身权转让模式 著作人身权能否转让,这是一个在国内外近期都争论不休的问题。传统的著作人身权不可转让的理论,越来越受到现代著作权理论和实践经验事实的强有力的挑战。笔者认为,在符合一定的条件下著作人身权的转让应该是可以的,并试着初步探讨了我国著作人身权转让模式的构建。 一、发表权的转让 发表权是作者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发表权对于作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发表权只有一次。发表权本身是一种既带有权利性质又带有经济性质的权利,与经济权利截然分开的发表权是不存在的。在规定了发表权的国家,对发表权的行使规定了某些限制,也对发表权做出了类似于经济权利的一些规定,也就是说尽管发表权具有强烈的人身权色彩,但并不排除作者对该权利转移的可能性。 问题是除了我国法定的五种发表权由非作者本人行使的情况下,是不是现实中就不存在发表权可以转让的情形了吗?作者将未发表的作品的著作财产权转让给第三人之后,发表权究竟归谁所有呢?发表权是著作权内容中居于首位的权利,作者将作品创作完成之后,如果不行使其发表权,其他人身权、财产权也无从行使。对于尚未发表的作品来说,如果在转让了著作财产权之后,同时作者还保留了发表权,则此次财产权的转让将不具任何的意义,因此,著作人身权中的发表权是可以随着著作财产权的转让而转移的。有学者提出"作者在第一次行使经济权利时,授权他人利用作品的时候,就已经同时行使了发表权,或者说作者和作品利用者可以用合同的方式规范作品的发表和作者的发表权"。也就是说,发表权可以通过许可合同的形式授权给他人,其实,这种观点恰恰说明了发表权是可以转让的,这是因为,发表权只能行使一次,授权他人行使发表权之后,作者本人就不再享有该作品的发表权了,因此,授权他人行使该作品的发表权和将该作品的发表权转让给他人并无本质的不同。 二、署名权的转让 署名权是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署名权是最能体现作者身份的权利,它是著作人身权的核心和基础,但在现实中,非作者在作品上署名的情形大量存在,有的作者因故被迫或基于获得某种利益(金钱或是其他形式的报酬)主动要求或同意他人在其作品上署名,实际上等于著名权的商业性的转让,而且这种行为常常是双方私下的交易行为。另一方面,这种经作者同意的他人在其作品上署名的行为,又可以视为作者行使署假名的权利,这又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可以说法律赋予作者署假名的权利,就为现实生活中署名权转让的行为提供了貌似合法的外衣。如果不发生纠纷,法律似乎只能允许这种情况的存在,而一旦作者事后反悔,又只能排除非作者的署名权及相关权利,这对非作者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这样的案例也确实存在过。可以说,在立法的目的和实际效用上,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与其这样名存实亡的禁止规定,不如将它合法化并加以严格的条件来限定。立法可以规定署名权的转让适用的条件:比如,署名权的转让必须是作品发表之前,已发表的作品署名权不得再次转让等等。 三、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转让 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实际上是一项权利的正反两方面。作品体现了作者的情感、思想等,若作品任由他人歪曲篡改,势必破坏了作品的完整性,对作者的人身权利造成侵犯。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作品的修改权和保护作品的完整权却是归作者以外的人享有,比如法律已经规定的委托作品、职务作品、电影类作品等情形。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大量需要著作人身权转让的情形:合作作品的作者以及那些可能具有总体版权与分享版权(网络全书、汇编作品)的作品作者,一般来说,合作作品的修改必须经全体作者的协商一致,这就表现为作者们同意其中一人或指定作者之外某人代为行使,很显然,原本属于多人的修改权便转移到一人的身上;对于出版社来说,一部作品的出版往往需要经过三审,为了出版的需要,其中不仅仅包括对作品进行必要的文字性加工,更可能需要对作品做出较大的修改或删节。为了出版的顺利及时进行,对于出版社来说,需要的不是复杂的一次次作者的许可,出版社宁愿支付更高的价金来得到作者的整个版权,其中可能就包括修改权,作者若同意的话,笔者认为应当尊重作者做出的选择;在网络环境下,作者的修改权和保护作品的完整权更易受到侵害,个人力量难以应付,若将这些权利转让给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由其代为行使,进行保护并提起诉讼,反而会更好的维护作者的利益。对于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转让后,若受让人歪曲篡改作品,对作者名誉造成不良的影响的,作者完全可以寻求民法上的一般人身权救济。 四、著作人身权转让的一般原则 作品体现了作者的原创性,作品必然同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个人有着不可否认的联系,保护这种联系有助于鼓励作者从事更多的创造活动,法律规定作者的人身权主要目的就在于保护这种联系。鉴于这种特殊性,著作人身权转让应该遵循特定的原则:第一,转让人身权的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合同的形式,并且必须到相应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第二,转让行为必须由作者本人行使,必须出于自愿,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强迫;第三,如果著作权转让合同中未特别约定作者的某些人身权利,视为未为转让;第四,当某些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的转让发生冲突时,应以保护前者的利益为主;第五,当作者的人格利益陷入重大危机时,应赋予作者转让人身权利合同的解除权。 总之,作者有权选择作品公开、署名的方式,作品是否被扭曲篡改,至少在作者的有生之年,作者是唯一的判断者,虽然这种说法可能过于主观偏激,但这在另一方面却反映了作者是完全有权对自己的作品做出完全处分的人。著作人身权最终是否可以转让,是否可以主张获得某种商业利益,最终涉及到诚实信用原则、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三者之间利益平衡的问题,防止作者权利的滥用也是法律应有之意。这就需要我们的立法者和司法者在现实中如何正确地应用诚实信用原则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合理设计我国的著作人身权转让制度,在作者、受让人、第三人利益之间达到一种理智的平衡。
㈢ 著作人身权中的发表权能否转让
著作人身权是指作者通过创作表现个人风格的作品而依法享有获得名誉、声望和维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该权利由作者终身享有,不可转让、剥夺和限制。作者死后,一般由其继承人或者法定机构予以保护。该权利内容包括:1.发表权2.署名权3.修改权4.保护作品完整权。那么著作人身权中的发表权能否转让?著作人身权中的发表权能否转让?发表权,即决定作品公之于众的权利。发表权只能行使一次,作品一旦发表,也就不存在再次发表的问题。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一)项规定的公之于众,是指著作权人自行或者经著作权人许可将作品向不特定的人公开,但不以公众知晓为构成条件。可见,发表权可以由著作权人行使,也可以由著作权许可他人行使。司法实践中,对于未发表的作品,如果作者转让著作权给受让方或作者与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虽未授权受让方或出版社发表作品。但是,受让人或出版社若无法发表作品,则著作权转让和出版合同的意义不复存在,因此认定为作者许可受让人、出版社发表作品。发表权又称为公开权、公表权,是作者决定自己的作品是否 发表、何时何地何种方式发表的著作人身权。发表权概念的内涵即作 者将作品公之于众的决定权、选择权和禁止权,不经著作权人同意, 他人不得擅自发表其作品。发表权是最基本的著作权,是著作权中其他类型的权利的基础或前提。如果作者不行使发表权,作者的其他一切著作权就无从谈起,作者著作权中的财产权最终也将无从实现。发表权的性质具有争议性,其中重要的一点为发表权是著作权中的人身权,但却可以进行转让。人身权是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而 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但无论是把权利理解为资格、自由、做出一定行为的可能性或是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 益的一种手段,均应注意一般人身权与著作人身权具有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并不是每个自然人都享有发表权,也不是作者一出生就享有发表权。发表权是作者完成作品创作后享有的法定权,是基于作品 所享有的人身权利。既然是法律赋予作者的,就说明发表权并不是 与人身不可分离的。发表权与未发表的作品不可分离,并不是与作者的人身不可分离。在职务作品、委托作品、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作者生前未发表的 作品等情形下,作品的发表权与作者会发生分离,可以进行转让。例如,在委托作品关系中,委托人和受托人可以通过合同的方式约定著 作权的归属,双方当然也可以将发表权和署名权约定分别属于不同方法。综上所述,发表权转让是可以的。在法律界定的情况下,发表权作为著作权中的人身权按理是不能分离的。关于著作人身权中的发表权能否转让?这一问题我们就给大家解答到这里了,如果有更多关于版权的问题,大家可以继续关注八戒知识产权,或电话联系我们。
㈣ 人身权可以买卖赠与转让的是哪个
人身权是指与人身相联系或不可分离的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亦称人身非财产专权。
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属和身份权两大类,其中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肖像权等。身份权包括亲权、配偶权、荣誉权、亲属权等。
人身权是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不能以金钱来衡量其价值,一般不具有可让与性。
实践中肖像权的使用权有时被用于商业目的,但不属于买卖赠与转让。因为肖像权的所有权并不会发生变更。
㈤ 你好,人身权作为专属权的时候不能转让,那是不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呢规定
没有。作为民事权利的人身权可以放弃,不可以转让。在刑事上有时候自愿放弃都是无效的(比如生死状)。
㈥ 著作权所有权利是不是都可以转让
著作权包括人身抄权和财产权,但是袭人身权不能转让,著作权转让的权利范围只能限于财产权。著作权转让著作人身权是基于作者创作作品的行为而产生的权利,世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作品,每一个作品都反映了作者不同的思想和人格。然而公民的人格尊严是受宪法保护的,擅自发表他人作品、将他人作品署为己名、擅自修改或者歪曲他人作品的行为会导致对他人人格尊严的侵害。如果人身权成为著作权转让的对象,会产生大量欺世盗名的作品,高水平作者的署名可能商品化。最终结果是既产生大量低劣的作品,又败坏署名作者的声誉,这种混乱的局面无疑会引发一系列的法律和社会问题。综上,人身权不宜成为著作权转让的对象,著作权转让只能限于著作财产权。在著作权中具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包括了著作权财产权与著作人身权,而其中人身权属于特有的权利,这是不允许转让的,所以一般在转让著作权的时候其实都是转让的财产性权利。
㈦ 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可以转让吗
著作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权利,在实际中,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可以转让吗?这需要大家从法律的规定中来进行了解,才能知道其中的规定是什么。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可以转让我国《著作权法》虽对此无明文规定,但从《著作权法实施细则》中可以看出,其只规定了著作财产权可以转移,事实上也说明著作人身权是不能转移的。什么是人身权人身权财产权的对称。又称人身非财产权。与人身不可分离而又没有直接的经济内容的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人身权的法律特征一、人身权是一种与特定民事主体的人身密不可分,具有专属性的民事权利。通常情况下,人身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让与他人,即不得买卖﹑转移﹑赠与或继承。二、人身权是一种没有直接财产内容,不直接体现为一定的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因此人身权不能用金钱去衡量,只能用一定的观念对其作出评价。但这并不意味着人身权与财产没有任何关系。事实上,人身权与财产权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往往是财产关系发生的依据并为权利人带来财产利益。三、人身权是一种具有绝对性和支配性的民事权利。人身权是一种绝对权,其权利主体是特定的,权利主体之外的任何人都是义务人,都负有不妨害权利主体人身权的义务。民事主体在自己的人身权受到他人的不法侵害时,可依法自行保护或请求有关机关予以保护。
㈧ 人身权的转让例外
在人身权体系中,身份权一律不得转让;在人格权中,除了法人的名称权可以依法转让外,其他类型的人格权一律不得转让。